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5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1-5题22分)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柳暗花明又一村。 衣冠简朴古风存 (2)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中,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 是 (3)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别人的缺点,我们应引以为戒。这正如孔子 所说 【答案】(1)山重水复疑无路:萧鼓追随春社近(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3)择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析】 试题分析:1小题属于根据提示对岀上句或下句即可。2.3小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根据提示,写出怡当的句 子。小题1注意“疑、萧鼓”的写法。小题2注意“沙鸥翔集、锦鳞”的写法。小题3注意“善”的 写法。古诗文名句和现代诗文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 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2、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字注音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 分) (1)自古燕(Yan)赵多悲歌慷慨之士 (2)我国乒乓球队着(zhao)眼于将来的世界大赛,积极培养年轻选手。 (3)机动车限号出行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堵塞(se)的状况 【答案】(1)×(2)×(3)√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 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三个字都是属于多音字:燕有两 种读音:燕拼音:(yon)(yn)此处应为:(yon)着有四种读音:zhe,zho,zho,zhuo此处应 为:(zhu)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8 页,总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1—5 题 22 分) 1、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6 分) (1) ,柳暗花明又一村。 ,衣冠简朴古风存。 (2)在范仲 淹的《岳阳 楼记》一文 中,描写 明媚春光里 鸟和鱼活 动的句子 是: , 。 (3)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别人的缺点,我们应引以为戒。这正如孔子 所说:“ , 。” 【答案】(1)山重水复疑无路;萧鼓追随春社近(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3)择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2、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字注音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 分) (1)自古燕.(Yàn)赵多悲歌慷慨之士。 ( ) (2)我国乒乓球队着.(zháo)眼于将来的世界大赛,积极培养年轻选手。 ( ) (3)机动车限号出行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堵塞.(sè)的状况。( ) 【答案】 (1) × (2) × (3) √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 】 A. 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
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B.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 好感油然而生。 C.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 竞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实扑朔迷离啊! D.今天的荧幕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关 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及应用的掌握,要求学生了解澈开成语的含义,不能望文生义。扑朔 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不符合语境。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面这则应用文有四处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4分) 征文启示 为了迎接“世界读书日”的到来,我校文学社决定举办以“我阅读,我成长,我快乐”为主题 的征文活动。活动要求:①征文内容围绕主题,文体不限;②用300字稿纸抄写,不超过1000字 ③稿件请交到办公楼102室。欢迎全体同学们积极投稿 此致 敬礼 兴冀中学文学社 2015年4月10日 【答案】(1)把“启示”改为“启事”(2)应该写明截稿日期(3)删去“全体”(或删 去“们”)(4)删去“此致敬礼”。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应用文表达能力,课下应该牢记书信,启示等格式,不能出现病句,否则会一 贻笑大方。本则启事既有格式上的错误,也出现了语病 【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中国邮政于2015年1月10日发行一枚以“拜年”为主题的特种邮票。仔细观察这 枚邮票,完成下面的任务。(共6分) (1)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邮票画面的主要内容。(4分)
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 B. 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 好感油然而生 ....。 C.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 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实扑朔迷离 ....啊! D. 今天的荧幕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 ....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关 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答案】C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4、下面这则应用文有四处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4 分) 征文启示 为了迎接“世界读书日”的到来,我校文学社决定举办以“我阅读,我成长,我快乐”为主题 的征文活动。活动要求:①征文内容围绕主题,文体不限;②用 300 字稿纸抄写,不超过 1000 字; ③稿件请交到办公楼 102 室。欢迎全体同学们积极投稿。 此致 敬礼 兴冀中学文学社 2015 年 4 月 10 日 【答案】(1)把“启示”改为“启事”(2)应该写明截稿日期(3)删去“全体”(或删 去“们”)(4)删去“此致敬礼”。 [学,科,] 【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5、中国邮政于 2015 年 1 月 10 日发行一枚以“拜年”为主题的特种邮票。仔细观察这 枚邮票,完成下面的任务。(共 6 分) (1)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邮票画面的主要内容。(4 分)
(2)请从内容方面对春联“天增岁月人増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做简要赏析。(2分) 【答案】 (1)示例:这枚邮票画面的主体是两个可爱的卡通儿童拜年形象。人物两边是门墩和春联, 背后是两扇打开的大门。门内有一方照壁,照壁上贴着羊形象的年画,中间是一个“福” 字 (2)示例:这到舂联表现了辞旧迎新、春回大地的情境.表达了人们对增寿添福的期盼和祝 愿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据邮票内容,按照一定的空顺序,内容要围绕“儿童 拜年”“春联”“福”三个关键点说明即可。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据春节和春联的特定意义回答即可。春联,表达一种对来年 美好的祝愿。然后结合春联内容分析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第二部分(6-21题48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6—7题。(7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4分)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 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 的景象。 7、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 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请从内容方面对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做简要赏析。(2 分) 【答案】 (1)示例:这枚邮票画面的主体是两个可爱的卡通儿童拜年形象。人物两边是门墩和春联, 背后是两扇打开的大门。门内有一方照壁,照壁上贴着羊形象的年画,中间是一个“福” 字。 (2)示例:这到春联表现了辞旧迎新、春回大地的情境.表达了人们对增寿添福的期盼和祝 愿。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第二 部 分(6—21 题 48 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 6—7 题。(7 分) 望 岳 春 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4 分)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 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 的景象。 7、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 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 引起人们的共鸣,吟哦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予以凝练,节奏感强 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答案】 6.(1)泰山神奇秀丽、高大雄伟(2)国都残破,乱草丛生。 【解析】 6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诗歌含义的理解和把握,学生应留心字关键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 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关键字词所传达的情感。(1)示例:“割”字用在这里,恰当地描绘了泰 山的高峻奇险。(2)“破”字写岀了,国破家亡。“深”字写岀了草的多,衬托岀人颠沛流离。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分析:“家书”一词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根据这两个词从战争对百姓生活的影响这个角度理解诗人对 战争的态度和对家乡亲人的情感。故B项错误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2题。(15分) 归鉞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鉞,父大怒逐之。 鉞数③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鉞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 莫不怜也。 父卒,母与其子居,鉞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⑥。后大饥⑦,母不 能自活。鉞往涕泣奉迎⑧。母内自惭,从之。鉞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 身怡然。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归氏孝子,予既列之家乘矣,身微贱而其行卓⑨,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 焉 (选文有改动) ①归鉞:人名。②喋喋:说话没完没了。③数:屡次。④依依:依恋的样子。⑤窃:偷 偷地。⑥致:送达。⑦饥:饥荒,年成不好。⑧奉迎:迎接。奉,敬辞。⑨卓:高。 8、《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比”的义项有:①并列,挨着:②顺从,和顺;③比 较;④及,等到。“比归,母又复杖之”中的“比”,应选的一项是(填序号)(2分)…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 引起人们的共鸣,吟哦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予以凝练,节奏感强, 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答案】 6.(1)泰山神奇秀丽、高大雄伟(2)国都残破,乱草丛生。 7.B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8—12 题。(15 分) 归鉞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鉞,父大怒逐之。 鉞数③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鉞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 莫不怜也。 父卒,母与其子居,鉞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⑥。后大饥⑦,母不 能自活。鉞往涕泣奉迎⑧。母内自惭,从之。 鉞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 身怡然。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归氏孝子,予既列之家乘矣,身微贱而其行卓⑨,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 焉。 (选文有改动) ①归鉞:人名。②喋喋:说话没完没了。③数:屡次。④依依:依恋的样子。⑤窃:偷 偷地。⑥致:送达。⑦饥:饥荒,年成不好。⑧奉迎:迎接。奉,敬辞。⑨卓:高。 8、《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比”的义项有:①并列,挨着;②顺从,和顺;③比 较;④及,等到。“比归,母又复杖之”中的“比”,应选的一项是(填序号)(2 分)……
9、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父大怒逐之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B.①母与其子居 ②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C.①独其宗亲邻里知之②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①身微贱而其行卓②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 由是 (2)鉞贩盐市中 市 (3)而己有饥色 (4)奉母终身怡然 怡然: 11、对选文加横线句子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对话,表现人物情感。(3分) 12、归鉞的哪些孝行让人感动?请根据选文第二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答案】 8④ 9.A 10.(1)因为这样,因此(2)市场,集市(3)脸色(4)高兴地样子 11.归鉞流着泪说:“母亲,我接您来了。现在闹饥荒,请您住到我家去吧!我会好好照顾您 的”后母说:“孩子过去都是我糊涂啊,让你受委屈了。那我就跟你走吧。” 12.①关心后母送食物②灾荒年接后母③忍饿让食物给后母④侍奉后母始终很高兴⑤从不说 后母不好。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 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 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怡当。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分析:注意提干要求,不行同的项:A项“之”分别代指:归鍼;修岳阳楼这件事。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 】 9、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 ...的一项是(3 分)…………【 】 A. ①父大怒逐之.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B. ①母与.其子居 ②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C. ①独其.宗亲邻里知之 ②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 ①身微贱而.其行卓 ②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 分) (1)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 由是: (2)鉞贩盐市.中 市: (3)而己有饥色. 色: (4)奉母终身怡然.. 怡然: 11、对选文加横线句子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对话,表现人物情感。(3 分) 12、归鉞的哪些孝行让人感动?请根据选文第二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 分) 【答案】 8.④ 9.A 10.(1)因为这样,因此(2)市场,集市(3)脸色(4)高兴地样子 11.归鉞流着泪说:“母亲,我接您来了。现在闹饥荒,请您住到我家去吧!我会好好照顾您 的”后母说:“孩子过去都是我糊涂啊,让你受委屈了。那我就跟你走吧。” 12.①关心后母送食物②灾荒年接后母③忍饿让食物给后母④侍奉后母始终很高兴⑤从不说 后母不好。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 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 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怡当。“色” 是古今异义词。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翻译,加上语言描写,写出二者分别表达的情感。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分析:题干已定位在第二段,把第二段中表现归鉞的优秀的品质写出来即可。 【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15题。(9分) 科学素质是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是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更 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在科技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夭,科技深刻地影响着经 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公民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先进生 产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国计民生和生活品质的直接因素。提高我国公民 的科学素质,在当前是一个紧迫任务。 2011年,日本发生的9.0级强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在我国公众中掀起了一场抢购食 盐风波,这场风波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无独有偶,2007年广东和海南等地“吃了得香 蕉黄叶病的香蕉会得癌症”的谣传传闻满夭飞,致使香蕉价格不正常地大幅下跌,蕉农损失 惨重。这里面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公民科学素质 不高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凸显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紧迫性。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讲求 科学思维,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公 民科学素质是可以测量的,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通过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获得在“了解科学知 识、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三方面都达标的公民比例。2010年我 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预计2015年将超过5%。但是,这个水平仅相当 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据中国科普研究所预测,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 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应超过10%,才能有效支撑创新型科技人力资源的产出、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目标的实现。可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13.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14.选文第二段运用了两个事例,删去一个好不好?请说出理由。(3分)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13—15 题。(9 分) 科学素质是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是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更 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在科技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深刻地影响着经 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公民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先进生 产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国计民生和生活品质的直接因素。提高我国公民 的科学素质,在当前是一个紧迫任务。 2011 年,日本发生的 9.0 级强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在我国公众中掀起了一场抢购食 盐风波,这场风波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无独有偶, 2007 年广东和海南等地“吃了得香 蕉黄叶病的香蕉会得癌症”的谣传传闻满天飞,致使香蕉价格不正常地大幅下跌,蕉农损失 惨重。这里面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公民科学素质 不高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凸显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紧迫性。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讲求 科学思维,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公 民科学素质是可以测量的,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通过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获得在“了解科学知 识、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三方面都达标的公民比例。2010 年我 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 3.27%,预计 2015 年将超过 5%。但是,这个水平仅相当 于发达国家 20 世纪 80 年代末的水平。据中国科普研究所预测,到 2020 年我国公民具备基 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应超过 10%,才能有效支撑创新型科技人力资源的产出、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目标的实现。可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13. 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 分) 14. 选文第二段运用了两个事例,删去一个好不好?请说出理由。(3 分)
15.从选文来看,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有哪些? 【答案】 13.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是紧迫任务。 14.不好,本段的两个事例论证了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紧迫性,删去后不能充分的论证 中心论点。 15.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讲求科学思维,崇尚科学精神,并具 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无端的理解和把握,三段都是围绕“提髙公民的科学素质”来写的,每段的最 后一句都表达一个中心意思: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紧迫性。故拟一标题应该是:提高我国公民的 科学素质是紧迫任务。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是否定的,从议论文论证方法方面考虑 本段的两个事例论证了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紧迫性,删去后不能充分的论证中心论点。故不能删 【考点定位】分析论据的类型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仔细阅读,答案很容易锁定在第三段 【考点定位】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6-17题。(5分) 我的这些想法实在大大冤枉了这个可怜的老实人。为此,我后来对他感到十分歉意。可 是,当时我的疑虑有增无已,一连好几个星期都不能排除。我对他采取了不少防范的措施 对待他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友妤,那样亲热了。这样做,我又大大地错了。其实,他和从前 样,既忠实,又感恩,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事情上去。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既是一位虔诚 的基督徒,又是一位知恩图报的朋友。 16、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滨逊漂流记》,其作者是 (人名):文段中 这个可怜的老实人”名字叫 17、这部名著中有不少“知恩图报”的情节,请你简要概述其中一个。(3分) 【答案】 16笛福,星期五 17示例一:星期五为了报答“我”的救命之恩,始终忠实地跟随着我。示例二:一位英国
15. 从选文来看,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有哪些? 【答案】 13.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是紧迫任务。 14.不好,本段的两个事例论证了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紧迫性,删去后不能充分的论证 中心论点。 15.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讲求科学思维,崇尚科学精神,并具 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考点定位】分析论据的类型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考点定位】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6—17 题。(5 分) 我的这些想法实在大大冤枉了这个可怜的老实人。为此,我后来对他感到十分歉意。可 是,当时我的疑虑有增无已,一连好几个星期都不能排除。我对他采取了不少防范的措施, 对待他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友好,那样亲热了。这样做,我又大大地错了。其实,他和从前一 样,既忠实,又感恩,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事情上去。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既是一位虔诚 的基督徒,又是一位知恩图报的朋友。 16、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滨逊漂流记》,其作者是 (人名);文段中 “这个可怜的老实人”名字叫 。(2 分) 17、这部名著中有不少“知恩图报”的情节,请你简要概述其中一个。(3 分) 【答案】 16.笛福,星期五 17.示例一:星期五为了报答“我”的救命之恩,始终忠实地跟随着我。示例二:一位英国
妇人为“我”代管财产近30年,后来“我”酬谢了她,并长期接济她。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鲁滨逊漂流记》的小作者及重要人物的了解,要求学生牢记。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重要人物的了解,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主 要人物的性格,识记其相关的故事情节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21题。(12分) 寒冷的冬夜 那是一个冬日的夜晚,我们几个人从茶店里出来,顿时感到寒气袭人,马上把衣领拉了 起来。还不到十点钟,行人已经很稀少了,路上静悄悄的。 风稍小了些,天却冷得更加厉害了。路上结成的冰,反射着点点灯光;一踏上去,就可 能使人跌倒。入冬就冻了起来的路,在人的脚下,发出清亮的声音。 我们回家去吧。 两个同伴向南走了,我们三个人该向北去。因为还有一段颇远的路程,我们只好叫人力 车。原以为街上是冷静的,可是一声呼唤之后,许多辆车子都朝我们这里赶来。 车夫们争着说:“您到哪儿?我拉您去。” 刚要把要去的地名说出,他们就开始讨价,还没有等我们还价,他们自己就一直把价钱 少了下去。“一毛钱。”“四十枚。” “三十六枚吧!” “三十枚我送您回去。” 听到这样的价钱,我就说:“三十枚就三十枚,要三辆。” 要加最低的那个车夫,立刻就嚷着是他们先讲好了的,另外两个车夫也争着附和,这样 就说定了。我走进那个车夫,分明地看到那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他放下车把,我并没 有坐上去。 他说:“请您坐上去吧。” 我没有回答,脚也没有动。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就对我说:“您放心,保准送您平安到家。 我,我倒没有什么,只是你 “我今年十九岁啦,已经拉了两年半的车。” 显然这是不确实的,他那样子最多也不过十六岁
妇人为“我”代管财产近 30 年,后来“我”酬谢了她,并长期接济她。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8—21 题。(12 分) 寒冷的冬夜 那是一个冬日的夜晚,我们几个人从茶店里出来,顿时感到寒气袭人,马上把衣领拉了 起来。还不到十点钟,行人已经很稀少了,路上静悄悄的。 风稍小了些,天却冷得更加厉害了。路上结成的冰,反射着点点灯光;一踏上去,就可 能使人跌倒。入冬就冻了起来的路,在人的脚下,发出清亮的声音。 “我们回家去吧。”[来] 两个同伴向南走了,我们三个人该向北去。因为还有一段颇远的路程,我们只好叫人力 车。原以为街上是冷静的,可是一声呼唤之后,许多辆车子都朝我们这里赶来。 车夫们争着说:“您到哪儿?我拉您去。” 刚要把要去的地名说出,他们就开始讨价,还没有等我们还价,他们自己就一直把价钱 少了下去。“一毛钱。”“四十枚。” “三十六枚吧!” “三十枚我送您回去。” 听到这样的价钱,我就说:“三十枚就三十枚,要三辆。” 要加最低的那个车夫,立刻就嚷着是他们先讲好了的,另外两个车夫也争着附和,这样 就说定了。我走进那个车夫,分明地看到那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他放下车把,我并没 有坐上去。 他说:“请您坐上去吧。” 我没有回答,脚也没有动。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就对我说:“您放心,保准送您平安到家。”[来源] “我,我倒没有什么,只是你……” “我今年十九岁啦,已经拉了两年半的车。” 显然这是不确实的,他那样子最多也不过十六岁
“你知道到那里还得爬一座桥,路又不近 “我常走,您就上车吧。” 也许是因为天气寒冷,他的声音有点儿发颤。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看见他的脸是那么瘦 小,他的身子是那么单薄,好像还生着病的样子。 “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 话还没有说完,就有一辆车跑到我眼前,可是我并没有马上坐上去,我从衣袋内掏出 些钱,给那个失望了的小车夫 你不用拉我了,这点钱给你。 他坚决地摇着头,俯下身拾起了车把,眼睛里冒着愤怒的光 你的年纪太小,你不该拉车,太劳苦了会伤害你的身体……” “我的年纪一点也不小,家里人说我该养家了。” “拿去这点钱吧。” “凭什么要你的钱?我要靠卖力气赚钱的!” 说完,他径自掉头走掉了。跟我同行的两个人的车子早已走了,只有我呆呆地站在那里。 我感到十分孤独,觉得自己好像是生活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中。我一点儿也不懂得别人,别人 也不懂得我。小车夫也许是对的,难道是我错了吗? 握着铜元伸在冷空气中的手有一点儿僵住了,我只得缩回去。我的心也冻结了,在这寒 冷的冬夜,在那怨恨的眼光里。 我终于坐上了车,一任车夫送我到任何地方去。 18、选文多次写天气的寒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19、“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中省略号省去的内容是什么?(3分) 20、请简要赏析选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 21、结合选文中加着重号句子的内容,谈谈你于都后的感悟。(3分) 【答案】 18①衬托小车夫谋生的艰难②衬托我内心的孤独。 19示例:我还怕你年纪太小,太劳苦了会伤害你的身体,怕你不能送我平安到家。 20这是一处神态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小车夫因“我”失信和给钱伤他自尊而产生的不 满情绪。 21示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非常重要。我们要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这样才能能够减少误解,避免出现隔阂
“你知道到那里还得爬一座桥,路又不近……” “我常走,您就上车吧。” 也许是因为天气寒冷,他的声音有点儿发颤。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看见他的脸是那么瘦 小,他的身子是那么单薄,好像还生着病的样子。 “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 话还没有说完,就有一辆车跑到我眼前,可是我并没有马上坐上去,我从衣袋内掏出一 些钱,给那个失望了的小车夫。 “你不用拉我了,这点钱给你。” 他坚决地摇着头,俯下身拾起了车把,眼睛里冒着愤怒的光。 “你的年纪太小,你不该拉车,太劳苦了会伤害你的身体……” “我的年纪一点也不小,家里人说我该养家了。” “拿去这点钱吧。” “凭什么要你的钱?我要靠卖力气赚钱的!” 说完,他径自掉头走掉了。跟我同行的两个人的车子早已走了,只有我呆呆地站在那里。 我感到十分孤独,觉得自己好像是生活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中。我一点儿也不懂得别人,别人 ............. 也不懂得我 .....。小车夫也许是对的,难道是我错了吗? 握着铜元伸在冷空气中的手有一点儿僵住了,我只得缩回去。我的心也冻结了,在这寒 冷的冬夜,在那怨恨的眼光里。 我终于坐上了车,一任车夫送我到任何地方去。 18、选文多次写天气的寒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 分) 19、“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中省略号省去的内容是什么?(3 分) 20、请简要赏析选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 分) 21、结合选文中加着重号句子的内容,谈谈你于都后的感悟。(3 分) 【答案】 18.①衬托小车夫谋生的艰难②衬托我内心的孤独。 19.示例:我还怕你年纪太小,太劳苦了会伤害你的身体,怕你不能送我平安到家。 20.这是一处神态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小车夫因“我”失信和给钱伤他自尊而产生的不 满情绪。 21.示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非常重要。我们要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这样才能能够减少误解,避免出现隔阂
【解析】 试题分析: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一是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二是渲染气氛:三是烘托人物性格;四 是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此外,还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映衬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结合本文具体分析。①衬托小车夫谋生的艰难②衬托我内心的孤独 【考点定位】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据赏析文分析,应该有两种意思,一是担心车夫的身体,而是担 心自己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分析: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常见的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 写等。1.外貌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姿态等):作用:交代了人物身份、地位、处境、思想性格 等情况。2.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 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 象。3.动作(行动)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什么心理,并反映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或什么 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作用)4.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 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什么思想,揭示了人物的什么性格或什么品质 5.神态描写:指对人的脸部表情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突岀人物性格使读者对人物加深卬象并产生进 一步的了解。此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分析即可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题分析: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围统“如何才能相互理解”阐述即可。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第三部分(22题50分) 22、作文(50分) 题目:这次,我没有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 表达: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 人名 【答案】参考例文:
【考点定位】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第三部分(22 题 50 分) 22、作文(50 分) 题目:这次,我没有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 表达;④不少于 600 字(写成诗歌不少于 30 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 人名。 【答案】参考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