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两栖纲( Amphibia) 第一节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 第二节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两栖类躯体结构概述 第四节两栖纲的分类 第五节两栖纲的起源和演化 第六节两栖类的经济意义
第十七章 两栖纲 (Amphibia) 第一节 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 • 第二节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两栖类躯体结构概述 • 第四节 两栖纲的分类 • 第五节 两栖纲的起源和演化 • 第六节 两栖类的经济意义
第十七章两栖纲( Amphibia) 第一节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 、水陆环境的主要差异湿度、温度、含氧量、密度 、从水生到陆生面临的主要矛盾 1、在陆地上支持体重并完成运动 2、呼吸介质的改变 3、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4、在陆地繁殖 5、维持温度 6、适应于陆地的感官和神经系统
第十七章 两栖纲 (Amphibia) 第一节 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 一、水陆环境的主要差异 湿度、温度、含氧量、密度 二、从水生到陆生面临的主要矛盾 1、在陆地上支持体重并完成运动 2、呼吸介质的改变 3、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4、在陆地繁殖 5、维持温度 6、适应于陆地的感官和神经系统
第二节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1、成体具五趾型附肢 2、脊椎有颈、躯、荐、尾椎的分化 3、头骨具2个枕骨髁 4、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 5、成体心脏3腔,不完全双循环 6、具肌肉质舌和口腔腺 7、眼具眼睑,耳除内耳外还有中耳 8、个体发生需经过变态,幼体水生 9、新陈代谢水平低,调节能力弱,属变温动物
第二节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1、成体具五趾型附肢 2、脊椎有颈、躯、荐、尾椎的分化 3、头骨具2个枕骨髁 4、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 5、成体心脏3腔,不完全双循环 6、具肌肉质舌和口腔腺 7、眼具眼睑,耳除内耳外还有中耳 8、个体发生需经过变态,幼体水生 9、新陈代谢水平低,调节能力弱,属变温动物
第三节两栖类躯体结构概述 外形 蠕虫状穴居鱼螈 1、体型}鱼状水栖大鲵 蛙状陆栖蛙类 2、体分区:分4部分 头部、躯干部、尾部、四肢
第三节 两栖类躯体结构概述 一、外形 1、体型{ 蠕虫状 穴居 鱼螈 鱼状 水栖 大鲵 蛙状 陆栖 蛙类 2、体分区:分4部分 头部、躯干部、尾部、四肢
皮肤 1、由表皮和真皮组成 2、皮肤裸露,光滑无鳞 3、皮肤富于腺体、血管,具呼吸功能 4、具色素细胞 5、皮肤下有发达的淋巴间隙
二、皮肤 1、由表皮和真皮组成 2、皮肤裸露,光滑无鳞 3、皮肤富于腺体、血管,具呼吸功能 4、具色素细胞 5、皮肤下有发达的淋巴间隙
粘液臊 角质层 生发层上皮 色掌细胞 结缔组织 B 图17-1蛙的皮肤
图17-1 蛙的皮肤
三、骨骼系统 头骨 中轴骨了脊柱 胸骨 附肢骨∫带骨 肢骨
三、骨骼系统 { 中轴骨 附肢骨 { 头骨 脊柱 胸骨 { 带骨 肢骨
檜5分胛停 尾杆骨 躯栓 上领骨 天狗 下领骨 筋骨 坐骨 胸骨 骨 指骨 饶尺骨 副骨 比骨 吐骨 图17-2蛙的骨骼
图17-2 蛙的骨骼
(一)头骨 H 乳 图 17 IF-It 蛙的颅骨 Ii G阳
(一)头骨 图 17 -3 蛙 的 颅 骨
(二)脊柱 分区:颈椎、躯干椎、荐椎、尾椎 颈椎1枚(寰椎)、荐椎1枚 椎体类型:双凹型、前凹型、后凹型
(二)脊柱 分区: 颈椎、躯干椎、荐椎、尾椎 颈椎1枚(寰椎)、荐椎1枚 椎体类型:双凹型、前凹型、后凹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