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学》 课程编号:093120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课内总学时:44学时 实习天数:结合生产实习,安排该课程实习两个月 学分:2.5 一、教学对象:林学专业本科 二、教学目的:森林培育学是研究森林培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掌握良种壮苗的生产,在无林地上造林,人工林和天然林的主伐更新,幼林及 成林的抚育采伐等理论和技术 三、教学要求:森林培育学是林学的主要二级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它与植物学、植 物生理学、森林生态学、气象学等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要学好森林培育学,必须具备扎 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在讲授过程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讲授理论,又要强化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学生掌握理论和 技术,又能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去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 绪论(2学时) 第一篇人工造林(10学时) 第一章 林木种子的生产和经营 第一节造林用种的种源 第二节 林木良种生产基地 第三节 采种及种实的调制 第四节 种子的贮藏与品质检验 第五节 种子的休眠及催芽 教学重点:林木良种生产基地和种子的贮藏与品质检验 教学难点:种子的休眠及催芽。 第二章苗木培育 第一节 裸根苗培育 第二节 裸根苗活力及保粉 第三节 容器苗培育 第四节 苗木质量评价 教学重点:裸根苗培育和苗木质量评价。 教学难点:裸根苗活力及保护 第三章植树造林 第一节造林整地 第二节造林方法
《森林培育学》 课程编号:093120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课内总学时:44 学时 实习天数:结合生产实习,安排该课程实习两个月 学分:2.5 一、教学对象:林学专业本科 二、教学目的:森林培育学是研究森林培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掌握良种壮苗的生产,在无林地上造林,人工林和天然林的主伐更新,幼林及 成林的抚育采伐等理论和技术。 三、教学要求:森林培育学是林学的主要二级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它与植物学、植 物生理学、森林生态学、气象学等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要学好森林培育学,必须具备扎 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在讲授过程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讲授理论,又要强化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学生掌握理论和 技术,又能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去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 绪论(2 学时) 第一篇 人工造林(10 学时) 第一章 林木种子的生产和经营 第一节 造林用种的种源 第二节 林木良种生产基地 第三节 采种及种实的调制 第四节 种子的贮藏与品质检验 第五节 种子的休眠及催芽 教学重点:林木良种生产基地和种子的贮藏与品质检验。 教学难点:种子的休眠及催芽。 第二章 苗木培育 第一节 裸根苗培育 第二节 裸根苗活力及保护 第三节 容器苗培育 第四节 苗木质量评价 教学重点:裸根苗培育和苗木质量评价。 教学难点:裸根苗活力及保护。 第三章 植树造林 第一节 造林整地 第二节 造林方法
教学重点:造林整地 教学难点:造林整地的作用。 第四章农林复合经营 第一节 农林复合经营的概念、意义与特征 第二节 农林复合经营的发展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分类及其结构 第四节 农林复合经营的规划设计 第五节 我国农林复合经营模式举例 教学重点: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分类及其结构。 教学难点:农林复合经营的规划设计 第五章苗圃总体规划设计与造林规划设计 第一节 苗圃总体规划设计 第二节 造林规划设计 教学重点:造林规划设计」 教学难点:造林规划设计 第二篇森林培育的基本原理(8学时) 第六章森林立地 第一节 森林立地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森林立地因子概述 第三节 森林立地质量评价 第四节 森林立地分类 第五节 造林地种类 教学重点:森林立地的基本概念和森林立地因子概述 教学难点:森林立地质量评价 第七章林种规划和树种选择 第一节 林种规划 第二节 树种选择 教学重点:树种选择 教学难点:树种选择。 第八章林分结构 第一节 林分密度 第二节 种植点的配置 第三节 森林树种组成 教学重点:种植点的配置 教学难点:林分密度。 第九章造林规划设计
教学重点:造林整地。 教学难点:造林整地的作用。 第四章 农林复合经营 第一节 农林复合经营的概念、意义与特征 第二节 农林复合经营的发展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分类及其结构 第四节 农林复合经营的规划设计 第五节 我国农林复合经营模式举例 教学重点: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分类及其结构。 教学难点:农林复合经营的规划设计 第五章 苗圃总体规划设计与造林规划设计 第一节 苗圃总体规划设计 第二节 造林规划设计 教学重点:造林规划设计。 教学难点;造林规划设计 第二篇 森林培育的基本原理(8 学时) 第六章 森林立地 第一节 森林立地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森林立地因子概述 第三节 森林立地质量评价 第四节 森林立地分类 第五节 造林地种类 教学重点:森林立地的基本概念和森林立地因子概述 教学难点:森林立地质量评价 第七章 林种规划和树种选择 第一节 林种规划 第二节 树种选择 教学重点:树种选择。 教学难点:树种选择。 第八章 林分结构 第一节 林分密度 第二节 种植点的配置 第三节 森林树种组成 教学重点:种植点的配置。 教学难点:林分密度。 第九章 造林规划设计
第一节 林木个体的生长发育 第二节 立木群体的生长发育 第三节森林的生产功能及其调控 教学重点:林木个体的生长发育。 教学难点:森林的生产功能及其调控。 第三篇森林抚育管理(4学时) 第十章林地及林木抚育管理 第一节林地管理 第二节 林木育管理 教学重点:林木抚育管理 教学难点:林木抚育管理。 第十一章森林抚育采伐(上) 第一节 抚育采伐的目的 第二节抚育采伐的种类与方法 教学重点:抚有采伐的种类与方法。 教学难点:抚育采伐的种类与方法 第十二章 森林抚育采伐(下) 第一节 森林抚育采伐的开始期 第二节 森林抚育采伐的强度 第三节 采伐木的选择 第四节 抚育采伐的间隔期 第五节 抚育采伐的效果和影响 教学重点:森林抚育采伐的开始期与采伐的强度。 教学难点:抚育采伐的间隔期。 第四篇森林收获作业法与森林更新(4学时) 第十三章择找作业与更新 第一节 择伐作业的含义 第二节 择伐作业的种类 第三节 择伐作业的理论依据 第四节择伐的应用条件 教学重点:择伐作业的含义,选用择伐应具备的条件 教学难点:择伐作业的理论依据 第十四章皆伐作业与更新 第一节 皆伐迹地环境条件特点 第二节皆伐迹地的天然更新 第三节 皆伐迹地的人工更新
第一节 林木个体的生长发育 第二节 立木群体的生长发育 第三节 森林的生产功能及其调控 教学重点:林木个体的生长发育。 教学难点:森林的生产功能及其调控。 第三篇 森林抚育管理(4 学时) 第十章 林地及林木抚育管理 第一节 林地管理 第二节 林木抚育管理 教学重点:林木抚育管理。 教学难点:林木抚育管理。 第十一章 森林抚育采伐(上) 第一节 抚育采伐的目的 第二节 抚育采伐的种类与方法 教学重点:抚育采伐的种类与方法。 教学难点:抚育采伐的种类与方法。 第十二章 森林抚育采伐(下) 第一节 森林抚育采伐的开始期 第二节 森林抚育采伐的强度 第三节 采伐木的选择 第四节 抚育采伐的间隔期 第五节 抚育采伐的效果和影响 教学重点:森林抚育采伐的开始期与采伐的强度。 教学难点:抚育采伐的间隔期。 第四篇 森林收获作业法与森林更新(4 学时) 第十三章 择找作业与更新 第一节 择伐作业的含义 第二节 择伐作业的种类 第三节 择伐作业的理论依据 第四节 择伐的应用条件 教学重点:择伐作业的含义,选用择伐应具备的条件。 教学难点: 择伐作业的理论依据 第十四章 皆伐作业与更新 第一节 皆伐迹地环境条件特点 第二节 皆伐迹地的天然更新 第三节 皆伐迹地的人工更新
第四节 皆伐的优缺点及选用条件 教学重点:皆伐迹地天然更新成功和人工更新。 教学难点:皆伐的优缺点及选用条件。 第十五章 森林采伐规划设计 第一节 森林采伐作业设计的意义 第二节 采伐作业设计的准备工作 第三节 区划与测量 第四节 小班调查 第五节作业设施的选设 第六节 内业计算与设计 第七节 作业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教学重点:采伐作业设计的准备工作和小班调查。 教学难点:内业计算与设计。 教学手段与方法:课堂讲授为主,采用板书、部分章节辅以多媒体授课,课程结束后要 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写一篇课程论文,以达到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 1.在教学中应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2.举例分析,要注意其代表性。 3.在保持本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必须突出重点、难点,讲清讲透。 六、测试内容与方式: 考试内容为教学大纲规定的学习内容,试卷覆盖率为80%。题型有:名词解释、填 空、判断、选择、简答、论述等。测试方式以笔试为主,时间为2小时。考试成绩采用 百分制。 七、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森林培育学》沈国舫编著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参考书:《造林学》孙时轩主编 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 《盐碱地造林学》 龚洪柱主编 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 大纲制定者:林学系林学教研室 大纲审定者:宋于洋 大纲批准者:张建华
第四节 皆伐的优缺点及选用条件 教学重点:皆伐迹地天然更新成功和人工更新。 教学难点:皆伐的优缺点及选用条件。 第十五章 森林采伐规划设计 第一节 森林采伐作业设计的意义 第二节 采伐作业设计的准备工作 第三节 区划与测量 第四节 小班调查 第五节 作业设施的选设 第六节 内业计算与设计 第七节 作业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教学重点:采伐作业设计的准备工作和小班调查。 教学难点: 内业计算与设计。 教学手段与方法:课堂讲授为主,采用板书、部分章节辅以多媒体授课,课程结束后要 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写一篇课程论文,以达到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 1.在教学中应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2.举例分析,要注意其代表性。 3.在保持本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必须突出重点、难点,讲清讲透。 六、测试内容与方式: 考试内容为教学大纲规定的学习内容,试卷覆盖率为 80%。题型有:名词解释、填 空、判断、选择、简答、论述等。测试方式以笔试为主,时间为 2 小时。考试成绩采用 百分制。 七、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森林培育学》 沈国舫 编著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参考书:《造林学》 孙时轩主编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1 《盐碱地造林学》 龚洪柱主编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6 大纲制定者:林学系林学教研室 大纲审定者:宋于洋 大纲批准者:张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