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中学2011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基础训练(22分) 1、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皲裂(jn):因干燥而开裂。 B、谄媚( Xan mel):用卑贱的手段向人讨好。 C、涸辙之鱼(he):在水干了的车辙里的鱼。涸,水干;枯竭。语出《庄子·秋水》。 D、惴惴不安( chuai):因担心害怕而心中不安。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融恰挑衅大名鼎鼎顶礼莫拜 B、阑珊秉烛无用赘言坦荡如底 C、伟岸秀颀纵横绝荡浮想联编 D、澎湃淅沥潜滋暗长瘦骨嶙峋 3、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山东省团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去掉“由于” 或者“使”) B、10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决议。 (“通过并审议”改为“审议并通过”) C、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控诉”改为“揭露 D、伦敦奥运会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第三十届奥运会歌曲征集活动。(在“举办” 前加“宣布”) 5、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某同学面对老师说:“学生才疏学浅,老师过誉了。” B、静静的小山村在月光中若有若无。 C、他不听老师和家长亲人的真诚劝告,死心塌地要和那些流氓一起鬼混。 D、这些故事或许已经支离破碎,或许已经面目全非,但它们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遐想。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过的《孔乙己》和《中国 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节选自《鲁迅全集》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共有诗305首,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C、在古代,“江”指长江,“河”指黄河,今天的“江”“河”则泛指河流。 D、“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
1 蓝田中学 2011 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基础训练(22 分) 1、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皲.裂(jūn):因干燥而开裂。 B、谄媚..(xàn mèi):用卑贱的手段向人讨好。 C、涸.辙之鱼(hé):在水干了的车辙里的鱼。涸,水干;枯竭。语出《庄子·秋水》。 D、惴惴..不安(chuài):因担心害怕而心中不安。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 分) A、融恰 挑衅 大名鼎鼎 顶礼莫拜 B、阑珊 秉烛 无用赘言 坦荡如底 C、伟岸 秀颀 纵横绝荡 浮想联编 D、澎湃 淅沥 潜滋暗长 瘦骨嶙峋 3、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由于山东省团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去掉“由于” 或者“使”) B、10 月 14 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决议。 (“通过并审议”改为“审议并通过”) C、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控诉”改为“揭露”) D、伦敦奥运会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第三十届奥运会歌曲征集活动。(在“举办” 前加“宣布”) 5、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某同学面对老师说:“学生才疏学浅 ....,老师过誉了。” B、静静的小山村在月光中若有若无 ....。 C、他不听老师和家长亲人的真诚劝告,死心塌地 ....要和那些流氓一起鬼混。 D、这些故事或许已经支离破碎,或许已经面目全非,但它们给了我们无穷无尽 ....的遐想。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过的《孔乙己》和《中国 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节选自《鲁迅全集》。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共有诗 305 首,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C、在古代,“江”指长江,“河”指黄河,今天的“江”“河”则泛指河流。 D、“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
惑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 5、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7分;错漏添1字该空不给分。) (1)写出古诗或名句的上句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现用来比喻任何恶势力都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规律的 诗句是: (3)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的句子是: (4)岁寒, 。(熟语) 二、阅读理解(48分) (一)诗歌赏析(4分)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1、下列相关诗句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菩萨蛮”是词牌名,“书江西造口壁”是题目 清江,即是赣江,江西最大的河流。 C、行人,这里指逃避战乱的难民 D、可怜,诗中指对遭遇到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2、对“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郁孤台下清江的水,缓缓流淌,这中间混合着多少百姓的血和泪水啊!形象的描绘了江 水和血水、泪水混在一起的情景。 B、江西赣州赣江水长年流淌着,这中间有着多少百姓的血和泪水啊。极力表现清水中含着 血和泪的事实。 C、郁孤台下的江水清清的,长年流淌着,中间却充满了历史的血泪。江水是清的,充满了 血泪是极力写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D、郁孤台下清长水长流,中间多少百姓的血和泪水啊!重在表现郁台下清江水中是百姓蒙 难的地方。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 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2 惑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 5、古诗文默写(每空 1 分,共 7 分;错漏添 1 字该空不给分。) ⑴写出古诗或名句的上句: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⑵《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现用来比喻任何恶势力都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规律的 诗句是:“ , 。” ⑶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的句子是:“ ? 。” ⑷岁寒, 。(熟语) 二、阅读理解(48 分) (一)诗歌赏析(4 分)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1、下列相关诗句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菩萨蛮”是词牌名,“书江西造口壁”是题目。 B、清江,即是赣江,江西最大的河流。 C、行人,这里指逃避战乱的难民。 D、可怜,诗中指对遭遇到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2、对“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郁孤台下清江的水,缓缓流淌,这中间混合着多少百姓的血和泪水啊!形象的描绘了江 水和血水、泪水混在一起的情景。 B、江西赣州赣江水长年流淌着,这中间有着多少百姓的血和泪水啊。极力表现清水中含着 血和泪的事实。 C、郁孤台下的江水清清的,长年流淌着,中间却充满了历史的血泪。江水是清的,充满了 血泪是极力写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D、郁孤台下清长水长流,中间多少百姓的血和泪水啊!重在表现郁台下清江水中是百姓蒙 难的地方。 (二)文言文阅读(12 分)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 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两涘渚崖之间(水边) B、河伯始旋其面目(掉转) C、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危险)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看见) 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我之谓也 何陋之有 B、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闻道百 不能称前时之闻 D、望洋向若而叹曰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3、选出与“以为莫己若者”中的“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望洋向若而叹 B、曾不若孀妻弱子 C、若毒之乎 D、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是一篇寓言故事,通篇设喻说明晢理。在写河神认识的前后变化时,运用了对比的 手法。如将黄河的壮阔与北海的广阔作比较,还将河伯前后的认识作对比。 B、“望洋兴叹”和“贻笑大方”两个成语都出自选文,前者本义是指“因力量或条件达不 到而感叹无可奈何”,后者的本义是“被道德修养高的人笑话。” C、“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河伯的骄傲自满,一个“天下”,一个“尽”, 把河伯踌躇满志,飘飘然的神态写得淋漓尽致 D、选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对的,经过比较,就会 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译 (三)文言文阅读(4分) 乐不思蜀(8分) 司马文王①与禅②宴,为之作故蜀技③,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 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矣,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 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 见禅曰:“王若后问,宜泣而答曰:‘先父坟墓远在陇、蜀⑤,乃心西悲,无日不思。”会王 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注释】③司马文王:指司马昭。②禅:指蜀王刘禅,刘督之子。③蜀技:四川的歌舞。 ④郤正:刘禅旧臣,与刘禅一起被迁送到洛阳。⑤陇、蜀:都指四川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颇思蜀否?(很)B.宜泣而答(应当)C.会王复问(正巧D.诚如尊命(假使) 2、比较以下三句,解释各句加点的“乃”字。(2分) (1)人之无情,乃何至于是邪?( )(2)乃心西悲,无日不思。(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句中加点的两个“为之”。(2分) 为之①( )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②( )感怆。 4、翻译“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一句。(2分)
3 A、两涘.渚崖之间(水边) B、河伯始旋.其面目(掉转) C、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危险)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看见) 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我之.谓也 何陋之.有 B、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闻.道百 不能称前时之闻. D、望洋向若.而叹曰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3、选出与“以为莫己若者”中的“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望洋向若而叹 B、曾不若孀妻弱子 C、若毒之乎 D、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选文是一篇寓言故事,通篇设喻说明哲理。在写河神认识的前后变化时,运用了对比的 手法。如将黄河的壮阔与北海的广阔作比较,还将河伯前后的认识作对比。 B、“望洋兴叹”和“贻笑大方”两个成语都出自选文,前者本义是指“因力量或条件达不 到而感叹无可奈何”,后者的本义是“被道德修养高的人笑话。” C、“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河伯的骄傲自满,一个“天下”,一个“尽”, 把河伯踌躇满志,飘飘然的神态写得淋漓尽致。 D、选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对的,经过比较,就会 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5、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译: ⑵‘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译: (三)文言文阅读(4 分) 乐不思蜀(8 分) 司马文王①与禅②宴,为之作故蜀技③,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 “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矣,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 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郤正闻之,求 见禅曰:“王若后问,宜泣而答曰:‘先父坟墓远在陇、蜀⑤,乃心西悲,无日不思。’”会王 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注释】①司马文王:指司马昭。②禅:指蜀王刘禅,刘备之子。③蜀技:四川的歌舞。 ④郤正:刘禅旧臣,与刘禅一起被迁送到洛阳。⑤陇、蜀:都指四川。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2 分) A.颇.思蜀否?(很) B.宜.泣而答(应当) C.会.王复问(正巧) D.诚.如尊命(假使) 2、比较以下三句,解释各句加点的“乃”字。(2 分) ⑴人之无情,乃.何至于是邪?( )⑵乃.心西悲,无日不思。( )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句中加点的两个“为之”。(2 分) 为之..①( )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②( )感怆。 4、翻译“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一句。(2 分)
(四)文段阅读(10分) 弯路比捷径好走 过去,我上班习惯走那条大路,直且近,大部分人都习惯走这条路,由于车辆众多,人 拥车堵的事情时有发生。这时候,我在直路上也要曲里拐弯地走,耗时费力,甚至停下来苦 等,捷径就变成了远路 后来,我无意间发现了另一条路,非直非近,要比前一条大路远500米,稍有坡度和坎 坷,也不够宽阔,喜欢走的人不多,在闹市中显得较寂静。我尝试着走了几次,不用避人躲 车,可以心无旁骛地一口气走过。看看时间,竟比原先走大路的时间少了10分钟左右。 我不由感慨,有时候弯路竟比捷径好走 现在的人都聪明,目标意识很强,希望过程越顺利、越简短越好,所以争先恐后地走大 道、抄近道,千方百计寻找成功的捷径。这无可厚非,可是没想到在同一条捷径上走的人多 了,争的人多了,相互竞争、排斥和耗费的后果就变严重了,追求的成本变大,内心的安宁 离去不在,要想达到目的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跟目的地南辕北辙,捷径最终变成了死 胡同。 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不妨走走另一条弯路,可能会曲径通幽,让我们的事业和人生柳暗 花明 考最好的大学,深造几年,然后进最好的公司工作,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去过高品质 的生活。这是大多数年轻人心目中的捷径,或者说是最可靠的人生规划。但是有的人会选择 打破这种规则,偏偏走另一条弯路。著名门户网站“泡泡网”的CEO李想在高考的关键时期 却选择了退出,坚持养大自己好不容易创办起来的网站。他觉得摆在自己面前的机遇稍纵即 逝,办网站比考大学更重要,当然这条弯路没有几个同龄人在走,其中的困难和风险很大, 但是他有信心、有能力办成它,永不言弃,最终达到成功的顶峰。而同时,许多同龄人在考 大学的“独木桥”上被挤下、被淘汰,至今平庸无为 另一个选择走弯路的最有影响的人物恐怕是我们熟知的比尔o盖茨,早早辍学选择软件 事业。在他心目中,捷径也是弯路,弯路便是捷径,谁能说得清呢?只有自己亲自走一走, 才能知道其中的奥妙吧 不从众,不随大流,不扎堆,不人云亦云,那就只能选择走大家都不喜欢、都不习惯的 弯路、窄路、坡路、坎坷路。“无限风光在险峰”,险峰下的路自然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捷 般人摄影习惯从人物正面照,这是照片刊发的常态和捷径,但有记者却从人物的背面 照,照出了人物不为人知的一面,终于在无数普通的照片里脱颖而出,一举成名,虽然“弯” 到了所有人的后边,但他走了一条最近最快的路。生活中有无数弯路,无数捷径,如何选择, 如何转变,在乎我们有没有将路看准的眼光,准备走“弯路”的决心,以及将“弯路”变“捷 ”的独特思维能力。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24岁时,还没有从纽约大学毕业,为挣学费在一家投资机构做兼职 调査员。他竟然在美国政府封锁消息、层层保密之下,从军队的营数算出战斗机的架数,再 算出耗损量,又预测岀朝鲜战争期间每种型号战斗机的需求量,随后找来飞机制造厂的技术 报告和工程手册,弄清楚制造战斗机所需铝、铜和钢材等原材料的数量,终于算出了美国政 府对原材料的需求量。他的报告使投资家们较准确地预测了美国政府对原材料的需求量对股 市的影响,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格林斯潘也因此受人注目,为以后人生的辉煌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 格林斯潘走的就是一条普通人和跟风者想象不到的弯路,而且弯得九曲回肠,没有对智 慧的信念、对困难的挑战和超常的耐心,他无法将弯路走成捷径。成功的奇妙之处正在于事 事有掩藏,就像看上去最短、最方便的路,未必是真正的捷径,而看上去很弯的路,以百倍 的勇气和过人的智慧走过去,却让人最快达到成功的顶点
4 译: (四)文段阅读(10 分) 弯路比捷径好走 过去,我上班习惯走那条大路,直且近,大部分人都习惯走这条路,由于车辆众多,人 拥车堵的事情时有发生。这时候,我在直路上也要曲里拐弯地走,耗时费力,甚至停下来苦 等,捷径就变成了远路。 后来,我无意间发现了另一条路,非直非近,要比前一条大路远 500 米,稍有坡度和坎 坷,也不够宽阔,喜欢走的人不多,在闹市中显得较寂静。我尝试着走了几次,不用避人躲 车,可以心无旁骛地一口气走过。看看时间,竟比原先走大路的时间少了 10 分钟左右。 我不由感慨,有时候弯路竟比捷径好走。 现在的人都聪明,目标意识很强,希望过程越顺利、越简短越好,所以争先恐后地走大 道、抄近道,千方百计寻找成功的捷径。这无可厚非,可是没想到在同一条捷径上走的人多 了,争的人多了,相互竞争、排斥和耗费的后果就变严重了,追求的成本变大,内心的安宁 离去不在,要想达到目的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跟目的地南辕北辙,捷径最终变成了死 胡同。 “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不妨走走另一条弯路,可能会曲径通幽,让我们的事业和人生柳暗 花明。 考最好的大学,深造几年,然后进最好的公司工作,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去过高品质 的生活。这是大多数年轻人心目中的捷径,或者说是最可靠的人生规划。但是有的人会选择 打破这种规则,偏偏走另一条弯路。著名门户网站“泡泡网”的 CEO 李想在高考的关键时期 却选择了退出,坚持养大自己好不容易创办起来的网站。他觉得摆在自己面前的机遇稍纵即 逝,办网站比考大学更重要,当然这条弯路没有几个同龄人在走,其中的困难和风险很大, 但是他有信心、有能力办成它,永不言弃,最终达到成功的顶峰。而同时,许多同龄人在考 大学的“独木桥”上被挤下、被淘汰,至今平庸无为。 另一个选择走弯路的最有影响的人物恐怕是我们熟知的比尔 o 盖茨,早早辍学选择软件 事业。在他心目中,捷径也是弯路,弯路便是捷径,谁能说得清呢?只有自己亲自走一走, 才能知道其中的奥妙吧。 不从众,不随大流,不扎堆,不人云亦云,那就只能选择走大家都不喜欢、都不习惯的 弯路、窄路、坡路、坎坷路。“无限风光在险峰”,险峰下的路自然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捷 径。 一般人摄影习惯从人物正面照,这是照片刊发的常态和捷径,但有记者却从人物的背面 照,照出了人物不为人知的一面,终于在无数普通的照片里脱颖而出,一举成名,虽然“弯” 到了所有人的后边,但他走了一条最近最快的路。生活中有无数弯路,无数捷径,如何选择, 如何转变,在乎我们有没有将路看准的眼光,准备走“弯路”的决心,以及将“弯路”变“捷 径”的独特思维能力。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 24 岁时,还没有从纽约大学毕业,为挣学费在一家投资机构做兼职 调查员。他竟然在美国政府封锁消息、层层保密之下,从军队的营数算出战斗机的架数,再 算出耗损量,又预测出朝鲜战争期间每种型号战斗机的需求量,随后找来飞机制造厂的技术 报告和工程手册,弄清楚制造战斗机所需铝、铜和钢材等原材料的数量,终于算出了美国政 府对原材料的需求量。他的报告使投资家们较准确地预测了美国政府对原材料的需求量对股 市的影响,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格林斯潘也因此受人注目,为以后人生的辉煌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 格林斯潘走的就是一条普通人和跟风者想象不到的弯路,而且弯得九曲回肠,没有对智 慧的信念、对困难的挑战和超常的耐心,他无法将弯路走成捷径。成功的奇妙之处正在于事 事有掩藏,就像看上去最短、最方便的路,未必是真正的捷径,而看上去很弯的路,以百倍 的勇气和过人的智慧走过去,却让人最快达到成功的顶点
1、本文作者对于“弯路”采取了怎样的态度? 答 2、文章运用了著名门户网站“泡泡网”的CEO李想和曾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斯潘的故事,在文 中有何作用? 3、如何理解“看上去很弯的路,以百倍的勇气和过人的智慧走过去,却让人最快达到成功的 顶点。”这句话的含义? 答 (五)文段阅读(11分) 成功也会成为包袱 (1)伟大的文学家泰戈尔曾经说过:“当鸟冀系上了黄金时,就再也飞不远了。”这句话 形象地说明:暂时的成功有时会给人带来自满自大的消极后果。人们会因为一时的成功而背 上沉重的包袱,停止了不断进取的脚步。 (2)有史以来,人类就盼望着有朝一日能飞上月球,并由此产生了难以胜数的神话传说。 因此,阿波罗登月飞行的成功无疑是划时代的壮举。可是,登月人埃德温·奥尔德林在获此 殊荣之后,却精神崩溃了。 (3)埃德温·奥尔德林的悲剧,主要是由于他对科学进步认识上的局限所导致的。的确, 登月飞行是人类宇航事业破天荒的壮举,但它绝不是人类宇航科学发展的终点,而仅仅是起 点。退一步说,就人类登月活动的远景、就人类试图在月球建立生存的另一处基地这一点来 说,埃德温·奧尔德林他们成功的尝试也远远没有结束。如果把登月飞行的成功既看着一项 突破,又看着一项事业的开端,就不会产生这样无所适从的结果。 4)一个人在功成名就之际,如果只是沉溺于现状,很容易就会觉得生活乏味空虚,就像 有人说诺贝尔奖对许多作家是“死亡之吻”。既然得到诺贝尔奖的肯定,许多人就被压得再 难以创作。 (5)其实,暂时的成功只是对你目前成绩的一个肯定,它并不代表你的最终成就,真正伟 大的人是绝对不会因此而停止进取的 (6)不要让眼前的“成功”成为你前进的包袱,没有任何成功是永远的。 请结合选文内容,概括出中心论点。(3分) 2、文章第③段指出埃德温·奥尔德林悲剧的根源在于他“对科学进步认识上的局限”,那么 埃德温·奥尔德林认识上的局限表现在哪两方面?(4分) 答 3、为什么说诺贝尔奖对于许多作家来说是“死亡之吻”?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三、写作实践(50分) 幸福是什么?幸福有时是一种拥有,有时是一种等待,有时是一种感动。收获是一种幸 福,付岀也是一种幸福;功成名就是幸福,淡泊宁静也是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在 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在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脚印里。 请以“这就是幸福”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2)要有真情实感 (3)不少于500字
5 1、本文作者对于“弯路”采取了怎样的态度? 答: 2、文章运用了著名门户网站“泡泡网”的 CEO 李想和曾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斯潘的故事,在文 中有何作用? 答: 3、如何理解“看上去很弯的路,以百倍的勇气和过人的智慧走过去,却让人最快达到成功的 顶点。”这句话的含义? 答: (五)文段阅读(11 分) 成功也会成为包袱 ⑴伟大的文学家泰戈尔曾经说过:“当鸟冀系上了黄金时,就再也飞不远了。”这句话 形象地说明:暂时的成功有时会给人带来自满自大的消极后果。人们会因为一时的成功而背 上沉重的包袱,停止了不断进取的脚步。 ⑵有史以来,人类就盼望着有朝一日能飞上月球,并由此产生了难以胜数的神话传说。 因此,阿波罗登月飞行的成功无疑是划时代的壮举。可是,登月人埃德温·奥尔德林在获此 殊荣之后,却精神崩溃了。 ⑶埃德温·奥尔德林的悲剧,主要是由于他对科学进步认识上的局限所导致的。的确, 登月飞行是人类宇航事业破天荒的壮举,但它绝不是人类宇航科学发展的终点,而仅仅是起 点。退一步说,就人类登月活动的远景、就人类试图在月球建立生存的另一处基地这一点来 说,埃德温·奥尔德林他们成功的尝试也远远没有结束。如果把登月飞行的成功既看着一项 突破,又看着一项事业的开端,就不会产生这样无所适从的结果。 ⑷一个人在功成名就之际,如果只是沉溺于现状,很容易就会觉得生活乏味空虚,就像 有人说诺贝尔奖对许多作家是“死亡之吻”。既然得到诺贝尔奖的肯定,许多人就被压得再 难以创作。 ⑸其实,暂时的成功只是对你目前成绩的一个肯定,它并不代表你的最终成就,真正伟 大的人是绝对不会因此而停止进取的。 ⑹不要让眼前的“成功”成为你前进的包袱,没有任何成功是永远的。 1、请结合选文内容,概括出中心论点。(3 分) 答: 2、文章第③段指出埃德温·奥尔德林悲剧的根源在于他“对科学进步认识上的局限”,那么, 埃德温·奥尔德林认识上的局限表现在哪两方面?(4 分) 答: 3、为什么说诺贝尔奖对于许多作家来说是“死亡之吻”?请谈谈你的理解。(4 分) 答: 三、写作实践(50 分) 幸福是什么?幸福有时是一种拥有,有时是一种等待,有时是一种感动。收获是一种幸 福,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功成名就是幸福,淡泊宁静也是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在 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在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脚印里。 请以“这就是幸福”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⑴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⑵要有真情实感; ⑶不少于 500 字
参考答案 、1、A2、D3、C4、B5、D 6、(1)春潮带雨晚来急白日放歌须纵酒(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4)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一)1、D2、C (二)1、D2、A3、B4、B5、翻译(略) (三)1、D2、(1)竟(2)“此”或“我的” 3、(1)给他或为他(刘禅)(2)因为这样或替他(刘禅) 4、即使让诸葛亮还活着,也不能辅佐他长久地保住江山,又何况是姜维呢? (四)1、作者在某种程度上赞美了那些敢于大胆走弯路的人。作者认为“弯路”是一种通上 成功的独辟的蹊径,只要敢于选择,努力坚持,就一定会通向成功。 2、生动形象的说明:有时候弯路竟比捷径好走,而且为作者的观点的阐述提供了有力的论据, 也使得作者的观点真实可信。 3、面对捷径时不能像其他人那样蜂拥而至,更不能人云亦云随大流,失去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敢于选择大家都不喜欢、不习惯的路;要敢于付出百倍的努力去面对自己的选择。这样所走 的路看上去仿佛是弯曲的,但有时却能让人比别人走的更远,更快,更好。 (五)1、成功也会成为你前进的精神负担。 2、他的局限表现在没有认识到:(1)宇航科学只有起点没有终点;(2)个人的成功只是宇航事业 的一部分。 3、诺贝尔奖的获得会使许多作家沉溺在巨大的荣耀之中,无法摆脱荣誉的束缚,不再努力了 (略 6
6 参考答案 一、1、A 2、D 3、C 4、B 5、D 6、⑴春潮带雨晚来急 白日放歌须纵酒 ⑵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⑷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二、(一)1、D 2、C (二)1、D 2、A 3、B 4、B 5、翻译(略) (三)1、D 2、⑴竟 ⑵“此”或“我的” 3、⑴给他或为他(刘禅)⑵因为这样或替他(刘禅) 4、即使让诸葛亮还活着,也不能辅佐他长久地保住江山,又何况是姜维呢? (四)1、作者在某种程度上赞美了那些敢于大胆走弯路的人。作者认为“弯路”是一种通上 成功的独辟的蹊径,只要敢于选择,努力坚持,就一定会通向成功。 2、生动形象的说明:有时候弯路竟比捷径好走,而且为作者的观点的阐述提供了有力的论据, 也使得作者的观点真实可信。 3、面对捷径时不能像其他人那样蜂拥而至,更不能人云亦云随大流,失去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敢于选择大家都不喜欢、不习惯的路;要敢于付出百倍的努力去面对自己的选择。这样所走 的路看上去仿佛是弯曲的,但有时却能让人比别人走的更远,更快,更好。 (五)1、成功也会成为你前进的精神负担。 2、他的局限表现在没有认识到:⑴宇航科学只有起点没有终点;⑵个人的成功只是宇航事业 的一部分。 3、诺贝尔奖的获得会使许多作家沉溺在巨大的荣耀之中,无法摆脱荣誉的束缚,不再努力了。 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