山西大学附中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考查时间:90分钟)(考查内容:以必修一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第一课为主) 第I卷(选择题,共20分) 、基础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漫(shuo) 挥斥方遒(qiu)惆怅(chang)百舸争流(ge) B.(chi chu)哀怨彷徨(pang)商榷(que)忸怩不安(ni) C.烙(luo)印冰屑悉索(xie)火钵(bo) 凝重隽永(juan) D.悲怆(chuang)浪遏飞舟(e)糯米(nuo)矫健有力jiao 2.下列词或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寥廓激浊扬清磅礴五岭逶迤 B.碣石含蓄隐诲相清澈晶莹 C.急燥中流击楫篙草意趣盎然 D.通辑战战兢兢邂逅苦闷诅丧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 迹。 B.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曾经是一位屡立战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C.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造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 重彩的一笔。 D.市场新闻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 时要谨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A.太阳队近来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糟糕的防守问题一直没有改善,比赛连连失利,甚 至在与弱旅勇士队比赛时,也饮恨败北。 B.目前,北大、清华等高校国防生的培养,初步形成了科学文化学习与军事训练并重、院 校教育培养与军人实践锻炼结合的格局。 C.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个复杂的过程,它永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 D.挑选合适的培训基地是该市“阳光工程”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也正是最容易出现弄 虚作假的现象,市政府特别重视。 二、阅读下文,完成5--8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
山西大学附中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10 月月考) 语文试题 (考查时间:90 分钟) (考查内容:以必修一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第一课为主) 第Ⅰ卷(选择题,共 20 分) 一、基础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漫溯.(shuò) 挥斥方遒.(qiú) 惆怅.(chànɡ) 百舸.争流(ɡě) B.彳亍..(chí chú) 哀怨彷.徨(pánɡ) 商榷.(què) 忸怩.不安(ní) C.烙.(luò)印 冰屑.悉索(xiè) 火钵.(bō) 凝重隽.永(juàn) D.悲怆.(chuàng) 浪遏.飞舟(è) 糯.米(nuò) 矫.健有力(jiǎo) 2.下列词或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寥廓 激浊扬清 磅礴 五岭逶迤 B.碣石 含蓄隐诲 竟相 清澈晶莹 C.急燥 中流击楫 篙草 意趣盎然 D.通辑 战战兢兢 邂逅 苦闷诅丧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从漫无边际 ....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 迹。 B.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 ....中,他了解到父亲曾经是一位屡立战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C.在 44 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造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 重彩..的一笔。 D.市场新闻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 ....,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 时要谨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 A.太阳队近来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糟糕的防守问题一直没有改善,比赛连连失利,甚 至在与弱旅勇士队比赛时,也饮恨败北。 B.目前,北大、清华等高校国防生的培养,初步形成了科学文化学习与军事训练并重、院 校教育培养与军人实践锻炼结合的格局。 C.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个复杂的过程,它永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 D. 挑选合适的培训基地是该市“阳光工程”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也正是最容易出现弄 虚作假的现象,市政府特别重视。 二、阅读下文,完成 5--8 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 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戌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 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5.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B.以乱易整,不武(替代) C.因人之力而敝之 (损害) D.又欲肆其西封 (进军)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其无礼于晋 阙秦以利晋 B.夫晋,何厌之有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夜缒而出 又前而为歌曰 D.以其无礼于晋 吾其还也 7.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亦去之 D.吾不能早用子 8.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又为下文“烛之 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B.烛之武虽然长期得不到重用,但他深明大义,临危受命,义无反顾地去劝说秦师。 C.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终于说服了秦伯,表现了他 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D.烛之武说退秦师后,子犯建议晋文公攻打郑国晋文公不同意,最后率军回国。 三、阅读下文,完成9-10题 千金市骨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 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大怒:“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 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 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释:①君人:君主。②涓人:宦官。③安事:何用 9.下列选项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花费)B.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尚且) C.涓人对曰(回答) D.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市场) 10.与下列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A.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B.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C.焉用亡郑以陪邻 D越国以鄙远
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 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 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5.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增加) B. 以乱易.整,不武 (替代) C.因人之力而敝.之 (损害) D. 又欲肆.其西封 (进军)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其无礼于晋 阙秦以.利晋 B.夫晋,何厌之.有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夜缒而.出 又前而.为歌曰 D.以其.无礼于晋 吾其.还也 7.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亦去.之 D.吾不能..早用子 8.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开篇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又为下文“烛之 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B.烛之武虽然长期得不到重用,但他深明大义,临危受命,义无反顾地去劝说秦师。 C.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终于说服了秦伯,表现了他 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D.烛之武说退秦师后,子犯建议晋文公攻打郑国,晋文公不同意,最后率军回国。 三、阅读下文,完成 9-10 题 千金市骨 古之君人1○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2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 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3死马 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 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释:○1 君人:君主。○2 涓人:宦官。○3 安事:何用 9.下列选项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花费) B.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尚且) C. 涓人对.曰(回答) D.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市场) 10.与下列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A.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B.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C.焉用亡郑以.陪邻 D.越国以.鄙远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分) 请把第I卷的答案填在下表中 题号 2345678910 答案 四、(21分) 11.将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12分)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4分)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4分) (3)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4分)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一片槐树叶纪弦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 故国呦,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从全诗看,诗人为什么说这片槐树叶是“最美的”“最珍贵、最可宝贵的”?为什么又 说它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 13.任意选择A或B组补写出语句的空缺部分(共5分) A组 (1)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分) 请把第Ⅰ卷的答案填在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四、(21 分) 11.将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12 分)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4 分)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4 分) (3)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4 分)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 分) 一片槐树叶 纪弦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 故国呦,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从全诗看,诗人为什么说这片槐树叶是“最美的”、“最珍贵、最可宝贵的”?为什么又 说它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 13.任意选择 A 或 B 组补写出语句的空缺部分(共 5 分) A 组 (1)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
(2)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在雨 中哀怨,哀怨有彷徨。 (3)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B组 (1)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2)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 ,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 光,丁香般的惆怅。 (3)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在我的心头荡漾。 五、(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数学奇才华罗庚 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 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来永远只搞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 他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他曾多次告诫学生:“我们不是玩弄整数,数论跟其他 分支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数论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集体性与部分之 间的联系。 1945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者之一,但他并不满足,决心中断他的 数论研究,另起炉灶。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在以后多次说的,“假 如我当时不改行大概再写几篇数论文章我的数学生命也就结束了但改行了就不一样了。 “在研究数学时,选准方向拼命进攻固然很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善于退却,把握住 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他的改行,实际上是其治学之道“宽、专、漫”中的 “漫”,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到另一个分支,使自 己的专业知识“漫”到其他领域。这样,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会越 来越大。他一直认为,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 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办,主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 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 到。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 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华罗庚上课时, 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有时实在解 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予,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 糊。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 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这还只是接受和 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 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 1979年3月底,华罗庚应英国伯明翰大学邀请,去英国讲学,历时八个月,其间还应邀 到荷兰、法国与西德访问了一个多月。7月下旬,“解析数论会议在英国达勒姆召开,华 罗庚应邀参加,他的学生王元与潘承洞也参加了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数论在近
(2)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 ,在雨 中哀怨,哀怨有彷徨。 (3)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 B 组 (1)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 , 激扬文字, 。 (2)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 ,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 光,丁香般的惆怅。 (3)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 ,在我的心头荡漾。 五、(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数学奇才华罗庚 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 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来,永远只搞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 他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他曾多次告诫学生:“我们不是玩弄整数,数论跟其他 分支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数论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集体性与部分之 间的联系。 1945 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者之一,但他并不满足,决心中断他的 数论研究,另起炉灶。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在以后多次说的,“假 如我当时不改行,大概再写几篇数论文章,我的数学生命也就结束了,但改行了就不一样了。” “在研究数学时,选准方向拼命进攻固然很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善于退却,把握住 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他的改行,实际上是其治学之道“宽、专、漫”中的 “漫”,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到另一个分支,使自 己的专业知识“漫”到其他领域。这样,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会越 来越大。他一直认为,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 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办,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 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 到。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 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华罗庚上课时, 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有时实在解 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予,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 糊。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 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这还只是接受和 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 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 1979 年 3 月底,华罗庚应英国伯明翰大学邀请,去英国讲学,历时八个月,其间还应邀 到荷兰、法国与西德访问了一个多月。7 月下旬,“解析数论会议”在英国达勒姆召开,华 罗庚应邀参加,他的学生王元与潘承洞也参加了。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数论在近
似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潘承洞做了“新中值公式及其应用的大会报告一些白发苍 苍的数学家用“突出的成就”、“很高的水平”评语,赞扬中国数学家在研究解析数论方面 所作的努力,并向华罗庚表示祝贺。 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要人隐讳缺点,不要暴 露,不如改成“弄斧必到班门”。他每到一个地方去演讲,必讲对方最拿手的东西,其目的 就是希望得到帮助与指教。他形象地说:“你要耍斧头就要敢于到鲁班那儿去耍,如果他说 你有缺点,一指点,我下回就好一点了;他如果点点头,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有相当成绩。” 在《数论导引》的序言里,华罗庚曾把搞数学比作下棋,号召大家找高手下,即与大数学家 去较量。1982年,在淮南煤矿的一次演讲中,华罗庚还将“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 丈夫改成“观棋不语非君子,落子有悔大丈夫意思是说,当你看到别人搞的东西有毛 病时,一定要指出来,当你发现自己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及时修正,这才是“真君子 ”与“大丈夫”。可见,华罗庚的这些想法是一脉相承的。 (摘编自王元《华罗庚》) 1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华罗庚认为,研究数学如果把它割裂开来,只研究某个分支或其中一个小题目, 不考虑“左邻右舍”,就无异于“画地为牢”。 B.在华罗庚看来,研究数学选定一个方向深入钻研很重要,但也要善于把握进退 时机,该退却的时候就应该及时退却。 C.王元与潘承洞在国际数论学术会议上,报告了他们各自在解析数论方面取得的 最新研究成果,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D.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认识到只有得到国外数学界“鲁班”的指点 与肯定,才能达到“耍斧头”的最高境界 E.本文撷取华罗庚的若干人生片断,描写了他刻苦自学成才、研究数学的传奇经 历,表现了一位杰出数学家的重要成就和贡献 15.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华罗庚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 析(6分) 16.“班门弄斧”、“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都是具有广泛影响并流传至今的 熟语,华罗庚却从另一个角度翻出新意,对此你认为华罗庚的改动有没有道理?请谈 谈你的看法。(8分)
似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潘承洞做了“新中值公式及其应用"的大会报告。一些白发苍 苍的数学家用“突出的成就"、“很高的水平"等评语,赞扬中国数学家在研究解析数论方面 所作的努力,并向华罗庚表示祝贺。 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要人隐讳缺点,不要暴 露,不如改成“弄斧必到班门"。他每到一个地方去演讲,必讲对方最拿手的东西,其目的 就是希望得到帮助与指教。他形象地说:“你要耍斧头就要敢于到鲁班那儿去耍,如果他说 你有缺点,一指点,我下回就好一点了;他如果点点头,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有相当成绩。” 在《数论导引》的序言里,华罗庚曾把搞数学比作下棋,号召大家找高手下,即与大数学家 去较量。 l982 年,在淮南煤矿的一次演讲中,华罗庚还将“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 丈夫"改成“观棋不语非君子,落子有悔大丈夫”。意思是说,当你看到别人搞的东西有毛 病时,一定要指出来,当你发现自己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及时修正,这才是“真君子 "与“大丈夫”。可见,华罗庚的这些想法是一脉相承的。 (摘编自王元《华罗庚》) 1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华罗庚认为,研究数学如果把它割裂开来,只研究某个分支或其中一个小题目, 不考虑“左邻右舍”,就无异于“画地为牢”。 B.在华罗庚看来,研究数学选定一个方向深入钻研很重要,但也要善于把握进退 时机,该退却的时候就应该及时退却。 C.王元与潘承洞在国际数论学术会议上,报告了他们各自在解析数论方面取得的 最新研究成果,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D.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认识到,只有得到国外数学界“鲁班”的指点 与肯定,才能达到“耍斧头”的最高境界• E.本文撷取华罗庚的若干人生片断,描写了他刻苦自学成才、研究数学的传奇经 历,表现了一位杰出数学家的重要成就和贡献 15.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华罗庚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 析(6 分) 16.“班门弄斧”、“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都是具有广泛影响并流传至今的 熟语,华罗庚却从另一个角度翻出新意,对此,你认为华罗庚的改动有没有道理?请谈 谈你的看法。(8 分)
六.阅读下面这段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 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 中毒。 第二种人来到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 免有人受害。 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 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 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 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有意义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 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六.阅读下面这段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 分) 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 中毒。 第二种人来到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 免有人受害。 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 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 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 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有意义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 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600 700
600 700
山大附中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A.溯suB.ㄔ chi chu.烙lao) 2.A(B诲一晦竞一竞C燥一躁篙一蒿D辑一缉) 3.C(A项,“漫无边际”指“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或“谈话、写文章等没有中心,离 题很远”。此处用来形容史料多,不合语境,B项,“闲言碎语”指“与正事无关的话”或“没 有根据的话”,是贬义词,用于此处,既不合语境又褒贬失当。C项,“浓墨重彩”指“绘 画或描述着墨多”,用于此处是合适的。D项,“良莠不齐”形容好人坏人都有,此处形容质 量好坏不一,属使用对象错误 4B(A项,搭配不当,“糟糕的防守问题”不能说“改善”C项,搭配不当,主语“教育问 题”和宾语“过程”不搭配D项,成分残缺,在“这一环节也是最容易出现弄虚作假的现 象”后加上“的环节”) 5.D(肆,延伸,扩张) 6C(A.第一个“以”译成“因为”,第二个“以”为连词B第一个“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第二个“之”为代词。D第一个“其”为代词,第二个“其”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7.D 8.D(子犯建议晋文公攻打秦国) 9D(“市”作动词,译成“买”) 10.B(A项,“以”是“认为”B项,“以”译为“用c项,“以”为连词D项,“以”译 为“把”) 主观题答案: 11翻译句子 (1)译: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 加土地呢?领国的实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实力也就相对削弱了。(“鄙”1分意动用法;“亡” 1分,使动用法;“陪”1分译成“增加”) (2)译:假如没有那个人的支持(我)是不会到达今天的地步。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 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微”1分,译为“假如没有”;“因”1分,译为“依靠”;“敝”1 分,译为“损害”) (3)译:君主派他出去买千里马。三个月后他买到了千里马,可马已经死了,他用五百两 金子来了那马头,返回向君主报告。(“遣”1分,译为“派”;“反”通“返”,返回;“首
山大附中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D (A.溯 sù B.彳亍 chì chù C.烙 lào) 2.A (B 诲—晦 竟—竞 C 燥—躁 篙—蒿 D 辑—缉) 3.C(A 项,“漫无边际”指“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或“谈话、写文章等没有中心,离 题很远”。此处用来形容史料多,不合语境,B 项,“闲言碎语”指“与正事无关的话”或“没 有根据的话”,是贬义词,用于此处,既不合语境,又褒贬失当。C 项,“浓墨重彩”指“绘 画或描述着墨多”,用于此处是合适的。D 项,“良莠不齐”形容好人坏人都有,此处形容质 量好坏不一,属使用对象错误) 4.B(A 项,搭配不当,“糟糕的防守问题”不能说“改善”C 项,搭配不当,主语“教育问 题”和宾语“过程”不搭配 D 项,成分残缺,在“这一环节也是最容易出现弄虚作假的现 象”后加上“的环节”) 5.D(肆,延伸,扩张) 6.C(A.第一个“以”译成“因为”,第二个“以”为连词 B.第一个“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第二个“之”为代词。 D.第一个“其”为代词,第二个“其”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7.D 8.D(子犯建议晋文公攻打秦国) 9.D(“市”作动词,译成“买”) 10.B(A 项,“以”是“认为” B 项,“以”译为“用”C 项,“以”为连词 D 项,“以”译 为“把”) 主观题答案: 11.翻译句子 (1)译: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 加土地呢?领国的实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实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鄙”1 分意动用法;“亡” 1 分,使动用法;“陪”1 分译成“增加”) (2)译:假如没有那个人的支持(我)是不会到达今天的地步。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 害他,这是不仁道的。 (“微”1 分,译为“假如没有”;“因”1 分,译为“依靠”;“敝”1 分,译为“损害”) (3)译:君主派他出去买千里马。三个月后他买到了千里马,可马已经死了,他用五百两 金子来了那马头,返回向君主报告。(“遣”1 分,译为“派”;“反”通“返”,返回;“首
1分,译为“头”) 12.因为这片槐树叶来自“故国”,沾着故国的泥土”,所以它是“最可宝贵”的一片;又 因为离开了哺育它的“泥土”,离开了生长它的枝干,所以它又是“最使人伤心”的一片。 13.A组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2)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 怨有彷徨。 (3)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B组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 土当年万户侯。 (2)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3)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14.(1)答A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D、E不给分(原文最后一段只是说通 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弄斧必到班门”的道理,并没有说一定要到国外数学 界“弄斧”,另外句子中“只有…,才能…的条件关系也不成立,不符合原文,故D 错。E项说描写了华罗庚刻苦自学成才,属无中生有,另外说本文是为了表现华罗庚的重要 成就和贡献也是错误的,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表现他的思想和原则,故E错C项表示不 够精确,王元在国际数论学术会上是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报告,并非只代表他本人,故 选C得1分) 15.①他的数论研究已经达到真正的高水平;②原有的研究领域已无发展空间,改行可使他 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大;③由此及彼,自然“漫”出,使他的数学生命焕发光彩。 16观点一: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很有创造性。 (1)“弄斧必到班门”,敢于同高手过招,才能得到帮助与指教,提高自己:(2)“观棋不语 非君子”发现别人的研究有不足,应主动指出来;(3)“落子有悔大丈夫”,发现自己的研究 有缺点,也一定要及时改正。 观点二:没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会造成对这些熟语的误解。 (1)“班门弄斧”只是告诫人们不要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善于藏拙,才能扬长避短。(2) 比赛场上,必须尊重棋手,“观棋不语真君子;(3遵守比赛规则,“落子无悔大丈夫” 观点三: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又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
1 分,译为“头”) 12. 因为这片槐树叶来自“故国”,沾着故国的“泥土”,所以它是“最可宝贵”的一片;又 因为离开了哺育它的“泥土”,离开了生长它的枝干,所以它又是“最使人伤心”的一片。 13. A 组 (1)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 百舸争流 。 (2)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哀 怨有彷徨。 (3)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 B 组 (1)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 土当年万户侯 。 (2)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3)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14. (1)答 A 给 3 分,答 B 给 2 分,答 C 给 1 分,答 D、E 不给分。(原文最后一段只是说通 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弄斧必到班门”的道理,并没有说一定要到国外数学 界“弄斧”,另外句子中“只有……,才能……”的条件关系也不成立,不符合原文,故 D 错。E 项说描写了华罗庚刻苦自学成才,属无中生有,另外说本文是为了表现华罗庚的重要 成就和贡献也是错误的,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表现他的思想和原则,故 E 错。C 项表示不 够精确,王元在国际数论学术会上是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报告,并非只代表他本人,故 选 C 得 1 分) 15. ①他的数论研究已经达到真正的高水平;②原有的研究领域已无发展空间,改行可使他 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大;③由此及彼,自然“漫”出,使他的数学生命焕发光彩。 16.观点一: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很有创造性。 (1)“弄斧必到班门”,敢于同高手过招,才能得到帮助与指教,提高自己;(2)“观棋不语 非君子”发现别人的研究有不足,应主动指出来;(3)“落子有悔大丈夫”,发现自己的研究 有缺点,也一定要及时改正。 观点二:没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会造成对这些熟语的误解。 (1)“班门弄斧”只是告诫人们不要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善于藏拙,才能扬长避短。(2) 比赛场上,必须尊重棋手,“观棋不语真君子;(3)遵守比赛规则,“落子无悔大丈夫”。 观点三: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又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
(1)为人做事,切忌“班门弄斧”;求知问学,“弄斧必到班门”;(2)赛场观战,“观棋不 语真君子”;乐于助人,“观棋不语非君子;③弈棋对决,“落子无悔大丈夫;知错即改, “落子有悔大丈夫”。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 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作文:略 参考译文:从前有个君主,用千两黄金买千里马,三年没有买到。一个宦官对君主说:“请 让我去买千里马”。君主派他出去买千里马。三个月后他买到了千里马,可马已经死了,他 用五百两金子买了那马头,返回向君主报告。君主大怒道:“要你买活马,为什么要用五百 两金子买死马?”宦官回答说:“死马都要用五百两金子买,何况活马呢?天下的人必然知 道君主您会买马的,千里马现在就会来的。”于是不过一年,有多匹千里马来了
(1)为人做事,切忌“班门弄斧”;求知问学,“弄斧必到班门”;(2)赛场观战,“观棋不 语真君子”;乐于助人,“观棋不语非君子";③弈棋对决,“落子无悔大丈夫";知错即改, “落子有悔大丈夫”。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 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观点明确,给 2 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 6 分。 作文:略 参考译文:从前有个君主,用千两黄金买千里马,三年没有买到。一个宦官对君主说:“请 让我去买千里马”。君主派他出去买千里马。三个月后他买到了千里马,可马已经死了,他 用五百两金子买了那马头,返回向君主报告。君主大怒道:“要你买活马,为什么要用五百 两金子买死马?”宦官回答说:“死马都要用五百两金子买,何况活马呢?天下的人必然知 道君主您会买马的,千里马现在就会来的。”于是不过一年,有多匹千里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