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卷面100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试卷B(闭卷,卷面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答案填在表格中有效) 1.作为概念,“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这一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中国战国时期的庄子曾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句话是一种: A唯物主义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3.“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个话的正确含义是: A.特殊性就是普遍性 B.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普遍形是特殊性的总和 D.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4.“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5.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 多德关于物体的降速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是: A.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是否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6.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 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绝对性 B.真理具有相对性 C.真理具有客观性
2006 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 B(卷面 100 分)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试卷 B(闭卷,卷面 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答案填在表格中有效) 1. 作为概念,“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这一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中国战国时期的庄子曾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句话是一种: A 唯物主义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3.“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个话的正确含义是: A.特殊性就是普遍性 B.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普遍形是特殊性的总和 D.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4.“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5.16 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 多德关于物体的降速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是: A.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是否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6.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 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绝对性 B.真理具有相对性 C.真理具有客观性
2006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卷面100分) D.真理具有全面性 7.“手推磨产生的是以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以工业资本家 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8.“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 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9.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血缘关系 B.生产关系 C.政治关系 D.思想关系 10.国家的本质是: A.管理社会各项事业 B.保卫社会秩序的安定 C.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D.阶级压迫的工具 11.在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中: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价值的大小 C.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价值的大小决定使用价值的大小 1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能在流通中购买到: A.劳动产品 B.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D.劳动力 1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统一
2006 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 B(卷面 100 分) 2 D.真理具有全面性 7.“手推磨产生的是以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以工业资本家 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8.“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 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9.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 血缘关系 B. 生产关系 C. 政治关系 D. 思想关系 10.国家的本质是: A. 管理社会各项事业 B. 保卫社会秩序的安定 C. 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D. 阶级压迫的工具 11. 在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中: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价值的大小 C.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价值的大小决定使用价值的大小 12.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能在流通中购买到: A. 劳动产品 B. 劳动资料 C. 劳动对象 D. 劳动力 13.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 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 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统一
2006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卷面100分) D.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统一 14.超额剩余价值是: A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C.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D.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15.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由于: A.同一部门各个企业为追求更高利润率而展开的竞争引起的 B.不同部门之间为追求更高利润率而展开的竞争引起的 C.所有企业都要求得到同样利润引起的 D.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向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转移资本引起的 16.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 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 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 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17.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 A.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 B.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 C.自由竞争限制了生产集中 D.生产集中消灭了自由竞争 18.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主要凭借: A.改进生产技术获得的 B.垄断地位获得的 C.扩大企业规模获得的 D.增加产品数量获得的 1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表明: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己经被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B.社会主义制度很快就要在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建立 C.资本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了局部调整 20.对于苏联模式的正确认识是: A.是苏联建立以来所走过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统称 B.是社会主义的唯一可以效仿的模式 C.是失败的模式,本不应该采用 D.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也有弊端 2
2006 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 B(卷面 100 分) 3 D.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统一 14. 超额剩余价值是: A 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 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C.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D. 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15.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由于: A. 同一部门各个企业为追求更高利润率而展开的竞争引起的 B. 不同部门之间为追求更高利润率而展开的竞争引起的 C. 所有企业都要求得到同样利润引起的 D. 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向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转移资本引起的 16.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 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 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 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17. 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 A.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 B. 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 C. 自由竞争限制了生产集中 D. 生产集中消灭了自由竞争 18.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主要凭借: A. 改进生产技术获得的 B. 垄断地位获得的 C. 扩大企业规模获得的 D. 增加产品数量获得的 19.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表明: A.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被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B. 社会主义制度很快就要在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建立 C. 资本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了局部调整 20.对于苏联模式的正确认识是: A.是苏联建立以来所走过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统称 B.是社会主义的唯一可以效仿的模式 C.是失败的模式,本不应该采用 D.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也有弊端
2006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卷面100分) 二、多项选释题(每题1分,共10分,答案填在表格中有效) 1.恩格斯说:认识了物质的运动形式,也就认识了物质本身。这句话的主 要含义是: A.物质只有在它的运动中才能被认识 B.人们对物质的认识,也就是认识它的运动形式 C.物质的一般性是在运动的特殊性中体现出来的 D.运动的一般性是在物质的特殊性中体现出来的 2.“规定性是被视为肯定的否定”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在一定意义上说,肯定就是否定 B.规定性就是肯定 C.肯定一个事物就是否定一个事物 D.规定性就是否定 3.马克思说:“自然界对抽象思维说来是外在的,它是抽象思维的自我丧 失;而这个抽象思维也外在地把握自然界,把它理解为抽象的思想,理解 为外化了的抽象思想。”这段话的主要含义包括: A.自然界和思维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B.思维可以再现和综合自然界 C.自然界与思维是无关的 D.综合自然界变化的思想是具体的 4.马克思说:“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 A.社会经济形态发展是客观的 B.认为社会历史是精神发展史: C.社会经济形态发展是一个变化过程 D.个人活动从根本上说是自然然界的一部分 5.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 用什么样的劳动资料生产。”这句话表明: A.劳动资料是人类劳动发展的测量器 B.劳动资料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C.劳动资料与社会形态密切结合、不可分割 D.劳动资料与社会分配、公平有直接联系 6. 资本主义工资: A.从实质上看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B.从形式上看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C.从实质上看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D.从形式上看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2006 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 B(卷面 100 分) 4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答案填在表格中有效) 1.恩格斯说:认识了物质的运动形式,也就认识了物质本身。这句话的主 要含义是: A.物质只有在它的运动中才能被认识 B.人们对物质的认识,也就是认识它的运动形式 C.物质的一般性是在运动的特殊性中体现出来的 D.运动的一般性是在物质的特殊性中体现出来的 2.“规定性是被视为肯定的否定”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在一定意义上说,肯定就是否定 B.规定性就是肯定 C.肯定一个事物就是否定一个事物 D.规定性就是否定 3. 马克思说:“自然界对抽象思维说来是外在的,它是抽象思维的自我丧 失;而这个抽象思维也外在地把握自然界,把它理解为抽象的思想,理解 为外化了的抽象思想。”这段话的主要含义包括: A.自然界和思维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B.思维可以再现和综合自然界 C.自然界与思维是无关的 D.综合自然界变化的思想是具体的 4.马克思说:“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 A .社会经济形态发展是客观的 B. 认为社会历史是精神发展史; C. 社会经济形态发展是一个变化过程 D. 个人活动从根本上说是自然然界的一部分 5.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 用什么样的劳动资料生产。”这句话表明: A. 劳动资料是人类劳动发展的测量器 B. 劳动资料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C. 劳动资料与社会形态密切结合、不可分割 D. 劳动资料与社会分配、公平有直接联系 6. 资本主义工资: A. 从实质上看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B. 从形式上看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C. 从实质上看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D. 从形式上看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2006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卷面100分) 7.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A.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作用的结果 B.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 C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D.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8.垄断利润获得的途径有: A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B.对非垄断企业剥削到的一部分利润的掠夺 C.加强对国外人民的剥削 D.通过国家财政和信贷对国民收入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分配 9.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主要表现在: A生产全面社会化 B.生产管理日益社会化 C.工会组织日益社会化 D.资本日益社会化 10.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所具有的特征有 A.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 B.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C.国家开始消亡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三、辨析题(每题8分,共40分) 1.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 2,认识事物的量认识的起点,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的深化。 3.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在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周转 方式不同。 4.垄断消灭了竞争。 5.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在思想上也必然是落后的。 四、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任选2题,3题都作,以前2题计分。 1.【材料1】列宁指出:“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 自身的矛盾。”他还指出:“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即辩证的矛盾,而
2006 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 B(卷面 100 分) 5 7.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A.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作用的结果 B.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 C.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D.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8. 垄断利润获得的途径有: A 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B. 对非垄断企业剥削到的一部分利润的掠夺 C.加强对国外人民的剥削 D. 通过国家财政和信贷对国民收入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分配 9.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主要表现在: A.生产全面社会化 B.生产管理日益社会化 C.工会组织日益社会化 D.资本日益社会化 10.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所具有的特征有 A.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 B.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C.国家开始消亡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三、辨析题(每题 8 分,共 40 分) 1.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 2.认识事物的量认识的起点,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的深化。 3.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在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周转 方式不同。 4. 垄断消灭了竞争。 5.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在思想上也必然是落后的。 四、分析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任选 2 题,3 题都作,以前 2 题计分。 1. 【材料 1】列宁指出:“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 自身的矛盾。”他还指出:“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即辩证的矛盾,而
2006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卷面100分) 不是字面上的、臆造出来的矛盾。” 【材料2】《黄帝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 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材料3】形式逻辑的同一律指出:一个论题前后必须一致,不能有矛盾。” 请回答: (1)材料1的观点是什么?是否正确? (2)对比材料1与材料2,指出有哪些不同与相同? (3)对比材料1与材料3,加以说明。 2.【材料1】 恩格斯说:“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 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 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 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 【材料2】《史记》等书记载战国邹衍“五德终始”说:虞土、夏木、 商金、周火,代周者必水也。 请回答: (1)如何理解社会的进步? (2)对比材料1和2,说明材料2属于什么观点? 3.【材料1】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说道:“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 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其共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过 程中,并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即是过程, 也即是思想。否认事物的矛盾就否认了一切。这是共通的道理,古今中外, 概莫能外。所以,它是共性,它是绝对性。然而这种共性,即包含于一切 个性之中,无个性即共性。假如除去一切个性,还有什么共性呢?因为矛 盾的各各特殊,所以造成了个性。一切个性都是有条件地暂时地存在的, 所以是相对的。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 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材料2】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 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 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 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 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 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党的十五大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2006 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 B(卷面 100 分) 6 不是字面上的、臆造出来的矛盾。” 【材料 2】《黄帝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 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材料 3】形式逻辑的同一律指出:一个论题前后必须一致,不能有矛盾。” 请回答: (1)材料 1 的观点是什么?是否正确? (2)对比材料 1 与材料 2,指出有哪些不同与相同? (3)对比材料 1 与材料 3,加以说明。 2. 【材料 1】 恩格斯说:“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 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 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 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 【材料 2】《史记》等书记载战国邹衍“五德终始”说:虞土、夏木、 商金、周火,代周者必水也。 请回答: (1)如何理解社会的进步? (2)对比材料 1 和 2,说明材料 2 属于什么观点? 3.【材料 1】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说道:“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 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其共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过 程中,并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即是过程, 也即是思想。否认事物的矛盾就否认了一切。这是共通的道理,古今中外, 概莫能外。所以,它是共性,它是绝对性。然而这种共性,即包含于一切 个性之中,无个性即共性。假如除去一切个性,还有什么共性呢?因为矛 盾的各各特殊,所以造成了个性。一切个性都是有条件地暂时地存在的, 所以是相对的。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 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材料 2】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 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 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 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 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 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党的十五大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2006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卷面100分)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材料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 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 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 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 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 义。”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说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特殊性 (2)结合材料2、3说明建设中国特色杜会主义道路的哲学根据和现 实意义。 >
2006 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 B(卷面 100 分) 7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材料 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 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 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 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 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 义。” 请回答: (1)结合材料 1 说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特殊性 (2)结合材料 2、3 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哲学根据和现 实意义
2006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卷面100分) 2006级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概论》 试卷(B) 参考答案: 一、 1、D 2、D 3、D 4、C 5、B 6、B 7、D 8、C 9、B 10、D 11、A 12、D 13、B 14、A 15、B 16、D 17、A 18、B 19、D 2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 3、ABD 4、ACD 5、ABC 6、AB
2006 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 B(卷面 100 分) 8 2006 级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概论》 试卷(B) 参考答案: 一、 1、D 2、D 3、D 4、C 5、B 6、B 7、D 8、C 9、B 10、D 11、 A 12、D 13、B 14、A 15、B 16、D 17、A 18、B 19、D 20、D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 2、 A 3、 ABD 4、 ACD 5、 ABC 6、A B
2006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卷面100分) 7.ABC 8、ABCD 9、ABD 10、ABCD 三、辨析题 1、答案要点: 这个论题是对的。它来源于恩格斯的名篇《反杜林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世界上没有不运 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因此物质运动是绝对的,但同时也不 反对相对静止的存在。认为相对静止只是事物处于量变过程中的暂时状态 和运动中的物质的空间机械位置的暂时不变形态,因此静止是相对的,或 可说是特殊的运动。 相对静止对我们认识运动提供一种参考,没有静止就无法度量运动, 这就是恩格斯的原意。否认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 2、答案要点: 这个论题是错的。 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的起点,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 3、答案要点: 错误。 基本要点:不变资本是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是购买劳动力的资 本。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在于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 只有可变资本才直接地带来剩余价值。 4、答案要点: 错误 基本要点:垄断是自由竞争的对立物,但垄断的出现并没有消除竞争,反 而使竞争更加激烈。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 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 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5、答案要点: 这个论题是错的。 一般来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上的先进性给思想上的先进
2006 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 B(卷面 100 分) 9 7. A B C 8、A B C D 9、A B D 10、ABCD 三、辨析题 1、答案要点: 这个论题是对的。它来源于恩格斯的名篇《反杜林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世界上没有不运 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因此物质运动是绝对的,但同时也不 反对相对静止的存在。认为相对静止只是事物处于量变过程中的暂时状态 和运动中的物质的空间机械位置的暂时不变形态,因此静止是相对的,或 可说是特殊的运动。 相对静止对我们认识运动提供一种参考,没有静止就无法度量运动, 这就是恩格斯的原意。否认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 2、答案要点: 这个论题是错的。 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的起点,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 3、答案要点: 错误。 基本要点:不变资本是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是购买劳动力的资 本。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在于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 只有可变资本才直接地带来剩余价值。 4、答案要点: 错误 基本要点:垄断是自由竞争的对立物,但垄断的出现并没有消除竞争,反 而使竞争更加激烈。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 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 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5、答案要点: 这个论题是错的。 一般来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上的先进性给思想上的先进
2006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卷面100分) 造成必要条件。但是,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思想文化上并非必然落后。例 如,18世纪的法国对英国,19世纪的德国对法国。所以,恩格斯曾说:“经 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在思想上照样可以拉第一把小提琴。”就其原因有二: 一是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将要发生革命,而是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有 优良的思想传统可以继承。因此任何问题都要具体分析。 固守经济落后思想必然落后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四、分析题 1、参考答案: (1)材料1的观点是正确的。材料指出,辩证法是主客观的统一,使唯物 辩证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说到底来自于客观,不是主 观臆造的。 (2)材料2中《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一部哲学、医学书,中国古代用阴 阳来表述矛盾及其对立统一。材料2的要旨在于指出阴阳即矛盾是主客观 世界的根本法则,也是用以治病的指导原则。相同之处在于中西方对矛盾 问题很早就有较深刻认识,只是表达方式不同。不同之处在于,经典作家 的表述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是深刻的:《黄帝内经》表述是朴素的,形态较 早的(秦汉之际)。 (3)材料3说的是逻辑矛盾,逻辑矛盾是主观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出现的错 误,无论是辩证法还是逻辑学都是反对的。 2、参考答案: (1)材料1的观点是正确的。社会进步的原因在于物质的资料的生产和再 生产,在于生产方式的进步。 (2)材料1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材料2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企图 用五行相生的观点在说明社会更替。 3、参考答案: (1)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集合体,都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由此决定了社 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各具特色、不尽相同。普遍性是指社会主义发展要遵循 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特殊性是要根据本国实践制定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遵循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原理,结合具体国情 展开的。《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学说的光辉典范。党的一届三中全 会、十二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报告都指明,要将马克思主义普遍 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成为 我们当今的旗帜。 10
2006 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 B(卷面 100 分) 10 造成必要条件。但是,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思想文化上并非必然落后。例 如,18 世纪的法国对英国,19 世纪的德国对法国。所以,恩格斯曾说:“经 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在思想上照样可以拉第一把小提琴。”就其原因有二: 一是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将要发生革命,而是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有 优良的思想传统可以继承。因此任何问题都要具体分析。 固守经济落后思想必然落后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四、分析题 1、参考答案: (1)材料 1 的观点是正确的。材料指出,辩证法是主客观的统一,使唯物 辩证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说到底来自于客观,不是主 观臆造的。 (2)材料 2 中《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一部哲学、医学书,中国古代用阴 阳来表述矛盾及其对立统一。材料 2 的要旨在于指出阴阳即矛盾是主客观 世界的根本法则,也是用以治病的指导原则。相同之处在于中西方对矛盾 问题很早就有较深刻认识,只是表达方式不同。不同之处在于,经典作家 的表述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是深刻的;《黄帝内经》表述是朴素的,形态较 早的(秦汉之际)。 (3)材料 3 说的是逻辑矛盾,逻辑矛盾是主观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出现的错 误,无论是辩证法还是逻辑学都是反对的。 2、参考答案: (1)材料 1 的观点是正确的。社会进步的原因在于物质的资料的生产和再 生产,在于生产方式的进步。 (2)材料 1 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材料 2 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企图 用五行相生的观点在说明社会更替。 3、参考答案: (1)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集合体,都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由此决定了社 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各具特色、不尽相同。普遍性是指社会主义发展要遵循 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特殊性是要根据本国实践制定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遵循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原理,结合具体国情 展开的。《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学说的光辉典范。党的一届三中全 会、十二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报告都指明,要将马克思主义普遍 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成为 我们当今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