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市2014届高三二模测试卷-语文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訾(zi)詈 剽(piao)窃 供(gong)职 模(mo)一样 B.愀(qiao)然 庇(bi)护 包扎(za) 惩一儆(ng)百 C.赧(nan)然 偏颇(p6) 跻(j)身 叱咤(zh)风云 D.连累(16i) 承诺(ruo) 匕(bi)首 藏头露(1u)尾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果脯决绝百页窗一筹莫展 B.蛰伏栈道满堂彩浮想联篇 C.款识做秀断代史计日成功 D.佞臣乘势活性炭光风霁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小区业主在楼顶违章盖别墅,六年来持续的施工让楼下居民不堪其扰, 纷纷卖房或搬走,如今这栋楼已十室九空。 B.在青藏髙原的一些地区,高寒草原、髙寒草甸以及髙山冰缘植被广泛发育, 夏天,如花似锦,可谓“花花世界”;冬天,也依然有不少红花绿草,满眼生机。 C.这部小说刚刚在网上连载,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网友赞不绝口,好评如 潮。接着,出版人、制片人、编剧,纷至沓来。一夜之间,他红遍了大江南北。 D.一辆核载26人的校车居然挤进了115个孩子,面对严重超载可能造成的危 险,校车司机却不以为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于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规定,一些人借口拉动内需为名 认为适度的浪费有利于刺激经济的增长。 B.近日,南昌市五部门联合执法,取缔了多处非法经营的音像制品,近3 万张盗版光盘被查获后销毁。 C.在第8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尽管电影《地心引力》与预期相比只是囊括 了其中五项大奖,但人们还是对其报以极大的赞誉 D.仅用几十年时间就实现了欧美近百年才实现的富裕社会理想的华西村,无 疑是一个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实现“中国梦”的典型 5.下列各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先秦两汉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 的《国语》《战国策》,有纪传体的《史记》《汉书》等。 B.“怎么啦,你?”他问道,“你到底买?还是不买呢?你说呀!” C.这次校团委组织的“为学困生献爱心”活动所募集的捐款,据不完全统计: 高三年级捐了一千元,高二年级捐了九百元,而高一年级则多达一千八百元,同 学们捐款十分踊跃 D.这种办法的收获是:学生有了自由甚至兴趣,在读写方面可以自己调节, 不至于累得要死;教师呢,也可以轻松一些,不至于长年背诵“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时间是哲学中永恒之谜。什么是时间?它意味着什么?离开了人有时间么? 在中国人的意识里,时间首先是与人的生死存亡联系在一起的。事物在变迁,生
江西南昌市 2014 届高三二模测试卷-语文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訾(zǐ)詈 剽(piāo)窃 供(gòng)职 一模(mó)一样 B.愀(qiǎo)然 庇(bì)护 包扎(zā) 惩一儆(jǐng)百 C.赧(nǎn)然 偏颇(pǒ) 跻(jī)身 叱咤(zhà)风云 D.连累(lěi) 承诺(ruò) 匕(bǐ)首 藏头露(lù)尾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果脯 决绝 百页窗 一筹莫展 B.蛰伏 栈道 满堂彩 浮想联篇 C.款识 做秀 断代史 计日成功 D.佞臣 乘势 活性炭 光风霁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一小区业主在楼顶违章盖别墅,六年来持续的施工让楼下居民不堪其扰, 纷纷卖房或搬走,如今这栋楼已十室九空。 B.在青藏高原的一些地区,高寒草原、高寒草甸以及高山冰缘植被广泛发育, 夏天,如花似锦,可谓“花花世界”;冬天,也依然有不少红花绿草,满眼生机。 C.这部小说刚刚在网上连载,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网友赞不绝口,好评如 潮。接着,出版人、制片人、编剧,纷至沓来。一夜之间,他红遍了大江南北。 D.一辆核载 26 人的校车居然挤进了 115 个孩子,面对严重超载可能造成的危 险,校车司机却不以为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于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规定,一些人借口拉动内需为名, 认为适度的浪费有利于刺激经济的增长。 B.近日,南昌市五部门联合执法,取缔了多处非法经营的音像制品,近 3 万张盗版光盘被查获后销毁。 C.在第 86 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尽管电影《地心引力》与预期相比只是囊括 了其中五项大奖,但人们还是对其报以极大的赞誉。 D.仅用几十年时间就实现了欧美近百年才实现的富裕社会理想的华西村,无 疑是一个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实现“中国梦”的典型。 5.下列各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先秦两汉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 的《国语》《战国策》,有纪传体的《史记》《汉书》等。 B.“怎么啦,你?”他问道,“你到底买?还是不买呢?你说呀!” C.这次校团委组织的“为学困生献爱心”活动所募集的捐款,据不完全统计: 高三年级捐了一千元,高二年级捐了九百元,而高一年级则多达一千八百元,同 学们捐款十分踊跃。 D.这种办法的收获是:学生有了自由甚至兴趣,在读写方面可以自己调节, 不至于累得要死;教师呢,也可以轻松一些,不至于长年背诵“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时间是哲学中永恒之谜。什么是时间?它意味着什么?离开了人有时间么? 在中国人的意识里,时间首先是与人的生死存亡联系在一起的。事物在变迁,生
命在流逝,人生极其有限,生活何其短促……那么,有没有可能或如何可能去超 越它呢?去构造一个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吗?去皈依上帝相信灵魂永在吗? 先秦儒家持守的是一种执著于现实人生的实用理性,它拒绝作抽象思辨, 也没有狂热的信仰,不去追求超越时间的永恒,而是把永恒和超越放在当下既得 的时间中。在这种哲学背景下,个体生死之谜便被溶解在时间性的人际关系和人 性情感之中。在儒家晢人看来,只有懂得生,才能懂得死,才能在死的自觉中感 觉到存在。人之所以在走向死亡中痛切感受存在本身,正因为存在本身毕竟在于 生的意义。正因为“生”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对死亡就可以无所谓甚至不屑一顾 正因为“生”有意义和价值,就让个体生命自然终结而无需恐惧哀伤,如果要哀 伤,那哀伤的就并非死而是短促的生一一时间大快,对生的价值和意义占有和了 解得太少,这便是儒家哲人所追求的生死理想 生的意义既然只存在于人际关怀的现实群体中,那么,追求个体灵魂的 不朽或对感性时空的超越和舍弃,以投入无限实体的神的怀抱,便是不必要和不 可能的。如何可以赋予个体所占有的短促的生存以密集的意义,如何在这稍纵即 逝的短暂人生和感性现实本身中赢得永恒和不朽,才是应该努力追求的存在课 题。一方面,是沉重地慨叹着人生无常、生命短促,另方面则是严肃的历史感和 强烈的使命感。时间在这里通过人的历史而具有积淀了的情感感受意义,成了农 依不舍,眷恋人生、执着现实的感性情感的纠缠物。时间情感化是华夏文艺和儒 家美学的一个根本特征,它是将世界予以内在化的最高层次。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通由人的情感的渗透,表达了对 生的执著,对存在的领悟和对生成的感受。在这里,时间是情感性的,它的绵延 或顿挫,它的存在或消亡,是与情感性在一起的。如果时间没有情感,那是机械 的框架和恒等的苍白;如果情感没有时间,那是动物的本能和生命的虚无。只有 期待(未来)、状态(现在)、记忆(过去)集于一身的情感的时间,才是活生生的人 的生命。在中国艺术中,无论是“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 秉烛游”,及时行乐,莫负年华也好;无论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济世救民,建功立业也好;无论是化空间为时闻的中国建筑、绘画也好;或者是 完全由心理的真实来支配和构造时空的中国戏曲也好,都通由时间的情感化而加 重了生死感受和人生自觉的分量。它并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生死问题,它只 是不断地通过情感而面对着它,品味着它。这样,有关存在的哲学最终就在这人 类化了的具有历史积淀成果的流动着的情感本身 (节选自李泽厚《华夏美学·人生的领悟》,有删改) 6.根据文意,下列关于“时间情感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时间情感化,在儒家看来,也只是与人的生死存亡联系在一起。只有 懂得生,才能懂得死。悟到了生死的意义,就明白了时间的意味。 B.关于时间情感化,儒家认为应该努力追求在稍纵即逝的短暂人生和感性现 实本身中赢得永恒和不朽,这样,时间就具有了丰富的情感感受意义。 C.时间情感化是华夏文艺和儒家美学的一个根本特征,它虽没有解决、也不 可能解决生死问题,但它却是理解生死问题的最高层次。 D.时间情感化加重了人生的生死感受和自觉的分量,形成了儒家独特的美学, 它体现在中国艺术的各个领域里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命在流逝,人生极其有限,生活何其短促……那么,有没有可能或如何可能去超 越它呢?去构造一个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吗?去皈依上帝相信灵魂永在吗? 先秦儒家持守的是一种执著于现实人生的实用理性,它拒绝作抽象思辨, 也没有狂热的信仰,不去追求超越时间的永恒,而是把永恒和超越放在当下既得 的时间中。在这种哲学背景下,个体生死之谜便被溶解在时间性的人际关系和人 性情感之中。在儒家哲人看来,只有懂得生,才能懂得死,才能在死的自觉中感 觉到存在。人之所以在走向死亡中痛切感受存在本身,正因为存在本身毕竟在于 生的意义。正因为“生”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对死亡就可以无所谓甚至不屑一顾。 正因为“生”有意义和价值,就让个体生命自然终结而无需恐惧哀伤,如果要哀 伤,那哀伤的就并非死而是短促的生——时间大快,对生的价值和意义占有和了 解得太少,这便是儒家哲人所追求的生死理想。 生的意义既然只存在于人际关怀的现实群体中,那么,追求个体灵魂的 不朽或对感性时空的超越和舍弃,以投入无限实体的神的怀抱,便是不必要和不 可能的。如何可以赋予个体所占有的短促的生存以密集的意义,如何在这稍纵即 逝的短暂人生和感性现实本身中赢得永恒和不朽,才是应该努力追求的存在课 题。一方面,是沉重地慨叹着人生无常、生命短促,另方面则是严肃的历史感和 强烈的使命感。时间在这里通过人的历史而具有积淀了的情感感受意义,成了农 依不舍,眷恋人生、执着现实的感性情感的纠缠物。时间情感化是华夏文艺和儒 家美学的一个根本特征,它是将世界予以内在化的最高层次。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通由人的情感的渗透,表达了对 生的执著,对存在的领悟和对生成的感受。在这里,时间是情感性的,它的绵延 或顿挫,它的存在或消亡,是与情感性在一起的。如果时间没有情感,那是机械 的框架和恒等的苍白;如果情感没有时间,那是动物的本能和生命的虚无。只有 期待(未来)、状态(现在)、记忆(过去)集于一身的情感的时间,才是活生生的人 的生命。在中国艺术中,无论是“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 秉烛游”,及时行乐,莫负年华也好;无论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济世救民,建功立业也好;无论是化空间为时闻的中国建筑、绘画也好;或者是 完全由心理的真实来支配和构造时空的中国戏曲也好,都通由时间的情感化而加 重了生死感受和人生自觉的分量。它并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生死问题,它只 是不断地通过情感而面对着它,品味着它。这样,有关存在的哲学最终就在这人 类化了的具有历史积淀成果的流动着的情感本身。 (节选自李泽厚《华夏美学·人生的领悟》,有删改) 6.根据文意,下列关于“时间情感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时间情感化,在儒家看来,也只是与人的生死存亡联系在一起。只有 懂得生,才能懂得死。悟到了生死的意义,就明白了时间的意味。 B.关于时间情感化,儒家认为应该努力追求在稍纵即逝的短暂人生和感性现 实本身中赢得永恒和不朽,这样,时间就具有了丰富的情感感受意义。 C.时间情感化是华夏文艺和儒家美学的一个根本特征,它虽没有解决、也不 可能解决生死问题,但它却是理解生死问题的最高层次。 D.时间情感化加重了人生的生死感受和自觉的分量,形成了儒家独特的美学, 它体现在中国艺术的各个领域里。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先秦儒家持守的是一种执著于现实人生的实用理性,不去追求超越时间的 永恒,他们信奉“朝闻道,夕死可矣”,坦然面对死亡,因为死不过是新生的开 始 B.在儒家哲人的思想中,个体生命自然终结无需恐惧哀伤,如果要哀伤,也 是哀伤生,因为人们对生的价值和意义占有和了解得太少。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孔子面对如何在这稍纵即逝的短暂人生 和感性现实本身中赢得永恒和不朽的深沉感喟。 D.在儒家有关存在的哲学中,时间的存在或消亡,是与情感联系在一起的, 如果时间没有情感,或是情感没有时间,都是不可想象的。 8.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什么是时间?”这是哲学中永恒之谜。儒家哲人的谜底是个体生死之谜 被溶解在时间性的人际关系和人性情感之中。 B.儒家先哲拒绝作抽象思辨,也没有狂热的信仰,不去追求超越时间的永恒, 因而他们对人生普遍缺乏理性的思考。 C.只有集过去、现在、未来于一身的情感的时间,才是活生生的人的生命, 这也是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 D.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不论是及时行乐、莫负年华的咏叹,还是济世救民、 建功立业的抒写,都在时间的情感化中体现出生命主题的厚重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顺治时,克勤郡王战功卓著,性和平,无贵胄气,旌麾所莅,恒喜与野 老闲话。又能约束所部,禁淫掠。声色狗马一无所奉,惟嗜酒,一石不醉。岁时 赐宴,世祖知其量,使罄无算爵,不愆于仪,不改常度 康煕初,天下略定,王移书各督抚,有以酒力称最者,不问贵贱,资送 入都。时圣祖方幼冲,太后训政,台臣劾王招致酒徒,荒耽纵佚,且主少国疑, 迹近树党,请下廷尉问状。太后曰:“彼忠诚无他,先朝所许,姑听之。”王感 谢而退。即日,以公牍与各督抚,寝前议,而山西抚臣已资送一人至矣。 先是,王令既出,疆臣下属县罗致,久而未得。一日,壶关某令为巡抚 言:“县属羊肠坂有一人,年且七十矣,终身不娶,以酒为命。”巡抚曰:“斯 人之饮,于君何如?”曰:“胜属吏远甚。每岁行春,辄赐酒,观者掩口,以为 是戋戋者,彼固视之如一滴,官何吝也。次年,舁巨瓮置老人前,令罄之,顷刻 而尽,若无事者。此非异人乎?”巡抚曰:“王固不择人,惟求善饮者,樵采何 碍!”急识姓名,檄新令尹送入省,亲试之,信,为具装,遣材官与之俱。既入 都,投邸。 王邸深邃,时值新秋,老人请择爽垲地以行酒,许之。问能弈乎,曰 “能。”王益喜。曲栏清池,残荷犹馥,有亭翼然,顾视轩敞,王于此设楸枰, 煮苦茗,先与对局。局半,内侍舁巨瓮二,分置于王与老人之前。瓮可三十斤, 乃女儿酒之最醇者。王以老人居汾河,必善饮汾酒,绍酒不易至山西,野老更不 能致,或者不胜巨瓮,思有以难之。席间别无下酒物,各设一圆碟,分贮金华干 脯、巴达杏仁及鲜梨少许。且饮且弈,自午至于酉,一局未终,老人遽起曰:“王 以角饮见征,不闻以奕。请置此,姑酣饮以副成命。”盖已预计负一子半矣。王 笑从之,以手乱局,促左右进酒。内侍曰:“瓮罄。”回视老人,神色自若也。 王曰:“尔饮诚豪,然亦未足以胜我。”对曰:“王之量,包涵万物,于以上佐 天子,致升平。若杯杓之间,终让野人一筹。”王不服。曰:“今犹有说。”王
A.先秦儒家持守的是一种执著于现实人生的实用理性,不去追求超越时间的 永恒,他们信奉“朝闻道,夕死可矣”,坦然面对死亡,因为死不过是新生的开 始。 B.在儒家哲人的思想中,个体生命自然终结无需恐惧哀伤,如果要哀伤,也 是哀伤生,因为人们对生的价值和意义占有和了解得太少。 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孔子面对如何在这稍纵即逝的短暂人生 和感性现实本身中赢得永恒和不朽的深沉感喟。 D.在儒家有关存在的哲学中,时间的存在或消亡,是与情感联系在一起的, 如果时间没有情感,或是情感没有时间,都是不可想象的。 8.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什么是时间?”这是哲学中永恒之谜。儒家哲人的谜底是个体生死之谜 被溶解在时间性的人际关系和人性情感之中。 B.儒家先哲拒绝作抽象思辨,也没有狂热的信仰,不去追求超越时间的永恒, 因而他们对人生普遍缺乏理性的思考。 C.只有集过去、现在、未来于一身的情感的时间,才是活生生的人的生命, 这也是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 D.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不论是及时行乐、莫负年华的咏叹,还是济世救民、 建功立业的抒写,都在时间的情感化中体现出生命主题的厚重。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1 题。 顺治时,克勤郡王战功卓著,性和平,无贵胄气,旌麾所莅,恒喜与野 老闲话。又能约束所部,禁淫掠。声色狗马一无所奉,惟嗜酒,一石不醉。岁时 赐宴,世祖知其量,使罄无算爵,不愆于仪,不改常度。 康熙初,天下略定,王移书各督抚,有以酒力称最者,不问贵贱,资送 入都。时圣祖方幼冲,太后训政,台臣劾王招致酒徒,荒耽纵佚,且主少国疑, 迹近树党,请下廷尉问状。太后曰:“彼忠诚无他,先朝所许,姑听之。”王感 谢而退。即日,以公牍与各督抚,寝前议,而山西抚臣已资送一人至矣。 先是,王令既出,疆臣下属县罗致,久而未得。一日,壶关某令为巡抚 言:“县属羊肠坂有一人,年且七十矣,终身不娶,以酒为命。”巡抚曰:“斯 人之饮,于君何如?”曰:“胜属吏远甚。每岁行春,辄赐酒,观者掩口,以为 是戋戋者,彼固视之如一滴,官何吝也。次年,舁巨瓮置老人前,令罄之,顷刻 而尽,若无事者。此非异人乎?”巡抚曰:“王固不择人,惟求善饮者,樵采何 碍!”急识姓名,檄新令尹送入省,亲试之,信,为具装,遣材官与之俱。既入 都,投邸。 王邸深邃,时值新秋,老人请择爽垲地以行酒,许之。问能弈乎,曰: “能。”王益喜。曲栏清池,残荷犹馥,有亭翼然,顾视轩敞,王于此设楸枰, 煮苦茗,先与对局。局半,内侍舁巨瓮二,分置于王与老人之前。瓮可三十斤, 乃女儿酒之最醇者。王以老人居汾河,必善饮汾酒,绍酒不易至山西,野老更不 能致,或者不胜巨瓮,思有以难之。席间别无下酒物,各设一圆碟,分贮金华干 脯、巴达杏仁及鲜梨少许。且饮且弈,自午至于酉,一局未终,老人遽起曰:“王 以角饮见征,不闻以奕。请置此,姑酣饮以副成命。”盖已预计负一子半矣。王 笑从之,以手乱局,促左右进酒。内侍曰:“瓮罄。”回视老人,神色自若也。 王曰:“尔饮诚豪,然亦未足以胜我。”对曰:“王之量,包涵万物,于以上佐 天子,致升平。若杯杓之间,终让野人一筹。”王不服。曰:“今犹有说。”王
曰:“何如?”乃指肴碟以对,谓王贵人也,珍错之奉,度已餍足,非若村野, 初尝异味。今王食干脯略尽,杏仁亦过半,野人不然。以此言之,王固以贵下贱, 大得民也。王爽然,留之匝月,仍赉巨金使返,并为告巡抚,饬所司以时存问 (选自《清稗类钞》,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愆于仪 愆:拖延 B.寝前议 寝:停止 C.疆臣下属县罗致 罗致:搜罗 D.珍错之奉 珍错:珍异食品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公牍与各督抚 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B.于君何如 暂得于己 C.顷刻而尽 泉涓涓而始流 D.乃女儿酒之最醇者 乃设九宾礼于廷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克勤郡王“嗜酒”的一组是 ①世祖知其量,使罄无算爵 ②台臣劾王招致酒徒③终身不娶,以 酒为命 ④顷刻而尽,若无事者⑤回视老人,神色自若也 ⑥王爽然,留之 匝月 A.①②③B.③④⑤C.④⑤⑥D.①②⑥ 四、(28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王移书各督抚,有以酒力称最者,不问贵贱,资送入都。 译文 (2)局半,内侍舁巨瓮二,分置于王与老人之前。 译文 (3)留之匝月,仍赉巨金使返,并为告巡抚,饬所司以时存问 译文: 1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渡黄河 明末清初宋琬①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②说黄河是畏途 [注]①作者曾遭诬陷入狱。②翻,反而。 浪淘沙 刘禹锡①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①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 度奉诏后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 州刺史。这首绝句模仿黄河边淘金者的口吻 (1)两首诗都写了黄河险峻的特点,各有何用意?(4分) (2)从中国古典诗歌传统风格的角度,简要分析两首诗体现的不同诗风。(4分) 14.古诗文填空。(8分)
曰:“何如?”乃指肴碟以对,谓王贵人也,珍错之奉,度已餍足,非若村野, 初尝异味。今王食干脯略尽,杏仁亦过半,野人不然。以此言之,王固以贵下贱, 大得民也。王爽然,留之匝月,仍赉巨金使返,并为告巡抚,饬所司以时存问。 (选自《清稗类钞》,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愆于仪 愆:拖延 B.寝前议 寝:停止 C.疆臣下属县罗致 罗致:搜罗 D.珍错之奉 珍错:珍异食品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公牍与各督抚 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B.于君何如 暂得于己 C.顷刻而尽 泉涓涓而始流 D.乃女儿酒之最醇者 乃设九宾礼于廷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克勤郡王“嗜酒”的一组是 ①世祖知其量,使罄无算爵 ②台臣劾王招致酒徒 ③终身不娶,以 酒为命 ④顷刻而尽,若无事者 ⑤回视老人,神色自若也 ⑥王爽然,留之 匝月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⑥ 四、(28 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 分) (1)王移书各督抚,有以酒力称最者,不问贵贱,资送入都。 译文: (2)局半,内侍舁巨瓮二,分置于王与老人之前。 译文: (3)留之匝月,仍赉巨金使返,并为告巡抚,饬所司以时存问。 译文: 1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渡黄河 明末清初 宋琬①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②说黄河是畏途。 [注]①作者曾遭诬陷入狱。②翻,反而。 浪淘沙 刘禹锡①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①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一 度奉诏后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 州刺史。这首绝句模仿黄河边淘金者的口吻。 (1)两首诗都写了黄河险峻的特点,各有何用意?(4 分) (2)从中国古典诗歌传统风格的角度,简要分析两首诗体现的不同诗风。(4 分) 14.古诗文填空。(8 分)
(1)舳妒千里,旌旗蔽空, 。(《赤壁赋》 23 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穷岛屿之萦回 ,即冈峦之体势。(《滕王阁序》)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五、(6分 1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高老头患病期间,大女儿没来看他一次,她关心的是即将参加盼望已久 的鲍赛昂夫人的舞会;小女儿来过一次,但不是来探望父亲,关心父亲的身体, 而是要父亲给她支付欠裁缝1000法郎的定钱。(《高老头》) B.觉慧的五爸在外头讨了姨太,还打着老太爷的招牌借了许多债。老太爷知 道后一病不起,终于意识到做了多年的“四世同堂”的好梦,彻底破灭了。临死 前,老太爷把觉民召了回来,答应冯家的亲事不提了,便离开了人世。(《家》 C.子游任武城行政长官,孔子去看他,听到处处弦歌之声,就说:“割鸡焉 用牛刀?”对子游不能去治大国以施展其礼乐之治才华感到惋惜。子游解释这是 听从老师的教导,让民众学道,就会懂得礼仪、易于使用。孔子表示赞同。(《论 语·阳货》) D.面对抄检大观园的举动,迎春懦弱无能,不敢抗争,只能眼睁睁看着司棋 被撵走;探春聪明能干,颇有计谋,占了上风:惜春嘴冷心冷,对于没有过错的 入画被撵一事居然毫无反应,最后入画被尤氏带走。(《红楼梦》) 16.《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刘备的嘱咐具体涉及到了 哪三个主要人物?请简述相关内容。(3分)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绝鉴 何一飞 隐逸斋是做玉器生意的。老板姓陈,叫陈若尘。原是历史老师,不知什 么原因,辞了职,开了家玉器店,取名隐逸斋。陈若尘四季皆藏好茶,有两个半 茶友 那两个,一个是他的发小,县教育局长冯有为,用陈若尘的话说,冯有 为斯文还在,可以为友;一个是宝峰寺的方丈法缘和尚,轻易不说话,一开口则 是口吐莲花,让人醍醐灌项。有次喝完茶,法缘和尚盯着陈若尘端详了许久,幽 幽地对他说,“施主面相与佛有缘。”至于那半个,本县县委书记,是冯有为带 过来的。喝过几次茶后,发现并无半点官场俗气,就被陈若尘列为半个朋友 陈若尘做玉器生意是因为他善鉴玉,尤其善鉴古玉。曾经有省城玉器玩 家高价购得一枚汉代龙凤纹玉环,却被专家鉴定为高仿品,也不知玉器玩家从哪 打听到陈若尘,跑过来请他鉴定。陈若尘拿着放大镜看了又看,最后对玩家说从 玉质和线刻技法可以断定是真品。后来玩家又把龙凤纹玉环拿到北京,北京的大 师也鉴定为真品。陈若尘一鉴成名,被人誉为省内古玉鉴定第一。 鉴宝这行只要肯放手是能赚大钱的,所谓放手就是玩家给钱,拿假货让 鉴家出个真品证明。许多玉器玩家都找过陈若尘,陈若尘冷面相拒,再高的价也 不做。隐逸斋的生意不好不坏,陈若尘不像他老婆那样着急上火,说是要老是想 着挣钱,那就是人被钱玩了,不值得, 豁达的陈若尘最近也有些豁达不开,那是因为女儿的事。女儿大学毕业 两年,因右脚残疾,找工作辗转了几十次,都被用人单位拒绝了,弄得女儿连家
(1)舳妒千里,旌旗蔽空, , 。(《赤壁赋》) (2) , 。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3) ,穷岛屿之萦回; ,即冈峦之体势。(《滕王阁序》) (4)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五、(6 分) 1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高老头患病期间,大女儿没来看他一次,她关心的是即将参加盼望已久 的鲍赛昂夫人的舞会;小女儿来过一次,但不是来探望父亲,关心父亲的身体, 而是要父亲给她支付欠裁缝 1000 法郎的定钱。(《高老头》) B.觉慧的五爸在外头讨了姨太,还打着老太爷的招牌借了许多债。老太爷知 道后一病不起,终于意识到做了多年的“四世同堂”的好梦,彻底破灭了。临死 前,老太爷把觉民召了回来,答应冯家的亲事不提了,便离开了人世。(《家》) C.子游任武城行政长官,孔子去看他,听到处处弦歌之声,就说:“割鸡焉 用牛刀?”对子游不能去治大国以施展其礼乐之治才华感到惋惜。子游解释这是 听从老师的教导,让民众学道,就会懂得礼仪、易于使用。孔子表示赞同。(《论 语·阳货》) D.面对抄检大观园的举动,迎春懦弱无能,不敢抗争,只能眼睁睁看着司棋 被撵走;探春聪明能干,颇有计谋,占了上风;惜春嘴冷心冷,对于没有过错的 入画被撵一事居然毫无反应,最后入画被尤氏带走。(《红楼梦》) 16.《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刘备的嘱咐具体涉及到了 哪三个主要人物?请简述相关内容。(3 分) 六、(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20 题。 绝 鉴 何一飞 隐逸斋是做玉器生意的。老板姓陈,叫陈若尘。原是历史老师,不知什 么原因,辞了职,开了家玉器店,取名隐逸斋。陈若尘四季皆藏好茶,有两个半 茶友。 那两个,一个是他的发小,县教育局长冯有为,用陈若尘的话说,冯有 为斯文还在,可以为友;一个是宝峰寺的方丈法缘和尚,轻易不说话,一开口则 是口吐莲花,让人醍醐灌项。有次喝完茶,法缘和尚盯着陈若尘端详了许久,幽 幽地对他说,“施主面相与佛有缘。”至于那半个,本县县委书记,是冯有为带 过来的。喝过几次茶后,发现并无半点官场俗气,就被陈若尘列为半个朋友。 陈若尘做玉器生意是因为他善鉴玉,尤其善鉴古玉。曾经有省城玉器玩 家高价购得一枚汉代龙凤纹玉环,却被专家鉴定为高仿品,也不知玉器玩家从哪 打听到陈若尘,跑过来请他鉴定。陈若尘拿着放大镜看了又看,最后对玩家说从 玉质和线刻技法可以断定是真品。后来玩家又把龙凤纹玉环拿到北京,北京的大 师也鉴定为真品。陈若尘一鉴成名,被人誉为省内古玉鉴定第一。 鉴宝这行只要肯放手是能赚大钱的,所谓放手就是玩家给钱,拿假货让 鉴家出个真品证明。许多玉器玩家都找过陈若尘,陈若尘冷面相拒,再高的价也 不做。隐逸斋的生意不好不坏,陈若尘不像他老婆那样着急上火,说是要老是想 着挣钱,那就是人被钱玩了,不值得。 豁达的陈若尘最近也有些豁达不开,那是因为女儿的事。女儿大学毕业 两年,因右脚残疾,找工作辗转了几十次,都被用人单位拒绝了,弄得女儿连家
门都不愿走出一步。作为父亲,除了呆在他的隐逸斋做点自己想做的事,别的他 实在无能为力,他感到愧对女儿 这事不知怎么给县委书记知道了。这天晚上,县委书记和冯有为来喝茶, 聊了一会儿,书记放下茶盅,拍了拍若尘的肩膀,“老弟,别那么清高,你的难 事也就是咱朋友的事啊!”说着从包里拿出一份调令递到陈若尘手里,“明天叫 孩子到财政局报到,孩子学财会的,正好学以致用。” 陈若尘犹豫一会把调令接了,说;“古人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这 样的大恩,当得以死相报啊。” 时间就这样不急不慢地走。 茶友们很久没来了。陈若尘有些想念,想打电话约他们过来喝茶,拿起 电话又放下了,笑自己像没经过事的人。这天晚上正念着,书记一个人来了,陈 若尘喜得连忙去泡荼。喝了一阵茶,书记从带来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用黄绸裹着 的东西说:“若尘,你给看看。” 陈若尘小心接过,揭开黄绸,心就扑通、扑通跳了,一只品相良好的青 玉碟子在灯光下发出幽幽的沁人的光。这碟子叫清代菊纹盘,清中期皇家用具, 虽说不是孤品,但存世的也不足五枚,香港拍卖行前几年拍卖过一枚,拍出了近 百万的价。 仔细看过几遍,确定无疑后,陈若尘才对书记说:“这是真品 书记笑着说:“这碟子是家传的,我岂不知它是真品。” 那你拿来叫我看是什么意思? 书记踌躇着说:“若尘,我们是朋友,你帮个忙,给它出份赝品证明。” 陈若尘明白了,他这是要把真当假,只不知是为了送个安全还是收个安 全,聪明啊。 良久,陈若尘站起来踉跄出了茶室。片刻,拿了印鉴纸笔回来,坐下写 好鉴定证明书、盖上自己的印鉴递给书记、懒懒地说,你要它假就假吧。”然后, 端起茶做了个送客的手势,书记尴尬站了起来,从包中掌出一个大红包,陈若尘 不接,把书记半拖半拉推出了门 第二天,隐逸斋关了门,门上贴着八个字:“若尘已死,停止营业。” 街坊邻居不信,问陈若尘老婆,老婆又气又恨地说:“死了。死了好。 他死他的,我活我的 陈若尘哪去了?有上香的人在宝峰寺看见了他,原来已皈依佛门 书记也听说了,怎么也想不明臼,陈若尘为了一件小事就去做了和尚 (选自《2013中国微型小说年选》,花城出版社2014年1月 17.结合全文,谈谈小说为什么以“绝鉴”为题?(4分) 18.简要分析冯有为、法缘和尚两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4分) 19.理解文中划线句“若尘已死,停止营业”的含义和作用。(6分) 20.小说写到陈若尘“皈依佛门”本就可以结尾了,为什么还要加上最后一句话 (画线句)?试结合全文加以分析。(4分) 七、语言综合运用(15分) 21.我们每天都在亲近汉字,使用汉字,感受着汉字的无穷魅力。请围绕汉字的 音韵美和形体美,以“山”“明”“想”“旦”为例,写一段文字。(15分) 要求 ①运用说明和描写两种表达力式 ②开头运用“既……又……也……”的句式总领下文
门都不愿走出一步。作为父亲,除了呆在他的隐逸斋做点自己想做的事,别的他 实在无能为力,他感到愧对女儿。 这事不知怎么给县委书记知道了。这天晚上,县委书记和冯有为来喝茶, 聊了一会儿,书记放下茶盅,拍了拍若尘的肩膀,“老弟,别那么清高,你的难 事也就是咱朋友的事啊!”说着从包里拿出一份调令递到陈若尘手里,“明天叫 孩子到财政局报到,孩子学财会的,正好学以致用。” 陈若尘犹豫一会把调令接了,说;“古人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这 样的大恩,当得以死相报啊。” 时间就这样不急不慢地走。 茶友们很久没来了。陈若尘有些想念,想打电话约他们过来喝茶,拿起 电话又放下了,笑自己像没经过事的人。这天晚上正念着,书记一个人来了,陈 若尘喜得连忙去泡荼。喝了一阵茶,书记从带来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用黄绸裹着 的东西说:“若尘,你给看看。” 陈若尘小心接过,揭开黄绸,心就扑通、扑通跳了,一只品相良好的青 玉碟子在灯光下发出幽幽的沁人的光。这碟子叫清代菊纹盘,清中期皇家用具, 虽说不是孤品,但存世的也不足五枚,香港拍卖行前几年拍卖过一枚,拍出了近 百万的价。 仔细看过几遍,确定无疑后,陈若尘才对书记说:“这是真品。” 书记笑着说:“这碟子是家传的,我岂不知它是真品。” 那你拿来叫我看是什么意思? 书记踌躇着说:“若尘,我们是朋友,你帮个忙,给它出份赝品证明。” 陈若尘明白了,他这是要把真当假,只不知是为了送个安全还是收个安 全,聪明啊。 良久,陈若尘站起来踉跄出了茶室。片刻,拿了印鉴纸笔回来,坐下写 好鉴定证明书、盖上自己的印鉴递给书记、懒懒地说,你要它假就假吧。”然后, 端起茶做了个送客的手势,书记尴尬站了起来,从包中掌出一个大红包,陈若尘 不接,把书记半拖半拉推出了门。 第二天,隐逸斋关了门,门上贴着八个字:“若尘已死,停止营业。” 街坊邻居不信,问陈若尘老婆,老婆又气又恨地说:“死了。死了好。 他死他的,我活我的。” 陈若尘哪去了?有上香的人在宝峰寺看见了他,原来已皈依佛门。 书记也听说了,怎么也想不明白,陈若尘为了一件小事就去做了和尚。 (选自《2013 中国微型小说年选》,花城出版社 2014 年 1 月) 17.结合全文,谈谈小说为什么以“绝鉴”为题?(4 分) 18.简要分析冯有为、法缘和尚两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4 分) 19.理解文中划线句“若尘已死,停止营业”的含义和作用。(6 分) 20.小说写到陈若尘“皈依佛门”本就可以结尾了,为什么还要加上最后一句话 (画线句)?试结合全文加以分析。(4 分) 七、语言综合运用(15 分) 21.我们每天都在亲近汉字,使用汉字,感受着汉字的无穷魅力。请围绕汉字的 音韵美和形体美,以“山”“明”“想”“旦”为例,写一段文字。(15 分) 要求: ①运用说明和描写两种表达力式; ②开头运用“既……又……也……”的句式总领下文;
③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 ④语言得体,结构相对完整,不少于200字。 八、(50分) 22.阅渎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亲子类节目《爸爸去哪儿》,以其平实、接地气的风格,受到不同年龄 段观众的喜爱。《人民日报》做出评论:“说到底,是因为节目中体现的浓浓亲 情让人心存暖意,也点燃了人们心中回归家庭的渴求。” 春晚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感叹时间过得真快,引发了人们内心 深处对家人的内疚之情,在工作之余也应该常回家看看。 去哪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 请以“ 去哪儿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在横线上填一个词语(不能填“爸爸”或“时间”),使题目完整。 ②写记叙文或议论文。 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④不少于700字。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5分,每小题3分) 1.B(A项中“模”应读m;C项中“颇”应读p6;D项中“诺”应读no) 2.D(A页一叶B篇一翩C成一程) 3.C(A.十室九空:十户人家九家空。形容天灾人祸使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 象。与语境不符;B.“如花似锦”形容风景、前程等十分美好,该句本身就是 描写花的,不宜再用“如花似锦”;C: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D.不 以为然:然.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这里应为“不以为意”。) 4.D(A项,句式杂糅,“借口是……”与“以……为名”杂糅。B项,搭配不 当,“取缔”的应是“音像制品店”。C项,不合逻辑,“囊括”意味着包含了 所有,而前有“只”、后有“其中五项”,语意矛盾) 5.A(B“你到底买”前面的问号改逗号;C“一千八百元”后用句号:D句号移 到引号的外面。) 、(9分,每小题3分) 6.B(A项“只是”绝对化,“只有懂得生,才能懂得死”说少了。C,最髙层次 错,原文是指通过艺术和美学把生命过程赋予了情感意义。D与原文不符,原文 为“艺术加重了……分量”) 7.A(“因为死不过是新生的开始”,对原文理解有误。) 8.B(“他们对人生普遍缺乏理性的思考”表述错误,文中有“执著于现实人生 的实用理性”一句。) 三、(9分,每小题3分) 9.A(愆:过失) 10.C(A表方式,表凭借B表比较,表对象C表修饰D表判断,表承接) 11.D 四、(28分) 12.(1)王下文给各督抚,如果有凭借酒力被称为最好的(首位的),不管地位 高贵还是低贱,出资(将他)送入都城。(移书1分,以1分,语意2分)
③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 ④语言得体,结构相对完整,不少于 200 字。 八、(50 分) 22.阅渎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 分) 亲子类节目《爸爸去哪儿》,以其平实、接地气的风格,受到不同年龄 段观众的喜爱。《人民日报》做出评论:“说到底,是因为节目中体现的浓浓亲 情让人心存暖意,也点燃了人们心中回归家庭的渴求。” 春晚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感叹时间过得真快,引发了人们内心 深处对家人的内疚之情,在工作之余也应该常回家看看。 “去哪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 请以“ 去哪儿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在横线上填一个词语(不能填“爸爸”或“时间”),使题目完整。 ②写记叙文或议论文。 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④不少于 700 字。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B(A 项中“模”应读 mú;C 项中“颇”应读 pō;D 项中“诺”应读 nuò) 2.D(A 页—叶 B 篇—翩 C 成—程) 3.C(A.十室九空:十户人家九家空。形容天灾人祸使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 象。与语境不符;B.“如花似锦”形容风景、前程等十分美好,该句本身就是 描写花的,不宜再用“如花似锦”; C: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D.不 以为然:然.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这里应为“不以为意”。) 4.D(A 项,句式杂糅, “借口是……”与“以……为名”杂糅。B 项,搭配不 当,“取缔”的应是“音像制品店”。C 项,不合逻辑,“囊括”意味着包含了 所有,而前有“只”、后有“其中五项”,语意矛盾) 5.A(B“你到底买”前面的问号改逗号;C“一千八百元”后用句号;D 句号移 到引号的外面。)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6.B (A 项“只是”绝对化,“只有懂得生,才能懂得死”说少了。C,最高层次 错,原文是指通过艺术和美学把生命过程赋予了情感意义。D 与原文不符,原文 为“艺术加重了……分量”) 7.A (“因为死不过是新生的开始”,对原文理解有误。) 8.B (“他们对人生普遍缺乏理性的思考”表述错误,文中有“执著于现实人生 的实用理性”一句。)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9. A (愆:过失) 10. C(A 表方式,表凭借 B 表比较,表对象 C 表修饰 D 表判断,表承接) 11.D 四、(28 分) 12.(1)王下文给各督抚,如果有凭借酒力被称为最好的(首位的),不管地位 高贵还是低贱,出资(将他)送入都城。(移书 1 分,以 1 分,语意 2 分)
(2)棋下了一半,内侍抬了两个大酒缸,分别放在郡王和老人的面前。(舁1 分,分置1分,语意2分) (3)留下老人满一月,还赏赐老人很多银子让他回家,并因此告知巡抚,命令 主管的官员按时(及时)去问候老人。(赉1分,所司1分,语意2分) 13.(1)宋诗用黄河的险峻反衬社会现实的险恶,刘诗用黄河的险峻象征人生的 坎坷。 (2)宋诗表现了现实主义诗风,刘诗表现了浪漫主义诗风。宋诗通过描写黄河 的险恶(通过写实)来表现现实环境的险恶。刘诗通过神话传说(通过想象)来 表现诗人的豪情、豁达(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4.(1)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3)鹤汀凫渚,桂殿兰宫 (4)乐以天下,优以天下 五、(6分) 15.A两个女儿的行为弄反了 6.马谡,告诫诸葛亮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1分)诸葛亮,托付诸 葛亮“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1分)赵云, 嘱咐他看在故交的情谊,“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1分) 六、(18分 17.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情节;(1分)一语双关:(1分)陈若尘精于鉴玉(1分) 最后又决绝地与尘世告别。(1分 18.从人物形象刻画上看,作为次要人物,二人衬托出陈若尘淡泊名利,不阿附 权贵的品格;(2分)从情节安排上看,冯有为的存在引出了下文陈若尘与书记 的交往事件,法缘和尚的话则预示了小说的结局,使小说情节发展更合理。(2 分) 19.(1)照应前文的“以死相报“;(2)认为自己出假证明违背了职业道德, 良心已死;(3)决心与尘世诀别,皈依佛门,凡心已死:(4)表现人物清高正 直的品格。(每点2分,答到其中3点即可) 20.(1)深化主题(1分):在别人看来是一件小事,但是陈若尘却以皈依佛门 永不鉴玉惩戒自己(1分),更凸显出陈若尘做人之真(1分);警醒人们不要 对社会的不正之风麻木不仁。(1分) 七、(15分) 21.(15分)略 八、(15分) 22.(15分)略
(2)棋下了一半,内侍抬了两个大酒缸,分别放在郡王和老人的面前。(舁 1 分,分置 1 分,语意 2 分) (3)留下老人满一月,还赏赐老人很多银子让他回家,并因此告知巡抚,命令 主管的官员按时(及时)去问候老人。(赉 1 分,所司 1 分,语意 2 分) 13.(1)宋诗用黄河的险峻反衬社会现实的险恶,刘诗用黄河的险峻象征人生的 坎坷。 (2)宋诗表现了现实主义诗风,刘诗表现了浪漫主义诗风。宋诗通过描写黄河 的险恶(通过写实)来表现现实环境的险恶。刘诗通过神话传说(通过想象)来 表现诗人的豪情、豁达(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4.(1)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3)鹤汀凫渚,桂殿兰宫 (4)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五、(6 分) 15.A 两个女儿的行为弄反了。 16.马谡,告诫诸葛亮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1 分)诸葛亮,托付诸 葛亮“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1 分)赵云, 嘱咐他看在故交的情谊,“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1 分) 六、(18 分) 17.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情节;(1 分)一语双关:(1 分)陈若尘精于鉴玉(1 分), 最后又决绝地与尘世告别。(1 分) 18.从人物形象刻画上看,作为次要人物,二人衬托出陈若尘淡泊名利,不阿附 权贵的品格;(2 分)从情节安排上看,冯有为的存在引出了下文陈若尘与书记 的交往事件,法缘和尚的话则预示了小说的结局,使小说情节发展更合理。(2 分) 19.(1)照应前文的“以死相报“;(2)认为自己出假证明违背了职业道德, 良心已死;(3)决心与尘世诀别,皈依佛门,凡心已死;(4)表现人物清高正 直的品格。(每点 2 分,答到其中 3 点即可) 20.(1)深化主题(1 分):在别人看来是一件小事,但是陈若尘却以皈依佛门 永不鉴玉惩戒自己(1 分),更凸显出陈若尘做人之真(1 分);警醒人们不要 对社会的不正之风麻木不仁。(1 分) 七、(15 分) 21.(15 分)略 八、(15 分) 22.(15 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