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语文导学练讲学稿《岳阳楼记》(师) 审获 题27《岳阳楼记》 课型:讲读 主备人封毅 ;初二年级组 姓名: 2008年5月6日 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赵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5、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理解作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禁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啊述的主要观点。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 课时安排:四课时 渠文导读:《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 作者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叙说了事情本 末,描述了洞庭湖的大观胜概,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在记山记水的背后, 高含着作者在政治改革失败后,忧国优民之心不改的痴情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自学热身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谪守 朝晖夕阴 迁客骚人 霪雨 薄冥冥 岸芷汀兰 皓月 心旷神恰 宠辱偕志 浩浩汤汤 2、朗读全文,做到基本成诵 3、查字典,对照注释,试译课文 、导入新课 1、作家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 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遑贬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素州修捍海 堰。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 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遑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 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 象外化。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 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康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 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 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策知已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 友的千古名篇。 、岳阳楼。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 雅客登楼狱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胖子京谪守巴陵郡:滴,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守,指做州都的长官。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政通人和:通,顺利。和 和乐 百废具兴:具,同“俱”,全,都。 增其旧制:制,规模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于观夫巴陵郡胜状:胜状,胜景,好景色 浩浩场汤:浩浩荡荡。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 朝晖夕阴:或朝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晖,日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雄伟景象。前人之述备矣:述,论述。备, 详尽
1 初 二 年 级 语文导学练讲学稿《岳阳楼记》(师) 课 题 27《岳阳楼记》 课 型 :讲读 主备人 封毅 审核;初二年级组 姓名: 2008 年 5 月 6 日 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5、 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 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 课时安排:四课时 课文导读:《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 作者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叙说了事情本 末,描述了洞庭湖的大观胜概,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在记山记水的背后, 寓含着作者在政治改革失败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的痴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自学热身。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谪守 朝晖 夕阴 迁客骚人 霪雨 霏霏 薄暮冥冥 潜形 岸芷汀兰 皓月 心旷神恰 宠辱偕志 浩浩汤汤 2、朗读全文,做到基本成诵。 3、查字典,对照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新课: 1、作家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 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26 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 堰。 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 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 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 象外化。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 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 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 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 友的千古名篇。 3、岳阳楼。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 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 2、请学生翻译第 1 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胖子京谪守巴陵郡:滴,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守,指做州郡的长官。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政通人和:通,顺利。和, 和乐。 百废具兴:具,同“俱”,全,都。 增其旧制:制,规模。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 3、请学生翻译第 2 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于观夫巴陵郡胜状:胜状,胜景,好景色。 浩浩场汤:浩浩荡荡。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 朝晖夕阴:或朝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晖,日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述,论述。备, 详尽
然则北通巫峡: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南极潇湘:极,尽。潇湘,潇水湘水。迁客骚人:迁客,谪迁的,指降职远调的人。 骚人:诗人,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若夫雨罪: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表示另提一事,近似“像那”。雨:连绵的雨 罪罪:雨(或雪)密的 样子 连月不开:开,放晴。浊浪排空:排空,冲向天空。 日星隐:隐耀,隐没了光辉 山岳潜形:潜形,隐藏了 形迹 墙倾楫摧:墙,桅杆。楫,船桨 薄喜冥冥:薄(比),迫近。冥冥,天色昏暗 去国怀乡:去国,高开国 都 忧谗畏讥:谗,谗言,诽谤性话语。讥:讥笑,讥讽,挖苦。满目萧然。萧然,萧条冷落的景象。 感极而悲者矣:感,感 5、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至若春和景明:至若,用在又一段话的开头引起另一层描述,近似“至于”“又如”。 波澜不惊:惊,这里有“起”“动”的意 思 上下天光:天光,天色,湖光 一碧万顷:万顷,极言其广。沙鷗翔集:判集,时而飞翔,时而停顿。集栖止,鸟停息在树 锦解游泳:锦解,指美丽的鱼儿 岸立汀兰:蓝,香草。汀,水中的小洲 郁郁背膏:部郁,形容香气很浓 而或长烟一空:而或,有时。长烟,大片烟雾。一空,完全消散。一,全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壁,圆形的玉。此乐何极:何极,哪有穷尽。宠辱偕忘:宠,荣耀。辱,屈辱 整金 金色的月光闪跳动。 一起。把酒临风:把,持,执。临 风,迎着清风 6、请学生翻译第5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或异二者之为: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婉口气。为 这里指心理活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是进亦忧,亦忧:是,这样。进,指在朝廷上做官。退,指不 在朝廷上做官。 其必曰“优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呼: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无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先,在……之前。后, 在…··之后 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种人,我同谁 法在一道吗?微,无、没有。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 四、积文言现象 (1)和:政通人和(和乐)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6)极 南极潇湘(尽,宜通)感极而悲者矣(极点) (2)通:政通人和(顺利)北通巫峡(通向 此乐何极〔穷尽 (3)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因为) 浊浪排空(天空)长烟一空(消散)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 碧万顷(一)长烟一空(全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2、通假字。 (1)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嘱托。) 3、词类活用。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2)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形容词作状语 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 4、古今异义。 (1)气象万千(气象 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2)微斯人(微古义:没有。今义:细小。) 5、特殊句式。 ()远山,吞长江…(省略句) (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 (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状语后 (4)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定语后置) (5吾谁与归?(宾语前置 6、流传至今的成语。 政通人和 浩浩汤汤一碧万顷 心旷神怡 气象万千 百废具兴 二、研讨课文: 1、朗诵全 2、背诵前要理解文章层次结构,这样有助于快速掌握文章内容,快 逮背诵。下面请同学们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全文共6段,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第二部分(2~4段):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全文的主体) 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2段):写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 第二层(3~4段):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 第三部分(5段):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2 然则北通巫峡: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南极潇湘:极,尽。潇湘,潇水湘水。迁客骚人:迁客,谪迁的,指降职远调的人。 骚人:诗人, 4、请学生翻译第 3 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若夫霪雨霏霏: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表示另提一事,近似“像那”。 霪雨:连绵的雨。 霏霏:雨(或雪)繁密的 样子。 连月不开:开,放晴。 浊浪排空:排空,冲向天空。 日星隐耀:隐耀,隐没了光辉。 山岳潜形:潜形,隐藏了 形迹。 墙倾楫摧:墙,桅杆。楫,船桨。 薄暮冥冥:薄(比),迫近。冥冥,天色昏暗。 去国怀乡:去国,离开国 都。 忧谗畏讥:谗,谗言,诽谤性话语。讥:讥笑,讥讽,挖苦。 满目萧然。萧然,萧条冷落的景象。 感极而悲者矣:感,感 慨。 5、请学生翻译第 4 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至若春和景明:至若,用在又一段话的开头引起另一层描述,近似“至于”“又如”。 波澜不惊:惊,这里有“起”“动”的意 思。 上下天光:天光,天色,湖光。 一碧万顷:万顷,极言其广。 沙鸥翔集: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顿。集,栖止,鸟停息在树 上。 锦鳞游泳:锦鳞,指美丽的鱼儿。 岸立汀兰:蓝,香草。汀,水中的小洲。 郁郁青青: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而或长烟一空:而或,有时。长烟,大片烟雾。一空,完全消散。一,全。 浮光跃金:跃金,金色的月光闪耀跳动。 静影沉璧:壁,圆形的玉。 此乐何极:何极,哪有穷尽。 宠辱偕忘:宠,荣耀。辱,屈辱。偕,一起。 把酒临风:把,持,执。临 风,迎着清风。 6、请学生翻译第 5 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或异二者之为: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为, 这里指心理活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 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这样。进,指在朝廷上做官。退,指不 在朝廷上做官。 其必曰‘优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呼: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无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先,在……之前。后, 在…··之后。 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吗?微,无、没有。 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 四、积累文言现象: 1、一词多义。 ⑴和: 政通人和(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⑵通: 政通人和(顺利) 北通巫峡(通向) ⑶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⑷空: 浊浪排空(天空) 长烟一空(消散) ⑸一: 一碧万顷(一) 长烟一空(全) ⑹极: 南极潇湘(尽,直通) 感极而悲者矣(极点) 此乐何极(穷尽) ⑺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⑻或: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2、通假字。 ⑴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 ⑵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嘱托。) 3、词类活用。 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 4、古今异义。 ⑴ 气象万千(气象 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⑵ 微斯人(微 古义:没有。今义:细小。) 5、特殊句式。 ⑴衔远山,吞长江……(省略句) ⑵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 ⑶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状语后 置) ⑷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定语后置) ⑸吾谁与归?(宾语前置) 6、流传至今的成语。 政通人和 浩浩汤汤 一碧万顷 心旷神怡 气象万千 百废具兴 二、研讨课文: 1、朗诵全文。 2、背诵前要理解文章层次结构,这样有助于快速掌握文章内容,快 速背诵。下面请同学们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全文共 6 段,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 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第二部分(2~4 段):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 (全文的主体) 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2 段):写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 第二层(3~4 段):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 第三部分(5 段):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第四部分(6段):点明作“记”的时间。(这是全文的核心。) 3、提问: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 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4、提问: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同“衢”“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 「气势硗鵡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詟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5、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讨论并归纳 (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6、提问:作着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付论并归纳: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7、朗读第3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注染“悲”的气氛,因已而悲。 8、朗读第4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时论并归纳: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提问: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恰,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 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10、提问:“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内涵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提问:“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时论并归纳: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 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2、提问:“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 远”,不在朝廷上做官。(借代) 3、提问:“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讨论并归纳: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现 箴之意 14、提问: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时论并归纳: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任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樣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 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15、提问:文章最后一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 付论并归纳: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调明“古六人之 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 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写作特色 1、黛简得宜,层层蓄势。 2、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骈散结合,词语富有生命力。 四、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樣和“先天 五、教学小结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叙 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 比,自然弓1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 使人产生审美的感受。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四题。 2、预习《醉翁亭记》 拓展练习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着之为,何歲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 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3 第四部分(6 段):点明作“记”的时间。(这是全文的核心。) 3、提问: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 1 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 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4、提问:第 2 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同“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 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5、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讨论并归纳: (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6、提问: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7、朗读第 3 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 8、朗读第 4 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9、提问: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恰,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 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10、提问:“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内涵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提问:“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 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12、提问:“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 之远”,不在朝廷上做官。(借代) 13、提问:“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讨论并归纳: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现 箴之意。 14、提问: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讨论并归纳: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 乐者,民亦乐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任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 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15、提问:文章最后一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 讨论并归纳: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调明“古六人之 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 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三、写作特色: 1、繁简得宜,层层蓄势。 2、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骈散结合,词语富有生命力。 四、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好友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五、教学小结: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叙 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 比,自然弓!出 议论,说明作者意图。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 使人产生审美的感受。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四题。 2、预习《醉翁亭记》。 拓展练习: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 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对本文段理解不正确的是(B)。 A.本段开头以“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为”相比较,引出了下文的议论。B,“退亦忧”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相呼应。 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D.这段文字,抒发了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政治抱负 2、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C) A.浩浩汤( shang C.一碧万顷(qmg) 宠辱值忘(j语)x 雨罪罪(yn) B.岸芷江兰(dng)t 心旷神鱼(y) 適守巴陵郡(zh6) 阴风怒号hdo)hdo 2对下列画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C)。 A.予观夫巴陵胜状好的景色) C.南极潇湘尽) 朝晖夕阴(日光) 蓬事冥冥(跟“厚”相对) B.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任 D.前人之述备矣(详尽 百废具兴兴办)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 3下列画线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C) A.属予作文以记之 C.长烟一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去国怀乡 D.予观夫巴陵胜状 国外急 此则岳阳楼之大惠也 4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D) A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C.河曲智皇亡以应。 B.属予作文以记之。 D.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5下列不是对偶的一项是(C)。 A.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C.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B.日星隐還,山岳潜形。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岳阳楼记》选自《 》,作者 字希文,宋朝 7《岳阳楼记》为历代名篇,文章以凝练优美的语言劝勉友人学习古仁人的“ 的高尚情操,并抒发了 的远大政治抱负。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选出对加点字“或”、“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也许因为 B.或者心情 C,也许心情 D.或者因为 9请给下面一句话划分节奏。 居/庙堂/之高/则优忧/其 10选出对“或异二着之为”中的“二着”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指“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中悲苦两种情况。 C.指“迁客骚人”中览物而喜与览物而悲的两种情况 B.指“唐贤”与“今人”这两种不同的人 D.指“忧谗是讥者和“心旷神恰者 1l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正确意思是: 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高兴成悲伤。 12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抒发作者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 13、文中能表现作者阔大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4、文中能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 1、对本文段理解不正确的是( B )。 A.本段开头以“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为”相比较,引出了下文的议论。 B.“退亦忧”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相呼应。 C.“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D.这段文字,抒发了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政治抱负。 2、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C )。 A.浩浩汤汤( shāng ) 宠辱偕忘( jiē ) xié B.岸芷汀兰( dīng ) tīng 谪守巴陵郡( zhé ) C.一碧万顷( qǐng ) 霪雨霏霏( yín ) D.心旷神怡( yí ) 阴风怒号( hào ) háo ⒉对下列画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C )。 A.予观夫巴陵胜状(好的景色) 朝晖夕阴(日光) B.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任……太守) 百废具兴(兴办) C.南极潇湘(尽) 薄暮冥冥(跟“厚”相对) D.前人之述备矣(详尽)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 ⒊下列画线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C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去国怀乡 敌国外患 C.长烟一空 一碧万顷 D.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⒋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D )。 A.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⒌下列不是对偶的一项是( C )。 A.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B.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C.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⒍《岳阳楼记》选自《 》,作者 ,字希文,宋朝 家、 家。 ⒎《岳 阳楼记》为历代名 篇,文章以凝练优美的语言劝勉友人学习古仁人的 “ ”的 高 尚情操,并抒发了 “ . ”的远大政治抱负。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⒏选出对加点字“或”、“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也许 因为 B.或者 心情 C.也许 心情 D.或者 因为 ⒐请给下面一句话划分节奏。 居 / 庙 堂 / 之 高 / 则 忧 / 其 民 ⒑选出对“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悲苦两种情况。 B.指“唐贤”与“今人”这两种不同的人。 C.指“迁客骚人”中览物而喜与览物而悲的两种情况。 D.指“忧谗畏讥者”和“心旷神怡者”. 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正确意思是: 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高兴或悲伤。 ⒓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抒发作者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 13、文中能表现作者阔大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4、文中能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