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联 考 语文试题 (联考学校:蚌埠四中、五中、九中、十二中……)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 现代文圆读(9分,每小题3分) 圆读下面的文字,光成1~3题。 汉代的印章(节选) 汉代的印章,在印章史上历来被人们称为是古代玺印艺术的峰。汉初的官私印都继承了秦印的制度,官印仍用田字格和日字格 私印也带有框栏 汉初官印作为当时官方的法物,所用的文字均为小篆结构,结体方正平直,不做任何增损处理,以示严肃。这类文字,笔画都比 泰官印文字粗壮。它们被用在带框格的布局中,整体显得庄重浑穆,平整规矩。汉初的官印布局尽管套用秦制,但印文面目有了改进 印风自有异于秦,为汉代后来印章的风格起了奠基的作用。汉初官印在布局中取消田字格,应不晚于昌后二年。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 的“轶(dai)侯之印”殉葬印,布局己不用田字格,便是有力的见证。轶侯卒于吕后二年,离汉开国(公元206年)仅20年。汉官印 的布局和风格并不因用田字格而显得单调,有的作多字一排或二排布局,有的作四字二排布局,有的四字以上的作三排布局。在风格方 面,铸印印文布排严实整齐,笔画圆润浑穆:凿印印文布排活泼,笔画生涩,转折处时见锋芒和棱角 汉私印在脱离秦制后,多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这种发展首先表现在印文方面。它们运用了增损之法,笔画繁者省,简者增,按 印文布排的疏密需要,应情而定,非常灵活。这类印文与小篆相较,结构很不规范,但被大量使用,约定俗成,得到了当时社会的认可 成了作为专用于印章中的文字,称为缪篆,被列为汉六书之一。此外,还用装饰感极强的鸟虫书入印。鸟虫书的笔画,往往带有鸟形 虫形、鱼形,因此得名。所谓鸟虫,放大后,鸟即鸾风,虫即螭龙。按汉人习惯,以龙风形象入印,象征吉祥辟邪,以鱼入印象征相思 和爱情,并非仅为美化印文。其次,表现在形式结构上,敢于创新,敢于变化,重艺术效果和装饰趣味。白文印,不论满白或细白文 均朴实大方,印文布排或匀称、或对比。朱白相间的印,在同一方印中,或用一半朱文一半白文,或用三朱一白,或用三白一朱,通常 将笔画少的字作朱文,笔画多的字作白文,使朱文笔画的租细近同于白文笔画的间隙,使朱白二者的量感接近。还有一种在印文周围加 饰图案的印,常见图案为代表四方神灵的青龙、白虎、朱雀(风)、玄武(龟),有饰四边的,也有饰二边或三边的,统称四灵印 1.下列各句中,对汉代印章的特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汉初官即的文字都用小篆,形成庄重浑穆,平整规矩的整体格调 B.汉代的私印,从一开始就脱离秦制,印文以笔法灵活的缪篆为主 C.汉官印的印文在文字布排上有铸印和凿印两种风格迥异的排法 D.汉私印将鸟虫书入印,既美化了印文,又隐含了较深的文化意蕴 2.下面对“汉私印在脱离秦制后,多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解说无误的一项是(3分) A.增损笔法的运用,依印文疏密需要而定,排布灵活有致,完全突破了秦的格式。 8.结构很不规范的,成了印章专用文字的缪篆,被列为与小篆齐名的汉字六书之 C.朱白相间的印章中,因笔画的交错相映,构成一种较为匀称的印文文面 D.把借鸟形、虫形、鱼形而形成的鸟虫书用入印章,增强了印章外观的美感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秦代印章有较为统一的制度,官印用田字格和日字格 B.汉代印章风格的变化,首先从汉初官印印文面目的改进开始 C.秦代官印文字与汉初官印文字相比,线条相对纤细
蚌埠市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联 考 语 文 试 题 (联考学校:蚌埠四中、五中、九中、十二中……)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汉代的印章(节选) 汉代的印章,在印章史上历来被人们称为是古代玺印艺术的巅峰。汉初的官私印都继承了秦印的制度,官印仍用田字格和日字格, 私印也带有框栏。 汉初官印作为当时官方的法物,所用的文字均为小篆结构,结体方正平直,不做任何增损处理,以示严肃。这类文字,笔画都比 秦官印文字粗壮。它们被用在带框格的布局中,整体显得庄重浑穆,平整规矩。汉初的官印布局尽管套用秦制,但印文面目有了改进, 印风自有异于秦,为汉代后来印章的风格起了奠基的作用。汉初官印在布局中取消田字格,应不晚于吕后二年。1972 年长沙马王堆汉墓 的“轶(dài)侯之印”殉葬印,布局己不用田字格,便是有力的见证。轶侯卒于吕后二年,离汉开国(公元 206 年)仅 20 年。汉官印 的布局和风格并不因用田字格而显得单调,有的作多字一排或二排布局,有的作四字二排布局,有的四字以上的作三排布局。在风格方 面,铸印印文布排严实整齐,笔画圆润浑穆;凿印印文布排活泼,笔画生涩,转折处时见锋芒和棱角。 汉私印在脱离秦制后,多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这种发展首先表现在印文方面。它们运用了增损之法,笔画繁者省,简者增,按 印文布排的疏密需要,应情而定,非常灵活。这类印文与小篆相较,结构很不规范,但被大量使用,约定俗成,得到了当时社会的认可, 成了作为专用于印章中的文字,称为缪篆,被列为汉六书之一。此外,还用装饰感极强的鸟虫书入印。鸟虫书的笔画,往往带有鸟形、 虫形、鱼形,因此得名。所谓鸟虫,放大后,鸟即鸾凤,虫即螭龙。按汉人习惯,以龙凤形象入印,象征吉祥辟邪,以鱼入印象征相思 和爱情,并非仅为美化印文。其次,表现在形式结构上,敢于创新,敢于变化,重艺术效果和装 饰趣味。白文印,不论满白或细白文, 均朴实大方,印文布排或匀称、或对比。朱白相间的印,在同一方印中,或用一半朱文一半白文,或用三朱一白,或用三白一朱,通常 将笔画少的字作朱文,笔画多的字作白文,使朱文笔画的粗细近同于白文笔画的间隙,使朱白二者的量感接近。还有一种在印文周围加 饰图案的印,常见图案为代表四方神灵的青龙、白虎、朱雀(凤)、玄武(龟),有饰四边的,也有饰二边或三边的,统称四灵印。 1.下列各句中,对汉代印章的特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 分) ( ) A.汉初官即的文字都用小篆,形成庄重浑穆,平整规矩的整体格调。 B.汉代的私印,从一开始就脱离秦制,印文以笔法灵活的缪篆为主。 C.汉官印的印文在文字布排上有铸印和凿印两种风格迥异的排法。 D.汉私印将鸟虫书入印,既美化了印文,又隐含了较深的文化意蕴。 2.下面对“汉私印在脱离秦制后,多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解说无误的一项是(3 分) ( ) A.增损笔法的运用,依印文疏密需要而定,排布灵活有致,完全突破了秦的格式。 B.结构很不规范的,成了印章专用文字的缪篆,被列为与小篆齐名的汉字六书之一。 C.朱白相间的印章中,因笔画的交错相映,构成一种较为匀称的印文文面。 D.把借鸟形、虫形、鱼形而形成的鸟虫书用入印章,增强了印章外观的美感。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 分) ( ) A.秦代印章有较为统一的制度,官印用田字格和日字格。 B.汉代印章风格的变化,首先从汉初官印印文面目的改进开始。 C.秦代官印文字与汉初官印文字相比,线条相对纤细
D.汉印在印文周围加饰常见的四灵图案,喻示大印是权力的象征 古代诗文圆读(30分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恶陈轸于秦王曰:“轸重币轻使秦、楚之间,将为国交也。今楚不 加善于秦而善轸者,轸自为厚而为王薄也。且轸欲去秦而之楚,王胡不听乎?”王谓陈轸曰:“吾闻子欲去秦之楚,有之乎?轸曰: “然。”王曰:“仪之言果信矣。”轸曰:“非独仪知之也,行道之士尽知之矣。昔子背忠于其君而天下争以为臣,曾参孝于其亲而天 下愿以为子。故卖仆妾不出阔巷而售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于乡曲者,良妇也。今轸不忠其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忠且见弃,轸不之 楚何归乎?”王以其言为然,遂善特之 居秦期年,秦惠王终相张仪,而陈轸奔楚。楚未之重也,而使陈轸使于秦。过梁,欲见犀首。犀首者,魏之阳晋人也,与张仪不 善。犀首谢弗见。轸曰:“吾为事来,公不见轸,轸将行,不得待异日。”犀首见之。陈轸曰:“公何好饮也?”犀首曰:“无事也。 曰:“吾请令公厌事可乎?”曰:“奈何?”日:“田需约诸侯从亲,楚王疑之,未信也。公谓于王曰:‘臣与燕、赵之王有故,数使 人来,日“无事何不相见”,愿谒行于王。’王虽许公,公请毋多车,以车三十乘,可陈之于庭,明言之燕,赵。”燕、赵客闻之,驰 车告其王,使人迎犀首。楚王闻之大怒,曰:“田需与寡人约,而犀首之燕、赵,是欺我也。”怒而不听其事,齐闻犀首之北,使人以 事委焉,犀首遂行,三国相事皆断于犀首。轸遂至秦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今楚不加善于秦而善轸者②廉君宜恶言,而君畏匿之 B.①犀首见之 ②齐闻犀首之北 C.①愿渴行于王 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D.①吾为事来 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5.下列各项中全都表现陈轸游说才能的一项是(3分)( ①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②“且轸欲去秦而之楚,王胡不听乎?” ③今轸不忠其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④王以其言为然,遂善待之。 ⑤楚未之重也,而使陈轸使于秦。⑧“吾为事来,公不见轸,轸将行,不得待异日。” A.①②③B.③④⑥C.②③⑤ ①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轸面对秦王的质问,肯定张仪的看法,是以退为进,体现了游说之士的权谋机 B.陈轸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取醫设喻,言之成理,使泰惠王深信不疑,并进而善特他。 C.陈轸、张仪、犀首都是能够倾邦覆国的说客,相互之间争宠妒能,挑起了许多纷争 D.经过陈轸的精心策划,使本无所事事的犀首一时垄断了燕、赵、齐三国的相国事务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 (2)楚未之重也,而使陈轸使于秦 (二)古诗歌阅读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1)这首词的动词使用得生动别致,请以“跳”字为例分析说明。(3分) (2)整首词中,诗人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分析。(4分)
D.汉印在印文周围加饰常见的四灵图案,喻示大印是权力的象征。 二、古代诗文阅读(30 分) (一)文言文阅读(17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4~7 题。 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恶陈轸于秦王曰:“轸重币轻使秦、楚之间,将为国交也。今楚不 加善于秦而善轸者,轸自为厚而为王薄也。且轸欲去秦而之楚,王胡不听乎?”王谓陈轸曰:“吾闻子欲去秦之楚,有之乎?”轸曰: “然。”王曰:“仪之言果信矣。”轸曰:“非独仪知之也,行遒之士尽知之矣。昔子胥忠于其君而天下争以为臣,曾参孝于其亲而天 下愿以为子。故卖仆妾不出闾巷而售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于乡曲者,良妇也。今轸不忠其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 忠且见弃,轸不之 楚何归乎?”王以其言为然,遂善待之。 居秦期年,秦惠王终相张仪,而陈轸奔楚。楚未之重也,而使陈轸使于秦。过梁,欲见犀首。犀首者,魏之阳晋人也,与张仪不 善。犀首谢弗见。轸曰:“吾为事来,公不见轸,轸将行,不得待异曰。”犀首见之。陈轸曰:“公何好饮也?”犀首曰:“无事也。” 曰:“吾请令公厌事可乎?”曰:“奈何?”曰:“田需约诸侯从亲,楚王疑之,未信也。公谓于王曰:‘臣与燕、赵之王有故,数使 人来,曰“无事何不相见”,愿谒行于王。’王虽许公,公请毋多车,以车三十乘,可陈之于庭,明言之燕,赵。”燕、赵客闻之,驰 车告其王,使人迎犀首。楚王闻之大怒,曰:“田需与寡人约,而犀首之燕、赵,是欺我也。”怒而不听其事,齐闻犀首之北,使人以 事委焉,犀首遂行,三国相事皆断于犀首。轸遂至秦。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 A.①今楚不加善于秦而善轸者 ②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 B.①犀首见之 ②齐闻犀首之北 C.①愿渴行于王 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D.①吾为事来 ②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5.下列各项中全都表现陈轸游说才能的一项是(3 分) ( ) ①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 ②“且轸欲去秦而之楚,王胡不听乎?” ③今轸不忠其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 ④王以其言为然,遂善待之。 ⑤楚未之重也,而使陈轸使于秦。 ⑥“吾为事来,公不见轸,轸将行,不得待异日。”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②③⑤ D.①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陈轸面对秦王的质问,肯定张仪的看法,是以退为进,体现了游说之士的权谋机变。 B.陈轸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取譬设喻,言之成理,使秦惠王深信不疑,并进而善待他。 C.陈轸、张仪、犀首都是能够倾邦覆国的说客,相互之间争宠妒能,挑起了许多纷争。 D.经过陈轸的精心策划,使本无所事事的犀首一时垄断了燕、赵、齐三国的相国事务。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 (2)楚未之重也,而使陈轸使于秦。 (二)古诗歌阅读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 分) 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1)这首词的动词使用得生动别致,请以“跳”字为例分析说明。(3 分) 答: (2)整首词中,诗人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分析。(4 分)
三)、名篇名句歌写(6分)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六个空)(6分) (1)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派云悉永昼》 (3)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践而望矣 (《苟子·劝学》) (4)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5)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6)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王羲之《兰亭集序》 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三、实用类文本圆读 圆读下面的文字,光成(1)~(4)题,(25分) 一个永恒的教书匠一季美林 晚近,季羡林先生的头衔,除了教育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通常还有一项“国学大师”。为此,有人在报上陈辞,认为“季 羡林的专业是佛学和梵文研究,算不上国学大师”。有人又撰文反驳,认为“传统国学的许多重大领域季羡林都涉及到了,绝对称得上 是国学大师”。2007年5月,中央电视台拍摄季老的专题,拿我作陪衬,其间就提到了这段公案,问我怎么看。卑之无甚高论,窃以为 这事不值得争辩,在东西融会、环球一村的21世纪的今天,国学大师也者,既不应是一味钻故纸堆的冬烘先生,也无所谓荣辱褒贬。要 我说,季羡林就是季羡林,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也是一个大有人格魅力的人。他的平凡,即如他所说,只是一个教书匠,至多再加一个 写家:他的大有人格魅力,就在于亦儒亦释亦道,而又非儒非释非道,从心所欲,脱略形迹,无法取替,不可超越。这后八个字,是我 自己加的,季先生生前若听到,一定不赞成。记得有一年,胡光利、梁志刚两位学兄出版《此情犹思一一季羡林回忆录》,在前言中写 上“国学大师”“国宝级学者”“北大唯一终身教授”等词,季先生阅后,坚决要求删去。季先生说:“真正的大师是王国维、陈寅格 吴宓,我算什么大师?我生的晚,不能望大师们的项背,不过是个杂家,一个杂牌军而已,不过生的晚些,活的时间长些罢了。” 2006年,第19届世界诗人大会在我国山东泰安召开,会上,季羡林、高占祥、李国彝三位被评为世界柱冠诗人。这又是一顶高帽。 季先生在中学时,曾有“诗人”外号,说明他是喜欢诗的,是有这方面的素养的,但他一生发表之诗,据笔者所知,不会超过十首。季 先生著作等身,身列作家之林,还自慊是票友。以不到十首诗的数量,荣膺世界桂冠诗人称号,他老人家肯定会感到惶恐。我没有猜错 次见面中,季先生说了创作经过。季先生讲:“原本是泰安地区来人,说请我写一首诗,关于泰山的。我自幼景仰泰山,至今初衷不 改,兴致一上,就动笔了。7月29日(2005年),温总理来 早,我桌上摊着稿纸,没有收拾。总理问我最近在写什么,我说在 写关于泰山的诗,并且念了开头几句。以后新华社就作了报道 你们都知道了的,我季某人忽然就成了桂冠诗人。”说到这儿 季先生转为“难得糊涂”,他说:“桂冠诗人不是随使戴的哦,他们这么做,只能使我脸红 笔者觉得,仅就94岁的老人,依然拥有这般创作活力,《泰山颂》就值得一读:在这一点上,季先生完全用不着脸红。季先生写 完搁下,但一直未定稿,他自觉不够完善,到了2008年12月21日,97岁了,又拿出来修改,在一处添了三行24字:“万木争高,万 卉争艳。争而不斗,和谐自然。天人合一,宛然实现。”其他几处亦有修改。这种“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 决中华,特点是人多,人多思想杂,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许多议论,是颇为滑稽的。譬如有人转给我一篇文 章.是从网上下载的,讽剌季老是官迷,理由是从杨绛的《我们仁》推测,那个想当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而最终没有当成的,估计就是 季羡林。嘻嘻,胡为乎来哉!熟悉季老的人都知道,他对官场,一向敬而远之,了无兴趣。证以笔者的目睹:那还是上世纪90年代, 天,有老友自城内来见季先生,落座,喝茶,老友说起近来见了哪些哪些高官,禁不住眉飞色舞,唾星四溅。季先生干坐一旁,默然无 语,待老友走后,只幽幽地说了一句:“他还很得意。”这一句就表明了季先生的心迹。即以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一职来说,倒的确有这 么一回事:“文革”后,某要员曾建议季先生出任此职。季先生么,婉拒了。尔后,北大让他当副校长,他倒是痛快地应承。为此,有 人曾当面讶怪:“为什么放着副部级的职位不要,却要这个副局级呢?”季先生说:“什么级别,我脑子里没想过这个!”一一他想的 就是当他的教书匠 0.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六个空)(6 分) (1)羽扇纶巾,谈笑间,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派云悉永昼》) (3)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践而望矣, 。 (《荀子·劝学》) (4)沧海月明珠有泪, 。 (李商隐.《锦瑟》) (5)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6)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 (王羲之《兰亭集序》) (7) ,水随天去秋无际。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一个永恒的教书匠一一季羡林 晚近,季羡林先生的头衔,除了教育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通常还有一项“国学大师”。为此,有人在报上陈辞,认为“季 羡林的专业是佛学和梵文研究,算不上国学大师”。有人又撰文反驳,认为“传统国学的许多重大领域季羡林都涉及到了,绝对称得上 是国学大师”。2007 年 5 月,中央电视台拍摄季老的专题,拿我作陪衬,其间就提到了这段公案,问我怎么看。卑之无甚高论,窃以为, 这事不值得争辩,在东西融会、环球一村的 21 世纪的今天,国学大师也者,既不应是一味钻故纸堆的冬烘先生,也无所谓荣辱褒贬。要 我说,季羡林就是季羡林,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也是一个大有人格魅力的人。他的平凡,即如他所说,只是一个教书匠,至多再加一个 写家;他的大有人格魅力,就在于亦儒亦释亦道,而又非儒非释非道,从心所欲,脱略形迹,无法取替,不可超越。这后八个字,是我 自己加的,季先生生前若听到,一定不赞成。记得有一年,胡光利、梁志刚两位学兄出版《此情犹思一一季羡林回忆录》,在前言中写 上“国学大师”“国宝级学者”“北大唯一终身教授”等词,季先生阅后,坚决要求删去。季先生说:“真正的大师是王国维、陈寅恪、 吴宓,我算什么大师?我生的晚,不能望大师们的项背,不过是个杂家,一个杂牌军而已,不过生的晚些,活的时间长些罢了。” 2006 年,第 19 届世界诗人大会在我国山东泰安召开,会上,季羡林、高占祥、李国彝三位被评为世界桂冠诗人。这又是一顶高帽。 季先生在中学时,曾有“诗人”外号,说明他是喜欢诗的,是有这方面的素养的,但他一生发表之诗,据笔者所知,不会超过十首。季 先生著作等身,身列作家之林,还自慊是票友。以不到十首诗的数量,荣膺世界桂冠诗人称号,他老人家肯定会感到惶恐。我没有猜错, 一次见面中,季先生说了创作经过。季先生讲:“原本是泰安地区来人,说请我写一首诗,关于泰山的。我自幼景仰泰山,至今初 衷不 改,兴致一上,就动笔了。7 月 29 日(2005 年),温总理来,来得特早,我桌上摊着稿纸,没有收拾。总理问我最近在写什么,我说在 写关于泰山的诗,并且念了开头几句。以后新华社就作了报道。再以后,你们都知道了的,我季某人忽然就成了桂冠诗人。”说到这儿, 季先生转为“难得糊涂”,他说:“桂冠诗人不是随便戴的哦,他们这么做,只能使我脸红。” 笔者觉得,仅就 94 岁的老人,依然拥有这般创作活力,《泰山颂》就值得一读;在这一点上,季先生完全用不着脸红。季先生写 完搁下,但一直未定稿,他自觉不够完善,到了 2008 年 12 月 21 日,97 岁了,又拿出来修改,在一处添了三行 24 字:“万木争高,万 卉争艳。争而不斗,和谐自然。天人合一,宛然实现。”其他几处亦有修改。这种“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 泱泱中华,特点是人多,人多思想杂,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许多议论,是颇为滑稽的。譬如有人转给我一篇文 章.是从网上下载的,讽刺季老是官迷,理由是从杨绛的《我们仨》推测,那个想当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而最终没有当成的,估计就是 季羡林。嘻嘻,胡为乎来哉!熟悉季老的人都知道,他对官场,一向敬而远之,了无兴趣。证以笔者的目睹:那还是上世 纪 90 年代,一 天,有老友自城内来见季先生,落座,喝茶,老友说起近来见了哪些哪些高官,禁不住眉飞色舞,唾星四溅。季先生干坐一旁,默然无 语,待老友走后,只幽幽地说了一句:“他还很得意。”这一句就表明了季先生的心迹。即以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一职来说,倒的确有这 么一回事:“文革”后,某要员曾建议季先生出任此职。季先生么,婉拒了。尔后,北大让他当副校长,他倒是痛快地应承。为此,有 人曾当面讶怪:“为什么放着副部级的职位不要,却要这个副局级呢?”季先生说:“什么级别,我脑子里没想过这个!”一一他想的, 就是当他的教书匠。 (节选自《文汇报》) 10.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
A.季羡林是一个平凡的人,他只是一个教书匠,至多再加一个写家:他一生发表的诗,虽然不超过十首,却又是一个大有人格魅 力的人 B.季羡林先生亦儒亦释亦道,而又非儒非释非道,从心所欲,脱略形迹,无法取替,不可超越。这正是“国学大师”应有的魅力 C.94岁的季羡林老人创作了《泰山颂》,97岁时,又拿出来修改,表明季先生为了避免名不副实而坚持修改文稿,也说明“文 章不厌百回改”“佳作常从改中出” D.季先生拒绝出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一职,而痛快地应承北大副校长一职,说明季先生贵有自知之明,与其力不从心,不如扬长 避短 E.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几处人们对季老先生的不一致的评价,然后把自己亲身经历的几件事情简要描述出来,虽未直接评论,但足 以让读者了解季老先生的为人 11.文中说:“季羡林也是一个大有人格魅力的人。”那么,他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12.文章最后一段画线的句子“这一句就表明了季先生的心迹”,说说表明了季先生怎样的“心迹”。(6分) 13.对于季羡林究竟算不算“国学大师”,作者没有直接评论。你读了本文以后,如何评价季羡林先生呢?(8分) 第Ⅱ卷(表达题) 四、(24分)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畢劲厮混砥砺前倨后恭待价而估 B.锱重荫庇蓬蒿笨嘴拙舌灯影幢幢 C.钮扣瑕疝信笺掎角之势集腋成裘 D.坍陷绯红渠道理直气壮凄风苦雨 5.下列句子中,加线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这对孪生姐妹在向记者介绍时,活泼的妹妹先声夺人,文静的姐姐却笑而不答 B.王老师学识渊博,幽默风趣,有时为了使课上得生动形象,不停地指手画脚,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C.人事处通知,对那些久假不归的同志要查明情况,对其中无故旷工者要严肃处理。 .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锯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 1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说,朝鲜人民军已经发展成为现代进攻和防御手段的、坚不可摧的革命武装力量 B.菲律宾外交部发表声明,警告菲律宾公民切勿到中国旅游或出差,携带任何违禁药品,否则将可能遭受严重惩罚。 C.高考失败,小李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尽的痛苦啊 D.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 国籍作家。中国文学界人士认为,莫言的获奖是世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肯定 7.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仿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句式,要求结构相似,语意完整。(6分) 从古至今,分别都是使人痛苦的。“风 18.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给“科学发展观”下个定义。(5分) ①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一种方法论 ②它的前提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 它主张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④它的总体要求是实行统筹兼顾
A.季羡林是一个平凡的人,他只是一个教书匠,至多再加一个写家;他一生发表的诗,虽然不超过十首,却又是一个大有人格魅 力的人。 B.季羡林先生亦儒亦释亦道,而又非儒非释非道,从心所欲,脱略形迹,无法取替,不可超越。这正是“国学大师”应有的魅力 和境界。 C.94 岁的季羡林老人创作了《泰山颂》,97 岁时,又拿出来修改,表明季先生为了避免名不副实而坚持修改文稿,也说明“文 章不厌百回改”“佳作常从改中出”。 D.季先生拒绝出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一职,而痛快地应承北大副校长一职,说明季先生贵有自知之明,与其力不从心,不如扬长 避短。 E.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几处人们对季老先生的不一致的评价,然后把自己亲身经历的几件事情简要描述出来,虽未直接评论,但足 以让读者了解季老先生的为人。 11.文中说:“季羡林也是一个大有人格魅力的人。”那么,他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6 分) 12.文章最后一段画线的句子“这一句就表明了季先生的心迹”,说说表明了季先生怎样的“心迹”。(6 分) 13.对于季羡林究竟算不算“国学大师”,作者没有直接评论。你读了本文以后,如何评价季羡林先生呢?(8 分) 第Ⅱ卷(表达题) 四、(24 分) 1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 分): ( ) A.犟劲 厮混 砥砺 前倨后恭 待价而估 B.锱重 荫庇 蓬蒿 笨嘴拙舌 灯影幢幢 C.钮扣 瑕疝 信笺 掎角之势 集腋成裘 D.坍陷 绯红 渠道 理直气壮 凄风苦雨 15.下列句子中,加线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 分): ( ) A.这对孪生姐妹在向记者介绍时,活泼的妹妹先声夺人,文静的姐姐却笑而不答。 B.王老师学识渊博,幽默风趣,有时为了使课上得生动形象,不停地指手画脚,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C.人事处通知,对那些久假不归的同志要查明情况,对其中无故旷工者要严肃处理。 D.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 1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 A.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说,朝鲜人民军已经发展成为现代进攻和防御手段的、坚不可摧的革命武装力量。 B.菲律宾外交部发表声明,警告菲律宾公民切勿到中国旅游或出差,携带任何违禁药品,否则将可能遭受严重惩罚。 C.高考失败,小李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尽的痛苦啊! D.北京时间 2012 年 10 月 11 日 19 时,瑞典文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 国籍作家。中国文学界人士认为,莫言的获奖是世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肯定。 17.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仿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句式,要求结构相似,语意完整。(6 分) 从古至今,分别都是使人痛苦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燕太子丹与荆轲之间的“壮别”;“ ”, 这是 ;“ ”,这是 。 18.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给“科学发展观”下个定义。 (5 分) ①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一种方法论。 ②它的前提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 ⑧它主张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④它的总体要求是实行统筹兼顾
19.下面是摘自某报刊的新闻标题,许多读者对此类标题提出批评,请你指出批评的原因,并改写这两个标题。(6分) (1)某报报道深圳富士康工厂又发生一起跳楼自杀事故,标题为“昨晚富士康再次上演高空飞人 (2)《X×日报》刊发图片报道,针对街头的流浪汉,文章标题为“聊把大街当睡床,羞不羞 批评原因: 改写标题:① (2分) (2分) 五、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材料一】:商人萧百佑所著《所以,北大兄妹》-书于2011年6月出版,写的是自己如何将儿女“打”进北大的故事。他的三 个子女都被北京大学录取。萧百佑的教育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 遭到严厉的体罚。他被称为“中国狼爸” 【材料二】:经过公开面试和专家组评定,南师附中2012年北大清华推荐生正式出炉:高三(5)班的朱妮成为北大推荐生:高 6)班的时羽剑成为淸华推荐生。他们的父亲与孩子一同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因为对孩子十分平等温和,这两位爸爸被媒体称为“中 国羊爸 读完上述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联考试卷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选8项(“一开始就脱离秦制”与第一段不符) 2.选C项(A绝对化—“私印也有框格”。B曲解文意,“汉”指汉代,不是“汉字”。D偷换概念原文是“为美化印文”不 是“印章外观”。) 3.选D项(1,“汉印”扩大语意,四灵图装饰的是私印:2,无中生有。) 二、(15分,每小题3分) 4.A(B D:“因为”“替”) 6.C(犀首并非说客,他与陈轸之间也无纷争。) 7.①(我)有忠心尚且被抛弃,我不到楚国又投奔(到)哪里呢?(抓住被动句,宾语前置句两个句式特点,动词“之”的翻译,) ②楚国没有重用他,却派他出使(到)秦国。(抓住宾语前置句,转折连词“而”的用法,两个“使”的不同意义) 译文 陈轸,是个游说的辩士。跟张仪一起侍奉秦惠王,都受到敬重,因而互争宠幸。张仪在泰王面前诋毁陈轸说:“陈轸用丰厚的礼 物展次来往,于秦国和楚国之间,本该为国家的外交事务出力。现在楚国对秦国不友好而对陈轸很好的厶、因,就在于陈轸为自己打算 多而替大王着想少。况且陈轸想要离开秦国到楚国杰,大王为什么不陋他的便呢?”秦惠王对陈轸说:“我听说您想离开秦国到楚国去 有述回事吗?”陈轸说:“有。”秦惠王说:“张仪的话果然可信了!”陈轸说:“不仅张仪知道这回事,而且路过的人都知道这回事 从前伍子胥忠于他的国君,天下的尹主便都争着要他做臣子:曾参孝敬他的父母,天下的父母使都希望要他做儿子。所以被贩卖的奴仆 侍妾,不出里巷就卖掉了的,是好奴仆、好侍妾:被遗弃的妇女能嫁在本乡本土的,是好妇女。如果陈轸不忠于他的君主,楚国又凭什 么认为为陈珍是忠臣呢?忠于国君还要被摈弃,我陈轸不到楚国去到哪里去呢?”秦惠王认为陈轸的话是对的,就友好地对侍他 陈轸在秦国逗留了一年,秦惠王终于让张仪做宰相,而陈轸就投到楚国。楚国没有重用他,却派遣陈轸出使秦国。陈轸经过魏国 想要会见犀首,犀首谢绝不见。陈轸说:“我有事而来,您不愿见我,我就要对一了,不能等到另一日。”犀首只好见了他。陈轸说: “您为什么喜欢喝酒呢?”犀首说:“没有事情。”陈轸说:“我请您多做事可以吗?”犀首说:“怎么办?”陈轸说:“田需(魏相)
19.下面是摘自某报刊的新闻标题,许多读者对此类标题提出批评,请你指出批评的原因,并改写这两个标题。(6 分) (1)某报报道深圳富士康工厂又发生一起跳楼自杀事故,标题为“昨晚富士康再次上演高空飞人”。 (2)《××日报>刊发图片报道,针对街头的流浪汉,文章标题为“聊把大街当睡床,羞不羞”。 批评原因: (2 分) 改写标题:① (2 分) ② (2 分) 五、写作(60 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材料一】:商人萧百佑所著《所以,北大兄妹》-书于 2011 年 6 月出版,写的是自己如何将儿女“打”进北大的故事。他的三 个子女都被北京大学录取。萧百佑的教育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 遭到严厉的体罚。他被称为“中国狼爸”。 【材料二】:经过公开面试和专家组评定,南师附中 2012 年北大清华推荐生正式出炉:高三(5)班的朱妮成为北大推荐生;高 三(6)班的时羽剑成为清华推荐生。他们的父亲与孩子一同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因为对孩子十分平等温和,这两位爸爸被媒体称为“中 国羊爸”。 读完上述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少于 800 字。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联考试卷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 1.选 B 项 (“一开始就脱离秦制”与第一段不符) 2.选 C 项(A 绝对化——“私印也有框格”。B 曲解文意,“汉”指汉代,不是“汉字”。D 偷换概念原文是“为美化印文”不 是“印章外观”。) 3.选 D 项(1,“汉印”扩大语意,四灵图装饰的是私印;2,无中生有。) 二、(15 分,每小题 3 分) 4.A (B:“他”;“到”C:“到”;“在”D:“因为”“替”) 5.B 6.C (犀首并非说客,他与陈轸之间也无纷争。) 7.①(我)有忠心尚且被抛弃,我不到楚国又投奔(到)哪里呢?(抓住被动句,宾语前置句两个句式特点,动词“之”的翻译,) ②楚国没有重用他,却派他出使(到)秦国。(抓住宾语前置句,转折连词“而”的用法,两个“使”的不同意义) 译文: 陈轸,是个游说的辩士。跟张仪一起侍奉秦惠王,都受到敬重,因而互争宠幸。张仪在秦王面前诋毁陈轸说:“陈轸用丰厚的礼 物屡次来往,于秦国和楚国之间,本该为国家的外交事务出力。现在楚国对秦国不友好而对陈轸很好的厶、因,就在于陈轸为自己打算 多而替大王着想少。况且陈轸想要离开秦国到楚国杰,大王为什么不陋他的便呢?”秦惠王对陈轸说:“我听说您想离开秦国到楚国去, 有述回事吗?”陈轸说:“有。”秦惠王说:“张仪的话果然可信了!”陈轸说:“不仅张仪知道这回事,而且路过的人都知道这回事。 从前伍子胥忠于他的国君,天下的尹主便都争着要他做臣子;曾参孝敬他的父母,天下的父母便都希望要他做儿子。所以被贩卖的奴仆、 侍妾,不出里巷就卖掉了的,是好奴仆、好侍妾;被遗弃的妇女能嫁在本乡本土的,是好妇女。如果陈轸不忠于他的君主,楚国又凭什 么认为为陈珍是忠臣呢?忠于国君还要被摈弃,我陈轸不到楚国去到哪里去呢?”秦惠王认为陈轸的话是对的,就友好地对侍他。 陈轸在秦国逗留了一年,秦惠王终于让张仪做宰相,而陈轸就投到楚国。楚国没有重用他,却派遣陈轸出使秦国。陈轸经过魏国, 想要会见犀首,犀首谢绝不见。陈轸说:“我有事而来,您不愿见我,我就要对一了,不能等到另一日。”犀首只好见了他。陈轸说: “您为什么喜欢喝酒呢?”犀首说:“没有事情。”陈轸说:“我请您多做事可以吗?”犀首说:“怎么办?”陈轸说:“田需(魏相)
约定诸侯合纵相亲,楚王疑心他,不相信。‘您对魏王说:“我跟燕赵两国的国王有交情,他们多次派人来说:“悠没有事为什么咱们 不彼此见见面?”希望拜见大王以后能让我成行。’魏王即使允许您前去,也请您不要多用车辆,只用三十辆车,可以摆在庭院里,公 开说要到燕国和赵国。”燕国和赵国的宾客听到了消息,驱车回国告诉他们的国君,派人迎接犀首。楚王听到这件事以后非常愤怒 田需跟我约定,而犀首前往燕国和赵国,这是骗我。”楚王发怒,不听信田需合纵的事。齐国听说犀首到北方去,便派人把国家大事 委托给他。犀首终于成行,齐、燕、赵三国宰相职任的事务都由犀首决断。陈轸这才到秦国去 8.(1)“跳”就是“跳动、跳跃’之意。雨点在荷叶上快速跳跃,一方面有力衬托了雨势之急(1分):另--,订‘印。是运用 拟人的手法(1分),把雨打荷叶的情景描写得绘声绘色,生动别致 (2)开始诗人梦中泛舟萨溉,宅底,看满湖烟水,闻阵阵幽香,因而沉醉其中(1分):忽然急雨袭来,敲打斛篷,7,使诗人午 梦惊醒(1分):诗人醒来眼前却出现了“荷叶跳珠”、“水银流泻”更加美妙的境界,欣喜之情又油然而生(2分)。(不拘泥于答案 只要分析合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A项更主要的是“平凡”:C项非“为了避免名不副实而坚持修改文稿”,实为治学严谨:D项非“有自知之明”“力 不从心”,他想的,就是当他的教书匠。(5分,对一项给2分) 11.【答案】(学识)学贯古今,知识渊博:(品质)诚实谦虛,严谨执著:超凡脱俗(答“清高”亦可),热爱教育。(6分。 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此题要根据要求找到信息在文中的位置,然后总结概括出要点 12.【答案】对官场,敬而远之,了无兴趣,清高脱俗:鄙视艳羡高官厚禄、投机钻营的人(或:鄙视那种爱慕虚荣之人) 心扑在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上,这显示了季先生为教育事业而献身的精神。(6分。意思接近即可,少一角度扣2分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重要句子理解的能力。理解重要的句子要联系上下文,推敲出句子的含义。在对句子进行理解时 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对重要句子的含义的理解,若能把它放到上下文中去思考,去猜读,去推敲,问题常能迎刃而 3.【答案】传统国学的重大领域季羡林先生都涉及到了,学识渊博:既不是一味钻故纸堆的冬烘先生,也无所谓荣辱褒贬:亦儒 亦释亦道,而又非儒:!a释非道,从心所欲,脱略形迹:季先生著作等身,身列作家之林,还自谦为票j爻,他是一位不可超越的“国 学大师”。(围绕以上几点展开即可,未结合文章内容,只是进行空洞评价,赋分减半)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文中某些问题探究、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这种题型重在学生自身的个性见解,并不是简单地亮 明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启发,或做出评价,而应有深度的阐述,有理有据,让人折服。要求观点鲜明、准确,理由充分,从文本出 数14.解析:A项,“待价而估”应为“待价而沽”:B项,“锱龟”应为“辐重”:C项,“钮扣”应为“纽扣”·D项是没有错 15.解析:A项。“先声夺人”是指做事抢先一步,存崩,一么前去做。B项,“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之意,也形容 轻率地指点批评。此用第一个义项。为正确。C项,“久假不归”,长期借用而不归还。D项“铤而走险”指因走投无路而采取冒险行为。 用于“酒后驾车”太重 16.解析:A项,成分残缺,可在“成力”和“现代”之间加“具有”。B项,表意不明,应将“切勿”调到“携带”之前。C项 搭配不当,“分享”应改为“分担 正确的是: 17.【答案示例】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与友人间的“愁别”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是白居易与主人之间的“惨别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看冷落清秋节”,这是柳永与恋人之间的“伤别 18.科学发展观是在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前提下,按照统筹兼顾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19.参考示例: 批评原因:两个题目都缺少对生命的珍视,缺少人文关怀,只是嘲弄和贬斥 改写标题:①“昨晚富士康工厂又见跳楼惨剧
约定诸侯合纵相亲,楚王疑心他,不相信。‘您对魏王说:‘我跟燕赵两国的国王有交情,他们多次派人来说:“悠没有事为什么咱们 不彼此见见面?”希望拜见大王以后能让我成行。’魏王即使允许您前去,也请您不要多用车辆,只用三十辆车,可以摆在庭院里,公 开说要到燕国和赵国。”燕国和赵国的宾客听到了消息,驱车回国告诉他们的国君,派人迎接犀首。楚王听到这件事以后非常愤怒,说: “田需跟我约定,而犀首前往燕国和赵国,这是骗我。”楚王发怒,不听信田需合纵的事。齐国听说犀首到北方去,便派人把国家大事 委托给他。犀首终于成行,齐、燕、赵三国宰相职任的事务都由犀首决断。陈轸这才到秦国去。 8.(1)“跳”就是“跳动、跳跃’之意。雨点在荷叶上快速跳跃,一方面有力衬托了雨势之急(1 分);另- -,订‘印。是运用 拟人的手法(1 分),把雨打荷叶的情景描写得绘声绘色,生动别致。 (2)开始诗人梦中泛舟萨溉,宅底,看满湖烟水,闻阵阵幽香,因而沉醉其中(1 分);忽然急雨袭来,敲打斛篷,7,使诗人午 梦惊醒(1 分);诗人醒来眼前却出现了“荷叶跳珠”、“水银流泻”更加美妙的境界,欣喜之情又油然而生(2 分)。(不拘泥于答案, 只要分析合理,可酌情给分。) 9.略 10.【答案】BE 【【解析】A 项更主要的是“平凡”;C 项非“为了避免名不副实而坚持修改文稿”,实为治学严谨;D 项非“有自知之明”“力 不从心”,他想的,就是当他的教书匠。(5 分,对一项给 2 分) 11.【答案】(学识)学贯古今,知识渊博;(品质)诚实谦虚,严谨执著;超凡脱俗(答“清高”亦可),热爱教育。(6 分。 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此题要根据要求找到信息在文中的位置,然后总结概括出要点。 12.【答案】对官场,敬而远之,了无兴趣,清高脱俗;鄙视艳羡高官厚禄、投机钻营的人(或:鄙视那种爱慕虚荣之人);一 心扑在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上,这显示了季先生为教育事业而献身的精神。(6 分。意思接近即可,少一角度扣 2 分)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重要句子理解的能力。理解重要的句子要联系上下文,推敲出句子的含义。在对句子进行理解时, 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对重要句子的含义的理解,若能把它放到上下文中去思考,去猜读,去推敲.问题常能迎刃而 解。 13.【答案】传统国学的重大领域季羡林先生都涉及到了,学识渊博;既不是一味钻故纸堆的冬烘先生,也无所谓荣辱褒贬;亦儒 亦释亦道,而又非儒:!=释非道,从心所欲,脱略形迹;季先生著作等身,身列作家之林,还自谦为票 j 爻,他是一位不可超越的“国 学大师”。(围绕以上几点展开即可,未结合文章内容,只是进行空洞评价,赋分减半)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文中某些问题探究、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这种题型重在学生自身的个性见解,并不是简单地亮 明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启发,或做出评价,而应有深度的阐述,有理有据,让人折服。要求观点鲜明、准确,理由充分,从文本出 发。 14.解析:A 项,“待价而估”应为“待价而沽”;B 项,“锱龟”应为“辎重”;C 项,“钮扣”应为“纽扣”。D 项是没有错 别字的一组。 15.解析:A 项。“先声夺人”是指做事抢先一步,存崩,~么前去做。B 项,“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之意,也形容 轻率地指点批评。此用第一个义项。为正确。C 项,“久假不归”,长期借用而不归还。D 项“铤而走险”指因走投无路而采取冒险行为。 用于“酒后驾车”太重。 16.解析:A 项,成分残缺,可在“成力”和“现代”之间加“具有”。B 项,表意不明,应将“切勿”调到“携带”之前。C 项, 搭配不当,“分享”应改为“分担”。 正确的是:D 17.【答案示例】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与友人间的“愁别”;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是白居易与主人之间的“惨别”;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看冷落清秋节”,这是柳永与恋人之间的“伤别”。 18.科学发展观是在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前提下,按照统筹兼顾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19.参考示例: 批评原因:两个题目都缺少对生命的珍视,缺少人文关怀,只是嘲弄和贬斥。 改写标题:①“昨晚富士康工厂又见跳楼惨剧
②“流浪汉睡大街令人忧”(得体即可) (本份试卷无论是形,还是神,都与2013年安徽高考试卷 有较大的差别,不知命题者是否有新的预测?刊发出来,供大家 参考)
②“流浪汉睡大街令人忧”(得体即可) ( 本份试卷无论是形,还是神,都与 2013 年安徽高考试卷 有较大的差别,不知命题者是否有新的预测?刊发出来,供大家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