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苏州市第一学期高三期初调研试卷 语文 注意:本试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 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歌德的字斜得厉害,但整齐。▲,像一片被大风吹伏了的柳枝。席勒的字正常 而略显自由,我想应该是多数西方有才华作家的习惯写法。最怪异的莫过于尼采,那么 的思想,手稿却板正、。▲。,像是一个木讷的抄写者的笔触。 A.洒脱特立独行拘谨 B.潇洒狂放不羁拘谨 C.洒脱特立独行谨慎 D.潇洒狂放不羁谨慎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与文学趣味相平行,并具体体现这一趣味构成元画特色的是,对笔墨的突出强调。 它不仅是种形式美、结构美,而且在这形式结构中能传达出人的种种主观 精神境界、气韵、兴味。这样,就把中国的线的艺术传统推上了它的最高阶段。 ①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 ②笔墨可以具有不依存于表现对象的相对独立的美 ③也就是说,在文人画家看来 ④这是中国绘画艺术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 ⑤而且在于或更在于描画本身的线条、色彩亦即所谓笔墨本身 ⑥而元画也因此才获得了它所独有的审美成就 A.①⑤④⑥②③B.④⑥③①⑤②C.④⑥①⑤③②D.②③①⑤④⑥ 3.下列诗词所咏的传统节日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 A.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C.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D.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4.对下面一段文字意思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2019~2020 学年苏州市第一学期高三期初调研试卷 语 文 2019. 9 注意:本试卷满分160 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 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2 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歌德的字斜得厉害,但整齐 ▲ ,像一片被大风吹伏了的柳枝。席勒的字正常 而略显自由,我想应该是多数西方有才华作家的习惯写法。最怪异的莫过于尼采,那么 ▲ 的思想,手稿却板正、 ▲ ,像是一个木讷的抄写者的笔触。 A.洒脱 特立独行 拘谨 B.潇洒 狂放不羁 拘谨 C.洒脱 特立独行 谨慎 D.潇洒 狂放不羁 谨慎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与文学趣味相平行,并具体体现这一趣味构成元画特色的是,对笔墨的突出强调。 ▲ 。它不仅是种形式美、结构美,而且在这形式结构中能传达出人的种种主观 精神境界、气韵、兴味。这样,就把中国的线的艺术传统推上了它的最高阶段。 ①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 ②笔墨可以具有不依存于表现对象的相对独立的美 ③也就是说,在文人画家看来 ④这是中国绘画艺术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 ⑤而且在于或更在于描画本身的线条、色彩亦即所谓笔墨本身 ⑥而元画也因此才获得了它所独有的审美成就 A.①⑤④⑥②③ B.④⑥③①⑤② C.④⑥①⑤③② D.②③①⑤④⑥ 3.下列诗词所咏的传统节日与其他三项不一致 ...的一项是 (3 分) A.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C.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D.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4.对下面一段文字意思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3 分)
国家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为的是保障个人的发展。但是当国家变成了主要的东西, 个人沦为它的工具和意志方面的弱方,于是所有各种细微的价值就全丧失了。石头必 须破碎开以便让植物生长,土壤必须先疏松开才能使植物果实累累,只有当社会疏松到 足以使个人的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时候,有价值的成就才会从人类社会中萌发。 A.国家和社会对个人造成束缚。 B.要个人发展就不能接受社会和国家的管理 C.社会和国家给予个人自由的环境,个人才能创造出价值 D.在强大的国家和社会面前,个人的力量是容易被弱化。 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周云渊先生传 黄宗羲 周述学字继志,别号云渊,越之山阴人。好深湛之思,凡经济之学,必探原板委,尤 邃于易历。古之言历者以郭守敬为最。而守敬所作历经载于元史者,言理而不传其法。 自西域经纬历入中国,始闻经纬凌犯之说。然其立法度数与中历不合。毗陵唐顺之慨 然欲创纬法,以会通中西。卒官不果。述学乃撰《中经》,用中国之算,测西域之占,以 毕顺之之志。古来无所谓星道者,述学正其讹舛,删其繁芜,补历代之所未备。莫不各有 成书,发前人所未发。盖博而能精,上下千余年,唯述学一人而已。 嘉靖间,赵司马访之边事,述学曰:“今岁主有边兵,应在乾、艮二州,京师可无虞 也。”已如其言。总督胡宗宪征倭,私述学于幕中,以密计,卒成海上之功。武林兵变, 述学论以国运安平,不可妄动,其魁亦信述学之言多验,谋遂寝。述学在南北兵间,多所 擘画,其功归之主者,未尝引为己有,故人亦莫得而知也 甲戌,余邂逅述学诸孙周仲,见其架上堆云渊《神道大编》数十册,其册皆方广二尺 余,仲言遗书多所散失,此不能十之一二也。余欲尽抄其所有,会仲游楚,不果。丙戌乱 后,于故书铺中得中经测图、地理数种,见其历宗述学之《通议》,而掩之为己有也。余 读嘉靖间诸老先生文集,鲜有及述学者。唐顺之与之同学,其与人论历,皆得之于述学, 而亦未尝言所得之自,岂身任绝学,不欲使人参之耶?天下承平久矣,士人以科名禄位相 高,多不说学,述学以布衣游公卿间,宜其卜祝戏弄,为所轻也。虽然,学如述学,國千 年若旦暮,奚藉乎一日之知哉 (选自《黄梨洲文集》,有删
国家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为的是保障个人的发展。但是当国家变成了主要的东西, 当个人沦为它的工具和意志方面的弱方,于是所有各种细微的价值就全丧失了。石头必 须破碎开以便让植物生长,土壤必须先疏松开才能使植物果实累累,只有当社会疏松到 足以使个人的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时候,有价值的成就才会从人类社会中萌发。 A.国家和社会对个人造成束缚。 B.要个人发展就不能接受社会和国家的管理。 C.社会和国家给予个人自由的环境,个人才能创造出价值。 D.在强大的国家和社会面前,个人的力量是容易被弱化。 二、文言文阅读 (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 ~8 题。 周云渊先生传 黄宗羲 周述学字继志,别号云渊,越之山阴人。好深湛之思,凡经济之学,必探原板委,尤 邃.于易历。古之言历者以郭守敬为最。而守敬所作历经载于元史者,言理而不传其法。 自西域经纬历入中国,始闻经纬凌犯之说。然其立法度数与中历不合。毗陵唐顺之慨 然欲创纬法,以会通中西。卒.官不果。述学乃撰《中经》,用中国之算,测西域之占,以 毕顺之之志。古来无所谓星道者,述学正其讹舛,删其繁芜,补历代之所未备。莫不各有 成书,发前人所未发。盖博而能精,上下千余年,唯述学一人而已。 嘉靖间,赵司马访之边事,述学曰:“今岁主有边兵,应在乾、艮二州,京师可无虞. 也。”已如其言。总督胡宗宪征倭,私述学于幕中,以密计,卒成海上之功。武林兵变, 述学论以国运安平,不可妄动,其魁亦信述学之言多验,谋遂寝.。述学在南北兵间,多所 擘画,其功归之主者,未尝引为己有,故人亦莫得而知也。 甲戌,余邂逅述学诸孙周仲,见其架上堆云渊《神道大编》数十册,其册皆方广二尺 余,仲言遗书多所散失,此不能十之一二也。余欲尽抄其所有,会仲游楚,不果。丙戌乱 后,于故书铺中得中经测图、地理数种,见其历宗述学之《通议》,而掩之为己有也。余 读嘉靖间诸老先生文集,鲜有及述学者。唐顺之与之同学,其与人论历,皆得之于述学, 而亦未尝言所得之自,岂身任绝学,不欲使人参之耶?天下承平久矣,士人以科名禄位相 高,多不说学,述学以布衣游公卿间,宜其卜祝戏弄,为所轻也。虽然,学如述学,固千 年若旦暮,奚藉乎一日之知哉。 (选自《黄梨洲文集》,有删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尤邃于易历 邃:精通 B.卒官不果 卒:死亡 C.京师可无虞也虞:忧患 D.谋遂寝 寝:搁置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历法研究以郭守敬最有名,但他写的历经只讲规律不说方法 B.西域传入中原的经纬历与中原不合,周述学撰写《中经》,用中原算法测量西域占象 术 C.周述学在帮助胡宗宪完成征倭之功中多有谋划,但他都归功其主子,因此没有人知 道。 D.唐顺之为了独占绝学,从来没有对人说过自己关于历法的观点来源于周述学这件事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述学正其讹舛,删其繁芜,补历代之所未备。 (2)士人以科名禄位相高,多不说学,述学以布衣游公卿间,宜其卜祝戏弄,为所轻也 8.请简要概括周述学治学的特点。(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 湖上即事 陈起 波光山色两盈盈,短策青鞋信意行。 葑草烟开遥认鹭,柳条春早未藏莺。 谁家艳饮歌初歇,有客孤舟笛再横。 风景无穷吟莫尽,且将酩酊乐浮生。 9.请赏析颔联与颈联的表达效果。(6分) 10.请结合整首诗分析诗人形象。(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朝菌不知晦朔,_▲,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2)▲,恐年岁之不吾与 (屈原《离骚》) (3)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改)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尤邃.于易历 邃:精通 B.卒.官不果 卒:死亡 C.京师可无虞.也 虞:忧患 D.谋遂寝. 寝:搁置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古代历法研究以郭守敬最有名,但他写的历经只讲规律不说方法。 B.西域传入中原的经纬历与中原不合,周述学撰写《中经》,用中原算法测量西域占象 术。 C.周述学在帮助胡宗宪完成征倭之功中多有谋划,但他都归功其主子,因此没有人知 道。 D.唐顺之为了独占绝学,从来没有对人说过自己关于历法的观点来源于周述学这件事。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述学正其讹舛,删其繁芜,补历代之所未备。 (2)士人以科名禄位相高,多不说学,述学以布衣游公卿间,宜其卜祝戏弄,为所轻也。 8.请简要概括周述学治学的特点。(4 分) 三、古诗词鉴赏 (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9~10 题。 湖上即事 陈起 波光山色两盈盈,短策青鞋信意行。 葑草烟开遥认鹭,柳条春早未藏莺。 谁家艳饮歌初歇,有客孤舟笛再横。 风景无穷吟莫尽,且将酩酊乐浮生。 9.请赏析颔联与颈联的表达效果。(6 分) 10.请结合整首诗分析诗人形象。(5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 (8 分) 11.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朝菌不知晦朔, ▲ ,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2) ▲ ,恐年岁之不吾与。 (屈原《离骚》) (3)长风破浪会有时, ▲ 。 (李白《行路难》)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5)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6)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7)好学近乎知, 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8)牢骚太盛防肠断, (毛泽东《和柳亚子》) 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南方 豪·路·博尔赫斯 ①胡安·达尔曼,是科尔多瓦街市立图书馆的秘书,自认为是土生土长的阿根廷人 他的祖父是福音会的牧师,他的外祖父是被长矛刺死的作战步兵,在两个格格不入的家世 之间,达尔曼选择了浪漫主义死亡的家世。达尔曼省吃俭用,勉强保住南方的一个庄园, 那处产业原是外祖父家族的,他经常回忆的是那些香桉树和那幢已经泛白的红色房子。也 许是琐碎的事务,也许是懒散,将他一直羁留在城市。年复一年,他满足于以抽象的观念 占有这个庄园,确信他在平原的家在等他归去。 ②一天下午,达尔曼买到威尔版的《一千零一夜》,他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便匆匆走 上楼梯,却不想谁油漆了窗子,忘了关上,害他划破了头。高烧把他折磨得死去活来,《 千零一夜》里的插图在他恶梦中频频出现。大夫把他送到厄瓜多尔街的一家疗养院拍Ⅹ光 片,他坚强地忍受了那些极其痛苦的治疗,但是当大夫告诉他,败血症几乎让他送命时, 达尔曼为自己的命运感到悲哀,失声哭了。过了不久,他开始好转,医生说很快就可以去 庄园休养。难以置信的是,那天居然来到。 ③达尔曼踏上了去南方的火车。列车启动后,他取出《一千零一夜》的第一册,这部 书同他不幸的遭遇密切相连,他带这部书出门就是要表明不幸已经勾销,是对被挫败的邪 恶力量一次暗自得意的挑战。明天早晨我就在庄园里醒来了,他想道,他有一身而为二人 的感觉:一个人是秋日在祖国的大地上行进,另一个给关在疗养院里,忍受着有条不紊的 摆布。 ④列车吃力地停住了,没有停在惯常的车站,而是停在达尔曼几乎不认识的稍前面的 个车站,周围几乎是一片荒野,站长告诉他远处的一家铺子里也许能找到一辆车。 ⑤达尔曼步行前去杂货铺,太阳的余辉把深切阒静的平原映照得更辉煌。店主说可以 送他,为了消磨等车的时光,达尔曼决定在这里吃晩饭。一张桌子旁有几个雇工又吃又
(4) ▲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5)此情可待成追忆, ▲ 。 (李商隐《锦瑟》) (6)纵一苇之所如, ▲ 。 (苏轼《赤壁赋》) (7)好学近乎知, ▲ ,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8)牢骚太盛防肠断, ▲ 。 (毛泽东《和柳亚子》) 五、现代文阅读(一) (15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4 题 南 方 豪·路·博尔赫斯 ①胡安·达尔曼,是科尔多瓦街市立图书馆的秘书,自认为是土生土长的阿根廷人。 他的祖父是福音会的牧师,他的外祖父是被长矛刺死的作战步兵,在两个格格不入的家世 之间,达尔曼选择了浪漫主义死亡的家世。达尔曼省吃俭用,勉强保住南方的一个庄园, 那处产业原是外祖父家族的,他经常回忆的是那些香桉树和那幢已经泛白的红色房子。也 许是琐碎的事务,也许是懒散,将他一直羁留在城市。年复一年,他满足于以抽象的观念 占有这个庄园,确信他在平原的家在等他归去。 ②一天下午,达尔曼买到威尔版的《一千零一夜》,他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便匆匆走 上楼梯,却不想谁油漆了窗子,忘了关上,害他划破了头。高烧把他折磨得死去活来,《一 千零一夜》里的插图在他恶梦中频频出现。大夫把他送到厄瓜多尔街的一家疗养院拍 X 光 片,他坚强地忍受了那些极其痛苦的治疗,但是当大夫告诉他,败血症几乎让他送命时, 达尔曼为自己的命运感到悲哀,失声哭了。过了不久,他开始好转,医生说很快就可以去 庄园休养。难以置信的是,那天居然来到。 ③达尔曼踏上了去南方的火车。列车启动后,他取出《一千零一夜》的第一册,这部 书同他不幸的遭遇密切相连,他带这部书出门就是要表明不幸已经勾销,是对被挫败的邪 恶力量一次暗自得意的挑战。明天早晨我就在庄园里醒来了,他想道,他有一身而为二人 的感觉:一个人是秋日在祖国的大地上行进,另一个给关在疗养院里,忍受着有条不紊的 摆布。 ④列车吃力地停住了,没有停在惯常的车站,而是停在达尔曼几乎不认识的稍前面的 一个车站,周围几乎是一片荒野,站长告诉他远处的一家铺子里也许能找到一辆车。 ⑤达尔曼步行前去杂货铺,太阳的余辉把深切阒静的平原映照得更辉煌。店主说可以 送他,为了消磨等车的时光,达尔曼决定在这里吃晚饭。 一张桌子旁有几个雇工又吃又
喝,闹闹嚷嚷;一个非常老的男人背靠柜台蹲在地下,达尔曼兴致勃勃地打量着他,心想 像这样的高乔人除了南方之外,别的地方很难见到了 ⑥达尔曼在靠窗的一张桌子旁坐下,就着莱喝了几杯红葡萄酒,突然觉得脸上有什么 东西擦过,是一个用面包心搓成的小球,显然是有人故意朝他扔的。另一张桌子旁的人仿 佛并没有注意他。达尔曼有点纳闷,当它什么也没有发生,打开《一千零一夜》,似乎要 掩盖现实。几分钟后,另一个小球打中了他,这次那几个雇工笑了。达尔曼对自己说,不 值得大惊小怪,不过他大病初愈,被几个陌生人卷进一场斗殴未免荒唐。他决定离开,刚 站起身,店主便过来,声调惊慌地央求他 ⑦“达尔曼先生,那些小伙子醉了,别理他们。” ⑧达尔曼觉得这些排解的话反而把事情搞得更糟。起初,雇工的寻衅只针对一个陌生 人,也可以说谁也不是:现在却针对他,针对他的姓氏,闹得无人不知。 ⑨那个长相粗鲁的人摇摇晃晃地站起来,满口脏话,掏出长匕首胁迫达尔曼同他打斗 店主声音颤抖反对说,达尔曼没有武器。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始料不及的事。 ⑩0蹲在角落里出神的那个老高乔人,朝他扔出一把亮晃晃的匕首,正好落在他脚下。 仿佛南方的风气决定达尔曼应当接受挑战。达尔曼弯腰捡起匕首,这一几乎出于本能的举 动使他有进无退,非打斗不可。然而,这件武器在他手里非但起不了防护作用,反而给人 杀死他的理由。像所有的男人一样,他生平也玩过刀子,但他只知道刺杀时刀刃应该冲里 面,刀子应该从下往上挑。疗养院里绝对不允许这种事情落到我头上,他想道。 ①“咱们到外面去。”对方说。 ⑩他们出了店门,如果说达尔受没有希望,他至少也没有恐惧。他跨过门槛时心想, 在疗养院的第一晩,当他们把注射针头扎进他胳臂时,如果他能在旷野上持刀拼杀,死于 械斗,对他倒是解脱,是幸福,是欢乐。他还想,如果当时他能选择或向往他死的方式, 这样的死亡正是他要选择或向往的。 ③3《一千零一夜》孤独地平摊在酒桌上,庄园在稍前面一站远等他归去。达尔受手里 紧紧地握着匕首,也许他根本不知道怎么使用它,就出了门,向草原走去。 (王永年译,有删 改) 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写胡安达尔曼在两个家世之间的选择,为其最终选择赴死的决斗作了铺 垫
喝,闹闹嚷嚷;一个非常老的男人背靠柜台蹲在地下,达尔曼兴致勃勃地打量着他,心想 像这样的高乔人除了南方之外,别的地方很难见到了。 ⑥达尔曼在靠窗的一张桌子旁坐下,就着菜喝了几杯红葡萄酒,突然觉得脸上有什么 东西擦过,是一个用面包心搓成的小球,显然是有人故意朝他扔的。另一张桌子旁的人仿 佛并没有注意他。达尔曼有点纳闷,当它什么也没有发生,打开《一千零一夜》,似乎要 掩盖现实。几分钟后,另一个小球打中了他,这次那几个雇工笑了。达尔曼对自己说,不 值得大惊小怪,不过他大病初愈,被几个陌生人卷进一场斗殴未免荒唐。他决定离开,刚 站起身,店主便过来,声调惊慌地央求他: ⑦“达尔曼先生,那些小伙子醉了,别理他们。” ⑧达尔曼觉得这些排解的话反而把事情搞得更糟。起初,雇工的寻衅只针对一个陌生 人,也可以说谁也不是;现在却针对他,针对他的姓氏,闹得无人不知。 ⑨那个长相粗鲁的人摇摇晃晃地站起来,满口脏话,掏出长匕首胁迫达尔曼同他打斗。 店主声音颤抖反对说,达尔曼没有武器。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始料不及的事。 ⑩蹲在角落里出神的那个老高乔人,朝他扔出一把亮晃晃的匕首,正好落在他脚下。 仿佛南方的风气决定达尔曼应当接受挑战。达尔曼弯腰捡起匕首,这一几乎出于本能的举 动使他有进无退,非打斗不可。然而,这件武器在他手里非但起不了防护作用,反而给人 杀死他的理由。像所有的男人一样,他生平也玩过刀子,但他只知道刺杀时刀刃应该冲里 面,刀子应该从下往上挑。疗养院里绝对不允许这种事情落到我头上,他想道。 ⑪“咱们到外面去。”对方说。 ⑫他们出了店门,如果说达尔曼没有希望,他至少也没有恐惧。他跨过门槛时心想, 在疗养院的第一晚,当他们把注射针头扎进他胳臂时,如果他能在旷野上持刀拼杀,死于 械斗,对他倒是解脱,是幸福,是欢乐。他还想,如果当时他能选择或向往他死的方式, 这样的死亡正是他要选择或向往的。 ⑬《一千零一夜》孤独地平摊在酒桌上,庄园在稍前面一站远等他归去。达尔曼手里 紧紧地握着匕首,也许他根本不知道怎么使用它,就出了门,向草原走去。 (王永年译,有删 改) 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开头写胡安·达尔曼在两个家世之间的选择,为其最终选择赴死的决斗作了铺 垫
B.《一千零一夜》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是人物命运转折的关键,也衬托了胡安·达尔 曼性格天性中的浪漫情怀 C.患败血症几乎送命时,达尔曼的失声痛苦哭显示了他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死亡的恐惧 然而在南方的酒店里他却因为琐事拿起匕首去迎接挑战,这实在是外在境遇的逼 D.本文集中体现作者幻想小说的创作风格:一边用详尽的笔墨描写现实细节,一边用 梦幻手法构建文字迷宫,让人在真实和现实之间犹疑不定。 13.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达尔曼这一人物形象。(6分) 14.请结合全文探究“南方”的深刻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解“执” 余英时 ①一谈到执,我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固执”、“执迷不悟”等概念,于是我们对 字便有了恶感,以为“执”总是要不得的。尽管破“执”者如此之多,“执”在各方面之 存在却依然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世间万事万物之存在都有其存在之理由,“执”自然也不 能例外。婴儿初出世时即有“猿握”的本能,而此种“猿握”也就是“执”的表现。如此 说来,“执”倒是与生俱来的。 ②中国古代讲“执”字最为中肯者是儒家。《中庸》说“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故 儒家是反对“执一无权”,孟子亦曰“执中无权,犹执一也”,这便是儒家反极端、反调和 的中庸之道。关于这一点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也持有同样的见解,亚氏的中庸说认为 切美德都是处于两极端之间。我们把儒家与亚氏的中庸理论比附而观之,可见他们都是不 反对“执”的,问题乃在于所“执”者是否正当而已。 ③问题谈到这里,我们对“执”的种种看法可以加以澄清了。首先,我认为绝对地破 执”是不可能的,即便超脱如佛家,也还要另悬一涅槃的境界,终还是有“执”,算不 得真解脱。禅宗说佛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也就是把极端的“执”改变为中庸的“执”, 依然承认了“执”的存在价值。哲学地说,“执”是有,极端地破“执”是无;欲以无来 代替有实在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感受了苦痛,转而向宗教领域中去求得 精神上的抚慰,并不等于说人们已从“执”走向了“无执”,而是人们的物质之“执”转 化成精神之“执”,而其为“执”则根本无殊
B.《一千零一夜》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是人物命运转折的关键,也衬托了胡安·达尔 曼性格天性中的浪漫情怀。 C.患败血症几乎送命时,达尔曼的失声痛苦哭显示了他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死亡的恐惧。 然而在南方的酒店里他却因为琐事拿起匕首去迎接挑战,这实在是外在境遇的逼 迫。 D.本文集中体现作者幻想小说的创作风格:一边用详尽的笔墨描写现实细节,一边用 梦幻手法构建文字迷宫,让人在真实和现实之间犹疑不定。 13.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达尔曼这一人物形象。(6 分) 14.请结合全文探究“南方”的深刻意蕴。(6 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 (12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5~17 题。 解“执” 余英时 ①一谈到执,我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固执”、“执迷不悟”等概念,于是我们对“执” 字便有了恶感,以为“执”总是要不得的。尽管破“执”者如此之多,“执”在各方面之 存在却依然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世间万事万物之存在都有其存在之理由,“执”自然也不 能例外。婴儿初出世时即有“猿握”的本能,而此种“猿握”也就是“执”的表现。如此 说来,“执”倒是与生俱来的。 ②中国古代讲“执”字最为中肯者是儒家。《中庸》说“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故 儒家是反对“执一无权”,孟子亦曰“执中无权,犹执一也”,这便是儒家反极端、反调和 的中庸之道。关于这一点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也持有同样的见解,亚氏的中庸说认为一 切美德都是处于两极端之间。我们把儒家与亚氏的中庸理论比附而观之,可见他们都是不 反对“执”的,问题乃在于所“执”者是否正当而已。 ③问题谈到这里,我们对“执”的种种看法可以加以澄清了。首先,我认为绝对地破 “执”是不可能的,即便超脱如佛家,也还要另悬一涅槃的境界,终还是有“执”,算不 得真解脱。禅宗说佛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也就是把极端的“执”改变为中庸的“执”, 依然承认了“执”的存在价值。哲学地说,“执”是有,极端地破“执”是无;欲以无来 代替有实在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感受了苦痛,转而向宗教领域中去求得 精神上的抚慰,并不等于说人们已从“执”走向了“无执”,而是人们的物质之“执”转 化成精神之“执”,而其为“执”则根本无殊
④其次,“执”的本身却无好坏之分,但视所执者的性质而定。我们不又常听到所谓 “择善固执”的成语吗?可见即使是固执也还不打紧,如果它真的是择善的话,问题亦在 于标准如何。据我的看法,中庸仍然是其中的重要关键,固执极端总是要不得的事。我们 平常做人喜讲“有所不为”,“有所不为”也正是“有所固执”,如果一个人毫无个性,没 有一点固执之处,即便是孔子所说的乡愿了。大凡能坚持真理到底的人都是最固执的人 但因为他所坚持的是真理,所以固执不仅不足为他诟病,倒反而增加了他的伟大。同时, 真能择善固执的人是最不固执的人——他的良知不允许他做违反真理的事,故发现自己错 误之后,便会毅然悔改。 ⑤最后,“执”的本身容易引起冲突——多方面的冲突。善恶之“执”固然要发生抵 触,同是善之“执”或恶之“执”,也一样会造成龃龉。因此,“执”须有容忍来协调之, 即人人都有所“执”而同时也承认他人之执。只愿坚持自己的理想或权利,而忽视甚至妨 害他人的理想或权利,即使所“执”者是真理也是一种不可饶恕的错误。 ⑥在今天这个世界里,我们所看到的是充满着各式各样的错误的“执”,于是有心的 人不免要想用破“执”的方法以救“偏执”或“执一”之弊,殊不知冋题并不起于“执” 的本身,而是源于所“执”者非善,以及“执”之杈利仅存在于极少数人之手。如果人人 都能“择善固执”并各有所“执”,那正是人间天堂的到来、人类理想世界的实现,“执” 之罪恶果何在乎?因噎废食毕竟是世间最愚蠢的事哩! (有删改)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婴儿初生即有“猿握”的本领,说明“执”与生俱来,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B.在谈到择善的标准时,作者既主张中庸之道,又赞同“有所固执”,这二者是不矛 盾的 C.个人之“执”只要承认且宽容他人之“执”就不会发生冲突和矛盾 D.作者认为如果人人都能“执善固执”并各有所“执”,就能实现人类理想世界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由人们对“执”这一概念的偏见谈起,引出关于“执”的话题 B.作者认为儒家和古希腊哲学家的中庸之道可以化解偏执之弊。 C.作者举宗教的例子来论述“破执”无法实现,并从哲学的角度分析,认为物质之 “执”即使转化为精神之“执”,其根本没有变。 D.人们之所以对“执”有恶感,是源于所“执”者非善
④其次,“执”的本身却无好坏之分,但视所执者的性质而定。我们不又常听到所谓 “择善固执”的成语吗?可见即使是固执也还不打紧,如果它真的是择善的话,问题亦在 于标准如何。据我的看法,中庸仍然是其中的重要关键,固执极端总是要不得的事。我们 平常做人喜讲“有所不为”,“有所不为”也正是“有所固执”,如果一个人毫无个性,没 有一点固执之处,即便是孔子所说的乡愿了。大凡能坚持真理到底的人都是最固执的人, 但因为他所坚持的是真理,所以固执不仅不足为他诟病,倒反而增加了他的伟大。同时, 真能择善固执的人是最不固执的人——他的良知不允许他做违反真理的事,故发现自己错 误之后,便会毅然悔改。 ⑤最后,“执”的本身容易引起冲突——多方面的冲突。善恶之“执”固然要发生抵 触,同是善之“执”或恶之“执”,也一样会造成龃龉。因此,“执”须有容忍来协调之, 即人人都有所“执”而同时也承认他人之执。只愿坚持自己的理想或权利,而忽视甚至妨 害他人的理想或权利,即使所“执”者是真理也是一种不可饶恕的错误。 ⑥在今天这个世界里,我们所看到的是充满着各式各样的错误的“执”,于是有心的 人不免要想用破“执”的方法以救“偏执”或“执一”之弊,殊不知问题并不起于“执” 的本身,而是源于所“执”者非善,以及“执”之权利仅存在于极少数人之手。如果人人 都能“择善固执”并各有所“执”,那正是人间天堂的到来、人类理想世界的实现,“执” 之罪恶果何在乎?因噎废食毕竟是世间最愚蠢的事哩! (有删改)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 的一项是 (3 分) A.婴儿初生即有“猿握”的本领,说明“执”与生俱来,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B.在谈到择善的标准时,作者既主张中庸之道,又赞同“有所固执”,这二者是不矛 盾的。 C.个人之“执”只要承认且宽容他人之“执”就不会发生冲突和矛盾。 D.作者认为如果人人都能“执善固执”并各有所“执”,就能实现人类理想世界。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 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先由人们对“执”这一概念的偏见谈起,引出关于“执”的话题。 B.作者认为儒家和古希腊哲学家的中庸之道可以化解偏执之弊。 C.作者举宗教的例子来论述“破执”无法实现,并从哲学的角度分析,认为物质之 “执”即使转化为精神之“执”,其根本没有变。 D.人们之所以对“执”有恶感,是源于所“执”者非善
17.请简要概括第四段中“择善固执”的内涵。(6分) 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0题。 材料一: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77.6亿件,同比增长25.7%; 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396.7亿元,同比增长23.7% 分业务类型看,同城业务量累计完成50.8亿件,同比下降0.2%:异地业务量累计完 成2204亿件,同比增长339%;国际及港澳台业务量累计完成63亿件,同比增长21.2%。 分区域看,上半年,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分别为80.1%、126%和73% 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80.5%、11.1%和84%。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 下降0.2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上升 0.6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基本持平;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 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 (摘自2019年07月1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国家邮政局今日发布2019年6月邮政业消费者申诉情况通告。通告显示, 国家邮政局和各省(区、市)邮政管理局6月共处理消费者申诉484件,申诉中涉及快递 服务问题的42840件,占总申诉量的95.5% 6月,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申诉42840件,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10.1% 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有效申诉1479件,环比下降5.7%,同比下降68.5%。 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有效申诉的主要问题是投递服务、快件丢失短少和快件延 误,分别占有效申诉总量的356%、21.2%和186%。快递服务问题有效申诉量环比增长 的有违规收费和快件延误问题,同比均呈下降趋势。 (摘自2019.7.22《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三:快递员事先没通知一声,就把快件投递进了智能快件箱,这样的情况屡见不 鲜。日前,国家邮政局公布了《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从今年 10月1日起,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应当征得收件人同意,否则此类情况算违规。 此番新规定的“快递投放快件箱需要征得用户同意”,是快递公司与收件人的一种契 约,是依法保障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有利于促进快递业的规范发展,减少无谓纠纷, 倒逼快递末端服务精细化,值得期待。 当然,不可忽视的是,快递柜公司、快递公司、用户三方应该照顾各方利益。逾期费 怎么收,收多少应该进行明确规范,避免引发不必要的争议,从而减少三者之间可能产生
17.请简要概括第四段中“择善固执”的内涵。(6 分) 七、现代文阅读(三) (12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8~20 题。 材料一: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 277.6 亿件,同比增长 25.7%; 业务收入累计完成 3396.7 亿元,同比增长 23.7%。 分业务类型看,同城业务量累计完成 50.8 亿件,同比下降 0.2%;异地业务量累计完 成 220.4 亿件,同比增长 33.9%;国际及港澳台业务量累计完成 6.3 亿件,同比增长 21.2%。 分区域看,上半年,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分别为 80.1%、12.6%和 7.3%, 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 80.5%、11.1%和 8.4%。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 下降 0.2 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 0.2 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上升 0.6 个百分点, 快递业务收入比重基本持平;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 0.4 个百分点, 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下降 0.2 个百分点。 (摘自 2019 年 07 月 13 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国家邮政局今日发布 2019 年 6 月邮政业消费者申诉情况通告。通告显示, 国家邮政局和各省(区、市)邮政管理局 6 月共处理消费者申诉 44844 件,申诉中涉及快递 服务问题的 42840 件,占总申诉量的 95.5%。 6 月,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申诉 42840 件,环比下降 0.3%,同比下降 10.1%。 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有效申诉 1479 件,环比下降 5.7%,同比下降 68.5%。 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有效申诉的主要问题是投递服务、快件丢失短少和快件延 误,分别占有效申诉总量的 35.6%、21.2%和 18.6%。快递服务问题有效申诉量环比增长 的有违规收费和快件延误问题,同比均呈下降趋势。 (摘自 2019.7.22《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三:快递员事先没通知一声,就把快件投递进了智能快件箱,这样的情况屡见不 鲜。日前,国家邮政局公布了《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从今年 10 月 1 日起,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应当征得收件人同意,否则此类情况算违规。 此番新规定的“快递投放快件箱需要征得用户同意”,是快递公司与收件人的一种契 约,是依法保障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有利于促进快递业的规范发展,减少无谓纠纷, 倒逼快递末端服务精细化,值得期待。 当然,不可忽视的是,快递柜公司、快递公司、用户三方应该照顾各方利益。逾期费 怎么收,收多少应该进行明确规范,避免引发不必要的争议,从而减少三者之间可能产生
的摩擦和矛盾,使快递业能健康有序发展。 (摘自20197.22《新京报》,有删改) 材料四:记者日前从国家邮政局2019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绿色包装 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今年4月份随机检查情况昰示:快递包装减量化成效明显,电子运单 使用率已达95%;寄递企业二次包装占比逐渐降低;可循环中转袋推广应用深入推进, 达到50%;45毫米“瘦身胶带”得到全面推广。 在推进包装绿色化方面,行业探索推进步伐明显加快。邮政企业在30个省完成配发 绿色包装箱,在北京和河南试用可降解包装袋。 在推进包装减量化方面,推广应用成效更加凸显。寄递企业通过推广使用电子面单 规范包装操作、减少胶带使用、印刷减量等措施推进包装减量化,主要品牌快递企业电子 运单使用率达到95%以上。邮政企业进行系统升级,推广使用一联面单。邮政企业已有 23个省完成窄胶带采购使用。 在促进包装循环利用方面,行业亮点做法不断涌现。邮政企业试点投入可循环包装箱 回收率达100%,使用中空板可循环信盒,材料重量减轻60%以上。 (摘自2019.7.16《工人日报》) 1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 下降0.2个百分点。 B.6月,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申诉42840件,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101% C.邮政业消费者对快件丢失短少问题的有效申诉占总量的21.2% D.寄递企业推广使用电子面单,主要品牌快递企业电子运单使用率达到95%以上。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快递业务量与快递业务收入呈正相关。 B.2019年6月,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申诉42840件,比2018年6月下降03% C.快递是否投放智能快件箱,应该尊重客户意愿,鼓励用户在购物时就自行选择配送 方式。 D.为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寄递企业正规范包装操作,杜绝所有二次包装。 20.根据以上材料,简要概括我国快递业发展特点。(6分) 八、作文(70分)
的摩擦和矛盾,使快递业能健康有序发展。 (摘自 2019.7.22《新京报》,有删改) 材料四:记者日前从国家邮政局 2019 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绿色包装 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今年 4 月份随机检查情况显示:快递包装减量化成效明显,电子运单 使用率已达 95%;寄递企业二次包装占比逐渐降低;可循环中转袋推广应用深入推进,已 达到 50%;45 毫米“瘦身胶带”得到全面推广。 在推进包装绿色化方面,行业探索推进步伐明显加快。邮政企业在 30 个省完成配发 绿色包装箱,在北京和河南试用可降解包装袋。 在推进包装减量化方面,推广应用成效更加凸显。寄递企业通过推广使用电子面单、 规范包装操作、减少胶带使用、印刷减量等措施推进包装减量化,主要品牌快递企业电子 运单使用率达到 95%以上。邮政企业进行系统升级,推广使用一联面单。邮政企业已有 23 个省完成窄胶带采购使用。 在促进包装循环利用方面,行业亮点做法不断涌现。邮政企业试点投入可循环包装箱, 回收率达 100%,使用中空板可循环信盒,材料重量减轻 60%以上。 (摘自 2019.7.16《工人日报》) 1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 0.2 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 下降 0.2 个百分点。 B.6 月,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申诉 42840 件,环比下降 0.3%,同比下降 10.1%。 C.邮政业消费者对快件丢失短少问题的有效申诉占总量的 21.2%。 D.寄递企业推广使用电子面单,主要品牌快递企业电子运单使用率达到 95%以上。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快递业务量与快递业务收入呈正相关。 B.2019 年 6 月,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申诉 42840 件,比 2018 年 6 月下降 0.3%。 C.快递是否投放智能快件箱,应该尊重客户意愿,鼓励用户在购物时就自行选择配送 方式。 D.为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寄递企业正规范包装操作,杜绝所有二次包装。 20.根据以上材料,简要概括我国快递业发展特点。(6 分) 八、作文 (70 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 国产动漫《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反派一哥申公豹的一句话,戳痛无数人的心:“人 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搬动它。”培根有一句关于“成见”的 名言,他也认为真正可怕的,并不是那种人人都难以避免的一念之差,而是那种深入习 俗、盘踞于人心深处的偏见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 外。 国产动漫《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反派一哥申公豹的一句话,戳痛无数人的心:“人 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搬动它。”培根有一句关于“成见”的 名言,他也认为真正可怕的,并不是那种人人都难以避免的一念之差,而是那种深入习 俗、盘踞于人心深处的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