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中药炮制学》实验课程简介 实验守则侧及要求 实验一清炒法 实验二加固体辅料炒 实验三炙法及蒸法 实验四輝法及制霜法 实验五煅法 实验六水飞法及干馏法 实验七缩泉丸的制备及药理学研究 实验八大黄各种炮制方法的比较 实验九制霜法 《中药炮制学》实验课程简介 中药炮制学实验是中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实验课程之一,是在学习中药炮制学理论课基础上 进行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 理论知识验证一些中药炮制的实验现象、结果和结论,并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综合性的 实验,巩固和加深对中药炮制学课程中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实验 操作技能、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通过实验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和 基本技能,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应用现代科学手段探讨炮制原理,从而加深理 解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基本理论,进一步为探讨炮制原理,规范工艺、制订饮片质量标准奠定良好的 基础。为此,本课程安排了两方面的实验:(1)传统炮制方法的验证性实验:(2)综合设计性实 验。通过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思维方法,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实事 求是的工作作风。尤其是通过对综合设计实验的操作,将基础课与专业课知识综合起来分析,使学 生具有独立的科学研究能力。 实验守则及要求
目 录 《中药炮制学》实验课程简介 实验守则及要求 实验一 清炒法 实验二 加固体辅料炒 实验三 炙法及蒸法 实验四 燀法及制霜法 实验五 煅 法 实验六 水飞法及干馏法 实验七 缩泉丸的制备及药理学研究 实验八 大黄各种炮制方法的比较 实验九 制霜法 《中药炮制学》实验课程简介 中药炮制学实验是中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实验课程之一,是在学习中药炮制学理论课基础上 进行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 理论知识验证一些中药炮制的实验现象、结果和结论,并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综合性的 实验,巩固和加深对中药炮制学课程中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实验 操作技能、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通过实验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和 基本技能,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应用现代科学手段探讨炮制原理,从而加深理 解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基本理论,进一步为探讨炮制原理,规范工艺、制订饮片质量标准奠定良好的 基础。为此,本课程安排了两方面的实验:(1)传统炮制方法的验证性实验;(2)综合设计性实 验。通过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思维方法,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实事 求是的工作作风。尤其是通过对综合设计实验的操作,将基础课与专业课知识综合起来分析,使学 生具有独立的科学研究能力。 实验守则及要求
实验前要认真预习,复习与实验有关的理论。通过预习,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实 验方法和注意事项,预先安排好实验进程,估计实验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处理办法,并在预习的基 础上写好预习报告。实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讲义规范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并真实记录实 验现象和原始数据。学会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现象。爱护实验室仪器设备,遵守实验室规章 制度。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通过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1.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掌握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应用现代科学手段探讨炮制原理 实验一清炒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清炒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炒黄、炒焦和炒炭的基本方法 3.掌握三种炒法的不同火候,炒后药性的变化 二、实验原理 根据火候的不同,清炒分为炒黄、炒焦、炒炭。炒黄多用“文火”,炒焦多用“中火”,炒炭多 用”武火”。炒制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药性,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和减少副作用,桥味、矫臭以及便于制剂等。 三、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1实验材料:生山楂,王不留行 2.仪器:电磁炉,炒锅,蒸发皿,粉碎机,铲,漏斗,胶头滴管,筛网,烧杯,捣药杵,电子天平, 水浴锅,三角瓶,量筒,称量纸,滤纸,沙子
实验前要认真预习,复习与实验有关的理论。通过预习,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实 验方法和注意事项,预先安排好实验进程,估计实验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处理办法,并在预习的基 础上写好预习报告。实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讲义规范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并真实记录实 验现象和原始数据。学会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现象。爱护实验室仪器设备,遵守实验室规章 制度。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通过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1. 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 掌握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应用现代科学手段探讨炮制原理 实验一 清炒法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清炒的目的和意义 2. 掌握炒黄、炒焦和炒炭的基本方法 3. 掌握三种炒法的不同火候,炒后药性的变化 二、实验原理 根据火候的不同,清炒分为炒黄、炒焦、炒炭。炒黄多用“文火”,炒焦多用“中火”,炒炭多 用“武火”。炒制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药性,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和减少副作用,矫味、矫臭以及便于制剂等。 三、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1.实验材料:生山楂,王不留行 2.仪器:电磁炉,炒锅,蒸发皿,粉碎机,铲,漏斗,胶头滴管,筛网,烧杯,捣药杵,电子天平, 水浴锅,三角瓶,量筒,称量纸,滤纸,沙子
3试剂:碱式滴定管,酚酞指示剂,氢氧化钠滴定液,蒸馏,水醋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山楂的炮制 (1)生品 (2)炒山楂:取净山楂,文火或中火炒至颜色加深,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3)焦山楂:取净山楂,中火炒至外表焦褐色,内部焦黄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4)山楂炭:取净山楂,武火炒至外表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2.不同规格山楂炮制品中有机酸含量测定 取山楂4种饮片规格(山楂片、炒山楂、焦山楂和山楂炭)细粉各2g(a),精密称定,精密加 入蒸馏水100ml,水浴温浸30min,滤过,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加蒸馏水50ml,加酚酞 指示液2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计算。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 6.404mg的枸缘酸。 有机酸含量(%)=(6.404b×4)/a×100% a=供试品重量(mg)b=所用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ml) 3.王不留行的炮制 炒黄:取净王不留行,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大部分爆花时,迅速出锅放凉,称重。 爆花率%=爆花重g×100%/(爆花重g+未爆花重g) 或:随机取20粒计数,重复3次。爆花率需达到80%以上,记录炒制时间及炒制温度。 五、注意事项 1.药物必须大小分档,选择适当火力 2.搅拌要均匀,出锅要迅速 3.炒前锅要预热 六、思考题 1.山楂、炒山楂、焦山楂和山楂炭4种规格临床功效有何异同? 2.4种规格的药理作用有何不同?
3.试剂:碱式滴定管,酚酞指示剂,氢氧化钠滴定液,蒸馏,水醋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山楂的炮制 (1)生品 (2)炒山楂:取净山楂,文火或中火炒至颜色加深,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3)焦山楂:取净山楂,中火炒至外表焦褐色,内部焦黄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4)山楂炭:取净山楂,武火炒至外表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2.不同规格山楂炮制品中有机酸含量测定 取山楂4种饮片规格(山楂片、炒山楂、焦山楂和山楂炭)细粉各2 g (a),精密称定,精密加 入蒸馏水100ml,水浴温浸30min,滤过,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加蒸馏水50ml,加酚酞 指示液2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计算。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 6.404mg的枸缘酸。 有机酸含量(%)=(6.404b×4)/a ×100% a=供试品重量(mg) b=所用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ml) 3. 王不留行的炮制 炒黄:取净王不留行,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大部分爆花时,迅速出锅放凉,称重。 爆花率%=爆花重g×100%/(爆花重g + 未爆花重g) 或:随机取20粒计数,重复3次。爆花率需达到80%以上,记录炒制时间及炒制温度。 五、注意事项 1. 药物必须大小分档,选择适当火力 2. 搅拌要均匀,出锅要迅速 3. 炒前锅要预热 六、思考题 1.山楂、炒山楂、焦山楂和山楂炭4种规格临床功效有何异同? 2.4种规格的药理作用有何不同?
3.4种规格功效差异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4.“逢子必炒”的依据是什么?炒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实验二加固体辅料炒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加固体辅料炒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加固体辅料的方法和质量标准: 3.掌握加固体辅料的火候及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 固体辅料具有传热作用,使中药饮片受热均匀一致,并借助加热或辅料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实验材料:黄酒,僵蚕,枳壳,党参,山药,鸡内金 仪器:烧杯,电磁炉,电子天平,筛网,三角瓶,粉碎机,蒸锅,漏勺,炒锅,铲,水果刀,水浴 锅,量筒,毛细点样管,展开缸,硅胶G薄层板,硅胶G,称量纸 试剂:95%乙醇,蒸馏水,甲苯,乙酸乙酯,甲酸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一)麸炒 僵蚕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冒烟时,加入净僵蚕,翻炒至表面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 每100kg僵蚕,用麸皮10kg(10:1)。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呈淡黄色至黄色。腥气较微弱。 枳壳现将锅烧热,均匀撒入定量麦麸,用中火加热,待烟起投入枳壳片,不新翻炒,炒至淡黄色时取出,筛去麦 麸,放凉。 每100kg枳壳片,用麸皮10kg(10:1)。 成品性状:表面淡黄色、偶有焦斑,质脆,气香,味较弱 (二)米炒
3.4种规格功效差异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4.“逢子必炒”的依据是什么?炒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实验二 加固体辅料炒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加固体辅料炒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加固体辅料的方法和质量标准; 3.掌握加固体辅料的火候及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 固体辅料具有传热作用,使中药饮片受热均匀一致,并借助加热或辅料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实验材料:黄酒,僵蚕,枳壳,党参,山药,鸡内金 仪器:烧杯,电磁炉,电子天平,筛网,三角瓶,粉碎机,蒸锅,漏勺,炒锅,铲,水果刀,水浴 锅,量筒,毛细点样管,展开缸,硅胶G薄层板,硅胶G,称量纸 试剂:95%乙醇,蒸馏水,甲苯,乙酸乙酯,甲酸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一)麸炒 僵蚕 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冒烟时,加入净僵蚕,翻炒至表面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 每100kg僵蚕,用麸皮10kg(10:1)。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呈淡黄色至黄色。腥气较微弱。 枳壳 现将锅烧热,均匀撒入定量麦麸,用中火加热,待烟起投入枳壳片,不断翻炒,炒至淡黄色时取出,筛去麦 麸,放凉。 每100 kg枳壳片,用麸皮10 kg(10:1)。 成品性状:表面淡黄色、偶有焦斑,质脆,气香,味较弱。 (二)米炒
党参将大米置于热锅内,用文火加热,至大米冒烟时,倒入党参片,翻炒党参片,翻炒至大米呈焦褐色,党参星呈 老黄色,取出。筛去米,放凉 每100kg党参,用大米20kg 药品性状:本品表面呈老黄色,微有褐色斑点,具香气 (三)土炒 山药先将士粉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士粉呈轻松灵活状态,倒入山药片时,不断翻炒,至山药挂土色,表面 呈土黄色,并透出山药固有香气时,取出。筛去土,放凉。 每100kg山药,用土30kg。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轻挂薄土,呈土黄色,无焦黑色和焦苦味。具土香气。 (四)砂烫 鸡内金将净砂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滑利容易翻动时,倒入大小一致的鸡内金,不断翻炒,至鼓起,卷曲, 表面金黄色时,立即取出。筛去砂,放凉 成品性状:本品膨胀鼓起,表面金黄色,质脆。具焦香气。 (伍)滑石粉烫水蛭 先将滑石粉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灵活状态,倒入净水蛭段,勤翻炒至微鼓起,呈黄棕色时取出,筛去滑石粉】 放凉 成品性状:本品呈淡黄色或黄棕色,微鼓起,质松脆,易碎,有腥气 五、注意事项 1.炮制用辅料需要净选并为干燥品: 2.欲炮制中药饮片原料要净选后且要大小分档: 3.加固体辅料炒法一般先加辅料后投入中药饮片: 4.加固体辅料炒法根据中药的性质不同,适当调整火力,避免温度过高导致过火现象,温度过低导 致过生现象: 5.麸炒法药注意炒制过程要有一定烟雾,保持熏炒过程,使中药饮片达到规定的标准」 6米炒、土炒、麸炒、滑石粉炒时,辅料用量要定量,砂炒时辅料用量以能掩埋中药为准
党参 将大米置于热锅内,用文火加热,至大米冒烟时,倒入党参片,翻炒党参片,翻炒至大米呈焦褐色,党参呈 老黄色,取出。筛去米,放凉。 每100kg党参,用大米20kg。 药品性状:本品表面呈老黄色,微有褐色斑点,具香气。 (三)土炒 山药 先将土粉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土粉呈轻松灵活状态,倒入山药片时,不断翻炒,至山药挂土色,表面 呈土黄色,并透出山药固有香气时,取出。筛去土,放凉。 每100kg山药,用土30kg。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轻挂薄土,呈土黄色,无焦黑色和焦苦味。具土香气。 (四)砂烫 鸡内金 将净砂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滑利容易翻动时,倒入大小一致的鸡内金,不断翻炒,至鼓起,卷曲, 表面金黄色时,立即取出。筛去砂,放凉。 成品性状:本品膨胀鼓起,表面金黄色,质脆。具焦香气。 (五)滑石粉烫水蛭 先将滑石粉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灵活状态,倒入净水蛭段,勤翻炒至微鼓起,呈黄棕色时取出,筛去滑石粉, 放凉。 成品性状:本品呈淡黄色或黄棕色,微鼓起,质松脆,易碎,有腥气。 五、注意事项 1. 炮制用辅料需要净选并为干燥品; 2. 欲炮制中药饮片原料要净选后且要大小分档; 3. 加固体辅料炒法一般先加辅料后投入中药饮片; 4. 加固体辅料炒法根据中药的性质不同,适当调整火力,避免温度过高导致过火现象,温度过低 导 致过生现象; 5. 麸炒法药注意炒制过程要有一定烟雾,保持熏炒过程,使中药饮片达到规定的标准。 6. 米炒、土炒、麸炒、滑石粉炒时,辅料用量要定量,砂炒时辅料用量以能掩埋中药为准
7.炒过的米、麦麸一般弃去不用,土粉、滑石粉、河砂可适当反复使用,但当使用次数过多,颜色 过深就要弃去不要,特别要注意炒过毒剧药物的辅料如河砂、滑石粉,不能再用于炒制其他药物, 也不可乱倒。 六、思考题 (1)药物加入辅料炮制的目的是什么? (2)砂炒药物为什么要掌握适当的砂量? (3)麸炒与土炒的目的是什么? 实验三炙法及蒸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蒸法与炙法的目的意义: 2.掌握炙法的基本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成品规格,辅料选择和一般用量: 3.掌握蒸法的炮制工艺要点、炮制作用、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 药物吸入铺料经加工炒制后在性味、功效、作用趋向、归经和理化性质等方面均能发生某些变化,起到降低毒 性,抑制偏性,增强疗效,矫臭矫味,使有效成分易于溶出等作用,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 三、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实验材料:黄苓,生地,人参 仪器:电磁炉,蒸锅,漏勺,烧杯,炒锅,铲子,捣药杵,滤纸,纱布,称量纸,电子天平,试管,水浴锅,苦味 酸钠试纸条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黄芩的炮制 (1)冷浸软化:取净黄芩,加水软化,切片,80℃恒温干燥。 (2)热浸软化:取净黄芩,置沸水中煮5-10分钟,煮至手折略弯曲,立即捞出闷润30分钟,使内外 湿度一致,切片,80℃恒温干燥。 (3)蒸法软化:取净黄芩,置沸水锅中蒸20-30分钟,趁热切片,80℃恒温干燥
7. 炒过的米、麦麸一般弃去不用,土粉、滑石粉、河砂可适当反复使用,但当使用次数过多,颜色 过深就要弃去不要,特别要注意炒过毒剧药物的辅料如河砂、滑石粉,不能再用于炒制其他药物, 也不可乱倒。 六、思考题 (1)药物加入辅料炮制的目的是什么? (2)砂炒药物为什么要掌握适当的砂量? (3)麸炒与土炒的目的是什么? 实验三 炙法及蒸法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蒸法与炙法的目的意义; 2. 掌握炙法的基本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成品规格,辅料选择和一般用量; 3. 掌握蒸法的炮制工艺要点、炮制作用、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 药物吸入辅料经加工炒制后在性味、功效、作用趋向、归经和理化性质等方面均能发生某些变化,起到降低毒 性,抑制偏性,增强疗效,矫臭矫味,使有效成分易于溶出等作用,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 三、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实验材料:黄芩,生地,人参 仪器:电磁炉,蒸锅,漏勺,烧杯,炒锅,铲子,捣药杵,滤纸,纱布,称量纸,电子天平,试管,水浴锅,苦味 酸钠试纸条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 黄芩的炮制 (1)冷浸软化:取净黄芩,加水软化,切片,80℃恒温干燥。 (2)热浸软化:取净黄芩,置沸水中煮5-10分钟,煮至手折略弯曲,立即捞出闷润30分钟,使内外 湿度一致,切片,80℃恒温干燥。 (3)蒸法软化:取净黄芩,置沸水锅中蒸20-30分钟,趁热切片,80℃恒温干燥
(4)酒制黄芩:取(蒸)黄芩片,用黄酒拌匀,闷润至酒被吸尽后,置热锅内,用文火(电磁炉设 置80℃)加热,炒至深黄色,取出放凉。筛去碎屑。 (5)TLC检测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芩生品及(1)、(2)、(3)和(4)样品粉末各02g,置试管或三角瓶 中,加蒸馏水2ml,95%乙醇8ml,立即放入80℃水浴中加热10分钟,放凉,取上清液,用毛细管点 样于G板上,用甲苯-乙酸乙酯甲醇甲酸(10:3:3:2)展开,观察比较。 2地黄的炮制 取净生地,蒸至黑润,取出,干燥。 3人参的炮制 取人参原药材,洗净,经蒸制干燥后即为红参。 五、注意事项 1.蒸制药物时,要注意火候、时间、水量,确保药物质量 2.酒炙药物闷润时,容器要加盖密闭,以防酒迅速挥发。 六、思考题 (1)黄芩变绿是否会影响临床疗效?其机理是什么? (2)举例说明炮制“杀酶保苷”的普遍性及常用方法。 (3)以地黄和人参为例,说明炮制研究的主要内容。 实验四嬋法及制霜法 一、实验目的 了解彈法和制霜法的目的及意义 掌握法和制霜法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 嬋法在保存有效成分的前提下,能够除去非药用部分,能够分离不同药用部位。 制霜法可以降低毒性,缓和药性,降低副作用,制造新药,扩大用药品种,增强疗效,纯净药物等
(4)酒制黄芩:取(蒸)黄芩片,用黄酒拌匀,闷润至酒被吸尽后,置热锅内,用文火(电磁炉设 置80℃)加热,炒至深黄色,取出放凉。筛去碎屑。 (5)TLC检测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芩生品及(1)、(2)、(3)和(4)样品粉末各0.2g,置试管或三角瓶 中,加蒸馏水2 ml,95%乙醇8ml,立即放入80℃水浴中加热10分钟,放凉,取上清液,用毛细管点 样于G板上,用甲苯-乙酸乙酯-甲醇-甲酸(10:3:3:2)展开,观察比较。 2地黄的炮制 取净生地,蒸至黑润,取出,干燥。 3人参的炮制 取人参原药材,洗净,经蒸制干燥后即为红参。 五、注意事项 1. 蒸制药物时,要注意火候、时间、水量,确保药物质量。 2. 酒炙药物闷润时,容器要加盖密闭,以防酒迅速挥发。 六、思考题 (1)黄芩变绿是否会影响临床疗效?其机理是什么? (2)举例说明炮制“杀酶保苷”的普遍性及常用方法。 (3)以地黄和人参为例,说明炮制研究的主要内容。 实验四 燀法及制霜法 一、实验目的 了解燀法和制霜法的目的及意义 掌握燀法和制霜法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 燀法在保存有效成分的前提下,能够除去非药用部分,能够分离不同药用部位。 制霜法可以降低毒性,缓和药性,降低副作用,制造新药,扩大用药品种,增强疗效,纯净药物等
三、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实验材料:苦杏仁 仪器:电磁炉,橡皮塞,玻璃弯管,烧杯,坩埚,夹子,称量纸,电子天平,试管,三角瓶,试管 试剂:氢氧化钙,稀盐酸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苦杏仁的炮制 埋苦杏仁:取净苦杏仁,置沸水中分别輝5、10、15、20、25mm,捞到凉水中稍浸,捞出,搓去种 皮。 炒苦杏仁:取净苦杏仁,分别炒黄、炒焦、炒炭。 苦杏仁霜:取净苦杏仁,捣碎,里层滤纸外层用纱布包裹,蒸热,压榨去油,反复至药物呈松散粉末】 苦杏仁不同规格定性比校 取样品粗粉约0.5g,放入试管中加水湿润。试管中悬挂一条苦味酸钠试纸条,密塞,置40-50℃水 浴中放置15分钟,观察试纸条颜色变化并做记录。分析其变化原因。 五、注意事项 輝法 1、水量要大,保证水温。一般为药量的10倍以上。若水量少,投入杏仁后,水温迅速降低,酶不能 很快被灭活,反而使苷被酶解,影响药效。 2、待水沸后投药,以免水烫时间过长,成分损失 制霜法 药物加热时所含油质易于渗出,故压榨去油制霜时多加热或放置热处。 六、思考题 1.輝制和制霜的各是什么目的? 2嬋苦杏仁和苦杏仁霜的化学成分(群)有何不同?二者的临床功效有何差异? 实验五煅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煅法的目的及意义
三、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实验材料:苦杏仁 仪器:电磁炉,橡皮塞,玻璃弯管,烧杯,坩埚,夹子,称量纸,电子天平,试管,三角瓶,试管 试剂:氢氧化钙,稀盐酸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苦杏仁的炮制 燀苦杏仁:取净苦杏仁,置沸水中分别燀5、10、15、20、25min,捞到凉水中稍浸,捞出,搓去种 皮。 炒苦杏仁:取净苦杏仁,分别炒黄、炒焦、炒炭。 苦杏仁霜:取净苦杏仁,捣碎,里层滤纸外层用纱布包裹,蒸热,压榨去油,反复至药物呈松散粉末。 苦杏仁不同规格定性比较 取样品粗粉约0.5g,放入试管中加水湿润。试管中悬挂一条苦味酸钠试纸条,密塞,置40-50℃水 浴中放置15分钟,观察试纸条颜色变化并做记录。分析其变化原因。 五、注意事项 燀法 1、水量要大,保证水温。一般为药量的10倍以上。若水量少,投入杏仁后,水温迅速降低,酶不能 很快被灭活,反而使苷被酶解,影响药效。 2、待水沸后投药,以免水烫时间过长,成分损失 制霜法 药物加热时所含油质易于渗出,故压榨去油制霜时多加热或放置热处。 六、思考题 1. 燀制和制霜的各是什么目的? 2. 燀苦杏仁和苦杏仁霜的化学成分(群)有何不同?二者的临床功效有何差异? 实验五 煅 法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煅法的目的及意义
2.掌握明燬法、扣锅煅法的操作要点、火候及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 药物经过高温煅烧,有利于药物质地、药性、功效发生变化,使药物质地疏松,利于粉碎和使有效成分易于溶 出,减少或消除副作用,从而提高疗效或产生新的药效。 三、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实验材料:明矾,灯心草,丝瓜络 仪器:水果刀,筛网,电子天平,称量纸,三角瓶,烧杯,电磁炉,炒锅,铲子,蒸锅,滤纸,漏斗,分液漏斗。 坩蜗,水浴锅,胶头滴管,容量瓶,移液管,容量瓶 试剂:黄酒,醋,甲醇,盐酸,蒸馏水,三氯甲烷,醋酸镁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明矾的炮制(明煅法 取明矾适量除去杂质,拭去浮灰,打碎,称重,置于容器内,用武火加热,切勿搅拌,煅至水分完全蒸发,无 气体放出,全部泡松,呈白色蜂窝状固体时,取出放凉,称重。比较煅制前后明矾颜色、质地、形态及重量变化。 灯心草和丝瓜络的炮制(扣锅煅法) 取净灯心草,扎成小把,置煅锅内,上面扣一口径较小的锅,结合处用盐泥封固,在扣锅上压以重物,并贴 条白纸或放数粒大米,用武火加热,煅至纸条或大米呈深黄色时停火,待锅凉后,取出。 取净丝瓜络块,置耐火容器内,加盖,结合处用盐泥封固,用中火锻至透,停火,冷却后取出。 五、注意事项 明煅法 1.将药物大小分档,以免煅制时生熟不分: 2.锻制时应一次性煅透,中途不得停火,不要搅拌,以免出现夹生现象。 扣锅煅 1.燬烧过程中,药物不宜放得过多(一般为锅容量的23),过紧,由于药物受热碳化,有大量气体 及浓烟从锅缝中喷出,应随时用湿泥堵封,以防空气进入,使药物灰化。 2药材煅透后应放置冷却再开锅,以免药材遇空气后燃烧灰化。 3.判断药物是否煅透,除观察白米和纸条的颜色外,还可用滴水于盖锅底部即沸的方法来判断
2. 掌握明煅法、扣锅煅法的操作要点、火候及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 药物经过高温煅烧,有利于药物质地、药性、功效发生变化,使药物质地疏松,利于粉碎和使有效成分易于溶 出,减少或消除副作用,从而提高疗效或产生新的药效。 三、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实验材料:明矾,灯心草,丝瓜络 仪器:水果刀,筛网,电子天平,称量纸,三角瓶,烧杯,电磁炉,炒锅,铲子,蒸锅,滤纸,漏斗,分液漏斗, 坩埚,水浴锅,胶头滴管,容量瓶,移液管,容量瓶 试剂:黄酒,醋,甲醇,盐酸,蒸馏水,三氯甲烷,醋酸镁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 明矾的炮制(明煅法) 取明矾适量除去杂质,拭去浮灰,打碎,称重,置于容器内,用武火加热,切勿搅拌,煅至水分完全蒸发,无 气体放出,全部泡松,呈白色蜂窝状固体时,取出放凉,称重。比较煅制前后明矾颜色、质地、形态及重量变化。 灯心草和丝瓜络的炮制(扣锅煅法) 取净灯心草,扎成小把,置煅锅内,上面扣一口径较小的锅,结合处用盐泥封固,在扣锅上压以重物,并贴一 条白纸或放数粒大米,用武火加热,煅至纸条或大米呈深黄色时停火,待锅凉后,取出。 取净丝瓜络块,置耐火容器内,加盖,结合处用盐泥封固,用中火煅至透,停火,冷却后取出。 五、注意事项 明煅法 1. 将药物大小分档,以免煅制时生熟不分; 2. 煅制时应一次性煅透,中途不得停火,不要搅拌,以免出现夹生现象。 扣锅煅 1. 煅烧过程中,药物不宜放得过多(一般为锅容量的2/3),过紧,由于药物受热碳化,有大量气体 及浓烟从锅缝中喷出,应随时用湿泥堵封,以防空气进入,使药物灰化。 2. 药材煅透后应放置冷却再开锅,以免药材遇空气后燃烧灰化。 3. 判断药物是否煅透,除观察白米和纸条的颜色外,还可用滴水于盖锅底部即沸的方法来判断
六、思考题 1.明煅、煅淬和扣锅椴法炮制的目的是什么? 2.三种殺法各有何特点?分别适合于哪类药材? 实验六水飞法及干馏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水飞法和干馏法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水飞法和干馏法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水飞法:用于某些不溶于水的矿物药,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将不溶于水的矿物、贝壳类药物反复 研磨而分离制备出极其细腻的粉末 干馏法:将药物置于容器内,以火烤約,制备有别于原药材的干馏物,以适合临床需要。 三、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实验材料:朱砂,蛋黄油 仪器:乳钵,磁铁,烧杯,量筒,电炉,漏斗,抽滤瓶,蒸发皿,烧杯,石棉网,玻璃棒,切刀,砧板,滤纸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水飞法炮制朱砂 取原药材,置乳钵中,加入适量清水,研磨成湖状,再加多量清水搅拌,粗粒即下沉,立即倾出混悬液,下沉 的粗粉再如上法,如此反复操作多次,至研细为止。最后将不能混悬的杂质弃去。将前后倾出的混悬液合并静置, 待沉淀后,倾去上面的清水,将干燥沉淀物研磨成极细粉末。 干馏法制备蛋黄油 将鸡蛋洗净,用水煮熟,剥掉蛋壳和蛋白,只留下蛋黄。将蛋黄放入锅内,不需要加油,压碎,越细越好。以 文火加热,除尽水分后用武火炒熬,至蛋黄油出尽为止,纱布过滤,滤尽蛋黄油装瓶备用。 五、注意事项 水飞法研磨过程中水量宜少,搅拌混悬时水量宜大,以除去溶解度小的有毒物质或杂质。干燥时温度不宜过 高,以晾干为宜。 六、思考题
六、思考题 1. 明煅、煅淬和扣锅煅法炮制的目的是什么 ? 2. 三种煅法各有何特点 ? 分别适合于哪类药材 ? 实验六 水飞法及干馏法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水飞法和干馏法的目的和意义 2. 掌握水飞法和干馏法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水飞法:用于某些不溶于水的矿物药,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将不溶于水的矿物、贝壳类药物反复 研磨而分离制备出极其细腻的粉末。 干馏法:将药物置于容器内,以火烤灼,制备有别于原药材的干馏物,以适合临床需要。 三、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实验材料:朱砂,蛋黄油 仪器:乳钵,磁铁,烧杯,量筒,电炉,漏斗,抽滤瓶,蒸发皿,烧杯,石棉网,玻璃棒,切刀,砧板,滤纸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水飞法炮制朱砂 取原药材,置乳钵中,加入适量清水,研磨成糊状,再加多量清水搅拌,粗粒即下沉,立即倾出混悬液,下沉 的粗粉再如上法,如此反复操作多次,至研细为止。最后将不能混悬的杂质弃去。将前后倾出的混悬液合并静置, 待沉淀后,倾去上面的清水,将干燥沉淀物研磨成极细粉末。 干馏法制备蛋黄油 将鸡蛋洗净,用水煮熟,剥掉蛋壳和蛋白,只留下蛋黄。将蛋黄放入锅内,不需要加油,压碎,越细越好。以 文火加热,除尽水分后用武火炒熬,至蛋黄油出尽为止,纱布过滤,滤尽蛋黄油装瓶备用。 五、注意事项 水飞法研磨过程中水量宜少,搅拌混悬时水量宜大,以除去溶解度小的有毒物质或杂质。干燥时温度不宜过 高,以晾干为宜。 六、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