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复习题 、对比阅读。 (一)《曹刿论战》课文内容 (二)夏后伯启与有扈(1)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 地不浅(2),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3)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 不贰味琴瑟不张(4),钟鼓不修(5),子女不饬(6),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 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1)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2)浅:狭、窄小。(3)教:教化(4张:乐器 上弦。(5)修:设置.(6)饬:谨慎、恭敬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忠之属也。属 (3)期年而有扈氏服期年 2、翻译下列句子。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固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3、结合(一、二)段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 二、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还齐 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 避其锐气,击其情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 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节选自《孙子·军争篇》) 解释下列画横线词语的意思 1)公将驰之 (2)望其旗產 (3)三军可夺气 (4)朝气锐 2.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曹刿论战》复习题 一、对比阅读。 (一)《曹刿论战》课文内容 (二)夏后伯启与有扈(1)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 地不浅(2),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3)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 不贰味琴瑟不张(4),钟鼓不修(5),子女不饬(6),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 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1)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2)浅:狭、窄小。(3)教:教化.(4)张:乐器 上弦。 (5)修:设置. (6) 饬:谨慎、恭敬。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 ( 2)忠之属.也。 属. (3) 期年..而有扈氏服 期年.. 2、翻译下列句子。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固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3、结合(一、二)段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 二、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 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 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节选自《孙子•军争篇》) 1.解释下列画横线词语的意思。 (1)公将驰之 (2) 望其旗靡 (3)三军可夺气 (4)朝气锐 2.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3.甲文中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乙文中的 中心句是 。(均用句中原文回答 4.节选的甲、乙两文在阐述用兵方面相同的观点是什么: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的学习 和生活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四、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谷下列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日:“肉食者邮,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 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 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①,易置②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③,佯败 走,而警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 秦军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选自《史记》) [注释]①约束:原有的纪律和规定。②易置:撤换。⑧奇兵:变化莫测的军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小惠未徧 (2)牺牲玉帛 (3)而绝其粮道 (4)秦悉坑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1)甲文中体现“可以一战”理由的句子 是是是 (2)乙文中赵括所为与“忠之属也”相反的句子 4.乙文与主要人物有关的成语是 ,这个成语的意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基瑞知帜鼠易用默写
3.甲文中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乙文中的 中心句是 。(均用句中原文回答) 4.节选的甲、乙两文在阐述用兵方面相同的观点是什么?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的学习 和生活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四、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 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 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①,易置②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③,佯败 走,而警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 秦军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选自《史记》) [注释]①约束:原有的纪律和规定。 ②易置:撤换。 ③奇兵:变化莫测的军 队。 1.解释下列旬中加点的词。 (1)小惠未徧. (2)牺牲..玉帛 (3)而绝.其粮道 (4)秦悉坑.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3 . (1) 甲 文 中 体 现 “ 可 以 一 战 ” 理 由 的 句 子 是 。 (2) 乙 文 中 赵 括 所 为 与 “ 忠 之 属 也 ” 相 反 的 句 子 是 。 4.乙文与主要人 物有关的成语是 ,这个成语的意思 是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默写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句子是: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作者所摆出的事实论据是 根据上述事例归纳的观点是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 二、园读氩(参银) 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在文中的作用是 2、本文的论点是 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请你再举出两个这样的事 例,古今人物均可,每个事例限一句话表述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可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 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息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②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以尝胆也。曰:“汝忘 会稻之耻邪?”终灭吴 〖注〗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 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焦思:焦虑思考。胆:即 胆囊,胆汁极苦。 1给带点的字标上拼音。 曾益其所不能。()入则无法家拂士( 2在文中横线上填上空缺的原文。(3分) 3解释加点的词的意思。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人恒过,然后能改( )越王勾践反国 4翻译下列句子。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句子是: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作者所摆出的事实论据是: 根据上述事例归纳的观点是: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 二、阅读题(参照课文) 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在文中的作用是 。 2、本文的论点是 。 3、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请你再举出两个这样的事 例,古今人物均可,每个事例限一句话表述。 ① ② (二)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 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是 人 也 , 必 先 苦 其 心 志, , , ,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 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②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以尝胆也。曰:“汝忘 会稽之耻邪?”终灭吴。 〖注〗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 494 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 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 473 年灭掉吴国。焦思:焦虑思考。胆:即 胆囊,胆汁极苦。 1.给带点的字标上拼音。 曾.益其所不能。( ) 入则无法家拂.士 ( ) 2.在文中横线上填上空缺的原文。(3 分) 3.解释加点的词的意思。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人恒.过,然后能改( )越王勾践反.国( ) 4.翻译下列句子。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6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 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7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 行为上要 (用原文回答。 8语段论述了凡是能担当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才能取得“曾益 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请紧扣这一论述,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 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 语段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意见。并举出了事例来证明。阅 读材料后,请谈谈你的看法。 三、对比阅读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 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⑧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 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诚之。自是之后, 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 忘。⑤引:拿来。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恒过 ②其母引刀裂其织。裂 9翻译下列句子。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答: 6.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 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7.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 行为上要 (用原文回答。) 8.语段论述了凡是能担当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才能取得“曾益 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请紧扣这一论述,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 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 语段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意见。并举出了事例来证明。阅 读材料后,请谈谈你的看法。 三、对比阅读。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 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 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 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 忘。⑤引:拿来。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母引刀裂其织 。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翻译下列句子。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10.【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1l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教学相长 《礼记》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 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阅读训练】 给下列句中画线的字在()中注音,在横线上释义。 ①弗食不知其旨() ②教学相长() ③虽有至道( ④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翻译句子。 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 故曰:教学相长也 ②译文: 3.《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与()的关系问题,说明了 的道理 4(用原文填空)本文在论述时先以“ 作比继而引入“ 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 这个结论
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10.【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11.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教学相长 《礼记》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 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阅读训练】 1. 给下列句中画线的字在( )中注音,在横线上释义。 ①弗食不知其旨( ) ②教学相长( ) ③虽有至道( ) ④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2.翻译句子。 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 故曰:教学相长也 ②译文: 3.《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 )与( )的关系问题,说明了 的道理。 4.(用原文填空)本文在论述时先以“ ”作比继而引入“ ”,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 ” 这个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