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学实验(形态解剖)教案 赵扬
动物生物学实验(形态解剖)教案 赵扬
一、动物体的基本结构 (一)对称类型 对称类型反映了动物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和水平。 1. 非对称型 • 即无法切割这些动物以得到相似的两部分,如一些海绵动物和蜗牛。 2. 辐射对称型 • 通过身体纵轴的任何片面切割都可得到相似的两部分。如许多海绵、水 螅、海胆。其中一部分动物四双辐射对称型,其身体的某些部分是单一 或成对的,这类动物趋向于固着生活或行动缓慢。 3.两侧对称型 • 只有正中矢状切面能得到两个相似的部分。绝大多数能主动运动的动物 属于此类
一、动物体的基本结构 (一)对称类型 对称类型反映了动物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和水平。 1. 非对称型 • 即无法切割这些动物以得到相似的两部分,如一些海绵动物和蜗牛。 2. 辐射对称型 • 通过身体纵轴的任何片面切割都可得到相似的两部分。如许多海绵、水 螅、海胆。其中一部分动物四双辐射对称型,其身体的某些部分是单一 或成对的,这类动物趋向于固着生活或行动缓慢。 3.两侧对称型 • 只有正中矢状切面能得到两个相似的部分。绝大多数能主动运动的动物 属于此类
(二)体腔类型 1.无体腔动物 • 原始非对称的和辐射对称的动物没有体腔,一些具有3胚层、两侧 对称的动物如涡虫也属无体腔动物。 2. 假体腔动物 • 假体腔不是中胚层之间的腔,而是位于中胚层和内胚层之间,是 胚胎期的囊胚腔一直持续道成体而形成的腔。如线虫动物的蛔虫 的假体腔。 3.真体腔动物 • 除假体腔动物外,其余的两侧对称的有体腔的动物均为真体腔动 物。体腔由裂腔法或肠腔法形成。如无脊椎动物中的软体动物、 环节动物、节肢动物及所有的脊索动物
(二)体腔类型 1.无体腔动物 • 原始非对称的和辐射对称的动物没有体腔,一些具有3胚层、两侧 对称的动物如涡虫也属无体腔动物。 2. 假体腔动物 • 假体腔不是中胚层之间的腔,而是位于中胚层和内胚层之间,是 胚胎期的囊胚腔一直持续道成体而形成的腔。如线虫动物的蛔虫 的假体腔。 3.真体腔动物 • 除假体腔动物外,其余的两侧对称的有体腔的动物均为真体腔动 物。体腔由裂腔法或肠腔法形成。如无脊椎动物中的软体动物、 环节动物、节肢动物及所有的脊索动物
(三)分节 • 分节现象是指胚胎及成体出现的、沿身体纵轴排列的 一系列相似分段的现象,每一节叫体节。 • 体节相似的为同律分节,如蚯蚓; • 体节不相似的为异律分节,如昆虫。 • 脊椎动物的脊椎骨和脊神经有明显分节现象,陆生脊 椎动物腹部仍保留有分节的肌节
(三)分节 • 分节现象是指胚胎及成体出现的、沿身体纵轴排列的 一系列相似分段的现象,每一节叫体节。 • 体节相似的为同律分节,如蚯蚓; • 体节不相似的为异律分节,如昆虫。 • 脊椎动物的脊椎骨和脊神经有明显分节现象,陆生脊 椎动物腹部仍保留有分节的肌节
(四)头部形成 • 头部明显出现的现象为头部形成。 • 主要出现在两侧对称的动物中。 • 这种体制提高了动物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的应变能力, 趋利避害, • 并有利于向前运动和提高运动速度
(四)头部形成 • 头部明显出现的现象为头部形成。 • 主要出现在两侧对称的动物中。 • 这种体制提高了动物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的应变能力, 趋利避害, • 并有利于向前运动和提高运动速度
(五)骨骼化 • 骨骼化是生物结构复杂化的基础。 • 骨骼最初作为防卫的器官,以后逐渐成为动物身体不 可缺少的支持、运动和防护结构,并从外骨骼向内骨 骼进化。 • 化石表明最早具有外骨骼的动物出现在寒武纪。 • 大多数无脊椎动物具有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外骨骼, 节肢动物具有壳多糖外骨骼, • 而脊椎动物具有更为完善的、符合力学原理的内骨骼
(五)骨骼化 • 骨骼化是生物结构复杂化的基础。 • 骨骼最初作为防卫的器官,以后逐渐成为动物身体不 可缺少的支持、运动和防护结构,并从外骨骼向内骨 骼进化。 • 化石表明最早具有外骨骼的动物出现在寒武纪。 • 大多数无脊椎动物具有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外骨骼, 节肢动物具有壳多糖外骨骼, • 而脊椎动物具有更为完善的、符合力学原理的内骨骼
(六)小结 • 动物体的结构机制包括对称类型、体腔类型、 身体是否分节、头部是否形成以及骨骼化程度 等, • 在与环境不断适应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 它们不仅反映一个动物体的整个结构和功能, • 也反映了动物体的进化水平
(六)小结 • 动物体的结构机制包括对称类型、体腔类型、 身体是否分节、头部是否形成以及骨骼化程度 等, • 在与环境不断适应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 它们不仅反映一个动物体的整个结构和功能, • 也反映了动物体的进化水平
二、无脊椎动物的进化阶段 • 无脊椎动物的时代是从十几亿年前后的 元古代到4.4亿年前的志留纪, • 这时期地球上以它们为主
二、无脊椎动物的进化阶段 • 无脊椎动物的时代是从十几亿年前后的 元古代到4.4亿年前的志留纪, • 这时期地球上以它们为主
1.多细胞动物 • 由原始的单细胞动物演变而来的。 • 一般认为多细胞动物是起源于原始的鞭 毛虫类, • 因为它们有许多种类表现出向多细胞状 态发展的倾向,如团藻、空球藻等
1.多细胞动物 • 由原始的单细胞动物演变而来的。 • 一般认为多细胞动物是起源于原始的鞭 毛虫类, • 因为它们有许多种类表现出向多细胞状 态发展的倾向,如团藻、空球藻等
• 原始的多细胞动物是双胚层的。 • 它们类似于现代的海绵动物(也称多孔动物)和腔肠 动物。 • 海绵动物和腔肠动物具有内外两胚层: • 内胚层是由囊胚细胞内陷或移入而成。 • 内胚层中的腔称为原肠腔。 • 海绵动物的原肠腔不具有消化能力,只有细胞内消化, 被认为是进化过程中的一个侧枝,不再进化发展成其 他高等的三胚层动物,因此海绵动物被称为侧生动物, 并与其他后生动物相区别
• 原始的多细胞动物是双胚层的。 • 它们类似于现代的海绵动物(也称多孔动物)和腔肠 动物。 • 海绵动物和腔肠动物具有内外两胚层: • 内胚层是由囊胚细胞内陷或移入而成。 • 内胚层中的腔称为原肠腔。 • 海绵动物的原肠腔不具有消化能力,只有细胞内消化, 被认为是进化过程中的一个侧枝,不再进化发展成其 他高等的三胚层动物,因此海绵动物被称为侧生动物, 并与其他后生动物相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