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复习题及简要答案 名词解释 1、剩余社会学:它说明的是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费孝通在《乡土 中国》中讲到,“现在的社会学—一只是一个没有长成的社会科学的老家”。各 门社会科学从社会学中独立出来是现代社会学发展的趋势,只有一些领域如社会 阶层、社会变迁、越轨等仍是社会学传统研究范畴,故社会学被称为剩余社会学 2、变量:随时间地点或群体而变化的事物的概念叫变量。社会学使用的概 念主要是变量,如年龄、收入。 3、统计控制:对研究对象有意的选择,即对变量的控制。 4、个案研究:对一个事件、个人或社会采用的详细记录。 5、社区研究:把某个社区作为个案研究对象 6、自证预言:预测本来是错的,但由于公开后人们受其影响作出了行动, 结果对了。 7、自杀式预测:预测本来是对的,但由于公开后人们受其影响作出了行动, 结果错了。 8、过渡礼仪:身份地位转变时的活动程序,如婚礼 9、强化礼仪:目的在于加强人们对某事的认同的周期举行的活动,如国庆。 10、文化特质: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 11、文化丛:一些紧密联系的文化特性的群集,在社会中以独立的单位发挥 职能。 12、文化通象:文化中相似的基本特征,因环境条件相似而致。 13、我族中心主义:以自己本民族文化为标准评价异文化。 14、文化震荡:异文化与本文化之间的差异给内心带来的冲击。 15、主体文化:各种文化并存时居于支配地位的文化 16、次文化:主体文化之外,不居于支配地位的文化,又叫圈内文化。 17、边缘人:跻身于两个以上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系的夹缝中的人,性格充满 迷惑、混乱、怀疑、善于反省、双重意识、两重性格。 18、血缘关系: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形成的社会关系。有种、氏 宗、及家族功能:联系群众、凝聚力、限制个人发展。 19、地缘关系:人类的区域结构关系
社会学概论复习题及简要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剩余社会学:它说明的是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费孝通在《乡土 中国》中讲到,“现在的社会学-——只是一个没有长成的社会科学的老家”。各 门社会科学从社会学中独立出来是现代社会学发展的趋势,只有一些领域如社会 阶层、社会变迁、越轨等仍是社会学传统研究范畴,故社会学被称为剩余社会学。 2、变量:随时间地点或群体而变化的事物的概念叫变量。社会学使用的概 念主要是变量,如年龄、收入。 3、统计控制:对研究对象有意的选择,即对变量的控制。 4、个案研究:对一个事件、个人或社会采用的详细记录。 5、社区研究:把某个 社区作为个案研究对象。 6、自证预言:预测本来是错的,但由于公开后人们受其影响作出了行动, 结果对了。 7、自杀式预测:预测本来是对的,但由于公开后人们|受其影响作出了行动, 结果错了。 8、过渡礼仪:身份地位转变时的活动程序,如婚礼。 9、强化礼仪:目的在于加强人们对某事的认同的周期举行的活动,如国庆。 10、文化特质: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 11、文化丛:一些紧密联系的文化特性的群集,在社会中以独立的单位发挥 职能。 12、文化通象:文化中相似的基本特征,因环境条件相似而致。 13、我族中心主义:以自己本民族文化为标准评价异文化。 14、文化震荡:异文化与本文化之间的差异给内心带来的冲击。 15、主体文化:各种文化并存时居于支配地位的文化。 16、次文化:主体文化之外,不居于支配地位的文化,又叫圈内文化。 17、边缘人:跻身于两个以上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系的夹缝中的人,性格充满 迷惑、混乱、怀疑、善于反省、双重意识、两重性格。 18、血缘关系: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形成的社会关系。有种、氏、 宗、及家族功能:联系群众、凝聚力、限制个人发展。 19、地缘关系:人类的区域结构关系
功能:社会稳定,但是束缚人的发展。 20、业缘关系: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功能:促进了现代经济的发展,限制个人的发展。 21、角色:社会角色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决定的,符合一定的社会期望的行 为模式,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或社会关系的反映,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 社会细胞。 22、角色伴侣:相对应存在的社会角色,如夫妻、师生 23、地位丛:个人所有的地位的总和。 24、角色丛:个人处于某一位置所拥有的角色总和。 25、先赋角色:归属角色。指人们与生俱来或在其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获得 的角色,分为先天性,如性别;制度性的,如奴隶 26、自致角色:成就角色,人们在后天的活动中经过自学或努力而获得的, 例:工程师、科学家。 27、角色差距: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前后扮演不一致时,会发生偏 差,这叫角色差距 28、角色失调:人们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不仅出现角色偏差,而且遇到障碍 和矛盾,甚至失败,这就是角色失调。 29、角色冲突:角色扮演中,角色之间或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 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30、社会化: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 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 31、人格解组:社会学中,个性与社会标准不吻合时,叫人格解组 32、依赖性认同:不愿中断对依赖对象的依赖而对依赖对象的认同,叫依赖 性认同。例:孩子对母亲。 3、防卫性认同:认同的动力来自对侵犯者的恐惧,故称防卫性认同。例: 孩子对父亲。 34、 John Whiting的地位羡慕论:孩子认同父亲是由于羡慕父亲的地位 一一从母亲那儿得到一切好处 35、E· Maccoby:社会权利论:孩子认同的对象不是资源的接受者,而是资 源得控制者 36、同龄群体: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听背景等方面较接近的人们自发结
功能 :社会稳定,但是束缚人的发展。 20、业缘关系: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功能:促进了现代经济的发展,限制个人的发展。 21、角色:社会角色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决定的,符合一定的社会期望的行 为模式,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或社会关系的反映,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 社会细胞。 22、角色伴侣:相对应存在的社会角色,如夫妻、师生 23、地位丛:个人所有的地位的总和。 24、角色丛:个人处于某一位置所拥有的角色总和。 25、先赋角色:归属角色。指人们与生俱来或在其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获得 的角色,分为先天性,如性别;制度性的,如奴隶。 26、自致角色:成就角色,人们在后天的活动中经过自学或努力而获得的, 例:工程师 、科学家。 27、角色差距: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前后扮演不一致时,会发生偏 差,这叫角色差距。 28、角色失调:人们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不仅出现角色偏差,而且遇到障碍 和矛盾,甚至失败,这就是角色失调。 29、角色冲突:角色扮演中,角色之间或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 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30、社会化: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 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 31、人格解组:社会学中,个性与社会标准不吻合时,叫人格解组。 32、依赖性认同:不愿中断对依赖对象的依赖而对依赖对象的认同,叫依赖 性认同。例:孩子对母亲。 33、防卫性认同:认同的动力来自对侵犯者的恐惧,故称防卫性认同。例: 孩子对父亲。 34、John Whiting 的地位羡慕论:孩子认同父亲是由于羡慕父亲的地位— ——从母亲那儿得到一切好处。 35、E•Maccoby:社会权利论:孩子认同的对象不是资源的接受者,而是资 源得控制者。 36、同龄群体: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听背景等方面较接近的人们自发结
成的社会群体。 37、继续社会化:指具有社会成员资格的成人不断学习,接受新的文化内容 及适应角色变化的过程,包括成年、老年社会化 38、再社会化:一种能产生与以前的社会化不一致的价值观和行为的社会化 过程。 39、同感不安:看见别人受苦时,搞不清是谁在受苦,因而自己也痛苦起来, 这种痛苦就是同感不安。 40、同情不安:看见别人吃苦时尽管知道吃苦的不是自己,仍觉得心理上的 不安。 41、地位恐慌:较低层的人普遍利用上层人的地位象征而使这些原有的上层 地位象征退化,并导致上层社会地位象征十分昂贵,这种状况叫地位恐慌。 、地位相悖:一个人在一种地位登记序列中排列水平较高,而在另一地位 等级序列中较低的状况。 43、总地位:出现地位相悖的人把自己排得高点得那个地位叫总地位 44、社会阶层及阶层化:把社会的人依其拥有的财富、权利、声望的多寡程 度分为若干个类别,然后依次排列,这一过程叫社会阶层化。有关的类别就叫阶 45、职业声望量表:芝加哥国民舆论调查所创立的,把职业排成序列,用以 让人们给职业类别评分,常常以收入、教育、职业、声望、权利等作为评分标准 和尺度。 46、积效制:开放社会里人们社会地位获得途径,主要依靠个人表现,即个 人的直接努力获得自己的地位 47、社会流动:人们的社会地位的转变,职业转变是判定是一个人发生社会 流动的主要依据。 48、社会类别:一群有某种相同特征的人,它的特点是:(1)不构成社会结 构(2)不必相互认识(3)不必交往(4)不必然有共同的利益 49、类集体:临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可能有共同规范,但相互可能不认 50、首属群体:以感情为基础而结成,特点是:(1)亲密关系(2)面对面 联系(3)心理上属一体(4)影响个人性格的形成 51、次属群体:以某种特定目标而结成、专门化、非个人化
成的社会群体。 37、继续社会化:指具有社会成员资格的成人不断学习,接受新的文化内容 及适应角色变化的过程,包括成年、老年社会化。 38、再社会化:一种能产生与以前的社会化不一致的价值观和行为的社会化 过程。 39、同感不安:看见别人受苦时,搞不清是谁在受苦,因而自己也痛苦起来, 这种痛苦就是同感不安。 40、同情不安:看见别人吃苦时尽管知道吃苦的不是自己,仍觉得心理上的 不安。 41、地位恐慌:较低层的人普遍利用上层人的地位象征而使这些原有的上层 地位象征退化,并导致上层社会地位象征十分昂贵,这种状况叫地位恐慌。 42、地位相悖:一个人在一种地位登记序列中排列水平较高,而在另一地位 等级序列中较低的状况。 43、总地位:出现地位相悖的人把自己排得高点得那个地位叫总地位。 44、社会阶层及阶层化:把社会的人依其拥有的财富、权利、声望的多寡程 度分为若干个类别,然后依次排列,这一过程叫社会阶层化。有关的类别就叫阶 层。 45、职业声望量表:芝加哥国民舆论调查所创立的,把职业排成序列,用以 让人们给职业类别评分,常常以收入、教育、职业、声望、权利等作为评分标准 和尺度。 46、积效制:开放社会里人们社会地位获得途径,主要依靠个人表现,即个 人的直接努力获得自己的地位。 47、社会流动:人们的社会地位的转变,职业转变是判定是一个人发生社会 流动的主要依据。 48、社会类别:一群有某种相同特征的人,它的特点是:(1)不构成社会结 构(2)不必相互认识(3)不必交往(4)不必然有共同的利益 49、类集体:临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可能有共同规范,但相互可能不认 识。 50、首属群体:以感情为基础而结成,特点是:(1)亲密关系(2)面对面 联系(3)心理上属一体 (4)影响个人性格的形成 51、次属群体:以某种特定目标而结成、专门化、非个人化
52、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按成员身份归属划分:(1)成员身份属于的群体,它规定着成员的身份及日 常活动(2)被某些成员做其所属群体参照对象的群体。 53、群体规范:在某一特定群体活动中,被人为是合适的成员行为的一种期 望,是群体所确立的一种标准化的观念 54、工具性领导:与解决群体的任务有关,指引成员达到最终目标而奋斗。 55、表意性领导:与培养成员的精神状态及维系成员之间的团结有关,力求 造成群体的团结与和谐。 56、神宠常规化:神宠式领导在离任时,常会出现继承危机,解决的办法就 时神宠常规化,即把神宠特质从领袖身上分离,并转移到别人身上 57、越轨:社会成员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58、社会解组:由于社会变迁的影响导致社会规则或社会失控,这种失控的 状态叫社会解组。 59、社会失范:社会活动剧变时,惯常的行为准则失效,导致越轨事例增多, 与社会解组是同一性质或社会对某些情况或某些方面缺乏确定的规范或规则 来指导人们的行为。 60、社会组织: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构成一个独 立单位的社会群体 二、判断题 61、社会是实体。F 62、社会的实质在于没有实质的人际关系。T 63、文化要素包括习俗、宗教、法律、道德。F 64、语言塑造现实是指语言可以造出现实。F 65、宗教与道德的区别在于规范不同。F 66、社会是志趣相同者结合的团体。F 67、按照M。Lery关于社会必须符合的三个附加条件的狭义社会概念,公司 是个社会。F 68、社会学关于“地位”的概念与社会阶层有联系。F 69、人们经过自学或努力而获得的角色叫先赋角色。F 70、角色扮演中角色之间或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矛盾,妨碍了角色扮演
52、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按成员身份归属划分:(1)成员身份属于的群体,它规定着成员的身份及日 常活动(2)被某些成员做其所属群体参照对象的群体。 53、群体规范:在某一特定群体活动中,被人为是合适的成员行为的一种期 望,是群体所确立的一种标准化的观念。 54、工具性领导:与解决群体的任务有关,指引成员达到最终目标而奋斗。 55、表意性领导:与培养成员的精神状态及维系成员之间的团结有关,力求 造成群体的团结与和谐。 56、神宠常规化:神宠式领导在离任时,常会出现继承危机,解决的办法就 时神宠常规化,即把神宠特质从领袖身上分离,并转移到别人身上。 57、越轨:社会成员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58、社会解组:由于社会变迁的影响导致社会规则或社会失控,这种失控的 状态叫社会解组。 59、社会失范:社会活动剧变时,惯常的行为准则失效,导致越轨事例增多, 与社会解组是同一性质 或 社会对某些情况或某些方面缺乏确定的规范或规则 来指导人们的行为。 60、社会组织: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构成一个独 立单位的社会群体。 二、判断题 61、社会是实体。F 62、社会的实质在于没有实质的人际关系。T 63、文化要素包括习俗、宗教、法律、道德。F 64、语言塑造现实是指语言可以造出现实。F 65、宗教与道德的区别在于规范不同。F 66、社会是志趣相同者结合的团体。F 67、按照 M。Lery 关于社会必须符合的三个附加条件的狭义社会概念,公司 是个社会。F 68、社会学关于“地位”的概念与社会阶层有联系。F 69、人们经过自学或努力而获得的角色叫先赋角色。 F 70、角色扮演中角色之间或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矛盾,妨碍了角色扮演
的顺利进行,这叫角色失调。F(角色冲突) 71、同一个人担任两个以上角色,这两个角色扮演之间的矛盾叫角色冲突 72、个人在其角色扮演过程中时间精力上的紧张叫角色紧张。T 73、角色中断指扮演该角色的个体去世了。F 74、 Cooly(库利)的“镜中自我”概念是指通过镜子我们了解我们自己。F 75、Mead(米德)的“自我”概念实质上就是佛洛依德的“自我”概念。F 76、成人创造婴儿是指成人生了婴儿。F 77、再社会化指老年人继续学习。F 代沟指一代人与另一代人的年龄差异。F 79、继续社会化就就再社会化。F 80、以上内容都属于再社会化:对罪犯的洗脑、罪犯改造、宗教皈依、大学 教育。F 81、表意性领导是指善于表达思想感情的领导。F 82、类集体就是群体 83、以感情为基础而结成的群体是首属群体。F 84、工具性领导指领导把群体成员当作达到私人目的的工具。F 85、越轨的普通性指大多数人在法律上都被定过罪。F 86、社会控制中的外部控制指的是法官和警察、监狱等法政系统。F 87、社会解组指社会组织解散了。 88、社会失范指社会某时缺乏某些相应的规则指导人们的行为。F 89、任何两个人的接近都能形成社会互动。F 、思考题 90、简述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关系 有区别但相缠不相离 联系:(1)文化要载体,它寓于社当中;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交往又通过 定的文化方式进行;(2)内容共通成分多;课程设置、学科建设、作品 差异:起源:殖民地文化、异文化、史前文化/现代都市、现代文明 发展趋势:二者的研究对象趋向统一;人类学向都市文化进军,社会学借用 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
的顺利进行,这叫角色失调。F (角色冲突) 71、同一个人担任两个以上角色,这两个角色扮演之间的矛盾叫角色冲突。 F 72、个人在其角色扮演过程中时间精力上的紧张叫角色紧张。T 73、角色中断指扮演该角色的个体去世了。F 74、Cooly(库利)的“镜中自我”概念是指通过镜子我们了解我们自己。F 75、Mead (米德)的“自我”概念实质上就是佛洛依德的“自我”概念。F 76、成人创造婴儿是指成人生了婴儿。F 77、再社会化指老年人继续学习。F 78、代沟指一代人与另一代人的年龄差异。F 79、继续社会化就就再社会化。F 80、以上内容都属于再社会化:对罪犯的洗脑、罪犯改造、宗教皈依、大学 教育。F 81、表意性领导是指善于表达思想感情的领导。F 82、类集体就是群体。F 83、以感情为基础而结成的群体是首属群体。F 84、工具性领导指领导把群体成员当作达到私人目的的工具。F 85、越轨的普通性指大多数人在法律上都被定过罪。F 86、社会控制中的外部控制指的是法官和警察、监狱等法政系统。F 87、社会解组指社会组织解散了。F 88、社会失范指社会某时缺乏某些相应的规则指导人们的行为。F 89、任何两个人的接近都能形成社会互动。F 三、思考题 90、简述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关系 有区别但相缠不相离 联系:(1)文化要载体,它寓于社当中;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交往又通过 一定的文化方式进行;(2)内容共通成分多;课程设置、学科建设、作品 差异:起源:殖民地文化、异文化、史前文化/现代都市、现代文明 发展趋势:二者的研究对象趋向统一;人类学向都市文化进军,社会学借用 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
91、社会学研究的步骤 1)阐述研究问题,形成假设 2)作研究假设 3)收集资料 4)分析资料 5)统计后作出结论 、 Maclver:“一片纸张在风中飞舞和一个人在一群追他的人前面飞奔有本 质上的差异,纸张不知道恐惧,风也不怀有僧恨,但是没有恐惧和憎恨,那人不 会飞舞,群众也不追赶。”请解释 这是比喻社会学研究对象与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区别。社会学研究对象是没 有实质,不占空间的社会,研究的是有血有肉的人的行为及其背后的动机。纸和 风之间,没有目的,但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关系,我们却会赋予某种动机,会问为 什么 93、社会学研究受哪些道德方面的限制? 1)理论上,必须客观,而且让别人证明自己是客观的。然而人与自然物有 区别,人有基本权利,对社会群体,不能象对其他无机物或有机物一样任人处置, 以及个人的“应知权”等限制了社会学的研究。 2)价值干预:研究者个人的价值观念影响对研究题目的选择,过程及成果 的说明。 94、怎样理解泰勒关于文化的定义 A定义;BW。H。KELY对它的批评。C我们的意见 95、简述符号的功能: 了解现实;传递;储存复杂的信息;理解抽象概念 96、语言的两个要素及其关系:意义、物质形式及其所附带的意义之间没有 必然联系,意义不是它的内在本质,而是由人们赋予并在约定俗成基础上建立的
91、社会学研究的步骤 1)阐述研究问题,形成假设 2)作研究假设 3)收集资料 4)分析资料 5)统计后作出结论 92、Maclver:“一片纸张在风中飞舞和一个人在一群追他的人前面飞奔有本 质上的差异,纸张不知道恐惧,风也不怀有憎恨,但是没有恐惧和憎恨,那人不 会飞舞,群众也不追赶。”请解释。 这是比喻社会学研究对象与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区别。社会学研究对象是没 有实质,不占空间的社会,研究的是有血有肉的人的行为及其背后的动机。纸和 风之间,没有目的,但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关系,我们却会赋予某种动机,会问为 什么。 93、社会学研究受哪些道德方面的限制? 1)理论上,必须客观,而且让别人证明自己是客观的。然而人与自然物有 区别,人有基本权利,对社会群体,不能象对其他无机物或有机物一样任人处置, 以及个人的“应知权”等限制了社会学的研究。 2)价值干预:研究者个人的价值观念影响对研究题目的选择,过程及成果 的说明。 94、怎样理解泰勒关于文化的定义 A 定义;B W。H。KELLY 对它的批评。C 我们的意见 95、简述符号的功能: 了解现实;传递;储存复杂的信息;理解抽象概念 96、语言的两个要素及其关系:意义、物质形式及其所附带的意义之间没有 必然联系,意义不是它的内在本质,而是由人们赋予并在约定俗成基础上建立的
通过教化代代相传。因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物质形式会赋予不同的含义。 97、象征与记号的区别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意义世界和物质世界,象征与物质形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而符号却是它 所代表的事物的一部分。例如乌云和雨,红灯与停车 98、从哪些方面理解语言反映和朔造现实? 1)反映物质环境、社会环境、社会的进步,记录过去 2)对乱纷纷的外界刺激物进行分类整理 99、习俗有哪些内容? 1)做事的方式; 2)仪式; 3)禁忌 100、禁忌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神秘、功利、生活经验导致 101、社会习俗的约束力在早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作用不一样,为什么? 1)传统的灵验使人产生敬畏 2)习俗单一性使人觉得不事争辩 102、怎样理解习俗的保守性和庸俗性? 庸俗性:群众阻碍习俗的变化,不容许冒尖和超越。 保守性:不变性,过时习俗,生活的成法,衡量的标准,不是衡量对象。 103、涂尔干说:道德的行为是符合集体的行为,然而有些行为如婚外恋并 不妨碍公众利益,为什么会大多数人认为是不道德的呢? 1)原来与社会利益有关,落入道德范畴,社会变化虽无关了,但道德观念 变化的滞后性使它们仍支配人们的行为 2)未触及整个社会的利益,但触及了某部分人的利益
通过教化代代相传。因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物质形式会赋予不同的含义。 97、象征与记号的区别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意义世界和物质世界,象征与物质形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而符号却是它 所代表的事物的一部分。例如乌云和雨,红灯与停车 98、从哪些方面理解语言反映和朔造现实? 1)反映物质环境、社会环境、社会的进步,记录过去 2)对乱纷纷的外界刺激物进行分类整理 99、习俗有哪些内容? 1)做事的方式; 2)仪式; 3)禁忌 100、禁忌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神秘、功利、生活经验导致 101、社会习俗的约束力在早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作用不一样,为什么? 1)传统的灵验使人产生敬畏 2)习俗单一性使人觉得不事争辩 102、怎样理解习俗的保守性和庸俗性? 庸俗性:群众阻碍习俗的变化,不容许冒尖和超越。 保守性:不变性,过时习俗,生活的成法,衡量的标准,不是衡量对象。 103、涂尔干说:道德的行为是符合集体的行为,然而有些行为如婚外恋并 不妨碍公众利益,为什么会大多数人认为是不道德的呢? 1)原来与社会利益有关,落入道德范畴,社会变化虽无关了,但道德观念 变化的滞后性使它们仍支配人们的行为。 2)未触及整个社会的利益,但触及了某部分人的利益
104、谈谈宗教与道德的关系 发挥道德的功能;调节人的行为:内容重合,统一道德守则,加强道德威慑 力。 105、谈谈法律与习俗的关系(从其特点角度比较两者) (1)法律的概念 (2)法律的特点:强制—自发无情—有情 (3)法律建于习俗基础之上但超越它,凌驾于习俗之上。 106、简述功能主义关于文化的基本观点 1)基本观点:文化某些方面为什么得以存在?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功能,符 合社会某种需要。 2)研究方法:文化特质,文化从,文化形象 107、举例说明文化生态学观点。 文化特性由其资源及其周围环境的限制,以及这些环境的变化所决定的,与 生态学研究相似,故称文化生态学。 108、简述文化震荡概念 概念: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内心的冲击的激荡。 原因:所属文化的当然性与异文化的冲突 规律或影响因素:文化,异程度、个人背景、所属文化单纯性、经验多寡 109、我族中心主义及其产生根源 1)以自己民族的文化为标准来评价异文化,符合为对,反之为错。 2)它是一种文化通象,因是普遍的心理倾向。 3)根源:习俗的当然性导致排斥心理、爱国主义的副产品、个人自恋化倾 向 4)存在于族间、国间、群体间、价值间、意识形态间。 5)正功能:促进社会秩序和稳定。负功能:阻碍文化交流
104、谈谈宗教与道德的关系 发挥道德的功能;调节人的行为;内容重合,统一道德守则,加强道德威慑 力。 105、谈谈法律与习俗的关系(从其特点角度比较两者) (1)法律的概念 (2)法律的特点:强制------自发 无情------有情 (3)法律建于习俗基础之上但超越它,凌驾于习俗之上。 106、简述功能主义关于文化的基本观点。 1)基本观点:文化某些方面为什么得以存在?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功能,符 合社会某种需要。 2)研究方法:文化特质,文化从,文化形象 107、举例说明文化生态学观点。 文化特性由其资源及其周围环境的限制,以及这些环境的变化所决定的,与 生态学研究相似,故称文化生态学。 108、简述文化震荡概念。 概念: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内心的冲击的激荡。 原因:所属文化的当然性与异文化的冲突。 规律或影响因素:文化,异程度、个人背景、所属文化单纯性、经验多寡。 109、我族中心主义及其产生根源 1)以自己民族的文化为标准来评价异文化,符合为对,反之为错。 2)它是一种文化通象,因是普遍的心理倾向。 3)根源:习俗的当然性导致排斥心理、爱国主义的副产品、个人自恋化倾 向。 4)存在于族间、国间、群体间、价值间、意识形态间。 5)正功能:促进社会秩序和稳定。 负功能:阻碍文化交流
110、 Kluckholm说:每个人在某些方面与所有人相似,与部分人相似,没 有人相似。怎样理解? 从文化影响角度看,个人受主体文化的熏陶,因而与该社会的所有人相似, 受次文化的影响而与部分人相似,而在次文化交叠处没有一个完全相似的,反映 了主文化与次文化、次文化与次文化的关系 l1l、 Marison Levy曾为狭义的社会概念加了三个附加条件,是哪三个?你 认为这三个条件在现代社会中应用有困难吗? 1)体系本身生命期长于体系成员 2)成员资格以血缘界定 3)体系的活动理论上必须自给自足 有困难:(2)(3)在现代社会不好划分 112、简述 Davis popenoe介绍的当今海外社会学家常用的两种社会学分 类法。(提示:以生存方式为依据,从社会结构) 1)以生存方式为标准进行划分:狩猎、采集、园艺、农业、工业 2)以整体结构为标准进行划分:公社社会、社团社会 3)二者关系:社团———工业公社狩猎与采集、园艺、农业 113、简析关于社会性质的功能主义的观点 1)假设及理论:社会与活动有生物性相似(结构、体系、组成部分都相似), 在协同合作基础上进行有秩序的运转。社会各部分如家庭、政府如同生物体四肢 等发挥有益于全局的功能 2)观点:忽略了不同的价值观的存在,忽略了异议和社会冲突。 114、试比较社会学考查社会的两种角度:宏观分析法、微观分析法 区别:1)切入点不一样2)研究方法不一样 统一:研究结果相互支持。倒:青少年犯罪现象:群体、个体 115、简述功能主义和冲突主义关于社会性质的观点
110、Kluckholm 说:每个人在某些方面与所有人相似,与部分人相似,没 有人相似。怎样理解? 从文化影响角度看,个人受主体文化的熏陶,因而与该社会的所有人相似, 受次文化的影响而与部分人相似,而在次文化交叠处没有一个完全相似的,反映 了主文化与次文化、次文化与次文化的关系。 111、Marison Levy 曾为狭义的社会概念加了三个附加条件,是哪三个?你 认为这三个条件在现代社会中应用有困难吗? 1)体系本身生命期长于体系成员 2)成员资格以血缘界定 3)体系的活动理论上必须自给自足 有困难:(2)(3)在现代社会不好划分 112、简述 Davis Popenoe 介绍的当今海外社会学家常用的两种社会学分 类法。(提示:以生存方式为依据,从社会结构) 1)以生存方式为标准进行划分:狩猎、采集、园艺、农业、工业 2)以整体结构为标准进行划分:公社社会、社团社会 3)二者关系:社团-------工业 公社狩猎与采集、园艺、农业 113、简析关于社会性质的功能主义的观点: 1)假设及理论:社会与活动有生物性相似(结构、体系、组成部分都相似), 在协同合作基础上进行有秩序的运转。社会各部分如家庭、政府如同生物体四肢 等发挥有益于全局的功能。 2)观点:忽略了不同的价值观的存在,忽略了异议和社会冲突。 114、试比较社会学考查社会的两种角度:宏观分析法、微观分析法 区别: 1)切入点不一样 2)研究方法不一样 统一:研究结果相互支持。 倒:青少年犯罪现象: 群体、个体 115、简述功能主义和冲突主义关于社会性质的观点
1)功能主义的基本假设:社会≈≈生物体:结构、体系、组成部分相似。 关于社会性性质的基本理论:社会是一个由那些为了保持一种稳定状态而满足整 体需要的部分分析所构成的复杂体系。 帕森斯认为把各种社会组成部分结合成一个整体是一个社会能保持自己的 秩序和稳定的关键因素。而把各部分结合在一起是靠让人们信仰并遵循他们社会 的共同价值观,他认为共同价值观=胶水,把整个社会粘合在一起。 2)冲突主义的基本假设:社会各部分总是处在冲突中,而不是在整体中总 顺利地发挥职能,社会秩序只是强者对弱者施加压力的结果。冲突理论五花八门 共同点:在有限的资源面前,社会总是处于冲突之中,因此认为社会不是被共有 的社会价值观粘在一起,而是由强权维持,迫使弱小社会成员遵守强者的社会价 值观。代表人物:马克思主义的经济阶级之间的冲突;C·怀特·米而斯的政治权 利之间的斗争 功能主义忽略了异议和社会冲突,忽略了生物对各部分与社会各部分之间的 本质区别,但它回答了为什么具有不同需要和利益的人能相互合作,冲突论着眼 于生活中的紧张关系,强调社会的不平等,以及社会秩序的不稳定因素。 116、社会化有哪些内容? 1)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 2)内在价值观 3)培养社会角色 17、试述社会学研究社会化的三种角度 1)从文化角度:社会化是个文化延续和传递的过程,社会化的实质就是社 会文化的内化。 2)从个性发展角度:认为社会化就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 就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的有个性的人,把社会价值内化,并按照社会上的 般期待判断自己的行为的过程。 3)从社会结构角度研究社会化:侧重人与社会关系中的社会方面,把角色 概念与社会化联系起来,认为角色承担是社会化的本质,认为角色学习过程就是 社会化过程
1)功能主义的基本假设:社会≈≈生物体:结构、体系、组成部分相似。 关于社会性性质的基本理论:社会是一个由那些为了保持一种稳定状态而满足整 体需要的部分分析所构成的复杂体系。 帕森斯认为把各种社会组成部分结合成一个整体是一个社会能保持自己的 秩序和稳定的关键因素。而把各部分结合在一起是靠让人们信仰并遵循他们社会 的共同价值观,他认为共同价值观=胶水,把整个社会粘合在一起。 2)冲突主义的基本假设:社会各部分总是处在冲突中,而不是在整体中总 顺利地发挥职能,社会秩序只是强者对弱者施加压力的结果。冲突理论五花八门。 共同点:在有限的资源面前,社会总是处于冲突之中,因此认为社会不是被共有 的社会价值观粘在一起,而是由强权维持,迫使弱小社会成员遵守强者的社会价 值观。代表人物:马克思主义的经济阶级之间的冲突;C•怀特•米而斯的政治权 利之间的斗争。 功能主义忽略了异议和社会冲突,忽略了生物对各部分与社会各部分之间的 本质区别,但它回答了为什么具有不同需要和利益的人能相互合作,冲突论着眼 于生活中的紧张关系,强调社会的不平等,以及社会秩序的不稳定因素。 116、社会化有哪些内容? 1)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 2)内在价值观 3)培养社会角色 117、试述社会学研究社会化的三种角度。 1)从文化角度:社会化是个文化延续和传递的过程,社会化的实质就是社 会文化的内化。 2)从个性发展角度:认为社会化就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 就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的有个性的人,把社会价值内化,并按照社会上的一 般期待判断自己的行为的过程。 3)从社会结构角度研究社会化:侧重人与社会关系中的社会方面,把角色 概念与社会化联系起来,认为角色承担是社会化的本质,认为角色学习过程就是 社会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