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ZHONGHUA RENMIN GONGHEGUO NONGYEBU GONGBAO 2018年第1期(总第172期) 目录 领导讲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 韩长赋部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4 农业部办公厅主办 通知决定 农业部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农业常务副编辛 技术推广服务的意见17 关于启动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开展农业公报至 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工作的通知19 主 任翟翠霞 主任杨启荣 农业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2017年度全国 “平安农机”示范市、县和农机安全监理示范岗位标兵 名单的通知23 农业部关于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24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直属单位建设项目监管的意见27 农业部关于2016-2017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的表彰决 农业部关于公布2017年度渔业文明执法窗口单位 的通知32 农业部关于通报表扬“亮剑2017”系列渔政专项执法行动工作 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的通知32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饲料散装散运工作的意见33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做好畜牧业发展和畜禽粪污治理工作的 通知35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7年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名单的通 知/36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全国第二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 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的通知/3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ZHONGHUA RENMIN GONGHEGUO NONGYEBU GONGBAO 2018年第1期(总第172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 农业部办公厅主办 主 编 陈邦勋 常务副主编 辛 燕 公 报 室 主 任 翟翠霞 副 主 任 杨启荣 目录 领导讲话 韩长赋部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 通知决定 农业部 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农业 技术推广服务的意见 /17 关于启动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开展农业 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工作的通知 /19 农业部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2017年度全国 “平安农机”示范市、县和农机安全监理示范岗位标兵 名单的通知 /23 农业部关于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 /24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直属单位建设项目监管的意见 /27 农业部关于2016—2017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的表彰决 定 /30 农业部关于公布2017年度渔业文明执法窗口单位 的通知 /32 农业部关于通报表扬“亮剑2017”系列渔政专项执法行动工作 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的通知 /32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饲料散装散运工作的意见 /33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做好畜牧业发展和畜禽粪污治理工作的 通知 /35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7年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名单的通 知 /36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全国第二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 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的通知 /37
规章规范 农业部关于印发《贫困农场扶贫开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 通知38 农业部关于印发《海洋渔业资源调查与探捕项目资金管理办 法》的通知40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技术试验示范与服务支持项目资金管 理办法》的通知42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作物病虫鼠害疫情监测与防治经费项目 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45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村能源综合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 通知47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 通知49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组织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资金管 理办法》的通知51 农业部关于印发《耕地质量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印发《物种品种资源保护费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625号 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58 行业规划 编辑 出版 农业部公报室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部直属单位中长期基本条件能力建设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59 农展馆南里11号 邮编100125 行业标准 电话010-591923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622号/60 010-68259537 传真010-65001869 公告通报 电邮nybgb@sina.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613号/61 ISSN672-6065 刊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619号/61 CNI1-5150/D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620号62 印刷北京顶佳世纪印刷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年1月20日 任免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任免人员名单/6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规章规范 农业部关于印发《贫困农场扶贫开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 通知 /38 农业部关于印发《海洋渔业资源调查与探捕项目资金管理办 法》的通知 /40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技术试验示范与服务支持项目资金管 理办法》的通知 /42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作物病虫鼠害疫情监测与防治经费项目 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45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村能源综合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 通知 /47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 通知 /49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组织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资金管 理办法》的通知 /51 农业部关于印发《耕地质量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的通知 /54 农业部关于印发《物种品种资源保护费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的通知 /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2625号 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 /58 行业规划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部直属单位中长期基本条件能力建设 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 /59 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2622号 /60 公告通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2613号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2619号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2620号 /62 任免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任免人员名单 /63 编辑 出版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 农展馆南里11号 邮编 100125 电话 010-59192399 010-68259537 传真 010-65001869 电邮 nybgb@sina.com 刊号 印刷 北京顶佳世纪印刷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18年1月20日 ISSN1672—6065 CN11—5150/D 农业部公报室
GAZETTE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NO. 1,2018(VOL. 172) CONTENTS Speech by the Minister Speech of Minister Han Changfu in the National Rural Work Conference /4 Circulars and Decisions Joint opinions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n facilitating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agricultural esearch institutes to deliver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ervice /17 Circular on launching 1st batch of national pilot demonstration bases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carrying out pioneering work for gree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19 Joint circula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Work Safety on releasing the list of national model cities and counties for farm machinery safe operation and outstanding staff for farm machinery safety supervision in 2017 /23 Guidelines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advancing social veterinary service developme Opinions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strengthening supervision over construction projects of affiliated institutions /27 Decision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conferring Shennong China Agricultural S&T Award in 2016-2017 Circula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announcing model fishery law enforcement teams with outstanding civic virtue in 2017 /32 Circula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delivering notification to honor outstanding institutions and personnel in fishery law Liangjian 2017 /32 Opinions of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advancing feed packaging and transportation in bulk /33 Circular of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coordinating livestock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livestock and poultry idling operation /35 Circular of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releasing the list of national farm machinery demonstration cooperatives Circular of the General Offices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releasing the list of national demonstration counties (cities districts) of whole-process mechanization in main crop production (the second batch) /37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Circula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pr and distributing the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for Fund Management of special Circula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printing and distributing the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for Fund Management of Marine Fisheries Resources Survey and Exploration Prc Circula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printing and distributing the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for Fund Management of Agro- technology Testing, Demonstration and Service Support Project /42 Circula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printing and distributing the Administrative Pest and Rodent Monitor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oject /45 Circula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printing and distributing the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for Fund Management of Comprehensive Rural Energy Development Project /47 Circula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printing and distributing the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for Fund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Project /49 Circula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printing and distributing the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for Fund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Innovation and Integrate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roject /51 Circula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printing and distributing the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for Fund Management of Farmland Protection Project Circula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printing and distributing the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for Fund Management of Species Germplasm Conservation Fee Project /56 Announcement No 2625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eed Additive Application Regulations /58 Sectoral planning ircula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printing and distributing the medium and Long-Term Plan for Basic Capacity Building of Affiliated Institutions in 2017-2025 /59 Industrial standards Announcement No 2622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60 Notifications and Announcements Announcement No 2613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61 Announcement No. 2619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nouncement No. 2620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62 Announcement of appointments and removals List of appointments and removals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63 GAZETTE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3 NO.1,2018(VOL.172) GAZETTE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ONTENTS GAZETTE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peech by the Minister Speech of Minister Han Changfu in the National Rural Work Conference /4 Circulars and Decisions Joint opinions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n facilitating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s to deliver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ervice /17 Circular on launching 1st batch of national pilot demonstration bases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carrying out pioneering work for gree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19 Joint circula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Work Safety on releasing the list of national model cities and counties for farm machinery safe operation and outstanding staff for farm machinery safety supervision in 2017 /23 Guidelines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advancing social veterinary service development /24 Opinions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strengthening supervision over construction projects of affiliated institutions /27 Decision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conferring Shennong China Agricultural S&T Award in 2016-2017 /30 Circula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announcing model fishery law enforcement teams with outstanding civic virtue in 2017 /32 Circula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delivering notification to honor outstanding institutions and personnel in fishery law enforcement campaign "Liangjian 2017" /32 Opinions of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advancing feed packaging and transportation in bulk /33 Circular of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coordinating livestock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livestock and poultry manure handling operation /35 Circular of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releasing the list of national farm machinery demonstration cooperatives in 2017 /36 Circular of the General Offices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releasing the list of national demonstration counties (cities & districts) of whole-process mechanization in main crop production (the second batch) /37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Circula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printing and distributing the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for Fund Management of Spe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ject for Poverty-stricken Farms /38 Circula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printing and distributing the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for Fund Management of Marine Fisheries Resources Survey and Exploration Project /40 Circula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printing and distributing the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for Fund Management of Agrotechnology Testing, Demonstration and Service Support Project /42 Circula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printing and distributing the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for Fund Management of Crop Disease, Pest and Rodent Monitor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oject /45 Circula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printing and distributing the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for Fund Management of Comprehensive Rural Energy Development Project /47 Circula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printing and distributing the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for Fund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Project /49 Circula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printing and distributing the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for Fund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Innovation and Integrate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roject /51 Circula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printing and distributing the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for Fund Management of Farmland Protection Project /54 Circula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printing and distributing the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for Fund Management of Species Germplasm Conservation Fee Project /56 Announcement No.2625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eed Additive Application Regulations /58 Sectoral planning Circula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n printing and distributing the Medium and Long-Term Plan for Basic Capacity Building of Affiliated Institutions in 2017-2025 /59 Industrial standards Announcement No. 2622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60 Notifications and Announcements Announcement No. 2613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61 Announcement No. 2619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61 Announcement No. 2620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62 Announcement of appointments and removals List of appointments and removals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63
领导讲话 韩长赋部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7年12月29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 署要求,总结2017年及过去五年工作,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措施,部署2018年重点工作,努力开创农业 农村经济工作新局面,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昨天,我们列席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重要讲话。这次中央农 村工作会议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多年未有,令人振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政治、战略高度看待 “三农”问题,深刻把握“三农”发展规律,深刻阐述了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大政方针、目标任务,指明 了前进方向和道路。李克强总理的讲话,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了全面部署。大家普遍感到深受教育、深 受鼓舞,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下午,大家还要听取汪洋副总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我们 定要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增强责任感自觉性,深入领会,全面落实。我们的会议,就 是一个动员会、学习会、落实会。 下面,我讲八个方面意见 、关于2017年及过去五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 2017年,各级农业部门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 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扎实推进结构调整、绿色发展、创新驱动、深化改革,稳定粮食生 产,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稳中向好,圆满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总体来讲,可以用“稳、增、优、绿、新”5个 字概括。稳,就是粮食稳产,粮食总产达到12358亿斤,“菜篮子”等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增,就是收入增 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超过13000元,增速继续保持“两个高于”。优,就是结构调优,籽粒玉米 累计调减5000万亩,粮改饲面积超过1300万亩,生猪养殖进一步向玉米主产区聚集,农产品质量和品牌 进一步优化。绿,就是方式转绿,轮作休耕试点面积扩大到1200万亩,化肥农药使用量提前实现零增长, 支持96个县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新,就是动能向新,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65%,农业农 村电子商务发展进入“快车道”,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业农村“双新双创” 迸发新活力 2017年农业农村经济巩固发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好形势。五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坚强领导下,各级农业部门积极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直面问题,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农业农村经济发 展取得重大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是着力巩固和提升产能,粮食生产能力登上新台阶。五年来,我们着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 技”战略,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启动粮食生 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整建制推进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集成推广节本降耗增效新品种 新技术,粮食产量自2013年以来连续5年都在12000亿斤以上,表明我国的粮食产能已稳定登上新台阶。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领导讲话 4 韩长赋部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7年12月29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 署要求,总结2017年及过去五年工作,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措施,部署2018年重点工作,努力开创农业 农村经济工作新局面,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昨天,我们列席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重要讲话。这次中央农 村工作会议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多年未有,令人振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政治、战略高度看待 “三农”问题,深刻把握“三农”发展规律,深刻阐述了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大政方针、目标任务,指明 了前进方向和道路。李克强总理的讲话,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了全面部署。大家普遍感到深受教育、深 受鼓舞,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下午,大家还要听取汪洋副总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我们 一定要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增强责任感自觉性,深入领会,全面落实。我们的会议,就 是一个动员会、学习会、落实会。 下面,我讲八个方面意见。 一、关于2017年及过去五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 2017年,各级农业部门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 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扎实推进结构调整、绿色发展、创新驱动、深化改革,稳定粮食生 产,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稳中向好,圆满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总体来讲,可以用“稳、增、优、绿、新”5个 字概括。稳,就是粮食稳产,粮食总产达到12358亿斤,“菜篮子”等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增,就是收入增 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超过13000元,增速继续保持“两个高于”。优,就是结构调优,籽粒玉米 累计调减5000万亩,粮改饲面积超过1300万亩,生猪养殖进一步向玉米主产区聚集,农产品质量和品牌 进一步优化。绿,就是方式转绿,轮作休耕试点面积扩大到1200万亩,化肥农药使用量提前实现零增长, 支持96个县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新,就是动能向新,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65%,农业农 村电子商务发展进入“快车道”,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业农村“双新双创” 迸发新活力。 2017年农业农村经济巩固发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好形势。五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坚强领导下,各级农业部门积极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直面问题,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农业农村经济发 展取得重大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着力巩固和提升产能,粮食生产能力登上新台阶。五年来,我们着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 技”战略,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启动粮食生 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整建制推进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集成推广节本降耗增效新品种 新技术,粮食产量自2013年以来连续5年都在12000亿斤以上,表明我国的粮食产能已稳定登上新台阶
领导讲话 二是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体系质量得到新提升。五年来,我们坚持市场导向,着力 调整种植、畜牧、渔业结构,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减玉米、增大豆、扩饲 草、调生猪、提牛奶等成效明显。畜禽养殖规模化率提高到56%,创建4020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农产 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2:1,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成为新的增长点。建立并运行国家农产品质 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连续5年稳定在96%以上。生猪屠宰监管职能划归农业部门 后,实现了从养殖到屠宰全链条风险监管。动物疫病净化取得重大成效,全国消灭了马鼻疽,基本消灭马 传贫 是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现代农业建设迈出新步伐。五年来,我们开展主要农作物 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强化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 设,加强土壤、环境监测等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加快发展现代种业,推进种业权益改革。目前,主要 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占比达9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6%,5年提 高近10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5年提高3个百分点。这些指标表明,良种农技农机等 现代生产要素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了由量变积累到质变提升的转变。 四是着力治理农业资源环境突出问题,农业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五年来,我们坚持把绿色发展摆 在突出位置,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坚决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畜禽粪污治理等农业 绿色发展五大行动,扩大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修复面积,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抓好草原生态补 奖政策落实,推进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实施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和渔船“双控”制度。农药、化肥利 用率分别提高3.8和48个百分点,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和农膜回收率均达到60%以上, 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5.3%,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3万余艘、“绝户网”90多万顶,绿色这个农业 本色正在变得更加清亮。 五是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五年来,中央先后出台了适度规模经营、承包地“三 权”分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垦改革等重要文件,农村改革的“四梁八柱”基本建立。我们牵头抓 好中央部署的23项涉农改革任务落实。积极推进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已完成确权面积11.3亿亩,占二轮 承包面积的84%。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先后两轮在129个县开展试点。加快构建新型经营体 系,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为贫困地区培育2万多名产业发展带头人。家庭农场 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类新主体超过300万家,新型职业农民超过1400万人。我们抓住机遇、迎难而 上推进农垦改革文件落实,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取得积极进展,一大批农场完成办社会职能剥离。农 村改革试验区工作、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形成了一批可供借鉴的制度性成果。农业对外开放 迈出新步伐,建立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以“一带一路”为重点的农业走出去起航远行,农产品进出口总 额自2014年起稳居世界第 六是着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民收人实现新提升。五年来,我们在巩固传统增收渠道基础上,积极 培育新的增长点。大力推进农村双创,公布了1096个农村双创园区(基地)目录,启动创建41个国家现代 农业产业园,认定62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各类返乡下乡创业人员超过700万。推动完善农民增收扶持政 策体系,改革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建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推动农业保险增加品种、提高标准、扩大 覆盖面,启动大灾保险试点。农业产业扶贫取得明显成效,部里总结了洛川苹果、赣南脐橙、定西马铃薯 等13个优秀范例,各地也总结了一批典型范例,通过现场观摩、技术指导、政策扶持,促进产业发展,带动 脱贫致富。农民收入5年累计增长超过50%,每年迈上一个千元台阶,2016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2.72,比 2012年下降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领导讲话 5 二是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体系质量得到新提升。五年来,我们坚持市场导向,着力 调整种植、畜牧、渔业结构,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减玉米、增大豆、扩饲 草、调生猪、提牛奶等成效明显。畜禽养殖规模化率提高到56%,创建4020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农产 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2︰1,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成为新的增长点。建立并运行国家农产品质 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连续5年稳定在96%以上。生猪屠宰监管职能划归农业部门 后,实现了从养殖到屠宰全链条风险监管。动物疫病净化取得重大成效,全国消灭了马鼻疽,基本消灭马 传贫。 三是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现代农业建设迈出新步伐。五年来,我们开展主要农作物 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强化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 设,加强土壤、环境监测等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加快发展现代种业,推进种业权益改革。目前,主要 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占比达9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6%,5年提 高近10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5年提高3个百分点。这些指标表明,良种农技农机等 现代生产要素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了由量变积累到质变提升的转变。 四是着力治理农业资源环境突出问题,农业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五年来,我们坚持把绿色发展摆 在突出位置,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坚决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畜禽粪污治理等农业 绿色发展五大行动,扩大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修复面积,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抓好草原生态补 奖政策落实,推进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实施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和渔船“双控”制度。农药、化肥利 用率分别提高3.8和4.8个百分点,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和农膜回收率均达到60%以上, 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5.3%,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3万余艘、“绝户网”90多万顶,绿色这个农业 本色正在变得更加清亮。 五是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五年来,中央先后出台了适度规模经营、承包地“三 权”分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垦改革等重要文件,农村改革的“四梁八柱”基本建立。我们牵头抓 好中央部署的23项涉农改革任务落实。积极推进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已完成确权面积11.3亿亩,占二轮 承包面积的84%。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先后两轮在129个县开展试点。加快构建新型经营体 系,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为贫困地区培育2万多名产业发展带头人。家庭农场、 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类新主体超过300万家,新型职业农民超过1400万人。我们抓住机遇、迎难而 上推进农垦改革文件落实,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取得积极进展,一大批农场完成办社会职能剥离。农 村改革试验区工作、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形成了一批可供借鉴的制度性成果。农业对外开放 迈出新步伐,建立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以“一带一路”为重点的农业走出去起航远行,农产品进出口总 额自2014年起稳居世界第二。 六是着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民收入实现新提升。五年来,我们在巩固传统增收渠道基础上,积极 培育新的增长点。大力推进农村双创,公布了1096个农村双创园区(基地)目录,启动创建41个国家现代 农业产业园,认定62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各类返乡下乡创业人员超过700万。推动完善农民增收扶持政 策体系,改革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建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推动农业保险增加品种、提高标准、扩大 覆盖面,启动大灾保险试点。农业产业扶贫取得明显成效,部里总结了洛川苹果、赣南脐橙、定西马铃薯 等13个优秀范例,各地也总结了一批典型范例,通过现场观摩、技术指导、政策扶持,促进产业发展,带动 脱贫致富。农民收入5年累计增长超过50%,每年迈上一个千元台阶,2016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2.72,比 2012年下降0.16
领导讲话 五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就是历史性的,粮食等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现代化水平、 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变革是深层次的,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农产品供求关系、 工农城乡关系等发生深刻变化,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这些成就和变革,标志着我国农业农村经 济发展站上了新台阶,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程。这些成绩的取得,最根本的是 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各级农 业部门尽职尽责、探索创新,积累了新的宝贵经验,主要是: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谋划工作,坚决 守好农业农村这一头;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统筹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把科技创新 作为重要支撑,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创新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着力抓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 落地;坚持以试点试验为抓手,先行先试带动面上工作。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 展的一些老问题还未根本解决,一些新问题又不断出现,特别是结构性矛盾、生产方式转型滞后等问题 比较突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加以改进。 回顾过去5年,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支持的结 果,是各地区各部门团结带领农民群众锐意进取、奋力拼搏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农业部,向关心支 持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各方面各部门表示衷心感谢!向农业系统干部职工、农业科教工作者、农民群众 致以亲切问候! 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指导新时代农业农村经济工作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重大的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 农”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 特征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 问题。总书记昨天的重要讲话,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是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农业系 统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系统把握、坚决贯彻,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指导 新时代农业农村经济工作。 要贯彻“重中之重”战略定位的要求,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书记指出,“三农”向好,全局主 动;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验;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 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中国要 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 民、不能淡漠农村;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些重要论断强调了“三农”问题的 极端重要性,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重中之重”战略思想,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切实把农业农 村发展摆上优先位置。 要贯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总书记指岀,保障国家粮 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抓农业农村工作,首先要抓好粮食生产;中国人 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里必须主要装中国粮;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 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些重要论断要求我 们从战略高度看待粮食问题,不断巩固提升粮食产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领导讲话 6 五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就是历史性的,粮食等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现代化水平、 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变革是深层次的,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农产品供求关系、 工农城乡关系等发生深刻变化,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这些成就和变革,标志着我国农业农村经 济发展站上了新台阶,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程。这些成绩的取得,最根本的是 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各级农 业部门尽职尽责、探索创新,积累了新的宝贵经验,主要是: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谋划工作,坚决 守好农业农村这一头;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统筹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把科技创新 作为重要支撑,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创新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着力抓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 落地;坚持以试点试验为抓手,先行先试带动面上工作。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 展的一些老问题还未根本解决,一些新问题又不断出现,特别是结构性矛盾、生产方式转型滞后等问题 比较突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加以改进。 回顾过去5年,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支持的结 果,是各地区各部门团结带领农民群众锐意进取、奋力拼搏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农业部,向关心支 持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各方面各部门表示衷心感谢!向农业系统干部职工、农业科教工作者、农民群众 致以亲切问候! 二、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指导新时代农业农村经济工作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重大的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 农”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 特征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 问题。总书记昨天的重要讲话,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是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农业系 统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系统把握、坚决贯彻,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指导 新时代农业农村经济工作。 一要贯彻“重中之重”战略定位的要求,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书记指出,“三农”向好,全局主 动;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验;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 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中国要 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 民、不能淡漠农村;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些重要论断强调了“三农”问题的 极端重要性,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重中之重”战略思想,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切实把农业农 村发展摆上优先位置。 二要贯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总书记指出,保障国家粮 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抓农业农村工作,首先要抓好粮食生产;中国人 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里必须主要装中国粮;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 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些重要论断要求我 们从战略高度看待粮食问题,不断巩固提升粮食产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领导讲话 三要贯彻推进农民增收和精准脱贫的要求,大力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总书记指出,党中央的 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坚持,要是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 检验农村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 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要实现小农 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些重要论断要求我们始终维护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群众 的获得感幸福感,厚植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四要贯彻深化农村改革的要求,努力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小组会 议审议农村改革议题,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新形势下深 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 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 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形成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要有历史耐心,农村改革决不能犯颠 覆性错误。这些重要论断为推进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划出了底线,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 力,不断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五要贯彻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的要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总书记指出,农业的根本岀路在现 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要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加快 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真正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要培育新型农业经 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些重要论断明确了建设现代农 业的方向路径和重点任务,要求我们加快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 化道路 六要贯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不断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总书记指出,新 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 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 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推动质量兴农。这些重要论断指明 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和抓手,要求我们必须大力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提高农业发 展质量效益竞争力 七要贯彻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要求,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 场深刻革命,要推动形成同环境资源承载力相匹配、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这些重要论 断深刻指出了农业绿色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要求我们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决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 战,加快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美丽乡村成为美丽中国的底色 八要贯彻城乡融合发展的要求,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总书记指 出,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 头;要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民建设 幸福家园;要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不要把乡村传统文化都搞丢了;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 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些重要论断阐明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意义、指明了发展方 向、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整体谋划,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从2014年开始,农业部党组每年都组织编印习近平关于农业农村农民工作论述摘编,以多种方式学 习交流,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各级农业部门要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领导讲话 7 三要贯彻推进农民增收和精准脱贫的要求,大力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总书记指出,党中央的 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坚持,要是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 检验农村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 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要实现小农 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些重要论断要求我们始终维护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群众 的获得感幸福感,厚植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四要贯彻深化农村改革的要求,努力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小组会 议审议农村改革议题,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新形势下深 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 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 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形成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要有历史耐心,农村改革决不能犯颠 覆性错误。这些重要论断为推进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划出了底线,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 力,不断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五要贯彻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的要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总书记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现 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要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加快 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真正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要培育新型农业经 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些重要论断明确了建设现代农 业的方向路径和重点任务,要求我们加快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 化道路。 六要贯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不断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总书记指出,新 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 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 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推动质量兴农。这些重要论断指明 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和抓手,要求我们必须大力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提高农业发 展质量效益竞争力。 七要贯彻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要求,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 场深刻革命,要推动形成同环境资源承载力相匹配、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这些重要论 断深刻指出了农业绿色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要求我们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决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 战,加快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美丽乡村成为美丽中国的底色。 八要贯彻城乡融合发展的要求,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总书记指 出,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 一头;要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民建设 幸福家园;要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不要把乡村传统文化都搞丢了;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 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些重要论断阐明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意义、指明了发展方 向、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整体谋划,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从2014年开始,农业部党组每年都组织编印习近平关于农业农村农民工作论述摘编,以多种方式学 习交流,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各级农业部门要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领导讲话 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着力加强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的学习和运用,不断提升新时代“三农”工作水 平 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总抓手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释放出了鲜明的重农强农信 号,社会各界对此反响强烈,农村干部群众欢欣鼓舞。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 了全面部署,我们要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尽职尽责抓落实,不断开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 局面。 一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 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这次中央农 村工作会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总动员,我们要认真领会中央意图,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意识、 机遇意识。我们要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部门肩负重大责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有鲜明的目 标导向,又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表 现,必须解决好。虽然我国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在变小,农民在减少,村庄也在减少,但现实的 国情是,农村还有大约六亿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没有变、农民是最值得关怀的最大群体的 现实没有变、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没有变。如果说在决胜全面小康阶段,我们要消除绝对贫 困;那么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阶段,就要缩小城乡差别。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也很多:农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不平衡,农业的质量发展不充分;农业生产的规模与效益不平衡,农 业的效益实现不充分;农业的生产与生态功能不平衡,农业的生态功能发挥不充分;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利用不平衡,农业国际市场和资源作用发挥不充分;各类经营主体发展不平衡,小农户分享农业现代化 成果不充分。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乡村振兴就不能顺利实现。我们还要看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党的十九大在提岀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鲜明提出“坚持农业农 村优先发展”,这是重大原则,也是重大方针,是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保障。落实农业农村优先 发展,要求在干部配备、资源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等方面作出制度性安排,真正向“三农”倾斜。这 必将有力地促进乡村加快发展。农业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抢抓历史机遇,在城乡融合发展制 度设计、政策创新上想办法、求突破,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争取更大支持,创造更好条件 要科学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描绘了光明前景、指明了 努力方向。实现乡村振兴,要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 党的建设。这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具体体现。相较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20字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总要求,更加注重促进乡村整体发展,是新农村建设 的升级版、宏观版,内涵更丰富了,部署更明确了,要求也更高了,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回应了群众的期待。 产业兴,百业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农业部门推进乡村振兴,要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 在首位,把推进产业兴旺作为工作着力点,做大做强高效绿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休闲农业和乡 村旅游业、乡村服务业、乡土特色产业、乡村信息产业,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要从农业内外、城乡两 头共同发力,探索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的有效政策措施,进一步调动城乡两个 积极性,大力培育乡村生产经营管理人才,激发农村创业创新活力,增强农民就业增收能力,提高农业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领导讲话 8 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着力加强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的学习和运用,不断提升新时代“三农”工作水 平。 三、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总抓手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释放出了鲜明的重农强农信 号,社会各界对此反响强烈,农村干部群众欢欣鼓舞。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 了全面部署,我们要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尽职尽责抓落实,不断开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 局面。 一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 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这次中央农 村工作会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总动员,我们要认真领会中央意图,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意识、 机遇意识。我们要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部门肩负重大责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有鲜明的目 标导向,又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表 现,必须解决好。虽然我国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在变小,农民在减少,村庄也在减少,但现实的 国情是,农村还有大约六亿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没有变、农民是最值得关怀的最大群体的 现实没有变、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没有变。如果说在决胜全面小康阶段,我们要消除绝对贫 困;那么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阶段,就要缩小城乡差别。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也很多:农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不平衡,农业的质量发展不充分;农业生产的规模与效益不平衡,农 业的效益实现不充分;农业的生产与生态功能不平衡,农业的生态功能发挥不充分;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利用不平衡,农业国际市场和资源作用发挥不充分;各类经营主体发展不平衡,小农户分享农业现代化 成果不充分。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乡村振兴就不能顺利实现。我们还要看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党的十九大在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鲜明提出“坚持农业农 村优先发展”,这是重大原则,也是重大方针,是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保障。落实农业农村优先 发展,要求在干部配备、资源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等方面作出制度性安排,真正向“三农”倾斜。这 必将有力地促进乡村加快发展。农业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抢抓历史机遇,在城乡融合发展制 度设计、政策创新上想办法、求突破,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争取更大支持,创造更好条件。 二要科学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描绘了光明前景、指明了 努力方向。实现乡村振兴,要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 党的建设。这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具体体现。相较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20字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总要求,更加注重促进乡村整体发展,是新农村建设 的升级版、宏观版,内涵更丰富了,部署更明确了,要求也更高了,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回应了群众的期待。 产业兴,百业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农业部门推进乡村振兴,要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 在首位,把推进产业兴旺作为工作着力点,做大做强高效绿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休闲农业和乡 村旅游业、乡村服务业、乡土特色产业、乡村信息产业,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要从农业内外、城乡两 头共同发力,探索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的有效政策措施,进一步调动城乡两个 积极性,大力培育乡村生产经营管理人才,激发农村创业创新活力,增强农民就业增收能力,提高农业质
领导讲话 量效益竞争力,为实现乡村繁荣、农民富裕提供物质条件,并在产业发展进程中促进其他方面发展 三要系统谋划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 开局之年,是以农村改革为发端的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 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意义大、任务重、要求高。当前,农业农村经济的基础条件和主 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运行机制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农 业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明年及今后一个 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 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农业产能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保护粮食生产 能力为底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改革创新、科技创新、 工作创新,大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大力发展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大力推 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朝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继续前 落实这一总体思路,关键是实现工作导向的重大转变和工作重心的重大调整。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 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也到了这个阶段,要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 提质导向。农业高质量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产品质量高、品牌响、销路好,产业素质高、国际竞争力强, 经营效益高、农民收入好,发展方式优、生态环境美。这种转变和调整是大势所趋、发展使然。这些年农 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供给保障能力长足进步,使我们有条件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同时,原有的发展 方式已难以为继,拼资源拼消耗的老路走不下去了,倒逼我们必须加快转型升级;人民群众的期待更高, 社会对农业发展有新要求了,老百姓更加关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要求我们不仅要提供优质安全的农 产品,还要提供清新美丽的田园风光、洁净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的思想观念、方 式方法、政策措施、资源配置、绩效评价等都要随之进行调整,唱响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主 旋律,提高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年的全国农业工作会,是 次带有阶段性特征的促进转型升级的会。 四、坚持质量第一,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 当前,农业质量发展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农产品品种丰富,但多而不优。目前,我国农产 品品种齐全、花色繁多,时不分四季、供应不断,地不分南北、想买就有,但同质化严重,分等分级少,个 性化产品缺,质量安全风险隐患仍然存在。其二,农业品牌众多,但杂而不亮。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就 是信誉、就是信用、就是市场号召力,但目前我国农产品大品牌不多,有市场影响力的更少。其三,我国农 业体量很大,但产业大而不强。目前,我国粮肉蛋果菜茶鱼产量都居世界首位,人均占有量很多也位居世 界前列,农牧渔种养加各产业门类齐全,产品产量和产业产值都很庞大。但国际竞争力与农业大国地位 还不相称,粮棉油糖、肉类、奶粉等进口不断增加,农产品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这些冋题表明,提高农业 发展质量是当务之急。我们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坚持抓产业必须抓质量,抓质量必须树品牌,坚定不移 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提高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部里决定将明年确定为“农业 质量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把优质产出来。优质安全的农产品,首先是产出来的,抓手是按标生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领导讲话 9 量效益竞争力,为实现乡村繁荣、农民富裕提供物质条件,并在产业发展进程中促进其他方面发展。 三要系统谋划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 开局之年,是以农村改革为发端的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 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意义大、任务重、要求高。当前,农业农村经济的基础条件和主 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运行机制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农 业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明年及今后一个 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 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农业产能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保护粮食生产 能力为底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改革创新、科技创新、 工作创新,大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大力发展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大力推 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朝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继续前 进。 落实这一总体思路,关键是实现工作导向的重大转变和工作重心的重大调整。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 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也到了这个阶段,要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 提质导向。农业高质量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产品质量高、品牌响、销路好,产业素质高、国际竞争力强, 经营效益高、农民收入好,发展方式优、生态环境美。这种转变和调整是大势所趋、发展使然。这些年农 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供给保障能力长足进步,使我们有条件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同时,原有的发展 方式已难以为继,拼资源拼消耗的老路走不下去了,倒逼我们必须加快转型升级;人民群众的期待更高, 社会对农业发展有新要求了,老百姓更加关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要求我们不仅要提供优质安全的农 产品,还要提供清新美丽的田园风光、洁净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的思想观念、方 式方法、政策措施、资源配置、绩效评价等都要随之进行调整,唱响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主 旋律,提高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年的全国农业工作会,是 一次带有阶段性特征的促进转型升级的会。 四、坚持质量第一,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 当前,农业质量发展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农产品品种丰富,但多而不优。目前,我国农产 品品种齐全、花色繁多,时不分四季、供应不断,地不分南北、想买就有,但同质化严重,分等分级少,个 性化产品缺,质量安全风险隐患仍然存在。其二,农业品牌众多,但杂而不亮。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就 是信誉、就是信用、就是市场号召力,但目前我国农产品大品牌不多,有市场影响力的更少。其三,我国农 业体量很大,但产业大而不强。目前,我国粮肉蛋果菜茶鱼产量都居世界首位,人均占有量很多也位居世 界前列,农牧渔种养加各产业门类齐全,产品产量和产业产值都很庞大。但国际竞争力与农业大国地位 还不相称,粮棉油糖、肉类、奶粉等进口不断增加,农产品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这些问题表明,提高农业 发展质量是当务之急。我们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坚持抓产业必须抓质量,抓质量必须树品牌,坚定不移 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提高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部里决定将明年确定为“农业 质量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把优质产出来。优质安全的农产品,首先是产出来的,抓手是按标生产
领导讲话 要加快标准制修订,明年制修订农药残留标准1000项、兽药残留标准100项、其他行业标准近200项。加强 标准的宣传推广和使用指导,大力宣传农兽药、饲料添加剂、抗生素使用规范,严格落实间隔期休药期规 定,各地要制定相应的生产技术规范,印发明白纸,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从源头上减少非法添加、 滥用乱用现象。加快推进规模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建立生产记录台账,把是否按标生产作为政策支持的 重要条件,通过2-3年努力,大城市郊区、“菜篮子”主产县基本实现按标生产。 二是切实加强执法监管,把安全管出来。我国农业生产主体多、链条长、范围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 管必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要树立“发现问题是业绩,解决问题是政绩”的观念,围绕薄弱环节、重点 领域,用重典、出重拳、求突破。加快推动法律法规制修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生猪屠宰和农作物 病虫害防治条例等制修订,为强化执法监管提供法律依据。严格投人品使用监管,落实新修订的农药管 理条例,推进农药追溯体系建设,高毒农药已禁止使用39种,2年内再禁止使用2种,剩余10种今后5年内 要逐步禁止使用。严格抗生素准入管理,不批准人用重要抗生素作为兽药使用,逐步退出促生长用抗生 素。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加大国家追溯平台推广应用,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农业项目 安排、农产品品牌评定等挂钩,率先将绿色、有机、品牌农产品纳入追溯管理。建立农业生产信用档案, 将新型经营主体全部纳入监管名录,并实行“黑名单”制度,用“二维码”追溯防止品牌假冒,保证优质优 价,保护消费者权益。深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明年再创建200个,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以省(市) 为单位整建制创建。质量安全县要率先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追溯,总结提炼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提 升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建立举报奖励制度,畅通投诉渠道,加强 行业监督自律。 三是实施品牌提升行动,把品牌树起来。今年我们开展了农业品牌推进年活动,推出了一批区域公用 品牌与产品品牌,各方面反响很好。明年要开展中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将品牌建设与“三区三园”建设、 绿色食品等产品认证紧密结合,再遴选推介一批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要强化品牌质量 管控,建立品牌目录制度,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品牌“含金量”。要抓好品牌建设,建立健全激励保护机 制,严厉打击假冒行为,鼓励媒体为优质品牌鼓与呼,为品牌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继续办好农交会、 茶博会、“双新双创”博览会等展会,搞好品牌营销活动。 四是强化现代要素集成运用,让产业强起来。我国农业质量不高、大而不强,最根本的还是产业素质 不高,实现转型升级必须强化现代科技装备支撑。要大力推广运用新技术,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 效重大需求,遴选示范10项前瞻性、引领性技术,组装集成和转化应用100个特色高效品种或技术,推进 农业智能装备示范运用。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全面深化种业权益改革,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以多种 方式参与企业研发,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创新体系,启动粮食和地方特 色优势作物良种联合攻关,加快落实南繁基地规划,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重大专项,全面提升农 作物、畜禽、水产良种质量。提高设施农业发展水平,我国设施农业面积已超过5000万亩,对保障蔬菜等 鲜活农产品供给功不可没。要推动设施装备升级,技术集成创新,优良品种推广,着力解决土地板结、化 肥农药使用量大等突出问题,促进农业优质高效 五、坚持效益优先,促进农业竞争力提升和农民收入增长 产业要强,关键是生产有效益。效益决定收人,效益决定投入,效益决定竞争力。当前,我国农业效 益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是与二三产业比,农业比较效益不高。2016年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领导讲话 10 要加快标准制修订,明年制修订农药残留标准1000项、兽药残留标准100项、其他行业标准近200项。加强 标准的宣传推广和使用指导,大力宣传农兽药、饲料添加剂、抗生素使用规范,严格落实间隔期休药期规 定,各地要制定相应的生产技术规范,印发明白纸,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从源头上减少非法添加、 滥用乱用现象。加快推进规模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建立生产记录台账,把是否按标生产作为政策支持的 重要条件,通过2~3年努力,大城市郊区、“菜篮子”主产县基本实现按标生产。 二是切实加强执法监管,把安全管出来。我国农业生产主体多、链条长、范围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 管必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要树立“发现问题是业绩,解决问题是政绩”的观念,围绕薄弱环节、重点 领域,用重典、出重拳、求突破。加快推动法律法规制修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生猪屠宰和农作物 病虫害防治条例等制修订,为强化执法监管提供法律依据。严格投入品使用监管,落实新修订的农药管 理条例,推进农药追溯体系建设,高毒农药已禁止使用39种,2年内再禁止使用2种,剩余10种今后5年内 要逐步禁止使用。严格抗生素准入管理,不批准人用重要抗生素作为兽药使用,逐步退出促生长用抗生 素。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加大国家追溯平台推广应用,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农业项目 安排、农产品品牌评定等挂钩,率先将绿色、有机、品牌农产品纳入追溯管理。建立农业生产信用档案, 将新型经营主体全部纳入监管名录,并实行“黑名单”制度,用“二维码”追溯防止品牌假冒,保证优质优 价,保护消费者权益。深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明年再创建200个,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以省(市) 为单位整建制创建。质量安全县要率先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追溯,总结提炼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提 升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建立举报奖励制度,畅通投诉渠道,加强 行业监督自律。 三是实施品牌提升行动,把品牌树起来。今年我们开展了农业品牌推进年活动,推出了一批区域公用 品牌与产品品牌,各方面反响很好。明年要开展中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将品牌建设与“三区三园”建设、 绿色食品等产品认证紧密结合,再遴选推介一批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要强化品牌质量 管控,建立品牌目录制度,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品牌“含金量”。要抓好品牌建设,建立健全激励保护机 制,严厉打击假冒行为,鼓励媒体为优质品牌鼓与呼,为品牌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继续办好农交会、 茶博会、“双新双创”博览会等展会,搞好品牌营销活动。 四是强化现代要素集成运用,让产业强起来。我国农业质量不高、大而不强,最根本的还是产业素质 不高,实现转型升级必须强化现代科技装备支撑。要大力推广运用新技术,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 效重大需求,遴选示范10项前瞻性、引领性技术,组装集成和转化应用100个特色高效品种或技术,推进 农业智能装备示范运用。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全面深化种业权益改革,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以多种 方式参与企业研发,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创新体系,启动粮食和地方特 色优势作物良种联合攻关,加快落实南繁基地规划,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重大专项,全面提升农 作物、畜禽、水产良种质量。提高设施农业发展水平,我国设施农业面积已超过5000万亩,对保障蔬菜等 鲜活农产品供给功不可没。要推动设施装备升级,技术集成创新,优良品种推广,着力解决土地板结、化 肥农药使用量大等突出问题,促进农业优质高效。 五、坚持效益优先,促进农业竞争力提升和农民收入增长 产业要强,关键是生产有效益。效益决定收入,效益决定投入,效益决定竞争力。当前,我国农业效 益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是与二三产业比,农业比较效益不高。2016年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