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芜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测试2 2016.10 (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3题。 出青州城南五里,有一山名云门山。自山脚下遥望山顶,崖上隐隐有一寿字 这就是人们要来看的奇迹。一条石阶小路折转而上,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 撒满沟沟壑壑。树并不很粗,却坚劲挺拔,都生在石上。树根(缘/沿)石壁而行, 如闪电裂空;(1),如大旗迎风。偶有一两株树直挡路中,那是修路时不忍斫 损,特意留下的,(2)。环视四周,让人感到往日岁月的(细密/细致)。片刻 我们爬到半山望寿阁,在这里小憩,山顶石壁上的大红寿字已(历历在目/赫然 在目)。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寿字,是书法的精品、极品,日本的书道专家还常渡海西 来鼎礼膜拜呢。这是明代嘉靖三十九年,青州衡王为自己祝寿时所刻,距今已四 百多年。山上残雪未消,我在料峭春风中,细细端祥这个奇迹。这字高七点五米, 宽三点七米,也不知当初怎样写上去、刻出来,却又这样不失间架结构,点画笔 意。这衡王创造了奇迹,但他当时的目的并不为艺术。衡王刻字(希冀/期望) 自己长寿百岁,同时也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但是数代之后衡王府就被抄家, 命不能永存,威风也早风吹雨打去。倒是这个有艺术价值的寿字,寿到如今。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 A.枝枝蔓蔓(wn)料峭 B.砍斫(zhuo) 端祥 C.坚劲(jing 间架结构 D.小憩(qi) 鼎 礼膜拜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沿细密历历在目期望B.缘细密赫然在目希冀 C.缘细致赫然在目期望D.沿细密历历在目希冀 3.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A.树干破石而出 树皮已被游人摸得油光 B.破石而出的树千树皮已被游人摸得油光 C.树干破石而出 游人已把树皮摸得油光 D.破石而出的树干 游人已把树皮摸得油光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近期,美国与中国连发贸易战:3月19日,美国裁定中国的镀锌钢丝产 品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3月22日宣布,将对中国的不锈钢制品展开反倾销调 查 B.清明节期问,从南方到北方,从内地到边疆,广大军民纷纷米到烈士陵 园、纪念堂等……纪念设施前,以多种形式祭奠先烈。 C.有媒体称,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二世决定在伦敦奥运会期问以每天3万英 镑的租金(约合30万人民币)出租圣詹姆士宫正殿及部分奢华套问 D.深圳多项经济指标出现罕见的负增长,这对深圳今后的经济发展会产生 多大的影响?这只是一种“短期现象”,还是步入“下降通道”的开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农业部将“镰刀弯”地区中的非优势区作为玉米结构调整的重点,涉及 到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13个省份的部分地区
山东省莱芜市 2017 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测试 2 2016.10 一、(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 1-3 题。 出青州城南五里,有一山名云门山。自山脚下遥望山顶,崖上隐隐有一寿字, 这就是人们要来看的奇迹。一条石阶小路折转而上,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 撒满沟沟壑壑。树并不很粗,却坚劲挺拔,都生在石上。树根(缘/沿)石壁而行, 如闪电裂空; (1) ,如大旗迎风。偶有一两株树直挡路中,那是修路时不忍斫 损,特意留下的, (2) 。环视四周,让人感到往日岁月的(细密/细致)。片刻 我们爬到半山望寿阁,在这里小憩,山顶石壁上的大红寿字已(历历在目/赫然 在目)。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寿字,是书法的精品、极品,日本的书道专家还常渡海西 来鼎礼膜拜呢。这是明代嘉靖三十九年,青州衡王为自己祝寿时所刻,距今已四 百多年。山上残雪未消,我在料峭春风中,细细端祥这个奇迹。这字高七点五米, 宽三点七米,也不知当初怎样写上去、刻出来,却又这样不失间架结构,点画笔 意。这衡王创造了奇迹,但他当时的目的并不为艺术。衡王刻字(希冀/期望) 自己长寿百岁,同时也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但是数代之后衡王府就被抄家, 命不能永存,威风也早风吹雨打去。倒是这个有艺术价值的寿字,寿到如今。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 A.枝枝蔓蔓(wàn) 料峭 B.砍斫(zhuó) 端祥 C.坚劲(jìng) 间架结构 D.小憩(qì) 鼎 礼膜拜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沿 细密 历历在目 期望 B. 缘 细密 赫然在目 希冀 C.缘 细致 赫然在目 期望 D.沿 细密 历历在目 希冀 3.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A.树干破石而出 树皮已被游人摸得油光 B.破石而出的树干 树皮已被游人摸得油光 C.树干破石而出 游人已把树皮摸得油光 D.破石而出的树干 游人已把树皮摸得油光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近期,美国与中国连发贸易战:3 月 19 日,美国裁定中国的镀锌钢丝产 品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3 月 22 日宣布,将对中国的不锈钢制品展开反倾销调 查。 B.清明节期问,从南方到北方,从内地到边疆,广大军民纷纷米到烈士陵 园、纪念堂等……纪念设施前,以多种形式祭奠先烈。 C.有媒体称,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二世决定在伦敦奥运会期问以每天 3 万英 镑的租金(约合 30 万人民币)出租圣詹姆士宫正殿及部分奢华套问。 D.深圳多项经济指标出现罕见的负增长,这对深圳今后的经济发展会产生 多大的影响?这只是一种“短期现象”,还是步入“下降通道”的开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农业部将“镰刀弯”地区中的非优势区作为玉米结构调整的重点,涉及 到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 13 个省份的部分地区
B.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工商总局决定自2016年4 月至10月在全国范围内集中整治公用企业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专项执法行动 C.很多地方的建筑垃圾的资源化、产业化不理想,就是因为在其运输、处 置、产生和利用等环节上,有不同程度的机制滞后或政策缺位 D.当年的金沙江流域,很多林场都面临着变成荒山的危险,由于缺乏足够的森林 涵养水源,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唐代中叶,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财富的占有日益分化,富民阶层的产生和崛起 即是这一分化的结果。富民阶层的崛起对唐代土地私有化产生了重要作用,马端 临曾指出:“自汉以来,民得以自买卖田土矣。盖自秦开阡陌之后,田即为庶人 所擅,然亦惟富者贵者可得之。富者有资可以买田,贵者有力可以占田,而耕田 之夫率属役于富贵者也。”自秦汉以来,土地兼并者一般为马端临所说的贵者, 这一现象于魏晋南北朝时达到极盛。唐代均田制抑制了豪族对土地的兼并,然而, 另一种土地兼并形式兴起,即“富者有资可以买田”,这一兼并主体非“贵”者, 而是“富”者。唐中叶后,富民阶层的崛起加剧了这一土地私有化过程。我国自 秦汉以来,土地兼并历代皆有,但贵者以势占田,并不具有合法性,正如叶适所 说,“虽当时天下之田,既不在官,然亦终不在民以券”。至唐代,法律较为完 备,均田制限制豪强以“贵”占田,但又允许土地买卖。富者以“资”购买土地 得到政府认可,法律承认,因此,这一兼并形式在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史上具有革 命性意义。这一时期的土地买卖以契约文书的形式出现,不仅在法律上具有合法 性,而且也得到了民间的认可。如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中许多土地买卖约均为注 明:“官有政法,人从私契”。可见,当时人们对私契极为重视,这也是产权观 念深化的一种表现。正是由于富民以“资”购买这一土地兼并形式不同于以往豪 族的以“贵”占田,因此,唐中叶的土地私有化是在一个合法性外衣下进行的, “不抑兼并”“田制不立”遂成为后世不易之法。 乡村社会贫富日益分化,土地日趋集中,按丁计征的租庸调制越来越不适应 社会的发展,“历代口赋,皆视丁中以为厚薄,然人之贫富不齐由来久矣。今有 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 者,乃厚赋之,岂不背缪。”因此,以资产为宗的户税、地税逐渐占据主导。建 中元年(780年),杨炎实施两税法,以丁身为本的租庸调制遂完成了其历史使 命。当时,富民阶层控制着大部分财富,国家在财政收入上不得不倚重富户,如 大历四年(769年)定天下百姓及王公已下每年税钱,分为九等:“上上户四千 文、上中户三千五百文、上下户三千文;中上户二千五百文、中中户二千文、中 下户一千五百文;下上户一千文、下中户七百文、下下户五百文。”上户和中户 是富民阶层,从赋税承担数额可看出,唐代财政收入已开始向富民阶层倾斜。富 民阶层作为“民”与门阀士族有质的区别,富民无权将其他贫民沦为其控制下的 依附民,而只能依靠财富的力量,在签订契约的基础上,将土地租佃给无地和少 地的农民,利用其劳动力而获取财富。均田制的崩溃意味着国家配置土地资源的 失败,“田制不立”,“不抑兼并”成为不易之势。在市场配置土地为主的时期 以势占田的现象衰落,土地产权兴起,因而无需国家政权依靠“权”与地方豪族 的“势”来抗衡,国家政权遂淡出乡村基层 6.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秦汉到魏晋南北朝,富者有资可以买田,但土地兼并者一般是贵者。 他们以势占田,实际上并不具有合法性
B.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工商总局决定自 2016 年 4 月至 10 月在全国范围内集中整治公用企业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专项执法行动。 C.很多地方的建筑垃圾的资源化、产业化不理想,就是因为在其运输、处 置、产生和利用等环节上,有不同程度的机制滞后或政策缺位。 D.当年的金沙江流域,很多林场都面临着变成荒山的危险,由于缺乏足够的森林 涵养水源,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唐代中叶,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财富的占有日益分化,富民阶层的产生和崛起 即是这一分化的结果。富民阶层的崛起对唐代土地私有化产生了重要作用,马端 临曾指出:“自汉以来,民得以自买卖田土矣。盖自秦开阡陌之后,田即为庶人 所擅,然亦惟富者贵者可得之。富者有资可以买田,贵者有力可以占田,而耕田 之夫率属役于富贵者也。”自秦汉以来,土地兼并者一般为马端临所说的贵者, 这一现象于魏晋南北朝时达到极盛。唐代均田制抑制了豪族对土地的兼并,然而, 另一种土地兼并形式兴起,即“富者有资可以买田”,这一兼并主体非“贵”者, 而是“富”者。唐中叶后,富民阶层的崛起加剧了这一土地私有化过程。我国自 秦汉以来,土地兼并历代皆有,但贵者以势占田,并不具有合法性,正如叶适所 说,“虽当时天下之田,既不在官,然亦终不在民以券”。至唐代,法律较为完 备,均田制限制豪强以“贵”占田,但又允许土地买卖。富者以“资”购买土地 得到政府认可,法律承认,因此,这一兼并形式在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史上具有革 命性意义。这一时期的土地买卖以契约文书的形式出现,不仅在法律上具有合法 性,而且也得到了民间的认可。如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中许多土地买卖约均为注 明:“官有政法,人从私契”。可见,当时人们对私契极为重视,这也是产权观 念深化的一种表现。正是由于富民以“资”购买这一土地兼并形式不同于以往豪 族的以“贵”占田,因此,唐中叶的土地私有化是在一个合法性外衣下进行的, “不抑兼并”“田制不立”遂成为后世不易之法。 乡村社会贫富日益分化,土地日趋集中,按丁计征的租庸调制越来越不适应 社会的发展,“历代口赋,皆视丁中以为厚薄,然人之贫富不齐由来久矣。今有 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 者,乃厚赋之,岂不背缪。”因此,以资产为宗的户税、地税逐渐占据主导。建 中元年(780 年),杨炎实施两税法,以丁身为本的租庸调制遂完成了其历史使 命。当时,富民阶层控制着大部分财富,国家在财政收入上不得不倚重富户,如 大历四年(769 年)定天下百姓及王公已下每年税钱,分为九等:“上上户四千 文、上中户三千五百文、上下户三千文;中上户二千五百文、中中户二千文、中 下户一千五百文;下上户一千文、下中户七百文、下下户五百文。”上户和中户 是富民阶层,从赋税承担数额可看出,唐代财政收入已开始向富民阶层倾斜。富 民阶层作为“民”与门阀士族有质的区别,富民无权将其他贫民沦为其控制下的 依附民,而只能依靠财富的力量,在签订契约的基础上,将土地租佃给无地和少 地的农民,利用其劳动力而获取财富。均田制的崩溃意味着国家配置土地资源的 失败,“田制不立”,“不抑兼并”成为不易之势。在市场配置土地为主的时期, 以势占田的现象衰落,土地产权兴起,因而无需国家政权依靠“权”与地方豪族 的“势”来抗衡,国家政权遂淡出乡村基层。 6.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秦汉到魏晋南北朝,富者有资可以买田,但土地兼并者一般是贵者。 他们以势占田,实际上并不具有合法性
B.在唐代,土地买卖以契约文书的形式出现,富者以“资”购买土地得到 政府认可,不仅具有合法性,也得到了民间的认可 C.随着贫富日益分化,土地日趋集中,富民阶层承担起国家大部分的赋税, 从此,唐代财政收入开始向富民阶层倾斜 D.在唐代,靠将兼并的土地租佃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利用其劳动力而获 取财富所形成的富民阶层,无权将这些农民变为依附民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财富的占有日益分化,促进了富民阶层的产生和 崛起,而富民阶层的崛起又加剧了土地私有化过程 B.唐代均田制抑制了秦汉以来豪族对土地的兼并,但政府允许土地买卖的 政策却推动了富者买田另一种土地兼并形式的进一步发展 C.大历年间把每年税钱分为九等,并加大富民阶层赋税承担的数额,说明 当时朝廷已经认识到大部分财富控制在富民阶层手里。 唐代政府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富民以“资”购买这一土地兼并形式具有 合法性,“不抑兼并”“田制不立”成为后世不易之法。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秦汉到唐以前,贵者虽然可以凭借势力占有土地,但是他们由此所获 得的土地并不具有政府承认的合法性。 B.土地买卖文书约注明“官有政法,人从私契”,说明当时的土地买卖在 法律上具有合法性,且对民间具有约束力。 C.由于富民阶层控制着大量的土地,按丁计征的租庸调制越来越不适应社 会的发展,实行以财产多少为征税标准成为一种必然。 D.唐代土地买卖市场的活跃,以及土地产权兴起,尤其是富民阶层的崛起, 使国家逐渐失去了对乡村基层政权的控制 、(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陈夷行,字周道,其先江左诸陈也,世客颍川。由进士第,擢累起居郎、史 馆修撰。以劳迁司封员外郎,凡再岁,以吏部郎中为翰林学士。太子在东宫,夷 行兼侍读,五日一谒,为太子讲说。数迁至工部侍郎 开成二年,夷行进平章事。杨嗣复、李珏相次辅政,夷行介特,雅不与合, 每议论天子前,往往语相侵短。夷行不能堪,辄引疾求去,文宗遣使者慰劳起之 会以王彦成为忠武节度使,史孝章为邪宁节度使,议皆出嗣复。及夷行对延英殿 帝问:“除二镇当否?”对曰:“苟自圣择。无不当者。”嗣复曰:“若用人尽 出上意而当固善如小不称下安得嘿然①?”夷行曰:“比奸臣数干权,愿陛下无 倒持太阿②,以柄授人。”嗣复曰:“古者任则不疑,齐桓公器管仲于仇虏,岂 有倒持虑邪?”帝以其面相触,颇不悦。乐工尉迟璋授王府率,右拾遗窦洵直当 衙论奏,杨嗣复嫌以细故,谓洵直近名。夷行曰:“谏官当衙,正须论宰相得失, 彼乐工安足言口?然亦不可置不用。”帝即徙璋光州长史,以百缣赐洵直。 帝常怪天宝政事不善,问:“姚崇、宋碌二贤口时在否?”李珏曰:“姚亡 而宋罢。”珏因推言:“玄宗自谓未尝杀一无辜,而任李林甫,种夷数十族,不 亦惑乎?”夷行曰:“陛下今亦宜戒以权属人。”嗣复曰:“夷行失言,太宗易 暴乱为仁义,用房玄龄十有六年,任魏征十有五年,未尝失道。人主用忠良久益 治,用邪佞一日多矣。”时用郭荣为坊州刺史,右拾遗宋邢论不可,荣果坐赃败 帝欲赏那,夷行曰:“谏官论事是其职,若一事善辄进官,恐后不免有私:”夷
B.在唐代,土地买卖以契约文书的形式出现,富者以“资”购买土地得到 政府认可,不仅具有合法性,也得到了民间的认可。 C.随着贫富日益分化,土地日趋集中,富民阶层承担起国家大部分的赋税, 从此,唐代财政收入开始向富民阶层倾斜。 D.在唐代,靠将兼并的土地租佃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利用其劳动力而获 取财富所形成的富民阶层,无权将这些农民变为依附民。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财富的占有日益分化,促进了富民阶层的产生和 崛起,而富民阶层的崛起又加剧了土地私有化过程。 B.唐代均田制抑制了秦汉以来豪族对土地的兼并,但政府允许土地买卖的 政策却推动了富者买田另一种土地兼并形式的进一步发展。 C.大历年间把每年税钱分为九等,并加大富民阶层赋税承担的数额,说明 当时朝廷已经认识到大部分财富控制在富民阶层手里。 D.唐代政府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富民以“资”购买这一土地兼并形式具有 合法性,“不抑兼并”“田制不立”成为后世不易之法。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秦汉到唐以前,贵者虽然可以凭借势力占有土地,但是他们由此所获 得的土地并不具有政府承认的合法性。 B.土地买卖文书约注明“官有政法,人从私契”,说明当时的土地买卖在 法律上具有合法性,且对民间具有约束力。 C.由于富民阶层控制着大量的土地,按丁计征的租庸调制越来越不适应社 会的发展,实行以财产多少为征税标准成为一种必然。 D.唐代土地买卖市场的活跃,以及土地产权兴起,尤其是富民阶层的崛起, 使国家逐渐失去了对乡村基层政权的控制。 三、(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陈夷行,字周道,其先江左诸陈也,世客颍川。由进士第,擢累起居郎、史 馆修撰。以劳迁司封员外郎,凡再岁,以吏部郎中为翰林学士。太子在东宫,夷 行兼侍读,五日一谒,为太子讲说。数迁至工部侍郎。 开成二年,夷行进平章事。杨嗣复、李珏相次辅政,夷行介特,雅不与合, 每议论天子前,往往语相侵短。夷行不能堪,辄引疾求去,文宗遣使者慰劳起之。 会以王彦成为忠武节度使,史孝章为邪宁节度使,议皆出嗣复。及夷行对延英殿, 帝问:“除二镇当否?”对曰:“苟自圣择。无不当者。”嗣复曰:“若用人尽 出上意而当固善如小不称下安得嘿然①?”夷行曰:“比奸臣数干权,愿陛下无 倒持太阿②,以柄授人。”嗣复曰:“古者任则不疑,齐桓公器管仲于仇虏,岂 有倒持虑邪?”帝以其面相触,颇不悦。乐工尉迟璋授王府率,右拾遗窦洵直当 衙论奏,杨嗣复嫌以细故,谓洵直近名。夷行曰:“谏官当衙,正须论宰相得失, 彼乐工安足言□?然亦不可置不用。”帝即徙璋光州长史,以百缣赐洵直。 帝常怪天宝政事不善,问:“姚崇、宋碌二贤□时在否?”李珏曰:“姚亡 而宋罢。”珏因推言:“玄宗自谓未尝杀一无辜,而任李林甫,种夷数十族,不 亦惑乎?”夷行曰:“陛下今亦宜戒以权属人。”嗣复曰:“夷行失言,太宗易 暴乱为仁义,用房玄龄十有六年,任魏征十有五年,未尝失道。人主用忠良久益 治,用邪佞一日多矣。”时用郭荣为坊州刺史,右拾遗宋邧论不可,荣果坐赃败。 帝欲赏邧,夷行曰:“谏官论事是其职,若一事善辄进官,恐后不免有私:”夷
行盖专诋嗣复。又素善郑覃,阴助其力,以排折朋党。……后口足疾乞身,罢为 太子太保。卒,赠为司徒。(《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六》,有删改) 【注】①嘿然:沉默无言的样子。②太阿:古宝剑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其先江左诸陈也,世客颍川 客:寄居,客居 夷行介特,雅不与合 雅:文雅 C.比奸臣数干权 干:干预,十涉 D.又素善郑覃,阴助其力 阴:暗地里 10.填人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彼乐工安足言口 ②姚崇、宋臻二贤口时在否 ③后口足疾乞身 A.①者②于③以 B.①矣②于③则 C.①者②也③则 D.①矣②也③以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若用人尽/出上意/而当固善/如小不称下/安得嘿然 B.若用人尽出上意/而当固善/如小不称/下安得嘿然 C.若用人尽出上意而当/固善/如小不称/下安得嘿然 D.若用人/尽出上意/而当固/善如小不称/下安得嘿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夷行中进士后,经过多次提拔,后来兼任了太子的侍读,每五天去拜 见太子一次,为其授书讲学 B.陈夷行性情孤髙,与杨嗣复、李珏两人不合,议政时常常相互揭短,陈 夷行受不了。就称病请求离职。 C.对于提拔任用的尉迟璋和窦洵直,陈夷行力主进一步提拔尉迟璋,最终 皇帝提拔尉迟璋为光州长史。 D.皇上任用郭荣为坊州刺史,有拾遗宋邱上奏认为不合适,后来郭荣获罪, 皇帝打算赏赐宋郦,陈夷行不赞成。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古者任则不疑,齐桓公器管仲于仇虏,岂有倒持虑邪?(5分) (2)玄宗自谓未尝杀一无辜,而任李林甫,种夷数十族,不亦惑乎?(5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夜雨 黄景仁【注】 潇潇冷雨洒轻尘,僵卧空斋百感新。 旱久喜滋栽麦陇,泥深恐阻寄书人。 希声或变中宵雪,贵价先愁来日薪。 岁暮柴门寒较甚,可堪此夜倍思亲。 【注】黄景仁:清代诗人,文学家,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三年(1768)为 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
行盖专诋嗣复。又素善郑覃,阴助其力,以排折朋党。……后□足疾乞身,罢为 太子太保。卒,赠为司徒。(《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六》,有删改) 【注】①嘿然:沉默无言的样子。②太阿:古宝剑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先江左诸陈也,世客颍川 客:寄居,客居 B.夷行介特,雅不与合 雅:文雅 C.比奸臣数干权 干:干预,十涉 D.又素善郑覃,阴助其力 阴:暗地里 10.填人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彼乐工安足言□ ②姚崇、宋臻二贤□时在否 ③后□足疾乞身 A.①者 ②于 ③以 B.①矣 ②于 ③则 C.①者 ②也 ③则 D.①矣 ②也 ③以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若用人尽/出上意/而当固善/如小不称下/安得嘿然 B.若用人尽出上意/而当固善/如小不称/下安得嘿然 C.若用人尽出上意而当/固善/如小不称/下安得嘿然 D.若用人/尽出上意/而当固/善如小不称/下安得嘿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夷行中进士后,经过多次提拔,后来兼任了太子的侍读,每五天去拜 见太子一次,为其授书讲学。 B.陈夷行性情孤高,与杨嗣复、李珏两人不合,议政时常常相互揭短,陈 夷行受不了。 就称病请求离职。 C.对于提拔任用的尉迟璋和窦洵直,陈夷行力主进一步提拔尉迟璋,最终 皇帝提拔尉 迟璋为光州长史。 D.皇上任用郭荣为坊州刺史,有拾遗宋邱上奏认为不合适,后来郭荣获罪, 皇帝打算 赏赐宋郦,陈夷行不赞成。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古者任则不疑,齐桓公器管仲于仇虏,岂有倒持虑邪?(5 分) (2)玄宗自谓未尝杀一无辜,而任李林甫,种夷数十族,不亦惑乎?(5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夜雨 黄景仁【注】 潇潇冷雨洒轻尘,僵卧空斋百感新。 旱久喜滋栽麦陇,泥深恐阻寄书人。 希声或变中宵雪,贵价先愁来日薪。 岁暮柴门寒较甚,可堪此夜倍思亲。 【注】黄景仁:清代诗人,文学家,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三年(1768)为 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
(1)诗歌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离骚》中以违背标准而歪曲苟合于人为法度的两句 是 (2)《蜀道难》中把神话和夸张融为一体,写山之高及回川之险的两句 是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既写出琵琶女的矜持、腼腆,又写出作者急于与琵 琶女相见的心情的句子是“ 五、语言运用(12分)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4分) 任何一种工作,必需要锲而不舍地从事多年,才能够有点成就。兼有几种长 处,所谓业余嗜好成就胜过本行专业的,自然有人。① 。特殊天 才虽可以超越那个限度,用极少精力,极少时间,作成发明创造的奇迹 ,无可希望。一般人对于某种专门事业,无具体了解难说创 造;无较深认识,决不能产生奇迹。不只严谨的科学是这样, ③ 17、有不少名人的名字来源于古代诗文,请仿照示例,从“刘海粟(国画大师)、 王朝闻(著名美学家)、李行健(著名语言学家)”三个名人的名字中任选一个 写出相关的名句并对名字加以合理阐释。不要求句式及阐释角度完全一致,不超 过80字。(4分) 示例:“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著名科学家屠呦呦的名字就来源于此。这 个名字让我们可以联想到这位科学家为中医药研究而生的诗意人生 18、据《新闻晨报》报道,上海交通大学为适应社会发展,为学生创业开“绿灯” 8月11日,上海交大党委书记姜斯宪公开表示,学校鼓励学生及早投身创新创 业行列,明确本科生和研究生可自行申请,选择休学创业两年或一年,休学创业 期间,还可享受学校创业教育资源和支持服务,学校为其保留学籍 对上海交大的做法你如何看?请写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六、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2题 寂寞 梁实秋 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 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 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 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 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这时节,我感到
(1)诗歌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 分) (2)这首诗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4 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离骚》中以违背标准而歪曲苟合于人为法度的两句 是: , 。 (2)《蜀道难》中把神话和夸张融为一体,写山之高及回川之险的两句 是: , 。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既写出琵琶女的矜持、腼腆,又写出作者急于与琵 琶女相见的心情的句子是“ , ”。 五、语言运用(12 分)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字)(4 分) 任何一种工作,必需要锲而不舍地从事多年,才能够有点成就。兼有几种长 处,所谓业余嗜好成就胜过本行专业的,自然有人。 ① 。特殊天 才虽可以超越那个限度,用极少精力,极少时间,作成发明创造的奇迹。 ② ,无可希望。一般人对于某种专门事业,无具体了解难说创 造;无较深认识,决不能产生奇迹。不只严谨的科学是这样, ③ 。 17、有不少名人的名字来源于古代诗文,请仿照示例,从“刘海粟(国画大师)、 王朝闻(著名美学家)、李行健(著名语言学家)”三个名人的名字中任选一个, 写出相关的名句并对名字加以合理阐释。不要求句式及阐释角度完全一致,不超 过 80 字。(4 分) 示例:“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著名科学家屠呦呦的名字就来源于此。这 个名字让我们可以联想到这位科学家为中医药研究而生的诗意人生。 18、据《新闻晨报》报道,上海交通大学为适应社会发展,为学生创业开“绿灯”。 8 月 11 日,上海交大党委书记姜斯宪公开表示,学校鼓励学生及早投身创新创 业行列,明确本科生和研究生可自行申请,选择休学创业两年或一年,休学创业 期间,还可享受学校创业教育资源和支持服务,学校为其保留学籍。 对上海交大的做法你如何看?请写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六、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9——22 题。 寂 寞 梁实秋 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 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 一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 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 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这时节,我感到
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 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 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 “心远地自偏”是也。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 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在礼拜堂里我也有过同样的经验。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从彩色玻璃窗透进 股不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 我自己的渺小。这渺小的感觉便是我意识到我自己存在的明证。因为平常连这 点点渺小之感都不会有的! 我的朋友肖丽先生卜居在广济寺里,据他告诉我,在最近一个夜晚,月光皎 洁,天空如洗,他独自踱出僧房,立在大雄宝殿的石阶上,翘首四望,月色是那 样的晶明,蓊郁的树是那样的静止,寺院是那样的肃穆,他忽然顿有所悟,悟到 永恒,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我相信一个人常有这样的经验 他的胸襟自然豁达寥廓。 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世界有太多的 东西不时的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一件煞风景的事实:我们的两只脚是踏在地上的 呀!一只苍蝇撞在玻璃窗上挣扎不出去,一声“老爷太太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 吧”,都可以使我们从寂寞中间一头栽出去,栽到苦恼烦躁的漩涡里去。至于“催 租吏”一类的东西打上门来,或是“石壕吏”之类的东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 败兴生气,就更不待言了。这还是外界的感触,如果自己的内心先六根不净,随 时都意马心猿,则虽处在最寂寞的境地里,他也是慌成一片,忙成一团,六神无 主,暴跳如雷,他永远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 如此说来,所谓寂寞不即是一种唯心论,一种逃避现实的现象吗?也可以说 是。一个高韬隐遁的人,在从前的社会里还可以存在,而且还颇受人敬重,在现 在的社会里是绝对的不可能。现在似乎只有两种类型的人了,一是在现实的泥溷 中打转的人,一是偶然也从泥溷中昂起头来喘口气的人。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几 口新空气。喘几口气之后还得耐心地低头钻进泥溷里去。所以我对于能够昂首物 外的举动并不愿再多苛责。逃避现实,如果现实真能逃避,吾寤寐以求之!有过 静坐经验的人该知道,最初努力把握着自己的心,叫它什么也不想,而是多么困 难的事!那是强迫自己入于寂寞的手段,所谓参禅入定完全属于此类。我所赞美 的寂寞,稍异于是。我所谓的寂寞,是随缘偶得,无需强求,一霎间的妙悟也不 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怅惘。但是我有一刻寂寞,我要好好地享受它 (选自《寂寞 是一种清福》,湖南文艺出版社) 19.寂寞只是一种心灵的感受,第一段中,作者用了怎样的手法使这种虚无的感 受能够具体而又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20.如何理解文中“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 21.本文末段中“我所赞美的寂寞,稍异于是”中的“稍异于是”指什么? 22.梁实秋说“寂寞是一种清福”,然而有人却责备梁实秋这种态度是“人生的 种逃避”,结合全文,你是怎样看待梁实秋的“寂寞是一种清福”的呢?
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 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 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 “心远地自偏”是也。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 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在礼拜堂里我也有过同样的经验。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从彩色玻璃窗透进 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 我自己的渺小。这渺小的感觉便是我意识到我自己存在的明证。因为平常连这一 点点渺小之感都不会有的! 我的朋友肖丽先生卜居在广济寺里,据他告诉我,在最近一个夜晚,月光皎 洁,天空如洗,他独自踱出僧房,立在大雄宝殿的石阶上,翘首四望,月色是那 样的晶明,蓊郁的树是那样的静止,寺院是那样的肃穆,他忽然顿有所悟,悟到 永恒,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我相信一个人常有这样的经验, 他的胸襟自然豁达寥廓。 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世界有太多的 东西不时的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一件煞风景的事实:我们的两只脚是踏在地上的 呀!一只苍蝇撞在玻璃窗上挣扎不出去,一声“老爷太太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 吧”,都可以使我们从寂寞中间一头栽出去,栽到苦恼烦躁的漩涡里去。至于“催 租吏”一类的东西打上门来,或是“石壕吏”之类的东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 败兴生气,就更不待言了。这还是外界的感触,如果自己的内心先六根不净,随 时都意马心猿,则虽处在最寂寞的境地里,他也是慌成一片,忙成一团,六神无 主,暴跳如雷,他永远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 如此说来,所谓寂寞不即是一种唯心论,一种逃避现实的现象吗?也可以说 是。一个高韬隐遁的人,在从前的社会里还可以存在,而且还颇受人敬重,在现 在的社会里是绝对的不可能。现在似乎只有两种类型的人了,一是在现实的泥溷 中打转的人,一是偶然也从泥溷中昂起头来喘口气的人。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几 口新空气。喘几口气之后还得耐心地低头钻进泥溷里去。所以我对于能够昂首物 外的举动并不愿再多苛责。逃避现实,如果现实真能逃避,吾寤寐以求之!有过 静坐经验的人该知道,最初努力把握着自己的心,叫它什么也不想,而是多么困 难的事!那是强迫自己入于寂寞的手段,所谓参禅入定完全属于此类。我所赞美 的寂寞,稍异于是。我所谓的寂寞,是随缘偶得,无需强求,一霎间的妙悟也不 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怅惘。但是我有一刻寂寞,我要好好地享受它。 (选自《寂寞 是一种清福》,湖南文艺出版社) 19.寂寞只是一种心灵的感受,第一段中,作者用了怎样的手法使这种虚无的感 受能够具体而又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20.如何理解文中“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 21.本文末段中“我所赞美的寂寞,稍异于是”中的“稍异于是”指什么? 22.梁实秋说“寂寞是一种清福”,然而有人却责备梁实秋这种态度是“人生的 一种逃避”,结合全文,你是怎样看待梁实秋的“寂寞是一种清福”的呢?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这样一道菜,据说是曹操发明的,名曰“官渡泥鳅”。泥鳅在清水中放置半 天,让其吐去污泥,再把泥鳅放进盛有八角、茴香、辛夷花等作料的水里,泥鳅 生命力顽强得很,依旧活得有模有样。在平锅中放上一块嫩豆腐,再把泥鳅放进 锅中,加水,这时候,你仔细看这些泥鳅,全都张牙舞爪地在水里游动,丝毫不 买豆腐的账。开火再看,当水温到达一定温度时,泥鳅全都一头扎进豆腐里,不 愿意再出来。原来,豆腐受热慢,水灼烫时,豆腐还是凉的,所以,泥鳅会趋之 若鹜往里面钻。最终,泥鳅全都被蒸熟在豆腐中。 读完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思考。要求选 好角度,确定立意,选好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山东省莱芜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测试2 答案:一、I.C(A.枝枝蔓蔓(man)B.端详D.顶礼膜拜)2.B(缘:沿着,顺 着;沿:顺着(江河、道路或物体的边)。期望:对未来的事物或人的前途有所 希望和等待);希冀:希望。细密:(质地)精细密实;不疏忽大意,仔细。细 致:精细周密:细密精致。历历在目:(物体或景象)一个一个清清楚楚的在眼 前;赫然在目: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事物突然出现。)3.A 答案:4.D(A“补贴行为”后应为分号;B省略号与“等”重复,删除其中 处;C括号应放在“3万英镑”后) 答案:5.D(A成分赘余,去掉“到”;B成分残缺,“集中”后添加“开展”; C语序错误,“运输、处置、产生”改为“产生、运输、处置”) 答案:6.D分析:D项信息在第一段,“靠将兼并的土地租佃给无地和少地的 农民,利用其劳动力而获取财富所形成的富民阶层”表述有误,原文为“商品经 济的发展使财富的占有日益分化,富民阶层的产生和崛起即是这一分化的结果” 因果关系错了。富民阶层的产生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财富的占有日益分化”的 结果 7.B分析:B项信息在第一段,“推动了富者买田另一种土地兼并形式的 进一步发展”分析有误,文中只是说“另一种土地兼并形式兴起,即‘富者有资 可以买田’”,程度不同,原文是“兴起”,不是“进一步发展”。 8.D分析:D项信息在第三段,“唐代土地买卖市场的活跃”分析有误,应 为“在市场配置土地为主的时期”;“使国家逐渐失去了对乡村基层政权的控 制”分析有误,应为“国家政权遂淡出乡村基层” 答案: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9.B(雅:素来) 10.A(①彼乐工安足言者②姚崇、宋璟二贤于时在否③后以足疾乞身) 11.C(若用人尽出上意而当,固善。如小不称,下安得嘿然?) 2.C(只提拔尉迟璋做王府率,窦洵直是右拾遗,不是提拔。陈夷行未主 张提拔尉迟璋。尉迟璋是徙官,不是提拔。) 参考译文
七、作文(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有这样一道菜,据说是曹操发明的,名曰“官渡泥鳅”。泥鳅在清水中放置半 天,让其吐去污泥,再把泥鳅放进盛有八角、茴香、辛夷花等作料的水里,泥鳅 生命力顽强得很,依旧活得有模有样。在平锅中放上一块嫩豆腐,再把泥鳅放进 锅中,加水,这时候,你仔细看这些泥鳅,全都张牙舞爪地在水里游动,丝毫不 买豆腐的账。开火再看,当水温到达一定温度时,泥鳅全都一头扎进豆腐里,不 愿意再出来。原来,豆腐受热慢,水灼烫时,豆腐还是凉的,所以,泥鳅会趋之 若鹜往里面钻。最终,泥鳅全都被蒸熟在豆腐中。 读完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 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思考。要求选 好角度,确定立意,选好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山东省莱芜市 2017 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测试 2 答案:一、1.C ( A.枝枝蔓蔓(màn) B.端详 D.顶礼膜拜) 2.B (缘:沿着,顺 着;沿:顺着(江河、道路或物体的边)。期望:对未来的事物或人的前途有所 希望和等待);希冀:希望。细密:(质地)精细密实;不疏忽大意,仔细。细 致:精细周密;细密精致。历历在目:(物体或景象)一个一个清清楚楚的在眼 前;赫然在目: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事物突然出现。)3.A 答案:4.D(A“补贴行为”后应为分号;B 省略号与“等”重复,删除其中一 处;C 括号应放在“3 万英镑”后) 答案:5.D( A 成分赘余,去掉“到”;B 成分残缺,“集中”后添加“开展”; C 语序错误,“运输、处置、产生”改为“产生、运输、处置”) 答案:6.D 分析:D 项信息在第一段,“靠将兼并的土地租佃给无地和少地的 农民,利用其劳动力而获取财富所形成的富民阶层”表述有误,原文为“商品经 济的发展使财富的占有日益分化,富民阶层的产生和崛起即是这一分化的结果” 因果关系错了。富民阶层的产生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财富的占有日益分化”的 结果。 7.B 分析:B 项信息在第一段,“推动了富者买田另一种土地兼并形式的 进一步发展”分析有误,文中只是说“另一种土地兼并形式兴起,即‘富者有资 可以买田’”,程度不同,原文是“兴起”,不是“进一步发展”。 8.D 分析:D 项信息在第三段,“唐代土地买卖市场的活跃”分析有误,应 为“在市场配置土地为主的时期”;“使国家逐渐失去了对乡村基层政权的控 制”分析有误,应为“国家政权遂淡出乡村基层”。 答案:三、(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9.B(雅:素来) 10.A(①彼乐工安足言者②姚崇、宋璟二贤于时在否③后以足疾乞身) 11.C(若用人尽出上意而当,固善。如小不称,下安得嘿然?) 12.C(只提拔尉迟璋做王府率,窦洵直是右拾遗,不是提拔。陈夷行未主 张提拔尉迟璋。尉迟璋是徙官,不是提拔。) 参考译文:
陈夷行,字周道,他的祖先为江左诸陈姓中的一支,世代客居颍川。陈夷行 考中进士后,多次被提拔担任了起居郎、史馆修撰。因其功劳升迁为司封员外郎, 凡两年,凭吏部郎中做了翰林学士。庄恪太子在东宫,陈夷行兼任了皇太子侍读 每五天去拜见太子一次,为太子太子授书讲学。多次升官担任了工部侍郎。 开成二年(837),陈夷行以本官职位任同平章事。杨嗣复、李珏相继入朝辅 政。陈夷行性情孤髙,素来不与他们合流,每次在皇帝面前议政,往往在言语上 互相冒犯非难。陈夷行不能忍受,就称说有病,请求离职,文宗派遣使者前去他 家慰劳,继续任用。恰巧朝廷委任王彦威为忠武节度使,史孝章为邠宁节度使, 都是由杨嗣复一手筹划的。等到陈夷行在延英殿应答策问时,文宗皇帝问陈夷行 说:“日前委任的两个藩镇节度使,恰当吗?”陈夷行说:“如果是圣上的选 择,没有不恰当的。”杨嗣复说:“如果用人都是皇上的心意就恰当,当然人心 都满意。如果说这件事有办得失当的地方,臣下们怎么会没有意见?”陈夷行说 近来奸臣多次干预朝政,希望陛下不可倒持太阿宝剑,授人以柄。”杨嗣复说: “古时任用了就不怀疑,齐桓公从仇虏中起用管仲,难道有倒持太阿授人以柄的 忧虑吗?”文宗对陈夷行的话感到不高兴。乐官尉迟璋被授予王府率的职务,右 拾遗窦洵直在官署内评论,杨嗣复嫌怨拿细小的事情来谈论,说窦洵直追求名誉 陈夷行说:“谏官在衙署,正应该评论宰相得失,不该论乐官。但是已经评论, 须给予处置。”皇帝就委派尉迟璋任光州长史,赐给窦洵直绢一百匹。 文宗皇帝曾经责怪天宝时期施政状况不好,问:“在天宝年间,姚崇、宋璟两位 贤臣还在吗?”李珏说:“姚崇已经去世而宋璟被免了职。”接着,李珏又说: “人君英明圣哲,始终如一极难。玄宗曾说从未错杀一个无罪的人,可是任用的 李林甫,毁灭诛杀几十族,不也是昏惑糊涂吗?”陈夷行说:“陛下不可以将自 己的权柄移交他人。”杨嗣复说:“陈夷行的话说错了,太宗改变暴乱,实行仁 政,重用房玄龄十六年、魏征十五年,又何曾违背道义呢?君主任用忠良时间长 了对治国有利,滥用邪辟奸佞之人一天也是多了。”当时任用郭荣为坊州刺史, 右拾遗宋邢上奏论评不合适。后来郭荣因贪赃获罪,文宗皇帝想赏赐宋邴,陈夷 行说:“谏官奏论政事,是他本身的职责。如若每奏论一件事就加授一个官职, 恐怕以后不免有私情。”陈夷行所说的话,全都是说杨嗣复擅自专断独揽大权。 又平时结交郑覃,暗地里给他助力,来排挤朋党。……后来因为足疾去世后,罢 为太子太保,死后,封为司徒 四、(24分) 13.(1)古时任用了就不怀疑,齐桓公从仇虏中起用管仲,难道有倒持太 阿授人以柄的忧虑吗?(“古者任则不疑”1分,后两句每句2分) (2)玄宗曾说从未错杀一个无罪的人,可是任用的李林甫,毁灭诛杀几十 族,不也是昏惑糊涂吗?(前三句每句1分,“不亦惑乎”2分) 答案:14(1).颔联运用对比手法,(1分)把久旱逢雨后为农人感到的喜悦 与害怕雨后道路泥泞为自己寄信的人难以到来的担忧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当时 矛盾的心情。(3分) (2).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开头两句表达孤寂之情和对亲友深深的思念, 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愉,反衬今夜的孤寂和不能回家的无奈。(2分 而黄景仁的这首《夜雨》表达的情感较为复杂,既有对夜雨的喜爱,又有漂泊在 外的孤独、书信受阻的担忧、生计没有着落的痛苦,还有深切的思乡念家之情。 (2分) 答案:15、(1)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陈夷行,字周道,他的祖先为江左诸陈姓中的一支,世代客居颍川。陈夷行 考中进士后,多次被提拔担任了起居郎、史馆修撰。因其功劳升迁为司封员外郎, 凡两年,凭吏部郎中做了翰林学士。庄恪太子在东宫,陈夷行兼任了皇太子侍读, 每五天去拜见太子一次,为太子太子授书讲学。多次升官担任了工部侍郎。 开成二年(837),陈夷行以本官职位任同平章事。杨嗣复、李珏相继入朝辅 政。陈夷行性情孤高,素来不与他们合流,每次在皇帝面前议政,往往在言语上 互相冒犯非难。陈夷行不能忍受,就称说有病,请求离职,文宗派遣使者前去他 家慰劳,继续任用。恰巧朝廷委任王彦威为忠武节度使,史孝章为邠宁节度使, 都是由杨嗣复一手筹划的。等到陈夷行在延英殿应答策问时,文宗皇帝问陈夷行 说:“日前委任的两个藩镇节度使,恰当吗?” 陈夷行说:“如果是圣上的选 择,没有不恰当的。”杨嗣复说:“如果用人都是皇上的心意就恰当,当然人心 都满意。如果说这件事有办得失当的地方,臣下们怎么会没有意见?”陈夷行说: “近来奸臣多次干预朝政,希望陛下不可倒持太阿宝剑,授人以柄。”杨嗣复说: “古时任用了就不怀疑,齐桓公从仇虏中起用管仲,难道有倒持太阿授人以柄的 忧虑吗?”文宗对陈夷行的话感到不高兴。乐官尉迟璋被授予王府率的职务,右 拾遗窦洵直在官署内评论,杨嗣复嫌怨拿细小的事情来谈论,说窦洵直追求名誉。 陈夷行说:“谏官在衙署,正应该评论宰相得失,不该论乐官。但是已经评论, 须给予处置。”皇帝就委派尉迟璋任光州长史,赐给窦洵直绢一百匹。 文宗皇帝曾经责怪天宝时期施政状况不好,问:“在天宝年间,姚崇、宋璟两位 贤臣还在吗?”李珏说:“姚崇已经去世而宋璟被免了职。”接着,李珏又说: “人君英明圣哲,始终如一极难。玄宗曾说从未错杀一个无罪的人,可是任用的 李林甫,毁灭诛杀几十族,不也是昏惑糊涂吗?”陈夷行说:“陛下不可以将自 己的权柄移交他人。”杨嗣复说:“陈夷行的话说错了,太宗改变暴乱,实行仁 政,重用房玄龄十六年、魏征十五年,又何曾违背道义呢?君主任用忠良时间长 了对治国有利,滥用邪辟奸佞之人一天也是多了。” 当时任用郭荣为坊州刺史, 右拾遗宋邧上奏论评不合适。后来郭荣因贪赃获罪,文宗皇帝想赏赐宋邧,陈夷 行说:“谏官奏论政事,是他本身的职责。如若每奏论一件事就加授一个官职, 恐怕以后不免有私情。” 陈夷行所说的话,全都是说杨嗣复擅自专断独揽大权。 又平时结交郑覃,暗地里给他助力,来排挤朋党。……后来因为足疾去世后,罢 为太子太保,死后,封为司徒。 四、(24 分) 13.(1)古时任用了就不怀疑,齐桓公从仇虏中起用管仲,难道有倒持太 阿授人以柄的忧虑吗?(“古者任则不疑”1 分,后两句每句 2 分) (2)玄宗曾说从未错杀一个无罪的人,可是任用的李林甫,毁灭诛杀几十 族,不也是昏惑糊涂吗?(前三句每句 1 分,“不亦惑乎”2 分) 答案:14(1).颔联运用对比手法,(1 分)把久旱逢雨后为农人感到的喜悦 与害怕雨后道路泥泞为自己寄信的人难以到来的担忧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当时 矛盾的心情。(3 分) (2).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开头两句表达孤寂之情和对亲友深深的思念, 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愉,反衬今夜的孤寂和不能回家的无奈。(2 分) 而黄景仁的这首《夜雨》表达的情感较为复杂,既有对夜雨的喜爱,又有漂泊在 外的孤独、书信受阻的担忧、生计没有着落的痛苦,还有深切的思乡念家之情。 (2 分) 答案:15、(1)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答案:16.①但这种人到底是少数 ②然而这种奇迹对于一般人 ③便是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事情也如此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找准话题。在文段所提 供的语境中,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角度应保持一致,而不能混杂。其次考 虑语境的和谐。一个文段所描述的画面、环境、情调、氛围、风格应和谐统 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景致应契合,才能感染读者。再次注意 逻辑事理。在语言表达中,应该注意上下文、前后文之间的对应和呼应,若前面 说到一种情况,后面就须与之照应统一,不能顾此失彼,自相矛盾 答案:17、示例一:“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国画大师刘海粟的名字 就来源于此。这个名字让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大师开阔的胸襟和谦虚的品德。 示例二:“朝闻道,夕死可矣!”著名美学家王朝闻的名字就来源于此。这 个名字让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大师以全部生命追求美学之“道”这一至高境界 的决心。 示例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著名语言学家李行健的名字就来源 于此。这个名字可让我们感受到他在学术研究上追求上进、永不停息的精神。(4 分,引用诗句2分,说明2分 答案:18、示例一:为大学生创业开绿灯的做法值得点赞。(1分)作为一所拥 有崇高学术影响力的重点高校,鼓励学生下海,表现了与时俱进的博大胸怀;鼓 励大学生在校创业,更有利于激活学生创新活力和意识,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 提升。(写出两点理由即可4分) 示例二:为大学生创业开绿灯的做法不妥。(1分)任何时代,学业都是学 生的“天职”。对于大学生来说,不具备强有力的知识储备,要想创业成功,并 非易事;创业是人终身的理念,不是大学一年或两年就可以做好的。(写出两点 理由即可4分) 答案:19.以细微的声响衬托环境的安静,体现内心的寂寞。以袅袅的炉烟,枯 枝的折断、碰击、磕碰等细节描写,表现内心的寂寞感受 20.寂寞是一瞬间的存在,一霎间的妙悟;外因是世界上有太多的东西缠绕 着我们,使人跌进苦恼烦躁之中;内因就是自己内心先六根不净,随时心猿意马 21.“稍异于是”是指作者所谓的寂寞,不同于那种强迫自己入于寂寞的情 形,而是随缘偶得,无需强求,一霎间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怅惘 22.第一种:我同意“寂寞是一种清福”。内心清净,感受寂寞,我们可以 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寂寞可以让你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感到自我的 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胸襟自然豁达寥廓:在当时的社会中,寂寞是供人 喘息的几口新空气,纵是一种暂时的逃避,也不该再多苛责;寂寞是随缘偶得 无需强求,要学会好好享受这一霎间的妙悟。 第二种:我认为这是“人生的一种逃避”。作者所处的时代令人苦闷,作者 需要寂寞来调适自己。“寂寞是一种清福”流露的是一种消极的思想,反映了一 种逃避现实的心理。当今社会崇尚积极进取,享受寂寞的清福是与时代不合拍的 【解析】19.本题考査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明确用了何种手法,首先 应读懂写作内容,第一段写寂寞是一种清福,而这种心境是虚无的,是作者从书 斋内外的环境中感受到的。只要抓住环境特点就可以明确用了什么手法让人具体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答案:16.①但这种人到底是少数 ②然而这种奇迹对于一般人 ③便是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事情也如此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找准话题。在文段所提 供的语境中,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角度应保持一致,而不能混杂。其次考 虑语境的和谐。一个文段所描述的画面、环境、情调、氛围、风格应和谐统一, 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景致应契合,才能感染读者。再次注意 逻辑事理。在语言表达中,应该注意上下文、前后文之间的对应和呼应,若前面 说到一种情况,后面就须与之照应统一,不能顾此失彼,自相矛盾。 答案:17、示例一:“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国画大师刘海粟的名字 就来源于此。这个名字让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大师开阔的胸襟和谦虚的品德。 示例二:“朝闻道,夕死可矣!”著名美学家王朝闻的名字就来源于此。这 个名字让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大师以全部生命追求美学之“道”这一至高境界 的决心。 示例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著名语言学家李行健的名字就来源 于此。这个名字可让我们感受到他在学术研究上追求上进、永不停息的精神。(4 分,引用诗句 2 分,说明 2 分 答案:18、示例一:为大学生创业开绿灯的做法值得点赞。(1 分)作为一所拥 有崇高学术影响力的重点高校,鼓励学生下海,表现了与时俱进的博大胸怀;鼓 励大学生在校创业,更有利于激活学生创新活力和意识,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 提升。(写出两点理由即可 4 分) 示例二:为大学生创业开绿灯的做法不妥。(1 分)任何时代,学业都是学 生的“天职”。对于大学生来说,不具备强有力的知识储备,要想创业成功,并 非易事;创业是人终身的理念,不是大学一年或两年就可以做好的。(写出两点 理由即可 4 分) 答案:19.以细微的声响衬托环境的安静,体现内心的寂寞。以袅袅的炉烟,枯 枝的折断、碰击、磕碰等细节描写,表现内心的寂寞感受。 20.寂寞是一瞬间的存在,一霎间的妙悟;外因是世界上有太多的东西缠绕 着我们,使人跌进苦恼烦躁之中;内因就是自己内心先六根不净,随时心猿意马。 21.“稍异于是”是指作者所谓的寂寞,不同于那种强迫自己入于寂寞的情 形,而是随缘偶得,无需强求,一霎间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怅惘。 22.第一种:我同意“寂寞是一种清福”。内心清净,感受寂寞,我们可以 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寂寞可以让你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感到自我的 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胸襟自然豁达寥廓;在当时的社会中,寂寞是供人 喘息的几口新空气,纵是一种暂时的逃避,也不该再多苛责;寂寞是随缘偶得, 无需强求,要学会好好享受这一霎间的妙悟。 第二种:我认为这是“人生的一种逃避”。作者所处的时代令人苦闷,作者 需要寂寞来调适自己。“寂寞是一种清福”流露的是一种消极的思想,反映了一 种逃避现实的心理。当今社会崇尚积极进取,享受寂寞的清福是与时代不合拍的。 【解析】19.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明确用了何种手法,首先 应读懂写作内容,第一段写寂寞是一种清福,而这种心境是虚无的,是作者从书 斋内外的环境中感受到的。只要抓住环境特点就可以明确用了什么手法让人具体
感受到清福的心境的。环境的特点是静,“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而 为了体现这种静,作者却选取了“枯叶乱枝的声响”“清脆的折断声”“撞击枝 干的磕碰声”“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作者正是在这些声响中感受到了寂寞, 感受到了空灵的境界。这种声响衬托了环境的静。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 20.本题考査理解词语及语句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字不离句, 句不离段,理解这句话的内涵要放入具体的语境中,抓关键词深入推敲。答案从 第4段中归纳,“不容易长久”指的是它存在的偶然性,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 为什么呢?一是因为现实的外界的干扰。二是如果内心六根不净,这种清福也是 很难感受到的。所以概括本句话的内涵有三点:一是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二是 外因,三是内因 21.本题考査理解词语及语句含意的能力。放在语境中不难理解“稍异于 是”指代的内容。从本句话的前后语境来看,作者所谓寂寞是随缘偶遇的,无需 强求,一霎间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怅惘。与之相异的是前面所指的强 迫自己入于寂寞的情况。 22.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本题属于开放 题型,认为是“清福”或是“逃避”都可以,要言之有理。无论哪种观点,在答 题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再分条阐述理由。认为“寂寞是一种清福”的观点, 可以结合文中一些能体现作者观点“清福”的关键句子来深入分析。认为“寂寞 是一种逃避”的观点,可以根据作者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当今时代的特点进行比较 分析其作为逃避的有力论证。总之不能脱离文本空谈,要能够自圆其说。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材料,运用由果溯因法,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写作的突破口 泥鳅全都被蒸熟在豆腐中的根本原因是泥鳅贪图豆腐一时的安逸。危险来临时 它们想到的是寻求临时避难所,而不是跳出热锅逃生,所以只能成为餐盘中的美 味。以泥鳅观人,考生可以得出以下立意:①勇敢面对袭来的困难,不要贪恋- 时安逸:②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③做事不能只顾眼前 利益,要有长远的眼光。 【技巧点拨】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 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 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 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 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 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本则材料是一段民间传说,考生审题时可使用“由果溯 因法”来审题立意,泥鳅为什么会死在不豆腐里,因为它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 题,只知逃避,不能勇敢面对困难,如此,可得到作文立意。文体上看,本题要 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复习的情况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 写,注意记叙文要以情动人,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有力。 范文: 解决问题,请从根本出发 泥鳅为躲避髙温而钻进豆腐,却没料想葬送了自己。泥鳅不明白,解决问题, 要抓住关键,从根本做起 你或许常常忧虑学童的校车安全问题,你或许始终责怪冷漠的路人没有救助 血泊中的小悦悦,你或许总是忧虑许多家国天下事,尽管已千百次苦思,萦绕你 心头的问题依旧挥之难去
感受到清福的心境的。环境的特点是静,“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而 为了体现这种静,作者却选取了“枯叶乱枝的声响”“清脆的折断声”“撞击枝 干的磕碰声”“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作者正是在这些声响中感受到了寂寞, 感受到了空灵的境界。这种声响衬托了环境的静。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 20.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及语句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字不离句, 句不离段,理解这句话的内涵要放入具体的语境中,抓关键词深入推敲。答案从 第 4 段中归纳,“不容易长久”指的是它存在的偶然性,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 为什么呢?一是因为现实的外界的干扰。二是如果内心六根不净,这种清福也是 很难感受到的。所以概括本句话的内涵有三点:一是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二是 外因,三是内因。 21.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及语句含意的能力。放在语境中不难理解“稍异于 是”指代的内容。从本句话的前后语境来看,作者所谓寂寞是随缘偶遇的,无需 强求,一霎间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怅惘。与之相异的是前面所指的强 迫自己入于寂寞的情况。 22.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本题属于开放 题型,认为是“清福”或是“逃避”都可以,要言之有理。无论哪种观点,在答 题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再分条阐述理由。认为“寂寞是一种清福”的观点, 可以结合文中一些能体现作者观点“清福”的关键句子来深入分析。认为“寂寞 是一种逃避”的观点,可以根据作者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当今时代的特点进行比较 分析其作为逃避的有力论证。总之不能脱离文本空谈,要能够自圆其说。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材料,运用由果溯因法,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写作的突破口。 泥鳅全都被蒸熟在豆腐中的根本原因是泥鳅贪图豆腐一时的安逸。危险来临时, 它们想到的是寻求临时避难所,而不是跳出热锅逃生,所以只能成为餐盘中的美 味。以泥鳅观人,考生可以得出以下立意:①勇敢面对袭来的困难,不要贪恋一 时安逸;②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③做事不能只顾眼前 利益,要有长远的眼光。 【技巧点拨】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 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 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 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 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 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本则材料是一段民间传说,考生审题时可使用“由果溯 因法”来审题立意,泥鳅为什么会死在不豆腐里,因为它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 题,只知逃避,不能勇敢面对困难,如此,可得到作文立意。文体上看,本题要 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复习的情况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 写,注意记叙文要以情动人,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有力。 范文: 解决问题,请从根本出发 泥鳅为躲避高温而钻进豆腐,却没料想葬送了自己。泥鳅不明白,解决问题, 要抓住关键,从根本做起。 你或许常常忧虑学童的校车安全问题,你或许始终责怪冷漠的路人没有救助 血泊中的小悦悦,你或许总是忧虑许多家国天下事,尽管已千百次苦思,萦绕你 心头的问题依旧挥之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