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科学素质测验题-2 说明: 本次测验共有4题,请在ABCD中选择。答题不计对错,成绩仅取决于答题是否认真(4 分)、完整(4分),请按你自己的真实想法选择。答题是否认真将计入平时参与成绩。另 外,答卷截止日期是10月16日,超时提交的同学分数减半。 1.姓名:[填空题][必答题] 2.学号:[填空题][必答题] 3.下列行动哪一个是有效的科学项目的行动?[单选题][必答题] OA.一个政府机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两个工业资助的研究,一方面是宣传发现一种对人体安全 的塑料的化学物质,同时忽略那些与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化学相关的研究。 OB.新闻记者给予科学方面新闻报道的正反两方同等的可信度,尽管其中一方已经被多种实验反 驳。 OC.一个政府机构迫于一家制造婴儿奶粉的企业委员会的压力决定修改关于直接哺乳的公共卫生 信息。 OD.多项研究发现一个新的药物对治疗自闭症十分有效,但是政府结构拒绝在长期效果还不明确 的情况下批准该药物。 4.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思考过程(重点即可):[填空题][必答题] 5.当甲虫作为豹蛙蝌蚪的捕食者,杀虫剂Malathion加入后,结果与众不同。以下哪个假设是用来解 释这些结果的合理假设?[单选题][必答题]
大学本科科学素质测验题-2 说明: 本次测验共有 4 题,请在 ABCD 中选择。答题不计对错,成绩仅取决于答题是否认真(4 分)、完整(4 分),请按你自己的真实想法选择。答题是否认真将计入平时参与成绩。另 外,答卷截止日期是 10 月 16 日,超时提交的同学分数减半。 1. 姓名: [填空题] [必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学号: [填空题] [必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行动哪一个是有效的科学项目的行动? [单选题] [必答题] ○ A.一个政府机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两个工业资助的研究,一方面是宣传发现一种对人体安全 的塑料的化学物质,同时忽略那些与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化学相关的研究。 ○ B.新闻记者给予科学方面新闻报道的正反两方同等的可信度,尽管其中一方已经被多种实验反 驳。 ○ C.一个政府机构迫于一家制造婴儿奶粉的企业委员会的压力决定修改关于直接哺乳的公共卫生 信息。 ○ D.多项研究发现一个新的药物对治疗自闭症十分有效,但是政府结构拒绝在长期效果还不明确 的情况下批准该药物。 4. 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思考过程(重点即可): [填空题] [必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当甲虫作为豹蛙蝌蚪的捕食者,杀虫剂 Malathion 加入后,结果与众不同。以下哪个假设是用来解 释这些结果的合理假设? [单选题] [必答题]
0 No pesticide Malathion Roundup Roundup No pest Malathion Roundup No predator Newts Beetles Fig 2 Total survival of Leopard frog tadpoles livingin ponds with 2 pesticides added (Malathion and Roundup)and 2 tadpole predators present(newts and beetles) OA.Malathion杀死了蝌蚪,导致甲虫更饥饿,从而吃更多的蝌蚪 OB.Malathion杀死了蝌蚪,所以甲虫有更多的食物,他们的数量增加 OC.Malathion杀死了甲虫,导致更少的蝌蚪被吃掉 OD.Malathion杀死了甲虫,导致蝌蚪种群中相互捕食 提示:背景:下图出现在一个科学研究文章中,讲述有关在他们自然环境中各种农药对蝌蚪的影 响。 6.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思考过程(重点即可):[填空题][必答题] 7.以下哪个是对下图的最好的解释。[单选题][必答题]
○ A.Malathion 杀死了蝌蚪,导致甲虫更饥饿,从而吃更多的蝌蚪 ○ B.Malathion 杀死了蝌蚪,所以甲虫有更多的食物,他们的数量增加 ○ C.Malathion 杀死了甲虫,导致更少的蝌蚪被吃掉 ○ D.Malathion 杀死了甲虫,导致蝌蚪种群中相互捕食 提示:背景:下图出现在一个科学研究文章中,讲述有关在他们自然环境中各种农药对蝌蚪的影 响。 6. 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思考过程(重点即可): [填空题] [必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以下哪个是对下图的最好的解释。 [单选题] [必答题]
Type A Type B ☑Lymphoma 18% 32% Carcinoma 40% ■Adenoma, Luna ▣Sarcoma 4% 73% 8% ☒No tumor 16% Tumors found in type A and type B mice.Pie chart depicts relative incidence of tumors. Numbers outside each slice denote the percentage of specific tumor type. OA.A型有淋巴瘤(Lymphoma)小鼠比没有肿瘤(no tumor)的更常见。 OB.B型小鼠比A型小鼠能更容易等肿瘤。 OC.在A型和B型小鼠中,淋巴瘤(Lymphoma)一样常见。 OD.只有在B型小鼠中,肿瘤(Carcinoma)没有淋巴瘤Lymphoma)常见。 8.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思考过程(重点即可):[填空题][必答题] 9.震动哑铃(一种会动的哑铃)的创造者宣称他们的产品可以产生“难以置信的力量”。以下哪个附加信 息可以提供最有力的证据来支持震动哑铃可以有效增加肌肉力量这个论点。[单选题][必答题] OA.观察数据显示通常情况下,震动哑铃的使用者报告每周使用该产品6天,而正常哑铃的使用 者报告每周使用3天。 OB.与静止状态相比,震动哑铃的使用者在使用该产品时进入他们肌肉的血流量增加了300%。 OC.观察数据显示震动哑铃的使用者汇报他们有比普通哑铃使用者有显著更大的肌肉张力。 OD.与普通哑铃的使用者相比,震动哑铃的使用者在8周训练后可以明显地举起更重的东西。 10.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思考过程(重点即可):[填空题][必答题]
○ A.A 型有淋巴瘤(Lymphoma)小鼠比没有肿瘤(no tumor)的更常见。 ○ B.B 型小鼠比 A 型小鼠能更容易等肿瘤。 ○ C.在 A 型和 B 型小鼠中,淋巴瘤(Lymphoma)一样常见。 ○ D.只有在 B 型小鼠中,肿瘤(Carcinoma)没有淋巴瘤(Lymphoma)常见。 8. 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思考过程(重点即可): [填空题] [必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震动哑铃(一种会动的哑铃)的创造者宣称他们的产品可以产生“难以置信的力量”。以下哪个附加信 息可以提供最有力的证据来支持震动哑铃可以有效增加肌肉力量这个论点。 [单选题] [必答题] ○ A.观察数据显示通常情况下,震动哑铃的使用者报告每周使用该产品 6 天,而正常哑铃的使用 者报告每周使用 3 天。 ○ B.与静止状态相比,震动哑铃的使用者在使用该产品时进入他们肌肉的血流量增加了 300%。 ○ C.观察数据显示震动哑铃的使用者汇报他们有比普通哑铃使用者有显著更大的肌肉张力。 ○ D.与普通哑铃的使用者相比,震动哑铃的使用者在 8 周训练后可以明显地举起更重的东西。 10. 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思考过程(重点即可): [填空题] [必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对于最近的课程,您有什么新的建议或意见吗?「填空题]「必答题] Ref:《基因与人》大学本科科学素质系列测验参考CBE一Life Sciences Education Vol.1l,364- 377,Winter 2012 Developing a Test of Scientific Literacy Skills(TOSLS):Measuring Undergraduates'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 and Arguments Cara Gormally,Peggy Brickman,andMary Lutz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chool of Biology,Atlanta,GA 30322;Department of Plant Biology and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University of Georgia,Athens,GA 30602
11. 对于最近的课程,您有什么新的建议或意见吗? [填空题] [必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f:《基因与人》大学本科科学素质系列测验参考 CBE—Life Sciences Education Vol. 11, 364– 377,Winter 2012 Developing a Test of Scientific Literacy Skills (TOSLS): Measuring Undergraduates’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 and Arguments Cara Gormally,* Peggy Brickman,† andMary Lutz‡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Biology, Atlanta, GA 30322; †Department of Plant Biology and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Georgia, Athens, GA 3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