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第六节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教学课时:6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班杜拉的生平以及他的贡献 (2)掌握班杜拉对行为习得过程的叙述,以及他所进行的 实验和研究等 (3)掌握社会学习理论的一般原理以及班杜拉的学习理论 教学难点:(1)掌握班杜拉对行为习得过程的叙述,以及他所进行的 实验和研究等 (2)掌握社会学习理论的一般原理以及班杜拉的学习理论 教学重点:(1)掌握班杜拉对行为习得过程的叙述,以及他所进行的 实验和研究等
• 教学课时: 6课时 • 教学目标: (1)了解班杜拉的生平以及他的贡献 • (2)掌握班杜拉对行为习得过程的叙述,以及他所进行的 实验和研究等 • (3)掌握社会学习理论的一般原理以及班杜拉的学习理论 • 教学难点: (1)掌握班杜拉对行为习得过程的叙述,以及他所进行的 实验和研究等 • (2)掌握社会学习理论的一般原理以及班杜拉的学习理论 • 教学重点: (1)掌握班杜拉对行为习得过程的叙述,以及他所进行的 实验和研究等
一、班杜拉的生平及著作 二、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习得过程 三、社会学习理论的实验研究 四、社会学习的一般原理 五、对班杜拉学习理论的评价
一、班杜拉的生平及著作 二、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习得过程 三、社会学习理论的实验研究 四、社会学习的一般原理 五、对班杜拉学习理论的评价
、班杜拉的生平及著作 班杜拉是美国著名学习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社会 学习理论的创立者。班杜拉于1977年出版了《社会学习理论》一书, 该书总结了他的研究成果,系统地介绍了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学习理论的形成过程。 担任过1976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一、班杜拉的生平及著作 班杜拉是美国著名学习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社会 学习理论的创立者。班杜拉于1977年出版了《社会学习理论》一书, 该书总结了他的研究成果,系统地介绍了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学习理论的形成过程。 担任过1976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二、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习得过程 班杜拉所关心的是行为习得的两种不同的过程: 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 这种行为的习得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 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例如,桑代克的尝试错误 学习、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式学习和传统行为主义的刺激 与反应的联结式学习均属于这一类。 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 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 间接经验的学习。班杜拉所关心并研究的是后一种行为的 习得过程。具体如下:
二、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习得过程 • 班杜拉所关心的是行为习得的两种不同的过程: • 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 这种行为的习得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 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例如,桑代克的尝试错误 学习、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式学习和传统行为主义的刺激 与反应的联结式学习均属于这一类。 • 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 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 间接经验的学习。班杜拉所关心并研究的是后一种行为的 习得过程。具体如下:
1通过反应结果所进行的学习 班杜拉对直接经验的学习所进行过的研究作出了概括性的总结。他说:“来源于直 接经验的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是通过行为所造成的正负结果来进行的。当人们处理日 常事务时,他们的某些反应被证明是成功的,而其他反应却没有效果或引起惩罚的 结果。通过这种分化的强化过程,反应结果为成功的行为方式受到选择,而无效的 反应方式则被抛弃。”班杜拉还对把直接经验的学习过程描述为机械过程的理论观 点提出了明确的批评。他指出,机械论的观点忽视了人类认知能力在行为习得中的 重要作用。人类在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中有三种反应结果的机能体现着人 类认知能力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1)信息机能的作用 (2)动机机能(或人的预见能力 3)强化机能 班杜拉从信息杋能、动杋机能和强化机能等三个方面的具体分析,明确地阐述 了认知在直接经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有力地批判了对直接经验学习的机械论 的解释。由此可见,班杜拉特别强调认知过程在直接经验的学习或行为习得中的作 用
1.通过反应结果所进行的学习 班杜拉对直接经验的学习所进行过的研究作出了概括性的总结。他说:“来源于直 接经验的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是通过行为所造成的正负结果来进行的。当人们处理日 常事务时,他们的某些反应被证明是成功的,而其他反应却没有效果或引起惩罚的 结果。通过这种分化的强化过程,反应结果为成功的行为方式受到选择,而无效的 反应方式则被抛弃。”班杜拉还对把直接经验的学习过程描述为机械过程的理论观 点提出了明确的批评。他指出,机械论的观点忽视了人类认知能力在行为习得中的 重要作用。人类在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中有三种反应结果的机能体现着人 类认知能力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1)信息机能的作用 (2)动机机能(或人的预见能力) (3)强化机能 班杜拉从信息机能、动机机能和强化机能等三个方面的具体分析,明确地阐述 了认知在直接经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有力地批判了对直接经验学习的机械论 的解释。由此可见,班杜拉特别强调认知过程在直接经验的学习或行为习得中的作 用
2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观察学习 班杜拉认为,那种通过自己的行为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将是非常 吃力的。而人类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或示范者)的观察而习得的。 这种学习就是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观察学习乃是人类获得大量行为反应 的主要形式。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所阐述的就是这种学习。他认为观察 学习主要是靠榜样的影响,并通过它们的信息机能来引起学习。在观察学 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 观察学习的全过程由下列四个子过程构成 (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 (3)运动再生过程; (4)动机过程。 班杜拉将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域或四个子过程)概括为下面的框图,从框图 中可以看到影响每个子过程的各种因素
2.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观察学习 班杜拉认为,那种通过自己的行为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将是非常 吃力的。而人类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或示范者)的观察而习得的。 这种学习就是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观察学习乃是人类获得大量行为反应 的主要形式。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所阐述的就是这种学习。他认为观察 学习主要是靠榜样的影响,并通过它们的信息机能来引起学习。在观察学 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 观察学习的全过程由下列四个子过程构成: (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 (3)运动再生过程; (4)动机过程。 班杜拉将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或四个子过程)概括为下面 的框图,从框图 中可以看到影响每个子过程的各种因素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复现过程动机过程 示范刺激 符号编码体力 外部强化 特色 认知组织局部反应地可利替代性强化 情感诱发力符号复述用性 自我强化 复杂性动作练习复现的自我观察 示优势 准确反馈 范 事H功能性价值 件视察者 匹配作业 的特征 感觉能力二 唤起水平 知觉定势 过去的强化 观察学习过程框图
、社会学习理论的实验研究 班杜拉认为,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他们通常是 用物理的方法来进行动物实验,以此来构建他们的理论体系。他们观察 动物是如何走迷宫或逃出迷宫的,这对于研究作为社会一员的人的行为 来说,没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班杜拉强调要以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而 不是从动物那里获得第一手材料。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 的,所以他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事实上,人们在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到很多行为。 在班杜拉看来,任何一种合适的学习理论,都要回答这样的问题: 个体是怎样在社会情境中习得一种新的反应的?行为主义者,如赫尔与斯 金纳认为,是由于个体在做出反应时得到了奖励。尽管证据表明,通过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塑造程序,可以形成各种社会行为,但研究也表明, 个体也可以只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习得新的反应。用班杜拉的术语 来说,这些他人即榜样( models),通过这种观察而习得反应,即称为榜 样作用( modeling)
三、社会学习理论的实验研究 班杜拉认为,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他们通常是 用物理的方法来进行动物实验,以此来构建他们的理论体系。他们观察 动物是如何走迷宫或逃出迷宫的,这对于研究作为社会一员的人的行为 来说,没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班杜拉强调要以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而 不是从动物那里获得第一手材料。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 的,所以他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事实上,人们在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到很多行为。 在班杜拉看来,任何一种合适的学习理论,都要回答这样的问题: 个体是怎样在社会情境中习得一种新的反应的?行为主义者,如赫尔与斯 金纳认为,是由于个体在做出反应时得到了奖励。尽管证据表明,通过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塑造程序,可以形成各种社会行为,但研究也表明, 个体也可以只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习得新的反应。用班杜拉的术语 来说,这些他人即榜样(models),通过这种观察而习得反应,即称为榜 样作用(modeling)
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这类观察学习的现 象 第一,他们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 第二,他们无法解释一个榜样的身上可以获得完整的行为模式; 第三,他们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些行为模式可以在没有强化的在情况下获 得: 第四,他们不能解释为什么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已获得的行为可能 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 所以,倘若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 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 Bandura,1969)
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这类观察学习的现 象。 第一,他们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 第二,他们无法解释一个榜样的身上可以获得完整的行为模式; 第三,他们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些行为模式可以在没有强化的在情况下获 得; 第四,他们不能解释为什么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已获得的行为可能 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 所以,倘若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 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Bandura,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