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2019届高三语文期末冲刺卷 、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从宗其香先生的作品中,能感受出他曾经激情澎湃 的艺术人生。 宗其香注重写生,一生数十次赴祖国各地采风,在大自然中 笔墨, 感悟天地造化的鬼斧神工。他的创作能以传统笔墨,参入西洋画法,水墨色淋漓 尽致,主客观情与景遇,真善美纤毫 A.一波三折磨炼毕现 B.跌宕起伏锤炼毕现 C.跌宕起伏磨炼毕备 D.一波三折锤炼毕备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査辨析近义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词语(包括成语) 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 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本题要求选出“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第一处, 一波三折:原指写字笔阿曲折多姿,后形容文章结构曲折起伏,也形容事情进行 中阻碍、变化很多。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该处形容艺术人生,故 用“跌宕起伏”。第二处,磨炼:(在艰难困苫的环境中)锻炼。锤炼:磨炼: 刻苦钻研,反复琢磨使艺术等精练、纯熟。该处言艺术创作,故用“锤炼”。第 三处,毕现:全部显露。毕备:全都具备:完备。根据语境可知,该处说的是真 善美能完全显现出来,故用“毕现”。故选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完善、调适,都不是有关部门某个时刻的突发奇 想,都有一个深谋远虑、多方论证、不断调整的过程 B.“中国梦”传递绵延已久的家国天下情怀,唤醒内心深处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凝聚振兴中华的探索与奋斗,激发中华民族强烈的归属感和豪迈的进取心。 C.在网上买东西遇到商品质量不过关或者服务态度不够好的情况,消费者可以 在网上写差评表达不满,这是监督商家提升商品和服务最见效的手段。 D.中美贸易的走势,确实会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中方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把 结果交由市场决定,让两国企业和消费者自主进行选择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査学生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 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 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 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本题要求选出“没有语病 的一项”,A项,语序不当,应为“调适、完善”;B项,搭配不当,“凝聚” 和“探索与奋斗”不搭配;C项,成分残缺,“提升商品和服务”后应加“质 量”。故选D。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饶宗颐先生曾指出,中国文明能历数千年而延续至今,与汉字的特点有关。欧洲 的拼音文字迁就语言, 但汉字却拉近了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中国人的距离。 ①便产生了不同的文字系统
江苏省苏州 2019 届高三语文期末冲刺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从宗其香先生的作品中,能感受出他曾经激情澎湃、 的艺术人生。 宗其香注重写生,一生数十次赴祖国各地采风,在大自然中 笔墨, 感悟天地造化的鬼斧神工。他的创作能以传统笔墨,参入西洋画法,水墨色淋漓 尽致,主客观情与景遇,真善美纤毫 。 A. 一波三折 磨炼 毕现 B. 跌宕起伏 锤炼 毕现 C. 跌宕起伏 磨炼 毕备 D. 一波三折 锤炼 毕备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词语(包括成语) 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 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本题要求选出“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第一处, 一波三折:原指写字笔阿曲折多姿,后形容文章结构曲折起伏,也形容事情进行 中阻碍、变化很多。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该处形容艺术人生,故 用“跌宕起伏”。第二处,磨炼:(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锻炼。锤炼:磨炼; 刻苦钻研,反复琢磨使艺术等精练、纯熟。该处言艺术创作,故用“锤炼”。第 三处,毕现:全部显露。毕备:全都具备;完备。根据语境可知,该处说的是真 善美能完全显现出来,故用“毕现”。故选 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完善、调适,都不是有关部门某个时刻的突发奇 想,都有一个深谋远虑、多方论证、不断调整的过程。 B. “中国梦”传递绵延已久的家国天下情怀,唤醒内心深处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凝聚振兴中华的探索与奋斗,激发中华民族强烈的归属感和豪迈的进取心。 C. 在网上买东西遇到商品质量不过关或者服务态度不够好的情况,消费者可以 在网上写差评表达不满,这是监督商家提升商品和服务最见效的手段。 D. 中美贸易的走势,确实会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中方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把 结果交由市场决定,让两国企业和消费者自主进行选择。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 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 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 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本题要求选出“没有语病 的一项”,A 项,语序不当,应为“调适、完善”;B 项,搭配不当,“凝聚” 和“探索与奋斗”不搭配;C 项,成分残缺,“提升商品和服务”后应加“质 量”。故选 D。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饶宗颐先生曾指出,中国文明能历数千年而延续至今,与汉字的特点有关。欧洲 的拼音文字迁就语言, , 。 , , , , 但汉字却拉近了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中国人的距离。 ①便产生了不同的文字系统
②现代汉语与上古汉语的语音也相差甚远 ③而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 ④虽然中国境内方音各异 ⑤具有更强的稳定性 ⑥随着语言的分化,方言的出现 A.③⑤①④②⑥ B.③①⑥⑤④② C.⑥①③⑤④② D.⑥①②⑤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査学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 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 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同时应注意排序句的 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题干要求选出“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下 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由“虽然……但…”的关联词固定搭配以及横 线后“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内容可确定末两条横线处应为④②,排除A、D 两项;由横线前的内容以及第二条横线后的句号提示可知,前两条横线处的内容 应是对欧洲拼音文字的特点的进一步说明,由此可确定前两条横线处应为⑥①, 排除B项。故选C。 【点睛】第一步,仔细阅读每句话或每组句子,理解它们的主要内容;第二步 综合各句的意思,想想这些话主要说的是什么内容;第三步,想想全段的内容按 什么顺序排列好,即找出排列顺序的依据,如,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还是时间顺 序,或方位,还是“总分”等;第四步,按确定的排列依据排列顺序:第五步 按排好的顺序仔细读两遍,看排得对不对,如发现有的句子排得位置不对,就进 行调整,直到这段话排得通顺连贯为止。 4.下列对联各咏一历史人物,若依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甲】一军难撼声威远 三字含冤忠孝全 【乙】犹留正气春天地 永剩丹心照古今 【丙】经天纬地才能傲世整纪维纲德行服人 【丁】生死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 A.韩信/文天祥/岳飞/张衡 B.岳飞/文天祥/张衡/韩信 C.韩信/张衡/文天祥/岳飞 D.文天祥/岳飞/张衡/韩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査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古代文化知识的考核 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文化常识、文学知识等,解答此类题,平时注意积累,尤 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要求选 出“对联各咏一历史人物,若依序排列,正确的一项”,答题时,要根据对联中 相关信息判断出对联咏颂的哪位历史人物,然后选出正确答案。(甲)“一军难 撼”指金人称颂岳家军时所说的“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三字”指“莫须 有”,据此可知此联所咏人物是岳飞。(乙)“正气”指《正气歌》,“丹心照 古今”,即《过零丁洋》中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据此可知此联所咏人物是文 天祥。(丙)“经天纬地”指制作浑天仪和地动仪等在天文、地理方面的成就, “整纪维纲”,指张衡出京担任河间相时,整顿法纪、打击豪强之事,据此可知 此联所咏人物是张衡。(丁)“生死一知己”,暗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
②现代汉语与上古汉语的语音也相差甚远 ③而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 ④虽然中国境内方音各异 ⑤具有更强的稳定性 ⑥随着语言的分化,方言的出现 A. ③⑤①④②⑥ B. ③①⑥⑤④② C. ⑥①③⑤④② D. ⑥①②⑤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 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 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同时应注意排序句的 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题干要求选出“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下 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由“虽然……但……”的关联词固定搭配以及横 线后“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内容可确定末两条横线处应为④②,排除 A、D 两项;由横线前的内容以及第二条横线后的句号提示可知,前两条横线处的内容 应是对欧洲拼音文字的特点的进一步说明,由此可确定前两条横线处应为⑥①, 排除 B 项。故选 C。 【点睛】第一步,仔细阅读每句话或每组句子,理解它们的主要内容;第二步, 综合各句的意思,想想这些话主要说的是什么内容;第三步,想想全段的内容按 什么顺序排列好,即找出排列顺序的依据,如,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还是时间顺 序,或方位,还是“总分”等;第四步,按确定的排列依据排列顺序;第五步, 按排好的顺序仔细读两遍,看排得对不对,如发现有的句子排得位置不对,就进 行调整,直到这段话排得通顺连贯为止。 4.下列对联各咏一历史人物,若依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甲】一军难撼声威远 三字含冤忠孝全 【乙】犹留正气春天地 永剩丹心照古今 【丙】经天纬地才能傲世 整纪维纲德行服人 【丁】生死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 A. 韩信/文天祥/岳飞/张衡 B. 岳飞/文天祥/张衡/韩信 C. 韩信/张衡/文天祥/岳飞 D. 文天祥/岳飞/张衡/韩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古代文化知识的考核 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文化常识、文学知识等,解答此类题,平时注意积累,尤 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要求选 出“对联各咏一历史人物,若依序排列,正确的一项”,答题时,要根据对联中 相关信息判断出对联咏颂的哪位历史人物,然后选出正确答案。(甲)“一军难 撼”指金人称颂岳家军时所说的“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三字”指“莫须 有”,据此可知此联所咏人物是岳飞。(乙)“正气”指《正气歌》,“丹心照 古今”,即《过零丁洋》中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据此可知此联所咏人物是文 天祥。(丙)“经天纬地”指制作浑天仪和地动仪等在天文、地理方面的成就, “整纪维纲”,指张衡出京担任河间相时,整顿法纪、打击豪强之事,据此可知 此联所咏人物是张衡。(丁)“生死一知己”,暗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
故事;“存亡两妇人”分别指施食救韩信一命的漂母和杀害韩信的吕雉,据此可 知此联所咏人物是韩信。故选B。 5.对下列诗句中鹧鸪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将昔日越王勾践还宫时的繁盛和眼 前只剩下几只鹧鸪飞来飞去的凄凉进行对比,表现人事变化和盛衰无常的主题 B.“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温庭筠在词中以对华美服饰的描写,反衬人 物内心的寂寞空虚,以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 C.“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天色渐渐暗了,黄昏悄然来临,深山中又传 来鹧鸪鸣叫,声声悲戚,勾起了词人悲愤而忧虑的复杂心情。 D.“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作者用鹧鸪的鸣叫烘托女郎们的欢快。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査学生理解把握古诗歌中意象能力。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 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 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本题要求选出“对诗句中 鹧鸪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考査学生理解把握诗句中“鹧鸪”这一意象能力。 古诗词中“鹧鸪”形象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它的叫声 像“行不的哥哥”,充满离愁别绪,引发思念,声音凄清,引发惆怅,多雌雄对 鸣,一唱一和,借此常喻夫唱妇随,男欢女爱。在古典诗歌中常有如下文化含义 和象征:一为离别;二为悲情;三为爱情;四为相思。题中D项,“烘托女郎们 的欢快”有误,根据诗句中“欢不见”的内容,可知鹧鸪的鸣叫衬托了女郎们的 寂寞和烦恼。故选D。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伍子胥传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 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 伍尚至楚,楚并杀奢与尚也。伍胥至于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伍胥乃 因公子光以求见吴王。 四年,吴伐楚,取六与濡。五年,伐越,败之。六年,楚昭王使公子囊瓦将兵伐 吴。吴使伍员迎击,大破楚军于豫章,取楚之居巢。后二岁,阖闾使太子夫差将 兵伐楚,取番。楚惧吴复大来,乃去郢,徙于都。当是时,吴以伍子胥、孙武之 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 后五年,伐越。越王勾践迎击,败吴于姑苏,伤阖闾指,军却。阖闾病创将死, 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亲?”夫差对曰:“不敢忘。”是夕,阖闾死。 夫差既立为王,以伯齬为太宰,习战射。二年后伐越,败越于夫湫。越王勾践乃 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齬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 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天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 听,用太宰龉计,与越平 吴太宰齬既与子胥有隙,因谗曰:“子胥为人刚暴,少恩,猜贼,其怨望恐为深祸 也。前日王欲伐齐,子胥专愎强谏,沮毁用事,徒幸吴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今 王自行,悉国中武力以伐齐,而子胥谏不用,因辍谢,详病不行。王不可不备, 此起祸不难。且齬使人微伺之,其使于齐也,乃属其子于齐之鲍氏。夫为人臣
故事;“存亡两妇人”分别指施食救韩信一命的漂母和杀害韩信的吕雉,据此可 知此联所咏人物是韩信。故选 B。 5.对下列诗句中鹧鸪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将昔日越王勾践还宫时的繁盛和眼 前只剩下几只鹧鸪飞来飞去的凄凉进行对比,表现人事变化和盛衰无常的主题。 B.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温庭筠在词中以对华美服饰的描写,反衬人 物内心的寂寞空虚,以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 C.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天色渐渐暗了,黄昏悄然来临,深山中又传 来鹧鸪鸣叫,声声悲戚,勾起了词人悲愤而忧虑的复杂心情。 D.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作者用鹧鸪的鸣叫烘托女郎们的欢快。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把握古诗歌中意象能力。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 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 “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本题要求选出“对诗句中 鹧鸪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考查学生理解把握诗句中“鹧鸪”这一意象能力。 古诗词中“鹧鸪”形象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它的叫声 像“行不的哥哥”,充满离愁别绪,引发思念,声音凄清,引发惆怅,多雌雄对 鸣,一唱一和,借此常喻夫唱妇随,男欢女爱。在古典诗歌中常有如下文化含义 和象征:一为离别;二为悲情;三为爱情;四为相思。题中 D 项,“烘托女郎们 的欢快”有误,根据诗句中“欢不见”的内容,可知鹧鸪的鸣叫衬托了女郎们的 寂寞和烦恼。故选 D。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伍子胥传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 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 伍尚至楚,楚并杀奢与尚也。伍胥至于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伍胥乃 因公子光以求见吴王。 四年,吴伐楚,取六与灊。五年,伐越,败之。六年,楚昭王使公子囊瓦将兵伐 吴。吴使伍员迎击,大破楚军于豫章,取楚之居巢。后二岁,阖闾使太子夫差将 兵伐楚,取番。楚惧吴复大来,乃去郢,徙于鄀。当是时,吴以伍子胥、孙武之 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 后五年,伐越。越王勾践迎击,败吴于姑苏,伤阖闾指,军却。阖闾病创将死, 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亲?”夫差对曰:“不敢忘。”是夕,阖闾死。 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二年后伐越,败越于夫湫。越王勾践乃 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 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天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 听,用太宰嚭计,与越平。 吴太宰嚭既与子胥有隙,因谗曰:“子胥为人刚暴,少恩,猜贼,其怨望恐为深祸 也。前日王欲伐齐,子胥专愎强谏,沮毁用事,徒幸吴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今 王自行,悉国中武力以伐齐,而子胥谏不用,因辍谢,详病不行。王不可不备, 此起祸不难。且嚭使人微伺之,其使于齐也,乃属其子于齐之鲍氏。夫为人臣
内不得意,外倚诸侯,自以为先王之谋臣,今不见用,常鞅鞅怨望。愿王早图之。” 吴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 伍子胥仰天叹曰:“嗟呼!谗臣齬为乱矣,王乃反诛我。我令若父霸。自若未立 时,诸公子争立,我以死争之于先王,几不得立。若既得立,欲分吴国予我,我 顾不敢望也。然今若听谀臣言以杀长者。”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 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刭死 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吴人怜之,为立祠于江上, 因命曰胥山。 (节选自《史记》 濶:音qiωn,古地名,在今中国安徽省霍山县。鞅鞅:通“怏怏”。因不满而 郁郁不乐。鸱夷革:皮革袋子。 6.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先曰伍举 先:祖先 B.且齬使人微伺之 微:稍稍 C.令可以为器 器:棺材 D.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 抉:挖出 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伍胥乃因公子光以求见吴王 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 B.其怨望恐为深祸也 其皆出于此乎 C.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 羡长江之无穷 D.我以死争之于先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沮毁用事,徒幸吴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 (2)而子胥谏不用,因辍谢,详病不行。 9.文中吴王夫差“忘恩负义”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案】 7.D 8.(1)他败坏、诋毁大王的事业,只希望吴国战败来证明自己的计谋高明 (2)而伍子胥的劝谏不被采纳,因此就推辞中止(上朝),假装有病不随大王 出征。 9.忘恩:忘记了伍子胥使他的父亲称霸;忘记了伍子胥使他得到了王位;忘记 了伍子胥没有和他分享治国权。负义:用属镂之剑赐死伍子胥;将伍子胥的尸体 扔到了胥江里。 【解析】 【6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 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 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文 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和组词法理解选项中的实词的意义,将选项中的词义代 入看是否通顺,选项B,微:暗中。故答案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高考中对虚词的考查单独命题较少,多 与翻译、断句等考点结合考查。备考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査 要求及题型种类,认真积累考纲规定的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
内不得意,外倚诸侯,自以为先王之谋臣,今不见用,常鞅鞅怨望。愿王早图之。” 吴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 伍子胥仰天叹曰:“嗟呼!谗臣嚭为乱矣,王乃反诛我。我令若父霸。自若未立 时,诸公子争立,我以死争之于先王,几不得立。若既得立,欲分吴国予我,我 顾不敢望也。然今若听谀臣言以杀长者。”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 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刭死。 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吴人怜之,为立祠于江上, 因命曰胥山。 (节选自《史记》) 灊:音 qián,古地名,在今中国安徽省霍山县。鞅鞅:通“怏怏”。因不满而 郁郁不乐。鸱夷革:皮革袋子。 6.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其先曰伍举 先:祖先 B. 且嚭使人微伺之 微:稍稍 C. 令可以为器 器:棺材 D. 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 抉:挖出 7.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伍胥乃因公子光以求见吴王 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 B. 其怨望恐为深祸也 其皆出于此乎 C. 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 羡长江之无穷 D. 我以死争之于先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 瞬 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沮毁用事,徒幸吴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 (2)而子胥谏不用,因辍谢,详病不行。 9. 文中吴王夫差“忘恩负义”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案】6. B 7. D 8. (1)他败坏、诋毁大王的事业,只希望吴国战败来证明自己的计谋高明。 (2)而伍子胥的劝谏不被采纳,因此就推辞中止(上朝),假装有病不随大王 出征。 9. 忘恩:忘记了伍子胥使他的父亲称霸;忘记了伍子胥使他得到了王位;忘记 了伍子胥没有和他分享治国权。负义:用属镂之剑赐死伍子胥;将伍子胥的尸体 扔到了胥江里。 【解析】 【6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 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 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文 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和组词法理解选项中的实词的意义,将选项中的词义代 入看是否通顺,选项 B,微:暗中。故答案选 B。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高考中对虚词的考查单独命题较少,多 与翻译、断句等考点结合考查。备考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 要求及题型种类,认真积累考纲规定的常用 18 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
还要注意到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 义,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常用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有:词性分析法、位置分析 法、温故求新法、语境判定法、语法切入法、标志识别法等。选项A,中的前 个“因”通过。后一个“因”由于;选项B,中的第一个“其”代词,他。后 个“其”为副词,难道:选项C,中的前一个“之”助词不译。后一个“之”结 构助词取独;选项D,两个“以”都是介词,用。故答案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 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 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 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沮”败坏、“毁”诋毁、“徒” 只、“幸”希望、“之”助词、“以”连词,来、“其”代词,自己。(2)“而” 然而“谏”劝谏“不用”不被采纳“因”因此“佯”假装 【9题详解】 本题考査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筛选的能力。简答题的信息筛选基本也是人物 的某种品质,事情的原因的分析,物象的特征等,注意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 句子,然后翻译,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词语还是自己的话。此题题干问的 是:文中吴王夫差“忘恩负义”表现在哪些地方?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把握,考生 可以有如下的筛选:四年,吴伐楚,取六与灣。五年,伐越,败之。六年,楚昭 王使公子囊瓦将兵伐吴。吴使伍员迎击,大破楚军于豫章,取楚之居巢。后二岁, 阖闾使太子夫差将兵伐楚,取番。楚惧吴复大来,乃去郢,徙于都。当是时,吴 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 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吴人怜之,为立祠于江上,因命曰胥山 【点睛】翻译句子的具体方法是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 量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换”, 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 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参考译文: 伍子胥,是楚国人,名员(yan,云)。伍员的父亲叫伍奢,伍员的哥哥叫伍尚 他的祖先叫伍举,因为侍奉楚庄王时刚直谏诤而显贵,所以他的后代子孙在楚国 很有名气。 伍尚来到楚都,楚平王就把伍尚和伍奢一块杀害了。伍子胥到达吴都,吴王僚刚 刚当权执政,公子光做将军。伍子胥就通过公子光的关系求见吴王 阖庐四年(前511),吴国攻打楚国,夺取了六地和濶(qian,潜)地。阖庐 五年,攻打越国,并战败了它。阖庐六年,楚昭王派公子囊瓦领兵攻打吴国。吴 国派伍子胥迎战,在豫章打败了楚国的军队,夺取了楚国的居巢。又过了两年, 阖庐派太子夫差领兵攻打楚国,夺取番地。楚国害怕吴国军队再次大规模地进攻 就离开郢城,迁都都邑。在这个时候,吴国用伍子胥、孙武的战略,向西打败了 强大的楚国,向北威镇齐国、晋国,向南降服了越国。 又过了五年,吴军攻打越国。越王勾践率兵迎战,在姑苏打败吴军,击伤了吴王 阖庐的脚趾,吴军退却。阖庐创伤发作,很严重,快要死的时候对太子夫差说: “你能忘掉勾践杀你父亲吗?”夫差回答说:“不敢忘记。”当天晚上,阖庐就
还要注意到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 义,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常用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有:词性分析法、位置分析 法、温故求新法、语境判定法、语法切入法、标志识别法等。选项 A,中的前一 个“因”通过。后一个“因”由于;选项 B,中的第一个“其”代词,他。后一 个“其”为副词,难道;选项 C,中的前一个“之”助词不译。后一个“之”结 构助词取独;选项 D,两个“以”都是介词,用。故答案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 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 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 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沮”败坏、“毁”诋毁、“徒” 只、“幸”希望、“之”助词、“以”连词,来、“其”代词,自己。(2)“而” 然而“谏”劝谏“不用”不被采纳“因”因此“佯”假装。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筛选的能力。简答题的信息筛选基本也是人物 的某种品质,事情的原因的分析,物象的特征等,注意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 句子,然后翻译,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词语还是自己的话。此题题干问的 是:文中吴王夫差“忘恩负义”表现在哪些地方?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把握,考生 可以有如下的筛选:四年,吴伐楚,取六与灊。五年,伐越,败之。六年,楚昭 王使公子囊瓦将兵伐吴。吴使伍员迎击,大破楚军于豫章,取楚之居巢。后二岁, 阖闾使太子夫差将兵伐楚,取番。楚惧吴复大来,乃去郢,徙于鄀。当是时,吴 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 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吴人怜之,为立祠于江上,因命曰胥山。 【点睛】翻译句子的具体方法是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 量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换” , 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 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参考译文: 伍子胥,是楚国人,名员(yún,云)。伍员的父亲叫伍奢,伍员的哥哥叫伍尚。 他的祖先叫伍举,因为侍奉楚庄王时刚直谏诤而显贵,所以他的后代子孙在楚国 很有名气。 伍尚来到楚都,楚平王就把伍尚和伍奢一块杀害了。伍子胥到达吴都,吴王僚刚 刚当权执政,公子光做将军。伍子胥就通过公子光的关系求见吴王。 阖庐四年(前 511),吴国攻打楚国,夺取了六地和灊(qián,潜)地。阖庐 五年,攻打越国,并战败了它。阖庐六年,楚昭王派公子囊瓦领兵攻打吴国。吴 国派伍子胥迎战,在豫章打败了楚国的军队,夺取了楚国的居巢。又过了两年, 阖庐派太子夫差领兵攻打楚国,夺取番地。楚国害怕吴国军队再次大规模地进攻, 就离开郢城,迁都鄀邑。在这个时候,吴国用伍子胥、孙武的战略,向西打败了 强大的楚国,向北威镇齐国、晋国,向南降服了越国。 又过了五年,吴军攻打越国。越王勾践率兵迎战,在姑苏打败吴军,击伤了吴王 阖庐的脚趾,吴军退却。阖庐创伤发作,很严重,快要死的时候对太子夫差说: “你能忘掉勾践杀你父亲吗?”夫差回答说:“不敢忘记。”当天晚上,阖庐就
死了。夫差继位吴王以后,任用伯齬做太宰,操练士兵。二年后攻打越国,在夫 湫打败越国的军队,越王勾路就带关残兵败将栖息在会稽山上,派大夫文种用重 礼赠送太宰龉请求媾和,把国家政权托付给吴国,甘心做吴国的奴仆。吴王将要 答应越国的请求,伍子胥规劝说:“越王勾践为人能含辛茹苦,如今,大王要不 举歼灭他,今后一定会后悔。”吴王不听伍子胥的规劝,而采纳了太宰龉的计 策,和越国议和。 吴国太宰齬和伍子胥在感情上产生裂痕以后,就趁机在吴王面前说他的坏说: “子胥为人强硬凶恶,没有情义,猜忌狠毒,他的怨恨恐怕要酿成深重的灾难。 前次大王要攻打齐国,子胥认为不可以,大王终于发兵并且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子胥因自己计谋没被采用感到羞耻,反而产生了怨恨情绪。如今大王又要再次攻 打齐国,伍子胥又独断固执,强行谏阻,败坏、诋毁大王的事业,只希望吴国战 败来证明自己的计谋高明。现在大王亲自出征,出动全国的武装力量攻打齐国, 而伍子胥的劝谏不被采纳,因此就中止上朝,假装有病不随大王出征。大王不可 不戒备,这是很容易引起祸端的。况且我派人暗中探査,他出使齐国,就把他的 儿子托付给齐国的鲍氏。做人臣子,在国内不得意,就在外依靠诸侯,自己认为 是先王的谋臣,现在不被信用,时常郁郁不乐,产生怨恨情绪。希望大王对这件 事早日想办法。”吴王说:“没有你这番话,我也怀疑他了。”就派使臣把属镂 宝剑赐给伍子胥,说:“你用这把宝剑自杀。”伍子胥仰望天空叹息说:“唉 谗言小人伯齬要作乱,大王反来杀我。我使你父亲称霸。你还没确定为王位继承 人时,公子们争着立为太子,我在先王面前冒死相争,几乎不能得到太子的位职。 你立为太子后,还答应把吴国分一部分给我,我却不存在你报答的希望,可现在 你竟听信谄媚小人的坏话来杀害长辈。”于是告诉他亲近的门客说:“你们一定 要在我的坟墓上种植梓树,让它长大能够做棺材。挖出我的眼珠悬挂在吴国都城 的东门楼上,来观看越寇怎样进入都城,灭掉吴国。”于是自刎而死。 吴王听到这番话,大发雷霆,就把伍子胥的尸体装进皮革袋子里,漂浮在江中。 吴国人同情他,在江边给他修建了祠堂,因此,把这个地方命名叫胥山 三、古诗词鉴赏 0.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阙题 刘春虚(唐)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1)赏析“闲”的意蕴。 (2)简析颔联“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的表达效果 (3)概括诗人形象特点 【答案】(1)一个“闲”字,写出了诗人特有的心理感受,侧面烘托出书堂格 局风物环境的自然、幽雅、清丽的特点,突出了诗人明澈、疏旷、闲适的心境, 表现对山居诗书生活的惬意、自在、满足的感情 (2)颔联视嗅结合,选择了“落花”与“流水”两个典型意象,以动衬静,营 造一幅时空交织、极富生机、诗意灵动的山景,融情于景,渲染了宁静、安谧、 清丽的意境氛围,表现了诗人山行漫步的愉悦、恬淡、闲适、自在的感受 (3)儒雅随顺、恬然自安、疏放脱俗、寄意山水
死了。夫差继位吴王以后,任用伯嚭做太宰,操练士兵。二年后攻打越国,在夫 湫打败越国的军队,越王勾路就带关残兵败将栖息在会稽山上,派大夫文种用重 礼赠送太宰嚭请求媾和,把国家政权托付给吴国,甘心做吴国的奴仆。吴王将要 答应越国的请求,伍子胥规劝说:“越王勾践为人能含辛茹苦,如今,大王要不 一举歼灭他,今后一定会后悔。”吴王不听伍子胥的规劝,而采纳了太宰嚭的计 策,和越国议和。 吴国太宰嚭和伍子胥在感情上产生裂痕以后,就趁机在吴王面前说他的坏说: “子胥为人强硬凶恶,没有情义,猜忌狠毒,他的怨恨恐怕要酿成深重的灾难。 前次大王要攻打齐国,子胥认为不可以,大王终于发兵并且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子胥因自己计谋没被采用感到羞耻,反而产生了怨恨情绪。如今大王又要再次攻 打齐国,伍子胥又独断固执,强行谏阻,败坏、诋毁大王的事业,只希望吴国战 败来证明自己的计谋高明。现在大王亲自出征,出动全国的武装力量攻打齐国, 而伍子胥的劝谏不被采纳,因此就中止上朝,假装有病不随大王出征。大王不可 不戒备,这是很容易引起祸端的。况且我派人暗中探查,他出使齐国,就把他的 儿子托付给齐国的鲍氏。做人臣子,在国内不得意,就在外依靠诸侯,自己认为 是先王的谋臣,现在不被信用,时常郁郁不乐,产生怨恨情绪。希望大王对这件 事早日想办法。”吴王说:“没有你这番话,我也怀疑他了。”就派使臣把属镂 宝剑赐给伍子胥,说:“你用这把宝剑自杀。”伍子胥仰望天空叹息说:“唉! 谗言小人伯嚭要作乱,大王反来杀我。我使你父亲称霸。你还没确定为王位继承 人时,公子们争着立为太子,我在先王面前冒死相争,几乎不能得到太子的位职。 你立为太子后,还答应把吴国分一部分给我,我却不存在你报答的希望,可现在 你竟听信谄媚小人的坏话来杀害长辈。”于是告诉他亲近的门客说:“你们一定 要在我的坟墓上种植梓树,让它长大能够做棺材。挖出我的眼珠悬挂在吴国都城 的东门楼上,来观看越寇怎样进入都城,灭掉吴国。”于是自刎而死。 吴王听到这番话,大发雷霆,就把伍子胥的尸体装进皮革袋子里,漂浮在江中。 吴国人同情他,在江边给他修建了祠堂,因此,把这个地方命名叫胥山。 三、古诗词鉴赏 10.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阙题 刘眘虚(唐)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1)赏析“闲”的意蕴。 (2)简析颔联“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的表达效果。 (3)概括诗人形象特点。 【答案】(1)一个“闲”字,写出了诗人特有的心理感受,侧面烘托出书堂格 局风物环境的自然、幽雅、清丽的特点,突出了诗人明澈、疏旷、闲适的心境, 表现对山居诗书生活的惬意、自在、满足的感情。 (2)颔联视嗅结合,选择了“落花”与“流水”两个典型意象,以动衬静,营 造一幅时空交织、极富生机、诗意灵动的山景,融情于景,渲染了宁静、安谧、 清丽的意境氛围,表现了诗人山行漫步的愉悦、恬淡、闲适、自在的感受。 (3)儒雅随顺、恬然自安、疏放脱俗、寄意山水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査的是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 境、链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一般都有炼意的内容,如是写景的诗句往 往有炼意的成分,炼结构主要是统领全诗或在诗歌的结构中起关键的作用,如转 折、过渡等,炼手法主要是修辞和表现手法。答题时先答出字的含义,然后从以 上几个方面分析效果。此题主要从手法、表达效果、情感主旨三个角度作答即可 闲静的荆门面对蜿蜒的山路,柳荫深处蕴藏着读书的斋堂。“闲门向山路”。辶 里是没有多少人来打扰的,所以门也成了“闲门”。主人分明爱好观山,所以门 又向山路而设。进门一看,院子里种了许多柳树,长条飘拂,主人的读书堂就深 藏在柳影之中。原来这位主人是在山中专心致志研究学问的。景物中蕴含着读书 人惬意、愉悦的内心感受 (2)本题考査的是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诗句类试题要从手法、效果、情感等 角度进行分析作答,本题首先要理解诗歌的颔联:“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这二句,要特别注意“随”字。它赋予落花以人的动作,又暗示诗人也正在行动 之中,从中可以体味出诗人遥想青溪上游花在春光中静静绽放的景象。此时,水 面上漂浮着花瓣,流水也散发岀香气。芬芳的落花随着流水远远而来,又随着流 水远远而去,诗人完全被青溪春色吸引住了。他悠然自适,丝毫没有“流水落花 春去也”的感伤情调。他沿着青溪远远地走了一段路,还是不时地看到落花飘洒 在青溪中,于是不期而然地感觉到流水也是香的了。诗人的情感蕴含在这情景之 中,所以考生可以从融情于景的手法上赏析诗句。 (3)本题考査的是对诗歌中人物形象分析的能力。分析诗歌的形象特征注意从 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形象的属性,是“闺中女子”还是“戍边战士”是 落魄书生”还是“漂泊江湖的游子”等,然后分析人物的情绪是“壮志难酬” 还是“寂寞无聊”等,还要分析人物的具体的行动、生活的环境等,一般为“在 什么环境下的,做什么事情的内心充满什么情绪的什么形象。如此题诗描写深山 中一座别墅及其幽美环境。一开头就写进入深山的情景。“道由白云尽”,是说 通向别墅的路是从白云尽处开始的,可见这里地势相当高峻。这样开头,便已藏 过前面爬山一大段文字,省掉了许多拖沓。同时,它暗示诗人已是走在通向别墅 的路上,离别墅并不太远了。诗歌中塑造了一个寄情山水、闲适洒脱的形象。 【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 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 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写景顺序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 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 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四、名句名篇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2)忧劳可以兴国 (欧阳修《序》) (3)祸兮福之所倚 。(《老子》)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5)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7)从今若许闲乘月, 。(陆游《游山西村》)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 境、链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一般都有炼意的内容,如是写景的诗句往 往有炼意的成分,炼结构主要是统领全诗或在诗歌的结构中起关键的作用,如转 折、过渡等,炼手法主要是修辞和表现手法。答题时先答出字的含义,然后从以 上几个方面分析效果。此题主要从手法、表达效果、情感主旨三个角度作答即可。 闲静的荆门面对蜿蜒的山路,柳荫深处蕴藏着读书的斋堂。“闲门向山路”。这 里是没有多少人来打扰的,所以门也成了“闲门”。主人分明爱好观山,所以门 又向山路而设。进门一看,院子里种了许多柳树,长条飘拂,主人的读书堂就深 藏在柳影之中。原来这位主人是在山中专心致志研究学问的。景物中蕴含着读书 人惬意、愉悦的内心感受。 (2)本题考查的是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诗句类试题要从手法、效果、情感等 角度进行分析作答,本题首先要理解诗歌的颔联:“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这二句,要特别注意“随”字。它赋予落花以人的动作,又暗示诗人也正在行动 之中,从中可以体味出诗人遥想青溪上游花在春光中静静绽放的景象。此时,水 面上漂浮着花瓣,流水也散发出香气。芬芳的落花随着流水远远而来,又随着流 水远远而去,诗人完全被青溪春色吸引住了。他悠然自适,丝毫没有“流水落花 春去也”的感伤情调。他沿着青溪远远地走了一段路,还是不时地看到落花飘洒 在青溪中,于是不期而然地感觉到流水也是香的了。诗人的情感蕴含在这情景之 中,所以考生可以从融情于景的手法上赏析诗句。 (3)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中人物形象分析的能力。分析诗歌的形象特征注意从 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形象的属性,是“闺中女子”还是“戍边战士”是 “落魄书生”还是“漂泊江湖的游子”等,然后分析人物的情绪是“壮志难酬” 还是“寂寞无聊”等,还要分析人物的具体的行动、生活的环境等,一般为“在 什么环境下的,做什么事情的内心充满什么情绪的什么形象。如此题诗描写深山 中一座别墅及其幽美环境。一开头就写进入深山的情景。“道由白云尽”,是说 通向别墅的路是从白云尽处开始的,可见这里地势相当高峻。这样开头,便已藏 过前面爬山一大段文字,省掉了许多拖沓。同时,它暗示诗人已是走在通向别墅 的路上,离别墅并不太远了。诗歌中塑造了一个寄情山水、闲适洒脱的形象。 【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 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 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写景顺序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 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 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四、名句名篇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2)忧劳可以兴国,____________。(欧阳修《序》) (3)祸兮福之所倚,_____________。(《老子》)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5)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7)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8) 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 【答案】 (1).业精于勤荒于嬉 (2).逸豫可以亡身(3) 福兮祸之所伏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寄蜉蝣于天 地 6).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7).拄杖无时夜叩 (8).乘骐骥以驰骋兮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 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考生要注意平时 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书写时要注 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 別字。考生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嬉”“蜉蝣”“骐骥”“驰骋”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髙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 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 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査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 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五、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待车 汪曾祺 书放在映着许多倒影的漆桌上。烫金字的书脊在桌面造成一条低低的隧道。将晚 的车上堆积的烟灰太多了。车拼着命跑。可不是,表的声息都弱了。如落花,表 的声息积 室,又飘着,上上下下,如柳絮昵 车过了一站,又过了一站。 好好儿坐着。椅子是一个好主人,它多么诚恳,多么殷勤。尤其对于一个单身的 人,单身向天尽头走去的旅客。 书,随便挑一本看看的,也竟似很用功了。一口气看了大半本。 我们常在灯下大声读书,从前。我的声音若是高出了你的,你看一看我,低头拂 拂头发便用更高的声音赶过了我。我们在草地上读书,在大树下读书,在水湄 在花间,在火车上,还在待车室里。你看,云的影子从我的书上掠过去了,你看 呐,它飞,飞过草场了。草场上有花牛刍料,流动着云影的清风,洗了它的背, 又洗了它项间的铃与铃的声音。 还早呢。啊,书上的字全没有了。它们飞出去了。像到室里来啄食的小雀一样飞 出去了,剩得一方模糊的白色。怎么?一两分钟里天竟暗了。屋瓦上有羽毛的声 音,窗外原来就下着雨。一天如玉屑般的小水珠。江南黄梅天气。火车前面的巨 灯照在雨里一定好看极了。一声汽笛,火车压地驶过,天是那么灰灰的,看来却 异样的白。车上人不会知道。窗子落下,玻璃上极微细的琮铮,像小雨吸进厚绒 的帷子里了。 取下一个小皮包,想下站时要不要换一双鞋。 车上开丁灯,先生!一一噢。 抽一支烟吧,烟头红火如萤火虫飞在五月的故都。 “你再看书!天都黑了呢,又不许开灯,不爱惜眼睛。我开 “你开你开,我不看了。莫开,你看蓝天边那颗大星!莫开莫开。” “你看吧,让星星陪你,永远陪你
(8)____________,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 【答案】 (1). 业精于勤荒于嬉 (2). 逸豫可以亡身 (3). 福兮祸之所伏 (4).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 寄蜉蝣于天 地 (6).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7). 拄杖无时夜叩 门 (8). 乘骐骥以驰骋兮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 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考生要注意平时 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书写时要注 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 别字。考生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嬉”“蜉蝣”“骐骥”“驰骋”。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 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 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 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五、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待车 汪曾祺 书放在映着许多倒影的漆桌上。烫金字的书脊在桌面造成一条低低的隧道。将晚 的车上堆积的烟灰太多了。车拼着命跑。可不是,表的声息都弱了。如落花,表 的声息积满一室,又飘着,上上下下,如柳絮呢。 车过了一站,又过了一站。 好好儿坐着。椅子是一个好主人,它多么诚恳,多么殷勤。尤其对于一个单身的 人,单身向天尽头走去的旅客。 书,随便挑一本看看的,也竟似很用功了。一口气看了大半本。 我们常在灯下大声读书,从前。我的声音若是高出了你的,你看一看我,低头拂 一拂头发便用更高的声音赶过了我。我们在草地上读书,在大树下读书,在水湄, 在花间,在火车上,还在待车室里。你看,云的影子从我的书上掠过去了,你看 呐,它飞,飞过草场了。草场上有花牛刍料,流动着云影的清风,洗了它的背, 又洗了它项间的铃与铃的声音。 还早呢。啊,书上的字全没有了。它们飞出去了。像到室里来啄食的小雀一样飞 出去了,剩得一方模糊的白色。怎么?一两分钟里天竟暗了。屋瓦上有羽毛的声 音,窗外原来就下着雨。一天如玉屑般的小水珠。江南黄梅天气。火车前面的巨 灯照在雨里一定好看极了。一声汽笛,火车压地驶过,天是那么灰灰的,看来却 异样的白。车上人不会知道。窗子落下,玻璃上极微细的琮铮,像小雨吸进厚绒 的帷子里了。 取下一个小皮包,想下站时要不要换一双鞋。 ——车上开丁灯,先生!——噢。 抽一支烟吧,烟头红火如萤火虫飞在五月的故都。 “你再看书!天都黑了呢,又不许开灯,不爱惜眼睛。我开。” “你开你开,我不看了。莫开,你看蓝天边那颗大星!莫开莫开。” “你看吧,让星星陪你,永远陪你
啪地关上窗子,拉上帷子 笑什么,我不是星!” 车过了一站又一站,车载得我们多远多远 车在雨中奔驰。鞋到底换上了。街石在灯光下发亮,一街的人都换了鞋,从火车 上下来 的脚多半湿了,换了鞋的都觉得自己特别干松,于是走的比谁都快 敲门了。 谁?”一—“我。”一—“那么,我在家里 “你这人!我说把雨衣带在箱子里,才多重,,没几天,不带!’不带!你看, 头发上的 水都滴到人脸上了。” 门开了,又关上,(假定没有仆人吧)开门的听敲门的关门。 个年轻,不懂事,一个年轻懂事太多。因此常受埋怨,为感谢报答这种埋怨, 于是更 不懂事。 雨落着,但江南正有极好的春天。 因为想不出什么事情做,把买来准备在火车上看的书拿出来看看。一看,半本就 翻过去了。“唉,怎么办呢,明天?”看看装订得那么好,印刷得那么好,简直 是专为送人用的。一个人随随便便的竟看得一半本了,真不应该!阖起来。阖起 来。躺到床上去胡思乱想一阵吧。时间多呢。 春假一放,学校就显得特别大。宿舍,课室,连那个空场子,都放大了。假前 日,同学都走尽了。所有的床上全是光光的,只有一张床却好好的铺着。一个白 绸的大枕头,满绣着花朵,我的头埋在各种花朵里 我明天也要走了。但若是明天下雨,便可托辞不走。我真希望下雨 见鬼!看看表,早着哩,又被自己捉弄了一次。笑了笑。干什么呢?行李不须多 带,小 皮包里的东西理了又理,再没有什么可理的了。过的是种什么日子:真令人发愁 “你来?” “送人。” “为什么不好好睡觉?好,我买票去,等下陪你送人。” 车站,月台,路警,上车,小小手绢,在空中摇着,间或有一点泪痕,也干了。 车头吼着走了,上面和侧面同时喷出白云,白云,白云。……书放在桌上,分在 两边的纸页形成一个完全的对称 我们这一月旅行,你说,到哪儿去好,我不说,有你的地方都好 笑什么,我不是星星。你是!星星被我摘来了。 “先生,车不开了。” “不开最好,好极了,一一啊,不开了?为什么?” “不大清楚,谁知道是为什么呢?” 侍役说完了话,竟自走了。待车室里玻璃窗上全是水,外面景物模糊,如一个满 眼泪水的人所看见的天地一样。路警对于车辆太熟悉了,全不发生兴趣,在泥与 水的月台上来往的走,黑色的雨衣沙沙的发声。 我怎么办呢。 回去。没有雨鞋,没有雨伞,头发里的水流到脖子里。好像回不去
——啪地关上窗子,拉上帷子。 “笑什么,我不是星!” 车过了一站又一站,车载得我们多远多远。 车在雨中奔驰。鞋到底换上了。街石在灯光下发亮,一街的人都换了鞋,从火车 上下来 的脚多半湿了,换了鞋的都觉得自己特别干松,于是走的比谁都快。 敲门了。 “谁?”——“我。”——“那么,我在家里!” “你这人!我说把雨衣带在箱子里,才多重,.没几天,不带!’不带!你看, 头发上的 水都滴到人脸上了。” 门开了,又关上,(假定没有仆人吧)开门的听敲门的关门。 一个年轻,不懂事,一个年轻懂事太多。因此常受埋怨,为感谢报答这种埋怨, 于是更 不懂事。 雨落着,但江南正有极好的春天。 因为想不出什么事情做,把买来准备在火车上看的书拿出来看看。一看,半本就 翻过去了。“唉,怎么办呢,明天?”看看装订得那么好,印刷得那么好,简直 是专为送人用的。一个人随随便便的竟看得一半本了,真不应该!阖起来。阖起 来。躺到床上去胡思乱想一阵吧。时间多呢。 春假一放,学校就显得特别大。宿舍,课室,连那个空场子,都放大了。假前一 日,同学都走尽了。所有的床上全是光光的,只有一张床却好好的铺着。一个白 绸的大枕头,满绣着花朵,我的头埋在各种花朵里。 我明天也要走了。但若是明天下雨,便可托辞不走。我真希望下雨。 见鬼!看看表,早着哩,又被自己捉弄了一次。笑了笑。干什么呢?行李不须多 带,小 皮包里的东西理了又理,再没有什么可理的了。过的是种什么日子:真令人发愁。 “你来?” “送人。” “为什么不好好睡觉?好,我买票去,等下陪你送人。” 车站,月台,路警,上车,小小手绢,在空中摇着,间或有一点泪痕,也干了。 车头吼着走了,上面和侧面同时喷出白云,白云,白云。……书放在桌上,分在 两边的纸页形成一个完全的对称。 我们这一月旅行,你说,到哪儿去好,我不说,有你的地方都好。 笑什么,我不是星星。你是!星星被我摘来了。 ………… “先生,车不开了。” “不开最好,好极了,——啊,不开了?为什么?” “不大清楚,谁知道是为什么呢?” 侍役说完了话,竟自走了。待车室里玻璃窗上全是水,外面景物模糊,如一个满 眼泪水的人所看见的天地一样。路警对于车辆太熟悉了,全不发生兴趣,在泥与 水的月台上来往的走,黑色的雨衣沙沙的发声。 我怎么办呢。 回去。没有雨鞋,没有雨伞,头发里的水流到脖子里。好像回不去
回去,用一张素纸写了“待车室”三个字贴在墙上。 灯下大声读书。我的声音若是高出了你,你看一看我,低头拂一拂头发,便用更 高的声音赶过了我。如今“我”也是我,“你”也是我,一个镜子里,一个镜子 书帮助我们过了多少日子,读着,又平放在桌子上。 先生,你请坐坐吧。你累了呢。是呀,你忙得很。你一天到晚老是跑来跑去,真 是!椅子是多么一个好主人呀,它多么诚恳,多么殷勤 (选自《汪曾祺作品集》,有删改) 12.赏析第一段划线句子的艺术效果。 13.文章中多处提到“雨”,请简要分析“雨”在文中的作用。 14.概括小说中“我”的形象特点。 15.这是一篇典型的意识流小说,试探究其独特的艺术特式。 【答案】12.通感,将视觉和听觉相通,表现表的声音;把表的声音喻为“落 花”“柳絮”,具有一种悲凉感,烘托了悲凉的气氛 13.雨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使得文本结构严谨;推动情节发展,如雨中回 家后的埋怨;烘托人物心情,如希望下雨不走,表现“表”对江南的不舍, 14.是一个离家在外的学子,敏感细腻,孤独寂寞,不舍江南 15.大量内心独白,较少写实;时序穿插倒置,界限模糊,表现意识的漂流:;第 三人称之间的穿梭转换;直接引用、间接引用,自由变化。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査的是赏析句子的能力。小说中的赏析句子的题目主要是修辞手法和表现 手法,常见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 动静、虚实和视听结合等,答题时先辨析手法,然后结合文句进行解释,最后明 确效果。此题首先要理解划线句子:可不是,表的声息都弱了。如落花,表的声 息积满一室,又飘着,上上下下,如柳絮呢。语句重要是从视觉听觉的角度,表 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句子中也有比喻和拟人的修辞,生动的体现了时间就如 同落花一样,一去不复返,体现了作者对时间的感伤和痛楚。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情节内容的作用分析的能力。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 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 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 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此题主要从人物塑造、主旨的表达和情节 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本题主要从情节上,“雨”在文本中线索的作用来分析, 从主题上寄托了作者对江南雨季和江南环境的留恋和不舍之情。总之,考生从情 节结构、人物心理角度进行作答本题即可,在作答的时候要注意充分结合文本内 容进行分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査的是对人物形象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 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 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灯下大声读书。我的声音若是高出了你, 你看一看我,低头拂一拂头发,便用更高的声音赶过了我。如今“我”也是我, “你”也是我,一个镜子里,一个镜子外。以上这句话在文本中出现过两次,可 以看出我是一个读书人(学子)的形象。等情节中概括出其“充满幻想”的性格
回去,用一张素纸写了“待车室”三个字贴在墙上。 灯下大声读书。我的声音若是高出了你,你看一看我,低头拂一拂头发,便用更 高的声音赶过了我。如今“我”也是我,“你”也是我,一个镜子里,一个镜子 外。 书帮助我们过了多少日子,读着,又平放在桌子上。 先生,你请坐坐吧。你累了呢。是呀,你忙得很。你一天到晚老是跑来跑去,真 是!椅子是多么一个好主人呀,它多么诚恳,多么殷勤。 (选自《汪曾祺作品集》,有删改) 12. 赏析第一段划线句子的艺术效果。 13. 文章中多处提到“雨”,请简要分析“雨”在文中的作用。 14. 概括小说中“我”的形象特点。 15. 这是一篇典型的意识流小说,试探究其独特的艺术特式。 【答案】12. 通感,将视觉和听觉相通,表现表的声音;把表的声音喻为“落 花”“柳絮”,具有一种悲凉感,烘托了悲凉的气氛。 13. 雨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使得文本结构严谨;推动情节发展,如雨中回 家后的埋怨;烘托人物心情,如希望下雨不走,表现“表”对江南的不舍。 14. 是一个离家在外的学子,敏感细腻,孤独寂寞,不舍江南。 15. 大量内心独白,较少写实;时序穿插倒置,界限模糊,表现意识的漂流;第 一、三人称之间的穿梭转换;直接引用、间接引用,自由变化。 【解析】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赏析句子的能力。小说中的赏析句子的题目主要是修辞手法和表现 手法,常见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 动静、虚实和视听结合等,答题时先辨析手法,然后结合文句进行解释,最后明 确效果。此题首先要理解划线句子:可不是,表的声息都弱了。如落花,表的声 息积满一室,又飘着,上上下下,如柳絮呢。语句重要是从视觉听觉的角度,表 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句子中也有比喻和拟人的修辞,生动的体现了时间就如 同落花一样,一去不复返,体现了作者对时间的感伤和痛楚。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情节内容的作用分析的能力。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 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 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 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此题主要从人物塑造、主旨的表达和情节 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本题主要从情节上,“雨”在文本中线索的作用来分析, 从主题上寄托了作者对江南雨季和江南环境的留恋和不舍之情。总之,考生从情 节结构、人物心理角度进行作答本题即可,在作答的时候要注意充分结合文本内 容进行分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 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 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灯下大声读书。我的声音若是高出了你, 你看一看我,低头拂一拂头发,便用更高的声音赶过了我。如今“我”也是我, “你”也是我,一个镜子里,一个镜子外。以上这句话在文本中出现过两次,可 以看出我是一个读书人(学子)的形象。等情节中概括出其“充满幻想”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