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西华大学:《生物化学》第九章 糖代谢试题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4,文件大小:59.5KB,团购合买
一、填空题 1体内糖原降解选用 方式切断a-1,4-糖苷键,选用 方式切断a-1,6-糖苷键。对应的酶分别是和 2.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氧化、并产生能量的过程称为也叫途径。实际上葡萄糖有氧分解的前十步反应也与之相同。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九章糖代谢 、填空题 1.体内糖原降解选用 方式切断a-1,4-糖苷键,选用 方式切断α-1,6-糖苷键。对应的酶分别是 2.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氧化、并产生能量的过程称为 也 叫 途径。实际上葡萄糖有氧分解的前十步反应也与之相同 酶催化的反应是EMP途径中的第一个氧化反应 分子中的磷酸基转移给ADP生成ATP,是EMP途径中的第一个 产生ATP的反应 4.丙酮酸脱氢酶系位于 上,它所催化的丙酮酸氧化脱羧是 葡萄糖代谢中第一个产生 的反应 5.TCA循环中有二次脱羧反应,分别是由 和 催化。脱去的C02中的C原子分别来自于草酰乙酸中的 和 6.糖酵解产生的NAHH必需依靠 系统或 系统才能进入线粒体,分别转变为线粒体中的 和 7.通过戊糖磷酸途径可以产生 和 这些重要化合物。 8.光合作用分为 和 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主要在叶绿体的 部位进行,第二阶段主要在叶绿体的 部位进行 、是非题 1.[]葡萄糖激酶对葡萄糖的专一性强,亲和力高,主要在肝脏用于糖原合 2.[]ATP是果糖磷酸激酶(PFK)的别构抑制剂。 3.[]肝脏果糖磷酸激酶(PFK)还受到F-2,6-dip的抑制。 4.[]L型(肝脏)丙酮酸激酶受磷酸化的共价修饰,在相应的蛋白激酶作用 下挂上磷酸基团后降低活性。 5.[]沿糖酵解途径简单逆行,可从丙酮酸等小分子前体物质合成葡萄糖 6.[]丙酮酸脱氢酶系中电子传递方向为硫辛酸→FAD→NAD+ 7.[]所有来自戊糖磷酸途径的还原能都是在该循环的前三步反应中产生 的。 8.[]乙醛酸循环作为TCA循环的变体,广泛存在于动、植、微生物体内。 9.[]暗反应只能在没有光照的条件下进行。 10.[]就光合作用总反应而言,生成的葡萄糖分子中的氧原子最终来自于 水分子 、选择题 1.匚]下列激酶(葡萄糖激酶、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中哪 些参与了EMP途径,分别催化途径中三个不可逆反应? A.葡萄糖激酶、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 B.葡萄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第九章 糖代谢 一、填空题 1.体内糖原降解选用________________方式切断α-1,4-糖苷键,选用 ________________方式切断α-1,6-糖苷键。对应的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2.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氧化、并产生能量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也 叫________________途径。实际上葡萄糖有氧分解的前十步反应也与之相同。 3.________________酶催化的反应是 EMP 途径中的第一个氧化反应。 ________________分子中的磷酸基转移给 ADP 生成 ATP,是 EMP 途径中的第一个 产生 ATP 的反应。 4.丙酮酸脱氢酶系位于________________上,它所催化的丙酮酸氧化脱羧是 葡萄糖代谢中第一个产生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 5.TCA 循环中有二次脱羧反应,分别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催化。脱去的 CO2 中的 C 原子分别来自于草酰乙酸中的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6.糖酵解产生的 必需依靠________________系统或 ________________系统才能进入线粒体,分别转变为线粒体中的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7.通过戊糖磷酸途径可以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这些重要化合物。 8.光合作用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主要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部位进行,第二阶段主要在叶绿体的 ________________部位进行。 二、是非题 1.[ ]葡萄糖激酶对葡萄糖的专一性强,亲和力高,主要在肝脏用于糖原合 成。 2.[ ]ATP 是果糖磷酸激酶(PFK)的别构抑制剂。 3.[ ]肝脏果糖磷酸激酶(PFK)还受到 F-2,6-dip 的抑制。 4.[ ]L 型(肝脏)丙酮酸激酶受磷酸化的共价修饰,在相应的蛋白激酶作用 下挂上磷酸基团后降低活性。 5.[ ]沿糖酵解途径简单逆行,可从丙酮酸等小分子前体物质合成葡萄糖。 6.[ ]丙酮酸脱氢酶系中电子传递方向为硫辛酸→FAD→NAD+。 7.[ ]所有来自戊糖磷酸途径的还原能都是在该循环的前三步反应中产生 的。 8.[ ]乙醛酸循环作为 TCA 循环的变体,广泛存在于动、植、微生物体内。 9.[ ]暗反应只能在没有光照的条件下进行。 10.[ ]就光合作用总反应而言,生成的葡萄糖分子中的氧原子最终来自于 水分子。 三、选择题 1.[ ]下列激酶(葡萄糖激酶、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中哪 些参与了 EMP 途径,分别催化途径中三个不可逆反应? A.葡萄糖激酶、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 B.葡萄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C.葡萄糖激酶、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D.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E.都不对 2.[]下列途径中哪个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 A.糖酵解途径 B.三羧酸循环 C.戊糖磷酸途径 D.脂肪酸合成(从头合成) E.三碳循环 3.[]1-C被同位素标记的葡萄糖分子经EMP途径降解为丙酮酸后,同位素 标记可能出现在丙酮酸的哪一位C原子上? A.1-C B.2 D.都可能 E.都不会 4.[]糖原合成酶D的别构活化剂是 A ADP B ATP C AMP D.葡萄糖-1-磷酸 E.葡萄糖-6-磷酸 5.[]糖原中一个糖基转变为2分子乳酸,可净得几分子ATP? C.3 D.4 E.5 6.[]丙酮酸脱氢酶系是个复杂的结构,包括多种酶和辅助因子。下列化合 物中哪个不是丙酮酸脱氢酶组分? A TPP B.硫辛酸 C FMN D Mg++ E NAD+ 7.[]丙酮酸脱氢酶系受到哪些因素调控? A.产物抑制、能荷调控、磷酸化共价调节 B.产物抑制、能荷调控、酶的诱导 C.产物抑制、能荷调控、磷酸化共价调节 D.能荷调控、磷酸化共价调节、酶的诱导 E.能荷调控、酶的诱导 8.[]下述那种情况可导致丙酮酸脱氢酶系活性升高? A.ATP/ADP比值升高 BCH3COCo0A/CoA比值升高

C.葡萄糖激酶、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D.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E.都不对 2.[ ]下列途径中哪个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 A.糖酵解途径 B.三羧酸循环 C.戊糖磷酸途径 D.脂肪酸合成(从头合成) E.三碳循环 3.[ ]1-C 被同位素标记的葡萄糖分子经 EMP 途径降解为丙酮酸后,同位素 标记可能出现在丙酮酸的哪一位 C 原子上? A.1-C B.2-C C.3-C D.都可能 E.都不会 4.[ ]糖原合成酶 D 的别构活化剂是 A.ADP B.ATP C.AMP D.葡萄糖-1-磷酸 E.葡萄糖-6-磷酸 5.[ ]糖原中一个糖基转变为 2 分子乳酸,可净得几分子 ATP? A.1 B.2 C.3 D.4 E.5 6.[ ]丙酮酸脱氢酶系是个复杂的结构,包括多种酶和辅助因子。下列化合 物中哪个不是丙酮酸脱氢酶组分? A.TPP B.硫辛酸 C.FMN D.Mg++ E.NAD+ 7.[ ]丙酮酸脱氢酶系受到哪些因素调控? A.产物抑制、能荷调控、磷酸化共价调节 B.产物抑制、能荷调控、酶的诱导 C.产物抑制、能荷调控、磷酸化共价调节 D.能荷调控、磷酸化共价调节、酶的诱导 E.能荷调控、酶的诱导 8.[ ]下述那种情况可导致丙酮酸脱氢酶系活性升高? A.ATP/ADP 比值升高 B.CH3COCoA/CoA 比值升高

C.NADH/NAD+比值升高 D.能荷升高 E.能荷下降 9.[]丙酮酸羧化支路中的丙酮酸羧化酶,需下列化合物中除哪个以外的 所有辅助因子? A.生物素 B. Mg++ C.乙酰CoA D.草酰乙酸 E ATP 10.[]下列化合物中除哪个外,均可抑制三羧酸循环 A.亚砷酸盐 B.丙二酸 C.氟乙酸 D.乙酰COA E.琥珀酰CoA 四、问答题 1.微生物怎样消化淀粉?各种淀粉水解酶的作用特点如何? 2.何谓“酵解”?“酵解”与“发酵”有何异同?“酵解”的生理意义何在? 3.以EMP途径为基础的发酵有哪些?为什么不同的微生物发酵葡萄糖产生 的发酵产物不一样?用什么方法可以使酵母发酵葡萄糖积累甘油? 4.写出葡萄糖经EM-TCA循环途径氧化分解的总反应式,并计算燃烧lmo1 葡萄糖净生成ATP的数量。 5.何谓乙醛酸循环、丙酮酸羧化支路、单磷酸己糖支路?其各自的生理意义 如何?什么是磷酸戊糖途径?何以证明其存在?该途径有何特点? δ.用淀粉质原料发酵生产柠檬酸的生化过程如何?简述实现柠檬酸大量积 累的生化机制? 7.酬P、HP、K、DE途径的关键酶是什么?这些途径间彼此有什么联系? 8.如欲使琥珀酸经TCA循环完全燃烧其基本生化历程如何?消耗lmol琥珀 酸净生成多少ATP? 9.用同位素14C标记丙酮酸分子(CH3*00O0),经 Krebs循环一次后,*C 原子出现在什么化合物上? 10.葡萄糖的第二位碳用℃标记,在有氧情况下进行彻底降解。问经过几轮 三羧酸循环,该同位素碳可作为CO2释放? 11.结合激素的作用机制,说明肾上腺素如何通过对有关酶类的活性的复杂 调控,实现对血糖浓度的调控 12.ATP是果糖磷酸激酶的底物,为什么ATP浓度髙,反而会抑制果糖磷酸 激酶 13.植物体内的单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 14.植物体内的单糖可以通过哪些生化过程被分解,它们分别在细胞的什么 部位进行?各有何特点? 15.写出EMP途径的限速酶及所催化的反应。 16.丙酮酸进入TCA环之前的关键物质是什么?它是怎样生成的,写出其反应

C.NADH/ NAD+比值升高 D.能荷升高 E.能荷下降 9.[ ]丙酮酸羧化支路中的丙酮酸羧化酶,需下列化合物中除哪个以外的 所有辅助因子? A.生物素 B. Mg++ C.乙酰 CoA D.草酰乙酸 E.ATP 10.[ ]下列化合物中除哪个外,均可抑制三羧酸循环 A.亚砷酸盐 B.丙二酸 C.氟乙酸 D.乙酰 CoA E.琥珀酰 CoA 四、问答题 1.微生物怎样消化淀粉?各种淀粉水解酶的作用特点如何? 2.何谓“酵解”?“酵解”与“发酵”有何异同?“酵解”的生理意义何在? 3.以 EMP 途径为基础的发酵有哪些?为什么不同的微生物发酵葡萄糖产生 的发酵产物不一样?用什么方法可以使酵母发酵葡萄糖积累甘油? 4.写出葡萄糖经 EMP-TCA 循环途径氧化分解的总反应式,并计算燃烧 1mol 葡萄糖净生成 ATP 的数量。 5.何谓乙醛酸循环、丙酮酸羧化支路、单磷酸己糖支路?其各自的生理意义 如何?什么是磷酸戊糖途径?何以证明其存在?该途径有何特点? 6.用淀粉质原料发酵生产柠檬酸的生化过程如何?简述实现柠檬酸大量积 累的生化机制? 7.EMP、HMP、PK、DE 途径的关键酶是什么?这些途径间彼此有什么联系? 8.如欲使琥珀酸经 TCA 循环完全燃烧其基本生化历程如何?消耗 1mol 琥珀 酸净生成多少 ATP? 9.用同位素 14C 标记丙酮酸分子(CH3*COCOOH),经 Krebs 循环一次后,*C 原子出现在什么化合物上? 10.葡萄糖的第二位碳用 14C 标记,在有氧情况下进行彻底降解。问经过几轮 三羧酸循环,该同位素碳可作为 CO2释放? 11.结合激素的作用机制,说明肾上腺素如何通过对有关酶类的活性的复杂 调控,实现对血糖浓度的调控。 12.ATP 是果糖磷酸激酶的底物,为什么 ATP 浓度高,反而会抑制果糖磷酸 激酶? 13.植物体内的单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 14.植物体内的单糖可以通过哪些生化过程被分解,它们分别在细胞的什么 部位进行?各有何特点? 15.写出 EMP 途径的限速酶及所催化的反应。 16.丙酮酸进入 TCA 环之前的关键物质是什么?它是怎样生成的,写出其反应 式

17.单糖的活化形式有哪些?它们通过什么途径进行互变? 18.EMP和TCA中的底物水平磷酸化在什么步骤进行的?两个途径分别由底 物水平磷酸化产生多少ATP? 19.与EMP-TCA环有氧氧化主路相比,PP途径有何特点和生理意义? 0.什么是三羧环循环?它对于生物体有何重要意义? 21.TCA环的中间物一旦参加生物合成,使其浓度降低,因而影响TCA的进 行.生物体是如何解决此矛盾的? 22.蔗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合成和分解,用简图表示之。 23.简述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合成和分解途径。 24.比较α一淀粉酶和β一淀粉酶的异同 25.试比较细菌酒精发酵与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异同 26解释下列名词:糖酵解、发酸、乳酸发酵、乙醇发酵、回补反应、葡萄 糖的异生作用

17.单糖的活化形式有哪些?它们通过什么途径进行互变? 18.EMP 和 TCA 中的底物水平磷酸化在什么步骤进行的?两个途径分别由底 物水平磷酸化产生多少 ATP? 19.与 EMP-TCA 环有氧氧化主路相比,PPP 途径有何特点和生理意义? 20.什么是三羧环循环?它对于生物体有何重要意义? 21.TCA 环的中间物一旦参加生物合成,使其浓度降低,因而影响 TCA 的进 行.生物体是如何解决此矛盾的? 22.蔗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合成和分解,用简图表示之。 23.简述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合成和分解途径。 24.比较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异同。 25.试比较细菌酒精发酵与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异同。 26 解释下列名词:糖酵解、、发酸、乳酸发酵、乙醇发酵、回补反应、葡萄 糖的异生作用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