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20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 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 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国细菌学家卡梅隆·柯里在《科学》杂志发表了研究论文,声称从5000万年 前开始,以真菌为生的蚂蚁就有了自己的抗生素。研究者对一种名叫“真菌蚂 蚁”的蚂蚁身上的白色斑点进行硏究,发现不同“真菌蚂蚁”依靠种植不同的真 菌类蘑菇来作为惟一的食物来源。这些蚂蚁的嘴巴和前肢上隐藏着许多细小的腺 窝,里面寄生着一种能产生抗生素的细菌。这些腺窝有一些细小的孔通向蚂蚁身 体外部,这样它们就可以将抗生素传播给作物。抗生素可以杀死会使作物生病的 寄生虫,从而确保它们主人的食物来源不受破坏 这种蚂蚁腺窝的特殊结构使得蚂蚁与作物的这种共生关系非常和谐。研究者发 现,一些近缘的不种植真菌的蚂蚁身上则没有腺窝,也没有寄生菌。 科学家们研究了中美洲热带丛林中的切叶蚁的生活习性。切叶蚁只种一种蘑菇 这相当于人类的单一作物制,虽然开始时产量高,但重复种几季以后很容易遭受 病虫害侵袭,人类是采用轮作不同作物来解决问题的。生物学家们采用基因分析 法,确定了切叶蚁所种的菌种是源于2300万年前的单一菌株,从未换过品种, 却能延续至今。 这个谜由多伦多大学的C·R·居里解开了。居里对包括切叶蚁在内的22种蚂蚁 进行了仔细观察。他首先发现蚂蚁的蘑菇农场偶尔也会受到一种名为 Es- covopsls的霉菌感染,使蘑菇在几天内全部死光,结果是整穴蚂蚁全部饿死 但尽管如此,切叶蚁还是有办法控制这种灾难。其奥秘在于,雌蚁会排出寄生在 身上的活细菌分泌出的链霉素。切叶蚁蘑菇园中那些忠于职守的蚂蚁勤于察看, 一发现 Escovopsis霉菌就用随身携带的链霉素就地将之消灭,以防止其蔓延。 而且这种链霉素还能刺激蘑菇的生长,真是一举两得。切叶蚁分群时,蚁后将蘑 菇菌种含在口中,连同随身的会分泌链霉素的细菌带到新穴传种,所以切叶蚁的 单一品种的蘑菇农场能延续至今,历经千万年而不衰。人类所用的抗生素多次使 用后会使病菌产生抗药性而导致药效减弱,但蚂蚁所用的抗生素却并未使病菌产 生抗药性。卡梅隆·柯里硏究小组发现,蚂蚁身上的抗生素不但是蚂蚁赖以战胜 自然环境的法宝,亦是人体必需的抗生素,今后应可仿此研发新一代的抗生素, 更有效地治愈人类的疾病。 1、下列对“真菌蚂蚁腺窝”的特殊结构或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蚂蚁的嘴巴和前肢上隐藏着许多腺窝,这些腺窝非常细小。 B.蚂蚁的腺窝里寄生着一种细菌,这些细菌能产生抗生素
云南省昆明市 2017-18 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 间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 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美国细菌学家卡梅隆·柯里在《科学》杂志发表了研究论文,声称从 5000 万年 前开始,以真菌为生的蚂蚁就有了自己的抗生素。研究者对一种名叫“真菌蚂 蚁”的蚂蚁身上的白色斑点进行研究,发现不同“真菌蚂蚁”依靠种植不同的真 菌类蘑菇来作为惟一的食物来源。这些蚂蚁的嘴巴和前肢上隐藏着许多细小的腺 窝,里面寄生着一种能产生抗生素的细菌。这些腺窝有一些细小的孔通向蚂蚁身 体外部,这样它们就可以将抗生素传播给作物。抗生素可以杀死会使作物生病的 寄生虫,从而确保它们主人的食物来源不受破坏。 这种蚂蚁腺窝的特殊结构使得蚂蚁与作物的这种共生关系非常和谐。研究者发 现,一些近缘的不种植真菌的蚂蚁身上则没有腺窝,也没有寄生菌。 科学家们研究了中美洲热带丛林中的切叶蚁的生活习性。切叶蚁只种一种蘑菇, 这相当于人类的单一作物制,虽然开始时产量高,但重复种几季以后很容易遭受 病虫害侵袭,人类是采用轮作不同作物来解决问题的。生物学家们采用基因分析 法,确定了切叶蚁所种的菌种是源于 2300 万年前的单一菌株,从未换过品种, 却能延续至今。 这个谜由多伦多大学的 C·R·居里解开了。居里对包括切叶蚁在内的 22 种蚂蚁 进行了仔细观察。他首先发现蚂蚁的蘑菇农场偶尔也会受到一种名为 Es-covopsis 的霉菌感染,使蘑菇在几天内全部死光,结果是整穴蚂蚁全部饿死。 但尽管如此,切叶蚁还是有办法控制这种灾难。其奥秘在于,雌蚁会排出寄生在 身上的活细菌分泌出的链霉素。切叶蚁蘑菇园中那些忠于职守的蚂蚁勤于察看, 一发现 Escovopsis 霉菌就用随身携带的链霉素就地将之消灭,以防止其蔓延。 而且这种链霉素还能刺激蘑菇的生长,真是一举两得。切叶蚁分群时,蚁后将蘑 菇菌种含在口中,连同随身的会分泌链霉素的细菌带到新穴传种,所以切叶蚁的 单一品种的蘑菇农场能延续至今,历经千万年而不衰。人类所用的抗生素多次使 用后会使病菌产生抗药性而导致药效减弱,但蚂蚁所用的抗生素却并未使病菌产 生抗药性。卡梅隆·柯里研究小组发现,蚂蚁身上的抗生素不但是蚂蚁赖以战胜 自然环境的法宝,亦是人体必需的抗生素,今后应可仿此研发新一代的抗生素, 更有效地治愈人类的疾病。 1、下列对“真菌蚂蚁腺窝”的特殊结构或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蚂蚁的嘴巴和前肢上隐藏着许多腺窝,这些腺窝非常细小。 B.蚂蚁的腺窝里寄生着一种细菌,这些细菌能产生抗生素
C.为将抗生素传播给作物,蚂蚁的每一个腺窝上都有一个小孔通向身体外部 D.传播出的抗生素可杀死使作物生病的寄生虫,确保蚂蚁的食物来源不受破坏 2、对“切叶蚁的单一品种的蘑菇农场能延续至今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3分) A.尽管Es- covopsIs霉菌会危害蚂蚁的蘑菇农场,但切叶蚁有办法控制这种灾 难 B.雌蚁分泌出的链霉素活细菌除能消灭Es- covopsls霉菌外,还能刺激蘑菇的 生长 C.忠于职守的蚂蚁勤于察看,发现 Escovopsis霉菌就用随身携带的链霉素将之 消灭 D.切叶蚁分群时,蚁后会将蘑菇菌种连同随身的会分泌链霉素的细菌带到新穴传 种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研究人员发现,各种“真菌蚂蚁”的食物是不一样的,他们依靠种植同一种真 菌类蘑菇来生存。 B.切叶蚁不换作物品种,是因为单一作物的种植方法产量高,轮作的不同作物很 容易遭受病虫害侵袭 C.卡梅隆·柯里硏究小组根据蚂蚁身上细菌产生的抗生素特征,今后有可能着手 研发新一代的抗生素。 D.人类现在使用的抗生素同蚂蚁所用抗生素的不同在于,长期使用,前者会使病 菌产生抗药性,后者却不会。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良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 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五世相韩故。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阜帝东游至博浪沙中 良与客狙击秦阜帝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急甚。良乃更名姓,亡 匿下邳。 项伯尝杀人,从良匿。后十年,陈涉等起,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 在留。良欲往从之,行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 将① 沛公入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不听。良曰 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为天下除残去贼,宜缟素②为资。今始入秦,即安 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 项羽至鸿门,欲击沛公,项伯夜驰至沛公军,私见良,欲与俱去。良曰:“臣为韩王 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乃具语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良 曰:“沛公诚欲背项王邪?”沛公曰:“鲰生说我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王也, 故听之。”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王乎?”沛公默然,曰:“今为奈何?”良 因要项伯见沛公。沛公与伯饮,为寿,结婚,令伯具言沛公不敢背项王,所以距关者, 备它盗也。 汉六年,封功臣。髙帝曰:“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 户。”良未尝有战斗功,乃言于高帝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
C.为将抗生素传播给作物,蚂蚁的每一个腺窝上都有一个小孔通向身体外部。 D.传播出的抗生素可杀死使作物生病的寄生虫,确保蚂蚁的食物来源不受破坏。 2、对“切叶蚁的单一品种的蘑菇农场能延续至今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3 分) A.尽管 Es—covopsis 霉菌会危害蚂蚁的蘑菇农场,但切叶蚁有办法控制这种灾 难。 B.雌蚁分泌出的链霉素活细菌除能消灭 Es—covopsis 霉菌外,还能刺激蘑菇的 生长。 C.忠于职守的蚂蚁勤于察看,发现 Escovopsis 霉菌就用随身携带的链霉素将之 消灭。 D.切叶蚁分群时,蚁后会将蘑菇菌种连同随身的会分泌链霉素的细菌带到新穴传 种。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研究人员发现,各种“真菌蚂蚁”的食物是不一样的,他们依靠种植同一种真 菌类蘑菇来生存。 B.切叶蚁不换作物品种,是因为单一作物的种植方法产量高,轮作的不同作物很 容易遭受病虫害侵袭。 C.卡梅隆·柯里研究小组根据蚂蚁身上细菌产生的抗生素特征,今后有可能着手 研发新一代的抗生素。 D.人类现在使用的抗生素同蚂蚁所用抗生素的不同在于,长期使用,前者会使病 菌产生抗药性,后者却不会。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良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 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五世相韩故。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至博浪沙中 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急甚。良乃更名姓,亡 匿下邳。 项伯尝杀人,从良匿。后十年,陈涉等起,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 在留。良欲往从之,行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 将①。 沛公入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不听。良曰: “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为天下除残去贼,宜缟素②为资。今始入秦,即安 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 项羽至鸿门,欲击沛公,项伯夜驰至沛公军,私见良,欲与俱去。良曰:“臣为韩王 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乃具语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良 曰:“沛公诚欲背项王邪?”沛公曰:“鲰生说我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王也, 故听之。”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王乎?”沛公默然,曰:“今为奈何?”良 因要项伯见沛公。沛公与伯饮,为寿,结婚,令伯具言沛公不敢背项王,所以距关者, 备它盗也。 汉六年,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 户。”良未尝有战斗功,乃言于高帝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
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良为留侯,与萧 何等俱封。 良从上击代,出奇计下马邑,及立萧相国,所与从容言天下事甚众。良乃称曰:“家 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震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 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道, 欲轻举。高帝崩,吕后德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之过隙,何自苦 如此!”良不得已,强听食。后六岁薨,谥曰文成侯。及良死,子不疑嗣侯 (选自《汉书张良传》) 【注】①厩(ji将:主管马匹的军官。②缟素:白色的衣服。这里是朴素 之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亡匿下邳 亡:逃跑 B.沛公乃还军霸上 军:驻军 C.沛公诚欲背项王邪 诚:诚然 D.鲰生说我距关毋内诸侯 内:接纳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秦皇帝东游/至博浪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 B.秦皇帝/东游至博浪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 C.秦皇帝东游至博浪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 D.秦皇帝/东游至博浪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良重情重义。张良年少时,不曾在韩国做官,但韩被灭之后,家人惨遭不幸, 他用尽家产寻求刺客刺杀秦王报仇。 B.张良敢于劝谏。刘邦因宫室有数以千计的帷帐、狗马、珍宝、妇女,他想留下 住在秦国。樊哙劝谏,刘邦没有听他的,后听取了张良的劝谏。 C.张良为官正直。汉高帝想要封他三万户人口的封地,张良因为自己没有功劳推 辞,被封为留候。 D.张良急流勇退。张良跟随皇上攻打代时,劝谏皇上封萧何为相,自己跟从赤松 子出游,但后来遭到吕后的干涉。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2)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8、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5分) 9、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 度来赏析这首诗。(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良为留侯,与萧 何等俱封。 良从上击代,出奇计下马邑,及立萧相国,所与从容言天下事甚众。良乃称曰:“家 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震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 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道, 欲轻举。高帝崩,吕后德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之过隙,何自苦 如此!”良不得已,强听食。后六岁薨,谥曰文成侯。及良死,子不疑嗣侯。 (选自《汉书 张良传》) 【注】①厩(jiù)将:主管马匹的军官。 ②缟素:白色的衣服。这里是朴素 之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亡匿下邳 亡:逃跑 B. 沛公乃还军霸上 军:驻军 C. 沛公诚欲背项王邪 诚:诚然 D. 鲰生说我距关毋内诸侯 内: 接纳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秦皇帝东游/至博浪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 B. 秦皇帝/东游至博浪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 C. 秦皇帝东游至博浪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 D. 秦皇帝/东游至博浪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张良重情重义。张良年少时,不曾在韩国做官,但韩被灭之后,家人惨遭不幸, 他用尽家产寻求刺客刺杀秦王报仇。 B.张良敢于劝谏。刘邦因宫室有数以千计的帷帐、狗马、珍宝、妇女,他想留下 住在秦国。樊哙劝谏,刘邦没有听他的,后听取了张良的劝谏。 C.张良为官正直。汉高帝想要封他三万户人口的封地,张良因为自己没有功劳推 辞,被封为留候。 D.张良急流勇退。张良跟随皇上攻打代时,劝谏皇上封萧何为相,自己跟从赤松 子出游,但后来遭到吕后的干涉。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2)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8、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5 分) 9、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 度来赏析这首诗。(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 沙》 (2)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 (3)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 桥》 (4) 作别西天的云彩。徐志摩《再别康 桥》 (5)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6)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 州初逢席上见赠》 )今者项庄拔剑舞, 司马迁《鸿门宴》 (8) 大礼不辞小 让。司马迁《鸿门宴》 (9)出淤泥而不 染 周敦颐《爱莲 说》 (10) 行李之 往来。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第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的大题内 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因 考虑高一第一次接触高考题格式,省去12题“小说阅读”)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百岁杨绛亦芳华 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年满百岁了。杨绛先生富有“老派”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 和魅力。我们习惯说杨绛是“钱钟书夫人”,很少有人会想到几十年前,人们是 以“杨绛的丈夫”来称呼钱钟书的。 上世纪40年代在上海,杨绛涉足剧本,始因《称心如意》这出“泪和笑只隔了 张纸”的话剧一炮走红,继因《弄真成假》《风絮》而声名大噪。直到钱钟书 写出《围城》,这一局面才得到根本改观。但即便如此,在1945年,夏衍看了 杨绛的剧作,顿觉耳目一新 你们都捧钱钟书,我却要捧杨绛!” 1958年,年已47岁的杨绛下决心“偷空自学西班牙语”,从原文翻译《堂·吉 诃德》。她无师自通,锲而不舍地完成了这项庞巨的翻译工作。未完译稿历尽磨 难,“黑稿子”在“文革”中“被没收、丢弃在废纸堆里 九死一生”,总 算逃过劫难。1978年4月,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出版,同年6月,西班 牙国王和王后访华;她应邀参加国宴,邓小平惊讶道:“《堂·吉诃德》是什么 时候翻译的?”此事一言难尽,杨绛忙于和西班牙皇室握手,无暇细谈,只好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 _ _。 毛泽东《沁园春长 沙》 (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 ____ ____。李白《行路难》(其 一) (3)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 ___。徐志摩《再别康 桥》 (4)_____________ ___,作别西天的云彩。徐志摩《再别康 桥》 (5)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 ___。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6)___________ 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 州初逢席上见赠》 (7)今者项庄拔剑舞, 。 司马迁《鸿门宴》 (8) ,大礼不辞小 让。司马迁《鸿门宴》 (9)出淤泥而不 染, 。周敦颐《爱莲 说》 (10) ,行李之 往来。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第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的大题内 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因 考虑高一第一次接触高考题格式,省去 12 题“小说阅读”)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百岁杨绛亦芳华 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年满百岁了。杨绛先生富有“老派”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 和魅力。我们习惯说杨绛是“钱钟书夫人”,很少有人会想到几十年前,人们是 以“杨绛的丈夫”来称呼钱钟书的。 上世纪 40 年代在上海,杨绛涉足剧本,始因《称心如意》这出“泪和笑只隔了 一张纸”的话剧一炮走红,继因《弄真成假》《风絮》而声名大噪。直到钱钟书 写出《围城》,这一局面才得到根本改观。但即便如此,在 1945 年,夏衍看了 杨绛的剧作,顿觉耳目一新——“你们都捧钱钟书,我却要捧杨绛!” 1958 年,年已 47 岁的杨绛下决心“偷空自学西班牙语”,从原文翻译《堂·吉 诃德》。她无师自通,锲而不舍地完成了这项庞巨的翻译工作。未完译稿历尽磨 难,“黑稿子”在“文革”中“被没收、丢弃在废纸堆里”,“九死一生”,总 算逃过劫难。1978 年 4 月,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出版,同年 6 月,西班 牙国王和王后访华;她应邀参加国宴,邓小平惊讶道:“《堂·吉诃德》是什么 时候翻译的?”此事一言难尽,杨绛忙于和西班牙皇室握手,无暇细谈,只好答
非所问:“今年出版的。”1986年10月,西班牙国王向75岁的杨绛颁授“十 字勋章”,表彰她对传播西班牙文化所作的贡献。 其后,从《洗澡》、《干校六记》,到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风雨生活的《我 们仨》,到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杨绛的作品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 在许多朋友眼里,杨绛生活异常俭朴、为人低调。在杨绛先生住宅小区的几百户 人家中,没有封闭阳台也没进行装修的,如今只有这一家。杨绛拒绝封起阳台 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1977年春,钱钟书一家搬到此处新宅 这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居所。三十多年来,这是一个略显寂寞的地方,因为主人 罕有的孤独;但它也不断迎来送往,因为主人稀世的分量。 “他们家不是一般的朴素啊!”很多人都为此感叹,素粉墙、水泥地,天花板上 还有几个手印,据说,那是钱钟书活着时杨绛登着梯子换灯泡留下的。 家里一切都保持钱钟书在世时的旧样。客厅即书房,中间安放着一张大写字台, 钱钟书过去坐这里,他走后杨绛继续在此伏案,坚韧地写出《我们仨》、《走到 人生边上》等近作,百岁老人的她如今仍天天读书,笔耕不辍。 钱、杨二老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酝酿将他们的全部稿费收入捐献给母校。奖 学金给谁呢?给考上清华的贫寒子弟。叫什么名儿呢?绝不用自己的名字命名, 就叫“好读书奖学金”。女儿钱瑗和丈夫钱钟书相继去世后,2001年9月7日, 杨绛以全家三人的名义,与清华大学签订了《信托协议书》。当时捐献的现金是 72万元;到了2008年8月,已累计到630万元;到了2010年春,已是800万 元出头了。 她和钱钟书的低调,一度被人误读作清高、孤芳。黄永玉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披 露:有权威人士年初二去拜年,钱家都在做事,放下事情去开门,来人说声“春 节好”跨步正要进门,钱钟书只露出一隙门缝说:“谢谢!谢谢!我们很忙,谢 谢!谢谢!”这让他很不高兴,说钱钟书伉俪不近人情。当然,更多的时候,这 种拒绝别人的“苦差事”,还是由杨绛来做,她因此也自嘲是钱钟书的“拦路 虎 在她自己,低调是自然而然的事。对待自己的作品,她也是如此。有一年,她的 新著出版,出版社有意请她“出山”,召开作品研讨会。杨绛坦陈:“我把稿子 交出去了,剩下怎么卖书的事情,就不是我该管的了。而且我只是一滴清水,不 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所以开不开研讨会一一其实应该叫做检讨会,也不是我 的事情。读过我书的人都可以提意见的。”她谢绝出席研讨会。 事实上,杨绛的低调,也隐含了她独特的人生智慧。杨绛深知,上苍不会让所有 幸福集中到某一个人身上,要学会享受做一滴清水的快乐。 而今,自称已经走到了人生边缘的杨绛,愈加通透。她说:“年轻时曾和费孝通 讨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懂,有一天忽然明白了,时间跑,地球在转,即使同 样的地点也没有一天是完全相同的。现在我也这样,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 (摘自《深圳特区报》)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上世纪40年代,杨绛创作的《称心如意》等剧本的艺术成就和钱钟书先生的 《围城》相比,还是要略逊一筹的
非所问:“今年出版的。”1986 年 10 月,西班牙国王向 75 岁的杨绛颁授“十 字勋章”,表彰她对传播西班牙文化所作的贡献。 其后,从《洗澡》、《干校六记》,到 2003 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风雨生活的《我 们仨》,到 96 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杨绛的作品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 在许多朋友眼里,杨绛生活异常俭朴、为人低调。在杨绛先生住宅小区的几百户 人家中,没有封闭阳台也没进行装修的,如今只有这一家。杨绛拒绝封起阳台: “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 1977 年春,钱钟书一家搬到此处新宅, 这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居所。三十多年来,这是一个略显寂寞的地方,因为主人 罕有的孤独;但它也不断迎来送往,因为主人稀世的分量。 “他们家不是一般的朴素啊!”很多人都为此感叹,素粉墙、水泥地,天花板上 还有几个手印,据说,那是钱钟书活着时杨绛登着梯子换灯泡留下的。 家里一切都保持钱钟书在世时的旧样。客厅即书房,中间安放着一张大写字台, 钱钟书过去坐这里,他走后杨绛继续在此伏案,坚韧地写出《我们仨》、《走到 人生边上》等近作,百岁老人的她如今仍天天读书,笔耕不辍。 钱、杨二老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初就酝酿将他们的全部稿费收入捐献给母校。奖 学金给谁呢?给考上清华的贫寒子弟。叫什么名儿呢?绝不用自己的名字命名, 就叫“好读书奖学金”。女儿钱瑗和丈夫钱钟书相继去世后,2001 年 9 月 7 日, 杨绛以全家三人的名义,与清华大学签订了《信托协议书》。当时捐献的现金是 72 万元;到了 2008 年 8 月,已累计到 630 万元;到了 2010 年春,已是 800 万 元出头了。 她和钱钟书的低调,一度被人误读作清高、孤芳。黄永玉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披 露:有权威人士年初二去拜年,钱家都在做事,放下事情去开门,来人说声“春 节好”跨步正要进门,钱钟书只露出一隙门缝说:“谢谢!谢谢!我们很忙,谢 谢!谢谢!”这让他很不高兴,说钱钟书伉俪不近人情。当然,更多的时候,这 种拒绝别人的“苦差事”,还是由杨绛来做,她因此也自嘲是钱钟书的“拦路 虎”。 在她自己,低调是自然而然的事。对待自己的作品,她也是如此。有一年,她的 新著出版,出版社有意请她“出山”,召开作品研讨会。杨绛坦陈:“我把稿子 交出去了,剩下怎么卖书的事情,就不是我该管的了。而且我只是一滴清水,不 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所以开不开研讨会——其实应该叫做检讨会,也不是我 的事情。读过我书的人都可以提意见的。”她谢绝出席研讨会。 事实上,杨绛的低调,也隐含了她独特的人生智慧。杨绛深知,上苍不会让所有 幸福集中到某一个人身上,要学会享受做一滴清水的快乐。 而今,自称已经走到了人生边缘的杨绛,愈加通透。她说:“年轻时曾和费孝通 讨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懂,有一天忽然明白了,时间跑,地球在转,即使同 样的地点也没有一天是完全相同的。现在我也这样,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 (摘自《深圳特区报》)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上世纪 40 年代,杨绛创作的《称心如意》等剧本的艺术成就和钱钟书先生的 《围 城》相比,还是要略逊一筹的
B.杨绛凭借着非凡的毅力和聪颖,历经20年翻译并最终出版了《堂·吉诃德》 这一外国鸿篇巨制,其面对磨难的隐忍与顽强,令人敬佩 C.文中划线句表面上是以“居所”为陈述主体,实则是点明了居所的主人孤傲 没有朋友却拥有着极高的文学成就和地位。 D.钱、杨二老设立的奖学金“不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和数额的巨大等,无不体 现出其淡泊的人生追求和充满大爱的人生境界。 E.本文通过对杨绛先生的治学、为人、处世等经历片段的记述,展现出了老一 辈大师级学者们自强求索、勤勉钻研且低调淡泊的共同精神面貌。 2、请简要概括杨绛才华横溢的具体体现。(6分) 3、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杨绛先生体现出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美好品质。(6 分) 4、杨绛的低调,的确隐含了她独特的人生智慧,彰显着她所秉承的人生哲学, 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社会现实,谈谈你对这种“智慧”或“哲学”的理解。(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漫溯(suo) 百舸(ge) 彳亍(chu) 挥斥方遒(qi) B.谤讥(bang)寥廓(liao)胆怯(qie) 浪遏飞舟(e) C.缒(zhui) 长篙(hao)忸怩(ni)不安有恃无恐(shi) D.青荇(xing)挟持(xie)颓圮(pi) 怒发冲冠(guan) 1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张老师一生在幼儿园默默地耕耘,为祖国培养了无数个风华正茂的儿童。 B.“两会”召开后,全国上下激浊扬清,形成了弘扬正气的政治局面。 C.他虽然在监狱里度过了三年的峥嵘岁月,但出狱后仍然恶习不改,继续作恶乡 里 D.王旭请我们吃一顿饭就花去1000元,真可谓大方之家呀 1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 整体形象,而且也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B.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员素质的高低,都是新浦新区经济 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C.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遵义市各类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提 供了良好的条件 D.与打电话相比,使用短信可以避免因措词不当带来的尴尬,也不必因害怕失态 而刻意控制情绪,因而沟通起来更加轻松随意。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分)) 。社会上出现的新事物总会及时地反映在年画里。形式上 到清末在上海、天津等城市中兴起了用石印及胶版印刷的年画;内容上,有的反 映 早期京文化,表现甲午战争、鸦片战争的场景,还有的表现的是上海的高楼、天
B.杨绛凭借着非凡的毅力和聪颖,历经 20 年翻译并最终出版了《堂·吉诃德》 这一外国鸿篇巨制,其面对磨难的隐忍与顽强,令人敬佩。 C.文中划线句表面上是以“居所”为陈述主体,实则是点明了居所的主人孤傲 没有朋友却拥有着极高的文学成就和地位。 D.钱、杨二老设立的奖学金“不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和数额的巨大等,无不体 现出其淡泊的人生追求和充满大爱的人生境界。 E.本文通过对杨绛先生的治学、为人、处世等经历片段的记述,展现出了老一 辈大师级学者们自强求索、勤勉钻研且低调淡泊的共同精神面貌。 2、请简要概括杨绛才华横溢的具体体现。(6 分) 3、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杨绛先生体现出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美好品质。(6 分) 4、杨绛的低调,的确隐含了她独特的人生智慧,彰显着她所秉承的人生哲学, 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社会现实,谈谈你对这种“智慧”或“哲学”的理解。(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漫溯(suò) 百舸(gě) 彳亍(chú) 挥斥方遒(qiú) B.谤讥(bàng) 寥廓(liáo) 胆怯(qiè) 浪遏飞舟(è) C.缒(zhuì) 长篙(hāo) 忸怩(nǐ)不安 有恃无恐(shì) D.青荇(xíng) 挟持(xié) 颓圮(pí) 怒发冲冠(guān) 1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 分) A.张老师一生在幼儿园默默地耕耘,为祖国培养了无数个风华正茂的儿童。 B.“两会”召开后,全国上下激浊扬清,形成了弘扬正气的政治局面。 C.他虽然在监狱里度过了三年的峥嵘岁月,但出狱后仍然恶习不改,继续作恶乡 里。 D.王旭请我们吃一顿饭就花去 1000 元,真可谓大方之家呀。 1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 分) A.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 整体形象,而且也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B.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员素质的高低,都是新浦新区经济 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C.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遵义市各类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提 供了良好的条件。 D.与打电话相比,使用短信可以避免因措词不当带来的尴尬,也不必因害怕失态 而刻意控制情绪,因而沟通起来更加轻松随意。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_______。社会上出现的新事物总会及时地反映在年画里。形式上,_______, 到清末在上海、天津等城市中兴起了用石印及胶版印刷的年画;内容上,有的反 映 早期京文化,表现甲午战争、鸦片战争的场景,还有的表现的是上海的高楼、天 津
的马路..年画总是在不断创新中努力发展着。可以说, 。刻在年画 中的 是历史,是文化 ①年画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活化石” ②年画,从来都不是固步自封的 ③还是一种创新的民族精神 ④从隋唐时与木版印刷的完美结合衍生出了木板年画 A.②④①③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②④③① 17、请补写出空缺处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 格统一。(4分) 遵义四中迎来了她的百年诞辰。一百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 百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 六、写作(60分)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铅笔即将被装箱运走,制造者很不放心,把它带到一旁跟它说:“在进 入这个世界之前,我有5句话必须要告诉你,如果你能记住这些话,就会成为最 好的铅笔 你将来能做很多大事,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不能盲目自由,你要允 许自己被一只手握住 你可能经常会感到刀削般的疼痛,但这些痛苦都是必须的,它会使你成 为一只更好的铅笔; 不要过于固执,要勇于承认你所犯的任何错误,并勇于改正它 不管穿上什么样外衣,你都要清楚一点,你最重要的部分总是在里面 在你走过的任何地方,都必须要留下痕迹,尽管在留下痕迹的时候要消 耗你的生命,但这正是你的价值所在。 读完上述材料,你想到了什么?有何启发?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自拟标题,明确文体(诗歌除外);③ 不得脱离材料的含意;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答案C。试题分析:原文无一个腺窝对应一个小孔的信息。考点:理解文中 重要概念的含义。属于无中生有或者说以偏概全 2、答案B。试题分析:能刺激蘑菇生长的是“链霉素”,而不是“活细菌 属于偷换概念。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答案B。试题分析:B对文章重要信息的理解。考点: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 级为分析综合C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诚:果真
的马路......年画总是在不断创新中努力发展着。可以说,_______。刻在年画 中的, 是历史,是文化,______。 ①年画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活化石” ②年画,从来都不是固步自封的 ③还是一种创新的民族精神 ④从隋唐时与木版印刷的完美结合衍生出了木板年画 A.②④①③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②④③① 17、请补写出空缺处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 格统一。(4 分) 遵义四中迎来了她的百年诞辰。一百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 一百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 _____ ___ ,_____ ____。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60 分) 铅笔即将被装箱运走,制造者很不放心,把它带到一旁跟它说:“在进 入这个世界之前,我有 5 句话必须要告诉你,如果你能记住这些话,就会成为最 好的铅笔。” 你将来能做很多大事,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不能盲目自由,你要允 许自己被一只手握住; 你可能经常会感到刀削般的疼痛,但这些痛苦都是必须的,它会使你成 为一只更好的铅笔; 不要过于固执,要勇于承认你所犯的任何错误,并勇于改正它; 不管穿上什么样外衣,你都要清楚一点,你最重要的部分总是在里面; 在你走过的任何地方,都必须要留下痕迹,尽管在留下痕迹的时候要消 耗你的生命,但这正是你的价值所在。 读完上述材料,你想到了什么?有何启发?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自拟标题,明确文体(诗歌除外);③ 不得脱离材料的含意;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1、答案 C。试题分析:原文无一个腺窝对应一个小孔的信息。考点:理解文中 重要概念的含义。属于无中生有或者说以偏概全。 2、答案 B。试题分析:能刺激蘑菇生长的是“链霉素”,而不是“活细菌”。 属于偷换概念。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答案 B。试题分析:B 对文章重要信息的理解。考点: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 级为分析综合 C。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4.C 诚:果真
5.A 6.C推辞原因是“良未尝有战斗功”,并不是无功 7.(1)陛下采纳臣的计策,幸而有时还能有成效,臣希望把留地封给我就足够了 不敢接受三万户。(“幸”、“时”、“封”、“当”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现在(我)凭三寸舌头(或口才)做皇上的军师,封邑万户,位居列侯,这是 平民(老百姓)最大的荣誉,对我已经足够了。(“以”,“布衣”“极”各 1分,句意通顺2分) 附译文: 张良字子房,他的祖先是韩人。张良当时年轻,没有在韩国做官。韩国灭 亡后,张良家有三百家奴,弟弟死了都没有发丧,而以全部的财产寻求刺客刺杀秦 王,替韩报仇,因为他的父祖做过五代韩相。 张良曾学礼于淮阳,在东面见到仓海君,发现一个大力士,做了重一百二 十斤的铁锤。秦始皇帝东游,到达博浪沙的时候,张良和刺客一起埋伏刺杀秦皇帝 错误地击中副车。秦始皇帝非常生气,在天下大规模进行搜索,急于找到贼人。张 良于是改换名姓,逃跑躲避在下邳。 项伯曾经杀人,躲避在张良那里。十年后,陈涉等起义,张良也聚集一百多 年轻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张良想去跟随他,走在路上碰到沛公。沛公正 带领几千人攻占下邳,便跟随了沛公。沛公让张良做了厩将。 沛公到达秦国,宫室有数以千计的帷帐、狗马、珍宝、妇女,他想留下住 在那里。樊哙劝谏,沛公没有听他的。张良说:“因为秦国无道,所以沛公能到这 里。为天下除去祸害,现在应该以勤俭朴素来显示本色。现在刚入秦,就想着安于 享乐,这就是所说的‘助桀为虐’。希望沛公听从樊哙的话。”沛公就又回去驻 扎在霸上。 项羽到达鸿门,要攻打沛公,项伯夜里跑到沛公军中,偷偷地见张良,想和 他一起逃离。张良说:"臣答应韩王护送沛公,现在事情紧急,逃跑是不义的。 便把这事告诉了沛公。沛公很惊讶,说:"现在怎么办?″张良说:″沛公想要真的 背叛项王吗?″沛公说:"有个小人对我说把持关口不让诸侯进来,并且可以在秦地 称王,便听了他的建议。″张良说:"沛公觉得自己能打败项王吗?″沛公沉默,说: 现在该怎么办?″张良就此请项伯来见沛公。沛公和项伯一起喝酒,为项伯祝寿, 结为亲家,让项伯向项羽详细说明沛公不敢背叛项王,把住关口的原因是提防别 的强盗。这样后来项羽才作罢,此事在《项羽传》中 汉六年,封有功之臣。高帝说:"子房的功劳是运筹帷幄,决定千里之外的 胜利,自己在齐挑选三万户。"张良没有过战功,于是对高帝说:"开始臣是在下 邳起家,和皇上在留相会,这是上天把臣托付给陛下。陛下采纳臣的计策,幸而有 时还能有成效,臣希望把留封给我就够了,不敢接受三万户。"就封张良做了留侯, 是和萧何等一起受的封。 张良跟随皇上攻打代,出奇计攻下马邑,劝皇上立萧何为相国,和皇上很 自然地谈论天下很多事。张良说:"家族里世世代代做韩相,等到韩亡,不吝惜万 金财产,替韩向强秦报仇,震惊天下。现在凭三寸舌头做皇上的军师,封邑万户, 位居列侯,这是平民最大的荣誉,对我已经足够了。想放弃人间的事情,跟赤松子 出游。″于是学习道家的学说,想修炼成仙。高帝去世,吕后认为张良是有德之人, 便强迫他进食,说:"人生一世,像白驹过隙,为何使自己这样受苦!"张良没有办法, 勉强进食。六年以后死。谥号文成侯。到张良死后,儿子张不疑继承侯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5.A 6.C 推辞原因是“良未尝有战斗功”,并不是无功。 7.(1)陛下采纳臣的计策,幸而有时还能有成效,臣希望把留地封给我就足够了, 不敢接受三万户。(“幸”、“时”、“封”、 “当”各 1 分,句意通顺 1 分) (2)现在(我)凭三寸舌头(或口才)做皇上的军师,封邑万户,位居列侯,这是 平民(老百姓)最大的荣誉,对我已经足够了。( “以”,“ 布衣” “极”各 1 分,句意通顺 2 分) 附译文: 张良字子房,他的祖先是韩人。张良当时年轻,没有在韩国做官。韩国灭 亡后,张良家有三百家奴,弟弟死了都没有发丧,而以全部的财产寻求刺客刺杀秦 王,替韩报仇,因为他的父祖做过五代韩相。 张良曾学礼于淮阳,在东面见到仓海君,发现一个大力士,做了重一百二 十斤的铁锤。秦始皇帝东游,到达博浪沙的时候,张良和刺客一起埋伏刺杀秦皇帝, 错误地击中副车。秦始皇帝非常生气,在天下大规模进行搜索,急于找到贼人。张 良于是改换名姓,逃跑躲避在下邳。 项伯曾经杀人,躲避在张良那里。十年后,陈涉等起义,张良也聚集一百多 年轻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张良想去跟随他,走在路上碰到沛公。沛公正 带领几千人攻占下邳,便跟随了沛公。沛公让张良做了厩将。 沛公到达秦国,宫室有数以千计的帷帐、狗马、珍宝、妇女,他想留下住 在那里。樊哙劝谏,沛公没有听他的。张良说:“因为秦国无道,所以沛公能到这 里。为天下除去祸害,现在应该以勤俭朴素来显示本色。现在刚入秦,就想着安于 享乐,这就是所说的‘助桀为虐’。希望沛公听从樊哙的话。”沛公就又回去驻 扎在霸上。 项羽到达鸿门,要攻打沛公,项伯夜里跑到沛公军中,偷偷地见张良,想和 他一起逃离。张良说:"臣答应韩王护送沛公,现在事情紧急,逃跑是不义的。" 便把这事告诉了沛公。沛公很惊讶,说:"现在怎么办?"张良说:"沛公想要真的 背叛项王吗?"沛公说:"有个小人对我说把持关口不让诸侯进来,并且可以在秦地 称王,便听了他的建议。"张良说:"沛公觉得自己能打败项王吗?"沛公沉默,说: "现在该怎么办?"张良就此请项伯来见沛公。沛公和项伯一起喝酒,为项伯祝寿, 结为亲家,让项伯向项羽详细说明沛公不敢背叛项王,把住关口的原因是提防别 的强盗。这样后来项羽才作罢,此事在《项羽传》中。 汉六年,封有功之臣。高帝说:"子房的功劳是运筹帷幄,决定千里之外的 胜利,自己在齐挑选三万户。"张良没有过战功,于是对高帝说:"开始臣是在下 邳起家,和皇上在留相会,这是上天把臣托付给陛下。陛下采纳臣的计策,幸而有 时还能有成效,臣希望把留封给我就够了,不敢接受三万户。"就封张良做了留侯, 是和萧何等一起受的封。 张良跟随皇上攻打代,出奇计攻下马邑,劝皇上立萧何为相国,和皇上很 自然地谈论天下很多事。张良说:"家族里世世代代做韩相,等到韩亡,不吝惜万 金财产,替韩向强秦报仇,震惊天下。现在凭三寸舌头做皇上的军师,封邑万户, 位居列侯,这是平民最大的荣誉,对我已经足够了。想放弃人间的事情,跟赤松子 出游。"于是学习道家的学说,想修炼成仙。高帝去世,吕后认为张良是有德之人, 便强迫他进食,说:"人生一世,像白驹过隙,为何使自己这样受苦!"张良没有办法, 勉强进食。六年以后死。谥号文成侯。到张良死后, 儿子张不疑继承侯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8、答案:修辞手法: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 对“空啼”。(5分) 9、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 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 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之静,并透露出一丝 伤春、凄凉之情。(6分) (一)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0、(1)万类霜天竞自由 (2)直挂云帆济沧海 (3)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4)我轻轻的招手 (5)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6) 沉舟侧畔千帆过 (7)其意常在沛公也 (8)大行不顾细谨 (9) 濯清涟而不妖 (10)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1)(5分)D、B、E(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 分) A项原文“直到钱钟书写出《围城》,这一局面才得到根本改观”中是说杨绛当 时在文坛名噪一时的局面得到改观,理解错误。C项“孤傲没有朋友”错误。E 项“共同”在文中没有体现 (2)(6分)①早年涉足剧本时,成就远远超过、高于钱钟书先生,乃至于人 们是以“杨绛的丈夫”来称呼钱钟书的。②通晓英、法两国语言的杨绛,从零 开始,自学西班牙语,锲而不舍地完成了巨著《堂?吉诃德》的翻译工作,并因 此受到西班牙国王的嘉奖。③她一直坚持着文学创作,直至96岁髙龄还出版了 《走到人生边上》,部部作品广受读者喜爱 (3)(6分)杨绛先生富有“老派”中国知识分子的学术精神和魅力,具体 表现在: ①钻研学问,刚强不屈,才华横溢,成就非凡。 ③生活节俭、崇尚简单,却热心公益、奖掖后学 ③一生淡泊名利、低调处世,不善也不喜交际应酬,她就想安安静静写作,平平 淡淡度日。 (4)(8分)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不刻意去恪守低调的原则,而是超越了世俗意义上的清高。摆脱不必要的名利层 面的干扰和羁绊,追求真正的精神的奢华和灵魂的丰富,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品味。 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大 胜利。这边是她的人生哲学 同时这些智慧也是当下民众应去反思、参照、学习的内容。对于当下在浮躁而喧 嚣的世界中前行的知识分子独具意义,起码可以使他们理解自己、理解他人,从 而创作更优秀更有价值的文艺作品 (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 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五语言表达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8、 答案: 修辞手法: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 对“空啼”。(5 分) 9、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 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 景交融。诗中“花自落”、 “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之静,并透露出一丝 伤春、凄凉之情。(6 分) (一)名篇名句默写(10 分) 10、(1)万类霜天竞自由 (2)直挂云帆济沧海 (3)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4)我轻轻的招手 (5)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6) 沉舟侧畔千帆过 (7)其意常在沛公也 (8)大行不顾细谨 (9) 濯清涟而不妖 (10)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1)(5 分)D、B、E(答 D 给 3 分,答 B 给 2 分,答 E 给 1 分,答 A、C 不给 分)。 A 项原文“直到钱钟书写出《围城》,这一局面才得到根本改观”中是说杨绛当 时在文坛名噪一时的局面得到改观,理解错误。C 项“孤傲没有朋友”错误。E 项“共同”在文中没有体现。 (2)(6 分)①早年涉足剧本时,成就远远超过、高于钱钟书先生,乃至于人 们是以“杨绛的丈夫”来称呼钱钟书的。 ②通晓英、法两国语言的杨绛,从零 开始,自学西班牙语,锲而不舍地完成了巨著《堂?吉诃德》的翻译工作,并因 此受到西班牙国王的嘉奖。 ③她一直坚持着文学创作,直至 96 岁高龄还出版了 《走到人生边上》,部部作品广受读者喜爱。 (3)(6 分)杨绛先生富有“老派”中国知识分子的学术精神和魅力,具体 表现在: ①钻研学问,刚强不屈,才华横溢,成就非凡。 ③ 生活节俭、崇尚简单,却热心公益、奖掖后学。 ③一生淡泊名利、低调处世,不善也不喜交际应酬,她就想安安静静写作,平平 淡淡度日。 (4)(8 分)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不刻意去恪守低调的原则,而是超越了世俗意义上的清高。摆脱不必要的名利层 面的干扰和羁绊,追求真正的精神的奢华和灵魂的丰富,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品味。 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大 胜利。这边是她的人生哲学。 同时这些智慧也是当下民众应去反思、参照、学习的内容。对于当下在浮躁而喧 嚣的世界中前行的知识分子独具意义,起码可以使他们理解自己、理解他人,从 而创作更优秀更有价值的文艺作品。 (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 2 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 6 分。) 五语言表达
13、B(A.“溯”读s,“亍”读ch;C.“怩”读n,“篙”读go;D.“荇” 读xing,“圮”读pi。) 14、B(A“风华正茂”形容青春焕发,才华横溢,不能形容幼儿园的小孩;B“激 浊扬清”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抨击坏人坏事,奖励好人好事。C“峥嵘 岁月”指不平凡的日子,褒义词;D“大方之家”:指专家、学者、内行人。应 改为“慷慨大方”。) 15、D(A、语序不当,“不仅”调至“诚信”后;B、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C、 成分残缺,去掉“由于”) 16、A解析:材料一共5句话,第1、2句为总说,故第一空选②项;第二处选 ④项,以照应其后的“到清末”一词,④项“木版”亦与“石印及 胶版印刷”相呼应;第三处选①项,以对前文进行总结;第四处选 ③项,与前文的“是历史,是文化”形成对比 17、答案:一百年像一首歌曲,有低音也有高音
13、B(A.“溯”读 sù, “亍”读 chù;C.“怩”读 ní,“篙”读 gāo;D.“荇” 读 xìng,“圮”读 pǐ。) 14、B(A“风华正茂”形容青春焕发,才华横溢,不能形容幼儿园的小孩;B “激 浊扬清”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抨击坏人坏事,奖励好人好事。C“峥嵘 岁月”指不平凡的日子,褒义词;D“大方之家”:指专家、学者、内行人。应 改为“慷慨大方”。) 15、D(A、语序不当,“不仅”调至“诚信”后;B、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C、 成分残缺,去掉“由于”) 16、A 解析:材料一共 5 句话,第 1、2 句为总说,故第一空选②项;第二处选 ④项,以照应其后的“到清末”一词,④项“木版”亦与“石印及 胶版印刷”相呼应;第三处选①项,以对前文进行总结;第四处选 ③项,与前文的“是历史,是文化”形成对比。 17、答案:一百年像一首歌曲,有低音也有高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