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各区2017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2 房山二模 、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小题。 材料 针灸的起源和功效 针灸疗法最早记载于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 寒生满病,其治宜灸。”其中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而针灸的出现,则 更早。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 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减轻的效果。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 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人们已掌握了挖 制、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于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 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一一砭石。从此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 位治疗疾病 砭石又被称为针石,在当时还更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山海经》 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这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 过砭石实物。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 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 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 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 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 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 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后来便成 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砭而刺之”渐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渐发展为灸法。 针灸的功效很多。首先,针灸能疏通经络,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 生理作用。这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 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 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 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其次,针灸能调和阴阳,使人的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改善。这是针 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时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 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方法是通过改善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 成的 再次,针灸能扶正祛邪,可扶助机体正气、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 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 用 (取材于“百 度百科”《针灸》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针灸疗法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 B.针法是用尖利的砭石来刺入身体的某些部位以减轻疼痛的疗法。 C.灸法是点燃树枝或干草来烧灼、烘烤以缓解或解除病痛的疗法
北京市各区 2017 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 2 房山二模 一、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24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8 小题。 材料一 针灸的起源和功效 针灸疗法最早记载于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 寒生满病,其治宜灸。”其中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而针灸的出现,则 更早。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 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减轻的效果。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 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人们已掌握了挖 制、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于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 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从此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 位治疗疾病。 砭石又被称为针石,在当时还更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山海经》 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这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 过砭石实物。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 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 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 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 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 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 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后来便成 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砭而刺之”渐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渐发展为灸法。 针灸的功效很多。首先,针灸能疏通经络,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 生理作用。这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 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 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 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其次,针灸能调和阴阳,使人的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改善。这是针 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时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 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方法是通过改善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 成的。 再次,针灸能扶正祛邪,可扶助机体正气、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 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 用。 (取材于“百 度百科”《针灸》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对针灸疗法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 B. 针法是用尖利的砭石来刺入身体的某些部位以减轻疼痛的疗法。 C. 灸法是点燃树枝或干草来烧灼、烘烤以缓解或解除病痛的疗法
D.具有易于燃烧等特点的艾叶后来成为了灸治的唯一原料。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针灸的功效”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 B.运行气血是针灸治疗主要的生理功能之 C.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D.能发挥扶助机体正气、驱除病邪的作用。 材料二 “中医针灸”申遗成功 2010年11月16日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正式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 录 针灸理论认为,人体作为一个小宇宙通过经络联系在一起,刺激这些经络可以促 进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以恢复健康。这种刺激包括在经络穴位上针刺或燃烧艾 绒(艾叶)的方法,以达到恢复机体平衡,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针刺,是根 据人体的不同状态选择适宜的针具刺激特定的穴位;灸法通常分为直接灸与间接 灸两种,用艾炷接触穴位灸灼,或用艾条与体表保持一定距离热薰穴位。 针灸发源于中国,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 “中医针灸”这个项目的成功申报是对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认可。这对进一步促 进“中医针灸”这一宝贵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华民族优 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和认识,彰显国家软实力,增进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 间的对话与交流,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医针灸”的申报成功,使中医针灸的自然、绿色健康理念与方法,在当今 医学大环境下得到更多的了解、理解和尊重,为传统针灸理论方法提供更加良好 的发展环境。针灸不仅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世 界范围内提高其共享度,使它成为服务于全人类生命健康、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的宝贵资源。 我们将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履行缔约国 的责任,强化“中医针灸”该遗产保护的政策保障力度。 (取材于《“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对针法和灸法共同点的概括,不正确的 项是(3分) A.都因为需要火烧杀菌所以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 B.都通过刺激经络促进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并恢复健康 C.都在特定的穴位上针刺或燃烧艾叶来达到机体的平衡 D.都为了使人的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改善 4.根据“材料二”,下列对“中医针灸”申遗目的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和认识 B.传承、保护和发展“中医针灸”这一宝贵遗产 C.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D.服务于全人类生命健康、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5.下列对材料一、二中出现加点的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砭石:“砭”字与“贬低”中的“贬”字,读音相同
D. 具有易于燃烧等特点的艾叶后来成为了灸治的唯一原料。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针灸的功效”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 B. 运行气血是针灸治疗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 C. 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D. 能发挥扶助机体正气、驱除病邪的作用。 材料二 “中医针灸”申遗成功 2010 年 11 月 16 日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正式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 录”。 针灸理论认为,人体作为一个小宇宙通过经络联系在一起,刺激这些经络可以促 进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以恢复健康。这种刺激包括在经络穴位上针刺或燃烧艾 绒(艾叶)的方法,以达到恢复机体平衡,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针刺,是根 据人体的不同状态选择适宜的针具刺激特定的穴位;灸法通常分为直接灸与间接 灸两种,用艾炷接触穴位灸灼,或用艾条与体表保持一定距离热薰穴位。 针灸发源于中国,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 “中医针灸”这个项目的成功申报是对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认可。这对进一步促 进“中医针灸”这一宝贵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华民族优 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和认识,彰显国家软实力,增进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 间的对话与交流,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医针灸”的申报成功,使中医针灸的自然、绿色健康理念与方法,在当今 医学大环境下得到更多的了解、理解和尊重,为传统针灸理论方法提供更加良好 的发展环境。针灸不仅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世 界范围内提高其共享度,使它成为服务于全人类生命健康、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的宝贵资源。 我们将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履行缔约国 的责任,强化“中医针灸”该遗产保护的政策保障力度。 (取材于《“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对针法和灸法共同点的概括,不正确的 一项是(3 分) A. 都因为需要火烧杀菌所以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 B. 都通过刺激经络促进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并恢复健康 C. 都在特定的穴位上针刺或燃烧艾叶来达到机体的平衡 D. 都为了使人的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改善 4.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中医针灸”申遗目的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和认识 B. 传承、保护和发展“中医针灸”这一宝贵遗产 C. 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D. 服务于全人类生命健康、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5. 下列对材料一、二中出现加点的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砭石:“砭”字与“贬低”中的“贬”字,读音相同
B.热熨:“熨”,音 是烧热、烘烤之意 C.艾炷:“炷”音zh,“艾炷”是指用手工或机器制成的圆锥形艾绒小团 D.热薰:“薰”音xωn,形声字,共17画,第13画是横 材料三 针灸铜人当国礼 国家习主席2017新年首次出访,来到世界卫生组织总部时 有这样一个环节:中国向世卫组织赠送了针灸铜人雕塑。习主席在致辞中 说,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 看到这一幕不禁浮想联翩。2010年,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将其 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去年,欧洲药典上首次出现了66种 中医药材。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已有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欧洲还 建立了209个中医教育机构。如果再联系屠呦呦前年获诺奖,无论从文化层面还 是医学层面,包括针灸在内的中医药,正日益多方位走向世界,被接纳、认同。 文化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这个世界魅力所在。全球化大势中,开放与交 流日渐增多,原本一只只独立的土豆,必然要被装进一个麻袋里,摩擦、碰撞甚 至冲突、交锋都在所难免。对中国来说,走向世界的过程,实际上更是一个文化 交融、文明包容的过程。这些年,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这个过程特别需要学会讲 好中国故事,但究竟该讲什么故事、怎么讲才有好效果,大有玄机 针灸在2010年申遗的时候,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中国申报的项目是中医, 包括中医理论、技能、各种药物、用药原则等,打了很大一个“包”,并不顺利 当然,这也与西医话语体系下中药本身存在的争议有关。后来,中方进行了 调整,把中医针灸作为申遗的优先项目提岀。记得当时专家解释这种调整时是这 样说的:除了针灸有着丰富的中医文化代表性外,特别考虑到它的实践性和技艺 性,考虑到它是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被国际医学界了解得较多,便于外 国人理解。 申遗的成功证明了这种调整的必要和智慧,也给我们一种启迪:一种文化要能被 更多国家和民众理解接受,需要一个合适的载体,需要讲究“文化相融”的一些 技巧。当我们希望把自己的好东西输出、渴望得到更大范围的文化包容及价值认 同时,要找到最易交流的点、最能认同的面、最有说服力的事,才可能让门越开 越大。了解、认识是第一步,互相包容、彼此尊重是第二步,然后才谈得上认同 欣赏乃至合作 这次向世卫组织赠送的针灸铜人塑像,本身也极具故事性。铜人原型诞生于近 l000年前的中国北宋天圣年间。当时,我们聪明智慧的祖先绘制的《铜人腧穴 针灸图经》是世界上第一个针灸国家标准,并铸造了两尊铜人,以立体人体模式 来标注354个经络和针孔穴位,无论是医学价值还是制造工艺,堪称世界瑰宝 两尊“天圣铜人”在历史长河中命运多舛,现存中国的仅是其后世仿品。可想而 知,伴随着针灸铜人身上附着的这些故事被钩沉、翻阅,会有更多人了解中国的 优秀文化,了解中国的沧桑历史 面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我们当然有足够自信。但如何把“自信”转化为 “相互欣赏”“相互信任”,恐怕还需要找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载体,从 感性认知开始,求得理性认同。 (节选自恺理的人民网评《针灸铜人当国礼,从排斥到认同需要“好载体”》) 6.根据材料三,不属于“针灸申遗成功”直接促进了中医药发展的一项是(3 分
B. 热熨:“熨”,音 yùn ,是烧热、烘烤之意。 C. 艾炷:“炷”音 zhù,“艾炷”是指用手工或机器制成的圆锥形艾绒小团。 D. 热薰:“薰”音 xūn,形声字,共 17 画,第 13 画是横。 材料三 针灸铜人当国礼 国 家 习 主 席 2017 新年首次出访,来到世界卫生组织总部时, 有这样一个环节:中国向世卫组织赠送了针灸铜人雕塑。习 主 席在致辞中 说,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 看到这一幕不禁浮想联翩。2010 年,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将其 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去年,欧洲药典上首次出现了 66 种 中医药材。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已有 103 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欧洲还 建立了 209 个中医教育机构。如果再联系屠呦呦前年获诺奖,无论从文化层面还 是医学层面,包括针灸在内的中医药,正日益多方位走向世界,被接纳、认同。 文化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这个世界魅力所在。全球化大势中,开放与交 流日渐增多,原本一只只独立的土豆,必然要被装进一个麻袋里,摩擦、碰撞甚 至冲突、交锋都在所难免。对中国来说,走向世界的过程,实际上更是一个文化 交融、文明包容的过程。这些年,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这个过程特别需要学会讲 好中国故事,但究竟该讲什么故事、怎么讲才有好效果,大有玄机。 针灸在 2010 年申遗的时候,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中国申报的项目是中医, 包括中医理论、技能、各种药物、用药原则等,打了很大一个“包”,并不顺利 ——当然,这也与西医话语体系下中药本身存在的争议有关。后来,中方进行了 调整,把中医针灸作为申遗的优先项目提出。记得当时专家解释这种调整时是这 样说的:除了针灸有着丰富的中医文化代表性外,特别考虑到它的实践性和技艺 性,考虑到它是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被国际医学界了解得较多,便于外 国人理解。 申遗的成功证明了这种调整的必要和智慧,也给我们一种启迪:一种文化要能被 更多国家和民众理解接受,需要一个合适的载体,需要讲究“文化相融”的一些 技巧。当我们希望把自己的好东西输出、渴望得到更大范围的文化包容及价值认 同时,要找到最易交流的点、最能认同的面、最有说服力的事,才可能让门越开 越大。了解、认识是第一步,互相包容、彼此尊重是第二步,然后才谈得上认同、 欣赏乃至合作。 这次向世卫组织赠送的针灸铜人塑像,本身也极具故事性。铜人原型诞生于近 1000 年前的中国北宋天圣年间。当时,我们聪明智慧的祖先绘制的《铜人腧穴 针灸图经》是世界上第一个针灸国家标准,并铸造了两尊铜人,以立体人体模式 来标注 354 个经络和针孔穴位,无论是医学价值还是制造工艺,堪称世界瑰宝。 两尊“天圣铜人”在历史长河中命运多舛,现存中国的仅是其后世仿品。可想而 知,伴随着针灸铜人身上附着的这些故事被钩沉、翻阅,会有更多人了解中国的 优秀文化,了解中国的沧桑历史。 面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我们当然有足够自信。但如何把“自信”转化为 “相互欣赏”“相互信任”,恐怕还需要找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载体,从 感性认知开始,求得理性认同。 (节选自恺理的人民网评《针灸铜人当国礼,从排斥到认同需要“好载体”》) 6. 根据材料三,不属于“针灸申遗成功”直接促进了中医药发展的一项是(3 分)
A.中医药材出现在欧洲药典上 B.众多中医教育机构在欧洲建立 C.针灸在一部分世卫会员国被允许使用 D.中国向世卫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塑 7.根据“材料三”,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包括针灸在内的中医药正多方位走向世界并被接纳、认同 B.习主席代表中国向世卫组织赠送了一尊针灸铜人雕塑原型 C.针灸有着丰富的中医文化代表性及巨大的实践性和技艺性 D.中国希望把自己的好东西输出并得到文化包容及价值认同 8.习主席在世界卫生组织总部致辞时说“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 统医学”,结合上面三则材料,谈谈为什么要继承、发展、利用我国的传统医学 (分) 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3分)D.【解析:具有易于燃烧等特点的艾叶后来成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 料。】 2.(3分)B.【解析: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经络) 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 3.(3分)A.【解析:远古时期的石器时代出现针法(不需要火烧杀菌),灸法 (需要火烧杀菌)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 4.(3分)C.【解析:申遗的成功不是目的(原文的段落:申报成功不是目的 而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也是中医针灸获得更好发展的良机,我们将按 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精神,履行缔约国责任,强化 该遗产保护的政策保障力度。我们相信,中医针灸在全社会的认知度将会进一步 提升,与国际社会的对话交流更为增强,在更大范围传承和发展这一人类文化遗 产,为全人类的生命健康保障,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更 积极的作用。)】 5.(2分)A.【解析:砭石:“砭”字与“贬低”中的“贬”字,读音不相同 砭”字音bian,“贬”字音bian。D项补充解析:“薰”笔画:横、竖、竖、 撇、横、竖、横折、点、撇、横、竖、横、横、点、点、点、点。第13画是横。】 6.(3分)D.【解析:D项所述在于宣传中国优秀文化,不能直接体现“促进了 中医药发展”】 7.(3分)B.【解析:“代表中国向世卫组织赠送了一尊针灸铜人雕塑仿品” (因为两尊“天圣铜人”在历史长河中命运多舛,现存中国的仅是其后世仿 品。)】 8.(4分)【提示:从文化角度和医学角度回答,意思对即可。】 昌平二模 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 茶起源于中国。虽然神农氏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只是传说,但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源 于我国唐代却是不争的事实
A.中医药材出现在欧洲药典上 B.众多中医教育机构在欧洲建立 C.针灸在一部分世卫会员国被允许使用 D.中国向世卫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塑 7. 根据“材料三”,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包括针灸在内的中医药正多方位走向世界并被接纳、认同 B. 习 主 席 代表中国向世卫组织赠送了一尊针灸铜人雕塑原型 C. 针灸有着丰富的中医文化代表性及巨大的实践性和技艺性 D. 中国希望把自己的好东西输出并得到文化包容及价值认同 8.习 主 席 在世界卫生组织总部致辞时说“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 统医学”,结合上面三则材料,谈谈为什么要继承、发展、利用我国的传统医学。 (4 分) 一、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24 分。 1.(3 分)D. 【解析:具有易于燃烧等特点的艾叶后来成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 料。】 2.(3 分)B.【解析: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经络) 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 3.(3 分)A.【解析:远古时期的石器时代出现针法(不需要火烧杀菌),灸法 (需要火烧杀菌)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 4.(3 分)C.【解析:申遗的成功不是目的(原文的段落:申报成功不是目的, 而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也是中医针灸获得更好发展的良机,我们将按 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精神,履行缔约国责任,强化 该遗产保护的政策保障力度。我们相信,中医针灸在全社会的认知度将会进一步 提升,与国际社会的对话交流更为增强,在更大范围传承和发展这一人类文化遗 产,为全人类的生命健康保障,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更 积极的作用。)】 5.(2 分)A. 【解析:砭石:“砭”字与“贬低”中的“贬”字,读音不相同。 “砭”字音 biān,“贬”字音 biǎn。D 项补充解析:“薰”笔画:横、竖、竖、 撇、横、竖、横折、点、撇、横、竖、横、横、点、点、点、点。第 13 画是横。】 6.(3 分)D.【解析:D 项所述在于宣传中国优秀文化,不能直接体现“促进了 中医药发展”】 7.(3 分)B.【解析:“ 代表中国向世卫组织赠送了一尊针灸铜人雕塑仿品” (因为两尊“天圣铜人”在历史长河中命运多舛,现存中国的仅是其后世仿 品。)】 8.(4 分)【提示:从文化角度和医学角度回答,意思对即可。】 昌平二模 一、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24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8 题。 材料一 茶起源于中国。虽然神农氏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只是传说,但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源 于我国唐代却是不争的事实
自唐开元年间起,唐人上自天子,下至黎民百姓,几乎所有人都不同程度地饮茶。 唐人饮茶已开始注重品饮艺术,这与唐之前的茶主要作为药用或者是粗放型解渴 的饮用形式相比,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唐朝中叶盛行煎茶法,煎茶用的是饼茶, 将饼茶加工成细末状的茶末,再进行煎煮。陆羽的《茶经》将饮茶分为赏茶、鉴 水、列具、烹煮、品饮等若干环节,每个环节都使人置身于美的境界之中,这就 把饮茶的方法程序化了,并辅以美学思想,从而形成优美的意境和韵律,将饮茶 上升到艺术的高度 在宋代,茶不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是“开门七件事”之一,而 且饮茶的风俗深入到民间生活的各个方面。当时,开封、临安两都茶肆、茶坊林 立,客来敬茶的礼俗也已广为流传。与唐代相比,宋代茶文化有了明显的变化,饮 茶方法在唐代陆羽的基础上又迈进了一步,由原来的煎茶法发展成为更为髙雅 的点茶法。点茶法比唐代煎茶法更讲究,追求茶的真香、真味,不掺任何杂质, 时的时尚还十分注重点茶过程中的动作优美协调。较之于唐代煎茶,宋人更喜爱 典雅精致的点茶艺术。 元代虽然历史较短,但在饮茶法上却进一步走向成熟。唐宋时期人们饮茶时加入 葱、姜、盐等调料与茶混煮的习惯,到了元代逐渐被摈弃,采用更为简单的“清 饮”方式。元代人已开始普遍使用茶叶或茶末煎煮饮茶,不加或少加调料。这种 简便、纯粹的“清饮”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茶文化发展到明代,发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随着茶叶加工方法的简化, 茶的品饮方式也走向简单化,盛行了几个世纪的唐宋煎点饮茶法变革成了用沸水 冲泡的瀹饮法,“瀹”有“浸、渍”的意思。瀹饮法,即以沸水直接冲泡茶叶的 方法。这种沸水冲泡散茶的饮用方法逐渐取代了煎点法的主导地位,成为中国人 至今都普遍使用的饮茶方法 (取材于姜天喜《论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茶起源于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可追溯到神农氏时期 B.唐之前粗放型解渴的饮茶方式到唐代演变为煎茶法。 C.宋代点茶法比唐代更高雅,注重动作的优美协调 D.从元至明的饮茶法越来越简单化,并流传至今。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从唐至今饮茶风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沸水冲泡是一贯的饮茶方法 B.中国人普遍喜欢饮茶 C.饮茶讲究典雅精致的艺术 D.饮茶追求茶叶的真香、真味 材料 从词义上说,茶道指基于茶自身的性质而淬炼出的精神世界。茶道正是以茶为载 体在品茗中以茶说事、以茶喻理、以茶论道。从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关联角度上看, 中国茶道的具体内容可以表达为如下三个方面,即闲、隐、乐。三者统一到人, 媒介是茶 “闲”就是有工夫,并且肯在茶上下功夫,茶因闲得以成就,闲因茶得以充实。 时间上的闲只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心理上、精神上的闲,关键在于一种生活态 度,即从容应对,等闲看待苦难沧桑,视荣辱或声誉为身外物,置之度外,心中 只有茶,将我融于茶,将茶化作我。这样的“闲”正是精神成长、自我发掘和自
自唐开元年间起,唐人上自天子,下至黎民百姓,几乎所有人都不同程度地饮茶。 唐人饮茶已开始注重品饮艺术,这与唐之前的茶主要作为药用或者是粗放型解渴 的饮用形式相比,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唐朝中叶盛行煎茶法,煎茶用的是饼茶, 将饼茶加工成细末状的茶末,再进行煎煮。陆羽的《茶经》将饮茶分为赏茶、鉴 水、列具、烹煮、品饮等若干环节,每个环节都使人置身于美的境界之中,这就 把饮茶的方法程序化了,并辅以美学思想, 从而形成优美的意境和韵律 ,将饮茶 上升到艺术的高度。 在宋代,茶不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是“开门七件事”之一,而 且饮茶的风俗深入到民间生活的各个方面。当时,开封、临安两都茶肆、茶坊林 立,客来敬茶的礼俗也已广为流传。与唐代相比,宋代茶文化有了明显的变化,饮 茶方法在唐代陆羽的基础上又迈进了一步, 由原来的煎茶法发展成为更为高雅 的点茶法。点茶法比唐代煎茶法更讲究,追求茶的真香、真味,不掺任何杂质,当 时的时尚还十分注重点茶过程中的动作优美协调。较之于唐代煎茶,宋人更喜爱 典雅精致的点茶艺术。 元代虽然历史较短,但在饮茶法上却进一步走向成熟。唐宋时期人们饮茶时加入 葱、姜、盐等调料与茶混煮的习惯, 到了元代逐渐被摈弃,采用更为简单的“清 饮”方式。元代人已开始普遍使用茶叶或茶末煎煮饮茶,不加或少加调料。这种 简便、纯粹的“清饮”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茶文化发展到明代,发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随着茶叶加工方法的简化, 茶的品饮方式也走向简单化,盛行了几个世纪的唐宋煎点饮茶法变革成了用沸水 冲泡的瀹饮法,“瀹”有“浸、渍”的意思。瀹饮法, 即以沸水直接冲泡茶叶的 方法。这种沸水冲泡散茶的饮用方法逐渐取代了煎点法的主导地位,成为中国人 至今都普遍使用的饮茶方法。 (取材于姜天喜《论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茶起源于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可追溯到神农氏时期。 B. 唐之前粗放型解渴的饮茶方式到唐代演变为煎茶法。 C. 宋代点茶法比唐代更高雅,注重动作的优美协调。 D. 从元至明的饮茶法越来越简单化,并流传至今。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从唐至今饮茶风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沸水冲泡是一贯的饮茶方法 B. 中国人普遍喜欢饮茶 C. 饮茶讲究典雅精致的艺术 D. 饮茶追求茶叶的真香、真味 材料二 从词义上说,茶道指基于茶自身的性质而淬炼出的精神世界。茶道正是以茶为载 体在品茗中以茶说事、以茶喻理、以茶论道。从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关联角度上看, 中国茶道的具体内容可以表达为如下三个方面,即闲、隐、乐。三者统一到人, 媒介是茶。 “闲”就是有工夫,并且肯在茶上下功夫,茶因闲得以成就,闲因茶得以充实。 时间上的闲只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心理上、精神上的闲,关键在于一种生活态 度,即从容应对,等闲看待苦难沧桑,视荣辱或声誉为身外物,置之度外,心中 只有茶,将我融于茶,将茶化作我。这样的“闲”正是精神成长、自我发掘和自
由意志伸张所必备的思想品质,得闲之真谛的人才会在意向内观照,求取独立的 自我。 茶道中的“隐”揭示的是茶人、饮者在社会生活中如何立身的大问题。隐后返本 身处闹市求心安,身处高位知进退,隐与显是一对相互依托的对立统一,隐后再 显的是本真的我,不忘初心,为人处世不忘己身。“隐”要有强大的内心支持才 可持久,避喧嚣而处落寞,离繁华而安清贫,这非一般人可为。陆羽在《茶经 里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他不是说喝茶后,人 就自动获得了“精行俭德”,相反,那些本就“精行俭德之人”是最宜饮茶的 陆羽的意思十分明了,那就是人选择了茶,茶的德行是人的德性之外显,饮者之 品性投射到茶这一实物上 “乐”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主张。孔子曾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孟子 提出“与民同乐”,《太平经》云:“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汲汲若渴,乃 后可也。”中国文化传统更加倾心于“德乐合一”,如助人为乐、乐于助人、乐 善好施,都是将行善、助人与快乐联系在一起。这样的快乐是一种因所认同的价 值得到实现而产生的内心愉悦,是一种精神快乐,体现了“众乐乐”般的精神快 感。中国茶道之乐重申了对人身处其中境遇的关切,因此,中国茶道具有平实的 表现形式和生活化的现实关怀 (取材于李萍《中国文化传统与茶道四境说》) 3.下列对材料二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淬炼:淬,读作“cui”。 B.载体:载,书写的第九笔是撇(丿)。 C.置之度外:度,义同“气度不凡”中的“度”。 D.众乐乐:乐,“快乐”之意 4.根据材料二,下列诗句表达的意境不符合茶道中“隐”的一项是(3分)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陶渊明《饮酒》) B.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C.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王维《田园乐》) D.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雨过山村》) 5.根据材料二,下列对茶道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闲”不是指时间上的闲,重要的是一种生活态度 B.茶道中的“隐”是指要避开喧嚣繁华而隐居山林 C.陆羽认为饮茶可以使人成为“精行俭德之人” D.茶道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德乐合一”的乐观精神。 材料三 明代的书画家徐渭被世人称为“茶痴”,他明确提出了宜茶境界说,认为物境、 艺境、人境、心境俱美者乃宜茶最髙境界。物境指饮茶的环境,主要指不是人为 建造的居室、楼宇,而是自然天成、幽静清雅的场所,如竹海、梅林、泉边、湖 畔等。艺境指使用器具的造型、冲泡或饮用之法的得体、抚琴弄箫的声乐等共同 构成的雅致脱俗的氛围。人境则指嘉宾来客与主人的融洽关系,专心于饮茶,彼 此声气相投、趣味相和。心境指在饮茶中忘却世间万象,人与茶、茶与人合二为 一心悟道,由此求得心胸的物我两忘、豁然开朗
由意志伸张所必备的思想品质,得闲之真谛的人才会在意向内观照,求取独立的 自我。 茶道中的“隐”揭示的是茶人、饮者在社会生活中如何立身的大问题。隐后返本, 身处闹市求心安,身处高位知进退,隐与显是一对相互依托的对立统一,隐后再 显的是本真的我,不忘初心,为人处世不忘己身。“隐”要有强大的内心支持才 可持久,避喧嚣而处落寞,离繁华而安清贫,这非一般人可为。陆羽在《茶经》 里说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他不是说喝茶后,人 就自动获得了“精行俭德”,相反,那些本就“精行俭德之人”是最宜饮茶的, 陆羽的意思十分明了,那就是人选择了茶,茶的德行是人的德性之外显,饮者之 品性投射到茶这一实物上。 “乐”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主张。孔子曾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孟子 提出“与民同乐”,《太平经》云:“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汲汲若渴,乃 后可也。”中国文化传统更加倾心于“德乐合一”,如助人为乐、乐于助人、乐 善好施,都是将行善、助人与快乐联系在一起。这样的快乐是一种因所认同的价 值得到实现而产生的内心愉悦,是一种精神快乐,体现了“众乐乐”般的精神快 感。中国茶道之乐重申了对人身处其中境遇的关切,因此,中国茶道具有平实的 表现形式和生活化的现实关怀。 (取材于李萍《中国文化传统与茶道四境说》) 3.下列对材料二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淬炼:淬,读作“cuì”。 B. 载体:载,书写的第九笔是撇(丿)。 C. 置之度外:度,义同“气度不凡”中的“度”。 D. 众乐乐:乐,“快乐”之意。 4. 根据材料二,下列诗句表达的意境不符合茶道中“隐”的一项是(3 分) A.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陶渊明《饮酒》) B.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C.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王维《田园乐》) D.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王建《雨过山村》) 5.根据材料二,下列对茶道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闲”不是指时间上的闲,重要的是一种生活态度。 B. 茶道中的“隐”是指要避开喧嚣繁华而隐居山林。 C. 陆羽认为饮茶可以使人成为“精行俭德之人”。 D. 茶道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德乐合一”的乐观精神。 材料三 明代的书画家徐渭被世人称为“茶痴”,他明确提出了宜茶境界说,认为物境、 艺境、人境、心境俱美者乃宜茶最高境界。物境指饮茶的环境,主要指不是人为 建造的居室、楼宇,而是自然天成、幽静清雅的场所,如竹海、梅林、泉边、湖 畔等。艺境指使用器具的造型、冲泡或饮用之法的得体、抚琴弄箫的声乐等共同 构成的雅致脱俗的氛围。人境则指嘉宾来客与主人的融洽关系,专心于饮茶,彼 此声气相投、趣味相和。心境指在饮茶中忘却世间万象,人与茶、茶与人合二为 一,一心悟道,由此求得心胸的物我两忘、豁然开朗
茶道四境界不是人生境界,也非道德境界,它只是对生活情趣的关注,在匆忙、 庸常的日常生活中寻找情投意合的同道,在刻意营造出的人为环境中折射当事人 的思绪和体悟,这就是生活的闲、人生的隐和现世的乐。 中国传统茶道的四境说所讲的茶道不是在用时间来衡量,相反,只在乎空间。中 国人喝茶可以从早到晚,时间似乎停滞了,时间的意义消逝了,重要的是喝的什 么茶、用的什么茶具、所处怎样的环境和心境,这些都是空间要素。中国茶道弱 化了时间维度,突出了空间维度,饮者共处的空间的属性得到充分阐发。据说真 正谙茶者在头三杯不事任何言语,静静品茶,全身心关注茶主泡茶的一举一动 用心体会茶汤之味、茶器之美、茶艺之精、茶席之雅等等。品茶过程中茶者的思 想沟通不是靠语言传递,而是靠共感,情感共鸣,这样的情感分享与特定的场景 及其要素相匹配,它是以彼此共在、身心在场为其表现形式的。 (取材于李萍《中国文化传统与茶道四境说》) 6.根据材料三,下列对茶道四境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渭认为饮茶的物境包括使用的器具、冲泡的方法、声乐氛围等 B.茶道四境不仅体现了生活的情趣,也体现了道德境界的追求 C.传统茶道的四境只在乎空间要素而弱化了时间维度。 D.真正懂茶的人在品茶的全过程中是不能用语言交流的。 7.阅读下面《红楼梦》片段,回答问题。 ①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 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 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 ②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 只见妙玉让他二人在耳房内,宝钗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 ③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爬斝”三个隶 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 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 篆字,镌着“点犀{乔皿}”。妙玉斟了一{乔皿}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 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 ④“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 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 了 根据上面《红楼梦》片段,以及本大题三个材料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3分) A.从贾母等人饮茶的方法可以判断,他们的饮茶法不属于煎茶法。 B.妙玉单叫宝钗、黛玉去耳房饮茶,体现了茶道四境中的“人境”。 C.妙玉给宝钗、黛玉的茶具很珍贵,只将自己用的茶具给宝玉,说明男女有别。 D.妙玉深谙茶道,对泡茶的用水非常讲究,表现她恬淡、孤傲、清高的性格。 8.当代人应如何继承传统茶道蕴含的文化精神呢?请根据三则材料的内容,提 三条建议。(5分) 、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2分)A(茶文化形成于唐代) 2.(2分)B(A沸水冲泡是明代至今的饮茶法;CD都是宋代饮茶风俗)
茶道四境界不是人生境界,也非道德境界,它只是对生活情趣的关注,在匆忙、 庸常的日常生活中寻找情投意合的同道,在刻意营造出的人为环境中折射当事人 的思绪和体悟,这就是生活的闲、人生的隐和现世的乐。 中国传统茶道的四境说所讲的茶道不是在用时间来衡量,相反,只在乎空间。中 国人喝茶可以从早到晚,时间似乎停滞了,时间的意义消逝了,重要的是喝的什 么茶、用的什么茶具、所处怎样的环境和心境,这些都是空间要素。中国茶道弱 化了时间维度,突出了空间维度,饮者共处的空间的属性得到充分阐发。据说真 正谙茶者在头三杯不事任何言语,静静品茶,全身心关注茶主泡茶的一举一动, 用心体会茶汤之味、茶器之美、茶艺之精、茶席之雅等等。品茶过程中茶者的思 想沟通不是靠语言传递,而是靠共感,情感共鸣,这样的情感分享与特定的场景 及其要素相匹配,它是以彼此共在、身心在场为其表现形式的。 (取材于李萍《中国文化传统与茶道四境说》) 6.根据材料三,下列对茶道四境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徐渭认为饮茶的物境包括使用的器具、冲泡的方法、声乐氛围等。 B. 茶道四境不仅体现了生活的情趣,也体现了道德境界的追求。 C. 传统茶道的四境只在乎空间要素而弱化了时间维度。 D. 真正懂茶的人在品茶的全过程中是不能用语言交流的。 7. 阅读下面《红楼梦》片段,回答问题。 ①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 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 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 ②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 只见妙玉让他二人在耳房内,宝钗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 ③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瓟斝”三个隶 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 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 篆字,镌着“点犀{乔皿}”。妙玉斟了一{乔皿}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 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 ④“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 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 了。” 根据上面《红楼梦》片段,以及本大题三个材料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3 分) A.从贾母等人饮茶的方法可以判断,他们的饮茶法不属于煎茶法。 B.妙玉单叫宝钗、黛玉去耳房饮茶,体现了茶道四境中的“人境”。 C.妙玉给宝钗、黛玉的茶具很珍贵,只将自己用的茶具给宝玉,说明男女有别。 D.妙玉深谙茶道,对泡茶的用水非常讲究,表现她恬淡、孤傲、清高的性格。 8.当代人应如何继承传统茶道蕴含的文化精神呢?请根据三则材料的内容,提 三条建议。(5 分) 一、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24 分。 1.(2 分)A(茶文化形成于唐代) 2.(2 分)B(A 沸水冲泡是明代至今的饮茶法;C D 都是宋代饮茶风俗)
3.(3分)C(置之度外:度,所打算或计较的;气度不凡:度,人的气质或姿 态) 4.(3分)D(D句写雨过山村时作者所见的景象) 5.(3分)D(A时间上的闲也是一方面;B“隐居山林”原文无依据;C应为“精 行俭德之人”最宜饮茶) 6.(3分)C(A“物境”应为“艺境”;B原文是“非道德之境”;D原文是“真 正谙茶者在头三杯不事任何言语”) 7.(3分)C(“说明男女有别”有误,妙玉把自己的茶具给宝玉用,说明她对 宝玉情有独钟) 8.(5分)①饮茶不只是解渴,还要通过饮茶得到审美的艺术享受;②饮茶不只 是外在的形式,更要追求闲适、平和、乐观的人生态度;③饮茶时选择幽静的环 境、精美的茶具、志同道合的饮者,在饮茶中注重心灵的感悟。(答出一点给2 分,两点3分,三点5分)
3.(3 分)C(置之度外:度,所打算或计较的;气度不凡:度,人的气质或姿 态) 4.(3 分)D(D 句写雨过山村时作者所见的景象) 5.(3 分)D(A 时间上的闲也是一方面;B“隐居山林”原文无依据;C 应为“精 行俭德之人”最宜饮茶) 6.(3 分)C(A“物境”应为“艺境”;B 原文是“非道德之境”;D 原文是“真 正谙茶者在头三杯不事任何言语”) 7.(3 分)C(“说明男女有别”有误,妙玉把自己的茶具给宝玉用,说明她对 宝玉情有独钟) 8.(5 分)①饮茶不只是解渴,还要通过饮茶得到审美的艺术享受;②饮茶不只 是外在的形式,更要追求闲适、平和、乐观的人生态度;③饮茶时选择幽静的环 境、精美的茶具、志同道合的饮者,在饮茶中注重心灵的感悟。(答出一点给 2 分,两点 3 分,三点 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