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物理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可逆电池电动势及其应用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PT,文档页数:266,文件大小:2.78MB,团购合买
§8.0 引言 §8.1 可逆电池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8.2 构成可逆电池的条件 §8.3 可逆电极的类型 §8.4 电池的习惯表示法 §8.5 电池表示式与电池反应 §8.6 可逆电池电动势的测量 §8.7 可逆电池的热力学关系 §8.8 电池电动势的产生机理 §8.9 标准氢电极及标准电极电势 §8.10 电池的种类及其电动势计算 §8.11 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8.12 生物膜电势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

第八章可逆电池电动势及其应用 §80引言 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 △Gr,p≥Wr 等温等压下体系吉布斯自由能的减少量不 少于体系所作的非膨胀功。 对于可逆反应: △G TP f. max

第八章 可逆电池电动势及其应用 §8.0 引言 • 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  G T,P  Wf •等温等压下体系吉布斯自由能的减少量不 少于体系所作的非膨胀功。 •对于可逆反应:  G T,P  Wf ,max

△G TP , max 若非膨胀功W仅电功一种,即对于可逆 电池反应: △G TP 电max=nFE (F:法拉第常数) 其中,n:电池反应电子转移mol数 nF:电池反应的电量(单位C) E:可逆电池的电动势

• 若非膨胀功 Wf 仅电功一种,即对于可逆 电池反应:  G T,P  W电,max  nFE (F:法拉第常数)  G T,P  Wf ,max n 其中, n: 电池反应电子转移 mol数; nF:电池反应的电量(单位 C); E:可逆电池的电动势

△G TP 电 =nFE g max 对于不可逆电池: △Gr,P>W电=nFE 其中:E为有电流时(不可逆)电池两端的 电压。对于某一电池反应,显然: E<E 即电池的实际输出电压小于其可逆电动势

n 其中:E为有电流时(不可逆)电池两端的 电压。 对于某一电池反应,显然:  GT,P  W电,max  nFE  GT,P  W  nFE 电 n 对于不可逆电池: E  E 即电池的实际输出电压小于其可逆电动势

§8.1可逆电池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电池: 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产生电流)的装置。 二、特点: 它在空间上把一个氧化还原体系的氧化反 应和还原反应隔离开,并分别在两个电极 上完成

§8.1 可逆电池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一 、电池: n 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产生电流)的装置。 二、特点: n 它在空间上把一个氧化-还原体系的氧化反 应和还原反应隔离开,并分别在两个电极 上完成

、“可逆”电池: 须从热力学意义上的可逆概念来理解,有 两层含义: 1.化学(物质)可逆性:电极反应物质在充、 放电过程可逆; 2.能量可逆性:即热力学可逆过程,为反应 速度趋于零时的准静态过程(这一点初学 者易忽视)

三、 “可逆”电池: n 须从热力学意义上的可逆概念来理解,有 两层含义: 1. 化学(物质)可逆性:电极反应物质在充、 放电过程可逆; 2. 能量可逆性:即热力学可逆过程,为反应 速度趋于零时的准静态过程(这一点初学 者易忽视)

四、可逆电池研究意义: 可逆电池中:△GTP=-mFE “等号”有利于定量研究) 起到连接电化学和热力学的桥梁作用; 从测量可逆电池的电动势E →解决热力学问题(得到用化学反应 难测的热力学数据)

四、可逆电池研究意义: n 起到连接电化学和热力学的桥梁作用; n 从测量可逆电池的电动势E  解决热力学问题(得到用化学反应 难测的热力学数据) ( ) GT,P nFE “等号”有利于定量研 究 可逆电池中:  

△GrP=-nFE 揭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转化极限,以 改善电池的性能(只有在近乎可逆时的 转化效率最高)

n 揭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转化极限,以 改善电池的性能(只有在近乎可逆时的 转化效率最高)。 GT,P  nFE

例:燃料(可燃性反应物)电池,298K时反应 H2(g)+%O2(g)=H2O(D △He0 0 285. 84 kJ/mol △Ge0 0 237. kJ/mol 电池反应可逆电功 Wmax= -Agt. p=23719 kJ/mol (W>0,体系作功)

例:燃料(可燃性反应物)电池,298K时反应 H2 (g) + ½ O2 (g) = H2O (l) f 0 0 -285.84 kJ/mol Gf 0 0 -237.19 kJ/mol n 电池反应可逆电功: W G 237.19 kJ/mol f,max   T,P  (W > 0,体系作功)

化学燃烧反应热效应: Qp=△HF=-28584kJ/mol 可逆电池热效率:(Q<0,放热) 7=2371928584≈83% 该可逆电池电动势E=123V(可理论计 算,后讲); 但实际工作状态(有电流工作时): E=07~0.9V

n 化学燃烧反应热效应: (Q 0,放热) Q H 285.84 kJ / mol P f       n 可逆电池热效率:  = 237.19 / 285.84  83% n 该可逆电池电动势 E = 1.23 V(可理论计 算,后讲); n 但实际工作状态 ( 有电流工作时 ) : E = 0.7  0.9 V

所以燃料电池的热效率 们电 =50%~60% 而可逆热机(5509C过热蒸气): T=1 298 =64%0 823 但实际热机(不可逆循环)的m远低于 可逆热机: m′<30%

n 所以燃料电池的热效率:  电 = 50%  60% n 而可逆热机(550C过热蒸气 ): 64% 823 298 1 T T 1 2 1       n 但实际热机(不可逆循环)的  远低于 可逆热机:    30%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266页,可试读40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