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六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 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 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现代文阅读(35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徽州祠堂是徽州人文思想的髙度物化,是建筑艺术的典范。徽州祠堂在徽州古建 筑中,无论建筑设计、工艺美术还是雕刻装饰等都是高档次的,它在村镇中一般 是最华丽高大的建筑。一般是三进,分别为门厅、享堂、寝室。门厅由大门和过 厅组成。大门后是天井,天井两边为厢房,供预备供品和分胙【注】之用。天井 中间用石板铺设过道,过道两侧各种植一株柏树,象征宗族兴旺,四季发达。享 堂是祠堂的主体部分,高大雄伟,壮观气派。这里是祭祀祖先、处理本族大事的 场所。大姓的厅堂能容纳几千人,小姓的亦可容纳数百人。寝室(也叫“寝” 是供奉祖先牌位之所。为表示对祖先的崇敬,体现祖先至高无上的思想,寝室地 基要高出祠堂其他建筑丈余,祭祀时沿髙髙的石阶而上,体味尊祖敬神的感觉。 整个祠堂的建筑从大门到寝室,由低而高,循序渐进,展现庄严肃穆的格调,给 人以神圣威严的感觉。祠堂的地址亦是讲究的,必须是面河枕山的开阔阳地,供 大典时升旗之用。祠堂集徽州山川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结构复杂严谨, 雕镂精美,玲珑剔透,风格独特,建筑技艺髙超精湛。无论是总体规划构思,还 是单体平面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它各建筑部位上的砖雕、木雕、石雕都是古代民间艺人精心设计并雕刻的艺术品。 现存著名的家祠有黟县南屏祠堂群、绩溪龙川胡氏宗祠、歆县堂樾祠堂、歙县郑 氏宗祠、歙县罗东舒祠、歆县昌溪祠堂群、县许村祠堂群等。 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努力营造一种和睦的家庭气氛,以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 为主导的伦理道德观,即极力提倡孝道和对祖先的敬祭,强调和谐有序的价值观。 这种道德观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思想和宗教体系,也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 是一种“伦理政治”的宗法型文化。在此大环境的影响下,徽州的宗法文化也非 常发达,尤在南宋之后,特别是受了程朱理学思想的重要影响,尊祖敬宗、崇尚 孝道便成了徽州人的重要理念和宗旨。在宗法文化的建设中,强化宗族的认同感 和凝聚力历来是其中的重点工程。如何强化呢?这里,祠堂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 作用。徽州人把同一宗族同一个姓氏几十代上百代的家族历史完整地记录在案, 并供奉在各自家族作为祖先灵魂的栖息之所的祠堂中。族人围祠而居。古徽州流 行着“相逢不必问姓名,但问高居是何村”的谚语,意思是路上相逢莫问对方名 姓,只需通报居住何地何村,便知是否同宗亲邻。所以从古至今,祠堂被看作宗 族的象征,族谱是祠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后,按
河南省六市 2018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 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 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徽州祠堂是徽州人文思想的高度物化,是建筑艺术的典范。徽州祠堂在徽州古建 筑中,无论建筑设计、工艺美术还是雕刻装饰等都是高档次的,它在村镇中一般 是最华丽高大的建筑。一般是三进,分别为门厅、享堂、寝室。门厅由大门和过 厅组成。大门后是天井,天井两边为厢房,供预备供品和分胙【注】之用。天井 中间用石板铺设过道,过道两侧各种植一株柏树,象征宗族兴旺,四季发达。享 堂是祠堂的主体部分,高大雄伟,壮观气派。这里是祭祀祖先、处理本族大事的 场所。大姓的厅堂能容纳几千人,小姓的亦可容纳数百人。寝室(也叫“寝”) 是供奉祖先牌位之所。为表示对祖先的崇敬,体现祖先至高无上的思想,寝室地 基要高出祠堂其他建筑丈余,祭祀时沿高高的石阶而上,体味尊祖敬神的感觉。 整个祠堂的建筑从大门到寝室,由低而高,循序渐进,展现庄严肃穆的格调,给 人以神圣威严的感觉。祠堂的地址亦是讲究的,必须是面河枕山的开阔阳地,供 大典时升旗之用。祠堂集徽州山川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结构复杂严谨, 雕镂精美,玲珑剔透,风格独特,建筑技艺高超精湛。无论是总体规划构思,还 是单体平面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它各建筑部位上的砖雕、木雕、石雕都是古代民间艺人精心设计并雕刻的艺术品。 现存著名的家祠有黟县南屏祠堂群、绩溪龙川胡氏宗祠、歆县堂樾祠堂、歙县郑 氏宗祠、歙县罗东舒祠、歆县昌溪祠堂群、县许村祠堂群等。 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努力营造一种和睦的家庭气氛,以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 为主导的伦理道德观,即极力提倡孝道和对祖先的敬祭,强调和谐有序的价值观。 这种道德观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思想和宗教体系,也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 是一种“伦理政治”的宗法型文化。在此大环境的影响下,徽州的宗法文化也非 常发达,尤在南宋之后,特别是受了程朱理学思想的重要影响,尊祖敬宗、崇尚 孝道便成了徽州人的重要理念和宗旨。在宗法文化的建设中,强化宗族的认同感 和凝聚力历来是其中的重点工程。如何强化呢?这里,祠堂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 作用。徽州人把同一宗族同一个姓氏几十代上百代的家族历史完整地记录在案, 并供奉在各自家族作为祖先灵魂的栖息之所的祠堂中。族人围祠而居。古徽州流 行着“相逢不必问姓名,但问高居是何村”的谚语,意思是路上相逢莫问对方名 姓,只需通报居住何地何村,便知是否同宗亲邻。所以从古至今,祠堂被看作宗 族的象征,族谱是祠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后,按
照朱熹的理论,若三世不修宗谱即为不孝。通过修宗谱,彰善除恶,推行伦理道 德,缓和宗族内部贫富矛盾等。族人们正是以祠族宗谱为载体,通过家族慎终追 远活动,宣扬宗法理念,将族民紧紧地扭结在同一神圣的宗祖牌位之下形成严密 的血缘组织。 (节选自刘欣《徽州祠堂:血缘组织的载体》) 【注】分胙:祭祀完毕分享祭神之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徽州祠堂在村镇中通常是最华丽高大的建筑,承载着徽州的人文思想:其建筑 设计、工艺美术等在古建筑中档次较高,它是建筑艺术的典范 B.徽州祠堂的门厅由大门和过厅组成,大门后的天井两边为厢房,供预备供品和 分胙之用;天井中过道上种植两株象征宗族兴旺、四季发达的柏树 C.高大雄伟的享堂是祠堂的主体,它是条祀祖先、处理本族大事的场所,大可容 纳几千人,小则容纳数百人,而寝室则是用来供奉祖先牌位的。 D.寝室地基高出祠堂其他建筑一丈多,这是出于对祖先崇敬,体现祖先至高无上 思想的考虑;寝室建筑由低到高,展现庄严肃穆的格调,神圣威严。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徽州祠堂地方特色鲜明,徽州山川锦绣之灵气、风俗文化之精华被包蕴其中; 复杂严谨的结构、精美的雕镂、独特的风格等,显示出建筑技艺的高超精湛 B.徽州祠堂各建筑部位上有古代民间艺人精心设计并雕刻的砖雕、木雕、石雕等 艺术品:徽州祠堂确实有很多,现存的著名宗祠集中在黟县和歙县。 C.以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伦理道德观,极力强调和谐有序的价值观;受 这种道德观影响,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努力营造一种和睦的家庭气氛。 儒家的伦理道德观,既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思想和宗教体系,又让中国 传统文化成为”伦理政治"的宗法型文化,也使徽州的宗法文化非常发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徽州人因受儒家伦理道德观的影响,以尊祖敬宗、崇尚孝道作为重要理念和宗 旨;历来把强化宗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作为宗法文化建设中的重点工程。 B.微州人把几十代上百代同一宗族同一个姓氏的家族历史完整地记录在案,并且 把它供奉在各自家族作为祖先灵魂的栖息之所的祠堂中,旨在避免流失。 C.“相逢不必问姓名,但问高居是何村”两句谚语,言下之意是相逢无需互问名 姓,只需知道居住地,便知是否同宗亲邻,足见徽州人强烈的宗族认同感 D.修族谱旨在彰善除恶,推行伦理道德,缓和宗族内部贫富矛盾等;以祠族宗谱 为载体,通过家族慎终追远活动,将族民扭结在一起,形成严密的血缘组织。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哑巴与军刀 孙长乐 在一次战斗中,许维所在的骑兵队与日军的一个骑兵队遭遇了,双方展开了激烈 的拼杀。许维挥舞着军刀一口气将5个鬼子斩落马下后,又和一个膀大腰圆的鬼 子战到一起。几个回合后,那鬼子露出了破绽,许维迅疾挥刀朝他拦腰砍去,可 挨了一刀的鬼子竟然好端端地坐在马上。许维收回军刀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军刀 卷刃了 就在许维一愣神的瞬间,那鬼子挥刀将他挑落马下,幸亏一个战友及时赶到,救 了他一命。他虽保住了性命,但腹部受伤严重,再也不能上战场跟敌人拼杀了
照朱熹的理论,若三世不修宗谱即为不孝。通过修宗谱,彰善除恶,推行伦理道 德,缓和宗族内部贫富矛盾等。族人们正是以祠族宗谱为载体,通过家族慎终追 远活动,宣扬宗法理念,将族民紧紧地扭结在同一神圣的宗祖牌位之下形成严密 的血缘组织。 (节选自刘欣《徽州祠堂:血缘组织的载体》) 【注】分胙:祭祀完毕分享祭神之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徽州祠堂在村镇中通常是最华丽高大的建筑,承载着徽州的人文思想;其建筑 设计、工艺美术等在古建筑中档次较高,它是建筑艺术的典范。 B.徽州祠堂的门厅由大门和过厅组成,大门后的天井两边为厢房,供预备供品和 分胙之用;天井中过道上种植两株象征宗族兴旺、四季发达的柏树。 C.高大雄伟的享堂是祠堂的主体,它是条祀祖先、处理本族大事的场所,大可容 纳几千人,小则容纳数百人,而寝室则是用来供奉祖先牌位的。 D.寝室地基高出祠堂其他建筑一丈多,这是出于对祖先崇敬,体现祖先至高无上 思想的考虑;寝室建筑由低到高,展现庄严肃穆的格调,神圣威严。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徽州祠堂地方特色鲜明,徽州山川锦绣之灵气、风俗文化之精华被包蕴其中; 复杂严谨的结构、精美的雕镂、独特的风格等,显示出建筑技艺的高超精湛。 B.徽州祠堂各建筑部位上有古代民间艺人精心设计并雕刻的砖雕、木雕、石雕等 艺术品;徽州祠堂确实有很多,现存的著名宗祠集中在黟县和歙县。 C.以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伦理道德观,极力强调和谐有序的价值观;受 这种道德观影响,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努力营造一种和睦的家庭气氛。 D.儒家的伦理道德观,既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思想和宗教体系,又让中国 传统文化成为”伦理政治"的宗法型文化,也使徽州的宗法文化非常发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徽州人因受儒家伦理道德观的影响,以尊祖敬宗、崇尚孝道作为重要理念和宗 旨;历来把强化宗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作为宗法文化建设中的重点工程。 B.微州人把几十代上百代同一宗族同一个姓氏的家族历史完整地记录在案,并且 把它供奉在各自家族作为祖先灵魂的栖息之所的祠堂中,旨在避免流失。 C.“相逢不必问姓名,但问高居是何村”两句谚语,言下之意是相逢无需互问名 姓,只需知道居住地,便知是否同宗亲邻,足见徽州人强烈的宗族认同感。 D.修族谱旨在彰善除恶,推行伦理道德,缓和宗族内部贫富矛盾等;以祠族宗谱 为载体,通过家族慎终追远活动,将族民扭结在一起,形成严密的血缘组织。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哑巴与军刀 孙长乐 在一次战斗中,许维所在的骑兵队与日军的一个骑兵队遭遇了,双方展开了激烈 的拼杀。许维挥舞着军刀一口气将 5 个鬼子斩落马下后,又和一个膀大腰圆的鬼 子战到一起。几个回合后,那鬼子露出了破绽,许维迅疾挥刀朝他拦腰砍去,可 挨了一刀的鬼子竟然好端端地坐在马上。许维收回军刀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军刀 卷刃了! 就在许维一愣神的瞬间,那鬼子挥刀将他挑落马下,幸亏一个战友及时赶到,救 了他一命。他虽保住了性命,但腹部受伤严重,再也不能上战场跟敌人拼杀了
许维心中非常难过,眼前不时出现自己被鬼子挑落马下的那一幕,知道自己是吃 了军刀的亏,就觉得很窝囊。鬼子生产的军刀,既锋利又耐用,战友们都把缴获 来的鬼子军刀视若宝贝。许维躺在病床上,心想何不混进鬼子的兵工厂里,学会 鬼子制作刀具的技术! 这天,部队的岳团长到医院慰问伤病员,许维一脸委屈地说道:“首长,我可是 吃了军刀的亏,要不是军刀卷刃了,我咋会躺在这里!我有一个请求,伤好后 我想混进一家日军的兵工厂里,偷学鬼子制作军刀的技术。” 许维伤愈出院后,岳团长派人把他叫到团部,郑重地告诉他:“组织上同意你去 偷学技术。我们得知,日军的兵工厂为了保密,只用哑巴干活,你只能装成哑巴 混进去 许维跟部队里的一个会哑语的教导员学了一些哑语以后,就离开了部队。混进鬼 子兵工厂后,许维和其他的中国劳工一样,一天从早到晚都默不作声,只是卖力 地干活。有天傍晚,许维在茅房里解手儿,鬼子的一条狼狗蹿进了茅房里,朝他 嗅着。许维猛然看到那条高大的狼狗,吓了一跳,脱口喝道:“该死的畜生,出 去 这时候,两个巡逻的鬼子正走到茅房前面,听到茅房里有人说汉语,俩鬼子端着 枪冲进茅房里,把许维押到了兵工厂的审讯室里。 在鬼子的兵工厂里,凡是发现装成哑巴的中国劳工,都得被割掉舌头,变成真正 的哑巴。鹤田围着许维转了两圈,沉吟一阵,便向站在一旁的几个鬼子做了个“割 舌”的手势。一个鬼子挥着雪亮的剪刀,将许维的舌头齐根剪掉,许维立时昏了 过去。鬼子往许维的嘴里胡乱敷了些面状的止血药后,便把他给拖到了工房里 此后的日子,许维除了卖力干活,还有意接近日本工匠,暗中观察他们的锻造工 艺和制作刀具的技术。许维既勤快又好学,很快得到了几个日本工匠的喜欢,都 乐意带他干活,他便借机勤学苦练,悉心讨教锻件、淬火、打磨、开刃等制作刀 具的几个关键技术。每到夜晚,许维就躲在被窝里,借着月光,偷偷地把制作刀 具的工艺记录下来。 一天,许维和两个中国劳工跟着几个鬼子到邻县去拉煤炭,途经一个叫南关驿的 小镇时,许维用哑语告诉鬼子,自己以前曾在这小镇待过,知道镇上有个叫大白 梨的女子,不仅人长得貌美如花,还有一手推拿的绝活儿。 几个鬼子大为高兴,就在一个小客栈待下来,让许维去把那女子找来,慰劳一下 他们。离开那几个鬼子后,许维就钻进了一个树林里,天黑下来后才离开小镇 面对岳团长,许维嘴里呜噜着,撕开自己身上那件狗皮棉袄的夹层,拿出一沓记 录着鬼子刀具制作工艺的图纸,交给了岳团长。望着面容消瘦、蓬头垢面的哑 许维,岳团长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不久,八路军的兵工厂在许维的指导下,制造出了一批精良的军刀。在此后 的战斗中,那些八路军战士再未吃过军刀的亏。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描写八路军与鬼子拼杀的场面,突出了战斗的激烈,同时如揭示了 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 B.小说通过战场上八路军和日军军刀的对比,暗示了当时中国工业落后的特点, 易卷刃的军刀是我军战斗力弱的原因。 C.小说语言精心雕饰,朴实无华,亲切耐读,例如“知道自己是吃了军刀的亏, 就觉得很窝囊”“该死的畜生,出去
许维心中非常难过,眼前不时出现自己被鬼子挑落马下的那一幕,知道自己是吃 了军刀的亏,就觉得很窝囊。鬼子生产的军刀,既锋利又耐用,战友们都把缴获 来的鬼子军刀视若宝贝。许维躺在病床上,心想何不混进鬼子的兵工厂里,学会 鬼子制作刀具的技术! 这天,部队的岳团长到医院慰问伤病员,许维一脸委屈地说道:“首长,我可是 吃了军刀的亏,要不是军刀卷刃了,我咋会躺在这里!我有一个请求,伤好后, 我想混进一家日军的兵工厂里,偷学鬼子制作军刀的技术。” …… 许维伤愈出院后,岳团长派人把他叫到团部,郑重地告诉他:“组织上同意你去 偷学技术。我们得知,日军的兵工厂为了保密,只用哑巴干活,你只能装成哑巴 混进去。” 许维跟部队里的一个会哑语的教导员学了一些哑语以后,就离开了部队。混进鬼 子兵工厂后,许维和其他的中国劳工一样,一天从早到晚都默不作声,只是卖力 地干活。有天傍晚,许维在茅房里解手儿,鬼子的一条狼狗蹿进了茅房里,朝他 嗅着。许维猛然看到那条高大的狼狗,吓了一跳,脱口喝道:“该死的畜生,出 去!” 这时候,两个巡逻的鬼子正走到茅房前面,听到茅房里有人说汉语,俩鬼子端着 枪冲进茅房里,把许维押到了兵工厂的审讯室里。 在鬼子的兵工厂里,凡是发现装成哑巴的中国劳工,都得被割掉舌头,变成真正 的哑巴。鹤田围着许维转了两圈,沉吟一阵,便向站在一旁的几个鬼子做了个“割 舌”的手势。一个鬼子挥着雪亮的剪刀,将许维的舌头齐根剪掉,许维立时昏了 过去。鬼子往许维的嘴里胡乱敷了些面状的止血药后,便把他给拖到了工房里。 此后的日子,许维除了卖力干活,还有意接近日本工匠,暗中观察他们的锻造工 艺和制作刀具的技术。许维既勤快又好学,很快得到了几个日本工匠的喜欢,都 乐意带他干活,他便借机勤学苦练,悉心讨教锻件、淬火、打磨、开刃等制作刀 具的几个关键技术。每到夜晚,许维就躲在被窝里,借着月光,偷偷地把制作刀 具的工艺记录下来。 一天,许维和两个中国劳工跟着几个鬼子到邻县去拉煤炭,途经一个叫南关驿的 小镇时,许维用哑语告诉鬼子,自己以前曾在这小镇待过,知道镇上有个叫大白 梨的女子,不仅人长得貌美如花,还有一手推拿的绝活儿。 几个鬼子大为高兴,就在一个小客栈待下来,让许维去把那女子找来,慰劳一下 他们。离开那几个鬼子后,许维就钻进了一个树林里,天黑下来后才离开小镇…… 面对岳团长,许维嘴里呜噜着,撕开自己身上那件狗皮棉袄的夹层,拿出一沓记 录着鬼子刀具制作工艺的图纸,交给了岳团长。望着面容消瘦、蓬头垢面的哑巴 许维,岳团长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不久,八路军的兵工厂在许维的指导下,制造出了一批精良的军刀。在此后 的战斗中,那些八路军战士再未吃过军刀的亏。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头描写八路军与鬼子拼杀的场面,突出了战斗的激烈,同时如揭示了 “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 B.小说通过战场上八路军和日军军刀的对比,暗示了当时中国工业落后的特点, 易卷刃的军刀是我军战斗力弱的原因。 C.小说语言精心雕饰,朴实无华,亲切耐读,例如“知道自己是吃了军刀的亏, 就觉得很窝囊”“该死的畜生,出去
D.小说在叙事方面匠心独运,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作者善于选取典型事件 来刻画人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小说主人公许维这个人物有什么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6.有人说,小说结尾一段显得多余。你是怎样看这个结尾的?请表明观点并具体 陈述理由。(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据媒体报道,日前,位于陕西西安的大唐西市博物馆正式成为“国家一级博物 馆”,这是我国首个获此称号的民间博物馆 时至今日,我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已超过4600家,其中民间博物馆超过1000 家,博物馆数量和规模都有长足的发展。但也要看到,目前我们的博物馆不是多 了而是少了。一些发达国家平均每5万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而在我国,平均每 30万人才拥有一座博物馆。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提升,对博物馆的常 求也会越来越大,除了加大力度建设公立博物馆外,进一步扶持民间博物馆也应 是题中之义。民间博物馆本质上是对公共资源不足的一种重要补充和积极分担, 不能把民间博物馆排除在整个博物馆乃至公共文化事业之外 相对于公立博物馆,民间博物馆从展品收集到场地租赁,从运营金到人力投入, 基本上都要靠自行解决,压力不小。这客观上导致相当一部分民间博物馆资金不 充足,功能不完善,运行状况不佳。一些前期办得不错的民间博物馆甚至因为资 金不足,逐渐走向衰落。有的民间博物馆则变成买卖藏品的交易场所,还有的甚 至展示赝品欺骗和误导观众……在这样的背景下,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越做越 好,晋升“国家一级博物馆”,令人精神一振。这说明只要运营得当,民间博物 馆也会大有出路。 (摘编自李思辉《把民间博物馆纳入公共文化事业布局》) 材料 据统计,全国博物馆总数超过4000家,仅2016年一年,我囚博物馆接待观众数 量就达8.5亿人次,增长8.%,公众对博物馆的热情超乎想象,而博物馆也在 以各种方式走进生活。 故宫讲坛、国博讲堂、首博讲座、上博专题讲座……如今,开讲座几乎已经是博 物馆的标配。这些系列讲座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邀请中外专家学者,主题涉及 文化、历史各方面:《研究奇缘:我们沿着秦始皇的足迹发现了什么》《北京四 合院建筑的人文追求》《卢浮宫与法国文化软实力》……讲座粉丝分布于各个年 龄段,有的一家老小全体出动,还有的已经把博物馆当成周末学习的固定去处 此外,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也愈发密切,有的开设博物馆综合实践课,馆校联合 开发校本课程;有的将展品搬进学校,让学生在流动博物馆里聆听历史之音:有 的设置儿童版展厅,用更生动的方式讲述文物故事。《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 五”规划》提出,国有博物馆每年要为中小学生讲解服务10万小时以上,每家 国有博物馆每年开展中小学生讲解服务或教育活动4次以上,制作博物馆青少年 教育精品课程100个以上。 (摘编自《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走进博物馆渐成日常》) 材料三
D.小说在叙事方面匠心独运,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作者善于选取典型事件 来刻画人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小说主人公许维这个人物有什么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5 分) 6.有人说,小说结尾一段显得多余。你是怎样看这个结尾的?请表明观点并具体 陈述理由。(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据媒体报道,日前,位于陕西西安的大唐西市博物馆正式成为“国家一级博物 馆”,这是我国首个获此称号的民间博物馆。 时至今日,我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已超过 4600 家,其中民间博物馆超过 1000 家,博物馆数量和规模都有长足的发展。但也要看到,目前我们的博物馆不是多 了而是少了。一些发达国家平均每 5 万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而在我国,平均每 30 万人才拥有一座博物馆。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提升,对博物馆的常 求也会越来越大,除了加大力度建设公立博物馆外,进一步扶持民间博物馆也应 是题中之义。民间博物馆本质上是对公共资源不足的一种重要补充和积极分担, 不能把民间博物馆排除在整个博物馆乃至公共文化事业之外。 相对于公立博物馆,民间博物馆从展品收集到场地租赁,从运营金到人力投入, 基本上都要靠自行解决,压力不小。这客观上导致相当一部分民间博物馆资金不 充足,功能不完善,运行状况不佳。一些前期办得不错的民间博物馆甚至因为资 金不足,逐渐走向衰落。有的民间博物馆则变成买卖藏品的交易场所,还有的甚 至展示赝品欺骗和误导观众……在这样的背景下,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越做越 好,晋升“国家一级博物馆”,令人精神一振。这说明只要运营得当,民间博物 馆也会大有出路。 (摘编自李思辉《把民间博物馆纳入公共文化事业布局》) 材料二: 据统计,全国博物馆总数超过 4000 家,仅 2016 年一年,我囚博物馆接待观众数 量就达 8.5 亿人次,增长 8.9%,公众对博物馆的热情超乎想象,而博物馆也在 以各种方式走进生活。 故宫讲坛、国博讲堂、首博讲座、上博专题讲座……如今,开讲座几乎已经是博 物馆的标配。这些系列讲座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邀请中外专家学者,主题涉及 文化、历史各方面:《研究奇缘:我们沿着秦始皇的足迹发现了什么》《北京四 合院建筑的人文追求》《卢浮宫与法国文化软实力》……讲座粉丝分布于各个年 龄段,有的一家老小全体出动,还有的已经把博物馆当成周末学习的固定去处。 此外,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也愈发密切,有的开设博物馆综合实践课,馆校联合 开发校本课程;有的将展品搬进学校,让学生在流动博物馆里聆听历史之音;有 的设置儿童版展厅,用更生动的方式讲述文物故事。《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 五”规划》提出,国有博物馆每年要为中小学生讲解服务 10 万小时以上,每家 国有博物馆每年开展中小学生讲解服务或教育活动 4 次以上,制作博物馆青少年 教育精品课程 100 个以上。 (摘编自《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走进博物馆渐成日常》) 材料三:
5月13日,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在厦门市鼓浪屿救世医院及护士学校旧址开 馆,这是故宫博物院首次在地方设立主题分馆,让无法前往故宫的观众也能感受 故宫藏品的魅力。 而利用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等,众多博物馆在网络和手机等移动终端上开起了 “分号”。在APP上同步观看最新展览的展品、在微信公众号中阅读历史小故事, 轻点鼠标近距离接触文物……收藏老物件的博物馆有了新故事 5月18日,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独家授权,百度百科打造的秦始皇兵马俑数字 博物馆正式上线,首次以200亿像素的“超高清级别”将兵马俑呈现给观众。通 过电脑或手机进入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后,观众可以像用放大镜一样,360 度“触摸”兵马俑的每个细节,甚至可以观察到同一列的兵马俑,身上的铠甲也 各有不同等有趣的细节。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5月18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唐西市博物馆荣获“国家一级博物馆”的称号,有助于提振全社会办好民间 博物馆的信心 B.尽管近年来我国博物馆的数量和规模均发展很快,但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 段不小的距离。 C.由材料二可知,近年来公众对博物馆怀有极大热情,甚至有人把博物馆当成周 末学习的固定场所。 D.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是故宫博物院首次设立以地方为主题的分馆,以便观众 了解故宫藏品。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究其本质,民间博物馆是对公共资源不足的补充与分担,属于公共文化事业的 个组成部分,政府也应予以扶持 B.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民间博物馆运营不良,逐渐衰落,大唐西市博物馆晋升国 家一级博物馆”扭转了这一局面 C.《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对国有博物馆服务中小学生提出明确要 求,此举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D.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观众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并使用放大镜全 方位、近距离观察兵马俑的细节。 E.由材料可知,民间博物馆在场地、资源、人力等方面都面临困难,使传统文化 活起来的重任只能由国有博物馆承担。 9.博物馆“走进生活”的方式有哪些?请根据材料二、三加以概括。(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吴兢,汴州浚仪人。少厉志,贯知经史,方直寡谐比,惟与魏元忠、朱敬则游 二人者当路,荐兢才堪论撰,诏直史馆,修国史。迁右拾遗内供奉 神龙中,节闵太子难,奸臣诬构安国相王与谋,朝廷大恐。兢上言:“相王仁孝 遭荼苦哀毁,以陛下为命,而自托于手足。若信邪佞,委之于法,伤陛下之恩失 天下望自昔翦伐宗支委任异姓未有不亡者子弟国之根源可使枯竭哉!伏愿陛下全 常棣之恩,慰罔极之心,天下幸甚!”累迁起居郎。寻以母丧去官。服除,自陈 修史有绪,家贫不能具纸笔,愿得少禄以终余功。有诏拜谏议大夫,复修史。睿 宗崩,实录留东都,诏兢驰驿取进梓宫。以父丧解,宰相张说用赵冬曦代之
5 月 13 日,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在厦门市鼓浪屿救世医院及护士学校旧址开 馆,这是故宫博物院首次在地方设立主题分馆,让无法前往故宫的观众也能感受 故宫藏品的魅力。 而利用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等,众多博物馆在网络和手机等移动终端上开起了 “分号”。在 APP 上同步观看最新展览的展品、在微信公众号中阅读历史小故事, 轻点鼠标近距离接触文物……收藏老物件的博物馆有了新故事。 5 月 18 日,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独家授权,百度百科打造的秦始皇兵马俑数字 博物馆正式上线,首次以 200 亿像素的“超高清级别”将兵马俑呈现给观众。通 过电脑或手机进入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后,观众可以像用放大镜一样,360 度“触摸”兵马俑的每个细节,甚至可以观察到同一列的兵马俑,身上的铠甲也 各有不同等有趣的细节。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 年 5 月 18 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大唐西市博物馆荣获“国家一级博物馆”的称号,有助于提振全社会办好民间 博物馆的信心。 B.尽管近年来我国博物馆的数量和规模均发展很快,但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一 段不小的距离。 C.由材料二可知,近年来公众对博物馆怀有极大热情,甚至有人把博物馆当成周 末学习的固定场所。 D.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是故宫博物院首次设立以地方为主题的分馆,以便观众 了解故宫藏品。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究其本质,民间博物馆是对公共资源不足的补充与分担,属于公共文化事业的 一个组成部分,政府也应予以扶持。 B.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民间博物馆运营不良,逐渐衰落,大唐西市博物馆晋升国 家一级博物馆”扭转了这一局面。 C.《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对国有博物馆服务中小学生提出明确要 求,此举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D.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观众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并使用放大镜全 方位、近距离观察兵马俑的细节。 E.由材料可知,民间博物馆在场地、资源、人力等方面都面临困难,使传统文化 活起来的重任只能由国有博物馆承担。 9.博物馆“走进生活”的方式有哪些?请根据材料二、三加以概括。(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吴兢,汴州浚仪人。少厉志,贯知经史,方直寡谐比,惟与魏元忠、朱敬则游。 二人者当路,荐兢才堪论撰,诏直史馆,修国史。迁右拾遗内供奉。 神龙中,节闵太子难,奸臣诬构安国相王与谋,朝廷大恐。兢上言:“相王仁孝, 遭荼苦哀毁,以陛下为命,而自托于手足。若信邪佞,委之于法,伤陛下之恩失 天下望自昔翦伐宗支委任异姓未有不亡者子弟国之根源可使枯竭哉!伏愿陛下全 常棣之恩,慰罔极之心,天下幸甚!”累迁起居郎。寻以母丧去官。服除,自陈 修史有绪,家贫不能具纸笔,愿得少禄以终余功。有诏拜谏议大夫,复修史。睿 宗崩,实录留东都,诏兢驰驿取进梓宫。以父丧解,宰相张说用赵冬曦代之
始,兢在长安、景龙间任史事,时武三思、张易之等监领,阿贵朋佞,酿泽浮辞 事多不实。兢不得志,私撰《唐书》、《唐春秋》,未就。至是,丐官笔札,冀 得成书。诏兢就集贤院论次。时张说罢宰相,在家修史。大臣奏国史不容在外, 诏兢等赴馆撰录。进封长垣县男。久之,坐书事不当,贬荆州司马,以史草自随。 萧嵩领国史,奏遣使者就兢取书,得六十余篇。累迁洪州刺史,坐累下除舒州。 天宝初,入为恒王傅。虽年老衰偻甚,意犹愿还史职。李林甫嫌其衰,不用。卒, 年八十。 初与刘子玄撰定《武后实录》,叙张昌宗诱张说诬证魏元忠事,颇言“说已然可, 赖宋璟等邀励苦切,故转祸为忠,不然,皇嗣且殆。”后说为相,读之,心不善, 知兢所为,即从容谬谓曰:“刘生书魏齐公事,不少假借,奈何?”兢曰:“子 玄已亡,不可受诬地下。兢实书之,其草故在。”闻者叹其直。说屡以情蕲改, 辞曰:“徇公之情,何名实录?”卒不改。世谓今董狐云 (节选自《新唐书·吴兢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伤陛下之恩/失天下/望自昔翦伐宗支/委任异姓/未有不亡者/子弟/国之根源/ 可使枯竭哉/ B.伤陛下之恩/失天下望/自昔翦伐宗支/委任异姓未/有不亡者/子弟/国之根源/ 可使枯竭哉/ C.伤陛下之恩/失天下望/自昔翦伐宗支/委任异姓/未有不亡者/子弟/国之根源/ 可使枯竭哉/ D.伤陛下之恩/失天下/望自昔翦伐宗支/委任异姓未/有不亡者/子弟/国之根源/ 可使枯竭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常棣,即《小雅·常棣》,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是 周人宴会兄弟时,歌唱兄弟亲情的诗 B.实录,古代编年体的一种,专门记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一般以皇帝的谥 号或庙号为书名,也有以王朝命名的。 C.梓宫,指我国古代皇帝、皇后的棺柩,如:《晋书·帝纪》“魏武薨于洛阳, 朝野危惧,内外肃然,乃奉梓宫还邺 D.县男,爵名,唐始置,从五品,金、元沿置,明废;秦汉时二十等爵制内无“男 爵”,“县男”跟“男”爵位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兢读书广泛,为人正直。他从小就有抱负,精通经学和史学;他只和魏元忠、 朱敬则交朋友,这两人当宰相后,向朝廷推荐吴兢写国史。 B.吴兢忠于国家,议事无畏。节闵太子之乱,奸臣诬陷相王参与阴谋,朝廷大惊, 吴兢上奏为相王辩解,劝皇上消除疑虑,保持了朝政稳定 C.吴兢修史严谨,不阿权贵。武三思等人主管修史的时代,史官多阿谀权贵讨好 佞臣,记事多不真实,吴兢不满意,就私撰《唐书》等史书。 D.吴兢修史不顺,仕途坎坷。母亲、父亲的去世让他离职中断修史;仕途上先因 被判记事不当而遭贬,又在洪州刺史任上受牵连而被贬舒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服除,自陈修史有绪,家贫不能具纸笔,愿得少禄以终余功。 (2)说屡以情蕲改,辞曰:“徇公之情,何名实录?”卒不改。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始,兢在长安、景龙间任史事,时武三思、张易之等监领,阿贵朋佞,酿泽浮辞, 事多不实。兢不得志,私撰《唐书》、《唐春秋》,未就。至是,丐官笔札,冀 得成书。诏兢就集贤院论次。时张说罢宰相,在家修史。大臣奏国史不容在外, 诏兢等赴馆撰录。进封长垣县男。久之,坐书事不当,贬荆州司马,以史草自随。 萧嵩领国史,奏遣使者就兢取书,得六十余篇。累迁洪州刺史,坐累下除舒州。 天宝初,入为恒王傅。虽年老衰偻甚,意犹愿还史职。李林甫嫌其衰,不用。卒, 年八十。 初与刘子玄撰定《武后实录》,叙张昌宗诱张说诬证魏元忠事,颇言“说已然可, 赖宋璟等邀励苦切,故转祸为忠,不然,皇嗣且殆。”后说为相,读之,心不善, 知兢所为,即从容谬谓曰:“刘生书魏齐公事,不少假借,奈何?”兢曰:“子 玄已亡,不可受诬地下。兢实书之,其草故在。”闻者叹其直。说屡以情蕲改, 辞曰:“徇公之情,何名实录?”卒不改。世谓今董狐云。 (节选自《新唐书·吴兢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伤陛下之恩/失天下/望自昔翦伐宗支/委任异姓/未有不亡者/子弟/国之根源/ 可使枯竭哉/ B.伤陛下之恩/失天下望/自昔翦伐宗支/委任异姓未/有不亡者/子弟/国之根源/ 可使枯竭哉/ C.伤陛下之恩/失天下望/自昔翦伐宗支/委任异姓/未有不亡者/子弟/国之根源/ 可使枯竭哉/ D.伤陛下之恩/失天下/望自昔翦伐宗支/委任异姓未/有不亡者/子弟/国之根源/ 可使枯竭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常棣,即《小雅·常棣》,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是 周人宴会兄弟时,歌唱兄弟亲情的诗。 B.实录,古代编年体的一种,专门记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一般以皇帝的谥 号或庙号为书名,也有以王朝命名的。 C.梓宫,指我国古代皇帝、皇后的棺柩,如:《晋书·帝纪》“魏武薨于洛阳, 朝野危惧,内外肃然,乃奉梓宫还邺。” D.县男,爵名,唐始置,从五品,金、元沿置,明废;秦汉时二十等爵制内无“男 爵”,“县男”跟“男”爵位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吴兢读书广泛,为人正直。他从小就有抱负,精通经学和史学;他只和魏元忠、 朱敬则交朋友,这两人当宰相后,向朝廷推荐吴兢写国史。 B.吴兢忠于国家,议事无畏。节闵太子之乱,奸臣诬陷相王参与阴谋,朝廷大惊, 吴兢上奏为相王辩解,劝皇上消除疑虑,保持了朝政稳定。 C.吴兢修史严谨,不阿权贵。武三思等人主管修史的时代,史官多阿谀权贵讨好 佞臣,记事多不真实,吴兢不满意,就私撰《唐书》等史书。 D.吴兢修史不顺,仕途坎坷。母亲、父亲的去世让他离职中断修史;仕途上先因 被判记事不当而遭贬,又在洪州刺史任上受牵连而被贬舒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服除,自陈修史有绪,家贫不能具纸笔,愿得少禄以终余功。 (2)说屡以情蕲改,辞曰:“徇公之情,何名实录?”卒不改。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苏子瞻哀辞 张舜民 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 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 满酌中山酒,重添丈八盆 公兮不归北,万里一招魂。 【注】张舜民:和苏轼感情深厚。苏轼知定州期间得墨石,作大盆盛之,数水其 上,名其室为雪浪斋。后来苏轼被贬岭南,到宋徽宗时,作者知定州,重新修葺 雪浪斋,而此时得知苏轼病逝,于是写了这首哀辞。丈八盆:指苏轼用来盛放墨 石的盆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苏轼被贬,墨石也被贬,“石与人俱贬”中的“俱”字,道尽当时的炎凉世态 B.首联下句是说,苏轼虽然已经去世,但“石尚存”,足以让作者感到一丝欣慰。 C.“重添丈八盆”体现了作者对苏轼遗物的珍重,表达了作者对苏轼的思念之 D.尾联直抒胸臆,情真意切,苏轼病逝,作者只能在万里之外的定州为其招魂。 E.总体而言,本诗语言平实质朴,为便于抒情,也使用了反复、比喻的修辞手法。 15.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作者写“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两句的用意。(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2)《阿房宫赋》中针对秦朝灭亡的史实,作者指出,如果后人只是为之哀伤 而不汲取教训,将会陷入 的历史怪圈之中。 (3)《琵琶行》中,作者因被贬江州,终年听不到丝竹之声,从早到晚满耳都 是 ,虽有山歌村笛,却“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正是在老诗人泰戈尔因为得不到理解而自怨自艾的时候,是清华的师生以真诚 的心理解了老诗人灵魂深处的这种温暖的博大, ②林超贤拍片一向亲力亲为,这次拍《红海行动》也不例外:剧组选择去了摩洛 哥,因这里与“也门撤侨”的地形、地貌最像。 ③短短几天的停留,我对海南的印象虽是浅尝辄止,但我却坚定一个信念,随着 社会的进步,我们的祖国会取得更加丰丰硕的成果 ④霍金研究的物理理论,没有多少人能真正懂得,却受到全世界人的瞩目和追捧: 他写《时间简史》时运斤如风,因此影响深远。 ⑤历朝历代,人们在想象空间里会对侠义精神着迷,但退回现实生活,他们又会 非常自觉地防止侠义精神在初级社群里潜滋暗长。 ⑥《红楼梦》开篇就说作者“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曹雪芹告诉我们应该如何 读《红楼梦》,可是大家都没记住一一不要胶柱鼓瑟 A①②⑤B.③⑤⑥C.①③④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苏子瞻哀辞 张舜民 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 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 满酌中山酒,重添丈八盆。 公兮不归北,万里一招魂。 【注】张舜民:和苏轼感情深厚。苏轼知定州期间得墨石,作大盆盛之,数水其 上,名其室为雪浪斋。后来苏轼被贬岭南,到宋徽宗时,作者知定州,重新修葺 雪浪斋,而此时得知苏轼病逝,于是写了这首哀辞。丈八盆:指苏轼用来盛放墨 石的盆。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苏轼被贬,墨石也被贬,“石与人俱贬”中的“俱”字,道尽当时的炎凉世态。 B.首联下句是说,苏轼虽然已经去世,但“石尚存”,足以让作者感到一丝欣慰。 C.“重添丈八盆”体现了作者对苏轼遗物的珍重,表达了作者对苏轼的思念之 情。 D.尾联直抒胸臆,情真意切,苏轼病逝,作者只能在万里之外的定州为其招魂。 E.总体而言,本诗语言平实质朴,为便于抒情,也使用了反复、比喻的修辞手法。 15.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作者写“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两句的用意。(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针对秦朝灭亡的史实,作者指出,如果后人只是为之哀伤 而不汲取教训,将会陷入“________________”的历史怪圈之中。 (3)《琵琶行》中,作者因被贬江州,终年听不到丝竹之声,从早到晚满耳都 是“_________________”,虽有山歌村笛,却“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3 分) ①正是在老诗人泰戈尔因为得不到理解而自怨自艾的时候,是清华的师生以真诚 的心理解了老诗人灵魂深处的这种温暖的博大。 ②林超贤拍片一向亲力亲为,这次拍《红海行动》也不例外;剧组选择去了摩洛 哥,因这里与“也门撤侨”的地形、地貌最像。 ③短短几天的停留,我对海南的印象虽是浅尝辄止,但我却坚定一个信念,随着 社会的进步,我们的祖国会取得更加丰丰硕的成果。 ④霍金研究的物理理论,没有多少人能真正懂得,却受到全世界人的瞩目和追捧; 他写《时间简史》时运斤如风,因此影响深远。 ⑤历朝历代,人们在想象空间里会对侠义精神着迷,但退回现实生活,他们又会 非常自觉地防止侠义精神在初级社群里潜滋暗长。 ⑥《红楼梦》开篇就说作者“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曹雪芹告诉我们应该如何 读《红楼梦》,可是大家都没记住——不要胶柱鼓瑟。 A.①②⑤ B.③⑤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汪老的各种著述,尤其是他生前的自编文集,包括难得罕见不易罗致的处女集 《邂逅集》和第二本书《羊舍的夜晚》,我均已搜罗齐备。 B.小鲜肉则不然,他可以不需要任何代表作,其商业价值的最直观体现就是粉丝 队伍是否庞大,粉丝能否制造话题,粉丝是否产生购买行为 C.公安机关对医疗机构的报警求助要快速反应,果断处置,特别是正在实施伤害 医务人员的行为,必须坚决制止,必要时可依法使用警械。 D.专家说,《三块广告牌》排片场次之所以比较少,主要原因在于该片通过全国 艺术电影放映联盟进行专线放映,没有通过常规发行路线 19.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风物长宜放眼量”,祖国山水秀美壮丽,可以陶冶性情,愉悦身心,我们在 节假日可以多出去走一走,领略自然风光,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 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对党员干部来说,走好为官从政的第一步很重要, 但守住初心,自始至终坚守住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底线,则更为重要 C.“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变革是发展的永恒推动力,无论是个 人还是民族、国家,都要努力冲破思想的藩篱,勇于创新,力争一流。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 学识风范影响着他的学生,感动着无数人,也因此获得了无数赞誉。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这个世界在张扬的人那里喧嚣, 个不怎么讲究面子的社会,必 然会深修内在的精神气质。人的教养是家庭给的 物质化的世界, 你让它不浅薄也很难。习惯于仰望金钱和地位的躯体,自会失之教养和谦逊。说 到底, 当人们不在物质世界比来比去的时候,精神世界的苍白感 就会凸显出来。这是一段独行路,要从外在的喧嚣走向自我的盛,需抛得下世的 纷纷扰扰。 21.下面文段有四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三处问题。(5分) 去年我市创新能力不足,是因为很多企业人员结构老化,老员工长期待在一个单 位,就会思想僵化,不思进取,而新员工不受条条框框约束,就有新思维,新方 法。“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以,要解决我市创新能力不足的 问题,企业就要让老员工退休,引入新员工 创新能力不足,不一定是因为企业人员结构老化。 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8年元宵节,56岁的王天军背着81岁母亲看社火的照片传到网上,网友纷纷 点赞,认为这诠释了“你背我长大,我背你变老”的真正内涵 2018年春节过后,一首小诗红遍网络: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有家的地方没有 工作,从此便有了漂泊,有了远方,有了无穷无尽的牵挂 李之春曾是某集团的高级项目经理,年薪20多万,为照顾93岁的母亲,回到当 地做了一名社区电工,月工资2046元。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强烈反响,点 赞者有之,批评者有之,质疑者有之
A.汪老的各种著述,尤其是他生前的自编文集,包括难得罕见不易罗致的处女集 《邂逅集》和第二本书《羊舍的夜晚》,我均已搜罗齐备。 B.小鲜肉则不然,他可以不需要任何代表作,其商业价值的最直观体现就是粉丝 队伍是否庞大,粉丝能否制造话题,粉丝是否产生购买行为。 C.公安机关对医疗机构的报警求助要快速反应,果断处置,特别是正在实施伤害 医务人员的行为,必须坚决制止,必要时可依法使用警械。 D.专家说,《三块广告牌》排片场次之所以比较少,主要原因在于该片通过全国 艺术电影放映联盟进行专线放映,没有通过常规发行路线。 19.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 分) A.“风物长宜放眼量”,祖国山水秀美壮丽,可以陶冶性情,愉悦身心,我们在 节假日可以多出去走一走,领略自然风光,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 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对党员干部来说,走好为官从政的第一步很重要, 但守住初心,自始至终坚守住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底线,则更为重要。 C.“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变革是发展的永恒推动力,无论是个 人还是民族、国家,都要努力冲破思想的藩篱,勇于创新,力争一流。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 学识风范影响着他的学生,感动着无数人,也因此获得了无数赞誉。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这个世界在张扬的人那里喧嚣, 。一个不怎么讲究面子的社会,必 然会深修内在的精神气质。人的教养是家庭给的, 。物质化的世界, 你让它不浅薄也很难。习惯于仰望金钱和地位的躯体,自会失之教养和谦逊。说 到底, 。当人们不在物质世界比来比去的时候,精神世界的苍白感 就会凸显出来。这是一段独行路,要从外在的喧嚣走向自我的盛,需抛得下世的 纷纷扰扰。 21.下面文段有四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三处问题。(5 分) 去年我市创新能力不足,是因为很多企业人员结构老化,老员工长期待在一个单 位,就会思想僵化,不思进取,而新员工不受条条框框约束,就有新思维,新方 法。“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以,要解决我市创新能力不足的 问题,企业就要让老员工退休,引入新员工。 创新能力不足,不一定是因为企业人员结构老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2018 年元宵节,56 岁的王天军背着 81 岁母亲看社火的照片传到网上,网友纷纷 点赞,认为这诠释了“你背我长大,我背你变老”的真正内涵。 2018 年春节过后,一首小诗红遍网络: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有家的地方没有 工作,从此便有了漂泊,有了远方,有了无穷无尽的牵挂。 李之春曾是某集团的高级项目经理,年薪 20 多万,为照顾 93 岁的母亲,回到当 地做了一名社区电工,月工资 2046 元。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强烈反响,点 赞者有之,批评者有之,质疑者有之
对于以上材料,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 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C(解析:A项“在古建筑中档次较高”范围扩大,原文是“在徽州古建筑中 档次较高”;B项“过道上种植两株柏树”表述错误,原文是“过道两侧各种植 一株柏树”;D项“寝室建筑由低到高”偷换概念,原文是“整个祠堂的建筑从 大门到寝室,由低而高,循序渐进”。) 2.C(解析:强加因果,“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努力营造一种和睦的家庭气氛” 并非因为受到儒家伦理道德观的影响。根据文意,“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努力营 造一种和睦的家庭气氛”是先提出一个观点,而后举“以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 为主导的伦理道德观,即极力提倡孝道和对祖先的敬祭,强调和谐有序的价值 观”的例子加以证明。) 3.B(解析:“旨在避免流失”于文无据 4.D(解析:A项“同时也揭示了‘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错误,应是“交 代了许维受伤的原因”;B项“易卷刃的军刀是我军战斗力弱的原因”错误,应 是“易卷刃的军刀限制了我军的战斗力”;C项“小说语言精心雕饰”错误,应 是“小说语言不事雕饰”。) 5.(5分)英勇善战。八路军与鬼子拼杀,他一口气斩杀5个鬼子;如不是军 刀卷刃,定将膀大腰圆的鬼子斩杀马下 有献身精神。为多杀鬼子,保卫国家,他主动请缨,混进日军兵工厂偷学制刀技 术,被割舌也不后悔,终学成归来做出贡献 精明机智。在日军兵工厂,凭精明勤奋学会了技术:在外出途中,用计巧妙地避 开鬼子,回到部队。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 6.(6分)观点一:不多余。小说尾段写许维指导八路军制出了一批精良的军 刀,显现出了他偷艺的效果。尾段可以丰富许维的人物形象,突出他忍辱负重 报效国家的精神品格;尾段照应了小说的开头,使作品结构完整。 观点二:多余。许维将一叠记录着鬼子刀具制作工艺的土纸,交给了岳团长。这 一情节就暗示了他偷艺的成功。小说贵在留足空白,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 而小说尾段把结果直白地说出来,让读者觉得没有余味。文学作品贵在语言简练, 尾段又一次写到制作军刀,从全文看显得啰嗦。(每点2分,不论持什么看法, 言之成理即可。) 7.D(解析:“以地方为主题的分馆”表述错误,原文是“首次在地方设立主题 分馆”。) 8.AC(解析:B项“扭转了这一局面”无中生有;D项“并使用放大镜全方位” 错误,原文是“观众可以像用放大镜一样”;E项“使传统文化活起来的重任只 能由国有博物馆承担”说法绝对。)(选对一项2分,选对两项5分) 9.(4分)举办讲座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加强与学校合作,为中小学生服务 在适当的地方设立主题分馆。利用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等在移动终端上开“分 号”。(每点1分)
对于以上材料,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 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 800 字。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C(解析:A 项“在古建筑中档次较高”范围扩大,原文是“在徽州古建筑中 档次较高”;B 项“过道上种植两株柏树”表述错误,原文是“过道两侧各种植 一株柏树”;D 项“寝室建筑由低到高”偷换概念,原文是“整个祠堂的建筑从 大门到寝室,由低而高,循序渐进”。) 2.C(解析:强加因果,“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努力营造一种和睦的家庭气氛”, 并非因为受到儒家伦理道德观的影响。根据文意,“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努力营 造一种和睦的家庭气氛”是先提出一个观点,而后举“以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 为主导的伦理道德观,即极力提倡孝道和对祖先的敬祭,强调和谐有序的价值 观”的例子加以证明。) 3.B(解析:“旨在避免流失”于文无据。) 4.D(解析:A 项“同时也揭示了‘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错误,应是“交 代了许维受伤的原因”;B 项“易卷刃的军刀是我军战斗力弱的原因”错误,应 是“易卷刃的军刀限制了我军的战斗力”;C 项“小说语言精心雕饰”错误,应 是“小说语言不事雕饰”。) 5.(5 分)英勇善战。八路军与鬼子拼杀,他一口气斩杀 5 个鬼子;如不是军 刀卷刃,定将膀大腰圆的鬼子斩杀马下。 有献身精神。为多杀鬼子,保卫国家,他主动请缨,混进日军兵工厂偷学制刀技 术,被割舌也不后悔,终学成归来做出贡献。 精明机智。在日军兵工厂,凭精明勤奋学会了技术;在外出途中,用计巧妙地避 开鬼子,回到部队。 (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两点给 3 分,答出三点给 5 分) 6.(6 分)观点一:不多余。小说尾段写许维指导八路军制出了一批精良的军 刀,显现出了他偷艺的效果。尾段可以丰富许维的人物形象,突出他忍辱负重、 报效国家的精神品格;尾段照应了小说的开头,使作品结构完整。 观点二:多余。许维将一叠记录着鬼子刀具制作工艺的土纸,交给了岳团长。这 一情节就暗示了他偷艺的成功。小说贵在留足空白,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 而小说尾段把结果直白地说出来,让读者觉得没有余味。文学作品贵在语言简练, 尾段又一次写到制作军刀,从全文看显得啰嗦。(每点 2 分,不论持什么看法, 言之成理即可。) 7.D(解析:“以地方为主题的分馆”表述错误,原文是“首次在地方设立主题 分馆”。) 8.AC(解析:B 项“扭转了这一局面”无中生有;D 项“并使用放大镜全方位” 错误,原文是“观众可以像用放大镜一样”;E 项“使传统文化活起来的重任只 能由国有博物馆承担”说法绝对。)(选对一项 2 分,选对两项 5 分) 9.(4 分)举办讲座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加强与学校合作,为中小学生服务。 在适当的地方设立主题分馆。利用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等在移动终端上开“分 号”。(每点 1 分)
10.C(解析:在读懂原文大意的基础上解题,解题先排除相同的断句处,然后 找到两处不同的断句处,从语意、结构的角度进行比较,确认答案。A项“失天 下/望自昔翦伐宗支/”应改为“失天下望/自昔翦伐宗支/”;B项“委任异姓未 /有不亡者”应改为“委任异姓/未有不亡者”:D项“失天下/望自昔翦伐宗支 /”应改为“失天下望/自昔翦伐宗支/”,“委任异姓未/有不亡者”应改为“委 任异姓/未有不亡者”。) 11.D(解析:D项“‘县男’跟‘男’爵位相同”说法错误,应是“爵位不同 唐朝设县男爵,宋朝有男爵,明朝不设男爵。) 12.B(解析:B项“保持了朝政稳定”文中无据。) 13.(10分)(1)守丧期满,他自称写史书有了头绪,家穷不能备办纸和笔, 希望给一点俸禄来完成剩余的工作。(5分) (2)张说多次凭感情请求他改写,他推辞说:“照顾您的私情,那叫什么实录 呢?”终于没改。(5分) (每小题译对大意得1分,四个关键词,译对一个得1分。(1)服除,守丧期 满;具,备办;少禄,一点俸禄;终,完成。(2)蕲,通“祈”,祈求;辞, 拒绝,推辞;徇,顺从;名,取名,命名,叫。) 14.(5分)BE(解析:B项“足以让作者感到一丝欣慰”错,人亡石存,充满 了物是人非之悲;E项,本诗没有使用反复的修辞。)(选对一项2分,选对两 项5分 15.(6分)作者表面上写墨石坚硬厚重的特点,实则以石喻人;墨石坚重之质, 不轻易改变本性,这正是苏轼坚贞品格的象征;作者借此句表达了对苏轼坚贞品 格的赞美及对其逝世的悼念之情。(每点2分,意合即可) 16.(5分)(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2)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也(3)杜鹃啼血猿哀鸣呕哑嘲哳难为听(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17.C(解析:自怨自艾:本义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 亲力亲为:不依靠他人,自己亲自去做。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 不深入钻硏。运斤如风:形容手法熟练,技艺髙超。潜滋暗长:形容暗暗地不知 不觉地生长。胶柱鼓瑟:比喻固执拘泥,不能变通。) 18.B(解析:A项“难得罕见”重复赘余,罕见即“难得见到”:C项成分残缺, 应在“特别是”后面加上介词“对”;D项“通过……发行路线”搭配不当,可 改为“没有走常规发行路线”。) 19.A(解析:A“风物长宜放眼量”意思是放开眼界,以阔大的胸怀看待人世间 的万事万物。语境是多去观赏自然风物,诗句与语境不符。B.“靡不有初,鲜 克有终”意思是任何事情都有个开头,却很少有能到终了的。告诫人做事要有始 有终,善始善终。与语境相符。C.“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意思 是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变革、不 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与语境相符。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意思是桃树、李树不说话招呼,但由于花朵和果实吸引人,人们争着前来赏花摘 果,使得树下自然走成一条小路。比喻为人真诚、忠实,自然会有强烈的感召力 而深得人心。与语境相符。) 20.(6分)也必然在低调的人这里安静。更是社会熏陶出来的。这需要人和社 会的双重回归。(每空2分,大意吻合即可) 21.(5分)老员工长期待在一个单位,不一定就会思想僵化,不思进取; 新员工不受条条框框约束,不一定就有新思维、新方法
10.C(解析:在读懂原文大意的基础上解题,解题先排除相同的断句处,然后 找到两处不同的断句处,从语意、结构的角度进行比较,确认答案。A 项“失天 下/望自昔翦伐宗支/”应改为“失天下望/自昔翦伐宗支/”;B 项“委任异姓未 /有不亡者”应改为“委任异姓/未有不亡者”;D 项“失天下/望自昔翦伐宗支 /”应改为“失天下望/自昔翦伐宗支/”,“委任异姓未/有不亡者”应改为“委 任异姓/未有不亡者”。) 11.D(解析:D 项“‘县男’跟‘男’爵位相同”说法错误,应是“爵位不同”, 唐朝设县男爵,宋朝有男爵,明朝不设男爵。) 12.B(解析:B 项“保持了朝政稳定”文中无据。) 13.(10 分)(1)守丧期满,他自称写史书有了头绪,家穷不能备办纸和笔, 希望给一点俸禄来完成剩余的工作。(5 分) (2)张说多次凭感情请求他改写,他推辞说:“照顾您的私情,那叫什么实录 呢?”终于没改。(5 分) (每小题译对大意得 1 分,四个关键词,译对一个得 1 分。(1)服除,守丧期 满;具,备办;少禄,一点俸禄;终,完成。(2)蕲,通“祈”,祈求;辞, 拒绝,推辞;徇,顺从;名,取名,命名,叫。) 14.(5 分)BE(解析:B 项“足以让作者感到一丝欣慰”错,人亡石存,充满 了物是人非之悲;E 项,本诗没有使用反复的修辞。)(选对一项 2 分,选对两 项 5 分) 15.(6 分)作者表面上写墨石坚硬厚重的特点,实则以石喻人;墨石坚重之质, 不轻易改变本性,这正是苏轼坚贞品格的象征;作者借此句表达了对苏轼坚贞品 格的赞美及对其逝世的悼念之情。(每点 2 分,意合即可) 16.(5 分)(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2)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也 (3)杜鹃啼血猿哀鸣 呕哑嘲哳难为听(每句 1 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17.C(解析:自怨自艾:本义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 亲力亲为:不依靠他人,自己亲自去做。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 不深入钻研。运斤如风:形容手法熟练,技艺高超。潜滋暗长:形容暗暗地不知 不觉地生长。胶柱鼓瑟:比喻固执拘泥,不能变通。) 18.B(解析:A 项“难得罕见”重复赘余,罕见即“难得见到”;C 项成分残缺, 应在“特别是”后面加上介词“对”;D 项“通过……发行路线”搭配不当,可 改为“没有走常规发行路线”。) 19.A(解析:A“风物长宜放眼量”意思是放开眼界,以阔大的胸怀看待人世间 的万事万物。语境是多去观赏自然风物,诗句与语境不符。B.“靡不有初,鲜 克有终”意思是任何事情都有个开头,却很少有能到终了的。告诫人做事要有始 有终,善始善终。与语境相符。C.“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意思 是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变革、不 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与语境相符。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意思是桃树、李树不说话招呼,但由于花朵和果实吸引人,人们争着前来赏花摘 果,使得树下自然走成一条小路。比喻为人真诚、忠实,自然会有强烈的感召力 而深得人心。与语境相符。) 20.(6 分)也必然在低调的人这里安静。更是社会熏陶出来的。这需要人和社 会的双重回归。(每空 2 分,大意吻合即可) 21.(5 分)老员工长期待在一个单位,不一定就会思想僵化,不思进取; 新员工不受条条框框约束,不一定就有新思维、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