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014届高三下学期一调考试语文试题 I卷(27分) 一、基础知识(共9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A.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勤政爱民,廉洁自律,提高自身修养,增强抵御腐败的能力,否则,难免到时像陈 希同一样对簿公堂,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B.听到张旭东升任宁江市交通局长的消息,一帮老同学、老同事纷纷发来短信,祝贺他的乔迁之喜,并 要他赶快请客。 C.一年前歌星臧天朔带头签署了《演艺人社会责任自律宣言》,但墨迹未干,他却因“涉恶”嫌疑被警方带 走,前后判若云泥,真是不可思议。 D.令人忧虑的是,有的出版社出了不好的作品还不置可否,听不进群众的批评。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个性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人的个体和谐又是自然和谐的 产物。 B.些同学读书迷信权威,对文本的理解不是建立在对文本深悟、慢泡、细嚼的基础上,而是轻松地做了 权威的奴隶 C.专家指出,绕月成功后,嫦娥三号的“刹车”时间是否合适、远近距离是否准确、能否在指定区域落下来, 都是完成此次发射任务的技术难点和关键。 D.据悉,为了更好地体现高考公平性,2014年高考全国将针对贫困地区提供较2013年更多的招生名额走 进高校,保证他们有机会实现“大学梦 3、请将下列语句重新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 ②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 ③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 ④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种高帽子、空头大话。 ⑤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独特的美一一分辨出来 ⑥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 A.②⑥①④⑤③B.④②①⑤③⑥C.②⑥③①⑤④D.②③⑥④⑤①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生生不息的人生境界论 袁济喜 人生境界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亘古长存的人文话题。谈到“境界”一词,我们生活中常说某人思想道德高尚 就称赞他境界高:有时也指人在某件事物上的处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强调人生境界是文学境界的 前提,没有人生境界就写不好诗词。我以为,中国文化视野中的人生境界论是理想与现实、永恒性与当下 性的统一。 在传统文化中,人生境界与人格境界直接相关。中国人自古至今,较多地从道德的层面上去看待人格现象。 中国古代虽没有人格这个名词,但儒家经典《礼记》中有所谓“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 则不可夺名。”这里所说的“格”也就是指内在道德与外在行为的 从孔子到思孟学派的《中庸》、《大学》,推崇的是内心的真诚无伪,慎独养心,直到今天,我们中国人 最恨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两面派。所谓人格,更多的是指内外合一的道德境界。中国古代推崇的人格境界, 就是一种有着自我体认的道德精神与坚定意志能力,达到了与天地并流,与宇宙合一的超越境界。《易传》 上提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这种坚毅厚重人格境界的写照, 一直到今天依然成为我们的精神训条
河北省衡水 014 届高三下学期一调考试 语文试题 Ⅰ卷(27 分) 一、基础知识 (共 9 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A.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勤政爱民,廉洁自律,提高自身修养,增强抵御腐败的能力,否则,难免到时像陈 希同一样对簿公堂,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B.听到张旭东升任宁江市交通局长的消息,一帮老同学、老同事纷纷发来短信,祝贺他的乔迁之喜,并 要他赶快请客。 C.一年前歌星臧天朔带头签署了《演艺人社会责任自律宣言》,但墨迹未干,他却因“涉恶”嫌疑被警方带 走,前后判若云泥,真是不可思议。 D. 令人忧虑的是,有的出版社出了不好的作品还不置可否,听不进群众的批评。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个性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人的个体和谐又是自然和谐的 产物。 B.些同学读书迷信权威,对文本的理解不是建立在对文本深悟、慢泡、细嚼的基础上,而是轻松地做了 权威的奴隶。 C.专家指出,绕月成功后,嫦娥三号的“刹车”时间是否合适、远近距离是否准确、能否在指定区域落下来, 都是完成此次发射任务的技术难点和关键。 D.据悉,为了更好地体现高考公平性,2014 年高考全国将针对贫困地区提供较 2013 年更多的招生名额走 进高校,保证他们有机会实现“大学梦”。 3、请将下列语句重新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①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 ②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 ③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 ④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种高帽子、空头大话。 ⑤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独特的美一一分辨出来。 ⑥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 A.②⑥①④⑤③ B.④②①⑤③⑥ C.②⑥③①⑤④ D.②③⑥④⑤①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生生不息的人生境界论 袁济喜 人生境界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亘古长存的人文话题。谈到“境界”一词,我们生活中常说某人思想道德高尚, 就称赞他境界高;有时也指人在某件事物上的处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强调人生境界是文学境界的 前提,没有人生境界就写不好诗词。我以为,中国文化视野中的人生境界论是理想与现实、永恒性与当下 性的统一。 在传统文化中,人生境界与人格境界直接相关。中国人自古至今,较多地从道德的层面上去看待人格现象。 中国古代虽没有人格这个名词,但儒家经典《礼记》中有所谓“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 则不可夺名。”这里所说的“格”也就是指内在道德与外在行为的统一。 从孔子到思孟学派的《中庸》、《大学》,推崇的是内心的真诚无伪,慎独养心,直到今天,我们中国人 最恨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两面派。所谓人格,更多的是指内外合一的道德境界。中国古代推崇的人格境界, 就是一种有着自我体认的道德精神与坚定意志能力,达到了与天地并流,与宇宙合一的超越境界。《易传》 上提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这种坚毅厚重人格境界的写照, 一直到今天依然成为我们的精神训条
没有心灵火光的照亮,就达不到人格境界的高尚。心灵攀登游历所达到的层次叫做“境”,即境界,它是指 对于世俗利益解脱之后,达到的心灵修养境界。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认为 道德的境界有三种,第一种是了解与知道,第二种是喜好,第三种才是乐以为之。这分明说的是三种 境界的依次攀登升 对人生境界,古人常用“胸襟”、“胸怀”、“怀抱”来形容之,认为这是一个人道德层次与人生修养的显现。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人生的历练,当人经历了许多沧桑,往往对于人情世故有些看穿,胸襟超然。古人一再 强调,做学问如果没有胸襟气度,肯定是做不成大学问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指出,古来成大事 业者,做大学问者,一定要有很高的心胸境界 魏晋六朝是一个追求“雅人深致”的时代,所谓“雅人深致”,是指一个人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与门第血统。而 这些最直接的显示便是一个人的品味和趣味,也是人生境界高低的分水岭。同是“竹林七贤”中的王戎,被 阮籍骂作“俗物”,就是因为他为人斤斤计较。汉魏以来,围绕着人生的意义主题,各种晢学纷纷出现。中 国古代的人生境界论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高峰 中国古代的人生观,虽然存在着儒道两家的对立,但是这两派的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互相补 充的。儒家与道家都将人格境界奠定在天人合一的意识上,主张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建构人格,而不是在 与自然界的对立中建设人格,这就造成了儒道两家文化人格的顺从性与和谐性。儒家“与天地参”的道德境 界,与道家的自然之道也可以相通,孔子晚年也希望自己能在“浴沂舞雩”的美境中获得解脱,他的“浴沂舞 雩”与庄子的“逍遥游”实质上是相同的人生境界。儒道两家人格的不同有助于中国文化因素与人生境界的多 元化,他们彼此之间的互补,造成了中国文化人格的广博精深,中国后期受儒学熏陶的文化人物,没有不 出入佛老的,苏轼就是典型。因此,谈到中国人的人生境界,便不得不谈佛教,尤其是禅宗的人生境界论。 唐宋时期的禅宗思想,是中国人生境界论成熟的重要标志。 中国古代士大夫这种调和儒、道、佛的人生境界论,在北宋苏轼的身上看得很清楚。苏轼早年也有着忠君 之心。从他给皇帝的上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儒者济世的信念与政治态度。如果说儒家的人生境界论 来源于他们的现实精神,道家与玄学主张超离现实,苏轼则游离于二者之间,他对现实世界既入乎其中又 出乎其外,他认为对生活之乐既要关注、又不可沉溺其中:对生活完全不感兴趣则人生索然寡味,对生活 味沉迷则亦玩物丧志,不足为乐。因而苏东坡对生活始终抱着一种漂流的心态。正因为对生活的终极意 义的无法确定,对人生目标的迷茫,所以苏轼认为生活的意义只能在不断的进程中来确定,这一点与禅宗 的思想颇为相似。因而苏轼的人格相对于老庄与魏晋间的阮籍、嵇康来说,外表似乎没有他们那么高远超 离,而从内在意义来说,却是更为超脱,独立性也更强了,并演化成一种新型的人生境界论,对于现代人 生境界论影响很大,“五四ˆ时的许多新派作家对此都予以关注,比如语丝派的林语堂专门写过一本《苏东 坡传》 中国古代没有“哲学”一词,它的研究更多是指一种人生观与宇宙观,中国古代的“哲学”更主要的是一种人 文学说与人文精神,它的人文内涵更深,境界更远,它的最高指向是诗化人生 4.下列有关“境界”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境界”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人的思想道德的层次高下,或者说是人在某件事物中的处境 B.人心灵攀登游历所达到的层次叫做“境”,即境界,它是指超脱世俗利益之后,达到的心灵修养境致 C.作者认为,人生境界论是理想与现实、永恒性与当下性的统一,人生境界与人格境界直接相关, D.古来成大事业做大学问者,一定要有很高的心胸境界,这就造成了儒道两家文化人格的顺从性与和谐性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举“竹林七贤”中王戎的例子,目的是为了论证人生品味和趣味相关,人生品味和趣味是人生境界高 低的分水岭。 B.因为对人生目标的迷茫,苏轼确实表现出时而消极,时而旷达积极面对人生的漂流心态。他对现实世界 既入乎其中又出其外 C.中国古代推崇的人格境界,达到了与天地宇宙合一的超越境界,一种有着坚定意志能力境界,一种有着 自我体认的道德精神
没有心灵火光的照亮,就达不到人格境界的高尚。心灵攀登游历所达到的层次叫做“境”,即境界,它是指 对于世俗利益解脱之后,达到的心灵修养境界。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认为 道德的境界有三种,第一种是了解与知道,第二种是喜好,第三种才是乐以为之。这分明说的是三种道德 境界的依次攀登升华。 对人生境界,古人常用“胸襟”、“胸怀”、“怀抱”来形容之,认为这是一个人道德层次与人生修养的显现。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人生的历练,当人经历了许多沧桑,往往对于人情世故有些看穿,胸襟超然。古人一再 强调,做学问如果没有胸襟气度,肯定是做不成大学问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指出,古来成大事 业者,做大学问者,一定要有很高的心胸境界。 魏晋六朝是一个追求“雅人深致”的时代,所谓“雅人深致”,是指一个人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与门第血统。而 这些最直接的显示便是一个人的品味和趣味,也是人生境界高低的分水岭。同是“竹林七贤”中的王戎,被 阮籍骂作“俗物”,就是因为他为人斤斤计较。汉魏以来,围绕着人生的意义主题,各种哲学纷纷出现。中 国古代的人生境界论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高峰。 中国古代的人生观,虽然存在着儒道两家的对立,但是这两派的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互相补 充的。儒家与道家都将人格境界奠定在天人合一的意识上,主张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建构人格,而不是在 与自然界的对立中建设人格,这就造成了儒道两家文化人格的顺从性与和谐性。儒家“与天地参”的道德境 界,与道家的自然之道也可以相通,孔子晚年也希望自己能在“浴沂舞雩”的美境中获得解脱,他的“浴沂舞 雩”与庄子的“逍遥游”实质上是相同的人生境界。儒道两家人格的不同有助于中国文化因素与人生境界的多 元化,他们彼此之间的互补,造成了中国文化人格的广博精深,中国后期受儒学熏陶的文化人物,没有不 出入佛老的,苏轼就是典型。因此,谈到中国人的人生境界,便不得不谈佛教,尤其是禅宗的人生境界论。 唐宋时期的禅宗思想,是中国人生境界论成熟的重要标志。 中国古代士大夫这种调和儒、道、佛的人生境界论,在北宋苏轼的身上看得很清楚。苏轼早年也有着忠君 之心。从他给皇帝的上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儒者济世的信念与政治态度。如果说儒家的人生境界论 来源于他们的现实精神,道家与玄学主张超离现实,苏轼则游离于二者之间,他对现实世界既入乎其中又 出乎其外,他认为对生活之乐既要关注、又不可沉溺其中;对生活完全不感兴趣则人生索然寡味,对生活 一味沉迷则亦玩物丧志,不足为乐。因而苏东坡对生活始终抱着一种漂流的心态。正因为对生活的终极意 义的无法确定,对人生目标的迷茫,所以苏轼认为生活的意义只能在不断的进程中来确定,这一点与禅宗 的思想颇为相似。因而苏轼的人格相对于老庄与魏晋间的阮籍、嵇康来说,外表似乎没有他们那么高远超 离,而从内在意义来说,却是更为超脱,独立性也更强了,并演化成一种新型的人生境界论,对于现代人 生境界论影响很大,“五四”时的许多新派作家对此都予以关注,比如语丝派的林语堂专门写过一本《苏东 坡传》。 中国古代没有“哲学”一词,它的研究更多是指一种人生观与宇宙观,中国古代的“哲学”更主要的是一种人 文学说与人文精神,它的人文内涵更深,境界更远,它的最高指向是诗化人生。 4.下列有关“境界”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 “境界”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人的思想道德的层次高下,或者说是人在某件事物中的处境。 B. 人心灵攀登游历所达到的层次叫做“境”,即境界,它是指超脱世俗利益之后,达到的心灵修养境致。 C. 作者认为,人生境界论是理想与现实、永恒性与当下性的统一,人生境界与人格境界直接相关。 D. 古来成大事业做大学问者,一定要有很高的心胸境界,这就造成了儒道两家文化人格的顺从性与和谐性。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 作者举“竹林七贤”中王戎的例子,目的是为了论证人生品味和趣味相关,人生品味和趣味是人生境界高 低的分水岭。 B. 因为对人生目标的迷茫,苏轼确实表现出时而消极,时而旷达积极面对人生的漂流心态。他对现实世界 既入乎其中又出其外。 C. 中国古代推崇的人格境界,达到了与天地宇宙合一的超越境界,一种有着坚定意志能力境界,一种有着 自我体认的道德精神
D.中国文化人格的广博精深,源于儒道两家人格彼此之间的互补,它们的不同有助于中国文化因素与人生 境界的多元化格局形成。 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④段中引用孔子的话,是对人生境界层次的有力说明。这三种道德境界是递进关系,其中“乐之者这 种境界达到了心灵修养的最高境界 B.中国魏晋以后的人生境界论是由儒、道、佛多元思想组成的,这些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互 相补充的,也可以相通。 C.作者认为,苏轼受调和的儒、道、佛的人生境界论思想影响很深,中国历史上的受儒学熏陶的文化人物 直出入于佛老思想。 D.中国古代晢学主要研究人的精神境界,是一种人文学说与人文精神,其坚毅厚重等人格境界的写照 直到今天依然成为我们的精神训条 古诗文阅读(选择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第一。万历五年,由札部右侍郎改吏部。时行以文字受知张 居正,蕴藉不立崖异,居正安之。 六年三月,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遂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张居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 异己者率逐去之。及居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务为宽大。以次收召老成,布列庶位,朝论多称之 四维忧归,时行为首辅。十二年三月,御史张文熙尝言前阁臣专恣者四事,请帝永禁革之,时行疏争,帝 深以为然,绌文煕议不用。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以科场事论及时行子用懋,贬官。给事中邹元标 劾罢时行姻徐学谟,时行假他疏逐之去。已而占物情,稍稍擢三人官,三冬得毋废。世以此称时行长者。 评事雒于仁进《酒色财气四箴》,帝大怒,召时行等条分析之,将重谴。时行请毋下其章,而讽于仁自引 去,于仁赖以免。十四年正月,光宗年五岁,而郑贵妃有宠,生皇三子常洵,颇萌夺嫡意。时行率同列再 请建储,不听。廷臣以贵妃故,多指斥宫闱,触帝怒,被严谴。十八年,帝召皇长子、皇三子,令时行入 见毓德宫。时行拜贺,请亟定大计。帝犹豫久之,下诏日:“朕不喜激聒。若明岁廷臣不复渎扰,当以后年 册立,否则俟皇长子十五岁举行。”时行因戒延臣毋激扰。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 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言:“臣方在告,初 不预知。册立之事,圣意已定。有德不谙大计,惟宸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 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中书黄正宾复论时行排陷同官,巧避首事之罪。二人皆被黜 责。御史邹德泳疏复上,时行力求罢。诏驰驿归。四十二年,时行年八十,帝遣行人存问。诏书至门而卒 诏赠太师,谥文定。 (节选自《明史申时行传》)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B 广:扩充 B.异己者率逐去之 率:统率 C.有德不谙大计 谙:懂得 D.帝遣行人存问 存:慰问 8.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明申时行“柄政宽大”的一组是(3分) ①四维忧归,时行为首辅 时行疏争,帝深以为然,绌文熙议不 ③已而占物情,稍稍擢三人官,三人得毋废 ④时行请毋下其章,而讽于仁自引去,于仁赖以免 ⑤时行因戒廷臣毋激扰 ⑥御史邹德泳疏复上,时行力求罢 A.①③⑤B②⑤⑥C.③④⑤D.②④⑥
D. 中国文化人格的广博精深,源于儒道两家人格彼此之间的互补,它们的不同有助于中国文化因素与人生 境界的多元化格局形成。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第④段中引用孔子的话,是对人生境界层次的有力说明。这三种道德境界是递进关系,其中“乐之者”这 种境界达到了心灵修养的最高境界。 B. 中国魏晋以后的人生境界论是由儒、道、佛多元思想组成的,这些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互 相补充的,也可以相通。 C. 作者认为,苏轼受调和的儒、道、佛的人生境界论思想影响很深,中国历史上的受儒学熏陶的文化人物 一直出入于佛老思想。 D. 中国古代哲学主要研究人的精神境界,是一种人文学说与人文精神,其坚毅厚重等人格境界的写照,一 直到今天依然成为我们的精神训条。 三、古诗文阅读(选择题 9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第一。万历五年,由札部右侍郎改吏部。时行以文字受知张 居正,蕴藉不立崖异,居正安之。 六年三月,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遂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张居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 异己者率逐去之。及居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务为宽大。以次收召老成,布列庶位,朝论多称之。 四维忧归,时行为首辅。十二年三月,御史张文熙尝言前阁臣专恣者四事,请帝永禁革之,时行疏争,帝 深以为然,绌文熙议不用。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以科场事论及时行子用懋,贬官。给事中邹元标 劾罢时行姻徐学谟,时行假他疏逐之去。已而占物情,稍稍擢三人官,三冬得毋废。世以此称时行长者。 评事雒于仁进《酒色财气四箴》,帝大怒,召时行等条分析之,将重谴。时行请毋下其章,而讽于仁自引 去,于仁赖以免。十四年正月,光宗年五岁,而郑贵妃有宠,生皇三子常洵,颇萌夺嫡意。时行率同列再 请建储,不听。廷臣以贵妃故,多指斥宫闱,触帝怒,被严谴。十八年,帝召皇长子、皇三子,令时行入 见毓德宫。时行拜贺,请亟定大计。帝犹豫久之,下诏日:“朕不喜激聒。若明岁廷臣不复渎扰,当以后年 册立,否则俟皇长子十五岁举行。”时行因戒延臣毋激扰。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 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言:“臣方在告,初 不预知。册立之事,圣意已定。有德不谙大计,惟宸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 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中书黄正宾复论时行排陷同官,巧避首事之罪。二人皆被黜 责。御史邹德泳疏复上,时行力求罢。诏驰驿归。四十二年,时行年八十,帝遣行人存问。诏书至门而卒。 诏赠太师,谥文定。 (节选自《明史·申时行传》)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 广:扩充 B. 异己者率逐去之 率:统率 C.有德不谙大计 谙:懂得 D.帝遣行人存问 存:慰问 8.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明申时行“柄政宽大”的一组是 (3 分) ①四维忧归,时行为首辅。 ②时行疏争,帝深以为然,绌文熙议不用。 ③已而占物情,稍稍擢三人官,三人得毋废。 ④时行请毋下其章,而讽于仁自引去,于仁赖以免。 ⑤时行因戒廷臣毋激扰。 ⑥御史邹德泳疏复上,时行力求罢。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时行因为文采与书法受到张居正赏识,又因为为人含蓄宽容不标新立异,让张居正很放心,但申时 行的为政风格却与张居正有很大的不同。 B张四维、申时行相继执政后,依次召回被张居正贬黜的有经验的臣子,让他们担任各种适宣的职位,这 样的做法得到了朝廷上下舆论的称赞。 C.给事中邹元标弹劾请求罢免申时行,罪名是他和徐学谟结为儿女亲家。后来申时行还是借其他的奏章 罢免驱逐了邹元标 D.为了向万历皇帝施加压力,次辅许国在建议立太子的奏章中把当时休假的申时行的名字列在最前面。 申时行密上奏章说明实情,这种明晢保身的做法造成他最终被弹劾罢免 Ⅱ卷(123分)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行请毋下其章,而讽于仁自引去,于仁赖以免。(5分) (2)于是给事中罗大绂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5分) (二)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 关山月徐陵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①映②疏勒,③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 几年? 【注释】①星旗:星名。②疏勒:西域国名,也是其王城。③云阵:军队。 11、诗歌表现了“客子”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5分 12、诗歌前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6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 (1)从今若许闲乘月, (陆游《游山西村》) (2)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3)春冬之时 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4)故虽有名马,衹辱于奴隶人之手, ,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5)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6)佁然不动, 往来翕忽。(柳宗元《小石潭记》)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代学人”蒋廷黻 长期以来,蒋廷黻一直处于人们的视线之外,当胡适的传记已有十数本之多时,迄今大陆也没有出过一本 蒋廷黻的传记。但蒋廷黻实在是一个不该被忘却的人。当年,他与胡适一样,曾经可是个风云人物。在他 的履历表上,有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土、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处长、中国驻苏联大 使、台湾蒋介石政府驻联合国大使。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拓荒者”、“民国以来学者从政中最有成就的 一位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申时行因为文采与书法受到张居正赏识,又因为为人含蓄宽容不标新立异,让张居正很放心,但申时 行的为政风格却与张居正有很大的不同。 B.张四维、申时行相继执政后,依次召回被张居正贬黜的有经验的臣子,让他们担任各种适宜的职位,这 样的做法得到了朝廷上下舆论的称赞。 C.给事中邹元标弹劾请求罢免申时行,罪名是他和徐学谟结为儿女亲家。后来申时行还是借其他的奏章 罢免驱逐了邹元标。 D.为了向万历皇帝施加压力,次辅许国在建议立太子的奏章中把当时休假的申时行的名字列在最前面。 申时行密上奏章说明实情,这种明哲保身的做法造成他最终被弹劾罢免。 Ⅱ卷(123 分)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时行请毋下其章,而讽于仁自引去,于仁赖以免。(5 分) (2)于是给事中罗大绂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5 分) (二)诗歌鉴赏 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 分) 关山月 徐陵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①映②疏勒,③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 几年? 【注释】①星旗:星名。 ②疏勒:西域国名,也是其王城。 ③云阵:军队。 11、诗歌表现了“客子”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5 分) 12、诗歌前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6 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 分) ⑴ 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 。 (陆游《游山西村》) (2)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3)春冬之时, ,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 (4)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5)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6)佁然不动, ,往来翕忽。(柳宗元《小石潭记》)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一代学人”蒋廷黻 长期以来,蒋廷黻一直处于人们的视线之外,当胡适的传记已有十数本之多时,迄今大陆也没有出过一本 蒋廷黻的传记。但蒋廷黻实在是一个不该被忘却的人。当年,他与胡适一样,曾经可是个风云人物。在他 的履历表上,有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处长、中国驻苏联大 使、台湾蒋介石政府驻联合国大使。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拓荒者”、“民国以来学者从政中最有成就的 一位
二十年代,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还是一片荒漠。蒋廷黻任教于南开大学之后,便有志于做一名拓荒者。他 开垦的第一片荒地,就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他积累了大批中国近代外交史第一手资料,编纂出我国第一本 《中国近代外交史资料辑要》,为日后中国近代外交史的研究铺平了道路 现代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充分地占有原始资料,这在今天的史学界乃是常识,但对二十年代初 的人们来说,还是十分陌生的。在采用这一方法上,蒋廷黻开了风气之先。他在我国首倡研究原始档案资 料,指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一样,要以事实为基础:历史研究有其自身的规律,规律之一就是 必须从原始资料的研究入手。他自己身体力行,为搜集和整理中国近代外交原始资料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蒋廷黻在传播现代研究方法的同时,又引进了新的研究观念。在南开,他主张研究历史要参考多方面意见 本着客观的态度解释史实。1928年,他在介绍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中国革新运动与日本土耳其革新运动 的异同》译文的前记中,特别强调要借鉴外国人看中国的见解,多听听旁观者的话。 不过,从骨子里看,蒋廷黻与其说是一个学者,还不如说是一个士大夫。这是五四那一代知识分子的通态 他们不会仅仅安于治学问,还要走出书斋,匡治天下。 目睹国家多难,蒋廷黻痛心疾首。1932年,蒋廷黻与胡适、丁文江等当时知名学者,创办《独立周刊》 讨论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以尽知识分子在国难时期的责任。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签订后,蒋廷黻告诫 当时青年学生“吾辈皆黄帝子孙,岂容外人将祖遗夺去而不顾”。 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特定历史时期,蒋廷黻是个讲求经世致用的知识分子。他治中国近代史,就是为了总结 历史经验教训,以资借鉴,富强国家。李敖对多少前人长辈嗤之以鼻,偏偏对蒋廷黻赞不绝口,评价说蒋 廷黻“所要求于知识界的,是动态、是入世、是事业、是实物,是书本以外、是主义以外、是文字以外、是 ‘清议以外,是与小百姓同一呼吸”,“这种真正的民胞物与①、经世致用的精神,才是蒋廷黻的真精神,才 是蒋廷黻要求于中国知识分子的真精神”。 1935年冬,蒋廷黻被任命为行政院政务处长,走上从政道路。 有人曾这样形容从政的蒋廷黻:“他是一个简单的人,不复杂的人。他像一头牛,充满着笨劲,一直往前冲 眼睛只往前看,这使他能够排除万难而达到他的目标。这是他的可爱之处,也是他成功之处。”学者许纪霖 因此借用一则西谚,形容蒋廷黻为“瓷器店中的猛牛” 猛牛闯进瓷器店,瓷器易碎,然而民国官场的“潜规则”却着实牢固着呢。一个大学教授,从书生议政到书 生从政,短短3个月中,他对政府部门的结枃做了一番研究,发现机构臃肿、叠床架屋,大大影响了行政 效率。蒋介石要他拿出改革建议,他兴冲冲地拟了一份精简机构的方案,却遭到官僚、政客的激烈反对。 他仿照西方的做法,提出征收所得税时,必须以真实姓名登记财产。为此他到处游说,但无人响应 官作长久了都不免圆滑,蒋廷黻却几十年如一日,保持其书生的耿直本色。中国官场的秘诀是少说少错, 多说多错,不说不错。偏偏蒋廷黻却要求自己和部下,即使说错,也不能不说。据张平群先生回忆,当抗 战时期担任行政院发言人时,顶头上司正是蒋廷黻。行政院每周都有记者招待会,碰到中外记者尖锐的提 问,一般人都会以“无可奉告”、“不予置评”来应付。但蒋廷黻却要求张平群“尽量地说,宁可说错犯过,可 是不要不讲”。至于说错的责任,由他蒋廷黻来承担 蒋廷黻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他至死都不愿加入国民党,还发表过许多批评国民党腐败和政策失当的 言论,始终坚守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 注:①民胞物与:出处宋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民为同胞,物为同类,一切为上天所赐 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本开篇便从传记的角度将蒋廷黼与胡适做对比,采用了先抑后扬的笔法,指出蒋廷黼也是一位学业 有成、职务显赫的风云人物。 B.蒋廷黼在进行现代历史研究时,提倡尊重事实,认为只要占有原始资料,便把握了历史研究的规律。 C.蒋廷黻是一名历史学家,尤其又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拓荒者。文章从其治史特点、学术著作、学者评 价及亲人缅怀等角度呈现了其史学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
二十年代,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还是一片荒漠。蒋廷黻任教于南开大学之后,便有志于做一名拓荒者。他 开垦的第一片荒地,就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他积累了大批中国近代外交史第一手资料,编纂出我国第一本 《中国近代外交史资料辑要》,为日后中国近代外交史的研究铺平了道路。 现代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充分地占有原始资料,这在今天的史学界乃是常识,但对二十年代初期 的人们来说,还是十分陌生的。在采用这一方法上,蒋廷黻开了风气之先。他在我国首倡研究原始档案资 料,指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一样,要以事实为基础;历史研究有其自身的规律,规律之一就是 必须从原始资料的研究入手。他自己身体力行,为搜集和整理中国近代外交原始资料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蒋廷黻在传播现代研究方法的同时,又引进了新的研究观念。在南开,他主张研究历史要参考多方面意见, 本着客观的态度解释史实。1928 年,他在介绍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中国革新运动与日本土耳其革新运动 的异同》译文的前记中,特别强调要借鉴外国人看中国的见解,多听听旁观者的话。 不过,从骨子里看,蒋廷黻与其说是一个学者,还不如说是一个士大夫。这是五四那一代知识分子的通态。 他们不会仅仅安于治学问,还要走出书斋,匡治天下。 目睹国家多难,蒋廷黻痛心疾首。1932 年,蒋廷黻与胡适、丁文江等当时知名学者,创办《独立周刊》, 讨论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以尽知识分子在国难时期的责任。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签订后,蒋廷黻告诫 当时青年学生“吾辈皆黄帝子孙,岂容外人将祖遗夺去而不顾”。 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特定历史时期,蒋廷黻是个讲求经世致用的知识分子。他治中国近代史,就是为了总结 历史经验教训,以资借鉴,富强国家。李敖对多少前人长辈嗤之以鼻,偏偏对蒋廷黻赞不绝口,评价说蒋 廷黻“所要求于知识界的,是动态、是入世、是事业、是实物,是书本以外、是主义以外、是文字以外、是 ‘清议’以外,是与小百姓同一呼吸”,“这种真正的民胞物与①、经世致用的精神,才是蒋廷黻的真精神,才 是蒋廷黻要求于中国知识分子的真精神”。 1935 年冬,蒋廷黻被任命为行政院政务处长,走上从政道路。 有人曾这样形容从政的蒋廷黻:“他是一个简单的人,不复杂的人。他像一头牛,充满着笨劲,一直往前冲, 眼睛只往前看,这使他能够排除万难而达到他的目标。这是他的可爱之处,也是他成功之处。”学者许纪霖 因此借用一则西谚,形容蒋廷黻为“瓷器店中的猛牛”。 猛牛闯进瓷器店,瓷器易碎,然而民国官场的“潜规则”却着实牢固着呢。一个大学教授,从书生议政到书 生从政,短短 3 个月中,他对政府部门的结构做了一番研究,发现机构臃肿、叠床架屋,大大影响了行政 效率。蒋介石要他拿出改革建议,他兴冲冲地拟了一份精简机构的方案,却遭到官僚、政客的激烈反对。 他仿照西方的做法,提出征收所得税时,必须以真实姓名登记财产。为此他到处游说,但无人响应。 官作长久了都不免圆滑,蒋廷黻却几十年如一日,保持其书生的耿直本色。中国官场的秘诀是少说少错, 多说多错,不说不错。偏偏蒋廷黻却要求自己和部下,即使说错,也不能不说。据张平群先生回忆,当抗 战时期担任行政院发言人时,顶头上司正是蒋廷黻。行政院每周都有记者招待会,碰到中外记者尖锐的提 问,一般人都会以“无可奉告”、“不予置评”来应付。但蒋廷黻却要求张平群“尽量地说,宁可说错犯过,可 是不要不讲”。至于说错的责任,由他蒋廷黻来承担! 蒋廷黻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他至死都不愿加入国民党,还发表过许多批评国民党腐败和政策失当的 言论,始终坚守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 注:①民胞物与:出处宋·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民为同胞,物为同类,一切为上天所赐。 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文本开篇便从传记的角度将蒋廷黼与胡适做对比,采用了先抑后扬的笔法,指出蒋廷黼也是一位学业 有成、职务显赫的风云人物。 B.蒋廷黼在进行现代历史研究时,提倡尊重事实,认为只要占有原始资料,便把握了历史研究的规律。 C.蒋廷黻是一名历史学家,尤其又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拓荒者。文章从其治史特点、学术著作、学者评 价及亲人缅怀等角度呈现了其史学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
D.蒋廷黼为人充满书生意气,导致仕途之路走得并不顺利,所以他晚年产生后悔从政的感慨,至死都不 愿加入国民党 E.他是一个抱经世之志的学者,他不会因爱惜清誉而躲在书斋做纯学者,而是以天下为己任,不管是做研 究还是从政都期望有裨于世事。 (2)蒋廷黻作为历史学家,对历史研究有哪些创新行为?(6分) (3)学者许纪霖为什么把蒋廷黻形容为“瓷器店中的猛牛”?(6分) (4)如何理解蒋廷黻所追求的知识分子“真精神”?结合文本和实际谈谈你的理解。(8分) 五、语言运用题(11分) 15.为了使新闻播报更加平易自然,编辑准备在每条新闻之间加上一些承上启下的话,请你帮助他们在下 面的两条新闻之间设计一段这样的话,要求衔接自然,转换巧妙。(6分) (1)因旅馆费用及发票问题与会议中方联系人发生争执,一外籍男子出手,女博士后在美无端遭打被拘。 (据新华社报道) (2)美国女大学生情定重庆农民,春节后准备举行婚礼,婚后两人将继续在大连打工。(据《城市晚报》 报道) 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瑜伽”开头,把这段文字压缩成一个单句。(要求保留主要信息,不超过60个 字)(5分) 古代印度有一套帮助人类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健身体系。五千年前,古印度高僧们从观察生物中体悟了不 少大自然法则,验证到人的身上,竟然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从此,人们开始进行自身健康的维护和调理 经过长期的钻研与归纳,一套完整、实用的养生健身体系诞生了,这就是瑜伽 瑜伽_ 六、作文 17、阅读下面内容,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 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就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就会感谢它是大的。 请全面理解材料,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 歌除外),题目自定,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
D.蒋廷黼为人充满书生意气,导致仕途之路走得并不顺利,所以他晚年产生后悔从政的感慨,至死都不 愿加入国民党。 E.他是一个抱经世之志的学者,他不会因爱惜清誉而躲在书斋做纯学者,而是以天下为己任,不管是做研 究还是从政都期望有裨于世事。 (2)蒋廷黻作为历史学家,对历史研究有哪些创新行为?(6 分) (3)学者许纪霖为什么把蒋廷黻形容为“瓷器店中的猛牛”?(6 分) (4)如何理解蒋廷黻所追求的知识分子“真精神”?结合文本和实际谈谈你的理解。(8 分) 五、语言运用题 (11 分) 15.为了使新闻播报更加平易自然,编辑准备在每条新闻之间加上一些承上启下的话,请你帮助他们在下 面的两条新闻之间设计一段这样的话,要求衔接自然,转换巧妙。(6 分) (1)因旅馆费用及发票问题与会议中方联系人发生争执,一外籍男子出手,女博士后在美无端遭打被拘。 (据新华社报道) (2)美国女大学生情定重庆农民,春节后准备举行婚礼,婚后两人将继续在大连打工。(据《城市晚报》 报道) 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瑜伽”开头,把这段文字压缩成一个单句。(要求保留主要信息,不超过 60 个 字)(5 分) 古代印度有一套帮助人类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健身体系。五千年前,古印度高僧们从观察生物中体悟了不 少大自然法则,验证到人的身上,竟然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从此,人们开始进行自身健康的维护和调理。 经过长期的钻研与归纳,一套完整、实用的养生健身体系诞生了,这就是瑜伽。 瑜伽 六、作文 17、阅读下面内容,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 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就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就会感谢它是大的。” 请全面理解材料,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 歌除外),题目自定,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2013—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
高三语文试题答案 、基础知识 1.D(D项不置可否,不说对,也不说不对,与语境不和。A对簿公堂,在法庭上受审问。簿:文状、起 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B.乔迁之喜:贺人迁居或贺人官职升迁之 辞。C.判若云泥:高低差别就像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2.A.(B.语序不当C.成分残缺,“能否在指定区域落下来”的主语不是“嫦娥三号的刹车'时间”。D杂 糅、指代不明 3C(②只能做起句,③与⑥相连,因⑥的“发现这个问题”承接②,所以是②⑥③,①总说“辨别”与“不能笼 统概括”,⑤④分别解说,所以是①⑤④ 论述类文本阅读 4.D歪曲原文意思,虚设因果 5.A作者举竹林七贤的例子应是“为了论证文化修养与人生品位趣味、人生境界相关”。 6.C原文“中国后期受儒学熏陶的文化人物,没有不出入佛老的,苏轼就是典型”。 二、古诗文阅读 7.(3分)B(率:全、都) 8(3分C(①只是陈述事实,并不能表现什么。②表现得是申时行偏狭的一面。⑥表现申时行迫于形势,自 求罢免。) 9(3分)C(“罪名是他和徐学谟结为儿女亲家”错误,邹元标弹劾罢免的是申时行的亲家徐学谟。) 10.(10分) (1)(5分)申时行请求皇帝不要将他的奏章发下去,而(暗示)劝告雒于仁自己辞职,雒于仁由此幸免于惩罚。 (“下”、“讽”、“引赖之”补充各1分,大意1分。) (2(5分)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弹劾申时行,认为他表面上附和群臣的建议请求册立皇储,而暗地里延缓这件事 而和内宫相交结。(“阳”、“附”、“阴”各1分,整句大意2分。) 【参考译文】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得进士第一名。万历五年由礼部右侍郎改任吏部职。申时行因为 文采与书法而受到张居正赏识,含蓄宽容不标新立异,张居正很放心他。 万历六年三月,张居正准备回家安葬父亲,奏请扩竟内阁大臣,(他)便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的身份入阁 参与机要事务。张居正揽权很久,操纵部下如同拧去温水,异己之人全部驱除。等到张居正去世,张四维 申时行相继执政,实行宽大政策。依次召收老练成熟之人,安排在各个职位,朝廷的议论大都称赞此举。 张四维服丧回乡,申时行任首辅。万历十二年三月,御史张文熙曾谏言以前的内阁大臣的四件专横恣意的 事,奏请皇帝永远将其禁革,申时行上奏申辩,皇帝认为很对,摒弃张文熙的提议不采用。当初,御史 允贞、郎中李三才因为科场的事论及申时行的儿子中用懋,被贬官。给事中邹元标弹劾罢免了申时行的姻 亲徐学谟,申时行就借别的奏疏将他驱逐了。不久,他观察众情,稍稍提升了三个人的官职,三个人得以 不被废黜。世人因此称赞申时行是宽厚的人。评事雒于仁呈献《酒色财气四箴》,皇帝大怒,召见中时行 等人逐条分析,准备从严责罚。申时行建议皇帝不要将他的奏章发下去,而(暗示)劝告雒于仁自己辞职, 雒于仁由此幸免于惩罚。万历十四年正月,先宗(朱常洛)五岁,而郑贵妃受到宠爱,生下了皇帝的第三子 朱常淘,颇有萌生争夺嫡宗的心思。申时行率领同僚再三请求建立储宫,皇帝不听。朝廷大臣因为贵妃的 缘故,大都指责宫闱之事,触怒了皇帝。被严厉训责。万历十八年,皇帝召集皇长子(朱常洛)、皇三子(朱 常洵),指令申时行等人到毓德宫觐见。申时行跪拜祝贺,请求皇帝赶紧决定大计。皇帝犹豫了很久,下诏 书说:“我不喜欢激动、喧扰。如果明年朝廷大臣不再轻慢滋扰,定当在后年册立皇储,否则就等皇长子十 五岁时举行册封。”申时行于是劝告朝廷大臣不要烦扰皇上。第二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奏请准备册立仪 式的礼节制度。皇帝恼怒,命令延期一年。而内阁中也有奏章呈送进去。当时申时行正在假期,次辅许压 把申时行的名字排在第一位。申时行暗中呈上加封的奏章。进言说:“臣正在假期,起初事前并不知道。册
高 三语 文 试 题 答案 一、基础知识 1. D (D 项不置可否,不说对,也不说不对,与语境不和。A 对簿公堂,在法庭上受审问。簿:文状、起 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B.乔迁之喜:贺人迁居或贺人官职升迁之 辞。C. 判若云泥:高低差别就像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2. A.(B.语序不当 C. 成分残缺,“能否在指定区域落下来”的主语不是“嫦娥三号的‘刹车’时间”。 D 杂 糅、指代不明 3.C(②只能做起句,③与⑥相连,因⑥的“发现这个问题”承接②,所以是②⑥③,①总说“辨别”与“不能笼 统概括”,⑤④分别解说,所以是①⑤④) 论述类文本阅读 4. D 歪曲原文意思,虚设因果。 5. A 作者举竹林七贤的例子应是“为了论证文化修养与人生品位趣味、人生境界相关”。 6. C 原文“中国后期受儒学熏陶的文化人物,没有不出入佛老的,苏轼就是典型”。 二、古诗文阅读 7.(3 分)B(率:全、都) 8.(3 分)C(①只是陈述事实,并不能表现什么。②表现得是申时行偏狭的一面。⑥表现申时行迫于形势,自 求罢免。) 9.(3 分)C(“罪名是他和徐学谟结为儿女亲家”错误,邹元标弹劾罢免的是申时行的亲家徐学谟。) 10.(10 分) (1)(5 分) 申时行请求皇帝不要将他的奏章发下去,而(暗示)劝告雒于仁自己辞职,雒于仁由此幸免于惩罚。 (“下”、“讽”、“引”“赖之”补充各 1 分,大意 1 分。) (2)(5 分)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弹劾申时行,认为他表面上附和群臣的建议请求册立皇储,而暗地里延缓这件事 而和内宫相交结。(“阳”、“附”、“阴”各 l 分,整句大意 2 分。) 【参考译文】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得进士第一名。万历五年由礼部右侍郎改任吏部职。申时行因为 文采与书法而受到张居正赏识,含蓄宽容不标新立异,张居正很放心他。 万历六年三月,张居正准备回家安葬父亲,奏请扩竞内阁大臣,(他)便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的身份入阁 参与机要事务。张居正揽权很久,操纵部下如同拧去温水,异己之人全部驱除。等到张居正去世,张四维、 申时行相继执政,实行宽大政策。依次召收老练成熟之人,安排在各个职位,朝廷的议论大都称赞此举。 张四维服丧回乡,申时行任首辅。万历十二年三月,御史张文熙曾谏言以前的内阁大臣的四件专横恣意的 事,奏请皇帝永远将其禁革,申时行上奏申辩,皇帝认为很对,摒弃张文熙的提议不采用。当初,御史魏 允贞、郎中李三才因为科场的事论及申时行的儿子中用懋,被贬官。给事中邹元标弹劾罢免了申时行的姻 亲徐学谟,申时行就借别的奏疏将他驱逐了。不久,他观察众情,稍稍提升了三个人的官职,三个人得以 不被废黜。世人因此称赞申时行是宽厚的人。评事雒于仁呈献《酒色财气四箴》,皇帝大怒,召见中时行 等人逐条分析,准备从严责罚。申时行建议皇帝不要将他的奏章发下去,而(暗示)劝告雒于仁自己辞职, 雒于仁由此幸免于惩罚。万历十四年正月,先宗(朱常洛)五岁,而郑贵妃受到宠爱,生下了皇帝的第三子 朱常淘,颇有萌生争夺嫡宗的心思。申时行率领同僚再三请求建立储宫,皇帝不听。朝廷大臣因为贵妃的 缘故,大都指责宫闱之事,触怒了皇帝。被严厉训责。万历十八年,皇帝召集皇长子(朱常洛)、皇三子(朱 常洵),指令申时行等人到毓德宫觐见。申时行跪拜祝贺,请求皇帝赶紧决定大计。皇帝犹豫了很久,下诏 书说:“我不喜欢激动、喧扰。如果明年朝廷大臣不再轻慢滋扰,定当在后年册立皇储,否则就等皇长子十 五岁时举行册封。”申时行于是劝告朝廷大臣不要烦扰皇上。第二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奏请准备册立仪 式的礼节制度。皇帝恼怒,命令延期一年。而内阁中也有奏章呈送进去。当时申时行正在假期,次辅许国 把申时行的名字排在第一位。申时行暗中呈上加封的奏章。进言说:“臣正在假期,起初事前并不知道。册
立太子这件事,圣上的意思己经明确。张有德不懂得犬计,希望皇上亲自裁决,不要因为小臣而妨碍了大 典。”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弹劾申时行,认为他表面上附和群臣的建议,请求册立皇储,而暗地里延缓这件事 而和内宫相交结。中书黄正宾又论说申时行排斥陷害同僚,巧妙地避开首犯的罪责。两人都被罢黜官职。 御史邹德泳又上奏,申时行极力请求退职。诏令他乘驿车回乡。万历四十二年,申时行八十岁。皇帝派遣 使者慰问他。诏书到他家门口,他就死了。令赠封他为太师,谥号文定。 11.①思念家乡亲人。(3分)②厌倦战争,渴望回家团聚。(2分) 12.虚实结合。关山客子思念家乡是实写,思妇夜间未眠当窗远眺丈夫是虚写。【或答想象,客子身处边 塞想象妻子深夜不眠的情景;或从对方写起(衬托),用家中思妇的不眠衬托军中客子的思乡,均可得分。】 手法3分,说明3分。 (三)13、名句填写(每题1分) (1)拄杖无时夜叩门。(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3)则素湍绿潭 (4)骈死于槽枥之间(5)陟罚臧否6做尔远逝 现代文人物传记阅读 14.对第二、第三、第四题的解答不是说必须分条陈述才给分,不列出序号进行分条陈述但有条理层次、 言之有理也要赋分。提示学生要结合材料作答,不能只是讲空话、套话。 (1)E给3分,A给2分,C给1分。(B¨“只要”…“便”,过于绝对,原文强调“充分地占有原始资料”规 律之一”:C亲人缅怀”于文无据:D“晚年后悔从政”于文无据:强加因果) (2)(6分)①开创新的研究领域——中国近代外交史:②采用新的研究方法—研究原始档案资料:③ 引进了新的研究观念—参考多方意见,客观解释史实 (3)(6分)猛牛: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蒋廷黻做事像一头牛,充满笨劲,一直往前冲:(2分)牛一 样秉直的性格,说话直接,坚持原则,保持其书生的耿直本色。(2分) 瓷器店中:而这就必然触及和损害到官场中某些官僚和政客的利益,触犯众怒,就如猛牛闯进瓷器店造成 瓷器易碎一样。(2分) (4)蒋廷黼所追求的的知识分子的精神是:志于开拓有成,学以经世致用,勇往直前,独守正道的精神。 (2分) ①作为历史学者,他首先立足本位,以客观态度解释史实,立志做一名拓荒者,并编纂出我国第一本近代 外交史资料。 ②他讲求学问经世致用,研究历史是为强国提供借鉴,国难之时则创办刊物,讨论大计,告诚青年,已尽 知识分子在国难时的责任。 ③他从政后行事耿直,敢于前冲,破除万难,而且始终不与腐败者同流合污,坚守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独立 人格。(4分,任写两点即可) ④这些精神启迪着今天的知识分子,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知识分子所以区别于其他群体必须保持自己的 本色。(2分) 五、语言运用 15.示例:上面这条消息实在让人不快,但下面还有让人喜悦的消息,这条消息也与外国人有关系,据《城 市晚报》报道。(承上内容2分,启下内容2分,两条消息的联系点(相同之处:外国人,2分 16.瑜伽是古印度高僧把从生物中体悟的大自然法则验证到人身上(2),用以发挥人的潜能、维护和调理 自身健康(2)的一套健身体系(1) 17、作文思路点 这是一个比喻类的作文材料。审题时首先要弄清其寓意。漫画家蔡志忠以橘子为喻,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 是既有优点也有缺点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一分为二的,既可以看其优点,也可以看其缺点。但是看 事物的角度不同,会对自我的感觉产生不同的影响,也会影响到自己事业能否成功
立太子这件事,圣上的意思已经明确。张有德不懂得犬计,希望皇上亲自裁决,不要因为小臣而妨碍了大 典。”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弹劾申时行,认为他表面上附和群臣的建议,请求册立皇储,而暗地里延缓这件事 而和内宫相交结。中书黄正宾又论说申时行排斥陷害同僚,巧妙地避开首犯的罪责。两人都被罢黜官职。 御史邹德泳又上奏,申时行极力请求退职。诏令他乘驿车回乡。万历四十二年,申时行八十岁。皇帝派遣 使者慰问他。诏书到他家门口,他就死了。令赠封他为太师,谥号文定。 11.①思念家乡亲人。(3 分)②厌倦战争,渴望回家团聚。(2 分) 12.虚实结合。关山客子思念家乡是实写,思妇夜间未眠当窗远眺丈夫是虚写。【或答想象,客子身处边 塞想象妻子深夜不眠的情景;或从对方写起(衬托),用家中思妇的不眠衬托军中客子的思乡,均可得分。】 手法 3 分,说明 3 分。 (三)13、名句填写 (每题 1 分) (1)拄杖无时夜叩门。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3)则素湍绿潭 (4)骈死于槽枥之间 (5)陟罚臧否 (6)俶尔远逝 三、现代文人物传记阅读 14.对第二、第三、第四题的解答不是说必须分条陈述才给分,不列出序号进行分条陈述但有条理层次、 言之有理也要赋分。提示学生要结合材料作答,不能只是讲空话、套话。 (1)E 给 3 分,A 给 2 分, C 给 1 分。(B“只要”……“便”,过于绝对,原文强调“充分地占有原始资料”“规 律之一”;C“亲人缅怀”于文无据;D“晚年后悔从政”于文无据;强加因果) (2)(6 分)①开创新的研究领域——中国近代外交史;②采用新的研究方法——研究原始档案资料;③ 引进了新的研究观念——参考多方意见,客观解释史实。 (3)(6 分)猛牛: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蒋廷黻做事像一头牛,充满笨劲,一直往前冲;(2 分)牛一 样秉直的性格,说话直接,坚持原则,保持其书生的耿直本色。(2 分) 瓷器店中:而这就必然触及和损害到官场中某些官僚和政客的利益,触犯众怒,就如猛牛闯进瓷器店造成 瓷器易碎一样。(2 分) (4)蒋廷黼所追求的的知识分子的精神是:志于开拓有成,学以经世致用,勇往直前,独守正道的精神。 (2 分) ①作为历史学者,他首先立足本位,以客观态度解释史实,立志做一名拓荒者,并编纂出我国第一本近代 外交史资料。 ②他讲求学问经世致用,研究历史是为强国提供借鉴,国难之时则创办刊物,讨论大计,告诫青年,已尽 知识分子在国难时的责任。 ③他从政后行事耿直,敢于前冲,破除万难,而且始终不与腐败者同流合污,坚守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独立 人格。(4 分,任写两点即可) ④这些精神启迪着今天的知识分子,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知识分子所以区别于其他群体必须保持自己的 本色。(2 分) 五、语言运用 15.示例:上面这条消息实在让人不快,但下面还有让人喜悦的消息,这条消息也与外国人有关系,据《城 市晚报》报道。(承上内容 2 分,启下内容 2 分,两条消息的联系点(相同之处:外国人,2 分) 16.瑜伽是古印度高僧把从生物中体悟的大自然法则验证到人身上(2),用以发挥人的潜能、维护和调理 自身健康(2)的一套健身体系(1)。 17、作文思路点拨: 这是一个比喻类的作文材料。审题时首先要弄清其寓意。漫画家蔡志忠以橘子为喻,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 是既有优点也有缺点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一分为二的,既可以看其优点,也可以看其缺点。但是看 事物的角度不同,会对自我的感觉产生不同的影响,也会影响到自己事业能否成功
本材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立意。从“为什么人们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的角度确立“端正认识,改造自 我才能走向成功宀善于发现长处,才能鼓起奋进的风帆”只见缺点,有碍进步~认清自己,才能发挥长处
本材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立意。从“为什么人们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的角度确立“端正认识,改造自 我才能走向成功”“善于发现长处,才能鼓起奋进的风帆”“只见缺点,有碍进步”“认清自己,才能发挥长处”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