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理论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等专业使用) I前言 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现代外科学涉及到许多外科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 病理、诊断、预防和治疗等知识,在治疗方面能够运用手术和非手术方法处理。通过外科学 的教学,要求学生熟悉外科学的基础理论,掌握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理论知识和临床 技能,并学习一定的基本手术,为从事临床外科工作莫定基础,且为其它临床学科,特别是 以手术为治疗手段的临床学科的学习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外科学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部 分:外科基础、外科常见疾病和外科手术学。外科学基础主要是讲授外科的基础理论,基本 知识和基本技能。外科常见疾病介绍其原因、病理、临床表现、系统检查、诊断要点、鉴别 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手术的适应症等。外科手术学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严格的无菌观 点和进行基本操作技术的训练。外科学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课、见习和实习,但 应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对有些章节安排为自学内容,不再予以讲授。每个教学 阶段都有其侧重,目的要明确,讲授要精炼,课堂讲授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以常见病、多 发病为重点,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适当介绍国内外医学的新成就,以反映现代科学的水平, 并重视基础和临床的结合。对要求掌握、学会的内容应讲深讲透,让学生能深入领会课题内 容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利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对要求熟悉的内容应重点讲解。对要求 了解的内容可作概括的讲述,学生则对此有一般的认识。对自学的内容,学生也应在自学时 根据大纲的要求进行学习。教学方法应重视外科学与医学其它各科的内在联系,注意启发和 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使用多媒体等形象化的电化教学手段, 避免灌注式教学。课堂讲授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专业名词应与教科书一致,不使用不规 范的简称。 本大纲适用于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临床医学(医学美容)、法医学、医学影像学专 业(方向)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 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多媒体教 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外科学》理论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等专业使用) Ⅰ 前言 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现代外科学涉及到许多外科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 病理、诊断、预防和治疗等知识,在治疗方面能够运用手术和非手术方法处理。通过外科学 的教学,要求学生熟悉外科学的基础理论,掌握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理论知识和临床 技能,并学习一定的基本手术,为从事临床外科工作奠定基础,且为其它临床学科,特别是 以手术为治疗手段的临床学科的学习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外科学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部 分:外科基础、外科常见疾病和外科手术学。外科学基础主要是讲授外科的基础理论,基本 知识和基本技能。外科常见疾病介绍其原因、病理、临床表现、系统检查、诊断要点、鉴别 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手术的适应症等。外科手术学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严格的无菌观 点和进行基本操作技术的训练。外科学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课、见习和实习,但 应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对有些章节安排为自学内容,不再予以讲授。每个教学 阶段都有其侧重,目的要明确,讲授要精炼,课堂讲授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以常见病、多 发病为重点,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适当介绍国内外医学的新成就,以反映现代科学的水平, 并重视基础和临床的结合。对要求掌握、学会的内容应讲深讲透,让学生能深入领会课题内 容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利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对要求熟悉的内容应重点讲解。对要求 了解的内容可作概括的讲述,学生则对此有一般的认识。对自学的内容,学生也应在自学时 根据大纲的要求进行学习。教学方法应重视外科学与医学其它各科的内在联系,注意启发和 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使用多媒体等形象化的电化教学手段, 避免灌注式教学。课堂讲授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专业名词应与教科书一致,不使用不规 范的简称。 本大纲适用于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临床医学(医学美容)、法医学、医学影像学专 业(方向)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 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 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多媒体教 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 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134学时,即讲课94学时,见习40学时理论与见习学时之比2.35:1。 四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陈孝平、汪建平,第8版,2013年3月。 Ⅱ正文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 了解外科学发展概况,当代科学的定义与外科学的范畴,我国外科成就与现状,学习外 科学的正确观点。 二、教学要求 1、熟悉外科学的定义与范畴。 2、了解现代外科学发展状况:怎样学习外科学,优秀外科医生应具有的素质:外科学 的发展和我国的外科成就。 【讲课时数】(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外科学的定义与范畴,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2、现代外科学发展状况。 3、怎样学习外科学,优秀外科医生应具有的素质。 4、外科学的发展和我国的外科成就。 第二章无菌术(自学内容) 一、教学目的 通过无菌术这一章的学习,让学生树立车固的无菌观念:掌握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 无菌手套:手术区皮肤的消毒和铺巾。熟悉手术时的无菌操作规则:常用的灭菌法和消毒法。 了解手术室的管理制度
二 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 容。 三 总教学参考学时为134学时, 即讲课94学时, 见习40学时理论与见习学时之比2.35:1。 四 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陈孝平、汪建平,第 8 版,2013 年 3 月。 Ⅱ 正文 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目的 了解外科学发展概况,当代科学的定义与外科学的范畴,我国外科成就与现状,学习外 科学的正确观点。 二、教学要求 1、熟悉外科学的定义与范畴。 2、了解现代外科学发展状况;怎样学习外科学,优秀外科医生应具有的素质;外科学 的发展和我国的外科成就。 【讲课时数】(1 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外科学的定义与范畴,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2、现代外科学发展状况。 3、怎样学习外科学,优秀外科医生应具有的素质。 4、外科学的发展和我国的外科成就。 第二章 无菌术(自学内容) 一、教学目的 通过无菌术这一章的学习,让学生树立牢固的无菌观念;掌握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 无菌手套;手术区皮肤的消毒和铺巾。熟悉手术时的无菌操作规则;常用的灭菌法和消毒法。 了解手术室的管理制度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无菌术概念和内容: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南手套:手术区皮肤的消毒和 铺巾。 2、熟悉手术时的无菌操作规则:常用的灭菌法和消毒法。 3、了解手术室管理。 三、教学内容 1、常用的灭茵法和消毒法: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 2、手术区皮肤的消毒和铺巾。 3、手术室管理制度 第三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体液失调的学习,对外科体液失调和酸碱失衡的种类、临床表现、病因、实验室 检查、诊断、常见的治疗方法等内容初步有所了解。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各型缺水的区别、诊断和治疗:血钾异常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代谢 型酸中毒和代谢型碱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2、熟悉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的防治原则和防治方法。 3、了解体液主要成分和体液和平衡和酸碱平衡失调的基本理论。 【讲课时数】(3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复习体液平衡的基本理论。 2、等渗、高渗和低渗缺水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护措施, 3、代谢性酸中毒、碱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晰及防护措施。 4、代谢性酸、碱中毒与呼吸性酸、碱中毒的鉴别诊断。 5、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防护措施。 6、体液失调的综合防治原则、步骤及具体计算方法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无菌术概念和內容;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手术区皮肤的消毒和 铺巾。 2、熟悉手术时的无菌操作规则;常用的灭菌法和消毒法。 3、了解手术室管理。 三、教学内容 1、常用的灭菌法和消毒法;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 2、手术区皮肤的消毒和铺巾。 3、手术室管理制度 第三章 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体液失调的学习,对外科体液失调和酸碱失衡的种类、临床表现、病因、实验室 检查、诊断、常见的治疗方法等内容初步有所了解。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各型缺水的区别、诊断和治疗;血钾异常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代谢 型酸中毒和代谢型碱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2、熟悉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的防治原则和防治方法。 3、了解体液主要成分和体液和平衡和酸碱平衡失调的基本理论。 【讲课时数】(3 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复习体液平衡的基本理论。 2、等渗、高渗和低渗缺水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护措施。 3、代谢性酸中毒、碱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护措施。 4、代谢性酸、碱中毒与呼吸性酸、碱中毒的鉴别诊断。 5、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防护措施。 6、体液失调的综合防治原则、步骤及具体计算方法
第四章输血(自学内容) 一、教学目的 掌握输血的适应证、并发症及其防治。熟悉输血的途径、速度和注意事项。了解自体输 血的作用及血液成分制品、血浆增量剂的用途。 二、教学要求 通过自学,掌握输血的适应症及并发症,熟悉及了解自体输血的作用及血液成分制品、 血浆增量剂的用途。 三、教学内容 1、输血的适应证和途径。 2、输血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其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 3、自体输血的种类及其应用方法。 4、血浆增量剂和血液成分的应用 第五章外科休克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外科休克的基本知识,掌握外科休克的诊断、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监测。 二、教学要求 1、掌握休克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外科常见休克的诊断和处理要点。 2、熟悉休克的病理生理和微循环的变化。 3、了解休克的病因和分类。 【讲课时数】(4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复习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的三大因素。休克代偿期、抑制期及失代偿期的微循环变 化。 2、讲解休克各期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强调早期诊断,重点说明神志、皮肤粘膜色 泽、温度、脉率、脉压差及尿量的重要意义
第四章 输血(自学内容) 一、教学目的 掌握输血的适应证、并发症及其防治。熟悉输血的途径、速度和注意事项。了解自体输 血的作用及血液成分制品、血浆增量剂的用途。 二、教学要求 通过自学,掌握输血的适应症及并发症,熟悉及了解自体输血的作用及血液成分制品、 血浆增量剂的用途。 三、教学内容 1、输血的适应证和途径。 2、输血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其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 3、自体输血的种类及其应用方法。 4、血浆增量剂和血液成分的应用。 第五章 外科休克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外科休克的基本知识,掌握外科休克的诊断、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监测。 二、教学要求 1、掌握休克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外科常见休克的诊断和处理要点。 2、熟悉休克的病理生理和微循环的变化。 3、了解休克的病因和分类。 【讲课时数】(4 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复习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的三大因素。休克代偿期、抑制期及失代偿期的微循环变 化。 2、讲解休克各期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强调早期诊断,重点说明神志、皮肤粘膜色 泽、温度、脉率、脉压差及尿量的重要意义
3、阐明休克治疗的原则:去除病因、恢复血容量、纠正微循环障碍、增进心功能和恢 复机体正常代谢。强调补充血容量是抗休克的根本措施。治疗中的应用。 4、介绍休克分类,在常见的外科休克中,重点阐述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的临 床特点治疗要点, 第六章麻醉(自学内容) 一、教学目的 掌握常用局麻药的特点和用量:常用局部麻醉药一次限量,局麻药不良反应的表现、预 防和处理。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常用局麻药的特点和用量:常用局部麻醉药一次限量,局麻药不良反应的表现、 预防和处理。 2、熟悉麻醉前病情评估(ASA分级),麻醉前准备事项,麻醉前用药的目的。 3、熟悉悉全身麻醉的概念及常用吸入麻醉药与静脉麻醉药的基本药理。 4、熟悉椎管内麻醉的机制,麻醉平面与阻滞作用的关系。 5、了解体外循环装置及实施。 三、教学内容 1、麻醉学的概念和临床任务。 2、麻醉前准备及用药。 3、全身麻醉的实施,管理,并发症及处理。 4、局部麻醉方法及常用局麻药。 5、麻醉期间和恢复期的监测和管理。 6、体外循环装置及实施。 第七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第一、二、四节(自学内容);第三节(理论教学2学时) 一、教学目的
3、阐明休克治疗的原则:去除病因、恢复血容量、纠正微循环障碍、增进心功能和恢 复机体正常代谢。强调补充血容量是抗休克的根本措施。治疗中的应用。 4、介绍休克分类,在常见的外科休克中,重点阐述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的临 床特点治疗要点。 第六章 麻醉(自学内容) 一、教学目的 掌握常用局麻药的特点和用量;常用局部麻醉药一次限量,局麻药不良反应的表现、预 防和处理。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常用局麻药的特点和用量;常用局部麻醉药一次限量,局麻药不良反应的表现、 预防和处理。 2、熟悉麻醉前病情评估(ASA 分级),麻醉前准备事项,麻醉前用药的目的。 3、熟悉悉全身麻醉的概念及常用吸入麻醉药与静脉麻醉药的基本药理。 4、熟悉椎管内麻醉的机制,麻醉平面与阻滞作用的关系。 5、了解体外循环装置及实施。 三、教学内容 1、麻醉学的概念和临床任务。 2、麻醉前准备及用药。 3、全身麻醉的实施,管理,并发症及处理。 4、局部麻醉方法及常用局麻药。 5、麻醉期间和恢复期的监测和管理。 6、体外循环装置及实施。 第七章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第一、二、四节(自学内容);第三节(理论教学 2 学时) 一、教学目的
掌握心跳呼吸骤停的及时诊断新:掌握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操作:掌握口对口人工呼吸的 正确操作:急性肾损伤的概念、分期及各期临床表现。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心跳呼吸骤停的及时诊断:掌握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操作:掌握口对口人工呼 吸的正确操作:急性肾损伤的概念、分期及各期临床表现: 2、熟悉简易呼吸器的应用: 3、熟悉心脏按压的原理,熟悉人工呼吸的原理 4、熟悉急性肝衰竭的病因,分类,诊断标准和临床表现: 5、了解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功能监测的常用指标与意义: 6、了解心肺复苏常用药物。 三、教学内容 1、重症监测治疗的工作内容及病情评估: 2、心肺脑复苏及复苏后治疗: 3、急性肾衰竭与急性肾损伤病因、定义,临床表现及治疗预防: 4、急性肝衰竭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第八章疼痛治疗(自学内容) 一、教学目的 掌握疼痛程度的常用评估方法。熟悉癌性疼痛治疗的三阶梯治疗原则:熟悉术后镇痛的 常用药物和方法。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疼痛程度的常用评估方法。 2、掌握术后镇痛的常用药物和方法 3、熟悉癌性疼痛治疗的三阶梯治疗原则。 4、熟悉慢性疼痛治疗的基本方法和处理原则。 5、了解疼痛的概念与分类。 6、了解疼痛对生理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掌握心跳呼吸骤停的及时诊断;掌握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操作;掌握口对口人工呼吸的 正确操作;急性肾损伤的概念、分期及各期临床表现。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心跳呼吸骤停的及时诊断;掌握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操作;掌握口对口人工呼 吸的正确操作;急性肾损伤的概念、分期及各期临床表现; 2、熟悉简易呼吸器的应用; 3、熟悉心脏按压的原理,熟悉人工呼吸的原理; 4、熟悉急性肝衰竭的病因,分类,诊断标准和临床表现; 5、了解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功能监测的常用指标与意义; 6、了解心肺复苏常用药物。 三、教学内容 1、重症监测治疗的工作内容及病情评估; 2、心肺脑复苏及复苏后治疗; 3、急性肾衰竭与急性肾损伤病因、定义,临床表现及治疗预防; 4、急性肝衰竭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第八章 疼痛治疗(自学内容) 一、教学目的 掌握疼痛程度的常用评估方法。熟悉癌性疼痛治疗的三阶梯治疗原则;熟悉术后镇痛的 常用药物和方法。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疼痛程度的常用评估方法。 2、掌握术后镇痛的常用药物和方法。 3、熟悉癌性疼痛治疗的三阶梯治疗原则。 4、熟悉慢性疼痛治疗的基本方法和处理原则。 5、了解疼痛的概念与分类。 6、了解疼痛对生理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1、疼痛的分类及评估方法 2、疼痛对生理的影响 3、慢性疼痛及癌症疼痛治疗原则及方法 4、术后镇痛方法及药物 第九章围术期处理(自学内容) 一、教学目的 掌握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的常规处理与观察。熟悉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的常规处理与观察 2、熟悉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三、教学内容 1、手术前准备:外科手术的分类,病人对手术耐受力的分类,一般准备,对耐受力不 良病人的特殊准备。 2、手术后的处理:常规处理、卧位、活动和起床、饮食和输液、缝线的拆除和切口愈 合的记录、引流物的处理、各种不适的处理。 3、手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第十章外科病人的代谢及营养治疗(自学内容) 一、教学目的 掌握肠内、肠外外营养的概念、配制、途径、并发症及防治。 二、教学要求 1、掌握肠内、场外营养的概念: 2、熟悉饥饿、损伤、手术对病人代谢的影响: 3、熟悉外科病人的营养需要和补充营养的方法: 4、了解营养状态的评定方法。 三、教学内容
1、疼痛的分类及评估方法 2、疼痛对生理的影响 3、慢性疼痛及癌症疼痛治疗原则及方法 4、术后镇痛方法及药物 第九章 围术期处理(自学内容) 一、教学目的 掌握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的常规处理与观察。熟悉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的常规处理与观察。 2、熟悉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三、教学内容 1、手术前准备:外科手术的分类,病人对手术耐受力的分类,一般准备,对耐受力不 良病人的特殊准备。 2、手术后的处理:常规处理、卧位、活动和起床、饮食和输液、缝线的拆除和切口愈 合的记录、引流物的处理、各种不适的处理。 3、手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第十章 外科病人的代谢及营养治疗(自学内容) 一、教学目的 掌握肠内、肠外外营养的概念、配制、途径、并发症及防治。 二、教学要求 1、掌握肠内、场外营养的概念; 2、熟悉饥饿、损伤、手术对病人代谢的影响; 3、熟悉外科病人的营养需要和补充营养的方法; 4、了解营养状态的评定方法。 三、教学内容
1、外科病人的代谢改变: 2、营养状态的评定方法 3、肠外营养的概念、配制、途径、并发症及防治: 4、肠内营养的概念、配制、途径、并发症及防治。 第十一章外科感染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外科感染的学习,掌握各种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并熟悉抗菌药物 的使用。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浅部常见的急性化张性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2、熟悉外科感染的发生、发展和防治原则:抗菌药物在外科感染中应用的适应症及使 用原则:破伤风的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全身性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3、了解气性坏疽的诊断和治疗;甲沟炎和化脓性指头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讲课时数】(4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外科感染的定义、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分类。外科感染临床表现的特点及治疗原则。 2、疖、痈、蜂窝组织炎、丹毒、急性淋巴结炎、甲沟炎、化脓性指头炎等急性软组织 感染各自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原则。 3、脓毒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4、破伤风的临床表现特征、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 5、抗菌药物在治疗外科感染中的适应症、选择原则及给药方法。 第十二章创伤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创伤的诊断、分类、急救和治疗原则
1、外科病人的代谢改变; 2、营养状态的评定方法; 3、肠外营养的概念、配制、途径、并发症及防治; 4、肠内营养的概念、配制、途径、并发症及防治。 第十一章 外科感染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外科感染的学习,掌握各种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并熟悉抗菌药物 的使用。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浅部常见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2、熟悉外科感染的发生、发展和防治原则;抗菌药物在外科感染中应用的适应症及使 用原则;破伤风的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全身性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3、了解气性坏疽的诊断和治疗;甲沟炎和化脓性指头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讲课时数】(4 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外科感染的定义、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分类。外科感染临床表现的特点及治疗原则。 2、疖、痈、蜂窝组织炎、丹毒、急性淋巴结炎、甲沟炎、化脓性指头炎等急性软组织 感染各自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原则。 3、脓毒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4、 破伤风的临床表现特征、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 5、抗菌药物在治疗外科感染中的适应症、选择原则及给药方法。 第十二章 创伤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创伤的诊断、分类、急救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损伤的诊断、急救和处理原则。 2、掌握各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讲课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损伤的原因、分类、病理生理变化及修复过程。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创伤愈合的 类型 2、损伤的诊惭、急救和处理原则。污染伤口的处理方法。 第十三章烧伤、冻伤、蛇咬伤、犬咬伤、虫螫伤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烧伤面积的计算、深度的识别、休克的防治及创面的处理。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烧伤面积计算和深度估计方法。 2、了解烧伤病理变化及大面积烧伤的临床过程。 3、学会小面积烧伤的治疗。熟悉大面积烧伤的急救和治疗原则 【讲课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烧伤的病理和临床过程 2、烧伤的面积计算和深度估计方法。 3、小面积烧伤的伤面处理。大面积烧伤的补液方法、伤面处理及抗感染治疗。 第十四章肿瘤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肿瘤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损伤的诊断、急救和处理原则。 2、掌握各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讲课时数】(2 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损伤的原因、分类、病理生理变化及修复过程。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创伤愈合的 类型。 2、损伤的诊断、急救和处理原则。污染伤口的处理方法。 第十三章 烧伤、冻伤、蛇咬伤、犬咬伤、虫螫伤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烧伤面积的计算、深度的识别、休克的防治及创面的处理。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烧伤面积计算和深度估计方法。 2、了解烧伤病理变化及大面积烧伤的临床过程。 3、学会小面积烧伤的治疗。熟悉大面积烧伤的急救和治疗原则。 【讲课时数】(2 学时) 三、教学内容 1、烧伤的病理和临床过程。 2、烧伤的面积计算和深度估计方法。 3、小面积烧伤的伤面处理。大面积烧伤的补液方法、伤面处理及抗感染治疗。 第十四章 肿瘤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肿瘤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要求 1、熟悉肿箱分类,良、恶性肿瘤的病理和临床特点。 2、熟悉恶性肿瘤的检查方法、诊断步骤和治疗原则, 【讲课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良性与恶性肿瘤各自的临床特点及鉴别 2、恶性肿痴的分类、国际分期、转移方式及其规律。 3、恶性肿痴的主要检查方法、诊断步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意义。 4、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常用的各种治疗方法(如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 生物治疗等)。 第十五章移植(自学内容) 一、教学目的 掌握移植,供体,受体的概念。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移植,供体,受体的概念。 2、了解排斥反应的分类,病理表现及免疫抑制药物。 3、了解肝,肾,肺等常见同种异体器官移植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内容 1、移植、供体、受体的基本概念 2、移植免疫的基本知识 3、移植器官的获得及保存 4、常见器官移植 第十六章外科微创技术(自学内容) 一、教学目的 掌握微创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要求 1、熟悉肿瘤分类,良、恶性肿瘤的病理和临床特点。 2、熟悉恶性肿瘤的检查方法、诊断步骤和治疗原则。 【讲课时数】(2 学时) 三、教学内容 1、良性与恶性肿瘤各自的临床特点及鉴别。 2、恶性肿瘤的分类、国际分期、转移方式及其规律。 3、恶性肿瘤的主要检查方法、诊断步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意义。 4、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常用的各种治疗方法(如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 生物治疗等)。 第十五章 移植(自学内容) 一、教学目的 掌握移植,供体,受体的概念。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移植,供体,受体的概念。 2、了解排斥反应的分类,病理表现及免疫抑制药物。 3、了解肝,肾,肺等常见同种异体器官移植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内容 1、移植、供体、受体的基本概念 2、移植免疫的基本知识 3、移植器官的获得及保存 4、常见器官移植 第十六章 外科微创技术(自学内容) 一、教学目的 掌握微创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