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苑高级中学月考试卷 语文 (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语言文字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舟楫(j1)句读(dou)六艺经传( z h uan) B阿谀(yu)跬步(gui)木直中绳( z hon g) C黯淡(dan)槁暴(p山豉而望矣(qi D骐骥(ji)参省(xing)生非异也(xing)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锲而舍之戕害斑斓槁暴 B金石可镂驽马骐骥檄文 C.出类拔萃慰籍闲暇时髦 D蓬荜生辉蓬勃彷徨符箓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恿 感动了无数市民。 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 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C.过去翘首西望,海面托着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如 今,一切已经成为过眼云烟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 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 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 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滴尽致 D.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 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 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B.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 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C.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 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D.将于2013年建成的京沪髙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 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
苏苑高级中学月考试卷 语文 (总分:100 分 时间 90 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舟楫(jí) 句读(dòu) 六艺经传(zhuàn) B.阿谀(yú) 跬步(guǐ) 木直中绳(zhòng) C.黯淡(dàn) 槁暴(pù) 跂而望矣(qì) D.骐骥(jì) 参省(xǐng) 生非异也(xìng)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锲而舍之 戕害 斑斓 槁暴 B.金石可镂 驽马 骐骥 檄文 C.出类拔萃 慰籍 闲暇 时髦 D.蓬荜生辉 蓬勃 彷徨 符箓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 分) 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 感动了无数市民。 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 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C.过去翘首西望,海面托着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如 今,一切已经成为过眼云烟。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 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 分) 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 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 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D.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 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 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B.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 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C.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 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D.将于 2013 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 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
了珍惜的机会。 B.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 以发挥得更好。 C.最近一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较快,部分地区和行 业出现了经营者串通涨价、哄抬价格和变相提价,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D.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 了相关提示。 、文言文阅读(18分)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岂,难道。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疑惑。 D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 8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其闻道也固先亚吾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平己 C.而耻学于师 不拘于时,学于余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故木受绳则直 9.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与“蟹六跪而二螯”的“而”相同的一句是()(3 分) A.吾尝终日而思矣。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D.而耻学于师 10.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3分)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今之众人,其工圣人也亦远矣 C.吾从而师之。 D.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1.找出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D.不拘于时,学于余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愈第一次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明确了教师的职能作用, 这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 B第一段主要是正面阐述,作者从年龄大小、闻道先后、地位贵贱等方面全面 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C.第二段拿“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作对比,使本文更具有现实性,其矛 头直指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之风 D作者举孔子的言行为例,目的是为了说明教师地位与求学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10分) 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13-15题
了珍惜的机会。 B.这次外出比赛,我—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 以发挥得更好。 C.最近一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较快,部分地区和行 业出现了经营者串通涨价、哄抬价格和变相提价,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D.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 了相关提示。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岂,难道。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疑惑。 D.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 8.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而耻学于师 不拘于时,学于余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故木受绳则直 9.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与“蟹六跪而二螯”的“而”相同的一句是( )(3 分) A.吾尝终日而思矣。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D.而耻学于师。 10.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3 分)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吾从而师之。 D.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1.找出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D.不拘于时,学于余。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韩愈第一次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明确了教师的职能作用, 这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 B.第一段主要是正面阐述,作者从年龄大小、闻道先后、地位贵贱等方面全面 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C.第二段拿“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作对比,使本文更具有现实性,其矛 头直指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之风。 D.作者举孔子的言行为例,目的是为了说明教师地位与求学的重要性。 三、诗歌鉴赏(10 分) 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 13-15 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3.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这首五言古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闲欣赏,反映出作者厌恶官场 腐败、决心归隐自洁的人生追求 B第一、二句直接道出作者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喜爱,对车马喧嚣的官场生活的 厌倦 C.第三、四句自问自答,表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D.第五一一八句将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构成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 面,作者完全陶醉在悠闲自得之中 E.“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两句是全诗的总结,意即大自然有人生的真义 作者想说出来却不能说出 1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3) 答 1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写出了日近黄昏、云入山山配飞鸟入林的 景象请联系上下文,品析诗句的深层喻义(4分) 答 四、默写(8分) (1)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 善假于物也。 (3)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5)吾师道也, (6)位卑则足羞, (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五、语言文字运用表述题(9分) 17.根据下面的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地震现象。(不超过30个字)(4分) 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 幔,外层是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 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从而产生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 地面震动。震波极其强烈的超级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 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 等次生灾害。 答:地震是 的自然 现象。 18.某校开展硏究性学习活动,一位学生按照学校要求和研究程序,开始认真搜 集资料、展开社会调查。工作进行到一半时,家长知悉,以高考不考为由,要孩 子敷衍了事。如果你是这位学生,将如何劝说家长?(不超过50字)(5分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3.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这首五言古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闲欣赏,反映出作者厌恶官场 腐败、决心归隐自洁的人生追求 B.第一、二句直接道出作者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喜爱,对车马喧嚣的官场生活的 厌倦 C.第三、四句自问自答,表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D.第五――八句将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构成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 面,作者完全陶醉在悠闲自得之中 E.“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两句是全诗的总结,意即大自然有人生的真义, 作者想说出来却不能说出 1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3) 答: 1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写出了日近黄昏、云入山山配飞鸟入林的 景象请联系上下文,品析诗句的深层喻义(4 分) 答: 四、默写(8 分) 16. (1)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 ,善假于物也。 (3)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5)吾师道也, 。 (6)位卑则足羞, 。 (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五、语言文字运用表述题(9 分) 17. 根据下面的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地震现象。(不超过 30 个字)(4 分) 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 幔,外层是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 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从而产生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 地面震动。震波极其强烈的超级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 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 等次生灾害。 答:地震是 ▲ 的自然 现象。 18.某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一位学生按照学校要求和研究程序,开始认真搜 集资料、展开社会调查。工作进行到一半时,家长知悉,以高考不考为由,要孩 子敷衍了事。如果你是这位学生,将如何劝说家长?(不超过 50 字)(5 分)
答 六、名著阅读(15分) 9.下面几个句子是对人物肖像的描写,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3分) ①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②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 ③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 丹唇未启笑先闻。 ④两弯似蹙非蹙绢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A、探春、惜春、李纨、王熙凤 B、迎春、探春、王熙凤、林黛玉 C、迎春、林黛玉、王熙凤、李纨 D、探春、李纨、林黛玉、王熙凤 20.下面对各句中的“笑”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A.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 (因初见贵客而异常高兴) B.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环进来笑道:“宝玉来了!”(反映出 宝玉平时对下人随和平等) C.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明笑的人物地位非同一般,无所 顾忌) D.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 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笑王熙凤乖巧精灵,实际 上哪里预备了) 21.下面关于《西江月》二词内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词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宝玉,实际上却是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 B.二词对宝玉的不谙世务、不喜读书、不思进取的不肖行为作了批判。 C.二词预示了作为封建贵族家庭里的富贵闲人的不幸结局一一富贵分散, 家道败落。 D.《红楼梦》续书的结尾,宝玉高中乡魁,荣受朝封,光耀祖上,又生贵子, 继承祖业,与“天下无能第一”相矛盾,继续写违背了曹雪芹写贾宝玉的原意 22.以下的外貌描写各写的是谁?分别表现了每个人怎样的特点?每项不超过 个字。(6分) ①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②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 丹唇未启笑先闻。 ③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 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答 (2) 七、现代文阅读(22分) 江南无雪 刘长春 1故乡的冬天留给我童年与少年的,是飘雪的记忆
答: 六、名著阅读(15 分) 19.下面几个句子是对人物肖像的描写,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 )(3 分) ①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②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 ③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 丹唇未启笑先闻。 ④两弯似蹙非蹙绢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A、探春、惜春、李纨、王熙凤 B、迎春、探春、王熙凤、林黛玉 C、迎春、林黛玉、王熙凤、李纨 D、探春、李纨、林黛玉、王熙凤 20.下面对各句中的“笑”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3 分) A.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 (因初见贵客而异常高兴) B.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环进来笑道:“宝玉来了!”(反映出 宝玉平时对下人随和平等) C.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明笑的人物地位非同一般,无所 顾忌) D.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 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笑王熙凤乖巧精灵,实际 上哪里预备了) 21.下面关于《西江月》二词内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二词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宝玉,实际上却是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 B.二词对宝玉的不谙世务、不喜读书、不思进取的不肖行为作了批判。 C. 二词预示了作为封建贵族家庭里的富贵闲人的不幸结局——富贵分散, 家道败落。 D.《红楼梦》续书的结尾,宝玉高中乡魁,荣受朝封,光耀祖上,又生贵子, 继承祖业,与“天下无能第一”相矛盾,继续写违背了曹雪芹写贾宝玉的原意。 22.以下的外貌描写各写的是谁?分别表现了每个人怎样的特点?每项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①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②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 丹唇未启笑先闻。 ③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 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答: (1) (2) (3) 七、现代文阅读(22 分) 江南无雪 刘长春 1 故乡的冬天留给我童年与少年的,是飘雪的记忆
2向暮时节,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着跑得飞快,气温骤降到零下几度的时 候,大人们抬头望一眼灰暗的天空,说是“快要下雪了!” 3不一会儿,先是窸窸窣窣的“雨夹雪”,那雨点伴随天然六角的晶体敲打 着屋背的黑瓦,就如音乐家灵巧的手轻轻地划过琴键,丁丁东东。多少年过去了, 这碎玉之声还萦回在我的耳际。夜里总是睡不稳,会几次三番爬出被窝拉开窗帘 看一眼,外面是不是真的下雪了。雪,说不上是什么时候,在人不知不觉中斜刺 里飘落了。屋外,清冷的月光下,没有人踏雪而行,用不着着急,像林冲那样, 一步高,一步低,踉踉跄跄,捉脚不住,雪夜上梁山。路上无人,田野无人。只 有被风追逐着的雪,上下旋转着,左右飞舞着,飘飘洒洒,疏疏密密,忽而转身 腾空,忽而前展双臂,然后,一头扑向期待拥抱她的大地。我想象这是在灯光雪 亮的舞台上,大自然正在上演一场优美的舞蹈,而雪的舞蹈是一种诗意的语言, 关于天的辽远,关于风的吟唱,关于云的彩衣,关于雨的精魂……满心欢喜地躺 回被窝,睡梦中又好像听见了,那纷至沓来的雪的脚步——一走进我家的院子了 铺在你家的门槛外了,镶上他家的窗台了,漫过田间高高低低的小路了,平齐河 边弯月似的石桥了 4清晨推门,眼前一亮:昨夜隔壁瓦屋纸窗外的世界,一片洁白。昨日地上 堆满落叶还显得一片狼藉的院子,现在被大雪所掩盖,像在上面盖了一块洁白的 手巾;两株挺拔的枣树,威风凛凛地披挂着银色的甲胄,从四面八方伸出雪白的 手臂,指向天空;小河结了厚冰,听不见流淌的声音,没有桥,也无须桥,有 种无形的力量吸引着人一直走到对岸。河那边是田野,眺望与地平线相接的远处, 也是覆盖了皑皑大雪的白线。那白雪是披在原野身上冬天的被子。在那里,“大 地也睡着了——这不是长眠,这似乎是它辛勤一年以来的第一次安睡。”(梭罗《冬 日漫步》) 5当我不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亲的时候,关于雪的记忆也就逐渐淡漠了。 孩子们却没有忘记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向往冬天,向往寒冷,向往雪花飘飘的日 子……可是冬天已经变得暖和了,没有寒冷,也没有雪。有几个冬日,天阴沉着 脸,云被风追赶着跑得飞快,气温又骤然下降了,看样子是下雪的天气。还在上 小学的儿子,迫不及待地问我:“爸爸,什么时候下雪?”我说:“快了,这天准 下雪!”可是,雪,向往中的雪,孩子眼里的雪,被人千呼万唤着的雪,总是没 有落下来。是啊,“你的睫毛上和舌头上/没有落过甜雪花/怎能说懂得温柔/ 你没有审视过六角的雪花/你没有见过积雪成冰/没有听过夜半的冰裂/怎能 说懂得创造、破坏和一尘不染的纯洁……”(邵燕祥《雪》) 6江南的冬天怎么不下雪了?四季不再分明了?——我回答不上。也许,孩 子长大了,长了知识,一切都会自己解答。但是,我盼望雪,依然想念过去有雪 的日子。“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7现在,我家里有酒,有“火炉”,独酌以外,也喜欢雪夜有人敲门,举杯 共饮,作通宵长谈。明朝酒醒,不妨雇一条小舟,一起往东湖看雪 23.第三段中,作者写了哪些“飘雪的记忆”?请分条写出。(4分) 24.请简析第四段的表达特色并概括雪景的特征。(6分) 答 25.第五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6分) 答 26.本文题为“江南无雪”,文中却用大量篇幅写雪,请结合全文探究这样安排
2 向暮时节,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着跑得飞快,气温骤降到零下几度的时 候,大人们抬头望一眼灰暗的天空,说是“快要下雪了!” 3 不一会儿,先是窸窸窣窣的“雨夹雪”,那雨点伴随天然六角的晶体敲打 着屋背的黑瓦,就如音乐家灵巧的手轻轻地划过琴键,丁丁东东。多少年过去了, 这碎玉之声还萦回在我的耳际。夜里总是睡不稳,会几次三番爬出被窝拉开窗帘 看一眼,外面是不是真的下雪了。雪,说不上是什么时候,在人不知不觉中斜刺 里飘落了。屋外,清冷的月光下,没有人踏雪而行,用不着着急,像林冲那样, 一步高,一步低,踉踉跄跄,捉脚不住,雪夜上梁山。路上无人,田野无人。只 有被风追逐着的雪,上下旋转着,左右飞舞着,飘飘洒洒,疏疏密密,忽而转身 腾空,忽而前展双臂,然后,一头扑向期待拥抱她的大地。我想象这是在灯光雪 亮的舞台上,大自然正在上演一场优美的舞蹈,而雪的舞蹈是一种诗意的语言, 关于天的辽远,关于风的吟唱,关于云的彩衣,关于雨的精魂……满心欢喜地躺 回被窝,睡梦中又好像听见了,那纷至沓来的雪的脚步──走进我家的院子了, 铺在你家的门槛外了,镶上他家的窗台了,漫过田间高高低低的小路了,平齐河 边弯月似的石桥了…… 4 清晨推门,眼前一亮:昨夜隔壁瓦屋纸窗外的世界,一片洁白。昨日地上 堆满落叶还显得一片狼藉的院子,现在被大雪所掩盖,像在上面盖了一块洁白的 手巾;两株挺拔的枣树,威风凛凛地披挂着银色的甲胄,从四面八方伸出雪白的 手臂,指向天空;小河结了厚冰,听不见流淌的声音,没有桥,也无须桥,有一 种无形的力量吸引着人一直走到对岸。河那边是田野,眺望与地平线相接的远处, 也是覆盖了皑皑大雪的白线。那白雪是披在原野身上冬天的被子。在那里,“大 地也睡着了──这不是长眠,这似乎是它辛勤一年以来的第一次安睡。”(梭罗《冬 日漫步》) 5 当我不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亲的时候,关于雪的记忆也就逐渐淡漠了。 孩子们却没有忘记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向往冬天,向往寒冷,向往雪花飘飘的日 子……可是冬天已经变得暖和了,没有寒冷,也没有雪。有几个冬日,天阴沉着 脸,云被风追赶着跑得飞快,气温又骤然下降了,看样子是下雪的天气。还在上 小学的儿子,迫不及待地问我:“爸爸,什么时候下雪?”我说:“快了,这天准 下雪!”可是,雪,向往中的雪,孩子眼里的雪,被人千呼万唤着的雪,总是没 有落下来。是啊,“你的睫毛上和舌头上/没有落过甜雪花/怎能说懂得温柔/ 你没有审视过六角的雪花/你没有见过积雪成冰/没有听过夜半的冰裂/怎能 说懂得创造、破坏和一尘不染的纯洁……”(邵燕祥《雪》) 6 江南的冬天怎么不下雪了?四季不再分明了?──我回答不上。也许,孩 子长大了,长了知识,一切都会自己解答。但是,我盼望雪,依然想念过去有雪 的日子。“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7 现在,我家里有酒,有“火炉”,独酌以外,也喜欢雪夜有人敲门,举杯 共饮,作通宵长谈。明朝酒醒,不妨雇一条小舟,一起往东湖看雪…… 23.第三段中,作者写了哪些“飘雪的记忆”?请分条写出。(4 分) 答: 24.请简析第四段的表达特色并概括雪景的特征。(6 分) 答: 25.第五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6 分) 答: 26.本文题为“江南无雪”,文中却用大量篇幅写雪,请结合全文探究这样安排
有哪些意图。(6分) 答
有哪些意图。(6 分) 答:
苏苑高级中学月考试卷 语文答案 (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36分) 答案 题号 208 参考答案 1.①听落雪的碎玉之声:②多次爬出被窝看雪:③梦中的雪景。(本题4分,答出1点2 分,2点4分) 2.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由近及远描写雪中的景物,突出雪后的洁净、辽阔 和宁静。(“特色”3分,其中“手法”2分,答出两种即可:“由近及远”1分。“特征” 分,“洁净”“辽阔”“宁静”各1分) 3.内容上:表达了盼望之强和失望之深。 形式上: ①照应题目 ②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雪景描写、雪天盼望。为下文“江南无雪”的思考和忧虑做铺垫。 (“内容”2分,“盼望”与“失望”各1分;“形式”4分,每条2分) 4.①以昔日大雪反衬今日无雪,表现对环境恶化的忧虑和希望环境早日改善的愿望。 ②以我童年赏雪和儿子童年无雪可赏对照,希望孩子有快乐丰富的童年,能更好地认识自然 和人生 ③以现实的无雪和想象中的夜饮赏雪映衬,表达对人生美好情趣的渴望 (要求答出两点,一点3分。意思对即可) ①贾宝玉:萧洒英俊、善良多情。…②王煕凤:刁钻铰黠、谄上欺下。…③林 黛玉:聪慧灵秀,体弱多病。 3.(4分)参考答案:地震是地壳内部发生变化产生震波而引地面震动的现象 (地球内部”“发生变化”产生震波”“地面震动”各1分) 4.参考示例:爸爸,“研宄性学习”是必修课,不能马虎!这阶段的努力使我收获不少,这 种探究能力也是高考所需要的,希望你支持!(5分。观点1分;得体1分;理由3分,围 统“学校要求”“进行到一半”“高考不考”三个角度,各1分)“ 7·.E(2分) 8改“望”不好“见”表明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 形象忽然映人眼帘。而“望”即有意远看,改“望”此篇神气索然(2分) 鸟儿在空中经受了风雨严寒的折磨,倦而知还,作者以飞鸟自喻,以飞鸟倦而 知还来表达他弃官归隐的惬意情怀(2分)
苏苑高级中学月考试卷 语文答案 (总分:100 分 时间 90 分钟) 一~二(36 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C D C D A 题号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C C C C D 参考答案 1.①听落雪的碎玉之声;②多次爬出被窝看雪;③梦中的雪景。(本题 4 分,答出 1 点 2 分,2 点 4 分) 2.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由近及远描写雪中的景物,突出雪后的洁净、辽阔 和宁静。(“特色”3 分,其中“手法”2 分,答出两种即可;“由近及远”1 分。“特征”3 分,“洁净”“辽阔”“宁静”各 1 分) 3.内容上:表达了盼望之强和失望之深。 形式上: ①照应题目; ②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雪景描写、雪天盼望。为下文“江南无雪”的思考和忧虑做铺垫。 (“内容”2 分,“盼望”与“失望”各 1 分;“形式”4 分,每条 2 分) 4.①以昔日大雪反衬今日无雪,表现对环境恶化的忧虑和希望环境早日改善的愿望。 ②以我童年赏雪和儿子童年无雪可赏对照,希望孩子有快乐丰富的童年,能更好地认识自然 和人生。 ③以现实的无雪和想象中的夜饮赏雪映衬,表达对人生美好情趣的渴望。 (要求答出两点,一点 3 分。意思对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