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工程部分 实验一颗粒自由沉淀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自由沉淀特点、基本概念及沉淀规律的理解 2.掌握颗粒自由沉淀实验的方法,并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计算和 绘制颗粒自由沉淀曲线。 二、实验内容 1.将实验用水倒入水池进行搅拌,待搅匀后取样测定原水悬浮物浓度SS值。 2.将实验用水从水池中注入沉淀柱,并将水样搅拌均匀。 3.记录时间,沉淀实验开始,隔5、10、20、30、60、120min由取样口取样, 记录沉淀柱内液面高度。 4.观察悬浮颗粒沉淀特点、现象 5.测定水样悬浮物含量。 6.整理数据,绘制颗粒去除率和沉淀时间的关系曲线。 实验二絮凝沉淀实验 一、实验目的 水处理中经常遇到的沉淀多属于絮凝颗粒沉淀,即在沉淀工程中,颗粒的大 小、形状和密度都有所变化,随着沉淀深度和时间的增长,沉速越来越快。絮凝 颗粒的沉淀轨迹是一条曲线,难以用数学方式来表达,只能用实验的数据来确定 必要的设计参数。通过实验希望达到以下目的: 1.了解絮凝沉淀特点和规律: 2.掌握絮凝沉淀实验方法和实验数据整理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将欲测实验水样倒入水池进行搅拌,待搅匀后取样测定原水悬浮物浓度SS 值。 2.放掉存水后,关闭放空管闸门,打开沉淀柱上水管闸门。 3.依次向13沉淀柱内进水,当水位达到溢流孔时,关闭进水闸门,同时记 录沉淀时间。3根沉淀柱的沉淀时间分别是20min、30min、40min。 4.当达到各柱的沉淀时间时,在每根柱上,自上而下地依次取样,测定水样 悬浮物的浓度。 实验三混凝沉淀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混凝现象及过程,了解混凝的进水机理及影响混凝的重要因素: 1
1 给水工程部分 实验一 颗粒自由沉淀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加深对自由沉淀特点、基本概念及沉淀规律的理解 2. 掌握颗粒自由沉淀实验的方法,并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计算和 绘制颗粒自由沉淀曲线。 二、 实验内容 1. 将实验用水倒入水池进行搅拌,待搅匀后取样测定原水悬浮物浓度 SS0值。 2. 将实验用水从水池中注入沉淀柱,并将水样搅拌均匀。 3. 记录时间,沉淀实验开始,隔 5、10、20、30、60、120min 由取样口取样, 记录沉淀柱内液面高度。 4. 观察悬浮颗粒沉淀特点、现象。 5. 测定水样悬浮物含量。 6. 整理数据,绘制颗粒去除率和沉淀时间的关系曲线。 实验二 絮凝沉淀实验 一、实验目的 水处理中经常遇到的沉淀多属于絮凝颗粒沉淀,即在沉淀工程中,颗粒的大 小、形状和密度都有所变化,随着沉淀深度和时间的增长,沉速越来越快。絮凝 颗粒的沉淀轨迹是一条曲线,难以用数学方式来表达,只能用实验的数据来确定 必要的设计参数。通过实验希望达到以下目的: 1.了解絮凝沉淀特点和规律; 2.掌握絮凝沉淀实验方法和实验数据整理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将欲测实验水样倒入水池进行搅拌,待搅匀后取样测定原水悬浮物浓度 SS0 值。 2. 放掉存水后,关闭放空管闸门,打开沉淀柱上水管闸门。 3. 依次向 1~3 沉淀柱内进水,当水位达到溢流孔时,关闭进水闸门,同时记 录沉淀时间。3 根沉淀柱的沉淀时间分别是 20min、30min、40min。 4. 当达到各柱的沉淀时间时,在每根柱上,自上而下地依次取样,测定水样 悬浮物的浓度。 实验三 混凝沉淀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混凝现象及过程,了解混凝的进水机理及影响混凝的重要因素;
2.确定某水样的最佳投药量及其相应的PH值 二、实验内容 1.熟悉搅拌机,分光光度计和pH酸度计的使用。 2.用1000ml量简量取六份水样至六个1000ml烧杯中,另量取200ml水样 放进200ml烧杯中。 3.测定原水的浊度,PH值及水温。 4.确定原水中能形成矾花的近似最小混凝剂量,方法是将搅拌机开关扳到手 动位置,慢速搅拌烧杯中200mL的原水,用移液管每次增0.5mL的混凝剂直至 出现矾花为止,这时的混凝剂量作为形成矾花的最小投加量。 5.确定实验时的混凝剂投加量,根据步骤4得出的形成矾花最小混凝剂投 加量,取出14作为1号烧杯的投加量,其2倍作为6号烧杯的混凝剂投加量, 用依次增加混凝剂量相等的方法求出2~5号烧杯混凝剂投加量,把混凝剂一道与 烧杯号相对应的搅拌机投药试管中。 6.6个水样放进搅拌叶片下,保持各烧杯中各叶片的位置相同,将搅拌机开 关扳到自动位置,启动搅拌机,转动试管架转轴将混凝剂加入相应的烧杯中,快 速搅拌(120-150rmin)3min,慢速搅拌(40-80rmin)20min。 7.搅拌过程中,注意观察并记录矾花形成的过程,矾花大小、密实程度。 8.搅拌过程完成后,轻轻提起搅拌叶片,静置沉淀15min,并观察记录矾花 沉淀情况。 9.沉淀时间到达后,用注射器分别抽出各烧杯中的上清夜,并测其浊度及 相应的pH值。 10.绘制剩余浊度/(pH值)-投药量曲线。 实验四过滤反冲洗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过滤及反冲洗实验的方法及各管路和阀门的作用。 2.加深对滤速、冲洗强度、滤层膨胀率等概念的理解。 3.测定滤层水头损失和滤速间的关系。 4.测定反冲洗强度和滤层膨胀率间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 1.测量滤柱有关数据,包括内径、滤料层高度等等。 2.先将滤料进行反冲洗,直到过水水质变清为止。 3.调整滤速,并计时(运行稳定五分钟),记录流量,历时,记录不同滤速 下的测压管水位。(调整出水口流量计使其分别在100Lh、200Lh、300Lh。 2
2 2. 确定某水样的最佳投药量及其相应的 PH 值。 二、实验内容 1. 熟悉搅拌机,分光光度计和 pH 酸度计的使用。 2. 用 1000ml 量筒量取六份水样至六个 1000ml 烧杯中,另量取 200ml 水样 放进 200ml 烧杯中。 3. 测定原水的浊度,PH 值及水温。 4. 确定原水中能形成矾花的近似最小混凝剂量,方法是将搅拌机开关扳到手 动位置,慢速搅拌烧杯中 200mL 的原水,用移液管每次增 0. 5mL 的混凝剂直至 出现矾花为止,这时的混凝剂量作为形成矾花的最小投加量。 5. 确定实验时的混凝剂投加量,根据步骤 4 得出的形成矾花最小混凝剂投 加量,取出 1/4 作为 1 号烧杯的投加量,其 2 倍作为 6 号烧杯的混凝剂投加量, 用依次增加混凝剂量相等的方法求出 2~5 号烧杯混凝剂投加量,把混凝剂一道与 烧杯号相对应的搅拌机投药试管中。 6. 6 个水样放进搅拌叶片下,保持各烧杯中各叶片的位置相同,将搅拌机开 关扳到自动位置,启动搅拌机,转动试管架转轴将混凝剂加入相应的烧杯中,快 速搅拌(120~150r/min)3min,慢速搅拌(40~80r/min)20min。 7. 搅拌过程中,注意观察并记录矾花形成的过程,矾花大小、密实程度。 8. 搅拌过程完成后,轻轻提起搅拌叶片,静置沉淀 15min,并观察记录矾花 沉淀情况。 9. 沉淀时间到达后,用注射器分别抽出各烧杯中的上清夜,并测其浊度及 相应的 pH 值。 10. 绘制剩余浊度/(pH 值)---投药量曲线。 实验四 过滤反冲洗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过滤及反冲洗实验的方法及各管路和阀门的作用。 2.加深对滤速、冲洗强度、滤层膨胀率等概念的理解。 3.测定滤层水头损失和滤速间的关系。 4.测定反冲洗强度和滤层膨胀率间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 1. 测量滤柱有关数据,包括内径、滤料层高度等等。 2. 先将滤料进行反冲洗,直到过水水质变清为止。 3. 调整滤速,并计时(运行稳定五分钟),记录流量,历时,记录不同滤速 下的测压管水位。(调整出水口流量计使其分别在 100L/h、200L/h、300L/h
4.再将滤料进行反冲洗,(流量计分别在:0.5mh、1.0mh、1.5mh为调 节进水流量使滤料刚刚膨胀起来,待滤层表面稳定后,记录反冲洗流量和滤层膨 胀后的厚度L,测反冲洗出水浊度。继续调节阀门,变化反冲洗流量,按以上步 骤记录反冲洗流量和滤层膨胀后的厚度L2、L3(注意不能使滤料溢出滤池)。 实验五活性炭吸附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吸附的基本原理。 2.掌握吸附等温线的物理意义及其功能, 3.掌握活性炭吸附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 4.了解不同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及其选择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将某污水过滤或配制一种污水,测定该污水的COD、pH、SS、水温等各 项指标并记录入表。 2.采用不同活性炭对配制好的污水进行吸附,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取样,测定 该水样的COD、pH、SS。 实验六离子交换法软化实验 一、实验目的 4.离子交换法可以去除或交换水中溶解的无机盐、降低水中的硬度、碱度 和制取无离 5.水。本实验通过实验装置的运转,进行离子交换脱碱软化和除盐。希望 达到以下目的: 6.1.加深对离子交换基本理论的理解: 7.了解并掌握离子交换装置的运行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原理 离子交换实验装置流程的主要装置为离子交换柱,内放置离子交换树脂, 仅以离子交换软化实验为例,介绍工作原理。离子交换软化就是利用H型或Na 型离子交换树脂对含有硬度离子的水进行处理。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等杂质的原 水流经离子交换树脂层,首先与树脂上的可交换离子进行交换,最上层的树脂首 先失效,变成了钙、镁型树脂。水流通过该层后水质没有变化,称其为饱和层或 失效层。在它下面的树脂层称为工作层,继续与水中钙镁离子进行交换直至它们 达到平衡。 给水工程演示实验部分: 1.V型滤池演示实验
3 4. 再将滤料进行反冲洗,(流量计分别在:0.5m3 /h、1.0 m3 /h、1.5 m3 /h 为调 节进水流量使滤料刚刚膨胀起来,待滤层表面稳定后,记录反冲洗流量和滤层膨 胀后的厚度 L1,测反冲洗出水浊度。继续调节阀门,变化反冲洗流量,按以上步 骤记录反冲洗流量和滤层膨胀后的厚度 L2、L3(注意不能使滤料溢出滤池)。 实验五 活性炭吸附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吸附的基本原理。 2.掌握吸附等温线的物理意义及其功能。 3.掌握活性炭吸附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 4. 了解不同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及其选择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将某污水过滤或配制一种污水,测定该污水的 COD、pH、SS、水温等各 项指标并记录入表。 2. 采用不同活性炭对配制好的污水进行吸附,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取样,测定 该水样的 COD、pH、SS。实验六 离子交换法软化实验 离子交换法软化实验 离子交换法软化实验 离子交换法软化实验 一、实验目的 4.离子交换法可以去除或交换水中溶解的无机盐、降低水中的硬度、碱度 和制取无离 5.水。本实验通过实验装置的运转,进行离子交换脱碱软化和除盐。希望 达到以下目的: 6.1. 加深对离子交换基本理论的理解; 7.了解并掌握离子交换装置的运行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原理 离子交换实验装置流程的主要装置为离子交换柱,内放置离子交换树脂。 仅以离子交换软化实验为例,介绍工作原理。离子交换软化就是利用 H 型或 Na 型离子交换树脂对含有硬度离子的水进行处理。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等杂质的原 水流经离子交换树脂层,首先与树脂上的可交换离子进行交换,最上层的树脂首 先失效,变成了钙、镁型树脂。水流通过该层后水质没有变化,称其为饱和层或 失效层。在它下面的树脂层称为工作层,继续与水中钙镁离子进行交换直至它们 达到平衡。 给水工程演示实验部分: 1. V 型滤池演示实验
2。动态混凝演示实验 3.虹吸滤池演示实验 4.普通快滤池演示实验 5.无阀滤池演示实验 6.污泥比阻演示实验 排水工程部分 实验七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测定曝气设备的K和充氧能力的实验方法及计算Q。 2.评价充氧设备充氧能力的好坏。 3.掌握曝气设备充氧性能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向曝气筒内注入自来水,测定水样体积V(L)和水温。 2.由水温查出实验条件水样溶解饱和值C,并根据C,和V求投药量,然后投 脱氧剂亚硫酸钠脱氧。 3.当清水脱氧至零时,提高叶轮转速便进行曝气,并计时。每隔0.5min测定 一次溶解氧值(用碘量法每隔1mi测定一次),直到溶解氧值达到饱和为止。 实验八污水可生化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确定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能够被微生物降解的程度,以便选用适宜的 处理技术和确定合理的工艺流程。 2.了解并掌握测定污水可生化性实验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COD是以重铬酸钾为氧化剂,在一定条件下,氧化有机物时用所消耗氧的 量来间接表示污水有机物数量的一种综合性指标。BOD5是用微生物在氧充足条 件下,进行生物降解有机物时所消耗的水中溶解氧量以表示污水中有机物量的综 合性指标。BOD5可看成是可降解的有机物量,COD代表全部有机物量。通过测 定BOD:/COD比值反映了污水中有机物的可降解程度,即污水可生化性能。 4
4 2. 动态混凝演示实验 3. 虹吸滤池演示实验 4. 普通快滤池演示实验 5. 无阀滤池演示实验 6. 污泥比阻演示实验 排水工程部分 实验七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测定曝气设备的 Kla 和充氧能力的实验方法及计算 Qs。 2. 评价充氧设备充氧能力的好坏。 3. 掌握曝气设备充氧性能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向曝气筒内注入自来水,测定水样体积 V(L)和水温 t。 2. 由水温查出实验条件水样溶解饱和值 Cs,并根据 Cs和 V 求投药量,然后投 脱氧剂亚硫酸钠脱氧。 3. 当清水脱氧至零时,提高叶轮转速便进行曝气,并计时。每隔 0.5min 测定 一次溶解氧值(用碘量法每隔 1min 测定一次),直到溶解氧值达到饱和为止。 实验八 污水可生化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确定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能够被微生物降解的程度,以便选用适宜的 处理技术和确定合理的工艺流程。 2. 了解并掌握测定污水可生化性实验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COD 是以重铬酸钾为氧化剂,在一定条件下,氧化有机物时用所消耗氧的 量来间接表示污水有机物数量的一种综合性指标。BOD5是用微生物在氧充足条 件下,进行生物降解有机物时所消耗的水中溶解氧量以表示污水中有机物量的综 合性指标。BOD5可看成是可降解的有机物量,COD 代表全部有机物量。通过测 定 BOD5/COD 比值反映了污水中有机物的可降解程度,即污水可生化性能
实验九生物降解能力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活性污泥性能,特别是污泥活性的理解。 2.掌握不同的测定活性污泥活性的方法。 3.测定活性污泥对底物的降解能力,并比较不同活性污泥的活性。 二、实验内容 1.配制实验用水。 2.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将实验用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混合,测定通过活 性污泥降解后出水的COD或BOD5。 3.计算活性污泥对底物的降解能力。 排水工程演示实验部分: 1.活性污泥系统演示实验 2.氧化沟系统演示实验 3.氧传递系数演示实验 4.CSTR反应器演示实验 5.生物膜反应器演示实验
5 实验九 生物降解能力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加深对活性污泥性能,特别是污泥活性的理解。 2. 掌握不同的测定活性污泥活性的方法。 3. 测定活性污泥对底物的降解能力,并比较不同活性污泥的活性。 二、实验内容 1. 配制实验用水。 2. 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将实验用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混合,测定通过活 性污泥降解后出水的 COD 或 BOD5。 3. 计算活性污泥对底物的降解能力。 排水工程演示实验部分: 1. 活性污泥系统演示实验 2. 氧化沟系统演示实验 3. 氧传递系数演示实验 4. CSTR 反应器演示实验 5. 生物膜反应器演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