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语文试卷 高三班姓名学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将第Ⅰ卷的答案填在机读卡,第Ⅱ卷则在答题纸上作答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15分,每小题3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跻身 侪辈剂量济济一堂 光风霁月 B、入殓 眼睑验证横征暴敛 勤俭节约 C、禅让 阐释忌惮箪食壶浆 殚精竭虑 悲怆 寒伧创伤沧海桑田 踉踉跄跄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宛然意气用事 道貌暗然 叶障目,不见泰山 B、斑驳哀兵必胜事得其反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C、陡峭韦编三绝 举棋不定 水能载舟,亦能复舟 D、涅槃无则加勉 无可置疑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把如此深厚的感情_在我的歌声里,希望引起听众的共鸣。 ②要认真清查国有企业现有的资产,防止有人借改革之机国有资 财 ③为了使这个展览办得更加充实,博物馆领导派出多人到老区革 命文物。 A.贯注侵吞搜集B.灌注侵吞搜集 C.贯注鲸吞收集D.灌注鲸吞收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广州混了几年的李一鸣,这次回来搞起了房地产,开着宝马到处跑, 俨然一个大老板,叫人不得不另眼相看。 B.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们双方必须精诚合作,才能把这项造福苏北 百姓的浩大工程做好。 C.随着人事制度的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中尸位素餐的现象将大大减少, 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作风将有很大的转变。 D.今年入夏以来,我们这里的气温一直偏低,给人以六月飞霜的清冷感觉
1 2009 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语文试卷 高三 班 姓名 学号 `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将第 I 卷的答案填在机读卡,第Ⅱ卷则在答题纸上作答。 第 I 卷(选择题,共 30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跻.身 侪.辈 剂.量 济.济一堂 光风霁.月 B、入殓. 眼睑. 验.证 横征暴敛. 勤俭.节约 C、禅.让 阐.释 忌惮. 箪.食壶浆 殚.精竭虑 D、悲怆. 寒伧. 创.伤 沧.海桑田 踉踉跄.跄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宛然 意气用事 道貌暗然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斑驳 哀兵必胜 事得其反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C、陡峭 韦编三绝 举棋不定 水能载舟,亦能复舟 D、涅槃 无则加勉 无可置疑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把如此深厚的感情 在我的歌声里,希望引起听众的共鸣。 ②要认真清查国有企业现有的资产,防止有人借改革之机 国有资 财。 ③为了使这个展览办得更加充实,博物馆领导派出多人到老区 革 命文物。 A.贯注 侵吞 搜集 B.灌注 侵吞 搜集 C.贯注 鲸吞 收集 D.灌注 鲸吞 收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广州混了几年的李一鸣,这次回来搞起了房地产,开着宝马到处跑, 俨然一个大老板,叫人不得不另眼相看 ....。 B.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我们双方必须精诚合作,才能把这项造福苏北 百姓的浩大工程做好。 C.随着人事制度的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中尸位素餐 ....的现象将大大减少, 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作风将有很大的转变。 D.今年入夏以来,我们这里的气温一直偏低,给人以六月飞霜 ....的清冷感觉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在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钓鱼岛的问题上接连采取 错误的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B.人的素质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上,也 体现在精神生活和思想素质的提高上。 C.如果说原来劳动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让广大务工者因为担心“饭碗” 不保而不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权的话,如今劳务工紧缺的状况则为劳务 工有效维权提供了机遇。 D.林老师对自己的教学严格要求,对年轻教师悉心指导,所以我们选他 作学科带头人是当之无愧的 、(15分,每小题3分) 郭翻,字长翔,武昌人也。伯父讷,广州刺史。父察,安城太守。翻少 有志操,辞州郡辟及贤良之举。家于临川,不交世事,惟以渔钓射猎为娱。 居贫无业,欲垦荒田,先立表题,经年无主,然后乃作。稻将熟,有认之者 悉推与之。县令闻而诘之,以稻还翻,翻遂不受。尝以车猎,去家百余里, 道中逢病人,以车送之,徒步而归。其渔猎所得,或从买者,便与之而不取 直,亦不告姓名。由是士庶咸敬贵焉。与翟汤俱为庾亮所荐,公车博士征, 不就。咸康末,乘小船暂归武昌省坟墓,安西将军庾翼以帝舅之重,躬往造 翻,欲强起之。翻曰:“人性各有所短,焉可强逼!”翼又以其船小狭,欲引 就大船。翻曰:“使君不以鄙贱而辱临之,此固野人之舟也。”翼俯屈入其 船中,终日而去。 尝坠刀于水,路人有为取者,因与之。路人不取,固辞,翻曰:“尔向 不取,我岂能得!”路人曰:“我若取此,将为天地鬼神所责矣。”翻知其终
2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在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钓鱼岛的问题上接连采取 错误的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B.人的素质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上,也 体现在精神生活和思想素质的提高上。 C.如果说原来劳动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让广大务工者因为担心“饭碗” 不保而不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权的话,如今劳务工紧缺的状况则为劳务 工有效维权提供了机遇。 D.林老师对自己的教学严格要求,对年轻教师悉心指导,所以我们选他 作学科带头人是当之无愧的。 二、(15 分,每小题 3 分) 郭翻,字长翔,武昌人也。伯父讷,广州刺史。父察,安城太守。翻少 有志操,辞州郡辟及贤良之举。家于临川,不交世事,惟以渔钓射猎为娱。 居贫无业,欲垦荒田,先立表题,经年无主,然后乃作。稻将熟,有认之者, 悉推与之。县令闻而诘之,以稻还翻,翻遂不受。尝以车猎,去家百余里, 道中逢病人,以车送之,徒步而归。其渔猎所得,或从买者,便与之而不取 直,亦不告姓名。由是士庶咸敬贵焉。与翟汤俱为庾亮所荐,公车博士征, 不就。咸康末,乘小船暂归武昌省坟墓,安西将军庾翼以帝舅之重,躬往造 翻,欲强起之。翻曰:“人性各有所短,焉可强逼!”翼又以其船小狭,欲引 就大船。翻曰:“ 使君不以鄙贱而辱临之,此固野人之舟也。”翼俯屈入其 船中,终日而去。 尝坠刀于水,路人有为取者,因与之。路人不取,固辞,翻曰:“尔向 不取,我岂能得!”路人曰:“我若取此,将为天地鬼神所责矣。”翻知其终
不受,复沉刀于水。路人怅焉,乃复沉没取之。翻于是不逆其意,乃以十倍 刀价与之。其廉不受惠,皆此类也。卒于家 (《晋书》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辞州郡辟及贤良之举征召 B.有认之者,悉推与之辞让 翻于是不逆其意 迎合 D.躬往造翻,欲强起之到,往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使君不以鄙贱而辱临之 由是士庶咸敬贵焉 翼又以其船小狭 路人怅焉,乃复沉没取之 A.两个“以”相同,两个“焉”相同 B.两个“以”不同,两个“焉”相同 C.两个“以”相同,两个“焉”不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焉”不同 8.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西将军庾翼以帝舅之重一一安西将军庾翼认为郭翻身为帝舅这 样高贵的身份 B.路人有为取者—一有一个路人为郭翻把刀从水里打捞上来。 C.将为天地鬼神所责矣一一将被天地鬼神责备。 D.其廉不受惠一一他廉洁不受人恩惠。 9.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郭翻坚持做人原则的一组是() ①先立表题 ②乘小船暂归武昌省坟墓 ③此固野人之舟也④复沉刀于水⑤其廉不受惠,皆此类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翻年轻时就有志气,推辞了州郡的征召和贤良的举荐,后来被征召为 公车博士,也没有去就职。 B.郭翻将自己种的稻子送与耕地的主人并用自己的车送病人回家,这些行 为使得做官的人和老百姓们都非常敬重他。 C.当庾亮想起用郭翻时,郭翻认为人的本性中都是有缺陷的,人为的强制 是没有用的,故而他不想做官。 D.郭翻把被打捞上来的刀又一次沉入水底是为了表明自己“廉而不受惠
3 不受,复沉刀于水。路人怅焉,乃复沉没取之。翻于是不逆其意,乃以十倍 刀价与之。其廉不受惠,皆此类也。卒于家。 (《晋书》)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辞州郡辟.及贤良之举 征召 B.有认之者,悉推.与之 辞让 C.翻于是不逆.其意 迎合 D.躬往造.翻,欲强起之 到,往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使君不以.鄙贱而辱临之 由是士庶咸敬贵焉. 翼又以.其船小狭 路人怅焉.,乃复沉没取之 A.两个“以”相同,两个“焉”相同 B.两个“以”不同,两个“焉”相同 C.两个“以”相同,两个“焉”不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焉”不同 8.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安西将军庾翼以帝舅之重——安西将军庾翼认为郭翻身为帝舅这 样高贵的身份。 B.路人有为取者——有一个路人为郭翻把刀从水里打捞上来。 C.将为天地鬼神所责矣——将被天地鬼神责备。 D.其廉不受惠——他廉洁不受人恩惠。 9.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郭翻坚持做人原则的一组是( ) ①先立表题 ② 乘小船暂归武昌省坟墓 ③此固野人之舟也 ④复沉刀于水 ⑤其廉不受惠,皆此类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郭翻年轻时就有志气,推辞了州郡的征召和贤良的举荐,后来被征召为 公车博士,也没有去就职。 B.郭翻将自己种的稻子送与耕地的主人并用自己的车送病人回家,这些行 为使得做官的人和老百姓们都非常敬重他。 C.当庾亮想起用郭翻时,郭翻认为人的本性中都是有缺陷的,人为的强制 是没有用的,故而他不想做官。 D.郭翻把被打捞上来的刀又一次沉入水底是为了表明自己“廉而不受惠
第Ⅱ卷(共120分) 三、(22分) 11.用斜线(/)给下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一富翁不通文墨有借马者柬云偶欲他出告假 骏足一乘翁大怒日我便只一双足如何借得傍友代解 曰:“所谓骏足者,马之称号也。”翁乃大笑曰:“不信畜生也有表号。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1)~(3)题。(10分 绝句(其一) 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注:此诗写于成都草堂。深造次,即太轻率;丁宁,同叮咛。 (1)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自号为_ 他被后人奉为“诗圣” 他的诗被称为“ (2)诗中 字是全诗之纲,概括地说明了诗人 的心情。 (3)此诗在情与景的表现方面与《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作简要分析。 13.将下面的古诗文补充完整。(7分) ① 潦倒新停浊酒杯 ②醉不成欢惨将别, ③银瓶乍破水浆迸, ④故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⑤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⑦寻寻觅觅,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4 第Ⅱ卷(共 120 分) 三、(22 分) 11.用斜线(/)给下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 分) 一 富 翁 不 通 文 墨 有 借 马 者 柬 云 偶 欲 他 出 告 假 骏 足 一 乘 翁 大 怒 曰 我 便 只 一 双 足 如 何 借 得 傍 友 代 解 曰:“所谓骏足者,马之称号也。”翁乃大笑曰:“不信畜生也有表号。”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1)~(3)题。(10 分 ) 绝句(其一) 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注:此诗写于成都草堂。深造次,即太轻率;丁宁,同叮咛。 (1)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自号为 ;他被后人奉为“诗圣”, 他的诗被称为“ ”。 (2)诗中_________二字是全诗之纲,概括地说明了诗人_______ ______ 的心情。 (3)此诗在情与景的表现方面与《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 13.将下面的古诗文补充完整。(7 分) ① ,潦倒新停浊酒杯。 ②醉不成欢惨将别, 。 ③银瓶乍破水浆迸, 。 ④故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⑤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 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 ⑦寻寻觅觅,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四、(10分) 东突”一一历史与现实 长期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一批民族分裂分子想通过 暴力恐怖的手段,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岀去,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也 称“东土耳其斯坦”),我们称之为“东突”恐怖分子 突厥是历史上的一个游牧民族,曾在中亚一带建立了东、西两个突厥汗 国。8世纪中叶,东、西两个突厥汗国相继灭亡,其后裔列入到了其他民族 之中。西突厥的两个部落迁到小亚细亚半岛定居,他们的后代建立了辉煌一 时的奥特曼伊斯兰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其废墟上建立了土耳其共和 国。11世纪以后,有的史籍上提到的“突厥”已不限定于原先的突厥人, 而是对切操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诸民族的共称。与这一概念相关的“突厥 斯坦”是一个地名,在锡尔河边,原本是泛指中亚古突厥人的发祥地。19 世纪末有人主张把生活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至阿尔泰山脉之间的所有操突厥 语的民族组成一个统一的“突厥帝国”,进而有的人把新疆称为“东突厥斯 坦”,以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 19世纪中期,阿富汗人哲马丁鲁提出了联合所有伊斯兰教国家,创立 统一的伊斯兰政治实体的主张,这是泛伊斯兰主义传播的开始。在沙俄统治 下受泛斯拉夫主义压迫的鞑靼人,为了独立,主张建立统一的突厥帝国,于 是泛突厥主义运动也开始兴起了。受这两种思潮的影响,20世纪初,新疆
5 四、 (10 分) “东突”——历史与现实 长期以来,尤其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有一批民族分裂分子想通过 暴力恐怖的手段,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也 称“东土耳其斯坦”),我们称之为“东突”恐怖分子。 突厥是历史上的一个游牧民族,曾在中亚一带建立了东、西两个突厥汗 国。8 世纪中叶,东、西两个突厥汗国相继灭亡,其后裔列入到了其他民族 之中。西突厥的两个部落迁到小亚细亚半岛定居,他们的后代建立了辉煌一 时的奥特曼伊斯兰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其废墟上建立了土耳其共和 国。11 世纪以后,有的史籍上提到的“突厥”已不限定于原先的突厥人, 而是对一切操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诸民族的共称。与这一概念相关的“突厥 斯坦”是一个地名,在锡尔河边,原本是泛指中亚古突厥人的发祥地。19 世纪末有人主张把生活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至阿尔泰山脉之间的所有操突厥 语的民族组成一个统一的“突厥帝国”,进而有的人把新疆称为“东突厥斯 坦”,以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 19 世纪中期,阿富汗人哲马丁鲁提出了联合所有伊斯兰教国家,创立 统一的伊斯兰政治实体的主张,这是泛伊斯兰主义传播的开始。在沙俄统治 下受泛斯拉夫主义压迫的鞑靼人,为了独立,主张建立统一的突厥帝国,于 是泛突厥主义运动也开始兴起了。受这两种思潮的影响,20 世纪初,新疆
开始岀现鼓吹建立“政教合一的东突厥斯坦″的分裂势力,并于30年代初 在咯什建立了“东突厥斯坦回教共和国"。这个政权仅存在于三个月,但它 成为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的开始,新疆的民族分裂主义一直承袭至今。 “东突”分子目前主要有两个活动中心,一个在西方(主要集中在德国、 意大利),另一个在中亚(主要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等国)受极端主义、 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东突”分裂 势力开始建立恐怖组织,使用爆炸、暗杀、纵火、投毒、袭击等手段,在境 内外策划和实施了一系列血腥恐怖的暴力事件。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 2001年,“东突”恐怖势力仅在新疆境内制造了200多起暴力事件。造成 160多人丧生,440多人受伤。尽管“东突”恐怖势力组织比较分散,并受 到相关各国的打击和压制,但它已成为威胁我国社会治安、领土完整和主权 独立的潜在力量。我们要借国际反恐的形势,不遗余力地铲除这些恐怖分子 和分裂势力 14.下列对“东突”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突”是“东突厥斯坦”或“东土耳其斯坦”民族分裂势力的简称。 B.“东突”分裂势力的目标是在新疆建立“东突厥斯坦”,从而达到分 裂中国的目的。 C.“东突”分裂分子都是历史上东突厥汗国的突厥人分散到各地的后裔。 东突”分裂分子目前主要的活动中心在国外:一个在西方,一个在 中 15.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6 开始出现鼓吹建立“政教合一的东突厥斯坦”的分裂势力,并于 30 年代初 在喀什建立了“东突厥斯坦回教共和国”。这个政权仅存在于三个月,但它 成为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的开始,新疆的民族分裂主义一直承袭至今。 “东突”分子目前主要有两个活动中心,一个在西方(主要集中在德国、 意大利),另一个在中亚(主要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等国)。受极端主义、 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影响,20 世纪 90 年代,“东突”分裂 势力开始建立恐怖组织,使用爆炸、暗杀、纵火、投毒、袭击等手段,在境 内外策划和实施了一系列血腥恐怖的暴力事件。据不完全统计,自 1990— 2001 年,“东突”恐怖势力仅在新疆境内制造了 200 多起暴力事件。造成 160 多人丧生,440 多人受伤。尽管“东突”恐怖势力组织比较分散,并受 到相关各国的打击和压制,但它已成为威胁我国社会治安、领土完整和主权 独立的潜在力量。我们要借国际反恐的形势,不遗余力地铲除这些恐怖分子 ...... 和分裂势力。 14.下列对“东突”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突”是“东突厥斯坦”或“东土耳其斯坦”民族分裂势力的简称。 B.“东突”分裂势力的目标是在新疆建立“东突厥斯坦”,从而达到分 裂中国的目的。 C.“东突”分裂分子都是历史上东突厥汗国的突厥人分散到各地的后裔。 D.“东突”分裂分子目前主要的活动中心在国外:一个在西方,一个在 中亚。 15.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鞑靼人和突厥人都是属于阿尔泰语系中突厥语族的民族。 B.在历史上突厥人曾建立过从博斯普鲁斯到阿尔泰山脉之间地域辽阔的 “突厥帝国” C.30年代初新疆民族分裂势力在喀什建立的“东突厥斯坦回教共和国” 是属于政教合一的国家 D.只要“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两种思潮和“极端主义、分 裂主义、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依然存在,新疆民族分裂势力是不会根除 的 16.请简述“东突”分裂势力产生及猖獗的原因。(4分) 五、(18分) 语文天生浪漫(节选) 熊芳芳 让我们再次聆听那遥远的声音—“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 且涟漪。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即便是义愤填膺吧,也是那般的富 有浪漫气息。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更是将古 人的浪漫情怀推向了极致。 语文,从远古走来,从蛮荒走来,从我们祖先浪漫的心灵中走来。 开天辟地的盘古,以身补天的女娲,用刚与柔成就了远古人类对世界与 宇宙浪漫的想象;填海的精卫,逐日的夸父,用血与肉书写了所有生命对自 由与光明不朽的追求。 因着浪漫,四十弃官归隐的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着浪 漫,五十始举进土士的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因着浪漫,王昌龄发出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壮 7
7 A.鞑靼人和突厥人都是属于阿尔泰语系中突厥语族的民族。 B.在历史上突厥人曾建立过从博斯普鲁斯到阿尔泰山脉之间地域辽阔的 “突厥帝国”。 C.30 年代初新疆民族分裂势力在喀什建立的“东突厥斯坦回教共和国” 是属于政教合一的国家。 D.只要“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两种思潮和“极端主义、分 裂主义、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依然存在,新疆民族分裂势力是不会根除 的。 16.请简述“东突”分裂势力产生及猖獗的原因。(4 分) 五、(18 分) 语文天生浪漫(节选) 熊芳芳 让我们再次聆听那遥远的声音—“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 且涟漪。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即便是义愤填膺吧,也是那般的富 有浪漫气息。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更是将古 人的浪漫情怀推向了极致。 语文,从远古走来,从蛮荒走来,从我们祖先浪漫的心灵中走来。 开天辟地的盘古,以身补天的女娲,用刚与柔成就了远古人类对世界与 宇宙浪漫的想象;填海的精卫,逐日的夸父,用血与肉书写了所有生命对自 由与光明不朽的追求。 因着浪漫,四十弃官归隐的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着浪 漫,五十始举进士的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因着浪漫,王昌龄发出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壮
誓言;因着浪漫,李白才会仰天长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语文,从浪漫的心灵出发,走向深广,走向博大。 因着语文,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成了家喻户晓的绝唱;因着语文,木兰从 军的传说成了妇孺皆知的佳话。 因着语文,雪莱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温暖了多少失意者的心 怀;因着语文,但丁的“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激荡着每一个开拓者的 胸襟 因着语文,我们收藏了春的温暖、夏的火热,秋的丰硕、冬的冷峻;因 着语文,我们领略了北国的冰雪,南疆的椰林,西域的雄鹰,东海的潮汐 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睿智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 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它生生不息地传承着人类文明,它涤荡污浊, 提精炼粹,陶冶身心,它汇聚了浪漫又传送着浪漫。 浪漫的语文,呼唤浪漫的情怀。 一个有些浪漫情伓的人,能像范仲淹一样无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也能像王安石一样无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 在最高层"。他们可以心游万仞、精骛八极,更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撑门拄户, 立地擎天。既可以迎来送往,胜友如云,更可以一人一盏一影,孤灯自守黎 明。既可横空出世、笑傲江湖,又可面壁潜心,十年磨剑。入世可如岳飞
8 誓言;因着浪漫,李白才会仰天长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语文,从浪漫的心灵出发,走向深广,走向博大。 因着语文,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成了家喻户晓的绝唱;因着语文,木兰从 军的传说成了妇孺皆知的佳话。 因着语文,雪莱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温暖了多少失意者的心 怀;因着语文,但丁的“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激荡着每一个开拓者的 胸襟。 因着语文,我们收藏了春的温暖、夏的火热,秋的丰硕、冬的冷峻;因 着语文,我们领略了北国的冰雪,南疆的椰林,西域的雄鹰,东海的潮汐。 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睿智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 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它生生不息地传承着人类文明,它涤荡污浊, 提精炼粹,陶冶身心,它汇聚了浪漫又传送着浪漫。 浪漫的语文,呼唤浪漫的情怀。 一个有些浪漫情怀的人,能像范仲淹一样无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也能像王安石一样无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 在最高层”。他们可以心游万仞、精骛八极,更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撑门拄户, 立地擎天。既可以迎来送往,胜友如云,更可以一人一盏一影,孤灯自守黎 明。既可横空出世、笑傲江湖,又可面壁潜心,十年磨一剑。入世可如岳飞
壮怀激烈″,“八干里路云和月”,也可躬耕垄亩如诸葛亮,“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 唯有具备一些浪漫情怀,才可能真正的理解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唯有具备—些浪漫情怀,才可能真正的理解语文,热爱语文,欣赏语文。 因为,语文天生浪漫 浪漫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浪漫是细致的也是博大的,浪漫是喜乐的也 是忧伤的 一分—秒的华年、一朵一朵的笑靥、一句句清风的低语、一帧帧季节的 像片、一些黎明、一些黑夜、发黄的故事、春天的屋檐.并装入生命的 全部流程中,一遍又一遍地再读。让我们的心牵着我们的手,在语文的世界 里徐徐穿行,在真实与浪漫中徐徐穿行 17.文章开头列举了《诗经》中的句子,请简析这样写的好处。(4分) 18.文中列举了大量的名人,其中写陶潜和岳飞,其具体目的一样吗?为什 么?(4分) 答 19.通观全文,“语文”与“浪漫”之间形成了怎样的关系?(4分) 答 20.通读全文,你最欣赏的一点是什么?请围绕你最欣赏的一点简要加以分 析。(6分)
9 “壮怀激烈”,“八千里路云和月”,也可躬耕垄亩如诸葛亮,“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 唯有具备一些浪漫情怀,才可能真正的理解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唯有具备一些浪漫情怀,才可能真正的理解语文,热爱语文,欣赏语文。 因为,语文天生浪漫。 浪漫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浪漫是细致的也是博大的,浪漫是喜乐的也 是忧伤的。 一分一秒的华年、一朵一朵的笑靥、一句句清风的低语、一帧帧季节的 像片、一些黎明、一些黑夜、发黄的故事、春天的屋檐……一并装入生命的 全部流程中,一遍又一遍地再读。让我们的心牵着我们的手,在语文的世界 里徐徐穿行,在真实与浪漫中徐徐穿行。 17.文章开头列举了《诗经》中的句子,请简析这样写的好处。(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列举了大量的名人,其中写陶潜和岳飞,其具体目的一样吗?为什 么?(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通观全文, “语文”与“浪漫”之间形成了怎样的关系?(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通读全文,你最欣赏的一点是什么?请围绕你最欣赏的一点简要加以分 析。(6 分)
六、(10分) 21.请给下面横线填上符合语境、前后连贯的话。(4分) 位专门从事蝴蝶硏究的生物学家在硏究蝴蝶从蛹中挣脱岀来的过程 时,发现其艰难程度令人怜悯。他的妻子实不忍看到蝴蝶岀蛹的艰辛,于是 就用手术刀在蛹上轻轻划了几道痕迹。当她看到蝴蝶轻松从蛹中出来时,欣 慰地笑了。可是不久他们就发现,经“帮助”的蝴蝶身体特别肥大,翅膀特 别小,根本飞不起来。 其实,这个真实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母的过度爱抚,反而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答。 西安—女子夜遇劫匪,不堪威逼跳进了护城河,两劫匪跳河相救,事后 对女子说,“我们只要钱,不要命”;湖北打工女在北京被偷了包,小偷留 下钱却把她的身份证、医疗卡等寄回;陕西位司机开车肇事,连撞三人 在驾车逃逸的同时他拔打120急救电话,使伤者得到及时救治。某重量级 媒体就此发表文章认为:抢劫、偷包和开车撞人后驾车逃逸都是不道德的, 而救人、寄回证件和打120救人又是道德的,两者结合起来应该是“次道 德”,因而认为“次道德的出现也是社会的进步,承认次道德有利于社会的 安定
10 六、(10 分) 21.请给下面横线填上符合语境、前后连贯的话。(4 分) 一位专门从事蝴蝶研究的生物学家在研究蝴蝶从蛹中挣脱出来的过程 时,发现其艰难程度令人怜悯。他的妻子实不忍看到蝴蝶出蛹的艰辛,于是 就用手术刀在蛹上轻轻划了几道痕迹。当她看到蝴蝶轻松从蛹中出来时,欣 慰地笑了。可是不久他们就发现,经“帮助”的蝴蝶身体特别肥大,翅膀特 别小,根本飞不起来。 其实,这个真实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父 母的过度爱抚,反而 。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答。 西安一女子夜遇劫匪,不堪威逼跳进了护城河,两劫匪跳河相救,事后 对女子说,“我们只要钱,不要命”;湖北一打工女在北京被偷了包,小偷留 下钱却把她的身份证、医疗卡等寄回;陕西一位司机开车肇事,连撞三人, 在驾车逃逸的同时他拨打 120 急救电话,使伤者得到及时救治。某重量级 媒体就此发表文章认为:抢劫、偷包和开车撞人后驾车逃逸都是不道德的, 而救人、寄回证件和打 120 救人又是道德的,两者结合起来应该是“次道 德”,因而认为“次道德的出现也是社会的进步,承认次道德有利于社会的 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