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六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 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子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史记·孔子世家》)。它 揭示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军事始终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强化军 事史研究,对于推动整个历史研究,深化人们对历史现象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发 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实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就中国范围而言,军事往往是历史 演进的最直观表现形态。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某种意义上便是一部军事活动史, 抽掉了军事内容,就谈不上有完整意义的中国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军事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成为历史嬗变的指 针。具体地说,最先进的生产力往往发源于军事领域,军事技术的进步在科技上 呈示引导性的意义。(《国语·齐语》)记载的“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 金以铸锄、夷、斤、厮,试诸壤土”就表明军事技术的发展程度乃是整个社会生 产力最高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尺。秦汉以降,军事技术的标尺地位仍没有丝毫改变, 所有战争装备都是该历史时期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都起着带动其他生产领域 工艺技术水平进步的重要作用 历史上中央集权,首先是对军权的集中,这从“虎符发兵制”“杯酒释兵权” 到朱元璋以“五军都督府”代替“大都督府”,清代设置“军机处”等制度的设 置和行政措施,可以看得十分清楚。国家的法律制度与规章,也往往是在军队中 首先推行,然后逐渐向社会推广。从这个意义上说,军队是国家制度建设的先行 者,军事在国家政治发展中起着引导的作用。至于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也几 乎无一例外以军事为改革中的主要内容,如商鞅变法中“尚首功”的措施等,更 是完全以军事为中心的全面改革运动。 就世界范围而言,军事史作为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无可怀疑的。西方早 期的历史著作大都是军事史著作。与此相对应,军事史在历史学界,甚至整个学 术界都拥有较高的地位,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中国军事学术思想,用比较规范与传统的概念来表述,就是中国古代兵学。所谓 “兵学”,指的是中国历史上探讨战争基本问题、阐述战争指导原则与一般方法、 总结国防与军队建设普遍规律及其主要手段的思想学说。它起源、萌芽于夏商周 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独立的学术理论体系,充实提高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 期,丰富发展于两宋迄明清时期,直至晚清让位于近代军事学。 概括而言,中国古代兵学主要包括历史上丰富的军事实践活动所反映的战争观 念、治军原则、战略原理、作战指导等内容,其主要文字载体是以《孙子兵法》 为代表的兵书、其它文献典籍中的论兵之作以及唐到清朝诸多文集中的有关军事 论述、“汉中对”“隆中对”“雪夜对”等由史籍所记载的历代政治家、军事家 的军事言行。它们共同构筑起中国古代兵学思想的瑰丽宝库。 (选自黄朴民《军事历史与兵学文化》,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河南省六市 2017 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孔子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史记•孔子世家》)。它 揭示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军事始终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强化军 事史研究,对于推动整个历史研究,深化人们对历史现象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发 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实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就中国范围而言,军事往往是历史 演进的最直观表现形态。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某种意义上便是一部军事活动史, 抽掉了军事内容,就谈不上有完整意义的中国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军事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成为历史嬗变的指 针。具体地说,最先进的生产力往往发源于军事领域,军事技术的进步在科技上 呈示引导性的意义。(《国语•齐语》)记载的“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 金以铸锄、夷、斤、斸,试诸壤土”就表明军事技术的发展程度乃是整个社会生 产力最高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尺。秦汉以降,军事技术的标尺地位仍没有丝毫改变, 所有战争装备都是该历史时期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都起着带动其他生产领域 工艺技术水平进步的重要作用。 历史上中央集权,首先是对军权的集中,这从“虎符发兵制”“杯酒释兵权”, 到朱元璋以“五军都督府”代替“大都督府”,清代设置“军机处”等制度的设 置和行政措施,可以看得十分清楚。国家的法律制度与规章,也往往是在军队中 首先推行,然后逐渐向社会推广。从这个意义上说,军队是国家制度建设的先行 者,军事在国家政治发展中起着引导的作用。至于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也几 乎无一例外以军事为改革中的主要内容,如商鞅变法中“尚首功”的措施等,更 是完全以军事为中心的全面改革运动。 就世界范围而言,军事史作为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无可怀疑的。西方早 期的历史著作大都是军事史著作。与此相对应,军事史在历史学界,甚至整个学 术界都拥有较高的地位,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中国军事学术思想,用比较规范与传统的概念来表述,就是中国古代兵学。所谓 “兵学”,指的是中国历史上探讨战争基本问题、阐述战争指导原则与一般方法、 总结国防与军队建设普遍规律及其主要手段的思想学说。它起源、萌芽于夏商周 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独立的学术理论体系,充实提高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 期,丰富发展于两宋迄明清时期,直至晚清让位于近代军事学。 概括而言,中国古代兵学主要包括历史上丰富的军事实践活动所反映的战争观 念、治军原则、战略原理、作战指导等内容,其主要文字载体是以《孙子兵法》 为代表的兵书、其它文献典籍中的论兵之作以及唐到清朝诸多文集中的有关军事 论述、“汉中对”“隆中对”“雪夜对”等由史籍所记载的历代政治家、军事家 的军事言行。它们共同构筑起中国古代兵学思想的瑰丽宝库。 (选自黄朴民《军事历史与兵学文化》,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中国历史上,与军队、战争有关的事情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争 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焦点,是历史演进的外在表现形式 B。中国历史发展中,军事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和领域,先进的工艺技术、 优良的资源配置等往往最先使用在战争中 C。中国历史上的中央集权的强化、法律制度的完善、改革举措的推行等往往会 与军事相关联,这说明军事与政治关系密切 D。中国古代兵学是一种军事学术思想,是善于征伐的古代军事学家对战争基本 问题、指导原则、治军原则等研究出的思想体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文明史与中国军事活动史不可分割,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生活的 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有军事生活的渗透 B。中国古代军事技术的发展程度自秦汉始体现出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 平,该时代的最高技艺都会在战争中使用。 C。军队是国家制度建设的先行者,国家制定的法律制度等往往会先在军队中实 施,总结经验教训后推广到社会其他群体。 D。夏商周时中国就出现了与兵学密切相关的内容,但此时兵学没有形成独立的 学术理论体系,在宋明清时兵学得以丰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家的分裂与统一、新旧王朝的交替、政治势力间的斗争倾轧、下层民众的 起义等在中国古代大多通过战争的途径来实现 B。在战争中使用的军事技术客观上带动其他领域工艺技术水平的进步,体现了 战争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 C。西方早期历史著作和中国的历史文献、典籍等大都涉及军事史,说明无论是 国外还是国内,军事史都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D。中国古代的兵学研究和兵学思想很丰富,兵学研究涉及战争观念、治军原则 战略原理等,对它们的文字记载十分丰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我所认识的卡斯特罗 加西亚·马尔克斯 3小时对他来说是一场演说的平均时间,他能让3小时转瞬即逝。以前,他夜以 继日地工作,十分疲倦时才小憩片刻。而今,他尽量让自己至少保证6个小时睡 眠,尽管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就寝。这个时间可能是晚上10点,也 可能是第二天早晨7点……他有一张整洁有序的写字台,一张未套皮革的舒适沙 发,还有一个反映出主人广泛兴趣的书柜:从无土水培技术论文集到爱情小说 过分的放松使他的体重增长,因此他开始长期节食。这是一种痛苦的牺牲,因为 他有一个硕大的胃对收集食物有着永不满足的“贪婪”之心,甚至是怀着一种如 同科学研究一般的热情。有个星期天,他在一顿午餐后吃下了18个冰激凌球 不过,在日常生活中,他似乎只需要一块鱼排和些许煮过的蔬菜 有一次他说,“下辈子我想做一个作家”。事实上,他的文笔流畅并且十分钟爱 写作,甚至在行驶的汽车里,他也会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记下即时所想,甚至是 撰写私人信件。那只是些普通的笔记本,外面套着蓝色的塑料封皮,经年累月地 堆积在他的存档里
A。在中国历史上,与军队、战争有关的事情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争 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焦点,是历史演进的外在表现形式。 B。中国历史发展中,军事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和领域,先进的工艺技术、 优良的资源配置等往往最先使用在战争中。 C。中国历史上的中央集权的强化、法律制度的完善、改革举措的推行等往往会 与军事相关联,这说明军事与政治关系密切。 D。中国古代兵学是一种军事学术思想,是善于征伐的古代军事学家对战争基本 问题、指导原则、治军原则等研究出的思想体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中华文明史与中国军事活动史不可分割,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生活的 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有军事生活的渗透。 B。中国古代军事技术的发展程度自秦汉始体现出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 平,该时代的最高技艺都会在战争中使用。 C。军队是国家制度建设的先行者,国家制定的法律制度等往往会先在军队中实 施,总结经验教训后推广到社会其他群体。 D。夏商周时中国就出现了与兵学密切相关的内容,但此时兵学没有形成独立的 学术理论体系,在宋明清时兵学得以丰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国家的分裂与统一、新旧王朝的交替、政治势力间的斗争倾轧、下层民众的 起义等在中国古代大多通过战争的途径来实现。 B。在战争中使用的军事技术客观上带动其他领域工艺技术水平的进步,体现了 战争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 C。西方早期历史著作和中国的历史文献、典籍等大都涉及军事史,说明无论是 国外还是国内,军事史都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D。中国古代的兵学研究和兵学思想很丰富,兵学研究涉及战争观念、治军原则、 战略原理等,对它们的文字记载十分丰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我所认识的卡斯特罗 加西亚•马尔克斯 3 小时对他来说是一场演说的平均时间,他能让 3 小时转瞬即逝。以前,他夜以 继日地工作,十分疲倦时才小憩片刻。而今,他尽量让自己至少保证 6 个小时睡 眠,尽管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就寝。这个时间可能是晚上 10 点,也 可能是第二天早晨 7 点……他有一张整洁有序的写字台,一张未套皮革的舒适沙 发,还有一个反映出主人广泛兴趣的书柜:从无土水培技术论文集到爱情小说。 过分的放松使他的体重增长,因此他开始长期节食。这是一种痛苦的牺牲,因为 他有一个硕大的胃对收集食物有着永不满足的“贪婪”之心,甚至是怀着一种如 同科学研究一般的热情。有个星期天,他在一顿午餐后吃下了 18 个冰激凌球。 不过,在日常生活中,他似乎只需要一块鱼排和些许煮过的蔬菜…… 有一次他说,“下辈子我想做一个作家”。事实上,他的文笔流畅并且十分钟爱 写作,甚至在行驶的汽车里,他也会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记下即时所想,甚至是 撰写私人信件。那只是些普通的笔记本,外面套着蓝色的塑料封皮,经年累月地 堆积在他的存档里
他的写作方式就像专业作家一样。他会反复修改一个句子,划掉它,或是在空白 处补写。对他来说,花几天时间去寻找一个恰当的词是件平常的事。他会反复查 词典并向别人讨教,直到获得一个满意的答案。他几乎不引用别人的语录,除了 何塞·马蒂,他最喜欢的作家。他熟读何塞·马蒂的28卷著作……这得益于他超 强的记忆力。他靠它来发表演说,或者作为私下谈话的论据,他的速算能力也十 分惊人。他收集信息的工作主要从每天醒来后开始,早餐时要浏览超过200页世 界各地的新闻。另一个主要的信息来源便是书籍,在他的座驾里都有阅读灯,以 便他在夜间阅读。很多次,他在黎明前捧起一本书,第二天上午就评论开了。他 能阅读英文,却不会说。他是文学作品的虔诚读者,我曾经介绍他如何快速地阅 读畅销书,至今仍只被他用来作对付官方文件的抗毒药 许多次,他会在深夜来到我的住处和我见面,尽管在劳碌一天后仍有一些杂事尚 未处理完。他会打开冰箱取出一块奶酪,那或许是早餐以后的第一次进食。他会 拿起电话打给墨西哥的一位朋友,询问自己喜欢的一道菜的烹饪方法。我看见他 会斜着身子在柜台上记下些什么,而那旁边还有没洗的锅碗。我聆听过他为数不 多的几次对过去的回忆,忆及童年在乡村牧场迎来的晨曦以及那些或许可以换 种方式使之在生命中延续更久的东西 天晚上,当他正在用一把小匙缓缓吃着香草味冰激凌的时候,我发现他被如此 众多的人民的重托淹没了,这让他变得和原来相当不同,这一瞬间让我感觉到他 从未显露过的另一面。于是我问他在这世上最想做的事是什么,他立刻回答:“就 停在某条街道的拐角处吧。” (选自2016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有删节) 相关链接 ①卡斯特罗是古巴社会主义事业的缔造者,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古巴人民争取民 族解放、维护国家主权,建设社会主义的壮丽事业。(习近平) ②2000年,卡斯特罗在革命宫会见唐家璇外长时曾透露,他的健身秘诀是饮食 以蔬菜和水果为主,坚持运动、少喝酒。(《卡斯特罗》)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文本开篇的叙述说明卡斯特罗的演讲深入人心,能让听众感觉3个小时是短 暂的,既说明他演讲技艺高超,又紧扣题目,引人入胜。 B。虽然卡斯特罗有着超强的记忆力、十分熟悉他最喜爱的作家何塞·马蒂的著作, 将它用于演讲,在与别人谈话时也会引用马蒂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C。虽然卡斯特罗的英文水平仅限于阅读官方文件,但他从马尔克斯那里获得了 快速阅读的方法,所以能够准确地抓住官方文件的内容实质。 D。卡斯特罗虽然地位很高,并为古巴解放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但从他到作者 家会面,烹饪,在没有洗的锅碗旁写字等处来看,他又很普通,平易近人。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卡斯特罗不愿意辜负人民的重托,所以他一直把工作放到第一位,但他对待 工作、生活的一些做法与他本来的性格、追求有所不同 B。卡斯特罗对工作和休息关系的理解有明显的变化,之前是只注重工作,后来 有点儿“过分地放松”,注重保证每天至少6小时的睡眠 C。卡斯特罗喜欢阅读无土水培技术方面的书籍,希望古巴科学家能研制出治疗 癌症的药物等,说明他是一位热爱科学的人,对未来科技充满期待, D。卡斯特罗能花几天时间确定恰当的词语,在早餐时浏览很多新闻,这些说明 他对写作和阅读的狂热,揭示了他成功的主要原因
他的写作方式就像专业作家一样。他会反复修改一个句子,划掉它,或是在空白 处补写。对他来说,花几天时间去寻找一个恰当的词是件平常的事。他会反复查 词典并向别人讨教,直到获得一个满意的答案。他几乎不引用别人的语录,除了 何塞•马蒂,他最喜欢的作家。他熟读何塞•马蒂的 28 卷著作……这得益于他超 强的记忆力。他靠它来发表演说,或者作为私下谈话的论据,他的速算能力也十 分惊人。他收集信息的工作主要从每天醒来后开始,早餐时要浏览超过 200 页世 界各地的新闻。另一个主要的信息来源便是书籍,在他的座驾里都有阅读灯,以 便他在夜间阅读。很多次,他在黎明前捧起一本书,第二天上午就评论开了。他 能阅读英文,却不会说。他是文学作品的虔诚读者,我曾经介绍他如何快速地阅 读畅销书,至今仍只被他用来作对付官方文件的抗毒药。 许多次,他会在深夜来到我的住处和我见面,尽管在劳碌一天后仍有一些杂事尚 未处理完。他会打开冰箱取出一块奶酪,那或许是早餐以后的第一次进食。他会 拿起电话打给墨西哥的一位朋友,询问自己喜欢的一道菜的烹饪方法。我看见他 会斜着身子在柜台上记下些什么,而那旁边还有没洗的锅碗。我聆听过他为数不 多的几次对过去的回忆,忆及童年在乡村牧场迎来的晨曦以及那些或许可以换一 种方式使之在生命中延续更久的东西。 一天晚上,当他正在用一把小匙缓缓吃着香草味冰激凌的时候,我发现他被如此 众多的人民的重托淹没了,这让他变得和原来相当不同,这一瞬间让我感觉到他 从未显露过的另一面。于是我问他在这世上最想做的事是什么,他立刻回答:“就 停在某条街道的拐角处吧。” (选自 2016 年 12 月 18 日《人民日报》,有删节) 相关链接 ①卡斯特罗是古巴社会主义事业的缔造者,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古巴人民争取民 族解放、维护国家主权,建设社会主义的壮丽事业。(习 近平) ②2000 年,卡斯特罗在革命宫会见唐家璇外长时曾透露,他的健身秘诀是饮食 以蔬菜和水果为主,坚持运动、少喝酒。(《卡斯特罗》)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文本开篇的叙述说明卡斯特罗的演讲深入人心,能让听众感觉 3 个小时是短 暂的,既说明他演讲技艺高超,又紧扣题目,引人入胜。 B。虽然卡斯特罗有着超强的记忆力、十分熟悉他最喜爱的作家何塞•马蒂的著作, 将它用于演讲,在与别人谈话时也会引用马蒂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C。虽然卡斯特罗的英文水平仅限于阅读官方文件,但他从马尔克斯那里获得了 快速阅读的方法,所以能够准确地抓住官方文件的内容实质。 D。卡斯特罗虽然地位很高,并为古巴解放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但从他到作者 家会面,烹饪,在没有洗的锅碗旁写字等处来看,他又很普通,平易近人。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 分) A。卡斯特罗不愿意辜负人民的重托,所以他一直把工作放到第一位,但他对待 工作、生活的一些做法与他本来的性格、追求有所不同。 B。卡斯特罗对工作和休息关系的理解有明显的变化,之前是只注重工作,后来 有点儿“过分地放松”,注重保证每天至少 6 小时的睡眠。 C。卡斯特罗喜欢阅读无土水培技术方面的书籍,希望古巴科学家能研制出治疗 癌症的药物等,说明他是一位热爱科学的人,对未来科技充满期待。 D。卡斯特罗能花几天时间确定恰当的词语,在早餐时浏览很多新闻,这些说明 他对写作和阅读的狂热,揭示了他成功的主要原因
E。作者紧扣“我所认识的”这个关键短语行文,选择了卡斯特罗与自己交往的 一些片段,塑造了作者眼中作为普通人的卡斯特罗的形象。 6。材料中有关卡斯特罗饮食方面的内容体现了他的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谈谈 你的看法。(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后生可畏 刘斌立 我第一次去鉴睿律师楼,就注意到了前台旁边多了一张不怎么和谐的小桌子。 个大男孩模样的小伙子,睡眼惺忪地在那捧着厚厚的《刑法》,有一页没一页的 翻着。 我问了问律师楼的合伙人李信,他一脸嬉笑地回答:“这孩子他爸是我们律师楼 的大客户,也是老朋友了。他想让他儿子考律师,非得要我们把这孩子安排在这 呢。”让他看书备考。其实我们啥事也没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在那天天待着 哦,这孩子看着还挺老实的。”我随口应和道 “老实!您可别小瞧这小子,听他爸说,他一心要当摇滚乐手,跟着一个不靠谱 的摇滚乐队干了两年的鼓手。”老李边说边摇着头。 后来我再去律师楼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看看这个叫常远的“摇滚”男孩,他也 是经常应景似得挺朋克,一会夹克上带钉,一会头发颜色又变了 那年律考后没几天,我去律师楼办事,发现常远那桌子没了,人也没了踪影。问 道老李,没想到老李苦笑着说:“那小子跑了,据说和一个摇滚乐队跑到青海茫 崖矿区那边,在矿区的一个小镇上的酒吧里演出呢。他爹差点没气背过去,已经 发誓不管他了。” 我又惊讶又好笑,随着老李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 年以后一天,我突然接到鉴睿律师楼李信律师的微信 还记得那个玩摇滚乐的男孩吧,从我这跑了的那个。又回来了,这次据说是自 己主动回来的。今天来求的我,要继续准备考律师,还在我这坐着打杂看书,我 也是服了!”后面老李加了几个微信的笑脸图标 “您就当浪子回头吧,兴许真考上了,您也是积德了。”我回复了微信,也不忘 调侃地加了几个坏笑的表情。 那以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也与律师楼和老李少了很多的交 集。至于记忆里的玩摇滚还要考律师的常远,就遗忘得更远了。 青海茫崖的矿难,突然成为了这个国家的头条新闻。部分矿务局领导受贿私自外 包矿坑,私人小矿主违规野蛮开采,导致了一次灭顶的矿难。在矿难中死去的矿 工遗孀,因为没有基本的合同和安全保险凭据,无法获得赔偿,更无人愿意替他 们去争取权利。 就当矿难的悲哀正在褪去的时候,媒体上一个很不起眼报道终于被我看到了。 个名叫常远的律师,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的索赔事 务。这条很小的信息,却因为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名字而让我震惊 当我致电李信律师的时候,他立刻给了我确认的答复。 “没错,这个常远就是他。我也很佩服这小子。”老李在电话那头肯定道。 “您觉得他接这个案子是为了出名吗?”我问道
E。作者紧扣“我所认识的”这个关键短语行文,选择了卡斯特罗与自己交往的 一些片段,塑造了作者眼中作为普通人的卡斯特罗的形象。 6。材料中有关卡斯特罗饮食方面的内容体现了他的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谈谈 你的看法。(5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7-9 题。 后生可畏 刘斌立 我第一次去鉴睿律师楼,就注意到了前台旁边多了一张不怎么和谐的小桌子。一 个大男孩模样的小伙子,睡眼惺忪地在那捧着厚厚的《刑法》,有一页没一页的 翻着。 我问了问律师楼的合伙人李信,他一脸嬉笑地回答:“这孩子他爸是我们律师楼 的大客户,也是老朋友了。他想让他儿子考律师,非得要我们把这孩子安排在这 打杂,一边让他看书备考。其实我们啥事也没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在那天天待着 呢。” “哦,这孩子看着还挺老实的。”我随口应和道。 “老实!您可别小瞧这小子,听他爸说,他一心要当摇滚乐手,跟着一个不靠谱 的摇滚乐队干了两年的鼓手。”老李边说边摇着头。 后来我再去律师楼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看看这个叫常远的“摇滚”男孩,他也 是经常应景似得挺朋克,一会夹克上带钉,一会头发颜色又变了。 那年律考后没几天,我去律师楼办事,发现常远那桌子没了,人也没了踪影。问 道老李,没想到老李苦笑着说:“那小子跑了,据说和一个摇滚乐队跑到青海茫 崖矿区那边,在矿区的一个小镇上的酒吧里演出呢。他爹差点没气背过去,已经 发誓不管他了。” 我又惊讶又好笑,随着老李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 一年以后一天,我突然接到鉴睿律师楼李信律师的微信。 “还记得那个玩摇滚乐的男孩吧,从我这跑了的那个。又回来了,这次据说是自 己主动回来的。今天来求的我,要继续准备考律师,还在我这坐着打杂看书,我 也是服了!”后面老李加了几个微信的笑脸图标。 “您就当浪子回头吧,兴许真考上了,您也是积德了。”我回复了微信,也不忘 调侃地加了几个坏笑的表情。 那以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也与律师楼和老李少了很多的交 集。至于记忆里的玩摇滚还要考律师的常远,就遗忘得更远了。 青海茫崖的矿难,突然成为了这个国家的头条新闻。部分矿务局领导受贿私自外 包矿坑,私人小矿主违规野蛮开采,导致了一次灭顶的矿难。在矿难中死去的矿 工遗孀,因为没有基本的合同和安全保险凭据,无法获得赔偿,更无人愿意替他 们去争取权利。 就当矿难的悲哀正在褪去的时候,媒体上一个很不起眼报道终于被我看到了。一 个名叫常远的律师,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的索赔事 务。这条很小的信息,却因为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名字而让我震惊。 当我致电李信律师的时候,他立刻给了我确认的答复。 “没错,这个常远就是他。我也很佩服这小子。”老李在电话那头肯定道。 “您觉得他接这个案子是为了出名吗?”我问道
“还真不是。你记得他曾经在青海一个矿区的酒吧演出过一段时间吧。”老李继 续说道。 “那地方就在茫崖。听常远的爸说,常远在那生活的一段时间,很了解矿工们的 生活状况。他自己后来跑回来要继续考律师时就跟他爸说,以后要帮请不起律师 的穷人打官司 我在电话那头听老李说完这些,沉默了许久。 最后,我发自内心的说了一句“后生可畏啊!” 我听到电话那头老李肯定地重复了这句话。 (摘编自2016年《小说选刊》第6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常远他爸让他到律师事务所来见习,是想让他当一名律师。可他却想当一个 摇滚乐手,可见他个性张扬,父子关系紧张。 B。听到常远“跑了”的消息,“我”又惊讶又好笑,并附和道:“现在的年轻 人啊。”看出“我”对常远这一代人很不满意,甚至有一点鄙视。 C。小说通过我和李信的四个阶段的对话,先抑后扬,赞美了以常远为代表的新 青年形象。他们务实,有社会责任感,对弱者悲悯情怀。 D。常远跑到青海茫崖的矿区演出,是为了接触中国最底层的民众,了解中国最 基层的现实。这次经历使他逐渐地成熟起来 8。“我”和老李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9。你是否喜欢常远这样的“后生”?请说明理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安童,木华黎四世孙,霸突鲁长子也。中统初,世祖追录元勋,召入长宿卫,年 方十三,位在百僚上。母弘吉剌氏,昭睿皇后之姊,通籍禁中。世祖一日见之, 问及安童,对曰:“安童虽幼,公辅器也。”世祖曰:“何以知之?”对曰:“每 退朝必与老成人语,未尝狎一年少,是以知之。”世祖悦。四年,执阿里不哥党 千余,将置之法,安童侍侧,帝语之曰:“朕欲置此属于死地,何如?”对曰 “人各为其主,陛下甫定大难,遽以私憾杀人,将何以怀服未附?”帝惊曰:“卿 年少,何从得老成语?此言正与朕意合。”由是深重之。 至元二年秋八月,拜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增食邑至四千户。辞曰:“今三方 虽定,江南未附,臣以年少,谬膺重任,恐四方有轻朝廷心。”帝动容,有间曰: 朕思之熟矣,无以逾卿。”八年,陕西省臣也速迭儿建言,比因饥馑,盗贼滋 横,若不显戮一二,无以示惩。敕中书详议,安童奏曰:“强、窃均死,恐非所 宜,罪至死者,宜仍旧待报。”从之 十三年夏,中书奏拟漕司诸官姓名,帝曰:“如平章、右丞等,朕当亲择,余 皆卿等职也。”安童奏曰:“比闻圣意欲倚近侍为耳目,臣猥承任使,若所行非 法,从其举奏,罪之轻重,惟陛下裁处。臣谓铨选之法,自有定制,其尤无事例 者,臣常废格不行,虑其党有短臣者,幸陛下详察。”帝曰:“卿言是也。今后 若此者勿行,其妄奏者,即入言之 二十四年,宗王乃颇叛世祖亲讨平之宗室诖误者命安童按问多所平反尝退朝自左 掖门出诸免罪者迎谢或执辔扶上马安童毅然不顾有乘闻言于帝曰:“诸王虽有
“还真不是。你记得他曾经在青海一个矿区的酒吧演出过一段时间吧。”老李继 续说道。 “那地方就在茫崖。听常远的爸说,常远在那生活的一段时间,很了解矿工们的 生活状况。他自己后来跑回来要继续考律师时就跟他爸说,以后要帮请不起律师 的穷人打官司。” 我在电话那头听老李说完这些,沉默了许久。 最后,我发自内心的说了一句“后生可畏啊!” 我听到电话那头老李肯定地重复了这句话。 (摘编自 2016 年《小说选刊》第 6 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常远他爸让他到律师事务所来见习,是想让他当一名律师。可他却想当一个 摇滚乐手,可见他个性张扬,父子关系紧张。 B。听到常远“跑了”的消息,“我”又惊讶又好笑,并附和道:“现在的年轻 人啊。”看出“我”对常远这一代人很不满意,甚至有一点鄙视。 C。小说通过我和李信的四个阶段的对话,先抑后扬,赞美了以常远为代表的新 青年形象。他们务实,有社会责任感,对弱者悲悯情怀。 D。常远跑到青海茫崖的矿区演出,是为了接触中国最底层的民众,了解中国最 基层的现实。这次经历使他逐渐地成熟起来。 8。“我”和老李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 分) 9。你是否喜欢常远这样的“后生”?请说明理由。(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安童,木华黎四世孙,霸突鲁长子也。中统初,世祖追录元勋,召入长宿卫,年 方十三,位在百僚上。母弘吉剌氏,昭睿皇后之姊,通籍禁中。世祖一日见之, 问及安童,对曰:“安童虽幼,公辅器也。”世祖曰:“何以知之?”对曰:“每 退朝必与老成人语,未尝狎一年少,是以知之。”世祖悦。四年,执阿里不哥党 千余,将置之法,安童侍侧,帝语之曰:“朕欲置此属于死地,何如?”对曰: “人各为其主,陛下甫定大难,遽以私憾杀人,将何以怀服未附?”帝惊曰:“卿 年少,何从得老成语?此言正与朕意合。”由是深重之。 至元二年秋八月,拜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增食邑至四千户。辞曰:“今三方 虽定,江南未附,臣以年少,谬膺重任,恐四方有轻朝廷心。”帝动容,有间曰: “朕思之熟矣,无以逾卿。”八年,陕西省臣也速迭儿建言,比因饥馑,盗贼滋 横,若不显戮一二,无以示惩。敕中书详议,安童奏曰:“强、窃均死,恐非所 宜,罪至死者,宜仍旧待报。”从之。 二十三年夏,中书奏拟漕司诸官姓名,帝曰:“如平章、右丞等,朕当亲择,余 皆卿等职也。”安童奏曰:“比闻圣意欲倚近侍为耳目,臣猥承任使,若所行非 法,从其举奏,罪之轻重,惟陛下裁处。臣谓铨选之法,自有定制,其尤无事例 者,臣常废格不行,虑其党有短臣者,幸陛下详察。”帝曰:“卿言是也。今后 若此者勿行,其妄奏者,即入言之。” 二十四年,宗王乃颇叛世祖亲讨平之宗室诖误者命安童按问多所平反尝退朝自左 掖门出诸免罪者迎谢或执辔扶上马安童毅然不顾有乘闻言于帝曰:“诸王虽有
罪,皆帝室近亲也,丞相虽尊,人臣也,何悖慢如此!”帝良久曰:“汝等小人, 岂知安童所为?特辱之使改过耳。”三十年春正月,以疾薨于京师乐安里第。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十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宗王乃颇叛世祖/亲讨平之/宗室诖误者命安童/按问多所平反/尝退朝/自左掖 门出/诸免罪者迎谢/或执辔扶上马/安童毅然不顾/ B.宗王乃颇叛/世祖亲讨平之/宗室诖误者/命安童按问/多所平反尝退朝自左掖 门/出诸免罪者/迎谢或执辔/扶上马/安童毅然不顾/ C.宗王乃颇叛/世祖亲讨平之/宗室诖误者/命安童按问/多所平反尝退朝/自左掖 门出/诸免罪者迎谢/或执辔扶上马/安童毅然不顾/ D.宗王乃颇叛世祖/亲讨平之/宗室诖误者/命安童按问/多所平反尝退朝自左掖 门/出诸免罪者迎谢/或执辔扶上马/安童毅然不顾/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辅,古代指三公、四辅,均为一辈子之佐,借指宰相一类的大臣。文中说 安童“公辅器也”是说他有辅佐天子的才干 B.食邑,中国古代诸侯封侯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封地(包括劳动者),到 元代成为一种赐予宗室和高官的荣誉 C.铨选,唐宋元明清时期朝廷选用官吏的一种制度。除最高职官由皇帝亲自任 命外,一般都由吏部按照规定选补某种官缺。 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封爵的高官的死叫做“薨”,从汉朝开始皇后的死、唐 朝以后二品以上的官员的死也都叫“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安童少年老成,受人赞赏。闲暇之时多与老成人交流,有些见解合乎皇上心 B.安童谦虚谨慎,不贪功名。他婉拒朝廷升官的恩遇,因为他考虑的是朝廷在 天下四方的名望威信 C.安童秉公执法,严格选官。他否定也速迭儿以杀盗贼求生戒来恢复社会治安 的做法,坚持只有犯死罪的才可上报处死;在选官问题上,他坚持原则,严格把 关 D.安童政刑宽平,不矜功伐。多次制止滥用死刑,就是犯了罪责的王室宗亲, 也会因被平反而改过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人各为其主,陛下甫定大难,遽以私憾杀人,将何以怀服未附? (2)其尤无事例者,臣常废格不行,虑其党有短臣者,幸陛下详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清词,完成14-15题 永遇乐·秋草 清·文廷式① 落日幽州,凭髙望处,秋思何限。候雁哀鸣,惊麋②昼窜,一片飞蓬捲。西风万 里,瑜沙越漠,先到斡难河畔。但苍然、平原目极,玉关消息初断。 千秋祇有,明妃冢上,长是青青未染。闻道胡儿,祁连每过,泪落笳声怨。风霜 顿改,关河犹昔,汗马功名今贱。惊心是、南山射虎,岁华易晚。 【注】①文廷式(1856-1904),江西萍乡人。清末爱国词人、学者、思想家。 光绪十六年(1890年)榜眼。中日甲午战争,他力主抗击,上疏请罢慈禧生日
罪,皆帝室近亲也,丞相虽尊,人臣也,何悖慢如此!”帝良久曰:“汝等小人, 岂知安童所为?特辱之使改过耳。”三十年春正月,以疾薨于京师乐安里第。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十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宗王乃颇叛世祖/亲讨平之/宗室诖误者命安童/按问多所平反/尝退朝/自左掖 门出/诸免罪者迎谢/或执辔扶上马/安童毅然不顾/ B.宗王乃颇叛/世祖亲讨平之/宗室诖误者/命安童按问/多所平反尝退朝自左掖 门/出诸免罪者/迎谢或执辔/扶上马/安童毅然不顾/ C.宗王乃颇叛/世祖亲讨平之/宗室诖误者/命安童按问/多所平反尝退朝/自左掖 门出/诸免罪者迎谢/或执辔扶上马/安童毅然不顾/ D.宗王乃颇叛世祖/亲讨平之/宗室诖误者/命安童按问/多所平反尝退朝自左掖 门/出诸免罪者迎谢/或执辔扶上马/安童毅然不顾/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公辅,古代指三公、四辅,均为一辈子之佐,借指宰相一类的大臣。文中说 安童“公辅器也”是说他有辅佐天子的才干。 B.食邑,中国古代诸侯封侯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封地(包括劳动者),到 元代成为一种赐予宗室和高官的荣誉。 C.铨选,唐宋元明清时期朝廷选用官吏的一种制度。除最高职官由皇帝亲自任 命外,一般都由吏部按照规定选补某种官缺。 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封爵的高官的死叫做“薨”,从汉朝开始皇后的死、唐 朝以后二品以上的官员的死也都叫“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安童少年老成,受人赞赏。闲暇之时多与老成人交流,有些见解合乎皇上心 意。 B.安童谦虚谨慎,不贪功名。他婉拒朝廷升官的恩遇,因为他考虑的是朝廷在 天下四方的名望威信。 C.安童秉公执法,严格选官。他否定也速迭儿以杀盗贼求生戒来恢复社会治安 的做法,坚持只有犯死罪的才可上报处死;在选官问题上,他坚持原则,严格把 关。 D.安童政刑宽平,不矜功伐。多次制止滥用死刑,就是犯了罪责的王室宗亲, 也会因被平反而改过。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人各为其主,陛下甫定大难,遽以私憾杀人,将何以怀服未附? (2)其尤无事例者,臣常废格不行,虑其党有短臣者,幸陛下详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清词,完成 14-15 题。 永遇乐•秋草 清•文廷式① 落日幽州,凭高望处,秋思何限。候雁哀鸣,惊麇②昼窜,一片飞蓬捲。西风万 里,踰沙越漠,先到斡难河畔。但苍然、平原目极,玉关消息初断。 千秋祇有,明妃冢上,长是青青未染。闻道胡儿,祁连每过,泪落笳声怨。风霜 顿改,关河犹昔,汗马功名今贱。惊心是、南山射虎,岁华易晚。 【注】①文廷式(1856-1904),江西萍乡人。清末爱国词人、学者、思想家。 光绪十六年(1890 年)榜眼。中日甲午战争,他力主抗击,上疏请罢慈禧生日
“庆典—一奏劾李鸿章“昏庯骄蹇、丧心误国”,终被革职驱逐出京。②麋,读 jn,獐子,鹿的一种 14.下列对词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落日”三句,写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词人登上幽州城头,满目所及,触 发了他绵绵无期慷慨悲凉的秋思。 B.词中提到的“幽州”“斡难河”“玉关”“明妃冢”“祁连山”都远在边塞, 表明作者对边塞生活的向往。 C.“千秋”三句是说,千百年来,在塞外,只有昭君坟头上的草是青的,以此 表达了词人对宁边安土者的追思和敬仰。 D.“闻道”三句,写当年汉强盛时胡人从祁连山经过时,常常悲伤落泪,胡笳 声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对当朝统治者不能御敌的不屑。 E.词的上片写景,透露出慷慨悲凉的气氛:下片结句通过写李广晚年南山射虎 时感慨时光流逝,表达了作者的凄凉心境 5.这首词下片中从“风霜锤改,关河犹昔”到结尾,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援疑质理”时,体现他对老师十分恭 敬、渴求教诲的情态的一句是“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 揭示 了写作目的和文章主旨,委婉地给统治者以讽谏 (3)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 两句通过诗人不想吃饭等细节来表现诗人不被朝廷重用,不能实现自己理想的悲 伤情怀。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我们耳濡日染了许多人为的污染现象,深感每个社会成员具备相应的环保文 化之必要,所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环保问题躲不开、绕不过 B.作为一名军人,不管是将军还是士兵,应时时想着“执干戈以卫社稷”,永 远谨记:虎气血性是军人的图腾,文恬武嬉是胜战的克星。 C.R硬件已经具备对头部、手部、眼睛追踪的能力,甚至可以追踪脚部运动, 不过veso宣称它的Ⅶ头盔可以神气活现地捕捉面部表情。 D.此次重污染天气已经是今年的第四轮,但是仍然有一些大企业甚至是央企对 按照预案要求的时段实施限产、停产措施置若罔闻,拒不执行 E.截至年末,中国成为世界上电影银幕最多的国家,场均电影收入610元,逼 近550元收入红线,业内人士预测,电影行业整合在所难免,大规模并购或将出 现 1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歌手孙楠退出某台歌手类真人秀总决赛的新闻,给我们周末増添了许多谈资, 孙楠的“老不更事”成功地失真了原属于冠军的关照。 B.当前反腐反贪势如破竹,深得民心,但这一政治举措能否如老百姓所期望的 为中国建设法治社会奠定基础,关键还在于中央、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在这 行动中的态度和做法
“庆典——奏劾李鸿章“昏庸骄蹇、丧心误国”,终被革职驱逐出京。②麋,读 jūn,獐子,鹿的一种。 14.下列对词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落日”三句,写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词人登上幽州城头,满目所及,触 发了他绵绵无期慷慨悲凉的秋思。 B.词中提到的“幽州”“斡难河”“玉关”“明妃冢”“祁连山”都远在边塞, 表明作者对边塞生活的向往。 C.“千秋”三句是说,千百年来,在塞外,只有昭君坟头上的草是青的,以此 表达了词人对宁边安土者的追思和敬仰。 D.“闻道”三句,写当年汉强盛时胡人从祁连山经过时,常常悲伤落泪,胡笳 声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对当朝统治者不能御敌的不屑。 E.词的上片写景,透露出慷慨悲凉的气氛;下片结句通过写李广晚年南山射虎 时感慨时光流逝,表达了作者的凄凉心境。 15.这首词下片中从“风霜锤改,关河犹昔”到结尾,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援疑质理”时,体现他对老师十分恭 敬、渴求教诲的情态的一句是“ ”。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 , ”揭示 了写作目的和文章主旨,委婉地给统治者以讽谏。 (3)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 , ” 两句通过诗人不想吃饭等细节来表现诗人不被朝廷重用,不能实现自己理想的悲 伤情怀。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 )(4 分) A.我们耳濡日染了许多人为的污染现象,深感每个社会成员具备相应的环保文 化之必要,所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环保问题躲不开、绕不过。 B.作为一名军人,不管是将军还是士兵,应时时想着“执干戈以卫社稷”,永 远谨记:虎气血性是军人的图腾,文恬武嬉是胜战的克星。 C.VR 硬件已经具备对头部、手部、眼睛追踪的能力,甚至可以追踪脚部运动, 不过 Veeso 宣称它的 VR 头盔可以神气活现地捕捉面部表情。 D.此次重污染天气已经是今年的第四轮,但是仍然有一些大企业甚至是央企对 按照预案要求的时段实施限产、停产措施置若罔闻,拒不执行。 E.截至年末,中国成为世界上电影银幕最多的国家,场均电影收入 610 元,逼 近 550 元收入红线,业内人士预测,电影行业整合在所难免,大规模并购或将出 现。 1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歌手孙楠退出某台歌手类真人秀总决赛的新闻,给我们周末增添了许多谈资, 孙楠的“老不更事”成功地失真了原属于冠军的关照。 B.当前反腐反贪势如破竹,深得民心,但这一政治举措能否如老百姓所期望的 为中国建设法治社会奠定基础,关键还在于中央、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在这一 行动中的态度和做法
C.河南省图书馆新馆实行无门槛服务,只要有阅读需求,不需要出示任何证件 为证明,读者就可以享受到“资料随手可得,咨询无处不在”的人性化服务。 D.政府为了减轻流通企业的税收负担,蔬菜流通环节増值税政策将扩大到部分 鲜活肉类产品,从而调动流通企业的积极性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群居动物害怕孤独,比如群居动物猴子 害怕被赶出群体,就甘愿 屈尊受辱 个猴王老了,新的猴王就把它赶出族群。猴王离开这个 族群就离死不远了 满山遍野都是丰富的果实 它④ 不能独自存活下去。⑤ 我们可以推论出,人为什么会 去追求社会认同,遵循共性,这是由我们不愿孤独的天性决定的,⑥ 不 是由我们的道德决定的。 ①②③④⑤⑥ A/所以无论都由此则 B由于只要即使还是所以 C要是如果就是还是/就 D因为/即便也因此而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很多动物有着颜色古怪的眼睛,为什么人的眼睛不是五颜六色的呢?眼睛的颜色 其实是指虹膜的颜色,即眼睛中的一圈环状肌肉的颜色。如果虹膜中含有大量的 黑色素,眼睛就会呈现出黑褐色 眼睛就会呈现出淡褐 色、绿色或蓝色。当瞳孔扩张时,虹膜处于收缩状态同,由于黑色素的密度变大, 眼睛的颜色便会加深一些;反之亦然。不过, 人类的眼睛也不可能是五颜六色的。 21.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具体的数据从两个角度拟写一则结论。要求:不超过 35字。(6分) 图112012-2016年建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亿元 6000 议让加一一比上长 50000 剩80 46 6627 (coro 10000 2000 2013 204 2015
C.河南省图书馆新馆实行无门槛服务,只要有阅读需求,不需要出示任何证件 为证明,读者就可以享受到“资料随手可得,咨询无处不在”的人性化服务。 D.政府为了减轻流通企业的税收负担,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政策将扩大到部分 鲜活肉类产品,从而调动流通企业的积极性。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群居动物害怕孤独,比如群居动物猴子 ① 害怕被赶出群体,就甘愿 屈尊受辱 ② 一个猴王老了,新的猴王就把它赶出族群。猴王离开这个 族群就离死不远了, ③ 满山遍野都是丰富的果实, 它 ④ 不能独自存活下去。 ⑤ 我们可以推论出,人为什么会 去追求社会认同,遵循共性,这是由我们不愿孤独的天性决定的, ⑥ 不 是由我们的道德决定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所以 无论 都 由此 则 B 由于 只要 即使 还是 所以 / C 要是 如果 就是 还是 / 就 D 因为 / 即便 也 因此 而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4 分) 很多动物有着颜色古怪的眼睛,为什么人的眼睛不是五颜六色的呢?眼睛的颜色 其实是指虹膜的颜色,即眼睛中的一圈环状肌肉的颜色。如果虹膜中含有大量的 黑色素,眼睛就会呈现出黑褐色; ① ,眼睛就会呈现出淡褐 色、绿色或蓝色。当瞳孔扩张时,虹膜处于收缩状态同,由于黑色素的密度变大, 眼睛的颜色便会加深一些;反之亦然。不过, ② , 人类的眼睛也不可能是五颜六色的。 21.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具体的数据从两个角度拟写一则结论。要求:不超过 35 字。(6 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传统诗词是我们文化瑰宝。中央电视台创办的“中国诗词大会”圈粉无数,同时 也引发了人们对学习古诗词的热议。有人认为学习古诗词要吸取精华,剔去糟粕, 传承文化。有人认为,要学以致用,学会制作。有人认为,要学以修为,提升精 神生活。 在这个我们离传统诗词越来越远的时代,你认为学习古诗词的正确姿态是什么? 请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比较上述三种说法,阐明自己的观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 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2017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 2.B 3.C 5. AE 6.①喜爱饮食,乐于探讨美食。卡斯特罗有一个硕大的胃,对饮食十分爱好。 他会打电话询问菜的烹饪方法 ②注重节制,懂得养生。虽然喜爱饮食,但他注重节制,日常生活中 需要的食物很少且普通。他说过自己的健身秘诀就是饮食以蔬菜和水果为主 坚持运动、少喝酒。 ③为了工作,无规律饮食。为了工作,有时候卡斯特罗甚至一天只有两顿 饭,到了晚上才吃第二顿 (答两项4分,答三项5分) 8.①“我”和老李的对话构成了小说的基本框架。先写我们“上辈人”对他的 不满,再写对他的佩服,先抑后扬,波澜起伏,曲折有致。 ②通过“我”和老李的叙述侧面描写了常远这个具有具有个性,敢于担当 的人物形象,真实可信,给人以宽广的文学想象空间 ③通过“我”和老李的态度变化,表现了要正确看待年轻人这一主题。 (答对一点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3点给5分。) 9.(一)、喜欢。 ①个性鲜明,有主见。父亲让他当律师,而他却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要当一名摇 滚乐手。 ②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当他到青海茫崖矿区演出,了解到矿工生活无保障 时,就决定回来考律师。 ③不计名利。矿难发生,他带领律师团队,义务为矿工打官司。 (二)、不喜欢。 ①太朋克。一会夹克上带钉,一会头发颜色又变了。不符合主流审美习惯 ②过于叛逆。不给父亲打招呼,说走就走,气得他父亲不想管他 ③太容易感情用事。一会儿要当摇滚乐手,一会儿当律师,很可能一事无成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传统诗词是我们文化瑰宝。中央电视台创办的“中国诗词大会”圈粉无数,同时 也引发了人们对学习古诗词的热议。有人认为学习古诗词要吸取精华,剔去糟粕, 传承文化。有人认为,要学以致用,学会制作。有人认为,要学以修为,提升精 神生活。 在这个我们离传统诗词越来越远的时代,你认为学习古诗词的正确姿态是什么? 请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比较上述三种说法,阐明自己的观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 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2017 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 1.D 2.B 3.C 4.C 5.AE 6.①喜爱饮食,乐于探讨美食。卡斯特罗有一个硕大的胃 ,对饮食十分爱好。 他会打电话询问菜的烹饪方法。 ②注重节制,懂得养生。虽然喜爱饮食 ,但他注重节制,日常生活中 , 需要的食物很少且普通。他说过自己的健身秘诀就是饮食以蔬菜和水果为主 , 坚持运动、少喝酒。 ③为了工作,无规律饮食。为了工作,有时候卡斯特罗甚至一天只有两顿 饭 ,到了晚上才吃第二顿。 (答两项 4 分,答三项 5 分) 7.C. 8.①“我”和老李的对话构成了小说的基本框架。先写我们“上辈人”对他的 不满,再写对他的佩服,先抑后扬,波澜起伏,曲折有致。 ②通过“我”和老李的叙述侧面描写了常远这个具有具有个性,敢于担当 的人物形象,真实可信,给人以宽广的文学想象空间。 ③通过“我”和老李的态度变化,表现了要正确看待年轻人这一主题。 (答对一点 1 分,答对两点给 3 分,答对 3 点给 5 分。) 9.(一)、喜欢。 ①个性鲜明,有主见。父亲让他当律师,而他却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要当一名摇 滚乐手。 ②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当他到青海茫崖矿区演出,了解到矿工生活无保障 时,就决定回来考律师。 ③不计名利。矿难发生,他带领律师团队,义务为矿工打官司。 (二)、不喜欢。 ①太朋克。一会夹克上带钉,一会头发颜色又变了。不符合主流审美习惯。 ②过于叛逆。不给父亲打招呼,说走就走,气得他父亲不想管他。 ③太容易感情用事。一会儿要当摇滚乐手,一会儿当律师,很可能一事无成
(三)、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 ①喜欢他的担当,责任感。这是现代青年最应该具备的品质 ②不喜欢的过于叛逆,因为着很难被主流价值观认可,影响前程。 (三种答案,不论哪一种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第一二种答案,理由一点2 分。第三种答案,理由一点3分) 12.D 13.(1)他们也是为了自己的主人,(如今)您刚平定天下,就因为私人的仇 恨杀人,这样怎样来招徕(招抚、招引、招致)还没有归附的人呢?(甫、遽、 怀服各1分,句子大意2分) (2)那些特别没有(好的)作为的官员我常常废弃不用,考虑到他们之 中有说我坏话的人,希望你明察秋毫。(事例、废格、短即各1分,句子大意2 分) 14.BE 15.(1)吊古伤今之感。山河犹在,英雄不存,遍寻不见有御敌报国之人 (2)对岁月流逝、功业未成的喟叹。年事已高,无力报国 (3)对当朝统治者的不满。作者以李广自比,空有报国之志,无人赏识, 不得重用 (答出1点得2分) 16.(1)俯身倾耳以请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每句1分,有错字不给分) 17.AC 20.①随着黑色素含量的降低②无论虹膜如何收缩或舒张(每空2分) 21.我国建筑业增加值逐年増长,但增长速度逐年缓慢降低(下降)。 (每个角度3分,超字要扣分)(6分) 22.作文 该材料选材贴近学生,学生自小学习古诗词,对古诗词非常熟悉,因此应该有话 可说。但进行了一定的限制,需要对三种观点进行比较,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 选择出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 参考立意:①学习古诗词的正确姿态当是传承其中的文化精华,而不是去做一个 记忆机器。②学习古诗词的正确姿态当是学用结合,以提升自身素养技能。③学 习古诗词的正确姿态当是提高自己修养。④学习古诗词正确的姿态是为了一种人 生乐趣,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 参考译文: 安童,是木华黎的四世孙,霸突鲁的长子。中统初年,世祖皇帝为追念功臣,把 他召入长宿卫,这时安童才十三岁,官位已在百官之上。他的母亲是弘吉剌氏, 昭睿皇后的姐姐,随便出入禁宫。世祖有一天看见她,问到安童的事,回答说“安 通虽然年纪小,但是是辅佐皇帝的人才”。世祖说:“你从哪里知道的呢?”回 答说:“每次退朝时,一定和老臣讲话,从未亲近一个年轻人,我是通过这个知 道的。”世祖很高兴。中统四年,抓到阿里不哥的党羽一千多人,将要处置,安
(三)、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 ①喜欢他的担当,责任感。这是现代青年最应该具备的品质。 ②不喜欢的过于叛逆,因为着很难被主流价值观认可,影响前程。 (三种答案,不论哪一种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第一二种答案,理由一点 2 分。第三种答案,理由一点 3 分) 10.C 11.D 12.D 13.(1)他们也是为了自己的主人,(如今)您刚平定天下,就因为私人的仇 恨杀人,这样怎样来招徕(招抚、招引、招致)还没有归附的人呢?(甫、遽、 怀服各 1 分,句子大意 2 分) (2)那些特别没有(好的)作为的官员我常常废弃不用,考虑到他们之 中有说我坏话的人,希望你明察秋毫。(事例、废格、短即各 1 分,句子大意 2 分) 14.BE 15.(1)吊古伤今之感。山河犹在,英雄不存,遍寻不见有御敌报国之人。 (2)对岁月流逝、功业未成的喟叹。年事已高,无力报国。 (3)对当朝统治者的不满。作者以李广自比,空有报国之志,无人赏识, 不得重用。 (答出 1 点得 2 分) 16.(1)俯身倾耳以请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每句 1 分,有错字不给分) 17.AC 18.B 19.D 20.①随着黑色素含量的降低 ②无论虹膜如何收缩或舒张 (每空 2 分) 21.我国建筑业增加值逐年增长 ,但增长速度逐年缓慢降低 (下降)。 (每个角度 3 分,超字要扣分)(6 分) 22.作文 该材料选材贴近学生,学生自小学习古诗词,对古诗词非常熟悉,因此应该有话 可说。但进行了一定的限制,需要对三种观点进行比较,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 选择出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 参考立意:①学习古诗词的正确姿态当是传承其中的文化精华,而不是去做一个 记忆机器。②学习古诗词的正确姿态当是学用结合,以提升自身素养技能。③学 习古诗词的正确姿态当是提高自己修养。④学习古诗词正确的姿态是为了一种人 生乐趣,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 参考译文: 安童,是木华黎的四世孙,霸突鲁的长子。中统初年,世祖皇帝为追念功臣,把 他召入长宿卫,这时安童才十三岁,官位已在百官之上。他的母亲是弘吉剌氏, 昭睿皇后的姐姐,随便出入禁宫。世祖有一天看见她,问到安童的事,回答说“安 通虽然年纪小,但是是辅佐皇帝的人才”。世祖说:“你从哪里知道的呢?”回 答说:“每次退朝时,一定和老臣讲话,从未亲近一个年轻人,我是通过这个知 道的。”世祖很高兴。中统四年,抓到阿里不哥的党羽一千多人,将要处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