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法指导《短新闻两篇》 课文研讨 、整体把握 《别了,“不列颠尼亚”》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1997年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 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 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 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 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 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 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本文就是以这样一种结构组 织材料的 第1段是导语部分。它告诉我们,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标志 着长达150年的英国统治的终结 下面的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文章共有10段。 有8段写的是现实的场景,分别是:4时30分,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4时40分,彭定康 离开港督府;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7时45分,降旗仪式:0点左右,香港交接仪式 上的易帜:0点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些仪式的叙述都很简洁,作者突出 仪式本身的涵义,这表现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使得每 个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有着历史的意义。作者并不直接出面发表议论,但是情感和评 论都暗含其中。比如: 港督降旗仪式,作者说“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它是具有标志意义 的最后一次。 对于在驻港英军总部附近举行的告别仪式,作者也只是提了一句,但作者随后捕捉到了 一个典型的镜头:“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 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 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发现这一仪式的深厚内涵。 7时45分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也只是一笔带过,但作者把这一事件放在历史今昔的对 比上,有一种历史沧桑变化的感觉,使得曾经的坎坷,在人们脑海中“积淀成了神圣而执著 的理性”,也使得“今夜的喜悦变得更加凝重
高一学法指导·《短新闻两篇》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别了,“不列颠尼亚”》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1997 年 7 月 1 日的香港政权交 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 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 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 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 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 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本文就是以这样一种结构组 织材料的。 第 1 段是导语部分。它告诉我们,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标志 着长达 150 年的英国统治的终结。 下面的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文章共有 10 段。 有 8 段写的是现实的场景,分别是:4 时 30 分,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4 时 40 分,彭定康 离开港督府;6 时 15 分,英国告别仪式;7 时 45 分,降旗仪式;0 点左右,香港交接仪式 上的易帜;0 点 40 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些仪式的叙述都很简洁,作者突出 仪式本身的涵义,这表现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使得每一 个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有着历史的意义。作者并不直接出面发表议论,但是情感和评 论都暗含其中。比如: 港督降旗仪式,作者说“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它是具有标志意义 的最后一次。 对于在驻港英军总部附近举行的告别仪式,作者也只是提了一句,但作者随后捕捉到了 一个典型的镜头:“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 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 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发现这一仪式的深厚内涵。 7 时 45 分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也只是一笔带过,但作者把这一事件放在历史今昔的对 比上,有一种历史沧桑变化的感觉,使得曾经的坎坷,在人们脑海中“积淀成了神圣而执著 的理性”,也使得“今夜的喜悦变得更加凝重
另外还有两段,一个是第4段,交待的是有关港督府的一些背景材料;一个是最后一段, 作者又一次把历史的今昔放在一起相互对照,深化了主题。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奧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 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据统计报道有400万人在这里遭到了杀害。这篇消息是美 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 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这主要得益于他独辟蹊径,突破了“客 观报道”“零度写作”(即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写法)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 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 文章一上来的议论就有震撼人心的效果。“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 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 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当然不是,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 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 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 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 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接下来,作者引入了一些背景材料,介绍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作者说,那些 “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是旧闻了,奥斯维辛也不再有“可供报道 的新闻”了。但是到这里访问,作者却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是记者的良心在 催促他,“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这里指出 了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 后面的部分,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监 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他的 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 引起读者的共鸣。比如,参观者心情是沉重的,所以一开始都是“默默地迈着步子”;他们 清楚这里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是不知道会碰到什么可怕的景象,所以总是先“很快地望 上一眼”,当想像中的场景和眼前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感到震惊,所以“步履不 由得慢了下来”。这就通过参观者的行动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内心感受。 再如,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看 到关押女犯人的盒子,有的参观者竟然“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而到了执 行绞刑的地下室,参观者都感到“自己也在被室息”。我们无从知道那些房间、那些盒子的 具体情况,但我们却能想见当年的残酷景象。 有一些细节很耐人寻味。比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 上,雏菊花在怒放”。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 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 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 最恶劣的罪行。还有,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 给读者提出的问题
另外还有两段,一个是第 4 段,交待的是有关港督府的一些背景材料;一个是最后一段, 作者又一次把历史的今昔放在一起相互对照,深化了主题。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 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据统计报道有 400 万人在这里遭到了杀害。这篇消息是美 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 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这主要得益于他独辟蹊径,突破了“客 观报道”“零度写作”(即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写法)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 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 文章一上来的议论就有震撼人心的效果。“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 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 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当然不是,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 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 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 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 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接下来,作者引入了一些背景材料,介绍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作者说,那些 “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是旧闻了,奥斯维辛也不再有“可供报道 的新闻”了。但是到这里访问,作者却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是记者的良心在 催促他,“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这里指出 了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 后面的部分,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监 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他的 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 引起读者的共鸣。比如,参观者心情是沉重的,所以一开始都是“默默地迈着步子”;他们 清楚这里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是不知道会碰到什么可怕的景象,所以总是先“很快地望 上一眼”,当想像中的场景和眼前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感到震惊,所以“步履不 由得慢了下来”。这就通过参观者的行动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内心感受。 再如,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看 到关押女犯人的盒子,有的参观者竟然“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而到了执 行绞刑的地下室,参观者都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我们无从知道那些房间、那些盒子的 具体情况,但我们却能想见当年的残酷景象。 有一些细节很耐人寻味。比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 上,雏菊花在怒放”。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 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 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 最恶劣的罪行。还有,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 给读者提出的问题
除此之外,作者还有一些很精辟的议论值得琢磨。比如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 作祷告的地方”。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 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 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 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最后一段,与标题和首段遥相呼应,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也显得文章首尾相贯,浑然 体 、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 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 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 终告洗刷 2、《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 起的 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 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 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 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 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岀仪 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3、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 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 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 落仪式 4、《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应该怎么理解? 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 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 体会。比如 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 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 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己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 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结尾
除此之外,作者还有一些很精辟的议论值得琢磨。比如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 作祷告的地方”。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 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 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 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最后一段,与标题和首段遥相呼应,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也显得文章首尾相贯,浑然一 体。 二、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 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 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 终告洗刷。 2、《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 起的? 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 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 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 156 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 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 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 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3、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 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 1997 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 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 落仪式”。 4、《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应该怎么理解? 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 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 体会。比如: 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 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 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 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结尾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 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 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 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5、《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 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 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 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 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 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 关于练习 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 感。《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在这方面堪称典范,说说课文中两方面是如何有机地融 合在一起的。 设题意图:现实场景和历史事实的交叉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本题旨在让学生体会文章的 写作特点,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借鉴。 参考答案 见“问题探究2”。 二、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 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它和你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 样?请谈谈你的看法 设题意图:旨在引导学生联系平时读到的新闻报道,体会文章独特的写法 参考答案 这主要得益于他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 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作者 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 名的压抑 后一问题最好让学生找几篇新闻,对比着看看。我们平时所见的大部分是相对客观的报 道,本文则是主观性很强的报道。 、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语句的内涵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 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 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 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5、《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 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 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 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 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 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 道。 关于练习 一、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 感。《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在这方面堪称典范,说说课文中两方面是如何有机地融 合在一起的。 设题意图:现实场景和历史事实的交叉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本题旨在让学生体会文章的 写作特点,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借鉴。 参考答案: 见“问题探究 2”。 二、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 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它和你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一 样?请谈谈你的看法。 设题意图:旨在引导学生联系平时读到的新闻报道,体会文章独特的写法。 参考答案: 这主要得益于他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 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作者 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 名的压抑。 后一问题最好让学生找几篇新闻,对比着看看。我们平时所见的大部分是相对客观的报 道,本文则是主观性很强的报道。 三、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语句的内涵
1、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顛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 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2、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3、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 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4、对另外一些人说来,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 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设题意图:品味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 参考答案 对于1、3、4句的理解可见“课文研讨”。第2个句子:大英帝国从海上乘船登陆香港, 开始了长达156年的殖民统治:1997年7月1日凌晨,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参加仪式的英 国官员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了香港,消失在南海的茫茫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也 是一句概括性很强的话,把香港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 四、从下面两题中选做一题 1、“香港回归,这是一个让亿万中华儿女噙泪的时刻;香港回归,这是一个令所有华 夏子孙开颜的瞬间。”搜集有关香港历史的资料,写一段文字,谈谈香港回归对我们中华民 族的重大意义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 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 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 的问题。请你写一段文字,描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从课文拓展开去,进行写作练习。 参考答案略
1、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 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2、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3、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 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4、对另外一些人说来,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 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设题意图:品味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 参考答案: 对于 1、3、4 句的理解可见“课文研讨”。第 2 个句子:大英帝国从海上乘船登陆香港, 开始了长达 156 年的殖民统治;1997 年 7 月 1 日凌晨,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参加仪式的英 国官员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了香港,消失在南海的茫茫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也 是一句概括性很强的话,把香港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 四、从下面两题中选做一题。 1、“香港回归,这是一个让亿万中华儿女噙泪的时刻;香港回归,这是一个令所有华 夏子孙开颜的瞬间。”搜集有关香港历史的资料,写一段文字,谈谈香港回归对我们中华民 族的重大意义。 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 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 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 的问题。请你写一段文字,描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从课文拓展开去,进行写作练习。 参考答案略。 不论何时,都要尽可能让思考与反省预见到突发的激情,这于审慎者可轻而易举做到。心烦意乱之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点。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下决心不再使之加剧。有了这种 高明的防范,就能很快终止怒气。要懂得制怒之法,且止息于当止之时:奔跑时停下来最难;狂怒时保持头脑清醒也一样难。过分激动,不论程度高低,都会影响理智。一旦对发怒有了这种 警醒,就不会使你因怒气而失控,也不会使你损害良好的辨别力。谨慎地驾驭情绪,就能很好地控制它。你将是马背上第一个理智的人。智者最没有耐性,因为学识减少了他们的耐心。知识 渊博的人很难被取悦。俄庀泰特斯告诉我们,生活最重要的准则在于懂得如何忍受一切。他认为这是智慧的一半真谛。容忍愚蠢需要极大的耐心。有时最令我们痛苦的人正是我们最依赖的人, 这帮助我们战胜自我。耐心能带来无可估量的内心平静;而内心平静是世间的福祉。不懂得如何容忍他人的人如果还能忍受他自己的话,就应当独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