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汉):《工业机器人》 课程名称(英):Industrial robot 课程代码:232028091 课程类型: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模块 适用对象:机器人工程专业本科大三 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 先修课程:《机器人工程专业导论》、《机器人传感技术》、《机器人驱动与控制》 方案版本:2021版 一、课程简介(150一200字) (包括课程的内容概述、课程的性质、目的、地位、作用等) 工业机器人课程内容包括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知识、工业机器人的分类和技术参数、工业 机器人的机械系统、工业机器人的驱动系统、工业机器人的感觉系统、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 统及工业机器人的编程、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等知识。本课程是机器人 工程专业核心课,是在学习完《机器人传感技术》、《机器人驱动与控制》后,为加强机器人 工程专业学生对工业机器人认知的一门课程。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工业机器人的基本 概念和内容体系有较完整的认知,能培养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安装、操作、编程及设计制造 的相应技能,具备初步的智能制造应用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1:了解机器人的由来与发展、组成与技术参数,掌握机器人分类与应用,对各类 机器人有较系统地完整认识。 课程目标2:了解机器人运动学、动力学的基本概念,能进行简单机器人的位姿分析和运动 分析。 课程目标3:了解机器人本体基本结构,包括机身及臂部结构、腕部及手部结构、传动及行 走机构等。 课程目标4:要求了解速度雅可比矩阵与速度分析方法,学会力雅可比矩阵与静力计算公式, 了解机器人动力学建模和仿真的思路和方法。 课程目标5:理解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原理和方式,能够进行初步的机器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课程目标6:掌握机器人系统常用的传感器用途及其工作原理。 课程目标7:能够进行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理解编程特点与掌握编程语言。 课程目标8:对操纵型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的系统及应用有一般的了解。 三、课程目标对工业机器人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工业机器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汉):《工业机器人》 课程名称(英):Industrial robot 课程代码:232028091 课程类型: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模块 适用对象:机器人工程专业本科大三 学时/学分:32 学时/2 学分 先修课程:《机器人工程专业导论》、《机器人传感技术》、《机器人驱动与控制》 方案版本:2021 版 一、课程简介(150—200 字) (包括课程的内容概述、课程的性质、目的、地位、作用等) 工业机器人课程内容包括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知识、工业机器人的分类和技术参数、工业 机器人的机械系统、工业机器人的驱动系统、工业机器人的感觉系统、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 统及工业机器人的编程、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等知识。本课程是机器人 工程专业核心课,是在学习完《机器人传感技术》、《机器人驱动与控制》后,为加强机器人 工程专业学生对工业机器人认知的一门课程。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工业机器人的基本 概念和内容体系有较完整的认知,能培养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安装、操作、编程及设计制造 的相应技能,具备初步的智能制造应用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 1:了解机器人的由来与发展、组成与技术参数,掌握机器人分类与应用,对各类 机器人有较系统地完整认识。 课程目标 2:了解机器人运动学、动力学的基本概念,能进行简单机器人的位姿分析和运动 分析。 课程目标 3:了解机器人本体基本结构,包括机身及臂部结构、腕部及手部结构、传动及行 走机构等。 课程目标 4:要求了解速度雅可比矩阵与速度分析方法,学会力雅可比矩阵与静力计算公式, 了解机器人动力学建模和仿真的思路和方法。 课程目标 5:理解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原理和方式,能够进行初步的机器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课程目标 6:掌握机器人系统常用的传感器用途及其工作原理。 课程目标 7:能够进行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理解编程特点与掌握编程语言。 课程目标 8:对操纵型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的系统及应用有一般的了解。 三、课程目标对工业机器人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非认证专业可以省略本项内容) 课程目标 支撑 权重 工程知识 1-3,5-8 0.05 问题分析 2-3,5-8 0.06 设计/开发解 2-8 0.03 决方案 四、教学内容及其基本要求 序号 教学内容 对应课程 教学要求(包括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学生掌握的程度等) 目标 要求能够了解机器人的概念,了解机器人的分类以 及发展,掌握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分类、应用、组 1 机器人概述 1 成与技术参数等研究内容。采用讲授教学法、讨论 教学法教学。 理解工业机器人总体设计,掌握驱动机构机理,掌 握机身和臂部、腕部、手部及行走机构设计的思路 工业机器人机械 和方法。采用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教学。教学 2 系统设计 重点在于驱动机构的分类、机身和臂部的设计。教 学难点是腕部和手部的设计和行走机构的设计。 主要介绍机器人运动学求解过程,要求了解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运动 齐次坐标变换、方程的建立、D一H参数及坐标变换 3 必 3 的方法,并能求解机器人的逆运动。主要采用讲授 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引导教学法教学。 要求掌握速度雅可比矩阵与速度分析方法,学会力 雅可比矩阵与静力计算公式,了解机器人动力学建 工业机器人静力 模和仿真的思路和方法。采用讲授教学法和启发教 4 学计算和动力学 4 学法教学。教学重点是速度雅可比矩阵与速度分 分析 析、工业机器人动力学分析。教学难点是力雅可比 矩阵与静力计算、机器人动力学建模和仿真。 要求掌握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与控制方式,包括 单关节机器人模型和控制、基于关节坐标的控制、 基于作业空间的伺服控制和机器人末端操作器的 5 工业机器人控制 5 力/力矩控制。重点是机器人控制系统与控制方式、 基于关节坐标的控制。难点是机器人末端操作器的 力/力矩控制。采用讲授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教学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非认证专业可以省略本项内容) 课程目标 支撑 权重 工程知识 1—3,5—8 0.05 问题分析 2—3,5—8 0.06 设 计 / 开发解 决方案 2—8 0.03 四、教学内容及其基本要求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包括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学生掌握的程度等) 对应课程 目标 1 机器人概述 要求能够了解机器人的概念,了解机器人的分类以 及发展,掌握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分类、应用、组 成与技术参数等研究内容。采用讲授教学法、讨论 教学法教学。 1 2 工业机器人机械 系统设计 理解工业机器人总体设计,掌握驱动机构机理,掌 握机身和臂部、腕部、手部及行走机构设计的思路 和方法。采用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教学。教学 重点在于驱动机构的分类、机身和臂部的设计。教 学难点是腕部和手部的设计和行走机构的设计。 2 3 工业机器人运动 学 主要介绍机器人运动学求解过程,要求了解机器人 齐次坐标变换、方程的建立、D—H 参数及坐标变换 的方法,并能求解机器人的逆运动。主要采用讲授 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引导教学法教学。 3 4 工业机器人静力 学计算和动力学 分析 要求掌握速度雅可比矩阵与速度分析方法,学会力 雅可比矩阵与静力计算公式,了解机器人动力学建 模和仿真的思路和方法。采用讲授教学法和启发教 学法教学。教学重点是速度雅可比矩阵与速度分 析、工业机器人动力学分析。教学难点是力雅可比 矩阵与静力计算、机器人动力学建模和仿真。 4 5 工业机器人控制 要求掌握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与控制方式,包括 单关节机器人模型和控制、基于关节坐标的控制、 基于作业空间的伺服控制和机器人末端操作器的 力/力矩控制。重点是机器人控制系统与控制方式、 基于关节坐标的控制。难点是机器人末端操作器的 力/力矩控制。采用讲授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教学。 5
对应课程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包括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学生掌握的程度等, 目标 要求掌握工业机器人传感器的基本概念,了解各种 常用传感器的组成、用途及其工作原理,掌握工业 工业机器人感觉 6 机器人感觉系统几种常见传感器。教学重点是各种 6 系统 常用传感器用途及其工作原理。采用讲授教学法、 演示教学法教学。 要求理解工业机器人的轨迹规划概念,掌握编程语 工业机器人轨迹 言和方法,能够进行初步编程。教学重点是工业机 7 规划与编程 器人轨迹规划的方法。教学难点在于工业机器人编 程实现。采用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教学。 要求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准则和步骤、掌握典型 工业机器人的应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工业机器人 8 8 用 的应用准则和步骤。采用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引导教学法教学。 五、各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及学时 知识 棋块 教学内容 习 实验(实践) 课 课 课 计 机器人概述 2 1 3 工业机器人机械系统设计 4 4 理论 工业机器人运动学 4 4 工业机器人静力学计算和动力学分析 4 4 工业机器人控制 4 4 工业机器人感觉系统 4 4 应用 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与编程 4 4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 2 1 3 总复习 2 2 合计 32 六、成绩考核及基本要求 考核 对应课程 建议分值 考核/评价细则 环节 目标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包括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学生掌握的程度等) 对应课程 目标 6 工业机器人感觉 系统 要求掌握工业机器人传感器的基本概念,了解各种 常用传感器的组成、用途及其工作原理,掌握工业 机器人感觉系统几种常见传感器。教学重点是各种 常用传感器用途及其工作原理。采用讲授教学法、 演示教学法教学。 6 7 工业机器人轨迹 规划与编程 要求理解工业机器人的轨迹规划概念,掌握编程语 言和方法,能够进行初步编程。教学重点是工业机 器人轨迹规划的方法。教学难点在于工业机器人编 程实现。采用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教学。 7 8 工业机器人的应 用 要求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准则和步骤、掌握典型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工业机器人 的应用准则和步骤。采用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引导教学法教学。 8 五、各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知识 模块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及学时 讲 授 课 习 题 课 讨 论 课 实 验 ( 实 践 ) 合 计 理论 机器人概述 2 1 3 工业机器人机械系统设计 4 4 工业机器人运动学 4 4 工业机器人静力学计算和动力学分析 4 4 应用 工业机器人控制 4 4 工业机器人感觉系统 4 4 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与编程 4 4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 2 1 3 总复习 2 2 合计 32 六、成绩考核及基本要求 考核 环节 建议分值 考核/评价细则 对应课程 目标
考核 对应课程 环节 建议分值 考核/评价细则 目标 出勤(20%) 平时成绩 30% 课堂表现(10%,主要依据回答问题,参与讨论情况, 1-8 由任课教师灵活掌握) 作业情况(20%,主要依据书面作业情况由任课教师 作业成绩 20% 1-8 灵活掌握) 闭卷考试卷面成绩,满分为100分,占总评成绩的 期末成绩 50% 1-8 50% 七、教材与主要教学参考资源 推荐教材:韩建海.《工业机器人(第四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 参考书:郭洪红.《工业机器人技术(第三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2016。 林燕文.《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 编写者:薛鲁强 审核者:周艳华 批准者:邓建球 编写时间:2012年6月
考核 环节 建议分值 考核/评价细则 对应课程 目标 平时成绩 30% 出勤(20%) 课堂表现(10%,主要依据回答问题,参与讨论情况, 由任课教师灵活掌握) 1—8 作业成绩 20% 作业情况(20%,主要依据书面作业情况由任课教师 灵活掌握) 1—8 期末成绩 50% 闭卷考试卷面成绩,满分为 100 分,占总评成绩的 50% 1—8 七、教材与主要教学参考资源 推荐教材:韩建海.《工业机器人(第四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 参考书:郭洪红.《工业机器人技术(第三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2016。 林燕文.《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 编写者:薛鲁强 审核者:周艳华 批准者:邓建球 编写时间:20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