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试卷 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绿茵茵的草地,踩在上面软软的,空气里弥(ni)漫着青草味儿,置身其中 我们仿佛回到了童年 B.展览馆里,一只泥塑小猪半蹲在地上,眼珠瞥向一侧,嘴角露出狡黠(jie)的 微笑,显得俏皮又灵动 C.优秀的传统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历史沉淀物,而是亘(gen)古绵延的长流,这是 不言而喻的。 D.北京世园会5G体验馆里,高清投影投射的画面上,老人笑脸上的褶(zhe)皱 清晰可见,给人极大的视觉震憾。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儿童剧《芝麻开门》剧情抑扬顿挫,台词诙谐幽默,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称赞。 B.春天的公园,阳光明媚,草长莺飞,我们一家人徜徉其中,尽享美景。 C.在海军建军70周年阅兵式上,人民海军挥戈闯大洋,砺剑海天间,民族自豪感 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 D.先进文化理念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文化 和科技是相辅相成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原创节目能否获得市场成功和良好反响,关键是能从观众观看愿望中寻找契合 点 B.前不久,“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举行,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产品的魅力。 C.面对停车难的问题,多管齐下的治理方式,让青岛的停车现状大为提升 D.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后,可以捕捉到用户心情、体温的变化,为用 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4.根据提示默写诗文 ①《论语·学而》中曾子认为每天都要多次自我反省,其中“ 句,是反省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能做到诚实守信。 ②《次北固山下》中,“ ”一句,写出了春天潮水涨满后,江水浩 渺,江面似乎与岸齐平的开阔景象。 ③《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 肯将衰朽惜残年”两句,直接表明诗人心 志:尽管自己已是衰朽残年,仍要为国家除去弊事。 ④《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出诗人豁达乐观胸怀的两句是“沉舟侧畔千 ⑤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表达了“独爱莲”的情感,原因之一是莲 ,即莲虽经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马作的卢飞快 ”两句,描写了 激烈的战斗场面,战马飞驰,弓弦雷鸣,万箭齐发。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7.0分) 第1页,共20页
第 1 页,共 20 页 2019 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9.0 分) 1.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绿茵茵 ...的草地,踩在上面软软的,空气里弥.(ní)漫着青草味儿,置身其中, 我们仿佛回到了童年。 B. 展览馆里,一只泥塑小猪半蹲在地上,眼珠瞥.向一侧,嘴角露出狡黠.(jié)的 微笑,显得俏皮又灵动。 C. 优秀的传统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历史沉淀物,而是亘.(gèn)古绵延的长流,这是 不言而喻 ....的。 D. 北京世园会 5G 体验馆里,高清投影投射的画面上,老人笑脸上的褶.(zhě)皱 清晰可见,给人极大的视觉震憾。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 A. 儿童剧《芝麻开门》剧情抑扬顿挫 ....,台词诙谐幽默,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称赞。 B. 春天的公园,阳光明媚,草长莺飞 ....,我们一家人徜徉其中,尽享美景。 C. 在海军建军 70 周年阅兵式上,人民海军挥戈闯大洋,砺剑海天间,民族自豪感 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 ..... D. 先进文化理念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文化 和科技是相辅相成 ....的。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原创节目能否获得市场成功和良好反响,关键是能从观众观看愿望中寻找契合 点。 B. 前不久,“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举行,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产品的魅力。 C. 面对停车难的问题,多管齐下的治理方式,让青岛的停车现状大为提升。 D.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后,可以捕捉到用户心情、体温的变化,为用 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二、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0 分) 4. 根据提示默写诗文。 ①《论语•学而》中曾子认为每天都要多次自我反省,其中“______?______”一 句,是反省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能做到诚实守信。 ②《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春天潮水涨满后,江水浩 渺,江面似乎与岸齐平的开阔景象。 ③《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两句,直接表明诗人心 志:尽管自己已是衰朽残年,仍要为国家除去弊事。 ④《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出诗人豁达乐观胸怀的两句是“沉舟侧畔千 帆 过,______”。 ⑤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表达了“独爱莲”的情感,原因之一是莲“______, ______”,即莲虽经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马作的卢飞快,______”两句,描写了 激烈的战斗场面,战马飞驰,弓弦雷鸣,万箭齐发。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7.0 分)
5.现代文阅读 “黑金”石墨烯①北京时间2018年12月19日零时,顶尖学术期刊英国《自然》 杂志发布了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排行榜,中国22岁的青年学者曹 原名列榜首。曹原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旋转成约1.1°的微妙角度时,就会产生 神奇的超导效应。把平行的两层石墨烯旋转成约1.1°的“魔角”并不容易,需要很 多次试错,但曹原总是很快就能操作成功。因此,《自然》杂志称曹原为“石墨烯 驾驭者” ②石墨烯是什么呢?它是一种二维晶体,是目前已知的最薄、强度最高、导电导热 性能最强的新型纳米材料,被称为“黑金”,是一种有“新材料之王”之称的奇迹 材料。它看似神秘,实际上,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毫米厚的石墨大约 包含300万层石墨烯。铅笔在纸上轻轻划过,留下的痕迹就可能是几层石墨烯。 它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 ③石墨烯优异的物理性质使它在很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尽管石墨烯还没 有实现大规模的产业化,但是人们对石墨烯的应用前景十分看好。目前的研发成果 显示,石墨烯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图) ④由于应用广泛,业内预计未来5至10年全球石墨烯产业规模会超过1000亿美 元,更有乐观者认为,石墨烯的市场潜在规模在万亿美元以上。就目前情况来讲 石墨烯市场化的最大阻碍是需求和价格。石墨烯的未来产业化之路还很长,需要资 金的支持和研发人员的开拓创新 ⑤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对石墨烯的重视程度都在日益提高。随着国家利好政策的 不断出台,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石墨烯的应用领域会越来越广阔。与西方发达国 家相比,中国对石墨烯的硏究起步较晚,但通过科研人员孜孜不倦的努力,相信在 不久的将来,石墨烯材料将以其优异的性能及超高的性价比在各个领域大放光彩。 (摘编自《22岁在读博士生荣登杂志全球十大科学人物榜首》《石墨烯 应用领域及前景浅析》《石墨烯在涂料领域中的应用硏究概况》) 航空航天 纺织领域10% 储能领域 6% 复合材料 13% 散热领域 电子领域 油墨涂料 医学领域 12%6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原发现了石墨烯“魔角”,《自然》杂志把他评为2018年度影响世界十大科学 人物之首 B.石墨烯被称为“新材料之王”,是目前已知的最薄、强度最高、导电导热性能最强 的新型纳米材料。 C.文中图表显示,石墨烯可以应用在诸多领域,其中在电子和储能领域应用最为广泛 D.由于拥有广泛的应用领域,近年来,石墨烯在全球的产业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美 下列对文章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介绍曹原的研究成就巨大,令人振奋,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采用了画图表的方式介绍石墨烯广泛的应用领域,直观清晰。 第2页,共20页
第 2 页,共 20 页 5. 现代文阅读 “黑金”石墨烯①北京时间 2018 年 12 月 19 日零时,顶尖学术期刊英国《自然》 杂志发布了 2018 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排行榜,中国 22 岁的青年学者曹 原名列榜首。曹原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旋转成约 1.1°的微妙角度时,就会产生 神奇的超导效应。把平行的两层石墨烯旋转成约 1.1°的“魔角”并不容易,需要很 多次试错,但曹原总是很快就能操作成功。因此,《自然》杂志称曹原为“石墨烯 驾驭者”。 ②石墨烯是什么呢?它是一种二维晶体,是目前已知的最薄、强度最高、导电导热 性能最强的新型纳米材料,被称为“黑金”,是一种有“新材料之王”之称的奇迹 材料。它看似神秘, 实际上,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1 毫米厚的石墨大约 包含 300 万层石墨烯。铅笔在纸上轻轻划过,留下的痕迹就可能是几层石墨烯。 它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 ③石墨烯优异的物理性质使它在很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尽管石墨烯还没 有实现大规模的产业化,但是人们对石墨烯的应用前景十分看好。目前的研发成果 显示,石墨烯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图) ④由于应用广泛,业内预计未来 5 至 10 年全球石墨烯产业规模会超过 1000 亿美 元,更有乐观者认为,石墨烯的市场潜在规模在万亿美元以上。就目前情况来讲, 石墨烯市场化的最大阻碍是需求和价格。石墨烯的未来产业化之路还很长,需要资 金的支持和研发人员的开拓创新。 ⑤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对石墨烯的重视程度都在日益提高。随着国家利好政策的 不断出台,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石墨烯的应用领域会越来越广阔。与西方发达国 家相比,中国对石墨烯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通过科研人员孜孜不倦的努力,相信在 不久的将来,石墨烯材料将以其优异的性能及超高的性价比在各个领域大放光彩。 (摘编自《22 岁在读博士生荣登<自然>杂志全球十大科学人物榜首》《石墨烯 应用领域及前景浅析》《石墨烯在涂料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概况》)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曹原发现了石墨烯“魔角”,《自然》杂志把他评为 2018 年度影响世界十大科学 人物之首。 B.石墨烯被称为“新材料之王”,是目前已知的最薄、强度最高、导电导热性能最强 的新型纳米材料。 C.文中图表显示,石墨烯可以应用在诸多领域,其中在电子和储能领域应用最为广泛。 D.由于拥有广泛的应用领域,近年来,石墨烯在全球的产业规模已经超过 1000 亿美 元。 下列对文章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第①段介绍曹原的研究成就巨大,令人振奋,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采用了画图表的方式介绍石墨烯广泛的应用领域,直观清晰
C.第②③④段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石墨烯的特性、应用领域和应用前景 D.本文把石墨烯比作“黑金”,语言形象,说明它与黄金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请仔细阅读第②段中画线句子,回答下面问题 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1毫米厚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铅笔在纸 上轻轻划过,留下的痕迹就可能是几层石墨烯 以“1毫米”和“300万层”的巨大反差,凸显了石墨烯怎样的特点?为什么又要以 铅笔在纸上轻轻划过”为例来说明? 6.现代文阅读 一针一线皆关情 蔡勋建①父亲常说“做出衣裳的是针线”,按说这没有什么创意,但从一名乡间职 业裁缝口中说出,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父亲一生以裁缝为业,受乡亲敬重,行走 乡间方圆二三十里,甚至跨出湘鄂边界为人缝制衣裳。 ②他十二三岁拜师学裁缝,头年多半时间给师父家挑水打柴干家务活,渐渐地开始 学缝扣眼、绞襻①子、钉扣子。翌年学习缝制衣服,第三年开始学绗②棉做棉衣, 最后学剪裁。师父手艺高超,很严厉,连立身坐姿、穿针引线也有规矩,弄不好便 举起尺子打过来。父亲说,他没少挨师父训罚,怎样打罚都必须忍着,熬过了三年 便有出头之日了。三年后他便提着裁剪刀行走乡里,独当一面,还真是多亏了师父 的言传身教。 ③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 ④父亲没学过美术绘图,可他裁布料用画粉时,总是从容果断,绝不拖泥带水。画 线时用的是画粉袋,一条纱线从装有画粉的小布袋里左贯右出,其原理与木匠的墨 斗无异。比如绗棉衣棉裤,父亲在铺好絮棉的布面上,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 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冇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冇手拇指食指拈起粉 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如此反复,他的徒弟再照线举针绗棉 ⑤父亲擅长做开襟衣衫,他最得意的是做得一手漂亮盘扣。男服多用蜻蜒扣、春蚕 扣(也叫一字扣),女服多用蝴蝶扣、菊花扣,还有男女通用的琵琶扣、树枝扣。 一个个蜻蜓头,一对对蝴蝶结,公扣母扣,结对成双。这种衣服全用布扣,杜绝塑 料扣子或有机玻璃扣子,着实漂亮 ⑥父亲喜欢在左胸前袋口插上一支钢笔,不过这笔大抵在算账立据时才派上用场 父亲有“两不记”:一是收人布料不记,客户来料,只要说明你要做什么衣服什么 样式,他随手往那衣料堆里一放,绝不会张冠李戴:二是量体裁衣,他拿皮尺在来 人身上左一拉右一扯,嘴里念叨着,只量体并不当面记录,也不开制衣单,顾客按 期取衣,从不出错 ⑦他的裁缝工具很简单,裁剪刀、竹尺、皮尺、画粉、手针、顶箍,再就是熨斗。 父亲剪裁时轻松自如,用剪吃布很干脆-咔哧,咔哧,咔哧,这像极了农夫耕田 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咔! 最后一声特别干脆,听起来很果断,那肯定是剪刀将出,剪断布头了。 ⑧剪裁用的案板是杉木的,那案面上有许多凹坑,密密麻麻。有次我看到父亲握着 剪刀,在画有纵横交错线条的布面上,让剪刀随意地疾走,剪刀在案面上发出“咚 咚咚”的声响,顿一下,布面一个窝,案板上一个坑。我揣测这种“停顿”绝不是 率性而为,一定是有讲究的,应该是父亲为后来的缝纫制作留下的暗记,比如打褶 留岔什么的。案板上留下的“记号”,让我长久思索 ⑨除了在家等客上门做衣,很多时候是做“乡工”,也称“上门工”。这种方法是 按天计收工钱,东家只管三顿饭,不需一件件算钱。但父亲并没有因此懈怠,只管 埋头干活。平常东家客气,也有上烟上酒的,可父亲从来不沾,只吃些茶饭。 ⑩早年,父亲行走乡里一直是手工制作,后来母亲加盟。不久有了缝纫机,一台“蝴 蝶”牌缝纫机与他们“白头偕老”。父亲担纲剪裁,母亲负责缝制,从此父母同出 同归。小时候我还没念书,就经常随父母去做“上门工”。一大早,东家挑一副挑 第3页,共20页
第 3 页,共 20 页 C.第②③④段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石墨烯的特性、应用领域和应用前景。 D.本文把石墨烯比作“黑金”,语言形象,说明它与黄金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请仔细阅读第②段中画线句子,回答下面问题 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 1 毫米厚的石墨大约包含 300 万层石墨烯。铅笔在纸 上轻轻划过,留下的痕迹就可能是几层石墨烯。 以“ 1 毫米”和“300 万层”的巨大反差,凸显了石墨烯怎样的特点?为什么又要以 “铅笔在纸上轻轻划过”为例来说明? 6. 现代文阅读 一针一线皆关情 蔡勋建①父亲常说“做出衣裳的是针线”,按说这没有什么创意,但从一名乡间职 业裁缝口中说出,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父亲一生以裁缝为业,受乡亲敬重,行走 乡间方圆二三十里,甚至跨出湘鄂边界为人缝制衣裳。 ②他十二三岁拜师学裁缝,头年多半时间给师父家挑水打柴干家务活,渐渐地开始 学缝扣眼、绞襻①子、钉扣子。翌年学习缝制衣服,第三年开始学绗②棉做棉衣, 最后学剪裁。师父手艺高超,很严厉,连立身坐姿、穿针引线也有规矩,弄不好便 举起尺子打过来。父亲说,他没少挨师父训罚,怎样打罚都必须忍着,熬过了三年, 便有出头之日了。三年后他便提着裁剪刀行走乡里,独当一面,还真是多亏了师父 的言传身教。 ③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 ④父亲没学过美术绘图,可他裁布料用画粉时,总是从容果断,绝不拖泥带水。画 线时用的是画粉袋,一条纱线从装有画粉的小布袋里左贯右出,其原理与木匠的墨 斗无异。比如绗棉衣棉裤,父亲在铺好絮棉的布面上, 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 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 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如此反复,他的徒弟再照线举针绗棉。 ⑤父亲擅长做开襟衣衫,他最得意的是做得一手漂亮盘扣。男服多用蜻蜓扣、春蚕 扣(也叫一字扣),女服多用蝴蝶扣、菊花扣,还有男女通用的琵琶扣、树枝扣。 一个个蜻蜓头,一对对蝴蝶结,公扣母扣,结对成双。这种衣服全用布扣,杜绝塑 料扣子或有机玻璃扣子,着实漂亮。 ⑥父亲喜欢在左胸前袋口插上一支钢笔,不过这笔大抵在算账立据时才派上用场。 父亲有“两不记”:一是收人布料不记,客户来料,只要说明你要做什么衣服什么 样式,他随手往那衣料堆里一放,绝不会张冠李戴;二是量体裁衣,他拿皮尺在来 人身上左一拉右一扯,嘴里念叨着,只量体并不当面记录,也不开制衣单,顾客按 期取衣,从不出错。 ⑦他的裁缝工具很简单,裁剪刀、竹尺、皮尺、画粉、手针、顶箍,再就是熨斗。 父亲剪裁时轻松自如,用剪吃布很干脆 --咔哧,咔哧,咔哧, 这像极了农夫耕田 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咔! 最后一声特别干脆,听起来很果断,那肯定是剪刀将出,剪断布头了。 ⑧剪裁用的案板是杉木的,那案面上有许多凹坑,密密麻麻。有次我看到父亲握着 剪刀,在画有纵横交错线条的布面上,让剪刀随意地疾走,剪刀在案面上发出“咚 咚咚”的声响,顿一下,布面一个窝,案板上一个坑。我揣测这种“停顿”绝不是 率性而为,一定是有讲究的,应该是父亲为后来的缝纫制作留下的暗记,比如打褶、 留岔什么的。案板上留下的“记号”,让我长久思索…… ⑨除了在家等客上门做衣,很多时候是做“乡工”,也称“上门工”。这种方法是 按天计收工钱,东家只管三顿饭,不需一件件算钱。但父亲并没有因此懈怠,只管 埋头干活。平常东家客气,也有上烟上酒的,可父亲从来不沾,只吃些茶饭。 ⑩早年,父亲行走乡里一直是手工制作,后来母亲加盟。不久有了缝纫机,一台“蝴 蝶”牌缝纫机与他们“白头偕老”。父亲担纲剪裁,母亲负责缝制,从此父母同出 同归。小时候我还没念书,就经常随父母去做“上门工”。一大早,东家挑一副挑
子走在前头,一头是缝纫机头,一头是机脚,我紧跟父母在后,父亲说我从小就随 他吃“百家饭” ①在乡间,这个行业有个笑话段子:“裁缝不落布,穿个冒裆裤。”少时我不解, 便问父亲何意,父亲笑了,告诉我意思是说,如果哪个裁缝不留下布头,那他肯定 穿着个没有裤裆的裤子。父亲从来不做那种“贪墨”糗事,每上门做完一家的衣服, 他就将剩下的布头交给东家;若是在家,每做好一件衣服,他也将剩下的边角布料 扎成一绺,塞进衣主的新衣荷包里。衣主自然高兴,因为这些边角布料又可去做千 层布鞋底 ②2父亲从事职业裁缝五十年,他从手工到机制,见证了民间服装的演变发展,亲 自经历了这些服装的全部制作过程。父亲就像一枚绗针,行走乡间,缝紧了乡情 缝暖了家庭,缝美了生活。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5月1日第8版,有删改)注:①襻(pan)子:用 布做的扣住纽扣的套。②绗(hang):缝纫方法,用针线固定面儿和里子以及所絮 的棉花等。 作者说“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父亲有哪些绝活?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 概括。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②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①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 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 ②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 往右翻去 文章的标题“一针一线皆关情”,如果换为“一位行走乡间的裁缝”是否可以?请结合 全文说说你的理由。 四、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近日,在某地铁站附近十字路口,市民过马路闯红灯,交警按规定处罚,责其现场 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片。当地交警还对处罚方式进行了创新:违规者如果赶时间,可 以选择发微信朋友圈,说明自己因闯红灯受处罚,只要集齐20个“赞”就可被放 行 这种“集‘赞’放行”的做法,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 赞成方:赞成。通过发朋友圈“自曝家丑”,不仅惩戒了本人,而且① 让大家以后都不闯红灯,比单纯处罚一个人效果更好。 反对方:反对。② 在①处补齐赞成方的理由,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在②处从不同角度为反对方补写理由。要求:语言简明,理由充分,言之成理。( 五、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8.诗词理解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峨眉山月歌 王勃李白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峨眉山月半轮秋,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影入平羌江水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夜发清溪向三峡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思君不见下渝州。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意为“今天我与你分别,内心忧伤,无论是在京城的 我,还是即将远赴蜀州的你,都是远离故土、在异乡为官的人” 第4页,共20页
第 4 页,共 20 页 子走在前头,一头是缝纫机头,一头是机脚,我紧跟父母在后,父亲说我从小就随 他吃“百家饭”。 ⑪在乡间,这个行业有个笑话段子:“裁缝不落布,穿个冒裆裤。”少时我不解, 便问父亲何意,父亲笑了,告诉我意思是说,如果哪个裁缝不留下布头,那他肯定 穿着个没有裤裆的裤子。父亲从来不做那种“贪墨”糗事,每上门做完一家的衣服, 他就将剩下的布头交给东家;若是在家,每做好一件衣服,他也将剩下的边角布料 扎成一绺,塞进衣主的新衣荷包里。衣主自然高兴,因为这些边角布料又可去做千 层布鞋底。 ⑫父亲从事职业裁缝五十年,他从手工到机制,见证了民间服装的演变发展,亲 自经历了这些服装的全部制作过程。父亲就像一枚绗针,行走乡间,缝紧了乡情, 缝暖了家庭,缝美了生活。 (选自《人民日报》2019 年 5 月 1 日第 8 版,有删改)注:①襻(pàn)子:用 布做的扣住纽扣的套。②绗(háng):缝纫方法,用针线固定面儿和里子以及所絮 的棉花等。 作者说“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父亲有哪些绝活?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 概括。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②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①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 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 ②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 往右翻去。 文章的标题“一针一线皆关情”,如果换为“一位行走乡间的裁缝”是否可以?请结合 全文说说你的理由。 四、语言表达(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0 分) 7.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近日,在某地铁站附近十字路口,市民过马路闯红灯,交警按规定处罚,责其现场 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片。当地交警还对处罚方式进行了创新:违规者如果赶时间,可 以选择发微信朋友圈,说明自己因闯红灯受处罚,只要集齐 20 个“赞”就可被放 行。 这种“集‘赞’放行”的做法,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 赞成方:赞成。通过发朋友圈“自曝家丑”,不仅惩戒了本人,而且① ______ , 让大家以后都不闯红灯,比单纯处罚一个人效果更好。 反对方:反对。② ______ 在①处补齐赞成方的理由,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在②处从不同角度为反对方补写理由。要求:语言简明,理由充分,言之成理。( 五、诗歌鉴赏(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0 分) 8. 诗词理解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峨眉山月歌 王勃李白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峨眉山月半轮秋,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影入平羌江水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夜发清溪向三峡,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思君不见下渝州。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意为“今天我与你分别,内心忧伤,无论是在京城的 我,还是即将远赴蜀州的你,都是远离故土、在异乡为官的人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为“我们是心心相连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海角, 也如同比邻而居”。 C.“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意为“在分别的路口,我虽想挽留你,却无能为力, 只能默默无语,泪下沾巾 D.“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意为“船行平羌江上,半轮秋月高悬在峨眉 山头,明月倒映在江水中,伴诗人远行 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首联描写友人即将离京赴任蜀州,诗人遥望蜀地,视线却为 风烟所遮,心头萌生淡淡的伤感。 B.《峨眉山月歌》描写了诗人乘船顺江而下所见之景,“峨眉山月”与诗人千里相随, 触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峨眉山月歌》后两句叙写诗人江上行船的旅程,表现了诗人离友人越远就越加思 念的情感。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峨眉山月歌》皆为离别而作,两首诗均充满了离愁别绪 和难以释怀的悲戚之情。 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9.文言文阅读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有大志,通贯书术。 十年,为侍中。尚书省滞狱不决者,诏征平治。征处事以情,人人悦服。多病,辞 职,帝曰:“公不见金在矿何贵之有?治锻而为器,人乃宝之。朕自比于金,以 卿为良匠而加砺°焉。卿虽疾,未及衰,岂得便。尔?” 时上封事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征曰:“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封事,谤 木之遗也。陛下当任其所言,以彰得失。言而是,则为朝廷之益:非,亦无损于政。” 帝悦,皆慰之 帝宴群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定天下,玄龄功也: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 征而己。”亲解佩刀,以赐二人。帝尝问群臣:“征与诸葛亮轨贤?”岑文本曰 “亮才兼将相,非征可比。”帝曰:“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 亮无以抗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注】①金:金属。②砺(li):磨砺。③便:安适 ④封事:指密封的奏章。⑤违:过失、错误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书省滞狱不决者,诏征平治 狱:案件 B.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 谤:诽谤 C.陛下当任其所言,以彰得失 彰:揭示 D.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 弼:辅佐 下列句中“以”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征处事以情,人人悦服 A.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C.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D.近岸,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下列句子与文中“封事,谤木之遗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陋室铭》)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第5页,共20页
第 5 页,共 20 页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为“我们是心心相连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海角, 也如同比邻而居”。 C.“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意为“在分别的路口,我虽想挽留你,却无能为力, 只能默默无语,泪下沾巾”。 D.“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意为“船行平羌江上,半轮秋月高悬在峨眉 山头,明月倒映在江水中,伴诗人远行”。 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首联描写友人即将离京赴任蜀州,诗人遥望蜀地,视线却为 风烟所遮,心头萌生淡淡的伤感。 B.《峨眉山月歌》描写了诗人乘船顺江而下所见之景,“峨眉山月”与诗人千里相随, 触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峨眉山月歌》后两句叙写诗人江上行船的旅程,表现了诗人离友人越远就越加思 念的情感。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峨眉山月歌》皆为离别而作,两首诗均充满了离愁别绪 和难以释怀的悲戚之情。 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2.0 分) 9. 文言文阅读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有大志,通贯书术。 十年,为侍中。尚书省滞狱不决者,诏征平治。征处事以情,人人悦服。多病,辞 职,帝曰:“公不见金①在矿何贵之有? 冶锻而为器,人乃宝之。朕自比于金,以 卿为良匠而加砺②焉。卿虽疾,未及衰,岂得便③尔?” 时上封事④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征曰:“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封事,谤 木之遗也。陛下当任其所言,以彰得失。言而是,则为朝廷之益;非,亦无损于政。” 帝悦,皆慰之。 帝宴群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定天下,玄龄功也;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 征而已。”亲解佩刀,以赐二人。 帝尝问群臣:“征与诸葛亮轨贤?”岑文本曰: “亮才兼将相,非征可比。”帝曰:“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 亮无以抗。”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注】①金:金属。②砺(lì):磨砺。③便:安适。 ④封事:指密封的奏章。⑤违:过失、错误。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尚书省滞狱.不决者,诏征平治 狱:案件 B.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 谤:诽谤 C.陛下当任其所言,以彰.得失 彰:揭示 D.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 弼:辅佐 下列句中“以”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例句:征处事以.情,人人悦服 A.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C.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D.近岸,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下列句子与文中“封事,谤木之遗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A.何陋之有(《陋室铭》)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C.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 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征因多病辞职,皇帝以金属自比,要求魏征做“良匠”对他加以磨砺 B.魏征劝谏皇帝,想要知道自己的得失,就要广泛听取意见,让臣子们畅所欲言。 C.皇帝认为房玄龄助他平定天下,魏征纠正他的过失,他们都是国家功臣,于是解下 佩刀赐给二人 D.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认为魏征践行仁义,尽心辅佐,才干超过诸葛亮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冶锻而为器,人乃宝之。 (2)帝尝问群臣:“征与诸葛亮孰贤?” 七、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0.名著阅读 某位同学在阅读《骆驼祥子》的过程中做了文段批注和整本书的读书卡片,请仔细 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下面是这位同学做的文段批注,有误的一项是 原文 批注 大概的说吧,他只要有一百块钱,就能弄一牺车 猛然一想,一天要是能剩一角的话,一百元就是 天,一千天!把一千天堆到一块,他几乎算不过来这该 有多么远。但是,他下了决心,一千天也好,一万天也 A.“他”刚到城里不久 对生活充满梦想。 好,他得头车!第一步他应当,他想好了,去拉包车 遇上交际多,饭局多的主儿,平均一月有上十来个饭 B.就算一千天、一万天, 个块儿八角的,也许是三头五块的,一年就能剩起五六\么竖定!,买车的决心多 局,他就可以自落西三块的车级钱。加上他每月再省出他也要坚持 土块!这样,他的希望就近便多多了。他不吃烟,不喝 C.吝啬,贪婪,爱占小便 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没有家庭的累赘,只要他宜!如此挖空心思省钱,攒 自己背咬牙,事儿就没有个不成 钱 D.突出了他对未来的信 心,只要肯吃苦,就能买上 新车! 下面是这位同学做的整本书的读书卡片,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读书卡片 作品:《骆驼祥子 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主要情节: A.祥子经过多年积攒,买上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可是不久却被匪兵连人带车劫走 B.祥子从匪兵处逃走,继续攒钱买车,车还没买上,钱又被孙侦探敲诈去了。 C.祥子与虎妞结婚后,用她的私房钱买下一辆车,虎妞因难产死去,祥子又只得卖 车 第6页,共20页
第 6 页,共 20 页 C.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 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魏征因多病辞职,皇帝以金属自比,要求魏征做“良匠”对他加以磨砺。 B.魏征劝谏皇帝,想要知道自己的得失,就要广泛听取意见,让臣子们畅所欲言。 C.皇帝认为房玄龄助他平定天下,魏征纠正他的过失,他们都是国家功臣,于是解下 佩刀赐给二人。 D.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认为魏征践行仁义,尽心辅佐,才干超过诸葛亮。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冶锻而为器,人乃宝之。 (2)帝尝问群臣:“征与诸葛亮孰贤?” 七、名著导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0 分) 10. 名著阅读 某位同学在阅读《骆驼祥子》的过程中做了文段批注和整本书的读书卡片,请仔细 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下面是这位同学做的文段批注,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下面是这位同学做的整本书的读书卡片,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读书卡片 作品:《骆驼祥子》 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主要情节: A.祥子经过多年积攒,买上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可是不久却被匪兵连人带车劫走。 B.祥子从匪兵处逃走,继续攒钱买车,车还没买上,钱又被孙侦探敲诈去了。 C.祥子与虎妞结婚后,用她的私房钱买下一辆车,虎妞因难产死去,祥子又只得卖掉 车
子料理丧事。 D.命运的三起三落打消了祥子买车的念头,他重新投奔刘四爷,老老实实赁车挣钱。 八、作文(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0分) 11.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半命题作文 份约定,或关乎友谊,或关乎亲情,或关乎过往,或关乎未来……你曾经与谁约 定?又将这份约定镌刻在何处? 请以“镌刻在的约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 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12.自命题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童话大王郑渊洁去参加笔会,有位作家在发言时,大谈自己读了很多书,此人在说 完一位外国作家的书后,问郑渊洁:“你知道这本书吗?”郑渊洁摇了摇头说:“不 知道 世界那么大,知识那么多,谁都不可能全知道。“说‘不知道’”体现了一种态度 种品质、一种精神、一种胸怀…… 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悟,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0字 左右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第7页,共20页
第 7 页,共 20 页 子料理丧事。 D.命运的三起三落打消了祥子买车的念头,他重新投奔刘四爷,老老实实赁车挣钱。 八、作文(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00.0 分) 11. 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半命题作文 一份约定,或关乎友谊,或关乎亲情,或关乎过往,或关乎未来……你曾经与谁约 定?又将这份约定镌刻在何处? 请以“镌刻在______的约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 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12. 自命题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童话大王郑渊洁去参加笔会,有位作家在发言时,大谈自己读了很多书,此人在说 完一位外国作家的书后,问郑渊洁:“你知道这本书吗?”郑渊洁摇了摇头说:“不 知道。” 世界那么大,知识那么多,谁都不可能全知道。“说‘不知道’”体现了一种态度、 一种品质、一种精神、一种胸怀…… 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悟,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 600 字 左右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A.有误,“弥应读为“mi”; B.有误,“黠应读为“xia”; C.正确。 D.有误,“震憾”中的“憾`应为“撼 故选:C。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的读音掌握程度,解答本题首先要拿准注音字的读 音,特别是多音字。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需要学生在 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 查字典等工具书。 中考常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而字音多而杂,不 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要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 2.【答案】A 【解析】 A.有误,“抑扬顿挫”形容声音的高低起伏。剧情可以用跌宕起伏形容。所以 用错了对象。 BCD.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査成语的辨析。解答此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 大家在学习中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 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 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3.【答案】B 【解析】 A.有语病,前后不一致,“能否”包含两个方面,“能”仅包含一个方面 B.没有语病; 第8页,共20页
第 8 页,共 20 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A.有误,“弥”应读为“mí”; B.有误,“黠”应读为“xiá”; C.正确。 D.有误,“震憾”中的“憾”应为“撼”; 故选:C。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的读音掌握程度,解答本题首先要拿准注音字的读 音,特别是多音字。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需要学生在 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 查字典等工具书。 中考常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而字音多而杂,不 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要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 2.【答案】A 【解析】 A.有误,“抑扬顿挫”形容声音的高低起伏。剧情可以用跌宕起伏形容。所以 用错了对象。 BCD.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解答此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 大家在学习中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 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 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3.【答案】B 【解析】 A.有语病,前后不一致,“能否”包含两个方面,“能”仅包含一个方面; B.没有语病;
C.有语病,“现状与“提升搭配不当,捋“提升改为“畋改善”; D.有语病,句子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在 故选:B。 本题考査学生对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我们必须先通读全文,凭语感 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此类问题,我们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营表达中,要 防止病句的发生。 4.【答案】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欲为圣明 除弊事病树前头万木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弓如霹雳弦惊 【解析】 答案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注意“潮”的书写) 欲为圣明除弊事 (4)病树前头万木春 (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注意“濯”的书写 (6)弓如霹雳弦惊(注意“雳”的书写) 本题考査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 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 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第9页,共20页
第 9 页,共 20 页 C.有语病,“现状”与“提升”搭配不当,将“提升”改为“改善”; D.有语病,句子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在”。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我们必须先通读全文,凭语感 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此类问题,我们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 防止病句的发生。 4.【答案】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欲为圣明 除弊事 病树前头万木春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弓如霹雳弦惊 【解析】 答案: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注意“潮”的书写) (3)欲为圣明除弊事 (4)病树前头万木春 (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注意“濯”的书写) (6)弓如霹雳弦惊(注意“雳”的书写)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 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 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5.【答案】【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 【解析】 (1)本题考査对文本的理解与辨析能力。 ABC.正确 D.有误,根据第四段“由于应用广泛,业内预计未来5至10年全球石墨烯产 业规模会超过1000亿美元可知,近年来,石墨烯在全球的产业规模已经超 过1000亿美元”与原文不符。 故选:D。 (2)本题考査对文本內容的理解掌握。 ABC.正确; D.有误,根据第二段石墨烯是一种二维晶体,是目前已知的最薄、强度最高 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新型纳米材料”可知,此项说法属于无中生有。 故选:D。 (3)本题考査理解文意筛选信息及辨析说明方法的作用。根据“是目前已知的 最薄、强度最高、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新型纳米材料”一句可知,石墨烯的特 点是:薄、强度高、导电导热性能强。“1毫米厚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 墨烯更凸显了石墨烯“薄ˆ的特点。然后再列举“铅笔在纸上轻轻划过,留下 的痕迹就可能是几层石墨烯的例子,能更形象的说明石墨烯的薄,更容易让 我们理解。 答案 (1)D (2)D (3)凸显了石墨烯目前已知的最薄的纳米材料特点。用铅笔划过的例子是因 为铅笔是我们日常学习中最常用的物品,人们对它非常熟悉,用它的划痕来 再次说明石墨烯的薄,更易让人理解更易让人想象,甚至更会让人惊叹石墨 烯的神秘。 第10页,共20页
第 10 页,共 20 页 5.【答案】【小题 1】D 【小题 2】D 【小题 3】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与辨析能力。 ABC.正确; D.有误,根据第四段“由于应用广泛,业内预计未来 5 至 10年全球石墨烯产 业规模会超过 1000 亿美元”可知,“近年来,石墨烯在全球的产业规模已经超 过 1000 亿美元”与原文不符。 故选:D。 (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 ABC.正确; D.有误,根据第二段“石墨烯是一种二维晶体,是目前已知的最薄、强度最高、 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新型纳米材料”可知,此项说法属于无中生有。 故选:D。 (3)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信息及辨析说明方法的作用。根据“是目前已知的 最薄、强度最高、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新型纳米材料”一句可知,石墨烯的特 点是:薄、强度高、导电导热性能强。“1 毫米厚的石墨大约包含 300 万层石 墨烯”更凸显了石墨烯“薄”的特点。然后再列举“铅笔在纸上轻轻划过,留下 的痕迹就可能是几层石墨烯”的例子,能更形象的说明石墨烯的薄,更容易让 我们理解。 答案: (1)D (2)D (3)凸显了石墨烯目前已知的最薄的纳米材料特点。用铅笔划过的例子是因 为铅笔是我们日常学习中最常用的物品,人们对它非常熟悉,用它的划痕来 再次说明石墨烯的薄,更易让人理解更易让人想象,甚至更会让人惊叹石墨 烯的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