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 徐乐平 教学目标: 1.领会“五味”的深层含义,感受课文着力发掘的生活之美,文化之美。 2.学会使用“圈点与摘记”的方法,摘录文章中的精彩段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了解汪曾祺散文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的特点,品味课文清新、质朴而又风趣活泼的 语言。 4.了解祖国四方美食的同时,领略祖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1.领会“五味”的深层含义,感受课文着力发掘的生活之美,文化之美。 2.了解汪曾祺散文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的特点,品味课文清新、质朴而又风趣活泼的语 教学难点: 学会使用“圈点与摘记”的方法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自古以来,写饮食的作家作品数不胜数,像梁实秋、周作人、叶圣陶等都写过相当经典 的有关“吃”的文字,同学们也曾学习过像《故乡的野菜》这样的写家乡美食的文章,那么 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带着同学们尝遍祖国大江南北、黄河两岸的“五味”。 简介作者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 物。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1948年到北京工作一直到逝世 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 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和京剧剧 本《沙家浜》等,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 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检查预习 汆cuan焐w趋之如鹜w吨ye蕹菜weng 苣荬qmai佧佤kaw豇豆 JIang苋菜xidn 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四、初识六味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哪六味? 明确:酸、甜、苦、辣、咸、臭 五、细品六味 思考:作者在叙写全国各地特有的味道时,也为我们呈现了一幕幕栩栩如生的民俗画卷。 哪些画卷给了你最深的印象,请读一读,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 明确 ①酸:山西人下馆子,还没点菜,先喝三调羹醋 山西丈母娘以酸菜缸的数量来考察姑娘婆家的家底 ②咸:有个同学,是台州人,到铺子里吃包子,掰开包子就往里倒酱油 ③臭:一个同志为爱人从南京带臭豆腐干回家,在火车上引起一车厢人强烈抗议
1 五味 徐乐平 教学目标: 1. 领会“五味”的深层含义,感受课文着力发掘的生活之美,文化之美。 2. 学会使用“圈点与摘记”的方法,摘录文章中的精彩段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了解汪曾祺散文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的特点,品味课文清新、质朴而又风趣活泼的 语言。 4. 了解祖国四方美食的同时,领略祖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1.领会“五味”的深层含义,感受课文着力发掘的生活之美,文化之美。 2.了解汪曾祺散文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的特点,品味课文清新、质朴而又风趣活泼的语 言。 教学难点: 学会使用“圈点与摘记”的方法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自古以来,写饮食的作家作品数不胜数,像梁实秋、周作人、叶圣陶等都写过相当经典 的有关“吃”的文字,同学们也曾学习过像《故乡的野菜》这样的写家乡美食的文章,那么 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带着同学们尝遍祖国大江南北、黄河两岸的“五味”。 二、简介作者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 物。1939 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1948 年到北京工作一直到逝世, 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 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和京剧剧 本《沙家浜》等,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 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三、检查预习 汆 cuān 焐 wù 趋之如骛 wù 吔 yē 蕹菜 wèng 苣荬 qǔ mǎi 佧佤 kǎ wǎ 豇豆 jiāng 苋菜 xiàn 趋之若骛: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四、初识六味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哪六味? 明确:酸、甜、苦、辣、咸、臭 五、细品六味 思考:作者在叙写全国各地特有的味道时,也为我们呈现了一幕幕栩栩如生的民俗画卷。 哪些画卷给了你最深的印象,请读一读,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 明确: ①酸:山西人下馆子,还没点菜,先喝三调羹醋。 山西丈母娘以酸菜缸的数量来考察姑娘婆家的家底。 ②咸:有个同学,是台州人,到铺子里吃包子,掰开包子就往里倒酱油。 ③臭:一个同志为爱人从南京带臭豆腐干回家,在火车上引起一车厢人强烈抗议
六、多味杂陈 合作学习:作者在课文中提到的菜名有近四十种,请用圈点的方法找出这些菜名,并与 同学合作,按照菜名、味道、产地三个方面列出一个表格。 (学法指导——圈点:一种阅读方法。即在阅读时,用一套自己能够理解的符号,对字 词、句、段进行圈点勾画,从而促进理解,增强记忆。) 菜名 产地 味道 雁北 酸菜白肉火锅 辽宁 酸 羊肉酸菜汤下杂面 北京 福建、广西 延庆 第二课时 回顾圈点的方法,完善表格 菜名 地 、文本研习 作者写的五味不仅是饮食中的五味,更是人生中的五味,那么作者是怎样在课文中表 现生活气息的呢? 明确: ①我家曾有老保姆,正定乡下人,六十多岁了,她还有个婆婆,八十几了。她有一次 要回乡探亲,临行前称了二斤白糖,说她婆婆就爱喝个白糖水 赏析:既有温情,也有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②山西人还爱吃酸菜,雁北尤甚。什么都拿来酸,除了萝卜白菜,还包括杨树叶子, 榆树钱儿,有人来给姑娘说亲,当妈的先问,那家有几口酸菜缸,酸菜缸多,说明家 底子厚
2 六、多味杂陈 合作学习:作者在课文中提到的菜名有近四十种,请用圈点的方法找出这些菜名,并与 同学 合作,按照菜名、味道、产地三个方面列出一个表格。 (学法指导——圈点:一种阅读方法。即在阅读时,用一套自己能够理解的符号,对字、 词、句、段进行圈点勾画,从而促进理解,增强记忆。) 示例: 菜 名 产 地 味 道 酸 菜 雁北 酸菜白肉火锅 辽宁 酸 羊肉酸菜汤下杂面 北京 酸 笋 福建、广西 酸 饭 延庆 第二课时 一、回顾圈点的方法,完善表格 菜 名 产 地 味 道 二、文本研习 作者写的五味不仅是饮食中的五味,更是人生中的五味,那么作者是怎样在课文中表 现生活气息的呢? 明确: ① 我家曾有老保姆,正定乡下人,六十多岁了,她还有个婆婆,八十几了。她有一次 要回乡探亲,临行前称了二斤白糖,说她婆婆就爱喝个白糖水。 赏析:既有温情,也有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②山西人还爱吃酸菜,雁北尤甚。什么都拿来酸,除了萝卜白菜,还包括杨树叶子, 榆树钱儿,有人来给姑娘说亲,当妈的先问,那家有几口酸菜缸,酸菜缸多,说明家 底子厚
赏析:写出了山西特别是雁北的人对于“酸”的厚爱与钟情,一句“什么都拿来酸 就形象地刻画出他们嗜酸如命的特点。在概括描述之后,作者又从一个细节,既有人 给自己的姑娘说亲,当妈的判断对方家底厚薄的依据,就是“酸菜缸”的多少,既活 泼生动又风趣幽默 ③我们吃辣是在昆明练出来的,曾跟几个贵州同学在一起用青辣椒在火上烧烧,蘸盐 水下酒。 赏析:“辣”与作者结缘,源于昆明的岁月,这也就把饮食的口味与人生的回忆紧密连 在了一起 三、写作特色 第一,取材于生活中的琐细小事,写得有滋有味,妙趣横生。比如对五味的爱好,山西人爱 吃酸,四川人爱吃辣,广东人爱吃甜,这些我们都知道,但到了作者笔下,就化为写 作的素材。 第二,语言朴实平淡,雅致而含蓄。品读汪曾祺的这篇文章,就好像细心聆听一位性情和蔼、 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话语平常、语调和缓,但平常中包含着韵味,给人一种亲切感 他重视语感和语流,充分营造文字的氛围和节奏,提供一种意味、趣味或者韵味,并 且富含幽默,趣味盎然 第三,本文民俗文化内涵丰富。文中作者饶有兴趣地介绍了全国各地食物的味道,地域不同 民俗不同,食物的味道也不同 四、课后作业 我们说某作家的文章写得好,一是他对生活有深刻的体验和认识,二是他写出了大家心 里想到了却没有说出来的认识、道理和体会,学习课文的写作技巧,以“家乡的味道”为题 写一篇短文
3 赏析:写出了山西特别是雁北的人对于“酸”的厚爱与钟情,一句“什么都拿来酸” 就形象地刻画出他们嗜酸如命的特点。在概括描述之后,作者又从一个细节,既有人 给自己的姑娘说亲,当妈的判断对方家底厚薄的依据,就是“酸菜缸”的多少,既活 泼生动又风趣幽默。 ③ 我们吃辣是在昆明练出来的,曾跟几个贵州同学在一起用青辣椒在火上烧烧,蘸盐 水下酒。 赏析:“辣”与作者结缘,源于昆明的岁月,这也就把饮食的口味与人生的回忆紧密连 在了一起。 三、写作特色 第一,取材于生活中的琐细小事,写得有滋有味,妙趣横生。比如对五味的爱好,山西人爱 吃酸,四川人爱吃辣,广东人爱吃甜,这些我们都知道,但到了作者笔下,就化为写 作的素材。 第二,语言朴实平淡,雅致而含蓄。品读汪曾祺的这篇文章,就好像细心聆听一位性情和蔼、 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话语平常、语调和缓,但平常中包含着韵味,给人一种亲切感。 他重视语感和语流,充分营造文字的氛围和节奏,提供一种意味、趣味或者韵味,并 且富含幽默,趣味盎然。 第三,本文民俗文化内涵丰富。文中作者饶有兴趣地介绍了全国各地食物的味道,地域不同, 民俗不同,食物的味道也不同。 四、课后作业 我们说某作家的文章写得好,一是他对生活有深刻的体验和认识,二是他写出了大家心 里想到了却没有说出来的认识、道理和体会,学习课文的写作技巧,以“家乡的味道”为题 写一篇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