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一中2013届高三 地一次摸底测试语文 讲解 陆良五中数师孙春涛
昆明一中2013届高三 地一次摸底测试语文 讲解 陆良五中教师 孙春涛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A“国家资助”之说为布莱克特的观点, 并未被作者认同,作者认同的是“好奇心”。 2.A伽利略的结论是:维持物体的速度并 不需要外力,改变物体的速度才需要外力 是“维持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 1.A“国家资助”之说为布莱克特的观点, 并未被作者认同,作者认同的是“好奇心” 。 ❖ 2.A 伽利略的结论是:维持物体的速度并 不需要外力,改变物体的速度才需要外力。 是“维持”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3,B说“亚里士多德严重阻碍了科学的进 步”,与原文意思不符,应为凭常识、凭直 觉的思路(推理方法)严重阻碍了科学的进 步 99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 3.B 说“亚里士多德严重阻碍了科学的进 步” ,与原文意思不符,应为凭常识、凭直 觉的思路(推理方法)严重阻碍了科学的进 步。
文言文阅读(47题) ÷4.D寝,容貌丑陋 5.A①表现罗隐善于言谈,④表现罗隐的 不得志,⑤表现罗隐的才能
文言文阅读(4—7题) ❖ 4.D 寝,容貌丑陋 ❖ 5.A ①表现罗隐善于言谈, ④表现罗隐的 不得志, ⑤表现罗隐的才能
文言文阅读(47题) ÷6.C罗隐写的《赠云英》诗并没有对云英 反唇相讥,从“醉”可见两人相处之欢,从 掌 令上身”可见对云英的赞美
文言文阅读(4—7题) ❖ 6.C 罗隐写的《赠云英》诗并没有对云英 反唇相讥,从“醉”可见两人相处之欢,从 “掌 ❖ 上身”可见对云英的赞美
文言文阅读(47题) 7.(10分)译文: (1)年轻时才能出众,机智敏捷,擅长写文章 诗歌书法尤其突出。(得分点:英敏、属、 俊拔各1分,句意2分) ÷(2)士大夫们一个接一个上门问价格,苌凤一次 就获得一千多两银子。人们对罗隐的诗 文看重到这样的地步。(得分点:踵、致、借重各 1分,句意2分)
文言文阅读(4—7题) ❖ 7.(10分)译文: ❖ (1)年轻时才能出众,机智敏捷,擅长写文章, 诗歌书法尤其突出。 (得分点:英敏、属、 ❖ 俊拔各 1 分,句意 2 分) ❖ (2)士大夫们一个接一个上门问价格,苌凤一次 就获得一千多两银子。人们对罗隐的诗 ❖ 文看重到这样的地步。 (得分点:踵、致、借重各 1 分,句意 2 分)
古代诗歌阅读(8—9小题) 8.(1)分别容易重逢难、后会之期难 以预料(2)世事如舟、自己难以掌控 自身命运的感慨.(答对1点2分,答对 2点5分)
古代诗歌阅读(8—9小题) ❖ 8. (1)分别容易重逢难、后会之期难 以预料 (2)世事如舟、自己难以掌控 自身命运的感慨.(答对 1 点 2 分,答对 2 点 5 分)
9.这两句描写的情景是:随着诗人离 去的船只渐行渐远,友人的身影渐渐消 失,可诗人还是忍不住凝望着广陵城外 迷蒙的树林,倾听寺庙里传来的残钟余 音(3分)。这两句借景抒情含蓄蕴藉, 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留恋之情。(3分)
❖ 9.这两句描写的情景是:随着诗人离 去的船只渐行渐远,友人的身影渐渐消 失,可诗人还是忍不住凝望着广陵城外 迷蒙的树林,倾听寺庙里传来的残钟余 音(3 分) 。这两句借景抒情含蓄蕴藉, 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留恋之情。 (3 分)
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每句1分,共6分)(句中有一个错别字 不得分。) (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2)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 令(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名句名篇默写(6分) ❖ 10.(每句1分,共6分)(句中有一个错别字 不得分。) ❖ (1)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 (2)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 ❖ (3)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25分) (1)E(3分)D(2分)B(1分)(A.没有人知道槐 抱柳、王长信老人的岁数是为了写出二者在艰难的环境下顽 强生存了很长时间,而并非是表现人们大 生活节奏太快 A项的分析偏离主题。C.“狡黠的笑是为了表现王长信 老人的智慧以及对其他人会回到家乡的自信与喜悦。B.舍 不得住了多年的院子房子,舍不得那棵槐抱柳是王长信老人 的原因,但这只是表层原因,根本原因是不愿离开家乡 想要努力改变家乡。1分) (2)粗糙,扭曲,年老,历尽沧桑,残缺而有生命力,顽 强坚韧。(2分,答出两点1分,答出4点即可)通过详写 槐抱柳,暗示出五里柳的生存环境极度恶劣;为下文写王长 信老人乐观、顽强地改变家乡环璄的精神作了铺垫;槐抱柳 衬托了王长信老人的精神品质。(4分,每点两分,答出两 点即可)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 11.(25分) ❖ (1)E(3 分)D(2分)B(1 分) (A .没有人知道槐 抱柳、王长信老人的岁数是为了写出二者在艰难的环境下顽 强生存了很长时间,而并非是表现人们太忙,生活节奏太快, A项的分析偏离主题。C. “狡黠的笑”是为了表现王长信 老人的智慧以及对其他人会回到家乡的自信与喜悦。B.舍 不得住了多年的院子房子,舍不得那棵槐抱柳是王长信老人 留下的原因,但这只是表层原因,根本原因是不愿离开家乡, 想要努力改变家乡。1 分) ❖ (2)粗糙,扭曲,年老,历尽沧桑,残缺而有生命力,顽 强坚韧。 (2分,答出两点 1 分,答出 4 点即可) 通过详写 槐抱柳,暗示出五里柳的生存环境极度恶劣;为下文写王长 信老人乐观、顽强地改变家乡环境的精神作了铺垫;槐抱柳 衬托了王长信老人的精神品质。 (4 分,每点两分,答出两 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