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卷4试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1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 质量状况的总称。 2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在区域(或流域)人工生态系统建设总目标下,以优化土地利用 为基础,以发挥当地水土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生产潜力为依据,以防护林为主,用材 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用林等科学布局,实行组成防护林体系各林种、树种的合理配置与 组合,充分发挥多林种、多树种生物群体的多种功能和效益,形成功能完善,生物学稳定, 生态经济高效的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 3生物地哽:一般称由灌木带组成的植物篱为生物地埂。 4防护林体系:指在一个自然地理单元(或一个行政单元)或一个流域、水系、山脉范围内, 结合当地地形条件,土地利用情况和山、水、田、林、路、梁以及牧场等基本建设固定设施, 根据影响当地生产生活条件的主要灾害特点,所规划营造的以防护林为主体的和与其它林种 相结合的总体。 5可持续发展理论:满足当代的发展要求,应以不损害、不掠夺后代的发展需求作为前提。 二、选择题(单选,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BDCCAEAABA 三、填空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5分) 1.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内容可划分为生物群落建造工程、环境改良工程和食物链工程 3个部分。 2.农田防护林的形式有林带、林农间作和林岛三种。 3.坡面防蚀林是配置在陡坡地(30°一35)上的水土保持林, 4.护坡薪炭林树种选择原则适应性强、萌生能力强、生物量高、热值较高 5.固定侵蚀沟顶关键在于国定侵蚀沟顶的基部或侵蚀沟顶附近的沟底 6.配置水流调节林是控制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7.根据河岸的特征,河川护岸林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人工开挖河道梯形断面护岸林、人 工开挖河道的复式断面护岸林、天然河道平缓河岸的护岸林、天然河道陡峭河岸的护堂 林和深切的天然河槽护岸林。 8.农田防护林在与山、水、田、林、路相结合情况下,一般采用1路2渠4行树的结构。 9.农林复合经营的基本特点复合性、系统性、集约性、等级性。 10.根据林业成分和农业成分共生时间的长短,将农林复合经营分为两种类型:短期复合 型和长期复合型。 四、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5分) 1.简述决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五个基本要素? 答:(1)资源的承载力:(2)区域的生产能力:(3)环境的缓冲能力:(4)进程的稳定能力: (5)管理的调节能力。 2.水土保特林的水平配置是什么及其配置原则?
模拟试卷 4 试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15 分) 1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 质量状况的总称。 2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在区域(或流域)人工生态系统建设总目标下,以优化土地利用 为基础,以发挥当地水土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生产潜力为依据,以防护林为主,用材 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用林等科学布局,实行组成防护林体系各林种、树种的合理配置与 组合,充分发挥多林种、多树种生物群体的多种功能和效益,形成功能完善,生物学稳定, 生态经济高效的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 3 生物地埂:一般称由灌木带组成的植物篱为生物地埂。 4 防护林体系:指在一个自然地理单元(或一个行政单元)或一个流域、水系、山脉范围内, 结合当地地形条件,土地利用情况和山、水、田、林、路、渠以及牧场等基本建设固定设施, 根据影响当地生产生活条件的主要灾害特点,所规划营造的以防护林为主体的和与其它林种 相结合的总体。 5 可持续发展理论:满足当代的发展要求,应以不损害、不掠夺后代的发展需求作为前提。 二、选择题(单选,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20 分) B D C C A E AA B A 三、填空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满分 25 分) 1. 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内容可划分为 生物群落建造工程 、 环境改良工程 和 食物链工程 3 个部分。 2. 农田防护林的形式有 林带 、 林农间作 和 林岛 三种。 3. 坡面防蚀林是配置在 陡坡地(30°―35°) 上的水土保持林。 4. 护坡薪炭林树种选择原则 适应性强 、 萌生能力强 、 生物量高 、 热值较高 。 5. 固定侵蚀沟顶关键在于 固定侵蚀沟顶的基部 或 侵蚀沟顶附近的沟底 。 6. 配置 水流调节林 是控制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7. 根据河岸的特征,河川护岸林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人工开挖河道梯形断面护岸林 、人 工开挖河道的复式断面护岸林 、 天然河道平缓河岸的护岸林 、 天然河道陡峭河岸的护岸 林 和 深切的天然河槽护岸林 。 8. 农田防护林在与山、水、田、林、路相结合情况下,一般采用 1 路 2 渠 4 行树 的结构。 9. 农林复合经营的基本特点 复合性 、 系统性 、 集约性 、 等级性 。 10. 根据林业成分和农业成分共生时间的长短,将农林复合经营分为两种类型: 短期复合 型 和 长期复合型 。 四、简答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满分 25 分) 1. 简述决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五个基本要素? 答:(1)资源的承载力;(2)区域的生产能力;(3)环境的缓冲能力;(4)进程的稳定能力; (5)管理的调节能力。 2. 水土保持林的水平配置是什么及其配置原则?
答:水平配制是指水土保持林体系内各个林种在流域范围内的平面布局和合理规划。与士地 利用方向相一致的斑块状配置。 原则:a以大中流域总体规划为指导,以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为基础,以防治水土流失、改 善生态环境和农牧业生产条件为目的。各项生态工程的配置与布局,必须符合当地自然资源 和社会经济资源的最合理有效利用原则,做的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局部整体相结合。b 因地制宜,因害设防,进行全面规划,精心设计,合理布局,根据当地林业生产需要和防护 目的,在规划中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生态和经济相结合,做的有长有短,以短养长, 长短结合。C对于水土保特林业生态体系,在平面上实施网、带、片、块相结合,林、木 农、水相结合,力求各类生态工程以较小的占地面积达到最大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林业生态工程在结构配置上要做的乔、灌、草相结合,植物工程与水利工程相结合。 3.荒地、荒草地护坡放牧林的配置? 答:①短带状沿等高线配置,每带长10~20m,每带由2一3行灌木组成,带间距4~6m 水平相邻的带与带间留出缺口,以利性畜通过, ②短带状与均匀的灌丛相配合,带间距加大到20m,再在带间均匀配置灌丛 ③沿等高线均匀灌丛配置,灌丛的株行距约为2×2m或25×2.5m,具体的要依据立地条件 与灌从的大小确定 ④短带与人工播种牧草相结合,沿等高线配置灌木带,上下两带间距加大到20一30m,带间 播种牧草,以禾本科与豆科牧草为主。 4.不同地形水流调节林的配置技术? 答: ①凸形坡 林带设在坡的中下部 ②凹形坡 不易农用,应全面造林 ③直线形坡林带设在坡的中部 ④复合型坡 在坡度明显变化的转折线上设置林带 5.植物篱的配置原则? 答:植物篱(如为网格状系指主林带)应沿等高线布设,与径流线垂直。在缓坡的地形条件 下,植物篱间的距离为植物篱宽度的8一10倍 五、论述题(共1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1.石质梯田地更上如何配置防护林?(画出示意图) 石质梯田在石山区、土石山区有重要的地位,石纸梯田坎基本上是垂直的,埂坎占地面 积小。石质梯田防护林对提高田面温度,形成良好的作物生产小气候具有一定意义。配置方 式有三种: (1)栽植在田面外紧靠石坎的部位 (2)栽植在石坎下紧靠田面内缘的部位
答:水平配制是指水土保持林体系内各个林种在流域范围内的平面布局和合理规划。与土地 利用方向相一致的斑块状配置。 原则:a.以大中流域总体规划为指导,以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为基础,以防治水土流失、改 善生态环境和农牧业生产条件为目的。各项生态工程的配置与布局,必须符合当地自然资源 和社会经济资源的最合理有效利用原则,做的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局部整体相结合。b. 因地制宜,因害设防,进行全面规划,精心设计,合理布局,根据当地林业生产需要和防护 目的,在规划中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生态和经济相结合,做的有长有短,以短养长, 长短结合。c.对于水土保持林业生态体系,在平面上实施网、带、片、块相结合,林、木、 农、水相结合,力求各类生态工程以较小的占地面积达到最大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d. 林业生态工程在结构配置上要做的乔、灌、草相结合,植物工程与水利工程相结合。 3. 荒地、荒草地护坡放牧林的配置? 答:①短带状沿等高线配置,每带长 10~20m,每带由 2~3 行灌木组成,带间距 4~6m, 水平相邻的带与带间留出缺口,以利牲畜通过。 ②短带状与均匀的灌丛相配合,带间距加大到 20m,再在带间均匀配置灌丛。 ③沿等高线均匀灌丛配置,灌丛的株行距约为 2×2m 或 2.5×2.5m,具体的要依据立地条件 与灌丛的大小确定。 ④短带与人工播种牧草相结合,沿等高线配置灌木带,上下两带间距加大到 20~30m,带间 播种牧草,以禾本科与豆科牧草为主。 4. 不同地形水流调节林的配置技术? 答: ①凸形坡 林带设在坡的中下部 ②凹形坡 不易农用,应全面造林 ③直线形坡 林带设在坡的中部 ④复合型坡 在坡度明显变化的转折线上设置林带 5. 植物篱的配置原则? 答:植物篱(如为网格状系指主林带)应沿等高线布设,与径流线垂直。在缓坡的地形条件 下,植物篱间的距离为植物篱宽度的 8~10 倍。 五、论述题(共 1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 15 分) 1. 石质梯田地埂上如何配置防护林?(画出示意图) 石质梯田在石山区、土石山区有重要的地位,石纸梯田坎基本上是垂直的,埂坎占地面 积小。石质梯田防护林对提高田面温度,形成良好的作物生产小气候具有一定意义。配置方 式有三种: (1)栽植在田面外紧靠石坎的部位 (2)栽植在石坎下紧靠田面内缘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