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安化县第十二中学 2010—2011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一项是 A.哽咽田埂绠短汲深便宜行事 B.鞭笞懈怠甘之如饴贻害无穷 C.寒伧创伤踉踉跄跄怆然泪下 D.茁壮笨拙罢黜百家相形见绌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λ.当我常被暝顽不灵的他气得掉泪时孩子傻愣愣地摸摸我满是泪痕的脸,他哪里知道, 他就是那一颗让母亲掉泪的沙子呢 B.年轻人的惊人能量,可从选战中的一句流行语窥见一般。奥巴马演讲时,常常冲听 众发问:准备好了吗?有信心吗?我们能赢吗? C.文章的语言组织,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有一个统一的筹画,不能东一句西一句 漫无边际。 D.关于未来,我们总有无尽的想象,然而剧情总是被剧情窜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A.企业的“老总”常常会面临这样一种尴尬:两种策划的捉刀人针锋相对,用了其中 个策划,就可能伤及另一个策划提出者的自尊或积极性 B.他应该有高雅的审美情趣,我不要求他下笔千言,倚马可待,但是他应该是能在颜 正卿的刚直黄庭坚的飘逸徐文长的癫狂中体会到美感,他应该能在真正的艺术中体 会到醍醐灌顶的快感! C.这个地方的有趣的人很多,五花八门,都有自己的一手绝活 D.一场天灾,让一片秀美的山河变得分崩离析,我们都听到了那里的悲泣,到看到了 那里的泪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B.他20岁参军,在部队生活中,车柏龄先后经历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大大小小 几十次激战。 C.宠物家政市场的潜力越来越大,但潍坊的宠物保姆却没有“火”起来,主要原因是大 多数人存有“伺候动物丢人”的观念在作怪 D.阅读文章,常常以筛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目的,或汲取观点,或搜集论据,或 感受文章情感
湖南省安化县第十二中学 2010—2011 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一项是 ( ) A.哽.咽 田埂. 绠.短汲深 便.宜行事 B.鞭笞. 懈怠. 甘之如饴. 贻.害无穷 C.寒伧. 创.伤 踉踉跄.跄 怆.然泪下. D.茁.壮 笨拙. 罢黜.百家 相形见绌.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当我常被暝顽不灵的他气得掉泪时,孩子傻愣愣地摸摸我满是泪痕的脸,他哪里知道, 他就是那一颗让母亲掉泪的沙子呢。 B.年轻人的惊人能量,可从选战中的一句流行语窥见一般。奥巴马演讲时,常常冲听 众发问:准备好了吗?有信心吗?我们能赢吗? C.文章的语言组织,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有一个统一的筹画,不能东一句西一句, 漫无边际。 D.关于未来,我们总有无尽的想象,然而剧情总是被剧情窜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企业的“老总”常常会面临这样一种尴尬:两种策划的捉刀人 ...针锋相对,用了其中 一个策划,就可能伤及另一个策划提出者的自尊或积极性。 B.他应该有高雅的审美情趣,我不要求他下笔千言,倚马可待 ....,但是他应该是能在颜 正卿的刚直黄庭坚的飘逸徐文长的癫狂中体会到美感,他应该能在真正的艺术中体 会到醍醐灌顶的快感! C.这个地方的有趣的人很多,五花八门 ....,都有自己的一手绝活。 D.一场天灾,让一片秀美的山河变得分崩离析 ....,我们都听到了那里的悲泣,到看到了 那里的泪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B.他 20 岁参军,在部队生活中,车柏龄先后经历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大大小小 几十次激战。 C.宠物家政市场的潜力越来越大,但潍坊的宠物保姆却没有“火”起来,主要原因是大 多数人存有“伺候动物丢人”的观念在作怪。 D.阅读文章,常常以筛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目的,或汲取观点,或搜集论据,或 感受文章情感
5.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分) ①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 ②唯有正屋大厅前的庭院中,种着两株木樨,两株绣球。 ③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 ④我家的大宅院中,前后两大片广场,沿着围墙,种的全是金桂。 ⑤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 ⑥另一种称金桂,只有秋天才开,花朵较大,呈金黄色 6.每年的4月2日被联合国定为“世界儿童图书日”。请你为“世界儿童图书日”拟一句公益 广告语。要求:主题鲜明,表达生动,字数在40字以内。(4分 7.北京200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行考生考前签订诚信承诺书,现在高考之前,我们每 一位考生也都签订“诚信承诺书”,你对签订“诚信承诺书”的做法有怎样的看法?(100 字左右,5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每题3分) 荀子的文学创新 兴盛于汉代、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大特殊文体的赋,前人多从文体流变探其渊源如赋 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文心雕龙诠赋》)这主要是从汉赋形式的演变上, 探求其受诗、骚等前代文学样式的影响与联系。但真正自觉地去迸行赋的创作并对汉赋产生 重大影响的第一个创赋人和奠基者,应该是荀子。 荀子是第一个以赋命篇的人。他的著作《赋篇》包括《礼》、《知》、《云》、《蚕》、《针》 等五篇。其中,有对礼、智等抽象的精神产物的形象化描写,也有对云、蚕、针等具体事物 的逼真摹写。在形式上,采用主客问答方式,句式以四言为主,杂以五七言或多言,善用排 比,韵散间出。在手法上,则铺陈回环,绘声绘色。这些都是后来汉赋作者所全面继承并发 展的大赋特点,这应该是严格意义上的最早的赋。看来,荀子不仅是赋的创名者,也是赋作
5.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 分) ①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 ②唯有正屋大厅前的庭院中,种着两株木樨,两株绣球。 ③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 ④我家的大宅院中,前后两大片广场,沿着围墙,种的全是金桂。 ⑤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 ⑥另一种称金桂,只有秋天才开,花朵较大,呈金黄色。 6.每年的 4 月 2 日被联合国定为“世界儿童图书日”。请你为“世界儿童图书日”拟一句公益 广告语。要求:主题鲜明,表达生动,字数在 40 字以内。(4 分) 7.北京 2004 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行考生考前签订诚信承诺书,现在高考之前,我们每 一位考生也都签订“诚信承诺书”,你对签订“诚信承诺书”的做法有怎样的看法?(100 字左右,5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32 分,其中选择题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1 题。(12 分.每题 3 分) 荀子的文学创新 兴盛于汉代、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大特殊文体的赋,前人多从文体流变探其渊源,如“赋 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文心雕龙·诠赋》)。这主要是从汉赋形式的演变上, 探求其受诗、骚等前代文学样式的影响与联系。但真正自觉地去进行赋的创作并对汉赋产生 重大影响的第一个创赋人和奠基者,应该是荀子。 荀子是第一个以赋命篇的人。他的著作《赋篇》包括《礼》、《知》、《云》、《蚕》、《针》 等五篇。其中,有对礼、智等抽象的精神产物的形象化描写,也有对云、蚕、针等具体事物 的逼真摹写。在形式上,采用主客问答方式,句式以四言为主,杂以五七言或多言,善用排 比,韵散间出。在手法上,则铺陈回环,绘声绘色。这些都是后来汉赋作者所全面继承并发 展的大赋特点,这应该是严格意义上的最早的赋。看来,荀子不仅是赋的创名者,也是赋作
范式的创制者。这说明赋之最早出现应是荀孑创新性文学实践的结晶。当然,赋体在汉代蔚 为大观,类型繁多,其发端和起源,也不会是单一的。但是荀子作为第一个自觉进行赋创作 的人,应是体物赋的创始者。清人王芑孙在《读赋卮言》中说:相如之徒,敷典擒文,乃 从荀法υ。说得更确切、通俗一点,就是所谓体物模型的典型的汉大赋是以荀子作赋之法来 创作的。 荀子的文学创新,还反映在他的作品《成相篇》上。该篇充分吸收民间弹唱文学的营养, 以三三七加四七的句式,写出极有弹弦节奏特点的韵文作品。例如:“请成相,世之殃,愚 黯愚黯堕贤良;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伥伥。”从通篇来看,内涵丰富,亦论亦述。既用这 种弹唱之词来阐发深刻的治国之理,又用来叙说曲折的历史故事。在形式和表现上,则曲调 简短,极富民间劳动的节奏感,且足格联章,首尾完整,有辞尽意足之妙。荀子的这种文学 创造,对后代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唐宋以后勃然兴起的弹词正是继承了荀子所创制的这种 弹唱文学的特点,才成为以叙说故事为主,深受民间喜爱的文学范式的。 荀子的文学创新动力,有其独特的文化之源。他虽为战国后期的赵国(今山西安泽人 但他年十五游学于齐”,在齐国的学术文化中心稷下学宫曾“三为祭酒”,“最为老师”。晚年 又在楚国受到舂申君的推重和赏识。可见他的生除曾短时游秦、赵等国谋仕不遂之外,大 部分时间是在齐、楚两国度过的。而在被孟子称为“王者之迹息而诗亡'的战国时代,“唯齐、 楚两国颇有文学”。当时的齐、楚两国,先后形成稷下和兰陵两个文化中心,形成肥沃的齐 楚文学土壤。 荀赋五篇,全以隐语写成,说明其产生与隐语风习有直接关系。《文心雕龙谐隐》中即 有楚庄、齐威,性好隐语ˆ的记载,这说明齐、楚两国都有好隐语的风俗。而《史记滑稽 列传》中记载的齐威王之时喜隐”,《新序》记载“齐宣王发隐书而读之的事,也说明隐语 在齐国可能已发展成一门系统的学问而有着更有效的传播。正像以隐语来写作的荀赋,只有
范式的创制者。这说明赋之最早出现应是荀子创新性文学实践的结晶。当然,赋体在汉代蔚 为大观,类型繁多,其发端和起源,也不会是单一的。但是荀子作为第一个自觉进行赋创作 的人,应是体物赋的创始者。清人王芑孙在《读赋卮言》中说:“相如之徒,敷典摛文,乃 从荀法”。说得更确切、通俗一点,就是所谓体物模型的典型的汉大赋是以荀子作赋之法来 创作的。 荀子的文学创新,还反映在他的作品《成相篇》上。该篇充分吸收民间弹唱文学的营养, 以三三七加四七的句式,写出极有弹弦节奏特点的韵文作品。例如:“请成相,世之殃,愚 黯愚黯堕贤良;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伥伥。”从通篇来看,内涵丰富,亦论亦述。既用这 种弹唱之词来阐发深刻的治国之理,又用来叙说曲折的历史故事。在形式和表现上,则曲调 简短,极富民间劳动的节奏感,且足格联章,首尾完整,有辞尽意足之妙。荀子的这种文学 创造,对后代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唐宋以后勃然兴起的弹词正是继承了荀子所创制的这种 弹唱文学的特点,才成为以叙说故事为主,深受民间喜爱的文学范式的。 荀子的文学创新动力,有其独特的文化之源。他虽为战国后期的赵国(今山西安泽人, 但他“年十五游学于齐”,在齐国的学术文化中心稷下学宫曾“三为祭酒”,“最为老师”。晚年 又在楚国受到春申君的推重和赏识。可见他的一生除曾短时游秦、赵等国谋仕不遂之外,大 部分时间是在齐、楚两国度过的。而在被孟子称为“王者之迹息而诗亡”的战国时代,“唯齐、 楚两国颇有文学”。当时的齐、楚两国,先后形成稷下和兰陵两个文化中心,形成肥沃的齐 楚文学土壤。 荀赋五篇,全以隐语写成,说明其产生与隐语风习有直接关系。《文心雕龙·谐隐》中即 有“楚庄、齐威,性好隐语”的记载,这说明齐、楚两国都有好隐语的风俗。而《史记·滑稽 列传》中记载的“齐威王之时喜隐”,《新序》记载“齐宣王发隐书而读之”的事,也说明隐语 在齐国可能已发展成一门系统的学问而有着更有效的传播。正像以隐语来写作的荀赋,只有
在齐、楚这样丰厚的隐语土壤中才能培育一样,荀子的颇多文学创新成就,就是齐楚两国 颇有文学”的时代结晶。 8.下列对文中《赋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篇》在我国文学史上应该是严格意义上最早出现的赋,它是荀子致力于创新性 文学实践的结晶 B.《赋篇》内容丰富,对礼、智等抽象的精神产物以及云、蚕、针等具体事物有着形 象而逼真的描写 C.《赋篇》充分吸收民间弹唱文学的营养,在形式和表现上,足格联章,首尾完整, 有词尽意足之妙。 D.《赋篇》以隐语写成,采用主客问答式,以四言为主,善用排比,韵散间出,铺陈 回环,绘声绘色 9.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赋兴盛于汉代,汉赋受《诗经》、《离骚》等前代文学的影响,是自觉全面地继承荀 子的创作思想而形成的文学样式。 B.汉赋蔚为大观,类型繁多,所谓体物模型的汉大赋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荀子创造的 体物赋应是汉赋的发端和起源 C.荀子《成相篇》的艺术创作范式,直接影响到司马相如等人,他们或阐发深刻的治 国道理,或叙说曲折的历史故事 D.荀子在齐国游学从教多年,晚年又在楚国受到推重赏识,齐、楚两地的丰富阅历, 对他的文学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荀子的文学创新源于肥沃的齐楚文学的土壤 B.隐语作为齐国的一门系统的学问,是荀子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 C.荀子文学创新的成功说明文学源于生活,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催生新的文学成果 D.赋兴盛于汉代,起源于战国 11.请简要说明荀子的文学创新成就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 秋日的灯盏 以撒 ①秋天来了,山里闪动着风吹过的暗影。叶片开始有秩序地脱离枝条,原先紧挨在一起 的两片树叶,一片先下来了,另一片落下来的时候,再也见不到它旧日的邻居。交接的日子 来临,一些矮小的灌木丛里,浆果外表抹上了一层紫黑,一只翠绿的螳螂举着带锯的刀轻 轻划了一下,浆水霎时奔涌而出,紫透了枝下的土皮
在齐、楚这样丰厚的隐语土壤中才能培育一样,荀子的颇多文学创新成就,就是“齐楚两国 颇有文学”的时代结晶。 8.下列对文中《赋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赋篇》在我国文学史上应该是严格意义上最早出现的赋,它是荀子致力于创新性 文学实践的结晶。 B.《赋篇》内容丰富,对礼、智等抽象的精神产物以及云、蚕、针等具体事物有着形 象而逼真的描写。 C.《赋篇》充分吸收民间弹唱文学的营养,在形式和表现上,足格联章,首尾完整, 有词尽意足之妙。 D.《赋篇》以隐语写成,采用主客问答式,以四言为主,善用排比,韵散间出,铺陈 回环,绘声绘色。 9.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赋兴盛于汉代,汉赋受《诗经》、《离骚》等前代文学的影响,是自觉全面地继承荀 子的创作思想而形成的文学样式。 B.汉赋蔚为大观,类型繁多,所谓体物模型的汉大赋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荀子创造的 体物赋应是汉赋的发端和起源。 C.荀子《成相篇》的艺术创作范式,直接影响到司马相如等人,他们或阐发深刻的治 国道理,或叙说曲折的历史故事。 D.荀子在齐国游学从教多年,晚年又在楚国受到推重赏识,齐、楚两地的丰富阅历, 对他的文学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荀子的文学创新源于肥沃的齐楚文学的土壤。 B.隐语作为齐国的一门系统的学问,是荀子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 C.荀子文学创新的成功说明文学源于生活,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催生新的文学成果。 D.赋兴盛于汉代,起源于战国。 11.请简要说明荀子的文学创新成就。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6 题。(20 分) 秋日的灯盏 朱以撒 ①秋天来了,山里闪动着风吹过的暗影。叶片开始有秩序地脱离枝条,原先紧挨在一起 的两片树叶,一片先下来了,另一片落下来的时候,再也见不到它旧日的邻居。交接的日子 来临,一些矮小的灌木丛里,浆果外表抹上了一层紫黑,一只翠绿的螳螂举着带锯的刀,轻 轻划了一下,浆水霎时奔涌而出,紫透了枝下的土皮
②稻子已经进仓,秋风下瑟瑟摇曳的是从农夫指缝里漏下的一枝金黄。农夫已经走远 不会回头,注定这一穗金黄要坚持到秋日的最后,被人遗漏、忘却,不能和亿万弟兄一道进 入温暖的谷仓,此时它的美超过切。在我看来,缘于遗忘而独立存在,虚构岀岑寂田野的 动人一幕。浆果、稻穗这样兀立风寒中的灯盏,秋日的过去就是它们生命的过去,许多美艳 走到这里,自然变得素洁起来,像戏台上的名角戏装卸下,铅华洗去,走在街市上,纯乎一 个普通的中年妇女。 ③暗夜里,车驶过同样岑寂的山村,简陋的土墙开设的小窗口透出昏黄的光,一家人聚 在严实的屋内,守着炉火,內心踏实起来,谷仓是照耀一家人美好心情的不灭灯盏,隔着芳 香的木板,里边躺着一家人的生存希望——从舂日开始萌发,夏阳曝晒,现在终于落实下 来。当时是那么漫长,好像一盏秦时的灯,要擎到汉时才被真实地点亮,中间这么多的交替 衔接、奔跑——的确,我看过那些最终不能点亮灯盏的农耕人家,秋日远去,寒冬到来, 是那么黯然神伤地蹲着,敲打着春日吃进泥层中的犁耙,要问个究竟。丰稔的人家如实地享 受着秋日的馈赠,闲聊时记起舂夏那些有趣的细枝未节,唇齿开合中带着舒适的滋润。看来 只有希望不落虚空,眉宇间才笑得起来 ④本书在经过舂风、夏雨的重叠,终于在深秋的最后几日结束了文字的蔓延。这个文 人松了一口气,好几次他像一个持灯者,火舌飘忽不定,他的心时浮时沉,晴明阴晦在瘦削 的脸庞上隐现。夜半推开窗门,所有家庭的灯盏都熄灭了,自己却还在夜色里跋涉——这 大半年的灯火费得太多了。在乡村写作,笔下的蔬笋气明显与上一个章节慢了一个节奏。似 乎都有这样的感觉,在乡村里完成的这一部分,像是夕阳余晖下归栏的牲口,脚步细碎,神 色安然,被深浓起来的薄纱笼罩。也应该有一个相近的阅读环境——村头老樟树下,寂静 萧然的风雨亭里,简约朴素的廊桥上。选择环境阅读是一种智慧,删去书写者身上的种种附 加,也放弃了自己种种目的性,此时,书页打开,字句联袂而起,人融了进去。有几次我读
②稻子已经进仓,秋风下瑟瑟摇曳的是从农夫指缝里漏下的一枝金黄。农夫已经走远, 不会回头,注定这一穗金黄要坚持到秋日的最后,被人遗漏、忘却,不能和亿万弟兄一道进 入温暖的谷仓,此时它的美超过一切。在我看来,缘于遗忘而独立存在,虚构出岑寂田野的 动人一幕。浆果、稻穗这样兀立风寒中的灯盏,秋日的过去就是它们生命的过去,许多美艳 走到这里,自然变得素洁起来,像戏台上的名角戏装卸下,铅华洗去,走在街市上,纯乎一 个普通的中年妇女。 ③暗夜里,车驶过同样岑寂的山村,简陋的土墙开设的小窗口透出昏黄的光,一家人聚 在严实的屋内,守着炉火,内心踏实起来,谷仓是照耀一家人美好心情的不灭灯盏,隔着芳 香的木板,里边躺着一家人的生存希望——从春日开始萌发,夏阳曝晒,现在终于落实下 来。当时是那么漫长,好像一盏秦时的灯,要擎到汉时才被真实地点亮,中间这么多的交替、 衔接、奔跑——的确,我看过那些最终不能点亮灯盏的农耕人家,秋日远去,寒冬到来, 是那么黯然神伤地蹲着,敲打着春日吃进泥层中的犁耙,要问个究竟。丰稔的人家如实地享 受着秋日的馈赠,闲聊时记起春夏那些有趣的细枝末节,唇齿开合中带着舒适的滋润。看来, 只有希望不落虚空,眉宇间才笑得起来。 ④一本书在经过春风、夏雨的重叠,终于在深秋的最后几日结束了文字的蔓延。这个文 人松了一口气,好几次他像一个持灯者,火舌飘忽不定,他的心时浮时沉,晴明阴晦在瘦削 的脸庞上隐现。夜半推开窗门,所有家庭的灯盏都熄灭了,自己却还在夜色里跋涉——这 大半年的灯火费得太多了。在乡村写作,笔下的蔬笋气明显与上一个章节慢了一个节奏。似 乎都有这样的感觉,在乡村里完成的这一部分,像是夕阳余晖下归栏的牲口,脚步细碎,神 色安然,被深浓起来的薄纱笼罩。也应该有一个相近的阅读环境——村头老樟树下,寂静 萧然的风雨亭里,简约朴素的廊桥上。选择环境阅读是一种智慧,删去书写者身上的种种附 加,也放弃了自己种种目的性,此时,书页打开,字句联袂而起,人融了进去。有几次我读
到一些残本残本毁弃了创作者的背景材料,如在异地骤遇了陌生人,没有既往的历史记录, 没有阴影和光圈,使阅读时每一字句都像秋风里吹过的干果,水分滤去,肉质干脆。秋风残 照下的人、文要比湿润阳春时可靠,它的冷峻是此前未有的情节,浓缩着艳丽的汁水,到了 这个节气的文人笔下,我们说韵味,其中一部分就是由朴实无华来承担的。 ⑤渐漸形成一个晩秋爱好者。尚在砚边的余墨被风吹干,兑点水,作一幅草草小品,透 视着笔底漫不经心的挥洒状态,万木萧疏,百草枯黄,一个在秋风中穿行的漫游者,心事清 癯。一些被春日枝繁叶茂遮蔽的疤痕,一些少年时代持抱不放的爱恋,不是展现了,就是放 弃了。季节使人、物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幻想的春日和无比实在的秋日有理由说,春日 秋曰的笔下文辞一定是不同色泽的,尽管出自一人之手。我仍然记得秋日里修订春日写下的 一叠文稿,落笔如刀斧,删尽繁枝缛叶——这就是文字的命运,像许多果实那样,春夏的 花枝招展,只有到了秋日,是否存在才能确认 ⑥有一些灯盏没能亮到秋日,与生俱来的命数,使它们止步于初秋。刘安说,不与夏虫 语寒,不与曲人语道。因为生命中缺乏言说的条件,回放曾经在春日里生机无限的花朵,不 禁追问起空间的历程究竟隐伏着多少玄机在时光携带着无数浮沉不定的生物匆匆行进时, 伤逝之美也在同时上演——使一个走到秋日下的人,那些郁积着浓艳和空洞的春愁,此时 一笔勾销。 (选自《经典美文》2007年8月,有删节) 2.作者笔下的“秋日”有哪些特点?(限用文章中词语)(3分) 13.“秋日的灯盏”在文中指什么?为何称之为“灯盏”?(3分) 14.分析第3自然段的表达技巧?(4分)
到一些残本,残本毁弃了创作者的背景材料,如在异地骤遇了陌生人,没有既往的历史记录, 没有阴影和光圈,使阅读时每一字句都像秋风里吹过的干果,水分滤去,肉质干脆。秋风残 照下的人、文要比湿润阳春时可靠,它的冷峻是此前未有的情节,浓缩着艳丽的汁水,到了 这个节气的文人笔下,我们说韵味,其中一部分就是由朴实无华来承担的。 ⑤渐渐形成一个晚秋爱好者。尚在砚边的余墨被风吹干,兑点水,作一幅草草小品,透 视着笔底漫不经心的挥洒状态,万木萧疏,百草枯黄,一个在秋风中穿行的漫游者,心事清 癯。一些被春日枝繁叶茂遮蔽的疤痕,一些少年时代持抱不放的爱恋,不是展现了,就是放 弃了。季节使人、物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幻想的春日和无比实在的秋日――有理由说,春日 秋日的笔下文辞一定是不同色泽的,尽管出自一人之手。我仍然记得秋日里修订春日写下的 一叠文稿,落笔如刀斧,删尽繁枝缛叶——这就是文字的命运,像许多果实那样,春夏的 花枝招展,只有到了秋日,是否存在才能确认。 ⑥有一些灯盏没能亮到秋日,与生俱来的命数,使它们止步于初秋。刘安说,不与夏虫 语寒,不与曲人语道。因为生命中缺乏言说的条件,回放曾经在春日里生机无限的花朵,不 禁追问起空间的历程,究竟隐伏着多少玄机:在时光携带着无数浮沉不定的生物匆匆行进时, 伤逝之美也在同时上演——使一个走到秋日下的人,那些郁积着浓艳和空洞的春愁,此时 一笔勾销。 (选自《经典美文》2007 年 8 月,有删节) 12.作者笔下的“秋日”有哪些特点?(限用文章中词语)(3 分) 13.“秋日的灯盏”在文中指什么?为何称之为“灯盏”?(3 分) 14.分析第 3 自然段的表达技巧?(4 分)
15.第4段划线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16.本文隐含作者对生命追求过程的思考,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 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 公姓陈氏,自颍川来,讳京。(大历元年)举进士,为太子正字、成阳尉、太常博士、 秘书少监。自考功以来,凡四命为集贤学士。德宗登遐①,公病痼,舆曳就位,备哀敬之节, 由是滋甚,遂以所居官致仕。贞元二十—年四月二十五日,终于安邑里妻党之室。无子。 大历中,公始来京师,中书常舍人衮,杨舍人炎读其文,惊以相视日:“子云之徒也。” 常以兄之子妻公,由是名闻。游太原,太原尹喜曰:“重客至矣。”授馆致饩,厚以泉布献焉。 公曰:“非是为也,某尝为《北都赋》未就,愿即而就焉。其宫室城郭之大,河山之富,关 闬之壮,与其土疆之所出,风欲之所安,王业之所兴,苟得闻而睹之足矣。若日受大利,是 以利来,盖异前志也。吾不能,敢辞。”遂逆大河,通北山,仿佯而归。《赋》成,果传天下。 为咸阳尉,留府廷,主文章,决大事。 泾人作难,公徒行以出,奔问官守。段忠烈之死,上议罢朝七日②。宰相日:“不可, 方居行宫,无以安天下。”公进曰:“是非宰相之言。天子褒大节,哀大臣,天下所以安也, 况其特异者乎?”上用之 巡狩所至,上行罪己之道焉,日:“凡我执事之臣,无所任罪。予惟不谨于理而有是也。” 将复前之为相者。公日:“天子加惠群臣而引慝③焉,德至厚也,而为相者复,是无以大警 于后,且示天下。”率其党争之。上变于色,在列者成凶而退。公大呼曰:“赵需等勿退! 遂进而尽其辞焉。不果复
15.第 4 段划线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 分) 16.本文隐含作者对生命追求过程的思考,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21 题。(18 分) 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 公姓陈氏,自颍川来,讳京。(大历元年)举进士,为太子正字、成阳尉、太常博士、 秘书少监。自考功以来,凡四命为集贤学士。德宗登遐①,公病痼,舆曳就位,备哀敬之节, 由是滋甚,遂以所居官致仕。贞元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五日,终于安邑里妻党之室。无子。 大历中,公始来京师,中书常舍人衮,杨舍人炎读其文,惊以相视曰:“子云之徒也。” 常以兄之子妻公,由是名闻。游太原,太原尹喜曰:“重客至矣。”授馆致饩,厚以泉布献焉。 公曰:“非是为也,某尝为《北都赋》未就,愿即而就焉。其宫室城郭之大,河山之富,关 闬之壮,与其土疆之所出,风欲之所安,王业之所兴,苟得闻而睹之足矣。若曰受大利,是 以利来,盖异前志也。吾不能,敢辞。”遂逆大河,逾北山,仿佯而归。《赋》成,果传天下。 为咸阳尉,留府廷,主文章,决大事。 泾人作难,公徒行以出,奔问官守。段忠烈之死,上议罢朝七日②。宰相曰:“不可, 方居行宫,无以安天下。”公进曰:“是非宰相之言。天子褒大节,哀大臣,天下所以安也, 况其特异者乎?”上用之。 巡狩所至,上行罪己之道焉,曰:“凡我执事之臣,无所任罪。予惟不谨于理而有是也。” 将复前之为相者。公曰:“天子加惠群臣而引慝③焉,德至厚也,而为相者复,是无以大警 于后,且示天下。”率其党争之。上变于色,在列者成凶而退。公大呼曰:“赵需等勿退!” 遂进而尽其辞焉。不果复
初礼部试士,有与亲戚者,则附于考功,莫不阴授其旨意而为进退者。及公则否,卓然 有有司之道,不可犯也。 公有文章若干卷,深茂古老,慕司马相如、扬雄之辞,而其诂训多《尚书》《尔雅》之 说,纪事朴实,不苟悦于人,世得以传其稿。 注:①登遐:特指帝王之死 ②建中四年十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反,犯京师。戊申,德宗幸奉天。庚戌,朱此杀司 农卿段秀实 ③引慝:承认罪过。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授馆致饩 饩:食物 B.愿即而就焉 就:完成 C.遂逆大河,逾北山 逾:越过 D.将复前之为相者 复:再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非是为也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B.在列者咸凶而退 渔父莞尔而笑 C.厚以泉布献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常以兄之子妻公 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活用的一项是 A.天子加惠群臣而引慝焉 B.常以兄之子妻公 C.方居行宫,无以安天下 D.上行罪己之道焉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唐德宗大历年间,陈京来到京师,中书舍人常衮、舍人杨炎读了他的文章后,惊讶 地赞叹说:“是子云的徒弟。”常衮因此把哥哥孩子的女儿许配给他做妻子。 B.陈京曾经游太原,太原百姓非常高兴,他们对他进行了丰厚的馈赠。陈京表示,他 不是为这而来的,主要是为了完成《北都赋》,因此没有接受礼物。而他的《北都 赋》写成后,果然天下传扬 C.忠烈公段秀实牺牲,皇上建议罢朝七天,宰相坚决反对。陈京严厉驳斥了宰相的说 法,高度肯定了皇上的做法。最后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 D.陈京写有文章若干卷,其功力深厚,不同时俗。他的文章中多处指出了《尚书》《尔 雅》中的错误。其文因记事朴实,不随便取悦于人,而得以世上流传 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若曰受大利,是以利来,盖异前志也。(3分)
初礼部试士,有与亲戚者,则附于考功,莫不阴授其旨意而为进退者。及公则否,卓然 有有司之道,不可犯也。 公有文章若干卷,深茂古老,慕司马相如、扬雄之辞,而其诂训多《尚书》《尔雅》之 说,纪事朴实,不苟悦于人,世得以传其稿。 注:①登遐:特指帝王之死。 ②建中四年十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反,犯京师。戊申,德宗幸奉天。庚戌,朱此杀司 农卿段秀实。 ③引慝:承认罪过。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授馆致饩. 饩:食物 B.愿即而就.焉 就:完成 C.遂逆大河,逾.北山 逾:越过 D.将复.前之为相者 复:再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非是为.也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B.在列者咸凶而.退 渔父莞尔而.笑 C.厚以泉布献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常以.兄之子妻公 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活用的一项是 ( ) A.天子加惠.群臣而引慝焉 B.常以兄之子妻.公 C.方居行宫,无以安.天下 D.上行罪.己之道焉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德宗大历年间,陈京来到京师,中书舍人常衮、舍人杨炎读了他的文章后,惊讶 地赞叹说:“是子云的徒弟。”常衮因此把哥哥孩子的女儿许配给他做妻子。 B.陈京曾经游太原,太原百姓非常高兴,他们对他进行了丰厚的馈赠。陈京表示,他 不是为这而来的,主要是为了完成《北都赋》,因此没有接受礼物。而他的《北都 赋》写成后,果然天下传扬。 C.忠烈公段秀实牺牲,皇上建议罢朝七天,宰相坚决反对。陈京严厉驳斥了宰相的说 法,高度肯定了皇上的做法。最后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 D.陈京写有文章若干卷,其功力深厚,不同时俗。他的文章中多处指出了《尚书》《尔 雅》中的错误。其文因记事朴实,不随便取悦于人,而得以世上流传。 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若曰受大利,是以利来,盖异前志也。(3 分)
(2)天子褒大节,哀大臣,天下所以安也,况其特异者乎?(3分) (二)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6分)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是天宝十二载(753)秋后李白游池州(治所在今安徽贵池)时所作 22.诗人以—手法侧面表现清溪水色的清澈,又以的手法正面表现清溪的清澈 (每空1分,共2分 23.有人说这首诗的诗眼是“清”字,你同意吗?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子路问日:“子见夫子乎?”丈人日:“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24.(1)荷篠丈人对待子路为何语含讥讽?(2分) (2)荷篠丈人为什么后来又热情款待了子路呢?请简要分析?(2分
(2) 天子褒大节,哀大臣,天下所以安也,况其特异者乎?(3 分) (二)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22——23 题。(6 分)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是天宝十二载(753)秋后李白游池州(治所在今安徽贵池)时所作。 22.诗人以 手法侧面表现清溪水色的清澈,又以 的手法正面表现清溪的清澈。 (每空 1 分,共 2 分) 23.有人说这首诗的诗眼是“清”字,你同意吗?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 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4 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24.(1)荷蓧丈人对待子路为何语含讥讽?(2 分) (2)荷蓧丈人为什么后来又热情款待了子路呢?请简要分析?(2 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四题任选三题)(6分) (1)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白居易《琵琶行》) (2)闾阎扑地, 舸舰迷津, (王勃《滕王阁序》) (3)多情应笑我 尊还酹江月。 (苏轼《赤壁怀古》) (4)其为人也, ,乐以忘忧, (《论语》) 四、作文(60分) 26.请以“闪亮的日子”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选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四)古诗文默写(6 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四题任选三题)(6 分) (1)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 (白居易《琵琶行》) (2)闾阎扑地, ;舸舰迷津, 。(王勃《滕王阁序》) (3)多情应笑我, 。 ,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赤壁怀古》) (4)其为人也, ,乐以忘忧, 。(《论语》) 四、作文(60 分) 26.请以“闪亮的日子”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选;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 800 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