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五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三语文 第一部分(27分)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媲美(pi) 发横财(heng) 捉谜藏胁肩谄笑 B.剽悍(biao)豁出去(huo)腊八粥仗义输财 C.磋商(cu0)跷跷板(qiao)勘误表扬长而去 D.肇事(zhao)绷着脸(beng)流线形钩玄提要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按照康德的理论,道德品质和钱,似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不过康德说的是在思 想上、原则上,而在实际上二者仍是休戚相关的。 B.这个老板办事亳发不爽,小气极了,你指望他帮助你,门儿也没有。 C.圣诞节那天各大商场纷纷打折促销,人们疯狂购物,至深夜零点有的专柜前购物的队 伍仍然尾大不掉 D.党员干部要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长期口惠而实不至,党在群众心中的威信就会 受损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些经验值得广大管理干部,特别是各企业主要领导的重视 B.建立在平面印刷和二维阅读基础上的传统文学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兴盛期之后,注定要 在21世纪走向衰败,这是新媒体时代的必然现象。 C.虽然情感生活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但谁又能否认它不是我们整个生命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呢? D.合理的职业结构要求多类别的人才自成序列化,即人才不仅形成了多种类别,而且每 种类别都由从低到高的不同层次的人才构成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作品,以“实录”的笔法将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B.巴尔扎克和卡夫卡都是著名小说家,前者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后者是西方现代 主义文学奠基人。 C.《师说》《过秦论》《赤壁赋》《石钟山记》等篇名中的“说”“论”“赋”、“记”等都 是议论性文体的标志 D.人称“小杜”的唐代作家杜牧,工诗擅文,《过华清宫》和《阿房宫赋》都是他的名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 惟其如此,才能成 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第一部分(27 分)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媲.美(pì) 发横.财( héng ) 捉谜藏 胁肩谄笑 B. 剽.悍( biāo ) 豁.出去( huō ) 腊八粥 仗义输财 C. 磋.商 (cuō) 跷.跷板(qiāo) 勘误表 扬长而去 D. 肇.事 (zhào) 绷.着脸( bēng ) 流线形 钩玄提要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按照康德的理论,道德品质和钱,似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不过康德说的是在思 想上、原则上,而在实际上二者仍是休戚相关 ....的。 B.这个老板办事毫发不爽 ....,小气极了,你指望他帮助你,门儿也没有。 C.圣诞节那天各大商场纷纷打折促销,人们疯狂购物,至深夜零点有的专柜前购物的队 伍仍然尾大不掉 ....。 D.党员干部要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长期口惠而实不至 ......,党在群众心中的威信就会 受损。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些经验值得广大管理干部,特别是各企业主要领导的重视。 B.建立在平面印刷和二维阅读基础上的传统文学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兴盛期之后,注定要 在 21 世纪走向衰败,这是新媒体时代的必然现象。 C.虽然情感生活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但谁又能否认它不是我们整个生命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呢? D.合理的职业结构要求多类别的人才自成序列化,即人才不仅形成了多种类别,而且每 一种类别都由从低到高的不同层次的人才构成。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作品,以“实录”的笔法将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B.巴尔扎克和卡夫卡都是著名小说家,前者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后者是西方现代 主义文学奠基人。 C.《师说》《过秦论》《赤壁赋》《石钟山记》等篇名中的“说”、“论”、“赋”、“记”等都 是议论性文体的标志。 D.人称“小杜”的唐代作家杜牧,工诗擅文,《过华清宫》和《阿房宫赋》都是他的名 作。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 。惟其如此,才能成 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①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 ②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 ③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 ④“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 ⑤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 ⑥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 ③①⑤④②⑥B.①③⑤④②⑥C.①③⑥④②⑤D.③①⑥②⑤④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冯奉世字子明,上党潞人也,徙杜陵。昭帝时,以功次补武安长。奉世长女媛以选充内 宫,为元帝昭仪,产中山孝王。元帝崩,媛为中山太后,随王就国。奉世长子谭,太常举孝 廉为郎,谭弟野王、逡、立、参至大官。 参字叔平,学通《尚书》。少为黄门郎给事中,宿卫十余年。参为人矜严,好修容仪, 进退恂恂,甚可观也。参,昭仪少弟,行又敕备,以严见惮,终不得亲近侍帷幄。参多病。 永始中,超迁代郡太守。以边郡道远,徙为安定太守。绥和中,立定陶王为皇太子,以中山 王见废,故封王舅参为宜乡侯,以慰王意。参之国,上书愿至中山见王、太后。行未到而王 薨。王病时,上奏愿贬参爵以关内侯食邑留长安。上怜之,下诏曰:“中山孝王短命早薨 愿以舅宜乡侯参为关内侯,归家,朕甚愍之。其还参京师,以列侯奉朝请。”五侯皆敬惮之。 丞相翟方进亦甚重焉,数谓参:“君侯物禁太甚。君侯以王舅见废,不得在公卿位,今五侯 至尊贵也,与之并列,宜少诎节卑体,视有所宗。而君侯盛修容貌以威严加之,此非所以下 五侯而自益者也。“参性好礼仪,终不改其恒操。 顷之,哀帝即位,帝祖母傅太后用事,追怨参姊中山太后,陷以祝诅大逆之罪,参以同 产当相坐,参自杀。且死,仰天叹日:“参父子兄弟皆备大位,身至封侯,今被恶名而死, 姊弟不敢自惜,伤无以见先人于地下 赞曰:《诗》称“抑抑威仪,惟德之隅″。宜乡侯参鞠躬履方,择地而行,可谓淑人君子 然卒死于非罪,不能自免,哀哉!谗邪交乱,贞良被害,自古而然 (节选自《汉书冯奉世传》)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功次补武安长 次:次等,差等 B.行又敕备,以严见惮 敕:整饬,严整。 C.朕甚愍之 愍:怜悯,同情。 D.然卒死于非罪 卒:突然,猝然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和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A.君侯以王舅见废 予以资政殿学士行 B.且死,仰天叹曰 且放白鹿青崖间 C.参之国,上书愿至中山见王、太后 吾将之南海 D.宜乡侯参鞠躬履方,择地而行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 ②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 ③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 ④“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 ⑤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 ⑥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 A.③①⑤④②⑥ B.①③⑤④②⑥ C.①③⑥④②⑤ D.③①⑥②⑤④ 二、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冯奉世字子明,上党潞人也,徙杜陵。昭帝时,以功次.补武安长。奉世长女媛以选充内 宫,为元帝昭仪,产中山孝王。元帝崩,媛为中山太后,随王就国。奉世长子谭,太常举孝 廉为郎,谭弟野王、逡、立、参至大官。 参字叔平,学通《尚书》。少为黄门郎给事中,宿卫十余年。参为人矜严,好修容仪, 进退恂恂,甚可观也。参,昭仪少弟,行又敕.备,以严见惮,终不得亲近侍帷幄。参多病。 永始中,超迁代郡太守。以边郡道远,徙为安定太守。绥和中,立定陶王为皇太子,以中山 王见废,故封王舅参为宜乡侯,以慰王意。参之.国,上书愿至中山见王、太后。行未到而王 薨。王病时,上奏愿贬参爵以关内侯食邑留长安。上怜之,下诏曰:“中山孝王短命早薨, 愿以舅宜乡侯参为关内侯,归家,朕甚愍.之。其还参京师,以列侯奉朝请。”五侯皆敬惮之。 丞相翟方进亦甚重焉,数谓参:“君侯物禁太甚。君侯以.王舅见废,不得在公卿位,今五侯 至尊贵也,与之并列,宜少诎节卑体,视有所宗。而君侯盛修容貌以威严加之,此非所以下 五侯而自益者也。“参性好礼仪,终不改其恒操。 顷之,哀帝即位,帝祖母傅太后用事,追怨参姊中山太后,陷以祝诅大逆之罪,参以同 产当相坐,参自杀。且.死,仰天叹曰:“参父子兄弟皆备大位,身至封侯,今被恶名而死, 姊弟不敢自惜,伤无以见先人于地下!” 赞曰:《诗》称“抑抑威仪,惟德之隅”。宜乡侯参鞠躬履方,择地而.行,可谓淑人君子, 然卒.死于非罪,不能自免,哀哉!谗邪交乱,贞良被害,自古而然。 (节选自《汉书·冯奉世传》)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功次.补武安长 次:次等,差等 B.行又敕.备,以严见惮 敕:整饬,严整。 C.朕甚愍.之 愍:怜悯,同情。 D.然卒.死于非罪 卒:突然,猝然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和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A. 君侯以.王舅见废 予以.资政殿学士行 B.且.死,仰天叹曰 且.放白鹿青崖间 C.参之.国,上书愿至中山见王、太后 吾将之.南海 D.宜乡侯参鞠躬履方,择地而.行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冯参父子在汉朝都官居高位,最终都遭谗邪陷害:冯参的姐姐是元帝昭仪,因元帝 驾崩而哀帝即位,被哀帝祖母傅太后害死。 B.冯参既有才学又重礼仪品行,颇受重用,直至为宜乡侯。但被任命为代郡太守时 因为嫌路途遥远不愿赴任而被贬为安定太守。 C.中山孝王和母亲离京到了所封的地方后,冯参讲究礼仪请求去看他们,但他还在路 上中山孝王就去世了。皇上答应了中山孝王生前让舅舅冯参回京城的请求 D.冯参为人过于严谨庄肃,威严在五侯之上,遭到嫉恨。丞相翟方进很敬重他,曾善 意劝他应有所改变,但冯参没有听从 9.对本文作者的议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用《诗经》中的话,高度赞扬冯参沉抑庄重的威仪,认为这是美德归聚的处所 B.说冯参能“择地而行”,文中不近帷幄、上书愿至中山之事就是例证 C.“不能自免”表明作者对冯参待人接行过于严肃即“物禁太甚”的态度有所批评 D.“谗邪交乱”是自古贤良受害的原因之一,作者既同情冯参,又痛恨这种现象 第二部分(123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0.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乐广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 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 前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 (《晋书》) 11.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8分) ①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渐车帷裳。(《诗经·氓》) ②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日月照耀金银台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白居易《琵琶行》) ④为国以礼, 是故哂之。 (《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⑤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庄子《逍遥游》) ⑥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 (李密《陈情表》) ⑦策扶老以流憩,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 送友人 李白
A.冯参父子在汉朝都官居高位,最终都遭谗邪陷害;冯参的姐姐是元帝昭仪,因元帝 驾崩而哀帝即位,被哀帝祖母傅太后害死。 B.冯参既有才学又重礼仪品行,颇受重用,直至为宜乡侯。但被任命为代郡太守时, 因为嫌路途遥远不愿赴任而被贬为安定太守。 C.中山孝王和母亲离京到了所封的地方后,冯参讲究礼仪请求去看他们,但他还在路 上中山孝王就去世了。皇上答应了中山孝王生前让舅舅冯参回京城的请求。 D.冯参为人过于严谨庄肃,威严在五侯之上,遭到嫉恨。丞相翟方进很敬重他,曾善 意劝他应有所改变,但冯参没有听从。 9.对本文作者的议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用《诗经》中的话,高度赞扬冯参沉抑庄重的威仪,认为这是美德归聚的处所。 B.说冯参能“择地而行”,文中不近帷幄、上书愿至中山之事就是例证。 C.“不能自免”表明作者对冯参待人接行过于严肃即“物禁太甚”的态度有所批评。 D.“谗邪交乱”是自古贤良受害的原因之一,作者既同情冯参,又痛恨这种现象。 第二部分(123 分)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30 分。 10.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 分) 乐广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 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 前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 (《晋书》) 11.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8 分) ①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渐车帷裳。 (《诗经•氓》) ②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日月照耀金银台。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 。 (白居易《琵琶行》) ④为国以礼, ,是故哂之。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⑤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庄子《逍遥游》) ⑥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 。 (李密《陈情表》) ⑦策扶老以流憩,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2、13 题。 送 友 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2.(7分)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诗人用无言的“青山”对有声的“白水”,色彩明丽,对偶工整,组成一幅有 声有色的城外送行图。 B.颔联点明主题,喻友为飘蓬,“蓬”字前用“孤”来限制,形象生动地写出诗人的 孤独无依,行迹无定 C.颈联以“浮云”“落日”为喻,引发游子之意及故人之情的联想,准确生动地表达 出分手时彼此的心情。 D.尾联用马“萧萧”悲鸣的场景,借马之嘶鸣声来寄托诗人和友人的离情,进 步渲染了离别的气氛。 ②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13.在送别诗中复杂的情感往往蕴藉在具体意象中,如《送友人》中诗人借用“孤蓬”“浮 云”“落日”等意象,表达了深切的离情别绪。结合你知道的送别诗,谈谈诗歌意象在 表达情感上的作用。(不少于200字)(10分)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5题。 用什么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 ①我们平时所说的“精神亚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精神追求方面失去正确标 准,缺乏价值支点,种种消极甚至扭曲的思想意识占据主导地位,并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 中。其实,“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在很多人身上都或隐或显地存在着。 ②关注一下我们的周围,随处可以见到“精神亚健康”的影子,而且它已经蔓延到各个 角落:一人遭受车祸后横躺马路,行人纷紛避让;乘客公交车上遭人偷窃,周围众人漠然而 视;大学生沉沦网络不可自拔,终至退学;“文化名人”华威先生到处讲学,贩卖“口水式 文化”。现代化的写字楼里,不少人在巨大的压力下忙碌,但他们不知道事业的意义在哪里。 ③“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事业 缺乏激情,精神萎靡,庸碌无为;二是对生活缺乏热情,对他来说,活着的意义仅仅在于活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2. (7 分)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诗人用无言的“青山”对有声的“白水”,色彩明丽,对偶工整,组成一幅有 声有色的城外送行图。 B.颔联点明主题,喻友为飘蓬,“蓬”字前用“孤”来限制,形象生动地写出诗人的 孤独无依,行迹无定。 C.颈联以“浮云”“落日”为喻,引发游子之意及故人之情的联想,准确生动地表达 出分手时彼此的心情。 D.尾联用马“萧萧”悲鸣的场景,借马之嘶鸣声来寄托诗人和友人的离情,进一 步渲染了离别的气氛。 ②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 分) 13.在送别诗中复杂的情感往往蕴藉在具体意象中,如《送友人》中诗人借用“孤蓬”“浮 云”“落日”等意象,表达了深切的离情别绪。结合你知道的送别诗,谈谈诗歌意象在 表达情感上的作用。(不少于 200 字)(10 分) 四、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8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15 题。 用什么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 ①我们平时所说的“精神亚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精神追求方面失去正确标 准,缺乏价值支点,种种消极甚至扭曲的思想意识占据主导地位,并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 中。其实,“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在很多人身上都或隐或显地存在着。 ②关注一下我们的周围,随处可以见到“精神亚健康”的影子,而且它已经蔓延到各个 角落:一人遭受车祸后横躺马路,行人纷纷避让;乘客公交车上遭人偷窃,周围众人漠然而 视;大学生沉沦网络不可自拔,终至退学;“文化名人”华威先生到处讲学,贩卖“口水式 文化”。现代化的写字楼里,不少人在巨大的压力下忙碌,但他们不知道事业的意义在哪里。 ③“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事业 缺乏激情,精神萎靡,庸碌无为;二是对生活缺乏热情,对他来说,活着的意义仅仅在于活
着;三是对他人缺乏感凊,淡漠,疏离,甚至于防范、欺骗;四是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社会 的冷暖对他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总体来说,陷落于物质的汪洋之中,沉沦于享乐的迷茫 之中,浮躁而无信仰、无敬畏、无追求。正如南师大中文系教授贺仲明所说:“精神亚健康 的重要表现,就是公众无法从精神涣散的日常生活中获得安宁;理想和信仰丧失;浮躁的心 灵被物所累,排斥关怀和诚信。” ④是什么导致了“精神亚健康”的弥漫呢?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地球村”可以拉近人 们之间的距离,不过,它也无时不在拉远人们之间的距离,造成新的疏离。全社会消费思潮 的迅速膨胀,在这种后现代的炫目泡沫下,大众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费主义的狂欢所陶醉, 被牵着鼻子走,人变成了“经济人"、“时尚人”,永远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拉着你,让你无法 脱身,并且身不由己。此外,我们过分重视外在的所谓“成功”,整天追求的都是那些“看 得见的东西”:房子、汽车、锦衣玉食、无休止的享乐,而且,我们渐渐迷失于这些“身外 之物”中不可自拔。物质日益强大而膨胀,而精神的萎缩状态正在加剧,在这种“内忧外患′ 的夹击之下,我们被裹挟其中,身不由己,身心交瘁。 ⑤理想、激情,一个人的精、气、神,这些其实都应该是我们的追求,是一个人安身立 命的支点。而现在,从心灵层面表说,价值的支撑点,人生的追求目标,对幸福的感受等渐 渐处于错乱状态。从生存状态来说,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 理爱情、家庭、事业等,这其中充斥着扭曲, ⑥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目前正借助经济、文化和人员流动的全球化大潮,向全世界蔓 延,也深刻影响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市场经济 的大发展和全球化大潮中,世俗化大潮开始侵蚀到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 ⑦因而,我们都应该有一定的精神追求。我们应该解决好自己的归宿感问题。这就要求 个人加强免疫力,实现内心的真正强大,面对诱惑超然,面对挫折泰然,并在对时代的正
着;三是对他人缺乏感情,淡漠,疏离,甚至于防范、欺骗;四是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社会 的冷暖对他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总体来说,陷落于物质的汪洋之中,沉沦于享乐的迷茫 之中,浮躁而无信仰、无敬畏、无追求。正如南师大中文系教授贺仲明所说:“精神亚健康 的重要表现,就是公众无法从精神涣散的日常生活中获得安宁;理想和信仰丧失;浮躁的心 灵被物所累,排斥关怀和诚信。” ④是什么导致了“精神亚健康”的弥漫呢?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地球村”可以拉近人 们之间的距离,不过,它也无时不在拉远人们之间的距离,造成新的疏离。全社会消费思潮 的迅速膨胀,在这种后现代的炫目泡沫下,大众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费主义的狂欢所陶醉, 被牵着鼻子走,人变成了“经济人”、“时尚人”,永远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拉着你,让你无法 脱身,并且身不由己。此外,我们过分重视外在的所谓“成功”,整天追求的都是那些“看 得见的东西”:房子、汽车、锦衣玉食、无休止的享乐,而且,我们渐渐迷失于这些“身外 之物”中不可自拔。物质日益强大而膨胀,而精神的萎缩状态正在加剧,在这种“内忧外患” 的夹击之下,我们被裹挟其中,身不由己,身心交瘁。 ⑤理想、激情,一个人的精、气、神,这些其实都应该是我们的追求,是一个人安身立 命的支点。而现在,从心灵层面表说,价值的支撑点,人生的追求目标,对幸福的感受等渐 渐处于错乱状态。从生存状态来说,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 理爱情、家庭、事业等,这其中充斥着扭曲。 ⑥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目前正借助经济、文化和人员流动的全球化大潮,向全世界蔓 延,也深刻影响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在市场经济 的大发展和全球化大潮中,世俗化大潮开始侵蚀到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 ⑦因而,我们都应该有一定的精神追求。我们应该解决好自己的归宿感问题。这就要求 一个人加强免疫力,实现内心的真正强大,面对诱惑超然,面对挫折泰然,并在对时代的正
确认识中増强责任感。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真正关心人的精神追 求。在文化多元的基础上,更好地创造文化的和谐,从多方面创造以人为本的文化生态 (选自2008年3月6日《新华日报》) 14.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不少人在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蔓延的环境里不停地忙碌着 这样的状态即属于一种“精神亚健康”症状。 B.“精神亚健康”的影子随处可见,它体现在我们每一个人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存在于 每一个人身上,值得全社会关注。 C.本文第六段在前两段论述的基础上,指出全球化、世俗化的大潮开始侵蚀到人们的 精神生活领域,从更高的层次来论述中心,增强了论证的深度 D.文中引用南师大中文系教授贺仲明的话,进一步揭示了“精神亚健康”症状的实质 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E.禁不住物欲的诱惑,不能泰然面对挫折的人,是因为他们不能正确认识时代的特征, 缺乏社会责任感。 15.本文第二段说:“关注一下我们的周围,随处可以见到‘精神亚健康’的影子,而且它 已经蔓延到各个角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请分点概括。(4分) 五、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20题。 五月的北平 张恨水 ①能够代表东方建筑美的城市,在世界上,除了北平,恐怕难找第二处了。描写北平的 文字,由国文到外国文,由元代到今日,那是太多了,要把这些文字抄写下来,随便也可以 出百万言的专书。现在要说北平,那真是一部廿四史,无从说起。若写北平的人物,就以目 前而论,由文艺到科学,由最崇高的学者到雕虫小技的绝世能手,这个城圈子里,也俯拾即 是,要——介绍,也是不可能。北平这个城,特别能吸收有学问、有技巧的人才,宁可在北 平为静止得到生活无告的程度,他们也不肯离开。不要名,也不要钱,就是这样穷困着下去。 这实在是件怪事。你又叫我写哪一位才让圈子里的人过瘾呢? ②静的不好写,动的也不好写,现在是五月(旧的历法是四月),我们还是写点五月的眼 前景物吧。北平的五月,那是一年里的黄金时代。任何树木,都发生了嫩绿的叶子,处处是 绿荫满地。卖芍药花的担子,天天摆在十字街头。洋槐树开着其白如雪的花,在绿叶上一球 球地顶着。街,人家院落里,随处可见。柳絮飘着雪花,在冷静的胡同里飞。枣树也开花了, 在人家的白粉墙头,送出兰花的香味。北平春季多风,但到五月,风季就过去了。市民开始 穿起夹衣,在不暖的阳光里走。北平的公园,既多又大,只要你有工夫,花不成其为数目的 票价,亦可以在锦天绣地、雕栏玉砌的地方消磨一半天 ③北平的房子,大概都是四合院。这个院子,就可以雄视全国建筑。洋楼带花园,这是 最令人羡慕的新式住房。可是在北平人看来,那太不算一回事了。北平所谓大宅门,哪家不 是七八上十个院子?哪个院子里不是花果扶疏?这且不谈。就是中产之家,除了大院一个
确认识中增强责任感。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真正关心人的精神追 求。在文化多元的基础上,更好地创造文化的和谐,从多方面创造以人为本的文化生态。 (选自 2008 年 3 月 6 日《新华日报》) 14.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不少人在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蔓延的环境里不停地忙碌着, 这样的状态即属于一种“精神亚健康”症状。 B.“精神亚健康”的影子随处可见,它体现在我们每一个人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存在于 每一个人身上,值得全社会关注。 C.本文第六段在前两段论述的基础上,指出全球化、世俗化的大潮开始侵蚀到人们的 精神生活领域,从更高的层次来论述中心,增强了论证的深度。 D.文中引用南师大中文系教授贺仲明的话,进一步揭示了“精神亚健康”症状的实质, 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E. 禁不住物欲的诱惑,不能泰然面对挫折的人,是因为他们不能正确认识时代的特征, 缺乏社会责任感。 15.本文第二段说:“关注一下我们的周围,随处可以见到‘精神亚健康’的影子,而且它 已经蔓延到各个角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请分点概括。(4 分) 五、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5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20 题。 五月的北平 张恨水 ①能够代表东方建筑美的城市,在世界上,除了北平,恐怕难找第二处了。描写北平的 文字,由国文到外国文,由元代到今日,那是太多了,要把这些文字抄写下来,随便也可以 出百万言的专书。现在要说北平,那真是一部廿四史,无从说起。若写北平的人物,就以目 前而论,由文艺到科学,由最崇高的学者到雕虫小技的绝世能手,这个城圈子里,也俯拾即 是,要一一介绍,也是不可能。北平这个城,特别能吸收有学问、有技巧的人才,宁可在北 平为静止得到生活无告的程度,他们也不肯离开。不要名,也不要钱,就是这样穷困着下去。 这实在是件怪事。你又叫我写哪一位才让圈子里的人过瘾呢? ②静的不好写,动的也不好写,现在是五月(旧的历法是四月),我们还是写点五月的眼 前景物吧。北平的五月,那是一年里的黄金时代。任何树木,都发生了嫩绿的叶子,处处是 绿荫满地。卖芍药花的担子,天天摆在十字街头。洋槐树开着其白如雪的花,在绿叶上一球 球地顶着。街,人家院落里,随处可见。柳絮飘着雪花,在冷静的胡同里飞。枣树也开花了, 在人家的白粉墙头,送出兰花的香味。北平春季多风,但到五月,风季就过去了。市民开始 穿起夹衣,在不暖的阳光里走。北平的公园,既多又大,只要你有工夫,花不成其为数目的 票价,亦可以在锦天绣地、雕栏玉砌的地方消磨一半天。 ③北平的房子,大概都是四合院。这个院子,就可以雄视全国建筑。洋楼带花园,这是 最令人羡慕的新式住房。可是在北平人看来,那太不算一回事了。北平所谓大宅门,哪家不 是七八上十个院子?哪个院子里不是花果扶疏?这且不谈。就是中产之家,除了大院一个
总还有一两个小院相配合。这些院子里,除了石榴树、金鱼缸,到了春深,家家有由屋里度 过寒冬而搬出来的花。而院子里的树木,如丁香、西府海棠、藤萝架、葡萄架、垂柳、洋槐 刺槐、枣树、榆树、山桃、珍珠梅、榆叶梅,也都成了人家极普通的栽植物。这时,都次第 开过花了。尤其槐树,不分大街小巷,不分何种人家,到处都栽着有。在五月里,你如登景 山之巅,对北平城作个岛瞰,你就看到北平市房全参差在绿海里。这绿海就大部分是槐树造 成的 ④洋槐传到北平,似乎不出五十年,所以这类树木,虽也有高到五六丈的,都是树千还 不十分粗。刺槐却是北平的土产,树兜可以合抱,而树身高到十丈的,那也很是平常。洋槐 是树叶子一绿就开花,正在五月,花是成球的开着,串子不长,远望有些像南方的白绣球。 刺槐是七月开花,都是一串串的有些像藤萝,不过是白色的而已。洋槐香浓,刺槐不大香, 所以五月里草绿油油的季节,洋槐开花,最是凑趣。 ⑤在—个中等人家,正院子里,可能就有一两株槐树,或者是一两株枣树。尤其是城北 枣树逐家都有,这是“早子”的谐音,取一个吉利。假使这人家有些盆景(必然有),石榴花 开着火星样的红点,夹竹桃开着粉红的桃花瓣,在上干皆绿的环境中,这几点红色,娇艳绝 伦。北平人又爱随地种草本的花籽,这时大小花秧全都在院子里拔地而出,一寸到几寸长的 不等,全表示了欣欣向荣的样子。北平的屋子,对院子的一方,照例下层是土墙,高二三尺 中层是大玻璃窗,玻璃大得像百货店的货窗相等,上层才是花格活窗。桌子靠墙,总是在大 玻璃窗下。主人翁若是读书伏案写字,一望玻璃窗外的绿色,映入眉宇,那实在是含有诗情 画意的。而且这样的点缀,并不花费主人什么钱的 ⑥北平这个地方,实在适宜于绿树的点缀,而绿树能亭亭如盖的,又莫过于槐树。在东 西长安街,故宫的黄瓦红墙,配上那一碧干株的槐林,简直就是一幅彩画。在古老的胡同里 四五株高槐,映带着平正的土路,低矮的粉墙,行人很少,在白天就让人觉得其意幽深,更 无论月下了。在宽平的马路上,如南北池子,如南北长街,两边槐树整齐划一,连续不断 有三四里之长,远远望去,简直是一条绿街。在古庙门口,红色的墙,半圆的门,几棵大槐 树在庙外拥立,把低矮的庙整个罩在绿荫下,那情调是肃穆典雅的。在伟人的公署门口,槐 树分立在广场两边,好像排列着伟大的仪仗,又加重了几分雄壮之气。太多了,我不能 把它介绍出来。有人说五月的北平,是碧槐城市,那却是一点没有夸张。 ⑦当承平之时,北平人所谓的“好年头儿“。在这个门子,也正是故都人士最悠闲舒适 的日子。在绿荫满街的当儿,卖芍药花的平头车子整车的花蕾推了过去。卖冷食的担孑,在 幽静的胡同里叮当作响,敲着冰盏儿,这很表示这里一切的安定与闲静。渤海来的海味,如 黄花鱼、对虾,放在冰块上卖,已是别有风趣。又如乳油杨梅、蜜饯樱桃、藤萝饼、玫瑰糕 吃起来还带些诗意。公园里绿叶如盖,三海中水碧如油,随处都是令人享受的地方。但是这 一些,我不能也不愿向下写。现在,这里是邻近炮火边沿,对南方人来说这里是第一线了。 北方人吃的面粉,三百多万元袋;南方人吃的米,卖八万多元一斤。穷人固然是朝不保夕 中产之家虽改吃糙粮度日,也不知道这糙粮允许吃多久。街上的槐树虽然还是碧净如前,但 已失去了一切悠闲的点缀。人家院子里,且是不花钱的庭树,还依然送了绿荫来,这绿荫 在人家不是幽丽,乃是凄凄惨惨的象征。谁实为之?孰令致之?我们也就无从问人。《阿房 宫赋》前段写得那样富丽,后面接着是一叹:“秦人不自哀"。现在的北平人,倒不是不自哀 其如他们哀也无益何! 选自《百年百篇经典散文》,长江文艺出版社。有删节 16.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4分)
总还有一两个小院相配合。这些院子里,除了石榴树、金鱼缸,到了春深,家家有由屋里度 过寒冬而搬出来的花。而院子里的树木,如丁香、西府海棠、藤萝架、葡萄架、垂柳、洋槐、 刺槐、枣树、榆树、山桃、珍珠梅、榆叶梅,也都成了人家极普通的栽植物。这时,都次第 开过花了。尤其槐树,不分大街小巷,不分何种人家,到处都栽着有。在五月里,你如登景 山之巅,对北平城作个岛瞰,你就看到北平市房全参差在绿海里。这绿海就大部分是槐树造 成的。 ④洋槐传到北平,似乎不出五十年,所以这类树木,虽也有高到五六丈的,都是树干还 不十分粗。刺槐却是北平的土产,树兜可以合抱,而树身高到十丈的,那也很是平常。洋槐 是树叶子一绿就开花,正在五月,花是成球的开着,串子不长,远望有些像南方的白绣球。 刺槐是七月开花,都是一串串的有些像藤萝,不过是白色的而已。洋槐香浓,刺槐不大香, 所以五月里草绿油油的季节,洋槐开花,最是凑趣。 ⑤在一个中等人家,正院子里,可能就有一两株槐树,或者是一两株枣树。尤其是城北, 枣树逐家都有,这是“早子”的谐音,取—个吉利。假使这人家有些盆景(必然有),石榴花 开着火星样的红点,夹竹桃开着粉红的桃花瓣,在上千皆绿的环境中,这几点红色,娇艳绝 伦。北平人又爱随地种草本的花籽,这时大小花秧全都在院子里拔地而出,一寸到几寸长的 不等,全表示了欣欣向荣的样子。北平的屋子,对院子的一方,照例下层是土墙,高二三尺, 中层是大玻璃窗,玻璃大得像百货店的货窗相等,上层才是花格活窗。桌子靠墙,总是在大 玻璃窗下。主人翁若是读书伏案写字,一望玻璃窗外的绿色,映入眉宇,那实在是含有诗情 画意的。而且这样的点缀,并不花费主人什么钱的。 ⑥北平这个地方,实在适宜于绿树的点缀,而绿树能亭亭如盖的,又莫过于槐树。在东 西长安街,故宫的黄瓦红墙,配上那一碧千株的槐林,简直就是一幅彩画。在古老的胡同里, 四五株高槐,映带着平正的土路,低矮的粉墙,行人很少,在白天就让人觉得其意幽深,更 无论月下了。在宽平的马路上,如南北池子,如南北长街,两边槐树整齐划一,连续不断, 有三四里之长,远远望去,简直是一条绿街。在古庙门口,红色的墙,半圆的门,几棵大槐 树在庙外拥立,把低矮的庙整个罩在绿荫下,那情调是肃穆典雅的。在伟人的公署门口,槐 树分立在广场两边,好像排列着伟大的仪仗,又加重了几分雄壮之气。太多了,我不能一一 把它介绍出来。有人说五月的北平,是碧槐城市,那却是一点没有夸张。 ⑦当承平之时,北平人所谓的“好年头儿”。在这个门子,也正是故都人士最悠闲舒适 的日子。在绿荫满街的当儿,卖芍药花的平头车子整车的花蕾推了过去。卖冷食的担子,在 幽静的胡同里叮当作响,敲着冰盏儿,这很表示这里一切的安定与闲静。渤海来的海味,如 黄花鱼、对虾,放在冰块上卖,已是别有风趣。又如乳油杨梅、蜜饯樱桃、藤萝饼、玫瑰糕, 吃起来还带些诗意。公园里绿叶如盖,三海中水碧如油,随处都是令人享受的地方。但是这 一些,我不能也不愿向下写。现在,这里是邻近炮火边沿,对南方人来说这里是第一线了。 北方人吃的面粉,三百多万元一袋;南方人吃的米,卖八万多元一斤。穷人固然是朝不保夕, 中产之家虽改吃糙粮度日,也不知道这糙粮允许吃多久。街上的槐树虽然还是碧净如前,但 已失去了—切悠闲的点缀。人家院子里,且是不花钱的庭树,还依然送了绿荫来,这绿荫 在人家不是幽丽,乃是凄凄惨惨的象征。谁实为之?孰令致之?我们也就无从问人。《阿房 宫赋》前段写得那样富丽,后面接着是一叹:“秦人不自哀”。现在的北平人,倒不是不自哀, 其如他们哀也无益何! (选自《百年百篇经典散文》,长江文艺出版社。有删节) 16.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北平“特别能吸收有学问、有技巧的人才”,是因为它物产丰富、生活安适 B.作者认为北平的五月最美,而郁达夫觉得故都的秋最美,他们是各见其美 C.“好年头儿”的五月,故都的妙处无法说尽,使得作者“不能也不愿向下写”。 D.文章思路清晰,从久远的元代一直写到“临近炮火边沿”的当下北平。 E.作者用舒缓的笔调将北平五月的“眼前景物”娓娓道来,写出了北平的诗情画意和 安定闲静;语言淡雅,别有韵味。 F.张恨水是现代著名章回小说家,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金粉世家》《啼 笑因缘》《春风沉醉的晚上》后来都被改编为影视作品。 17.解释第①段画线句“现在要说北平,那真是一部廿四史,无从说起”的含义是(2分) 18.(6分) ①从全文看,作者主要通过哪些景物来写五月的北平,它们各有什么特点?(4分 ②这些景物描写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19.作者在文章结尾提到《阿旁宫赋》,作用是什么?(3分) 20.文中说:“街上的槐树虽然还是碧净如前,但已失去了一切悠闲的点缀。人家院子里, 且是不花钱的庭树,还依然送了绿荫来,这绿荫在人家不是幽丽,乃是凄凄惨惨的象征”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谈谈对此的理解。(不少于 200字)(10分)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1.(60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古人为“吟安一个字”,而“拈断数茎须。贾岛说自己“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现代被誉为语言大师的老舍说自己的文章读起来“好像毫不费力,实际上,那不定改了多少 遍!有时候—千多字要写两三天"。如今,在一些青年中前几年流行“驿动"、“酷毙了”等 词语,现在又流行“mm"“恐龙”、“PK"、“粉丝”等。上海规定,从今年3月1日起,凡 在政府文件、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岀现上述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语法规范和汉语造词规律 的网络语言,将被判定为违法行为 注意: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A.北平“特别能吸收有学问、有技巧的人才”,是因为它物产丰富、生活安适。 B.作者认为北平的五月最美,而郁达夫觉得故都的秋最美,他们是各见其美。 C.“好年头儿”的五月,故都的妙处无法说尽,使得作者“不能也不愿向下写”。 D.文章思路清晰,从久远的元代一直写到“临近炮火边沿”的当下北平。 E.作者用舒缓的笔调将北平五月的“眼前景物”娓娓道来,写出了北平的诗情画意和 安定闲静;语言淡雅,别有韵味。 F.张恨水是现代著名章回小说家,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金粉世家》《啼 笑因缘》《春风沉醉的晚上》后来都被改编为影视作品。 17.解释第①段画线句“现在要说北平,那真是一部廿四史,无从说起”的含义是(2 分) 18.(6 分) ① 从全文看,作者主要通过哪些景物来写五月的北平,它们各有什么特点?(4 分) ② 这些景物描写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 分) 19.作者在文章结尾提到《阿旁宫赋》,作用是什么?(3 分) 20.文中说:“街上的槐树虽然还是碧净如前,但已失去了—切悠闲的点缀。人家院子里, 且是不花钱的庭树,还依然送了绿荫来,这绿荫在人家不是幽丽,乃是凄凄惨惨的象征”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谈谈对此的理解。(不少于 200 字)(10 分) 六、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0 分。 21.(60 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古人为“吟安一个字”,而“拈断数茎须”。贾岛说自己“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现代被誉为语言大师的老舍说自己的文章读起来“好像毫不费力,实际上,那不定改了多少 遍!有时候一千多字要写两三天”。如今,在一些青年中前几年流行“驿动”、“酷毙了”等 词语,现在又流行“mm”“恐龙”、“PK”、“粉丝”等。上海规定,从今年 3 月 1 日起,凡 在政府文件、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出现上述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语法规范和汉语造词规律 的网络语言,将被判定为违法行为。 注意: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 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