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普通昆虫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内容包含昆虫形态学、昆虫分类学、昆虫生物学、昆虫生 理学和昆虫生态学五大基础学科。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学习“农业昆虫学”等专业课,以及今后从事有关昆虫学的科研、 生产和开发等工作奠定基础。主要任务是学习和掌握昆虫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国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昆虫体躯的基本结构 2、掌握昆虫纲常见目的主要特征,能正确识别与农业上关系密切的各科 3、掌握昆虫各个阶段的生命活动特征 4、掌握昆虫纲各内部器官的基本构造及生理功能: 5、掌握环境条件对昆虫的影响规律。国 、课程内容 绪论 第一章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二章 昆虫的生物学 第三章昆虫的内部器官与功能 第四章昆虫的分类 第五章昆虫生态学 绪论曰 节肢动物门的特征 二、昆虫纲的特征 节肢动物其他纲的特征 节肢动物门中,还有五个比较重要的纲,即蛛形纲、甲壳纲、唇足纲、重足纲和结合纲。介绍主要纲的特征及与 昆虫纲在演化上的关系。 四、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要求讲授昆虫在地球上如此繁荣的原因及对人类的有益和有害方面 五、昆虫学的内容和任务 六、我国在昆虫学方面的成就 本章的重点是昆虫纲的特征,昆虫发生的特点及成为动物界最繁荣类群的原因。回 第一章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一节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昆虫体躯的分节和分段 体节、体面、骨化区的划分 三、内脊、内突、沟、缝及内骨骼的形成 四、体躯的分节方式 (一)初生分节方式 (二)后生分节方式 五、附肢及其位置 )附肢的概念 二)节肢动物附肢的构造 (三)附肢在昆虫体上的演化 第二节昆虫的头部 、昆虫的头壳 (一)头部的分节一-由4~6节组成,四节说和六节说的依据 (二)头壳的构造和分区 1、头部的沟和缝一一头盖缝(蜕裂线)、额唇基沟、额颊沟、颊下沟、后头沟和次后头沟。 2、头部的分区一一颅顶、额区、唇基区、颊区、颊下区、后头区和次后头区
一、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普通昆虫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内容包含昆虫形态学、昆虫分类学、昆虫生物学、昆虫生 理学和昆虫生态学五大基础学科。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学习“农业昆虫学”等专业课,以及今后从事有关昆虫学的科研、 生产和开发等工作奠定基础。主要任务是学习和掌握昆虫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昆虫体躯的基本结构; 2、掌握昆虫纲常见目的主要特征,能正确识别与农业上关系密切的各科; 3、掌握昆虫各个阶段的生命活动特征; 4、掌握昆虫纲各内部器官的基本构造及生理功能; 5、掌握环境条件对昆虫的影响规律。 三、课程内容 绪论 第一章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二章 昆虫的生物学 第三章 昆虫的内部器官与功能 第四章 昆虫的分类 第五章 昆虫生态学 绪 论 一、节肢动物门的特征 二、昆虫纲的特征 三、节肢动物其他纲的特征 节肢动物门中,还有五个比较重要的纲,即蛛形纲、甲壳纲、唇足纲、重足纲和结合纲。介绍主要纲的特征及与 昆虫纲在演化上的关系。 四、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要求讲授昆虫在地球上如此繁荣的原因及对人类的有益和有害方面。 五、昆虫学的内容和任务 六、我国在昆虫学方面的成就 本章的重点是昆虫纲的特征,昆虫发生的特点及成为动物界最繁荣类群的原因。 第一章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一节 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一、昆虫体躯的分节和分段 二、体节、体面、骨化区的划分 三、内脊、内突、沟、缝及内骨骼的形成 四、体躯的分节方式 (一) 初生分节方式 (二)后生分节方式 五、附肢及其位置 (一)附肢的概念 (二)节肢动物附肢的构造 (三)附肢在昆虫体上的演化 第二节 昆虫的头部 一、昆虫的头壳 (一)头部的分节----由 4~6 节组成,四节说和六节说的依据 (二)头壳的构造和分区 1、头部的沟和缝--头盖缝(蜕裂线)、额唇基沟、额颊沟、颊下沟、后头沟和次后头沟。 2、头部的分区--颅顶、额区、唇基区、颊区、颊下区、后头区和次后头区
3、头部的内骨一一幕骨(包括幕骨前臂、幕骨后臂、幕骨背臂和幕骨桥)的产生。 (三)昆虫头部的变异 (四)昆虫的头式及其意义 (一)触角(构造、类型、功能) (二)复眼和单眼 1、复眼的组成及功能 2、单眼的类型及功能 三、口器 1、咀嚼式口器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刺吸式口器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3、嚼吸式口器的构造和功能 4、舐吸式、虹吸式、锉吸式口器的构造特点 5、几种幼虫的口器一一蝇类的刮吸式口器、鳞翅目幼虫的咀嚼式口器、草蛉幼虫(蚜狮)的捕吸式口器 6、口器类型与为害特点及药剂防治的关系 第三节昆虫的胸部 胸部的一般构造 (一)前胸 (二)具翅胸节的背板 (三)侧板 侧板的来源 2、侧板的构造 (四)腹板的构造 二、胸部的内骨一一背板、侧板和腹板上的内脊、内突 三、胸部的附肢一一胸足 (一)胸足的构造一一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 (二)足的类型 四、翅 一)翅的起源和发育 二)翅的构造 1、翅的边和角 2、翅的分区 3、翅脉和脉序—一定义、纵脉和横脉的名称和缩写,标准脉相(即较通用的假想脉相) 4、翅室的命名及闭室、开室 5、翅的变异一一翅脉的增加,翅脉的减少及其表示方法 (三)翅的类型 (四)翅的连锁器 (五)翅的关节一一翅基片的相互位置及其与背板、侧板的连接关系和与相应翅脉的关系。 六)翅的运动一一翅的折叠和飞行 五、胸部在构造上的特点 第四节昆虫的腹部 腹部的一般构造 愎部的附肢 外生殖器
3、头部的内骨--幕骨(包括幕骨前臂、幕骨后臂、幕骨背臂和幕骨桥)的产生。 (三)昆虫头部的变异 (四)昆虫的头式及其意义 二、头部的感觉器官 (一)触角(构造、类型、功能) (二)复眼和单眼 1、复眼的组成及功能 2、单眼的类型及功能 三、口器 1、咀嚼式口器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刺吸式口器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3、嚼吸式口器的构造和功能 4、舐吸式、虹吸式、锉吸式口器的构造特点 5、几种幼虫的口器--蝇类的刮吸式口器、鳞翅目幼虫的咀嚼式口器、草蛉幼虫(蚜狮)的捕吸式口器 6、口器类型与为害特点及药剂防治的关系 第三节 昆虫的胸部 一、胸部的一般构造 (一)前胸 (二)具翅胸节的背板 (三)侧板 1、侧板的来源 2、侧板的构造 (四)腹板的构造 二、胸部的内骨--背板、侧板和腹板上的内脊、内突 三、胸部的附肢--胸足 (一)胸足的构造--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 (二)足的类型 四、翅 (一)翅的起源和发育 (二)翅的构造 1、翅的边和角 2、翅的分区 3、翅脉和脉序--定义、纵脉和横脉的名称和缩写,标准脉相(即较通用的假想脉相) 4、翅室的命名及闭室、开室 5、翅的变异--翅脉的增加,翅脉的减少及其表示方法 (三)翅的类型 (四)翅的连锁器 (五)翅的关节--翅基片的相互位置及其与背板、侧板的连接关系和与相应翅脉的关系。 (六)翅的运动--翅的折叠和飞行 五、胸部在构造上的特点 第四节 昆虫的腹部 一、腹部的一般构造 二、腹部的附肢 (一)外生殖器
l、雄性外生殖器一一交配器的一般构造及主要目的交配器的构造特点 2、雌性外生殖器一一产卵器的一般构造及主要目的产卵器的构造特点 (二)尾须 (三)无翅亚纲腹部的附肢 、弹尾目腹部的附肢一一粘管、弹器、握弹器 2、缨尾目腹部的附肢一一针突和能翻缩的泡 (四)有翅亚纲腹部的附肢 1、鳞翅目、膜翅目幼虫的腹足 2、蜉蝣目幼虫的气管鳃 本章的重点是昆虫触角的基本构造和类型,各种口器的构造特点,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的为害特点,胸足的基本构 造及类型,翅的类型、连锁及翅脉,外生殖器的基本构造。□ 第二章昆虫的生物学 昆虫的生物学概括地说,讨论的是昆虫的个体发育史。包括昆虫从生殖、胚胎发育、胚后发育直至成虫各时期的 生命活动的特性,此外,还要讨论昆虫在一年中的发生经过,即它的生活年史。主要讲授的内容如下 第一节昆虫的生殖方法 两性生殖 二、孤雌生殖: 、分为三大类:偶发性的孤雌生殖,经常性的孤雌生殖、周期性的孤雌生殖。2、孤雌生殖在实践中的生物学意义 多胚生殖及其意义 四、胎生生殖--又可分为四种类型:卵胎生、腺营养胎生、血腔营养胎生、伪胎盘式营养胎生。 五、幼体生殖 第二节昆虫的卵和胚胎发育 卵的构造 卵的类型 三、产卵方式及卵的保护物 四、胚胎发育(可选讲) 第三节昆虫的胚后发育 胚后发育的概念和特点 二、胚后发育的几个阶段 )孵化 (二)生长和脱皮 1、龄和龄期 2、变态脱皮和生长脱皮 (三)变态及其类型 1、变态 2、变态的类型 1>、增节变态: 2>、表变态: 3〉、原变态: 4〉、不全变态,可分为三种类型:渐变态、半变态、过渐变态。 5〉、全变态 6〉、复变态 (四)幼虫及其类型 1、造成幼虫类型分化的先决条件是:胚胎发育终止在什么阶段(原足期、寡足期、多足期),而胚胎发育的终止又取决
1、雄性外生殖器--交配器的一般构造及主要目的交配器的构造特点 2、雌性外生殖器--产卵器的一般构造及主要目的产卵器的构造特点 (二)尾须 (三)无翅亚纲腹部的附肢 1、弹尾目腹部的附肢--粘管、弹器、握弹器 2、缨尾目腹部的附肢--针突和能翻缩的泡 (四)有翅亚纲腹部的附肢 1、鳞翅目、膜翅目幼虫的腹足 2、蜉蝣目幼虫的气管鳃 本章的重点是昆虫触角的基本构造和类型,各种口器的构造特点,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的为害特点,胸足的基本构 造及类型,翅的类型、连锁及翅脉,外生殖器的基本构造。 第二章 昆虫的生物学 昆虫的生物学概括地说,讨论的是昆虫的个体发育史。包括昆虫从生殖、胚胎发育、胚后发育直至成虫各时期的 生命活动的特性,此外,还要讨论昆虫在一年中的发生经过,即它的生活年史。主要讲授的内容如下: 第一节 昆虫的生殖方法 一、两性生殖 二、孤雌生殖: 1、分为三大类:偶发性的孤雌生殖,经常性的孤雌生殖、周期性的孤雌生殖。 2、孤雌生殖在实践中的生物学意义 三、多胚生殖及其意义 四、胎生生殖- -又可分为四种类型: 卵胎生、腺营养胎生、血腔营养胎生、伪胎盘式营养胎生。 五、幼体生殖 第二节 昆虫的卵和胚胎发育 一、卵的构造 二、卵的类型 三、产卵方式及卵的保护物 四、胚胎发育(可选讲) 第三节 昆虫的胚后发育 胚后发育的概念和特点 二、胚后发育的几个阶段 (一)孵化 (二)生长和脱皮 1、龄和龄期 2、变态脱皮和生长脱皮 (三)变态及其类型 1、变态 2、变态的类型 1>、增节变态: 2>、表变态: 3>、原变态: 4>、不全变态,可分为三种类型:渐变态、半变态、过渐变态。 5>、全变态: 6>、复变态: (四)幼虫及其类型 1 、 造成幼虫类型分化的先决条件是:胚胎发育终止在什么阶段(原足期、寡足期、多足期),而胚胎发育的终止又取决
于卵内卵黄含量的多少。幼虫又可分为五个类型 (1)原型幼虫 (2)同型幼虫 (3)亚同型幼虫 )过渡型幼虫 (5)异型幼虫 2、全变态类幼虫根据它们的食性、习性、生活环境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适应可分为四类: 原足型一一如寡节原足型的广腹细蜂幼虫和多节寡足型的环腹细蜂幼虫 多足型一一如叶蜂幼虫和鳞翅目幼虫。 寡足型一一金针虫和蛴螬 无足型一一按头部发达情况又可分为全头无足型(如天牛幼虫)、半头无足型 (如大蚊幼虫)、无头无足型(如蝇类幼虫) (五)蛹及其类型 第四节成虫的生物学和昆虫的生活史 成虫是个体发育的最后一个虫态,也是昆虫的生殖时期。 、成虫的生物学 )(一)羽化 (二)雌雄二型和多型现象 (三)成虫的生活习性 1、补充营养 2、交配 3、生殖 二、昆虫的世代、生活年史、一化性、多化性、世代重叠和局部世代的概念。 三、休眠和滞育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及专性滞育、兼性滞育、世代交替的概念。 第五节昆虫的习性 活动的昼夜节律 食性 1、根据取食种类分为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杂食性 2、根据所取食物的范围广、狭,又可进一步分为:单食性、多食性、寡食性。 三、趋性一一指对某种刺激进行趋向或背向的有定向的活动 四、群集性 五、拟态和保护色 本章的重点是昆虫的各种主要生殖方式,昆虫的变态类型、幼虫类型及蛹的类型,成虫的生物学及昆虫的习性, 些主要的生物学概念。回 第三章昆虫内部器官的构造与功能 第一节内部器官的位置 第二节体壁 、体壁的构造 (一)表皮层的组成及特性 (二)皮细胞层的组成及性能 (三)底膜的性能 体壁的衍生物 (一)体壁的外长物
于卵内卵黄含量的多少。幼虫又可分为五个类型。 (1)原型幼虫 (2)同型幼虫 (3)亚同型幼虫 (4)过渡型幼虫 (5)异型幼虫 2、 全变态类幼虫根据它们的食性、习性、生活环境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适应可分为四类: 原足型--如寡节原足型的广腹细蜂幼虫和多节寡足型的环腹细蜂幼虫。 多足型--如叶蜂幼虫和鳞翅目幼虫。 寡足型--金针虫和蛴螬 无足型--按头部发达情况又可分为全头无足型(如天牛幼虫)、半头无足型 (如大蚊幼虫)、无头无足型(如蝇类幼虫)。 (五)蛹及其类型 第四节 成虫的生物学和昆虫的生活史 成虫是个体发育的最后一个虫态,也是昆虫的生殖时期。 一、成虫的生物学 (一) (一)羽化 (二)雌雄二型和多型现象 (三)成虫的生活习性 1、补充营养 2、交配 3、生殖 二、昆虫的世代、生活年史、一化性、多化性、世代重叠和局部世代的概念。 三、休眠和滞育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及专性滞育、兼性滞育、世代交替的概念。 第五节 昆虫的习性 一、活动的昼夜节律 二、食性: 1、根据取食种类分为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杂食性。 2、根据所取食物的范围广、狭,又可进一步分为:单食性、多食性、寡食性。 三、趋性--指对某种刺激进行趋向或背向的有定向的活动。 四、群集性 五、拟态和保护色 本章的重点是昆虫的各种主要生殖方式,昆虫的变态类型、幼虫类型及蛹的类型,成虫的生物学及昆虫的习性, 一些主要的生物学概念。 第三章 昆虫内部器官的构造与功能 第一节 内部器官的位置 第二节 体 壁 一、体壁的构造 (一)表皮层的组成及特性 (二)皮细胞层的组成及性能 (三)底膜的性能 二、体壁的衍生物 (一)体壁的外长物
1、细胞性外长物一一单细胞性外长物和多细胞性外长物 2、非细胞性外长物 (二)皮细胞腺 第三节消化系统 消化道的一般构造和机能 )前肠 (二)中肠 (三)后肠 二、食物的消化 三、消化作用与化学防治的关系 第四节排泄系统 、马氏管的构造和功能 二、马氏管的组织 三、马氏管的排泄过程 四、其他排泄方式 (一)体壁的排泄 (二)消化道壁的排泄 (三)下唇肾、脂肪体、围心细胞的排泄 第五节呼吸系统 介绍呼吸系统的基本构造、功能、呼吸器官的类型 呼吸系统的构造:气管、微气管、气门 二、呼吸作用及呼吸器官的类群:体壁呼吸、气管鳃呼吸、气泡和气膜呼吸、气门和气管呼吸 第六节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的构造 )背血管 (二)辅博动器及功能 血液 三、血液的循环途径 四、杀虫剂对血液循环的影响 第七节生殖系统 雌性生殖器官的结构 二、雄性生殖器官的结构 三、交配受精 四、在害虫测报上的应用 第八节肌肉的组织排列(自学 肌肉 一)肌肉的组织 )肌肉的排列 1、内脏肌 2、体壁肌 肌肉与体壁的联系 )肌肉着生 (二)肌肉与体壁联系 第九节神经系统
1、细胞性外长物--单细胞性外长物和多细胞性外长物 2、非细胞性外长物 (二)皮细胞腺 第三节 消化系统 一、消化道的一般构造和机能 (一)前肠 (二)中肠 (三)后肠 二、食物的消化 三、消化作用与化学防治的关系 第四节 排泄系统 一、马氏管的构造和功能 二、马氏管的组织 三、马氏管的排泄过程 四、其他排泄方式 (一)体壁的排泄 (二)消化道壁的排泄 (三)下唇肾、脂肪体、围心细胞的排泄 第五节 呼吸系统 介绍呼吸系统的基本构造、功能、呼吸器官的类型 一、呼吸系统的构造:气管、微气管、气门 二、呼吸作用及呼吸器官的类群:体壁呼吸、气管鳃呼吸、气泡和气膜呼吸、气门和气管呼吸 第六节 循环系统 一、循环系统的构造 (一)背血管 (二)辅博动器及功能 二、血液 三、血液的循环途径 四、杀虫剂对血液循环的影响 第七节 生殖系统 一、雌性生殖器官的结构 二、雄性生殖器官的结构 三、交配受精 四、在害虫测报上的应用 第八节 肌肉的组织排列(自学) 一、肌肉 (一)肌肉的组织 (二)肌肉的排列 1、内脏肌 2、体壁肌 二、肌肉与体壁的联系 (一)肌肉着生 (二)肌肉与体壁联系 第九节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一一神经细胞、神经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一)中枢神经系统 (二)交感神经系统 (三)周缘神经系统 三、化学药剂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第十节昆虫的激素 内激素 1.内激素的种类:脑激素、蜕皮激素、保幼激素 2.内激素对昆虫生长发育、蜕皮、变态的调控作用 外激素一一性外激素、示踪外激素、警戒外激素、群集外激素 本章的重点是昆虫消化道的基本构造及消化作用,呼吸系统的基本构造及呼吸作用,生殖器官的基本结构,神经 系统的基本构造、组成及神经冲动的传导作用,激素的主要种类及作用。团 第四章昆虫的分类 第一节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昆虫分类的意义 二、昆虫分类的阶元 种的概念 四、种以下的分类阶元 五、种以上的分类阶元 六、命名法与命名规则一双名法、模式阶元学名词尾构成规律、模式标本 七、检索表 八.分类工作的任务和条件。 九、分类学的新动向 第二节昆虫纲各目概述 介绍昆虫纲各目主要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生态特点 第三节农林业上重要目分类 在昆虫纲中,以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翅目、鞘翅目、脉翅目、鳞翅目、双翅目和膜翅目等9个目为重要,其中 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农林害虫和大多数益虫。 直翅目 Orthoptera的特征,亚目的区分及重要科 二半翅目 Hemiptera的特征,亚目的区分及重要科 三同翅目 Homoptera的特征,亚目的区分及重要科 四缨翅目 Thysanoptera的特征,亚目的区分及重要科 五鞘翅目 Coleoptera的特征,亚目的区分及重要科 六脉翅目 Neuroptera的特征,亚目的区分及重要科 七鳞翅目 Lepidoptera的特征,亚目的区分及重要科 八双翅目 Diptera的特征,亚目的区分及重要科 九膜翅目 hymenoptera的特征,亚目的区分及重要科 十.螨类的特征及重要科 本章的重点是昆虫的命名法规,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翅目、鞘翅目、脉翅目、鳞翅目、双翅目和膜翅 等9个目及重要科的主要形态特征。回 第五章昆虫生态学 第一节昆虫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气候因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神经细胞、神经节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 (一)中枢神经系统 (二)交感神经系统 (三)周缘神经系统 三、化学药剂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第十节 昆虫的激素 一、内激素 1.内激素的种类:脑激素、蜕皮激素、保幼激素 2.内激素对昆虫生长发育、蜕皮、变态的调控作用 二、外激素--性外激素、示踪外激素、警戒外激素、群集外激素。 本章的重点是昆虫消化道的基本构造及消化作用,呼吸系统的基本构造及呼吸作用,生殖器官的基本结构,神经 系统的基本构造、组成及神经冲动的传导作用,激素的主要种类及作用。 第四章 昆虫的分类 第一节 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昆虫分类的意义 二、昆虫分类的阶元 三、种的概念 四、种以下的分类阶元 五、种以上的分类阶元 六、命名法与命名规则-双名法、模式阶元学名词尾构成规律、模式标本 七、检索表 八.分类工作的任务和条件。 九、分类学的新动向 第二节 昆虫纲各目概述 介绍昆虫纲各目主要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生态特点。 第三节 农林业上重要目分类 在昆虫纲中,以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翅目、鞘翅目、脉翅目、鳞翅目、双翅目和膜翅目等 9 个目为重要,其中 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农林害虫和大多数益虫。 一 直翅目 Orthoptera 的特征,亚目的区分及重要科 二 半翅目 Hemiptera 的特征,亚目的区分及重要科 三 同翅目 Homoptera 的特征,亚目的区分及重要科 四 缨翅目 Thysanoptera 的特征,亚目的区分及重要科 五 鞘翅目 Coleoptera 的特征,亚目的区分及重要科 六 脉翅目 Neuroptera 的特征,亚目的区分及重要科 七 鳞翅目 Lepidoptera 的特征,亚目的区分及重要科 八 双翅目 Diptera 的特征,亚目的区分及重要科 九 膜翅目 Hymenoptera 的特征,亚目的区分及重要科 十.螨类的特征及重要科 本章的重点是昆虫的命名法规,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翅目、鞘翅目、脉翅目、鳞翅目、双翅目和膜翅目 等 9 个目及重要科的主要形态特征。 第五章 昆虫生态学 第一节 昆虫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一、气候因子
温度 1、昆虫对温度的反应 (1)温区的划分及昆虫在温区内的反应 (2)昆虫抗寒性和抗热性 2、温度对昆虫的影响 (1)温度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a、有效积温法则:K=N(T-C) b、有效积温法则的用途,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2)温度对昆虫繁殖力的影响 (3)温度对昆虫寿命、活动、分布等的影响 (二)湿度和降水 三)温湿度的综合作用 (1)温湿系数 (2)气候图 (四)光 (五)风 二、土壤环境 土壤环境的特点及其对昆虫的影响(绝大多数陆生昆虫与土壤有关系)。 生物因子 )食物因子 (1)食物是昆虫的生存条件。 (2)食物联系和食物链(食物网)。 (3)植物的抗虫性机制一一不选择性,抗生性与耐害性。 (二)天敌因子 (1)捕食性天敌 (2)寄生性天敌 (3)致病微生物 第二节昆虫种群及其变动 1、种群的概念 2、昆虫种群的结构和数量变动 3、昆虫种群生命表的基本类型 4、昆虫种群分布型的基本类型 5、昆虫种群的生态对策 本章的重点是温度对昆虫的影响,植物的抗虫性机制。囝 四、大纲说明 “普通昆虫学”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为了加强实践课教学,新的教学计划已将实验单独设课。因此,本课 程为理论讲授课,共计θ0学时。为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讲授内容,在教学中应注意与实验课之间的协调。由于这 门课内容庞杂,在教学中应采取突出重点、难点,同时也兼顾其它的原则,使学生在掌握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及生物学 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能正确区别昆虫纲常见目及与农业上关系密切的各科,以便为后续课程奠定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五.主要实验 实验一昆虫体躯的基本构造及头部的构造和感觉器官 (2学时) 实验二昆虫的口器 (2学时) 实验三昆虫胸部的构造及胸足的类型 (2学时)
(一)温度 1、昆虫对温度的反应 (1)温区的划分及昆虫在温区内的反应 (2)昆虫抗寒性和抗热性 2、温度对昆虫的影响 (1)温度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a、有效积温法则:K=N(T-C) b、有效积温法则的用途,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2)温度对昆虫繁殖力的影响 (3)温度对昆虫寿命、活动、分布等的影响 (二)湿度和降水 (三)温湿度的综合作用 (1)温湿系数 (2)气候图 (四)光 (五)风 二、土壤环境 土壤环境的特点及其对昆虫的影响(绝大多数陆生昆虫与土壤有关系)。 三、生物因子 (一)食物因子 (1)食物是昆虫的生存条件。 (2)食物联系和食物链(食物网)。 (3)植物的抗虫性机制--不选择性,抗生性与耐害性。 (二)天敌因子 (1)捕食性天敌 (2)寄生性天敌 (3)致病微生物 第二节 昆虫种群及其变动 1、种群的概念 2、昆虫种群的结构和数量变动 3、昆虫种群生命表的基本类型 4、昆虫种群分布型的基本类型 5、昆虫种群的生态对策 本章的重点是温度对昆虫的影响,植物的抗虫性机制。 四、大纲说明 “普通昆虫学”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为了加强实践课教学,新的教学计划已将实验单独设课。因此,本课 程为理论讲授课,共计 60 学时。为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讲授内容,在教学中应注意与实验课之间的协调。由于这 门课内容庞杂,在教学中应采取突出重点、难点,同时也兼顾其它的原则,使学生在掌握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及生物学、 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能正确区别昆虫纲常见目及与农业上关系密切的各科,以便为后续课程奠定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五.主要实验 实验一 昆虫体躯的基本构造及头部的构造和感觉器官 (2 学时) 实验二 昆虫的口器 (2 学时) 实验三 昆虫胸部的构造及胸足的类型 (2 学时)
实验四昆虫的翅 (2学时) 实验五昆虫腹部的构造及外生殖器 (2学时) 实验六昆虫卵、幼虫、蛹的类型 (1学时) 实验七昆虫的变态、生活史及成虫生物学 (1学时) 实验八昆虫内部器官的相互位置及消化器官、排泄器官和循环器官 实验九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腺体 实验十昆虫纲 Insec ta的分目 (2学时) 实验十一直翅目 Orthoptera和缨翅目 Thysanoptera分类 (1学时) 实验十二半翅目 Hemiptera分类 (1学时) 实验十三同翅目 Homoptera和脉翅目 Neuroptera分类 (2学时) 实验十四鳞翅目 Lepidoptera成虫分类 (2学时) 实验十五鳞翅目 Lepidoptera幼虫分类 (1学时) 实验十六鞘翅目 Coleoptera成虫分类 (2学时) 实验十七鞘翅目 Coleoptera幼虫分类 实验十八膜翅目 hymenoptera分类 (2学时) 实验十九双翅目 Diptera分类 (2学时) 六、学时数分配的建议 教学环节 讲课实验课小计 课程内容 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第[昆虫的头部 3.5 3.5 昆虫的胸部 章[昆虫的腹部 见 10 昆虫的生殖方法 第[昆虫的卵和胚胎发育 实 0.5 昆虫的胚后发育 2.5 2.5 成虫生物学和昆虫的生活史 验 章[昆虫的习性 内部器官的位置计 217.21 大0 消化系统 排泄系统 217.21.1 纲 0.5 三|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生殖系统 0.5 0.5 章/空系统 昆虫的激素 「1
实验四 昆虫的翅 (2 学时) 实验五 昆虫腹部的构造及外生殖器 (2 学时) 实验六 昆虫卵、幼虫、蛹的类型 (1 学时) 实验七 昆虫的变态、生活史及成虫生物学 (1 学时) 实验八 昆虫内部器官的相互位置及消化器官、排泄器官和循环器官 (1 学时) 实验九 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腺体 (1 学时) 实验十 昆虫纲 Insecta 的分目 (2 学时) 实验十一 直翅目 Orthoptera 和缨翅目 Thysanoptera 分类 (1 学时) 实验十二 半翅目 Hemiptera 分类 (1 学时) 实验十三 同翅目 Homoptera 和脉翅目 Neurpoptera 分类 (2 学时) 实验十四 鳞翅目 Lepidoptera 成虫分类 (2 学时) 实验十五 鳞翅目 Lepidoptera 幼虫分类 (1 学时) 实验十六 鞘翅目 Coleoptera 成虫分类 (2 学时) 实验十七 鞘翅目 Coleoptera 幼虫分类 (1 学时) 实验十八 膜翅目 Hymenoptera 分类 (2 学时) 实验十九 双翅目 Diptera 分类 (2 学时) 六、学时数分配的建议 教学环节 课程内容 讲 课 实验课 小 计 绪 论 3 见 实 验 大 纲 3 第 一 章 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1 1 昆虫的头部 3.5 3.5 昆虫的胸部 4 4 昆虫的腹部 1.5 1.5 小 计 10 10 第 二 章 昆虫的生殖方法 1 1 昆虫的卵和胚胎发育 0.5 0.5 昆虫的胚后发育 2.5 2.5 成虫生物学和昆虫的生活史 2 2 昆虫的习性 1 1 小 计 7 7 第 三 章 内部器官的位置 0.5 0.5 体壁 2 2 消化系统 1 1 排泄系统 0.5 0.5 呼吸系统 1 1 循环系统 0.5 0.5 生殖系统 0.5 0.5 神经系统 1 1 昆虫的激素 1 1
小 第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昆虫纲各目概述 834 四「农林业上重要目分类 8349 19 第[昆虫与坏境的相互关系 60 60
小 计 8 8 第四章 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3 昆虫纲各目概述 4 4 农林业上重要目分类 19 19 小 计 26 26 第五章 昆虫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6 6 小 计 6 6 总 计 60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