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做 胡绳 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议论文的一般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从生活中提出论题,进而提出论点,并进 行证明的 2.培养从文本中提出问题,联系生活体验创造性阅读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理清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是如何从生活中提出论点并用事实论证的 教学难点:学习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从生活体验出发,与文本的编、作者对话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 滔滔 )不绝 埋头苦干( 投机取巧() 成年累月() 依葫芦画瓢() 2、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率 累 3、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滔() 瓢 侥() 飘 解词 劳而无功、成年累月、投机取巧、滔滔不绝、通例 、导入 同学们请看“巳、己、已”和“戌、戍、戊”这两组形似字,(投影)为了很好的区别, 前人根据学习经验总结了窍门:“堵‘巳’不堵‘己’,‘已’在半空起”;“横‘戌’点 戍’‘戊’中空”。这也许不算科学的做学问,但却是有效的省力的办法,是想和做联结 的典范。那么,想和做之间究竟有什么辩证关系呢?我们听听胡绳是怎样说的。(板书:想 和做、胡绳)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文章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论点是什么? (1、2)列表现 (3、4)做评价 (5)提论点 2、文章的层次怎样?(可按自然段归纳,列出提纲) 段落提纲 第一部分(1-5段)评述“空想”和“死做”两种倾向,提出中心论点。 第一层(1-2段)概述两种人的不良倾向。 第二层(3-4段)评析两种人
想和做 胡绳 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议论文的一般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从生活中提出论题,进而提出论点,并进 行证明的。 2.培养从文本中提出问题,联系生活体验创造性阅读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理清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是如何从生活中提出论点并用事实论证的。 教学难点:学习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从生活体验出发,与文本的编、作者对话。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 教学过程: 一 课前预习检测: 1、 给加点字注音 滔滔( )不绝 埋头苦干( ) 投机取巧( ) 成年累月( ) 依葫芦画瓢( ) 2、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 ) ( ) ( ) 磨 率 累 省 ( ) ( ) ( ) ( ) 3 、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滔( ) 瓢( ) 侥( ) 韬( ) 飘( ) 绕( ) 蹈( ) 剽( ) 饶( ) 4、解词 劳而无功、成年累月、投机取巧、滔滔不绝、通例 二、导入 同学们请看“巳、己、已”和“戌、戍、戊”这两组形似字,(投影)为了很好的区别, 前人根据学习经验总结了窍门:“堵‘巳’不堵‘己’,‘已’在半空起”;“横‘戌’点 ‘戍’‘戊’中空”。这也许不算科学的做学问,但却是有效的省力的办法,是想和做联结 的典范。那么,想和做之间究竟有什么辩证关系呢?我们听听胡绳是怎样说的。(板书:想 和做、胡绳)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文章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论点是什么? (1、2)列表现 (3、4)做评价 (5)提论点 2、文章的层次怎样?(可按自然段归纳,列出提纲) 段落提纲 第一部分(1-5 段)评述“空想”和“死做”两种倾向,提出中心论点。 第一层(1-2 段)概述两种人的不良倾向。 第二层(3-4 段)评析两种人
第三层(5段)归纳上文,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6-7段)分析想和做的辩证关系,阐述把想和做联结起来的途径。 第三部分(8段)联系学校实际,论述学生应当注意把想和做联结起来 第四部分(9段)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要养成思考的习惯,不断总结经验 3、小结 列表现 为什么要联结作评析 提论点 ↓途径:从实际出发 想和做怎样联结 例子:学游泳 课内学习 学生应联结举例 课外活动 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四、作业 课后写学习心得,要求联系以往自身实际,写真实感想。 第二课时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让5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第1-5段 2、同时思考并回答问题:在课文1-2段中,作者列举了想和做分离的哪两种表现?并在课本 上划出主要词语 明确:文章先从反面列举这两种表现,一是"只会空想,不会做事";二是"只顾做事,不动脑 筋"。主要词语:"凭空"、"滔滔不绝"、"从来没";"根据…..惯"、"命令"、"通例"、"依葫芦 画瓢"。 学生分组研讨下列问题 ①、作者对这两种人怎么样评价?请用课文第3段的原话简明回答 明确:对前一种人"瞧不起",对后一种人"不值得赞美"。 、课文怎么样阐述"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不值得赞美?(请根据课文第4段回答)。 明确:课文把这种人与"牛马"进行类比,"成年累月"、"在鞭子下"、"永远不会想一想", 表明牛马不动脑筋,这正是只做不想的人的写照。 ③、分析课文第5段,简述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明确:第5段是一个关键的段落,它总上启下,提出了中心论点。1-2句总结上文,用"空想 "和"死做"准确地概括了上述两种表现。第3句指"空想""死做"的害处-"不会得到进步"。第4 句提出作者的主张和看法,鲜明地揭示了中心论点: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即论述想和做为什么一定要联结起来的道理。 、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让学生齐读课文第6、7两段。 、学生分组研讨:课文怎么样转入论述想和做怎样联结起来?第6节论证的思路是怎样 的?第6、7两段有什么联系? 明确:课文论述了想和做为什么一定要联结起来的道理以后,进一步论述了想和做怎样 才能联结起来。第6段首先用设问句,鲜明地提出并简要回答所要阐述的问题"从实际出发 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要从实际出发,就必须去接近实际,就要"观察","还得有行
第三层(5 段)归纳上文,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6-7 段)分析想和做的辩证关系,阐述把想和做联结起来的途径。 第三部分(8 段)联系学校实际,论述学生应当注意把想和做联结起来。 第四部分(9 段)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要养成思考的习惯,不断总结经验。 3、小结 列表现 ↓ 为什么要联结 作评析 ↓ 提论点 ↓ 途径:从实际出发 想和做 怎样联结 ↓ 例子:学游泳 课内学习 学生应联结 举例 课外活动 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四、作业 课后写学习心得,要求联系以往自身实际,写真实感想。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让 5 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第 1-5 段。 2、同时思考并回答问题:在课文 1-2 段中,作者列举了想和做分离的哪两种表现?并在课本 上划出主要词语 明确:文章先从反面列举这两种表现,一是"只会空想,不会做事";二是"只顾做事,不动脑 筋"。主要词语:"凭空"、"滔滔不绝"、"从来没";"根据……习惯"、"命令"、"通例"、"依葫芦 画瓢"。 3 学生分组研讨下列问题: ①、作者对这两种人怎么样评价?请用课文第 3 段的原话简明回答。 明确:对前一种人"瞧不起",对后一种人"不值得赞美"。 ②、课文怎么样阐述"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不值得赞美?(请根据课文第 4 段回答)。 明确:课文把这种人与"牛马"进行类比,"成年累月"、"在鞭子下"、"永远不会想一想", 表明牛马不动脑筋,这正是只做不想的人的写照。 ③、分析课文第 5 段,简述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明确:第 5 段是一个关键的段落,它总上启下,提出了中心论点。1-2 句总结上文,用"空想 "和"死做"准确地概括了上述两种表现。第 3 句指"空想""死做"的害处--"不会得到进步"。第 4 句提出作者的主张和看法,鲜明地揭示了中心论点: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即论述想和做为什么一定要联结起来的道理。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让学生齐读课文第 6、7 两段。 2、学生分组研讨:课文怎么样转入论述想和做怎样联结起来?第 6 节论证的思路是怎样 的?第 6、7 两段有什么联系? 明确:课文论述了想和做为什么一定要联结起来的道理以后,进一步论述了想和做怎样 才能联结起来。第 6 段首先用设问句,鲜明地提出并简要回答所要阐述的问题"从实际出发" 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要从实际出发,就必须去接近实际,就要"观察","还得有行
动"。再举学游泳的例子来证明,反复强调"试验"即行动的重要性。用"一定要..."句同"如 果只….…"等句构成正确和错误的鲜明对照,论述了学会游泳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靠行动的 道理,从而论证了中心论点。指出行动-想-行动,循环往复,才能获得"真正的道理",只有 行动,才能证明想得对不对。 三、研读课文第三、四两部分 1、让学生齐读课文第8、9两段 2、学生分组硏讨:作者提出了什么看法?举出了什么实例?最后是怎么样说理的?第9段在 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归纳:8段从学习和课外活动两方面阐明想和做要紧密联结。详写学习,略写课外活动;重 点强调“想”重要。讲学习举正反两方面事例,反面举学语文、数学两个事例,边举例边说 道理;"有些学生很用功,可是不会用思想"。举出实例-"学习语文,就硬读课文","只读不想 ";"学习数学,就硬记公式","只记不想"等。简要说理一不能以旧悟新,"就是不会用思想的 缘故"。正面举有些同学想出有效方法事例,边举例边说道理。讲课外活动,举开会、演说事 例,也是边举例边说道理。本段联系课内和课外活动的实例,论述学生应当学会把“想”和 “做”联结起来,特别是要学会动脑筋。 第9段是总结全文,再次强调"想"的重要性 四、阅读全文,归纳小结 ①学生各自读全文,整体理解本文写作的思路和目的。 ②归纳小结: 本文沿着"想和做为什么要联结起来,怎样联结起来,在学习和实践中如何联结起的?展 开思路论证。 五、课后作业:基础知识 日记:言与行 板书 为什么联结 想和做 怎样联结起来 (1、2)列表现 (6)从实际出发 (3、4)做评价(9)总结全文 (7)辩证关系 (5)提论点 (8)联系学校生活 课后反思:本文针对人们生活中常会遇到的现象,评析了“空想”和“死做”的危害性,阐 明了“想”和“做”的辩证关系,指出应当从实际出发,把“想”和“做”紧密地联结起来, 并特别强调了只有用“想”来指导“做”才会得到进步。 学生可在理解了本文所讲的道理后,联系自己以前的实际,写一点学习本文的心得,以便 让学生真正学有所用,获得终身的教益 作业批改情况:
动"。再举学游泳的例子来证明,反复强调"试验"即行动的重要性。用"一定要……"等句同"如 果只……"等句构成正确和错误的鲜明对照,论述了学会游泳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靠行动的 道理,从而论证了中心论点。指出行动--想--行动,循环往复,才能获得"真正的道理",只有 行动,才能证明想得对不对。 三、研读课文第三、四两部分 1、让学生齐读课文第 8、9 两段。 2、学生分组研讨:作者提出了什么看法?举出了什么实例?最后是怎么样说理的?第 9 段在 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归纳:8 段从学习和课外活动两方面阐明想和做要紧密联结。详写学习,略写课外活动;重 点强调“想”重要。讲学习举正反两方面事例,反面举学语文、数学两个事例,边举例边说 道理;"有些学生很用功,可是不会用思想"。举出实例--"学习语文,就硬读课文","只读不想 ";"学习数学,就硬记公式","只记不想"等。简要说理--不能以旧悟新,"就是不会用思想的 缘故"。正面举有些同学想出有效方法事例,边举例边说道理。讲课外活动,举开会、演说事 例,也是边举例边说道理。 本段联系课内和课外活动的实例,论述学生应当学会把“想”和 “做”联结起来,特别是要学会动脑筋。 第 9 段是总结全文,再次强调"想"的重要性。 四、阅读全文,归纳小结。 ①学生各自读全文,整体理解本文写作的思路和目的。 ②归纳小结: 本文沿着"想和做为什么要联结起来,怎样联结起来,在学习和实践中如何联结起的?展 开思路论证。 五、课后作业:基础知识 日记:言与行 板书: 为什么联结 想和做 怎样联结起来 (1、2)列表现 (6)从实际出发 (3、4)做评价 (9)总结全文 (7)辩证关系 (5)提论点 (8)联系学校生活 课后反思:本文针对人们生活中常会遇到的现象,评析了“空想”和“死做”的危害性,阐 明了“想”和“做”的辩证关系,指出应当从实际出发,把“想”和“做”紧密地联结起来, 并特别强调了只有用“想”来指导“做”才会得到进步。 学生可在理解了本文所讲的道理后,联系自己以前的实际,写一点学习本文的心得,以便 让学生真正学有所用,获得终身的教益。 作业批改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