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练习题_第三章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16,文件大小:59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三章(第三节) 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吃喝穿住 B.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C.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D.社会关系的形成 2.马克思主义回答人的本质问题的立足点是: A.人的社会关系 B.人的自然属性 C.人类的共同利益 D.人的自身需要 3.所谓抽象人性论意指: A.否认人的社会性,关于人的本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B.一种对人类共同人性的科学抽象的理论 C.一种否认人之共性的错误理论 D.一种资产阶级哲学独创的理论 4.在抗击“非典”中,许多患者被治愈后又捐出自己的血清,用于治疗其他患者,这说 明: A.人的价值只体现在特定的场合和行为中 B.人的价值必须以满足个人需要为前提 C.人的价值表现为人的能力的大小 D.人的价值是在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中实现的 5.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A.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B.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C.个人的自由选择和自由发展 D.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约束 6.“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个观点的实质是:

第三章(第三节) 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吃喝穿住 B.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C.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D.社会关系的形成 2.马克思主义回答人的本质问题的立足点是: A.人的社会关系 B.人的自然属性 C.人类的共同利益 D.人的自身需要 3.所谓抽象人性论意指: A.否认人的社会性,关于人的本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B.一种对人类共同人性的科学抽象的理论 C.一种否认人之共性的错误理论 D.一种资产阶级哲学独创的理论 4.在抗击“非典”中,许多患者被治愈后又捐出自己的血清,用于治疗其他患者,这说 明: A.人的价值只体现在特定的场合和行为中 B.人的价值必须以满足个人需要为前提 C.人的价值表现为人的能力的大小 D.人的价值是在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中实现的 5.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A.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B.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C.个人的自由选择和自由发展 D.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约束 6.“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个观点的实质是:

A.历史唯物主义 B.历史唯心主义 C.历史主义 D.自然主义 7.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 A.宿命论观点 B.机械论观点 C.历史循环论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8.人民群众的生活与文艺创作的关系是: A.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B.人民群众的生活等于文艺作品 C.人民群众的生活都是文艺创作的典型 D.人民群众的生活寓于文艺作品之中 9.资产阶级人性论的主要特点是: A.重视人的自由 B.脱离人的社会关系来考察 C.肯定人的价值 D.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10.主体选择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自身的需要和知识结构、经验、技能出发,根 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方向的行动。这种观点意味着: A.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必须否定历史决定论 B.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与承认历史决定论并不矛盾 C.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产生都根源于主体的选择 D.历史决定论是根本错误的 11.资产阶级人性论最根本的缺陷是从: A.现实的人出发 B.个人出发 C.抽象的人出发 D.人的自由出发

A.历史唯物主义 B.历史唯心主义 C.历史主义 D.自然主义 7.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 A.宿命论观点 B.机械论观点 C.历史循环论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8.人民群众的生活与文艺创作的关系是: A.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B.人民群众的生活等于文艺作品 C.人民群众的生活都是文艺创作的典型 D.人民群众的生活寓于文艺作品之中 9.资产阶级人性论的主要特点是: A.重视人的自由 B.脱离人的社会关系来考察 C.肯定人的价值 D.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10.主体选择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自身的需要和知识结构、经验、技能出发,根 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方向的行动。这种观点意味着: A.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必须否定历史决定论 B.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与承认历史决定论并不矛盾 C.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产生都根源于主体的选择 D.历史决定论是根本错误的 11.资产阶级人性论最根本的缺陷是从: A.现实的人出发 B.个人出发 C.抽象的人出发 D.人的自由出发

12.人性决定于: A.先天的禀赋 B.遗传因素 C.后天的社会实践 D.家庭出身 13.人的最根本特性是其: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自由属性 D.意识特性 14.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决定性因素是: A.人的劳动 B.人的理性 C.人具有自由 D.人具有意志 15.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 A.永恒不变的 B.可随主观意志而任意改变的 C.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D.随着个性的改变而改变的 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1C 2A 3A 4D 5A 6B 7A 8A 9B 10B 11C12C13B14A15C 多项选择题 1.“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表明: A.社会中每个人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B.人是社会的主体 C.历史是由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构成的 D.历史规律实现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 2.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命题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

12.人性决定于: A.先天的禀赋 B.遗传因素 C.后天的社会实践 D.家庭出身 13.人的最根本特性是其: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自由属性 D.意识特性 14.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决定性因素是: A.人的劳动 B.人的理性 C.人具有自由 D.人具有意志 15.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 A.永恒不变的 B.可随主观意志而任意改变的 C.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D.随着个性的改变而改变的 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1C 2A 3A 4D 5A 6B 7A 8A 9B 10B 11C 12C 13B 14A 15C 多项选择题 1.“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表明: A.社会中每个人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B.人是社会的主体 C.历史是由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构成的 D.历史规律实现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 2.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命题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

A.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 D.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为人民群众是: A.不受任何社会条件的制约 B.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历史杰出人物的产生: A.是适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B.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C.是偶然的机遇 D.与杰出人物自身特点相关 5.历史观中唯意志论的错误在于把人类历史看作是: A.由人的意志决定的 B.历史发展无所谓规律性 C.由人的意志可任意改变的 D.客观精神的进程,是不由人的意志决定的 6.“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必然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气力去为它安排葬礼呢?” 这种说法错在: A.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 B.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 C.否认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 D.否认历史观的决定论原则 7.社会发展往往面临着多种可选择的可能性,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 A.多数人选择的道路 B.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 C.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 D.势力强大的人选择的道路

A.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 D.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为人民群众是: A.不受任何社会条件的制约 B.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历史杰出人物的产生: A.是适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B.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C.是偶然的机遇 D.与杰出人物自身特点相关 5. 历史观中唯意志论的错误在于把人类历史看作是: A.由人的意志决定的 B.历史发展无所谓规律性 C.由人的意志可任意改变的 D.客观精神的进程,是不由人的意志决定的 6.“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必然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气力去为它安排葬礼呢?” 这种说法错在: A.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 B.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 C.否认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 D.否认历史观的决定论原则 7.社会发展往往面临着多种可选择的可能性,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 A.多数人选择的道路 B.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 C.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 D.势力强大的人选择的道路

8.从历史发展的主体选择的角度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 A.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 B.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人民的历史启示 C.中国共产党对于历史必然性及本国国情的正确把握 D.历史进程中并无多种道路可供选择 9.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 系的总和。”其内涵是 A.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 B.人的本质形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 C.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D.人的本质是自由和理性 10.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 A.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B.是社会发展的目的 C.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 D.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11.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 A.人的本质是共同的、不变的 B.人的本质是变化的 C.人的本质是后天形成的 D.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 12.下列各项正确说明人的本质的有: A.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后天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B.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C.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D.人的本质不是不变的,而是变化的 13.“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 观点是: 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 B.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论

8.从历史发展的主体选择的角度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 A.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 B.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人民的历史启示 C.中国共产党对于历史必然性及本国国情的正确把握 D.历史进程中并无多种道路可供选择 9.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 系的总和。”其内涵是: A.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 B.人的本质形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 C.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D.人的本质是自由和理性 10.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 A.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B.是社会发展的目的 C.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 D.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11.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 A.人的本质是共同的、不变的 B.人的本质是变化的 C.人的本质是后天形成的 D.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 12.下列各项正确说明人的本质的有: A.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后天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B.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C.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D.人的本质不是不变的,而是变化的 13.“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 观点是: 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 B.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 D.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14.“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B.两种观点相互补充 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 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15.下述正确反映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的是: A.“你若要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B.“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 C.“苦了我一人,富了千万家” D.“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 多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1B.C.D.2A.B.C.D.3B.C.D.4A.B.D.5A.B.C. 6A.B.C..7B.C.8A.B.C.9A.B.C.10A.B.C.D. 11B.C.D.12A.B.C.D13A.C.D.14A.C.D.15A.B.C. 辨析题 1.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 2.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包含个人意志。 3.在人们的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4.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因而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 5.“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 品性之能,心力是爱”,因此人的本质是理性、意志和心力。 6.“在历史转折时期,只要充分认识历史的必由之路和自己的历史责任,作出正确的 选择,就可以在历史进程中大有作为。” 7.人的价值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 辨析题参考答案 1.“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 的观点是错误的。 这种说法把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立起来,违背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 D.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14.“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B.两种观点相互补充 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 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15.下述正确反映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的是: A.“你若要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B.“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 C.“苦了我一人,富了千万家” D.“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 多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1B.C.D. 2A.B.C.D. 3B.C.D. 4A.B.D. 5A.B.C. 6A.B.C.. 7B.C. 8A.B.C. 9A.B.C. 10A.B.C.D. 11B.C.D. 12A.B.C.D 13A.C.D. 14 A.C.D. 15A.B.C. 辨析题 1.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 2. 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包含个人意志。 3. 在人们的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4. 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因而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 5. “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 品性之能,心力是爱”,因此人的本质是理性、意志和心力。 6. “在历史转折时期,只要充分认识历史的必由之路和自己的历史责任,作出正确的 选择,就可以在历史进程中大有作为。” 7. 人的价值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 辨析题参考答案 1.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 的观点是错误的。 这种说法把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立起来,违背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

理。人民群众作为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应该说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 者”。 历史唯物主义并不否认英雄人物在历史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英雄人物都是在群众 的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其历史作用必须和群众的实践紧密结合,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一 起,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英雄人物如果脱离了群众,就将一事无 成。 2.“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包含个人意志”的观点 是错误的。 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从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交错、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每个人 的意志都融合在其中,都对“合力”的形成起着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个人的意志及其活动对历史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3.“在人们的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观点是错误的。 这种说法,认为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承认人的能动作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 所谓“成事在天”,即认为事情的成败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所决定,有宿 命论和唯心史观的色彩。 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而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又受到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人 们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争取成功。 4.“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因而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社会是人的社会,历史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但是,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是有 条件的,不是完全自由的。因为人的活动总是受到社会客观条件及社会规律的限制。 所谓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人的自由程度是同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 的广度和深度成正比的。人如果脱离社会条件和客观规律的认识任意选择,恰好是不自由的。 5.“‘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 品性之能,心力是爱',因此人的本质是理性、意志和心力”的观点是错误的。 这句话是人本主义哲学有关人的本质问题的基本观点。 这一命题认为一个完善的人必须具备理性、意志和情感是合理的,但把人的理性、意志 和心归结为人的本质是错误的。它将人看成脱离一定社会关系的抽象的、自然的人,把人的 本质理解为人类共同的“自然本质”,是一种抽象人性论的观点。这种抽象人性论,究其实

理。人民群众作为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应该说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 者”。 历史唯物主义并不否认英雄人物在历史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英雄人物都是在群众 的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其历史作用必须和群众的实践紧密结合,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一 起,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英雄人物如果脱离了群众,就将一事无 成。 2. “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包含个人意志”的观点 是错误的。 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从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交错、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每个人 的意志都融合在其中,都对“合力”的形成起着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个人的意志及其活动对历史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3. “在人们的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观点是错误的。 这种说法,认为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承认人的能动作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 所谓“成事在天”,即认为事情的成败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所决定,有宿 命论和唯心史观的色彩。 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而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又受到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人 们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争取成功。 4. “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因而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社会是人的社会,历史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但是,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是有 条件的,不是完全自由的。因为人的活动总是受到社会客观条件及社会规律的限制。 所谓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人的自由程度是同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 的广度和深度成正比的。人如果脱离社会条件和客观规律的认识任意选择,恰好是不自由的。 5. “‘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 品性之能,心力是爱’,因此人的本质是理性、意志和心力”的观点是错误的。 这句话是人本主义哲学有关人的本质问题的基本观点。 这一命题认为一个完善的人必须具备理性、意志和情感是合理的,但把人的理性、意志 和心归结为人的本质是错误的。它将人看成脱离一定社会关系的抽象的、自然的人,把人的 本质理解为人类共同的“自然本质”,是一种抽象人性论的观点。这种抽象人性论,究其实

质是历史唯心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6.“在历史转折时期,只要充分认识历史的必由之路和自己的历史责任,作出正确的 选择,就可以在历史进程中大有作为”的观点是正确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类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人们自 己行动的规律,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在认识并遵循客观 规律的基础上,人的自觉能动性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在具体的历史过程中,客观规律只是在总体上、长远趋势上决定历史进程,规定人的活 动的大致范围和可能性:而历史活动的具体内容,把可能变为现实,则取决于活动着的人的 选择。这种选择不是主观任意的,而是在客观规律所提供的可能性范围内进行的,并与主体 历史形成的素质密切相关。 当今时代正处于历史大转折时期,社会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国青年的历史责任。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自觉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是走历史必由之 路,这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选择。循此前进,一定可以大有作为。 7.“人的价值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的观点是错误的。 不能把人的价值仅仅归结为自我价值,更不能夸大自我价值,把人的价值仅仅看作自我 价值的实现。 人的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自我价值是指个人作为主体通过创造性的 劳动对个人自我需要的满足。社会价值是指个人作为客体,通过实践满足他人、满足社会的 需要,也就是对他人、对社会做出贡献。 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要尊重自我价值,一个人连自己最基本的 需要都不能得到满足,就根本谈不上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同时又必须以社会价值为前提, 如果没有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也谈不上满足个人的需要。特别是当个人的需要与社会的 要求发生矛盾时,有必要牺牲个人的利益,维护集体的利益、社会的利益。片面强调自我价 值,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简答题 1.如何理解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两种历史观的对立?

质是历史唯心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6. “在历史转折时期,只要充分认识历史的必由之路和自己的历史责任,作出正确的 选择,就可以在历史进程中大有作为”的观点是正确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类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人们自 己行动的规律,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在认识并遵循客观 规律的基础上,人的自觉能动性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在具体的历史过程中,客观规律只是在总体上、长远趋势上决定历史进程,规定人的活 动的大致范围和可能性;而历史活动的具体内容,把可能变为现实,则取决于活动着的人的 选择。这种选择不是主观任意的,而是在客观规律所提供的可能性范围内进行的,并与主体 历史形成的素质密切相关。 当今时代正处于历史大转折时期,社会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国青年的历史责任。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自觉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是走历史必由之 路,这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选择。循此前进,一定可以大有作为。 7. “人的价值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的观点是错误的。 不能把人的价值仅仅归结为自我价值,更不能夸大自我价值,把人的价值仅仅看作自我 价值的实现。 人的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自我价值是指个人作为主体通过创造性的 劳动对个人自我需要的满足。社会价值是指个人作为客体,通过实践满足他人、满足社会的 需要,也就是对他人、对社会做出贡献。 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要尊重自我价值,一个人连自己最基本的 需要都不能得到满足,就根本谈不上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同时又必须以社会价值为前提, 如果没有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也谈不上满足个人的需要。特别是当个人的需要与社会的 要求发生矛盾时,有必要牺牲个人的利益,维护集体的利益、社会的利益。片面强调自我价 值,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简答题 1. 如何理解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两种历史观的对立?

2.如何理解英雄史观产生的根源? 3.如何理解人的本质? 4.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了哪些原则? 5.如何理解人民群众及其历史作用? 6.如何理解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7.如何理解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8.如何理解历史人物及其作用? 9.如何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10.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是什么? 11.如何评价无产阶级领袖? 简答题参考答案 1.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两种历史观的对立: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创造者问 题上的表现就是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对立。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 是唯心史观。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忽视和贬低人民群众的历 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即英雄史观。 2.英雄史观产生的根源:英雄史观的产生有其深刻的认识根源、社会历史根源和阶级 根源。 从认识根源看,英雄史观之所以产生,主要是因为停留于历史现象的表面,把活动在历 史舞台前面的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尤其是他们的意识的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而把默默无 闻的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历史活动置于视野之外。 从社会历史根源看,英雄史观的产生同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大多数人从事物质资料的 生产活动,少数人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有关。广大人民群众在私有制社会中处 于无权的地位,受剥削,受压迫,其积极性备受压抑,其历史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和社会 应有的承认,而少数剥削阶级则掌握经济、政治权力,高高在上,独断专行,似乎他们在为 所欲为地主宰历史。这就为英雄史观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土壤。 从阶级根源看,剥削阶级的思想家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出于阶级偏见,不敢承认广 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而需要用英雄史观来为自己服务。这是英雄史观得以产生并长期占 据统治地位的重要原因。 3.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仅作为“类”与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 而且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也存在本质差别,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

2. 如何理解英雄史观产生的根源? 3. 如何理解人的本质? 4. 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了哪些原则? 5. 如何理解人民群众及其历史作用? 6. 如何理解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7. 如何理解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8. 如何理解历史人物及其作用? 9. 如何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10. 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是什么? 11. 如何评价无产阶级领袖? 简答题参考答案 1. 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两种历史观的对立: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创造者问 题上的表现就是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对立。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 是唯心史观。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忽视和贬低人民群众的历 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即英雄史观。 2. 英雄史观产生的根源:英雄史观的产生有其深刻的认识根源、社会历史根源和阶级 根源。 从认识根源看,英雄史观之所以产生,主要是因为停留于历史现象的表面,把活动在历 史舞台前面的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尤其是他们的意识的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而把默默无 闻的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历史活动置于视野之外。 从社会历史根源看,英雄史观的产生同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大多数人从事物质资料的 生产活动,少数人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有关。广大人民群众在私有制社会中处 于无权的地位,受剥削,受压迫,其积极性备受压抑,其历史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和社会 应有的承认,而少数剥削阶级则掌握经济、政治权力,高高在上,独断专行,似乎他们在为 所欲为地主宰历史。这就为英雄史观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土壤。 从阶级根源看,剥削阶级的思想家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出于阶级偏见,不敢承认广 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而需要用英雄史观来为自己服务。这是英雄史观得以产生并长期占 据统治地位的重要原因。 3.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仅作为“类”与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 而且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也存在本质差别,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

性。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特别是经济关系中。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 而不是永恒不变的。这一观点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要求人们从一定的社会关系包括阶 级关系中去认识和把握一定群体和个人的本质和作用。 4.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了如下原则: 第一,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整体的社会历史并非个体的 历史的简单堆砌。社会历史就其整体来说,是一定的群体(集体、阶级、民族乃至全人类) 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及其产物的演进过程,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成和 演进过程。 第二,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历史发展的必然 性体现在历史主体的活动之中,一定的历史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动力体系的载体。社会历史 发展是社会领域中各种力量交互作用而实现的,只有那些代表着经济运动必然性乃至整个社 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推动和促进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人才属于创造者之列。 第三,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人与历史的关 系具有类与历史、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三层关系。在类与历史这一层次上,无疑应当肯 定总体的人在总体的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这一层次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人 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观点,并借此与神创造历史、观念创造历史和超人创造历史等唯 心史观划清界限。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停留在这一层次上,而是更深入地考察群体与历史、个 体与历史的关系,考察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区分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力量与非决定力量、 主导力量与非主导力量,从而科学地解决了历史创造者的问题。 5.人民群众及其历史作用: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 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 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体及知识分子。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首先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 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过程中,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有变革旧 的生产关系的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人民 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者的作用表现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 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体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 历史的动力。”(毛泽东)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其中经

性。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特别是经济关系中。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 而不是永恒不变的。这一观点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要求人们从一定的社会关系包括阶 级关系中去认识和把握一定群体和个人的本质和作用。 4.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了如下原则: 第一,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整体的社会历史并非个体的 历史的简单堆砌。社会历史就其整体来说,是一定的群体(集体、阶级、民族乃至全人类) 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及其产物的演进过程,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成和 演进过程。 第二,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历史发展的必然 性体现在历史主体的活动之中,一定的历史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动力体系的载体。社会历史 发展是社会领域中各种力量交互作用而实现的,只有那些代表着经济运动必然性乃至整个社 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推动和促进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人才属于创造者之列。 第三,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人与历史的关 系具有类与历史、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三层关系。在类与历史这一层次上,无疑应当肯 定总体的人在总体的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这一层次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人 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观点,并借此与神创造历史、观念创造历史和超人创造历史等唯 心史观划清界限。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停留在这一层次上,而是更深入地考察群体与历史、个 体与历史的关系,考察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区分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力量与非决定力量、 主导力量与非主导力量,从而科学地解决了历史创造者的问题。 5. 人民群众及其历史作用: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 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 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体及知识分子。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首先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 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过程中,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有变革旧 的生产关系的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人民 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者的作用表现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 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体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 历史的动力。”(毛泽东)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其中经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6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