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宁乡四中2009届高三10月月考 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2道小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应(ying)届噤(jin)若寒蝉箴(zhen 筵(yan) B.膝(xi)盖诘(je)屈聱牙入殓(lian)古刹(cha) C.徇(xun)私舞弊靡靡(mi)之音眼眶( kuang)压轴(zhou) D.茎(jng)叶泾(jing)渭分明模(mu)样眩晕( xuan yu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作为一个笔耕不辍的文学家,劳伦斯一生致力于揭露工业社会的弊端,他认为工业化 是人的力量日益委缩的罪魁祸首 B.陈水扁20日在白沙湾看望环保义工时表示,台湾义工的贡献是“罄竹难书”。中山女 中教师李素真指出,陈水扁乱用成语,贻笑大方。 C.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作者浓墨重采刻画的结晶:还有一些次要人物在表现主题、宣染 气氛等方面占据着重要位置,不可小觑。 D.天灾人祸总是相辅相承的,这次亲眼见到这么震撼人心的生命悲剧,用惨绝人寰来形 容,也绝不过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她不属于学院派,自然少受那些金科玉律的约束,其创作往往天马行空,充满神奇瑰 丽的想象。 B.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 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C.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 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 D.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弹冠相庆。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 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湖南省宁乡四中2009届高三10月月考 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2道小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应(yīng)届 噤 (jīn) 若寒蝉 箴(zhēn)言 经筵(yán) B.膝 (xī) 盖 诘(jié)屈聱牙 入殓 (liàn) 古刹 (chà) C.徇 (xùn) 私舞弊 靡靡 (mǐ) 之音 眼眶 (kuàng) 压轴(zhóu) D.茎 (jīng) 叶 泾 (jīng) 渭分明 模 (mú) 样 眩晕(xuàn yù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作为一个笔耕不辍的文学家,劳伦斯一生致力于揭露工业社会的弊端,他认为工业化 是人的力量日益委缩的罪魁祸首。 B.陈水扁20日在白沙湾看望环保义工时表示,台湾义工的贡献是“罄竹难书”。中山女 中教师李素真指出,陈水扁乱用成语,贻笑大方。 C.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作者浓墨重采刻画的结晶;还有一些次要人物在表现主题、宣染 气氛等方面占据着重要位置,不可小觑。 D.天灾人祸总是相辅相承的,这次亲眼见到这么震撼人心的生命悲剧,用惨绝人寰来形 容,也绝不过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她不属于学院派,自然少受那些金科玉律的约束,其创作往往天马行空,充满神奇瑰 丽的想象。 B.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 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C.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 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 D.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弹冠相庆。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 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5月8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以压倒性票数批准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对俄前任总统普京的 总理提名,梅德韦杰夫于当日签署了任命书。 B.这种无纺布环保袋经过工艺处理后,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满足消费者对环 保袋的客观需求的优势 C.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 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D.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瞬间,无论是参与登顶的勇士,还是全世界观看这一壮举的人们, 无不毫无例外地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5.能恰当填入空白处的一项是 命运,其实是公平的。它遵循一条鲜为人知的补偿法则,它青睐不断拼搏的强者 ,收获也最多 A.强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B.强者尽管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C.虽然生活让强者失去太多D.让生活中失去太多的强者 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关汉卿不朽夏衍 关汉卿不是哲人和圣贤,在当时,“医”和“儒”的地位是很低的。看来,他只不过是 一个地位不高的小知识分子。元明时代的文献里,关于关汉卿生平的记述,大部分都值得怀 疑。“金元间解元”小说,显然是不可信的,王国维证明了他不可能在元朝“得解”,郑振 铎同志指出了“解元”两字只不过是“对读书人的通称”;“官太医院尹”,金元两代的《百 官志》中,“太医院”下都没有“尹”这个职位,即使有,也可以肯定只不过是一个“小吏” 而已:“大金优谏关卿在”的话,不过是想象之谈;至于有人引用他所作的《不伏老》 (南吕一枝花)套中的描写,来证明他是一个十足的风流浪子。我看这也是很片面的推断,姑 不论词中的描写不一定是自然主义的自述,即使是吧,在那个黑暗时代,这样“自述”一番, 何尝不可以解释为故作佯狂,以冲淡他的政治色彩。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元初 名臣中有作小令套数者:唯杂剧之作者,大抵布衣;否则为省掾令史之属。”关汉卿没有在 元朝做过大官,他混迹在市井与作场勾栏之间,偶倡优而不辞,与受作践的下层人民有着深
A.5月8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以压倒性票数批准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对俄前任总统普京的 总理提名,梅德韦杰夫于当日签署了任命书。 B.这种无纺布环保袋经过工艺处理后,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满足消费者对环 保袋的客观需求的优势。 C.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 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D.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瞬间,无论是参与登顶的勇士,还是全世界观看这一壮举的人们, 无不毫无例外地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5.能恰当填入空白处的一项是 命运,其实是公平的。它遵循一条鲜为人知的补偿法则,它青睐不断拼搏的强者,__ __,收获也最多。 A. 强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B. 强者尽管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C. 虽然生活让强者失去太多 D. 让生活中失去太多的强者 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关 汉 卿 不 朽 夏 衍 关汉卿不是哲人和圣贤,在当时,“医”和“儒”的地位是很低的。看来,他只不过是 一个地位不高的小知识分子。元明时代的文献里,关于关汉卿生平的记述,大部分都值得怀 疑。“金元间解元”小说,显然是不可信的,王国维证明了他不可能在元朝“得解”,郑振 铎同志指出了“解元”两字只不过是“对读书人的通称”;“官太医院尹”,金元两代的《百 官志》中,“太医院”下都没有“尹”这个职位,即使有,也可以肯定只不过是一个“小吏” 而已;“大金优谏关卿在”的话,不过是想象之谈;至于有人引用他所作的《不伏老》—— (南吕一枝花)套中的描写,来证明他是一个十足的风流浪子。我看这也是很片面的推断, 姑 不论词中的描写不一定是自然主义的自述 ,即使是吧,在那个黑暗时代,这样“自述”一番, 何尝不可以解释为故作佯狂,以冲淡他的政治色彩。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元初 名臣中有作小令套数者;唯杂剧之作者,大抵布衣;否则为省掾令史之属。”关汉卿没有在 元朝做过大官,他混迹在市井与作场勾栏之间,偶倡优而不辞,与受作践的下层人民有着深
切的联系。由于他身受和目击到人民群众的痛苦,他不能“袖手旁观那些被雨淋泥溅的人 而“缄口不言”,于是他就干犯“被裂为齑粉”的危险,用戏曲作为武器,和猛兽集团进行 了勇敢的斗争,王国维用“一空依傍,自铸伟词”这两句话两形容关汉卿,我觉得是恰当的 他所说的“一空依傍”,也许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是政治上、社会上无所倚傍;二 是在创作上他突破了古典文学的规范,用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给中国文学吹进了清新的空 气。“自铸伟词”这句话,出自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辨骚》,可见王国维是以关汉卿和屈 原并举的。《辨骚》中所说的“朗丽以哀志”,“绮靡以伤情”,“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 惊彩绝艳,难与并能”,我觉得关汉卿也是可以当之无愧的 7.以下不属于作者否定关汉卿为“金元间解元”或“官太医院尹”时所用证据的一项是 A.王国维证明了关汉卿不可能在元朝时“得解”。 B.郑振铎指出“解元”只不过是当时“对读书人的通称” C.金元两代的《百官志》中“太医院”下没有“尹”这个职位 D.“大金优谏关卿在”的话,不过是说话人的想象之谈。 8.从全文看,作者赞扬“关汉卿不朽”的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处于社会低层,身受并目击群众的痛苦,其作品表现了对人民深切的同情 B.在政治上、社会上不向达官贵人巴结投靠,在创作上他突破了古典文学的规范 C.“自铸伟词”,指关汉卿创作戏曲一一自己铸造武器,冒死同元朝统治者作斗争。 D.他在创作中,用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给中国文学吹进了清新的空气。 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开头的“哲人”就是指“医”,“圣贤”就是指“儒”,用以说明关汉卿是一个地位 不高的小知识分子。 B.文中用来表明作者观点的词语有:“不可能”、“想象之谈”、“很片面”等等。 C.作者对元明两代文献里关于关汉卿生平的说法,所持的基本态度是:怀疑。 D.语段有立有驳,“他只不过是一个地位不高的小知识分子”是立,对人们的四种说法 是驳:论据充分有力。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说:“在当时,‘医’和‘儒’的地位是很低的。”这说明,对比其他重要
切的联系。由于他身受和目击到人民群众的痛苦,他不能“袖手旁观那些被雨淋泥溅的人” 而“缄口不言”,于是他就干犯“被裂为齑粉”的危险,用戏曲作为武器,和猛兽集团进行 了勇敢的斗争,王国维用“一空依傍,自铸伟词”这两句话两形容关汉卿,我觉得是恰当的。 他所说的“一空依傍”,也许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是政治上、社会上无所倚傍;二 是在创作上他突破了古典文学的规范,用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给中国文学吹进了清新的空 气。“自铸伟词”这句话,出自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辨骚》,可见王国维是以关汉卿和屈 原并举的。《辨骚》中所说的“朗丽以哀志”,“绮靡以伤情”,“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 惊彩绝艳,难与并能”,我觉得关汉卿也是可以当之无愧的。 7.以下不属于作者否定关汉卿为“金元间解元”或“官太医院尹”时所用证据的一项是 A.王国维证明了关汉卿不可能在元朝时“得解”。 B.郑振铎指出“解元”只不过是当时“对读书人的通称”。 C.金元两代的《百官志》中“太医院”下没有“尹”这个职位。 D.“大金优谏关卿在”的话,不过是说话人的想象之谈。 8.从全文看,作者赞扬“关汉卿不朽”的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处于社会低层,身受并目击群众的痛苦,其作品表现了对人民深切的同情。 B.在政治上、社会上不向达官贵人巴结投靠,在创作上他突破了古典文学的规范。 C.“自铸伟词”,指关汉卿创作戏曲——自己铸造武器,冒死同元朝统治者作斗争。 D.他在创作中,用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给中国文学吹进了清新的空气。 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开头的“哲人”就是指“医”,“圣贤”就是指“儒”,用以说明关汉卿是一个地位 不高的小知识分子。 B.文中用来表明作者观点的词语有:“不可能”、“想象之谈”、“很片面”等等。 C.作者对元明两代文献里关于关汉卿生平的说法,所持的基本态度是:怀疑。 D.语段有立有驳,“他只不过是一个地位不高的小知识分子”是立,对人们的四种说法 是驳;论据充分有力。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说:“在当时,‘医’和‘儒’的地位是很低的。”这说明,对比其他重要
朝代而言,元朝不重视科学和文化。 B.“姑不论词曲中的描写不一定是自然主义的自述”中的“自然主义”是一种创作的方 法或倾向,即纯客观地描写事物 语段中三次引用王国维的话来论述,由此可见,王国维是研究我国古典文学的一位大 师级的人物。 D.《宋元戏曲考》中说,名臣写散曲,杂剧作者多布衣,这说明,相对而言,散曲适合 写个人情感,杂剧能更广阔而深刻地反映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 文言文阅读(2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君钱塘袁氏,讳枚,字子才。其仕在官,有名绩矣。解官后,作园江宁西城居之,曰随 园。世称随园先生,乃尤著云。祖讳锜,考讳滨,叔父鸿,皆以贫游幕四方。君之少也,为 学自成。年二十一,自钱塘至广西,省叔父于巡抚幕中。巡抚金公鉷一见异之,试以“铜鼓 赋”,立就,甚瑰丽。会开博学鸿词科,即举君。时举二百余人,惟君最少。及试,报罢① 中乾隆戊午科顺天乡试,次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又改发江南为知县,最后调江宁知 县。江宁故巨邑,难治。时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 不举矣。既而去职家居。再起,发陕西,甫及陕,遭父丧归,终居江宁 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而忽摈外: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自陕归,年甫四 十,遂绝意仕宦,尽其才以为文辞歌诗。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遍。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 章,以自喜其意。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随园投诗文,几无虚日。君园馆花竹水石,幽深静丽, 至棂槛器具,皆精好,所以待宾客者甚盛。与人留连不倦,见人善,称之不容口。后进少年 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 能达者,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故《随园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 重之。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君仕虽不显,而世谓百余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 盖未有及君也。 君始出,试为溧水令。其考自远来县治,疑子年少,无吏能,试匿名访诸野。皆曰:“吾 邑有少年袁知县,乃大好官也。”考乃喜,入官舍。在江宁尝朝治事,夜召士饮酒赋诗,而
朝代而言,元朝不重视科学和文化。 B.“姑不论词曲中的描写不一定是自然主义的自述”中的“自然主义”是一种创作的方 法或倾向,即纯客观地描写事物。 C.语段中三次引用王国维的话来论述,由此可见,王国维是研究我国古典文学的一位大 师级的人物。 D.《宋元戏曲考》中说,名臣写散曲,杂剧作者多布衣,这说明,相对而言,散曲适合 写个人情感,杂剧能更广阔而深刻地反映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 三、文言文阅读(2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君钱塘袁氏,讳枚,字子才。其仕在官,有名绩矣。解官后,作园江宁西城居之,曰随 园。世称随园先生,乃尤著云。祖讳锜,考讳滨,叔父鸿,皆以贫游幕四方。君之少也,为 学自成。年二十一,自钱塘至广西,省叔父于巡抚幕中。巡抚金公鉷一见异之,试以“铜鼓 赋”,立就,甚瑰丽。会开博学鸿词科,即举君。时举二百余人,惟君最少。及试,报罢①, 中乾隆戊午科顺天乡试,次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又改发江南为知县,最后调江宁知 县。江宁故巨邑,难治。时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 不举矣。既而去职家居。再起,发陕西,甫及陕,遭父丧归,终居江宁。 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而忽摈外;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自陕归,年甫四 十,遂绝意仕宦,尽其才以为文辞歌诗。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遍。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 章,以自喜其意。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随园投诗文,几无虚日。君园馆花竹水石,幽深静丽, 至棂槛器具,皆精好,所以待宾客者甚盛。与人留连不倦,见人善,称之不容口。后进少年 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 能达者,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故《随园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 重之。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君仕虽不显,而世谓百余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 盖未有及君也。 君始出,试为溧水令。其考自远来县治,疑子年少,无吏能,试匿名访诸野。皆曰:“吾 邑有少年袁知县,乃大好官也。”考乃喜,入官舍。在江宁尝朝治事,夜召士饮酒赋诗,而
尤多名迹。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君以为不足道,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 君卒于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年八十二。—一选自《四部丛刊》本《惜抱轩文集》 [注释]①报罢:博学鸿词科每年取一等、二等各若干人,三等、四等落第,称“报罢”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造随园投诗文造:造访B.与人留连不倦与:结交 C.再起,发陕西起:被起用D.其考自远来县治治:治理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考乃喜,入官舍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君亦遇事尽其能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C.盖未有及君也盖亦反其本矣 D.君之少也,为学自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12.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枚的文章出色并有声望,他被排挤外放做知县,因写文著书显示其才能,而不愿升 迁,刚四十岁,就断绝了做官的念头,尽自己的才学创作诗歌。 B.“皆能自发其思”是说袁枚散文、骈文有自己的个性特色,“通乎古法”是说他通晓 古人的作文之法,因此,他的作品受到世人广泛重视。 C.文章注意前后照应,如第四段“在江宁尝朝治事……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写在 江宁的为官情况,这和第一段“调江宁知县”相呼应 D.文章写袁枚的父亲匿名到民间察访儿子为官的情况,可见出袁枚父亲正直的品格和爱 护儿子的心情,也侧面突出了袁枚有为官的才能。 13.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3分) ②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3分) ③君以为不足道,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3分) 14.在作者眼中,袁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四.古诗文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1分) 1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尤多名迹。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君以为不足道,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 君卒于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年八十二。 ——选自《四部丛刊》本《惜抱轩文集》 [注释] ①报罢:博学鸿词科每年取一等、二等各若干人,三等、四等落第,称“报罢”。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造随园投诗文 造:造访 B.与人留连不倦 与:结交 C.再起,发陕西 起:被起用 D.其考自远来县治 治:治理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考乃喜,入官舍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君亦遇事尽其能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C.盖未有及君也 盖亦反其本矣 D.君之少也,为学自成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12.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枚的文章出色并有声望,他被排挤外放做知县,因写文著书显示其才能,而不愿升 迁,刚四十岁,就断绝了做官的念头,尽自己的才学创作诗歌。 B.“皆能自发其思”是说袁枚散文、骈文有自己的个性特色,“通乎古法”是说他通晓 古人的作文之法,因此,他的作品受到世人广泛重视。 C.文章注意前后照应,如第四段“在江宁尝朝治事……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写在 江宁的为官情况,这和第一段“调江宁知县”相呼应。 D.文章写袁枚的父亲匿名到民间察访儿子为官的情况,可见出袁枚父亲正直的品格和爱 护儿子的心情,也侧面突出了袁枚有为官的才能。 13.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3分) ②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3分) ③君以为不足道,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3分) 14.在作者眼中,袁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四.古诗文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1分) 1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书事王维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慷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华子岗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唏。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阁:同“搁”,停止。 (1)两首诗各运用了两个字分别点明了写景的角度。两首诗是从怎样不同的角度来写景 的?分别写了怎样不同的景?(2分) (2)两首诗所写景物虽然各不相同,但在写法上却极为相似,请对此作简要分析。(3分) 16.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但愿长醉不复醒。 (2)陈王昔时宴平乐, (3)边庭流血成海水,。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4)花径不曾缘客扫,。,樽酒家贫只旧醅。 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站着读和跪着读陈四益 我最怕读“圣人”写的书,就像我最怕同“圣人”或“准圣人”谈话一样 老友晤对,促膝谈心,是很惬意的事,可以倾听,可以受教,可以辩难,可以反诘,哪 怕争得脸红脖子粗,都无碍于友情,因为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同“圣人”或“准圣人”谈话 就不一样了。他是“圣人”,什么都对,句句都是真理,你呢,只有唯唯诺诺,洗耳恭听, 还要时不时地恭维几句,从心理上就有一种压迫感。剃头挑子,一头热乎,这样的谈话,实在 没趣。 读书,也如谈话,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在大学学习时,一位老师说,读古人的书,同古 人交朋友,是最没有危险的,因为古人不会同你争辩,不会告密,不会搬弄是非。我想,这 话自有他的一份经验,一份道理。但是,也并不尽然。如果你读的是“圣人”之书呢?那就 同样会有一种压迫感。因为社会已经将他封为“圣人”,将他的话奉为圭臬。你理解的要照 办,不理解的也要照办,否则就是“非圣”,“非圣”就要杀头。这样的书读起来岂不扫兴? 魏晋时代的嵇康,因为一句“非汤武而薄周孔”,让人抓住了辫子,丢掉了脑袋;明代的李
书事 王维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慷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华子岗 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唏。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注:阁:同“搁”,停止。 (1)两首诗各运用了两个字分别点明了写景的角度。两首诗是从怎样不同的角度来写景 的?分别写了怎样不同的景?(2分) (2)两首诗所写景物虽然各不相同,但在写法上却极为相似,请对此作简要分析。(3分) 16. 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 ,但愿长醉不复醒。 (2)陈王昔时宴平乐, 。 (3)边庭流血成海水,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 (4)花径不曾缘客扫, 。 ,樽酒家贫只旧醅。 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站 着 读 和 跪 着 读 陈四益 我最怕读“圣人”写的书,就像我最怕同“圣人”或“准圣人”谈话一样。 老友晤对,促膝谈心,是很惬意的事,可以倾听,可以受教,可以辩难,可以反诘,哪 怕争得脸红脖子粗,都无碍于友情,因为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同“圣人”或“准圣人”谈话 就不一样了。他是“圣人”,什么都对,句句都是真理,你呢,只有唯唯诺诺,洗耳恭听, 还要时不时地恭维几句,从心理上就有一种压迫感。剃头挑子,一头热乎,这样的谈话,实在 没趣。 读书,也如谈话,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在大学学习时,一位老师说,读古人的书,同古 人交朋友,是最没有危险的,因为古人不会同你争辩,不会告密,不会搬弄是非。我想,这 话自有他的一份经验,一份道理。但是,也并不尽然。如果你读的是“圣人”之书呢?那就 同样会有一种压迫感。因为社会已经将他封为“圣人”,将他的话奉为圭臬。你理解的要照 办,不理解的也要照办,否则就是“非圣”,“非圣”就要杀头。这样的书读起来岂不扫兴? 魏晋时代的嵇康,因为一句“非汤武而薄周孔”,让人抓住了辫子,丢掉了脑袋;明代的李
卓吾,因为不赞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终于被加上“敢倡乱道,诬世惑民”的罪名 迫害致死,都是现成的例子。所以,相沿成习的办法是—一对“圣人”之书,跪着读。跪着 读,当然保险,但也就此禁锢了思想。中国历来多陋儒,盖缘于此。 然而也有例外,虽是凤毛麟角,却闪耀着不灭的光辉。汉代的王充,便是杰出的一个 单看他《论衡》中《问孔》《刺孟》的篇名,就叫人提神。 “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夫贤圣下笔 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安能皆是?” 追难孔子,何伤于义”:“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 这几句理直气壮的话,令人神往。当然,王充生活的时代,孔学还没有被神化得那么至 高无上,所以他也还没有因此掉脑袋。到了后世,能够含含糊糊地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 进矣”之类的话,也就很不容易了。更多的人,只能打着“圣人”的旗号,塞入自家的货色 大抵是跪着造反。不但孔、孟这些钦定“圣人”,谁也不敢雌黄月旦,流风所被,就是一些 行业圣人,也往往令人噤若寒蝉 譬如杜甫,确实写了许多好诗,但任何一个诗人,哪怕是极伟大的诗人,也难免会有败 笔。但是,一自杜甫被称做“诗圣”,他也便沾上了点圣人气。说到杜诗,大抵很少敢有不 敬之辞。 不过,也有例外 手头有一部《杜工部集》,是粤东翰墨园光绪年间刊印的五家评本。印工虽也精致,但并 不是什么古本、善本。所谓“五家”,是指王龠洲、王遵岩、王阮亭、宋牧仲、邵子湘。各 家评语,分别以紫、蓝、朱、黄、绿几种颜色套印。它的好处,在于点评诸家,有站着读的 勇气,没有只磕头不说话的陋腐气,不时会有“不成句”、“亦无意味”、“不见佳”、“亦 不好”、“不足诵也”之类的评语跃出。 17.结合全文内容,解释题目中“站着读”和“跪着读”的含义。(4分) (1)站着读: (2)跪着读 18.请指出古人“跪着读”“圣人”书的原因和结果。(4分) (1)原因:
卓吾,因为不赞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终于被加上“敢倡乱道,诬世惑民”的罪名, 迫害致死,都是现成的例子。所以,相沿成习的办法是——对“圣人”之书,跪着读。跪着 读,当然保险,但也就此禁锢了思想。中国历来多陋儒,盖缘于此。 然而也有例外,虽是凤毛麟角,却闪耀着不灭的光辉。汉代的王充,便是杰出的一个。 单看他《论衡》中《问孔》《刺孟》的篇名,就叫人提神。 “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夫贤圣下笔 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安能皆是?” “追难孔子,何伤于义”;“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 这几句理直气壮的话,令人神往。当然,王充生活的时代,孔学还没有被神化得那么至 高无上,所以他也还没有因此掉脑袋。到了后世,能够含含糊糊地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 进矣”之类的话,也就很不容易了。更多的人,只能打着“圣人”的旗号,塞入自家的货色, 大抵是跪着造反。不但孔、孟这些钦定“圣人”,谁也不敢雌黄月旦,流风所被,就是一些 行业圣人,也往往令人噤若寒蝉。 譬如杜甫,确实写了许多好诗,但任何一个诗人,哪怕是极伟大的诗人,也难免会有败 笔。但是,一自杜甫被称做“诗圣”,他也便沾上了点圣人气。说到杜诗,大抵很少敢有不 敬之辞。 不过,也有例外。 手头有一部《杜工部集》,是粤东翰墨园光绪年间刊印的五家评本。印工虽也精致,但并 不是什么古本、善本。所谓“五家”,是指王龠洲、王遵岩、王阮亭、宋牧仲、邵子湘。各 家评语,分别以紫、蓝、朱、黄、绿几种颜色套印。它的好处,在于点评诸家,有站着读的 勇气,没有只磕头不说话的陋腐气,不时会有“不成句”、“亦无意味”、“不见佳”、“亦 不好”、“不足诵也”之类的评语跃出。 17.结合全文内容,解释题目中“站着读”和“跪着读”的含义。(4分) (1)站着读: (2)跪着读: 18.请指出古人“跪着读”“圣人”书的原因和结果。(4分) (1)原因:
(2)结果: 19.纵观全文,说说本文采用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是什么,举例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分) 20.根据全文内容,概括出作者对于读书的基本主张。(4分) 六.文章赏析。21.请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14分) (1)简析本文在议论说理上的特色。(2)简析本文的主旨。(3)简析本文结构特点。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红尘滚滚,茫茫人世。面对熙熙攘攘的人群,凡高只把他们分成两类:一类人总是千方 百计地让自己活出“样儿”来,一类人则怀着平常心只图活出“味儿”来。你觉得人应该怎 样生活?也许你否定前者赞成后者,也许赞成前者否定后者,也许你两者都不赞成,面对“样 儿”和“味儿”的内涵及关系一定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看法。请就此思考,联系现实,写 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写成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200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答案 3.C 6.D(这只是作者的推测,不能看做是证据) 7.C(“自铸伟词”,应解为“自己将人民群众的语言进行艺术加工,运用于戏曲创作 之中”)8.A(指代错误) 9.B〔“自然主义”原指着重描写现实生活中个别现象和琐碎细节,不能反映社会本质 的倾向或方法,文中指真实而具体地描写。但作者描写事物总带有主观色彩,不可能纯客观 地描写) 10.D(治所) 11.D(用在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A副词,这才:副词,竞然B人称代词,自己的:指代 词,那些。C无实意,何不。)
(2)结果: 19.纵观全文,说说本文采用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是什么,举例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分) 20.根据全文内容,概括出作者对于读书的基本主张。(4分) 六.文章赏析。 21.请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14分) (1)简析本文在议论说理上的特色。 (2)简析本文的主旨。 (3)简析本文结构特点。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红尘滚滚,茫茫人世。面对熙熙攘攘的人群,凡高只把他们分成两类:一类人总是千方 百计地让自己活出“样儿”来,一类人则怀着平常心只图活出“味儿”来。你觉得人应该怎 样生活?也许你否定前者赞成后者,也许赞成前者否定后者,也许你两者都不赞成,面对“样 儿”和“味儿”的内涵及关系一定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看法。请就此思考,联系现实,写一 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写成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200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答案 1. D 2. B 3. C 4. A 5.D 6.D(这只是作者的推测,不能看做是证据) 7.C(“自铸伟词”,应解为“自己将人民群众的语言进行艺术加工,运用于戏曲创作 之中”) 8.A (指代错误) 9.B(“自然主义”原指着重描写现实生活中个别现象和琐碎细节,不能反映社会本质 的倾向或方法,文中指真实而具体地描写。但作者描写事物总带有主观色彩,不可能纯客观 地描写) 10.D(治所) 11.D(用在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A副词,这才;副词,竟然B人称代词,自己的;指代 词,那些。C无实意,何不。)
12.A(“因写文著书显示其才能,而不愿升迁”应为“做知县,显示了才能,却又始终 得不到升迁”) 13、①等到做知县,显示了才能,却又始终得不到升迁。(计分点:著、而、仕) ②一般人心里想说而难以表述的意思,袁君都替他们把这些表述出来了。(计分点:世人、 达、为) ③袁君认为这些不值得一谈,后来决意不要别人记述他做官治事的成绩。(计分点:以为、 足、绝) 14.作者眼中的袁枚是一个文才出众、为官清正、喜好交游、奖掖后进的人。 【译文参考】 袁君是钱塘人,名枚,字子才。他任职期间,在官场中有名望政绩。辞官之后,在江宁 西城修建了一个园林居住,称随园。当时人叫他随园先生,这是他最著名的一个字号。祖父 名锜,父亲名滨,叔父名鸿,都因为贫困而到各地去当幕僚。袁君年少时,读书自学,有所 成就。二十一岁,从钱塘抵达广西,到巡抚衙门中探望担任幕僚的叔父。巡抚金鉷大人一见 面就觉得他与众不同,叫他写一篇《铜鼓赋》试试才学,袁君很快就写完了,文词很瑰丽。 恰逢博学鸿词科开考,金鉷就举荐了袁君。当时共举荐了二百多人,袁君年龄最小。结果应 试落榜。乾隆三年顺天府乡试,考中了举人。第二年成为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学习期满, 改派到江南做县官,最后调任江宁知县。江宁本是大都市,不易治理。当时尹文端任总督, 最了解袁君的才能。袁君也尽自己的能力办事,没有什么避忌,因此办事没有不成功的。不 久辞官回家,后再次起用,被派往陕西。刚到陕西,因父亲去世而返回,此后一直居住在江 宁 袁君本来凭借文章出色入选翰林院,也有声望,但出乎意料地被排挤外放;等到做知县, 显示了才能,却又始终得不到升迁。从陕西回来的时候,刚四十岁,就断绝了做官的念头, 把他的全部才华都用到了文辞诗歌上。东南地区的山水胜迹,都有他的游踪。那瑰丽奇异 幽邃旷远(的景色),全都表现在诗文之中,来自我怡悦随兴抒意。各地的读书人来到江南, 都要前往随园投赠诗文,几乎每天都有人去。袁君的园林馆舍,有花、竹、水、石,幽深宁 静,景色秀丽。至于建筑、器具,也都很精美,用来款待客人的东西很丰盛。袁君殷勤好客 乐意和人交往,看到别人好的地方,总要把它说出来。后辈人的诗文,即使只有片言只语是
12.A(“因写文著书显示其才能,而不愿升迁”应为“做知县,显示了才能,却又始终 得不到升迁”) 13、①等到做知县,显示了才能,却又始终得不到升迁。(计分点:著、而、仕) ②一般人心里想说而难以表述的意思,袁君都替他们把这些表述出来了。(计分点:世人、 达、为) ③袁君认为这些不值得一谈,后来决意不要别人记述他做官治事的成绩。(计分点:以为、 足、绝) 14.作者眼中的袁枚是一个文才出众、为官清正、喜好交游、奖掖后进的人。 【译文参考】 袁君是钱塘人,名枚,字子才。他任职期间,在官场中有名望政绩。辞官之后,在江宁 西城修建了一个园林居住,称随园。当时人叫他随园先生,这是他最著名的一个字号。祖父 名锜,父亲名滨,叔父名鸿,都因为贫困而到各地去当幕僚。袁君年少时,读书自学,有所 成就。二十一岁,从钱塘抵达广西,到巡抚衙门中探望担任幕僚的叔父。巡抚金鉷大人一见 面就觉得他与众不同,叫他写一篇《铜鼓赋》试试才学,袁君很快就写完了,文词很瑰丽。 恰逢博学鸿词科开考,金鉷就举荐了袁君。当时共举荐了二百多人,袁君年龄最小。结果应 试落榜。乾隆三年顺天府乡试,考中了举人。第二年成为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学习期满, 改派到江南做县官,最后调任江宁知县。江宁本是大都市,不易治理。当时尹文端任总督, 最了解袁君的才能。袁君也尽自己的能力办事,没有什么避忌,因此办事没有不成功的。不 久辞官回家,后再次起用,被派往陕西。刚到陕西,因父亲去世而返回,此后一直居住在江 宁。 袁君本来凭借文章出色入选翰林院,也有声望,但出乎意料地被排挤外放;等到做知县, 显示了才能,却又始终得不到升迁。从陕西回来的时候,刚四十岁,就断绝了做官的念头, 把他的全部才华都用到了文辞诗歌上。东南地区的山水胜迹,都有他的游踪。那瑰丽奇异、 幽邃旷远(的景色),全都表现在诗文之中,来自我怡悦随兴抒意。各地的读书人来到江南, 都要前往随园投赠诗文,几乎每天都有人去。袁君的园林馆舍,有花、竹、水、石,幽深宁 静,景色秀丽。至于建筑、器具,也都很精美,用来款待客人的东西很丰盛。袁君殷勤好客, 乐意和人交往,看到别人好的地方,总要把它说出来。后辈人的诗文,即使只有片言只语是
美的,袁君也定能列举出这些字句,诵读给他人听 袁君的古文、骈文,都能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通晓古人的作文之法,至于写作诗歌, 更能充分发挥他的才气工力。一般人心里想说而难以表述的意思,袁君都替他们把这些表述 出来了,因此许多读书人仿效他的诗体。所以《随园诗文集》,从朝廷达官到市井小民,都懂 得贵重它。海外琉球国,也有人来寻取这部书。袁君仕宦虽不显赫,然而时论认为,一百多 年来,充分享受山林的乐趣,获得文章的盛名,恐怕没有比得上袁君的。 袁君刚入仕途的时候,曾任溧水县令。他的父亲从远方来到溧水县衙所在地,怀疑儿子 年轻,缺乏吏治的能力,曾隐瞒自己的姓名到民间察访,大家都说:“我们县年轻的袁知县, 真正是个好官啊!”袁君的父亲这才高兴地进了县衙。在担任江宁知县的时候,曾经早晨治 理政务,晚上邀集读书人一起饮酒赋诗,著名的轶事更多。江宁的贸易场所中,有人把袁君 所审理的案件,编为歌曲,刊刻流播四方。袁君认为这些不值得一谈,后来决意不要别人记 述他做官治事的成绩 袁君于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谢世,享年八十二岁。 1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王诗是从“坐看”的角度,写深院中小雨刚停,天色转阴,绿油油的青苔充满生机、 令人喜爱的景象。裴诗是从“还家”的角度写华子岗的落日、松风、草露、云光、山翠这些 优美景色。 (2)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景物以生命,化无情之景为有情之物。如王诗中 个“欲上”写细雨后的青苔好像是从地上蹦跳起来的天真烂漫的孩子,亲昵地依偎到自己 的衣襟上来。裴诗中一个“侵”字,写云光追逐自己的足迹,写出了夕阳下诗人一步一步下 行的生动情景:一个“拂”字,写山色好似轻拂诗人衣衫,状其苍翠欲滴,青翠可爱
美的,袁君也定能列举出这些字句,诵读给他人听。 袁君的古文、骈文,都能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通晓古人的作文之法,至于写作诗歌, 更能充分发挥他的才气工力。一般人心里想说而难以表述的意思,袁君都替他们把这些表述 出来了,因此许多读书人仿效他的诗体。所以《随园诗文集》,从朝廷达官到市井小民,都懂 得贵重它。海外琉球国,也有人来寻取这部书。袁君仕宦虽不显赫,然而时论认为,一百多 年来,充分享受山林的乐趣,获得文章的盛名,恐怕没有比得上袁君的。 袁君刚入仕途的时候,曾任溧水县令。他的父亲从远方来到溧水县衙所在地,怀疑儿子 年轻,缺乏吏治的能力,曾隐瞒自己的姓名到民间察访,大家都说:“我们县年轻的袁知县, 真正是个好官啊!”袁君的父亲这才高兴地进了县衙。在担任江宁知县的时候,曾经早晨治 理政务,晚上邀集读书人一起饮酒赋诗,著名的轶事更多。江宁的贸易场所中,有人把袁君 所审理的案件,编为歌曲,刊刻流播四方。袁君认为这些不值得一谈,后来决意不要别人记 述他做官治事的成绩。 袁君于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谢世,享年八十二岁。 1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王诗是从“坐看”的角度,写深院中小雨刚停,天色转阴,绿油油的青苔充满生机、 令人喜爱的景象。裴诗是从“还家”的角度写华子岗的落日、松风、草露、云光、山翠这些 优美景色。 (2)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景物以生命,化无情之景为有情之物。如王诗中 一个“欲上”写细雨后的青苔好像是从地上蹦跳起来的天真烂漫的孩子,亲昵地依偎到自己 的衣襟上来。裴诗中一个“侵”字,写云光追逐自己的足迹,写出了夕阳下诗人一步一步下 行的生动情景;一个“拂”字,写山色好似轻拂诗人衣衫,状其苍翠欲滴,青翠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