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大纲(本科) 课程编号:0740520 、课程性质、目的及开课对象 (一)课程性质:必修课 (二)目的 1.系统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基础知识,精读重点作家的重点作品,掌握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基本 线索,熟悉本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 提高学生査找、阅读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的能力,使之建立起科学、求实的学术精神 3.通过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名著,培养学生高层次的审美鉴赏力,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写作文学研究论 文的技能和方法,培养他们的仓新精神。 (三)开课对象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本科班。 先修课程无 教学方法考方式 (一)教学方法 1.分析现代文学代表作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 2.正确处理熟读作品与分析作品的关系,强调学生积累自我的阅读感受与充分认识现代文学作品的艺术魅 力 3.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讨论活动 (二)考核方式:考查与考试相结合。 四、学时数分配 总学时:86。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 第一编第一个|年(1917年-1927年)(27学时)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学时) 教学内容 、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掌握) 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掌握)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大纲(本科) 课程编号:07405207 一、课程性质、目的及开课对象 (一)课程性质:必修课。 (二)目的: 1. 系统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基础知识,精读重点作家的重点作品,掌握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基本 线索,熟悉本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 2. 提高学生查找、阅读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的能力,使之建立起科学、求实的学术精神。 3. 通过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名著,培养学生高层次的审美鉴赏力,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写作文学研究论 文的技能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开课对象: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本科班。 二、先修课程:无 三、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一)教学方法: 1. 分析现代文学代表作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 2. 正确处理熟读作品与分析作品的关系,强调学生积累自我的阅读感受与充分认识现代文学作品的艺术魅 力。 3. 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讨论活动。 (二)考核方式:考查与考试相结合。 四、学时数分配 总学时:86。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 第一编 第一个十年(1917年-1927年)(27学时)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4学时) 教学内容: 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掌握) 二、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掌握)
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掌握) 四、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了解) 教学难点:“五四”文学革命和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及新文学社团。 教学重点:如何评价文学革命时期胡适与周作人的文学理论。 第二章鲁迅(-)(4学时) 教学内容 《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掌握) 说不尽的阿Q(掌握) 三、《野草》与《朝花夕拾》(理解) 教学重点鲁迅《阿Q正传》及鲁迅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教学难点《呐喊》与《彷徨》的历史贡献与解析《野草》。 第三章小说(一)(学时) 教学内容 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了解 、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掌握 三、“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理解) 教学重点:问题小说与人生派写实小说。 教学难点:郁达夫小说的时代心理内涵与艺术个性。 第四章通俗小说(一)(1学时) 教学内容 、民国旧派小说(了解) 、新文学迫使日派向“俗”定位(了解 第五章郭沫若(6学时) 教学内容 《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掌握) 、《女神》的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与形式(掌握) 从《星空》、《瓶》到《前茅》与《恢复》(了解) 四、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题材的剧作(掌握) 教学重点:郭沫若《女神》和以《屈原》为为代表的历史剧创作。 教学难点泛神论对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的影响与赏析《天狗》《凤凰涅》 作业:怎样评价郭沫若诗歌 第六章新诗(一)(3学时)
三、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掌握) 四、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了解) 教学难点:“五四”文学革命和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及新文学社团。 教学重点:如何评价文学革命时期胡适与周作人的文学理论。 第二章 鲁迅(一)(4学时) 教学内容: 一、《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掌握) 二、说不尽的阿Q(掌握) 三、《野草》与《朝花夕拾》(理解) 教学重点:鲁迅《阿Q正传》及鲁迅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教学难点:《呐喊》与《彷徨》的历史贡献与解析《野草》。 第三章 小说(一)(3学时) 教学内容: 一、“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了解) 二、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掌握) 三、“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理解) 教学重点:问题小说与人生派写实小说。 教学难点:郁达夫小说的时代心理内涵与艺术个性。 第四章 通俗小说(一)(1学时) 教学内容: 一、民国旧派小说(了解) 二、新文学迫使旧派向“俗”定位(了解) 第五章 郭沫若(6 学时) 教学内容: 一、《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掌握) 二、《女神》的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与形式(掌握) 三、从《星空》、《瓶》到《前茅》与《恢复》(了解) 四、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题材的剧作(掌握) 教学重点:郭沫若《女神》和以《屈原》为为代表的历史剧创作。 教学难点:泛神论对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的影响与赏析《天狗》《凤凰涅 》 作业:怎样评价郭沫若诗歌? 第六章 新诗(一)(3学时)
教学内容 新诗的诞生一一“五四”新诗运动(了解) 、“尝试”中的新诗一一早期白话诗(理解) “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理解) 四、新诗的“规范化”一一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掌握) 五、“纯诗”概念的提出与早期象征派诗歌(掌握) 六、早期无产阶级诗歌(了解 教学重点: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 教学难点:新格律诗的创作主张及其创作实践。 第七章散文(-)学时) 教学内容 《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了解) 、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掌握) 三、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掌握) 四、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理解) 五、“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理解) 教学重点:周作人“言志派”散文,冰心、朱自清散文与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 第八章戏剧(-)Q学时) 教学内容 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与诞生(理解)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战略选择(了解) 三、业余的、非营业性的“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的倡导(理解) 四、“小剧场”培育的田汉、丁西林等话剧文学的开创者及其创作(掌握) 教学重点:田汉、丁西林话剧仓作 第二编第二个十年(1928年-197年6月)(37学时) 第九章文学思潮与动(二)(4学时) 教学内容 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 、革命文学论争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掌握) 三、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及两大文艺思潮对立(理解) 四、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了解) 教学重点革命文学论争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教学难点:三十年代左翼、京派与海派三大文学潮流之间的对峙与互相渗透
教学内容: 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了解) 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理解) 三、“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理解) 四、新诗的“规范化”――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掌握) 五、“纯诗”概念的提出与早期象征派诗歌(掌握) 六、早期无产阶级诗歌(了解) 教学重点: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 教学难点:新格律诗的创作主张及其创作实践。 第七章 散文(一)(4学时) 教学内容: 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了解) 二、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掌握) 三、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掌握) 四、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理解) 五、“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理解) 教学重点:周作人“言志派”散文,冰心、朱自清散文与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 第八章 戏剧(一)(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与诞生(理解)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战略选择(了解) 三、业余的、非营业性的“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的倡导(理解) 四、“小剧场”培育的田汉、丁西林等话剧文学的开创者及其创作(掌握) 教学重点:田汉、丁西林话剧创作。 第二编 第二个十年(1928年-1937年6月)(37学时) 第九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二)(4学时) 教学内容: 一、 30 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 二、 革命文学论争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掌握) 三、 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及两大文艺思潮对立(理解) 四、 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了解) 教学重点:革命文学论争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教学难点:三十年代左翼、京派与海派三大文学潮流之间的对峙与互相渗透
第十章小说(二)(3学时) 教学内容 、“左联”与左翼小说(掌握) 二、京派小说和其他独立作家的小说(掌握) 海派小说(掌握) 教学重点:左联与左翼小说、京派小说。 教学难点:①J玲笔下的莎菲形象的矛盾性与时代色彩。 ②如何评价三十年代的“新感觉派” 第十一章茅盾(4学时) 教学内容 开仓新的文学范式(理解) 、茅盾的小说成戍就(掌握) 三、理论批评与其他方面的贡献(理解) 教学重点矛盾的小说成就 教学难点为什么说矛盾的“社会剖析小说”在三十年代开创了新的文学范示 第十二章老舍(3学 教学内容 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理解) 《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掌握) 三、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理解) 教学重点老舍的《骆驼祥子》 第十三章 沈从文(学时) 教学内容 边地湘西的叙述者、歌者(掌握) 二、乡村叙述总体及其对照的世界(掌握) 、文学理想的寂寞(了解 教学重点:沈从文创作与边地湘西世界。 教学难点:沈从文创作的文化内涵及其得失 第十四章 巴金(4学时) 教学内容 、青年的赞歌:巴金前期小说创作(理解) 《家》的杰出成就(掌握)
第十章 小说(二)(3 学时) 教学内容: 一、“左联”与左翼小说(掌握) 二、京派小说和其他独立作家的小说(掌握) 三、海派小说(掌握) 教学重点:左联与左翼小说、京派小说。 教学难点:①丁玲笔下的莎菲形象的矛盾性与时代色彩。 ②如何评价三十年代的“新感觉派” 第十一章 茅盾(4学时) 教学内容: 一、开创新的文学范式(理解) 二、茅盾的小说成就(掌握) 三、理论批评与其他方面的贡献(理解) 教学重点:矛盾的小说成就 教学难点:为什么说矛盾的“社会剖析小说”在三十年代开创了新的文学范示。 第十二章 老舍(3 学时) 教学内容: 一、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理解) 二、《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掌握) 三、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理解) 教学重点:老舍的《骆驼祥子》 第十三章 沈从文(4学时) 教学内容: 一、边地湘西的叙述者、歌者(掌握) 二、乡村叙述总体及其对照的世界(掌握) 三、文学理想的寂寞(了解) 教学重点:沈从文创作与边地湘西世界。 教学难点:沈从文创作的文化内涵及其得失。 第十四章 巴金(4学时) 教学内容: 一、青年的赞歌:巴金前期小说创作(理解) 二、《家》的杰出成就(掌握)
深沉的悲剧艺术:巴金后期小说创作(掌握) 教学重点:巴金《家》的杰出成就与巴金后期小说创作。 第十五章通俗小说C二)(1学时) 教学内容 雅俗互动的文学态势(了解 、张恨水等言情写实小说的俗雅融合(理解) 三、武侠想象世界的多方拓展(了解) 第十六章鲁迅(二)(4学时) 教学内容 、鲁迅杂文的重大意义(理解) 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掌握) 、《故事新编》鲁迅最后的仓之作(理解) 教学重点: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 教学难点:对鲁迅杂文的批判性、异质性与《故事新编》“古今杂糅”的艺术手法如何评价。 作业:怎样认识鲁迅《野草》的人生哲学? 第十七章新诗(2学时) 教学内容 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掌握) 二、后期新月派的创作(理解) 三、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掌握) 教学重点中国诗歌会诗人群创作与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 教学难点:赏析卞之琳《距离的组织》 第十八章散文(二)(2学时) 教学内容 、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理解) 、左翼作家的“鲁迅风”杂文和风格多样的撒散文(理解) 、“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了解) 四、报告文学与游记(了解) 教学重点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 第十九章话剧(二)(2学时) 教学内容
三、深沉的悲剧艺术:巴金后期小说创作(掌握) 教学重点:巴金《家》的杰出成就与巴金后期小说创作。 第十五章 通俗小说(二)(1学时) 教学内容: 一、雅俗互动的文学态势(了解) 二、张恨水等言情写实小说的俗雅融合(理解) 三、武侠想象世界的多方拓展(了解) 第十六章 鲁迅(二)(4学时) 教学内容: 一、鲁迅杂文的重大意义(理解) 二、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掌握) 三、《故事新编》:鲁迅最后的创新之作(理解) 教学重点: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 教学难点:对鲁迅杂文的批判性、异质性与《故事新编》“古今杂糅”的艺术手法如何评价。 作业:怎样认识鲁迅《野草》的人生哲学? 第十七章 新诗(2学时) 教学内容: 一、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掌握) 二、后期新月派的创作(理解) 三、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掌握) 教学重点:中国诗歌会诗人群创作与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 教学难点:赏析卞之琳《距离的组织》 第十八章 散文(二)(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理解) 二、左翼作家的“鲁迅风”杂文和风格多样的散文(理解) 三、“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了解) 四、报告文学与游记(了解) 教学重点: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 第十九章 话剧(二)(2学时) 教学内容:
走向广场: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国防戏剧与农民戏剧的倡导(了解) 、职业化、营业性“剧场戏剧”的确立与夏衍、李健吾的创作(理解 第二十章曹禺(4学时) 教学内容 从《雷雨》到《原野》(掌握 、《北京人》与《家》(理解) 三、曹禺剧作的命运(了解) 教学重点:曹禺《雷雨》、《日出》 教学难点:《雷雨》的两种创作心理状态及繁漪的性格内涵。 第三编第三个十年(193年7月一1949年9月)(24学时) 第二十 文学思潮与运动(三)(学时) 教学内容 、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了解)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掌握) 三、文学思潮、论争与胡风等的理论批评(理解) 教学重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毛泽东1942年提出的“文艺的工农兵方向” 第二十二章小说(三)(4学时) 教学内容 、暴露与讽喻(掌握) 二、体验与追忆(理解) 通俗与先锋(理解) 四、现实与民间(掌握) 第二十三章赵树理(4学时) 教学内容 、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理解) 塑造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掌握) 三、评书体现代小说形式(了解) 教学重点赵树理小说所塑造的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 作业:赵树理小说的群众化特点。 第二十四章通俗小说(三)(1学时)
一、走向广场: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国防戏剧与农民戏剧的倡导(了解) 二、职业化、营业性“剧场戏剧”的确立与夏衍、李健吾的创作(理解) 第二十章 曹禺(4学时) 教学内容: 一、从《雷雨》到《原野》(掌握) 二、《北京人》与《家》(理解) 三、曹禺剧作的命运(了解) 教学重点:曹禺《雷雨》、《日出》 教学难点:《雷雨》的两种创作心理状态及繁漪的性格内涵。 第三编 第三个十年(1933年7月-1949 年9月)(24学时) 第二十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三)(4学时) 教学内容: 一、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了解) 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掌握) 三、文学思潮、论争与胡风等的理论批评(理解) 教学重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毛泽东1942年提出的“文艺的工农兵方向”。 第二十二章 小说(三)(4学时) 教学内容: 一、 暴露与讽喻 (掌握) 二、 体验与追忆 (理解) 三、 通俗与先锋 (理解) 四、现实与民间 (掌握) 第二十三章 赵树理(4学时) 教学内容: 一、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理解) 二、塑造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掌握) 三、评书体现代小说形式(了解) 教学重点:赵树理小说所塑造的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 作业:赵树理小说的群众化特点。 第二十四章 通俗小说(三)(1学时)
教学内容 雅俗对立的渐趋消解(了解) 、各类型通俗小说的“现代化”(了解) 解放区的文学通俗化运动(了解) 第二十五章新诗(三)(4学时) 教学内容 从同声歌唱到七月派诗人群的出现(理解) 二、从冯至等校园诗人群到以穆旦为代表的“中国新诗派”(理解 三、敌后根据地的诗歌创作:诗的民间资源的新的吸取与创造(了解 教学难点穆旦诗的思维的复杂、情感的线团化。 第二十六章艾青(3学时) 教学内容 、艾青的历史地位(理解) 、独特意象与主题(掌握) 、忧郁的诗绪(掌握 七、诗的艺术与形式(掌握) 教学重点:艾青诗歌的独特意象与主题,忧郁的诗绪及其诗的艺术与形式 教学难点艾青诗的“历史的综合”任务。 第二十七章散文(三)(2学时) 教学内容 报告文学的兴(理解) 二、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了解) 小品散文的多样风致(了解) 第二十八章戏剧(三)(2学时) 教学内容 “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了解) 、大后方、上海孤岛:“剧场戏剧”再度兴起(了解) 、沦陷Ⅹ:职业化、商业化的“剧场戏剧”的繁荣(了解) 六、本课程使用的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一)使用教材: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朱栋霖丁帆朱晓进,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二)主要参考书:
教学内容: 一、雅俗对立的渐趋消解 (了解) 二、各类型通俗小说的“现代化” (了解) 三、解放区的文学通俗化运动 (了解) 第二十五章 新诗(三)(4学时) 教学内容: 一、从同声歌唱到七月派诗人群的出现 (理解) 二、从冯至等校园诗人群到以穆旦为代表的“中国新诗派” (理解) 三、敌后根据地的诗歌创作:诗的民间资源的新的吸取与创造(了解) 教学难点:穆旦诗的思维的复杂、情感的线团化。 第二十六章 艾青(3学时) 教学内容: 一、艾青的历史地位 (理解) 二、独特意象与主题 (掌握) 三、忧郁的诗绪 (掌握) 七、诗的艺术与形式 (掌握) 教学重点:艾青诗歌的独特意象与主题,忧郁的诗绪及其诗的艺术与形式。 教学难点:艾青诗的“历史的综合”任务。 第二十七章 散文(三)(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报告文学的勃兴 (理解) 二、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 (了解) 三、小品散文的多样风致 (了解) 第二十八章 戏剧(三)(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 (了解) 二、大后方、上海孤岛:“剧场戏剧”再度兴起 (了解) 三、沦陷区:职业化、商业化的“剧场戏剧”的繁荣 (了解) 六、本课程使用的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一)使用教材: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朱栋霖 丁帆 朱晓进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8月 (二)主要参考书:
1.《中国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2.《中国现代文学名篇选读》(上、下)(修订本,夏传才,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郭志刚孙中田,高等教育出版社,199年1月 4.《中国现代文学史》(一、二、三),唐弢,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12月出版 5.《中华文学通史》(六、七)(近现代文学卷),樊骏,华艺出版社,1997年 6.《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一 四),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 7.《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上、下),骆寒超、王嘉良,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年
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3月 2.《中国现代文学名篇选读》(上、下)(修订本), 夏传才,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 年9月 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郭志刚 孙中田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1月 4.《中国现代文学史》(一、二、三),唐 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年12月出版 5.《中华文学通史》(六、七)(近现代文学卷),樊 骏,华艺出版社,1997年 6.《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一、二、三、四),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6年 7.《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上、下),骆寒超、王嘉良 ,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