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合肥工业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共十一章)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46,文件大小:320KB,团购合买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沉积岩层的产状及其原生构造 第三章 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 第四章 变形岩石应变分析基础 第五章 岩石变形行为 第六章 劈理 第七章 线理 第八章 褶皱 第九章 节理 第十章 断层 第十一章 岩浆岩体的构造研究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一章绪论 、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內容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地壳或岩石圈的构造。 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石(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与变位 而形成的各种(构造)现象,诸如褶皱、断裂、劈理以及其它各种面、线状构造等。 构造地质学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动力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各种构造地质的形态、产状、 规模,形成条件、形成机制,分布和组合规律及其演化史,并进一步探讨产生地质构造的地 壳运动的方式,规律及动力来源。 内动力地质作用下产生的各种构造现象主要是在成岩后形成的次生构造,但对沉积岩 在成岩过程中、岩浆岩在侵位和结晶过程中形成的原生构造也要加以认识和研究。 构造尺度可以分为巨、大中、小、微、超微等级别,不同的构造尺度其研究任务 与方法不同。●野外调查通常是从小或中尺度构造现象入手 ●室内研究则为微、超微尺度研究 ●巨、大型尺度研究已属大构造研究领域,除上内容研究之外,还需对该区地层,沉积 相和建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及成矿作用等综合研究分析 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的应用近20-30年来构造地质学发展迅猛,如航 天遥感技术(航、卫片)、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的发展、电子显微镜的发眀等,对地球的硏究 已从陆地延伸至海洋,从地壳表层发展到深层(超深钻),将地球作为一个整体与天体行星 进行类比研究。电子显微镜、髙温高压实验,以及晶体缺陷的硏究,加深了人们对构造变形 机制的深刻了解 二、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阐明地壳构造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空间上的发育顺序,探讨地壳构造演化 和地壳运动规律及其动力来源。 实践意义与国民经济建设想相关,有利的方面,如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 受一定的构造控制,不利的方面,如地震活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保护、改善利用环境 地质,防止和减少地质灾害等都与构造地质密切相关。 构造地质学与工程地质稳定性实例

第一章 绪论 一、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构造地质学 是地质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地壳或岩石圈的构造。 地质构造 是指组成地壳的岩石(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与变位, 而形成的各种(构造)现象,诸如褶皱、断裂、劈理以及其它各种面、线状构造等。 构造地质学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内动力地质作用 所形成的各种构造地质的形态、产状、 规模,形成条件、形成机制,分布和组合规律及其演化史,并进一步探讨产生地质构造的地 壳运动的方式,规律及动力来源。 内动力地质作用 下产生的各种构造现象主要是在成岩后形成的次生构造,但对沉积岩 在成岩过程中、岩浆岩在侵位和结晶过程中形成的原生构造也要加以认识和研究。 构造尺度 可以分为巨、大、中、小、微、超微 等级别,不同的构造尺度其研究任务 与方法不同。●野外调查通常是从小或中尺度构造现象入手; ●室内研究则为微、超微尺度研究; ●巨、大型尺度研究已属大构造研究领域,除上内容研究之外,还需对该区地层,沉积 相和建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及成矿作用等综合研究分析。 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的应用 近 20-30 年来构造地质学发展迅猛,如航 天遥感技术(航、卫片)、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的发展、电子显微镜的发明等,对地球的研究 已从陆地延伸至海洋,从地壳表层发展到深层(超深钻),将地球作为一个整体与天体行星 进行类比研究。电子显微镜、高温高压实验,以及晶体缺陷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构造变形 机制的深刻了解。 二、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阐明地壳构造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空间上的发育顺序,探讨地壳构造演化 和地壳运动规律及其动力来源。 实践意义 与国民经济建设想相关,有利的方面,如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 受一定的构造控制,不利的方面,如地震活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保护、改善利用环境 地质,防止和减少地质灾害等都与构造地质密切相关。 构造地质学与工程地质稳定性实例

1、法国马尔帕赛水坝薄拱坝坝高60m,底宽6.26m,顶宽1.5m,修建在片麻岩上。1959 年12月2日,当水库接近满库时坝体突然崩溃。其中地质上原因是坝上游拉应力分布区内 陡倾张裂隙和缓倾软弱面相连,导致孔隙水压急剧增高,引起坝基滑移。 2、四川永川县陈食水库坝基渗漏,在坝基附近岸坡坡脚处,风化泥岩中发育一组与岸 坡走向平行的陡倾卸荷裂隙,有的开口达20cm之大,渗漏造成的 3、安徽梅山水库连拱坝坝肩破裂,受右坝肩花岗岩体内一组平缓裂隙向河谷方向滑移 导致 4、意大利瓦依昂水库滑坡事件,坝高267m,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双拱坝。库区蓄水后 山体突然以高达25-30m/s的速度下滑,近2亿方土石迅速淤满水库,掀起高过坝顶100 余m的涌浪,冲毁下游3KM处的村镇,造成3000人死亡,水库变为石库。 三、构造地质研究方法 l、构造地质研究三大方面: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此外尚有构造发育、演化历史 分析。 ●几何学研究构造地质的形态、产状、规模、组合型式及相互关系、各种要素的测量 及其各个构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建立一个完整的具有几何规律的构造体系或型式。它是 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的基础 ●运动学根据几何学的有关资料和数据,重塑和再现岩石在构造变形期间所发生的运 动和变位,包括变形岩石内外部的运动 ●动力学探索构造变形的作用力性质、大小、方向、应力场的演化及其发育顺序, 变分析也属于动力学研究的内容。三者之间彼此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2、研究方法 (1)、地质测量(填图)是基本方法,制图、数理统计提供依据 显微构造分析是对中小尺度研究的修正和外充 航、卫片解译扩大视域和深度,弥补野外中小尺度研究的局限性。 (5)、应用力学原理,鉴定构造的力学性质和相互关系,分析形成机制及各构造之间的内 在关系,以从而得出区域构造的分布和发展规律。 (6)、室内测试和计算应变测量与计算、变形(应力)矿物尤其是标型矿物的温度压力 测试、同位素年代学测定等。 摸拟实验石蜡或泥巴摸拟、光弹性实验、数学力学模拟和高温高压实验,再现构造变 (6)、历史分析根据地层间不整合接触关系、各种构造之间的交切关系,结合沉积相 岩浆活动,配合同位素年代测定资料,分析构造发展的顺序,划分发育阶段,恢复构造演化 历史,从而对构造的规律有一个较全部系统的正确认识。 四、构造地质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数学 力学(弹、塑性力学、流变学、断裂力学) 古生物学

1、法国马尔帕赛水坝薄拱坝坝高 60m,底宽 6.26m,顶宽 1.5m,修建在片麻岩上。1959 年 12 月 2 日,当水库接近满库时坝体突然崩溃。其中地质上原因是坝上游拉应力分布区内 陡倾张裂隙和缓倾软弱面相连,导致孔隙水压急剧增高,引起坝基滑移。 2、四川永川县陈食水库坝基渗漏,在坝基附近岸坡坡脚处,风化泥岩中发育一组与岸 坡走向平行的陡倾卸荷裂隙,有的开口达 20cm 之大,渗漏造成的。 3、安徽梅山水库连拱坝坝肩破裂,受右坝肩花岗岩体内一组平缓裂隙向河谷方向滑移 导致。 4、意大利瓦依昂水库滑坡事件,坝高 267m,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双拱坝。库区蓄水后, 山体突然以高达 25-30m/s 的速度下滑,近 2 亿方土石迅速淤满水库,掀起高过坝顶 100 余 m 的涌浪,冲毁下游 3KM 处的村镇,造成 3000 人死亡,水库变为石库。 三、构造地质研究方法 1、构造地质研究三大方面: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此外尚有构造发育、演化历史 分析。 ●几何学 研究构造地质的形态、产状、规模、组合型式及相互关系、各种要素的测量 及其各个构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建立一个完整的具有几何规律的构造体系或型式。它是 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的基础。 ●运动学 根据几何学的有关资料和数据,重塑和再现岩石在构造变形期间所发生的运 动和变位,包括变形岩石内外部的运动。 ●动力学 探索构造变形的作用力性质、大小、方向、应力场的演化及其发育顺序,应 变分析也属于动力学研究的内容。三者之间彼此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2、研究方法 ⑴、地质测量(填图) 是基本方法,制图、数理统计提供依据。 显微构造分析 是对中小尺度研究的修正和外充。 航、卫片解译 扩大视域和深度,弥补野外中小尺度研究的局限性。 ⑸、应用力学原理,鉴定构造的力学性质和相互关系,分析形成机制及各构造之间的内 在关系,以从而得出区域构造的分布和发展规律。 ⑹、室内测试和计算 应变测量与计算、变形(应力)矿物尤其是标型矿物的温度压力 测试、同位素年代学测定等。 摸拟实验 石蜡或泥巴摸拟、光弹性实验、数学力学模拟和高温高压实验,再现构造变 形。 ⑹、历史分析 根据地层间不整合接触关系、各种构造之间的交切关系,结合沉积相, 岩浆活动,配合同位素年代测定资料,分析构造发展的顺序,划分发育阶段,恢复构造演化 历史,从而对构造的规律有一个较全部系统的正确认识。 四、构造地质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数学 力学(弹、塑性力学、流变学、断裂力学) 古生物学

地史学(或地层学) 矿物、岩石学 地貌学 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 计算机制图等学科关系密切 构造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学科。我们必须坚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理论 联系实际,才能学好用这门学科,并使之向前发展 第二章沉积岩层的产状及其原生构造 §1岩层产状、厚度及其出露特征 岩层的原始产状 沉积盆地(海洋或大型湖泊)中心,形成的岩层是水平的或近水平的,而边缘、岛屿, 水下隆起等周围的沉积物产状具有一定的倾角,称为原始倾斜。原始水平的岩层,经构造变 动后,可变为倾斜、直立、倒转以及各种褶皱形态,但也有仍保持近水平状态 二、水平岩层 岩层上下两个面保持水平状态,即同一层面上各点海拔高度基本相同的岩层,称为水平 岩层。其特征如下: 1、在层序没有倒转的前提下,地质时代较新的岩层叠置在较老的岩层之上。当地形剥 蚀切割轻微的地面只出露最新岩层;如切割强烈时,老岩层则出露于河谷,冲沟等低洼处, 较新岩层分布于山顶或分水岭上,即岩层愈老出露愈低,岩层愈新其出露的位置愈高。 2、水平岩层的露头形态,完全受地形控制,其出露线(岩层与地面的交线)在地质图 上表现为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而不会相交 3、水平岩层的厚度就是岩层顶面与底面标高之差。 4、水平岩层露头宽度,与岩层厚度和地形坡度的变化有关 三、倾斜岩层 由于地壳运动,使原始水平的岩层发生构造变动,形成倾斜岩层。单斜岩层可以是褶皱 的一翼或断层的一盘,也可以是区域性不均匀沉隆或上升引起的区域性倾斜 (一)岩层产状及其测定 1、产状要素:走向、倾向、颜角 真倾角与视倾角之间关系为:mB=tma.cosω(式中α为真倾角,β为视倾角 真倾向线与视倾向线之间夹角) 2、岩层产状要素的测定与表示方法(要求学生回顾地学概论和南京实习时现场实际测 量) 岩层产状要素,通常用罗盘直接测量,有些情况下需用作用法,赤平投影法求出岩层产 状要素

地史学(或地层学) 矿物、岩石学 地貌学 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 计算机制图等学科关系密切 构造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学科。我们必须坚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理论 联系实际,才能学好用这门学科,并使之向前发展。 第二章 沉积岩层的产状及其原生构造 §1 岩层产状、厚度及其出露特征 一、岩层的原始产状 沉积盆地(海洋或大型湖泊)中心,形成的岩层是水平的或近水平的,而边缘、岛屿, 水下隆起等周围的沉积物产状具有一定的倾角,称为原始倾斜。原始水平的岩层,经构造变 动后,可变为倾斜、直立、倒转以及各种褶皱形态,但也有仍保持近水平状态。 二、水平岩层 岩层上下两个面保持水平状态,即同一层面上各点海拔高度基本相同的岩层,称为水平 岩层。其特征如下: 1、在层序没有倒转的前提下,地质时代较新的岩层叠置在较老的岩层之上。当地形剥 蚀切割轻微的地面只出露最新岩层;如切割强烈时,老岩层则出露于河谷,冲沟等低洼处, 较新岩层分布于山顶或分水岭上,即岩层愈老出露愈低,岩层愈新其出露的位置愈高。 2、水平岩层的露头形态,完全受地形控制,其出露线(岩层与地面的交线)在地质图 上表现为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而不会相交。 3、水平岩层的厚度就是岩层顶面与底面标高之差。 4、水平岩层露头宽度,与岩层厚度和地形坡度的变化有关。 三、倾斜岩层 由于地壳运动,使原始水平的岩层发生构造变动,形成倾斜岩层。单斜岩层可以是褶皱 的一翼或断层的一盘,也可以是区域性不均匀沉隆或上升引起的区域性倾斜。 (一)岩层产状及其测定 1、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真倾角与视倾角之间关系为:tanβ= tanα.cosω(式中α为真倾角,β为视倾角, ω真倾向线与视倾向线之间夹角) 2、岩层产状要素的测定与表示方法(要求学生回顾地学概论和南京实习时现场实际测 量)。 岩层产状要素,通常用罗盘直接测量,有些情况下需用作用法,赤平投影法求出岩层产 状要素

(1)层产状文字表示法:通常只记录倾向和倾角即可,走向则通过倾向加或减90度换 方位角SW205°∠25°或205°∠25° 象限角法,以北或南作为起点(0°),一般记为N65°W∠25°或NW65°∠25 (2)符号表示(用于地质图上) (二)岩层的厚度真厚度、视厚度、铅宜厚度三者具有一定的三角函数关系附录V有 详细介绍 (三)倾斜岩层的露头形态(字形法则)(本章重点之一) 水平岩层露头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直立岩层露头线不受地形影响,始终呈直线延伸: 倾斜岩层露头界线复杂,表现为与地形等高线交切关系,并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 即在经过山脊和河谷时,均呈“V”字形态展布即“V”字形法则。有下列三种情况: 1、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在山脊处“V”字形尖端指向山下,在沟谷处“V”字形 尖端指向上游。 2、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大于地面坡角时,在山脊处“V”字形尖端 指向山下,沟谷处“V”字形尖端指向上游 3、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同,但岩层倾角小于地面坡角时,“V”字形尖端在山脊处指向 山下,沟谷处指向上游。 1、3两种情况相似,不同的是后者“V”字形弯曲大于等高线,而前者“V”字形弯曲 度小于等高线。示图 (四)岩层的露头宽度(自学) 岩层厚度、倾角、坡角、坡向与岩层倾向,倾角之间关系的影响,学生自己阅读即可 82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 沉积岩是地球表分布最广泛的岩石,其分布面积约占地球大陆面积的75%,因此,大 部分地质构造是由沉积岩形成的。所以观测分析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岩层产状和接触关系 是研究地质构造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之一。 举例:安徽贵池徐桥银矿产于奥陶系灰岩裂隙中,为脉状矿体。奧陶系灰岩为厚层~块 层状且大理岩化,层理看不清。地质人员对地层产状长时间争论不休,后来我根据大理岩中 残留的生物碎屑的排列方向,确定了原始层理,令地质人员十分信服 ●岩层由两个平行或近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岩性基本一致的层状岩体。由沉积 作用形成的岩层称沉积岩层 ●层面上、下岩层的界面。上层面叫做顶面,下层面叫底面,两个岩层的接触面, 既是上覆岩层的底面,又是下覆岩层的顶面 ●厚度两个层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沉积岩在沉积过程中或成岩作用过程中产生的非构造变动的构造称为沉积岩层的原生 构造。如层理、层面构造(泥裂、雨痕、印模等)、结核、叠锥以及生物遗迹等等。尽管这 些都是沉积岩石学研究的内容,但是,其对构造地质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层理及识别 1、层理是沉积岩最常见的一种原生构造,是由岩石成分、结构和颜色在剖面上突变 或渐变所显现出来的一种成层构造。 层理按其形态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平行层理、状层理、斜层理。(放映照片、展 示标本或模型) 细层与层系概念介绍,示图a为细层,图b为层系 2、层理的识别 (1)岩石成份变化,系由成分差异而显示出来的层理

⑴ 层产状文字表示法:通常只记录倾向和倾角即可,走向则通过倾向加或减 90 度换 算。 ● 方位角 SW205°∠25°或 205°∠25° ● 象限角法,以北或南作为起点(0°),一般记为 N65°W∠25°或 NW65°∠25° ⑵ 符号表示(用于地质图上) (二)岩层的厚度 真厚度、视厚度、铅直厚度三者具有一定的三角函数关系附录 V 有 详细介绍。 (三)倾斜岩层的露头形态(V 字形法则)(本章重点之一) ● 水平岩层 露头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 直立岩层 露头线不受地形影响,始终呈直线延伸; ● 倾斜岩层 露头界线复杂,表现为与地形等高线交切关系,并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 即在经过山脊和河谷时,均呈“V”字形态展布即“V”字形法则。有下列三种情况: 1、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在山脊处“V”字形尖端指向山下,在沟谷处“V”字形 尖端指向上游。 2、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大于地面坡角时,在山脊处“V”字形尖端 指向山下,沟谷处“V”字形尖端指向上游。 3、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同,但岩层倾角小于地面坡角时,“V”字形尖端在山脊处指向 山下,沟谷处指向上游。 1、3 两种情况相似,不同的是后者“V”字形弯曲大于等高线,而前者“V”字形弯曲 度小于等高线。示图。 (四)岩层的露头宽度(自学) 岩层厚度、倾角、坡角、坡向与岩层倾向,倾角之间关系的影响,学生自己阅读即可。 §2 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 沉积岩是地球表分布最广泛的岩石,其分布面积约占地球大陆面积的 75%,因此,大 部分地质构造是由沉积岩形成的。所以观测分析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岩层产状和接触关系 是研究地质构造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之一。 举例:安徽贵池徐桥银矿产于奥陶系灰岩裂隙中,为脉状矿体。奥陶系灰岩为厚层~块 层状且大理岩化,层理看不清。地质人员对地层产状长时间争论不休,后来我根据大理岩中 残留的生物碎屑的排列方向,确定了原始层理,令地质人员十分信服。 ● 岩层 由两个平行或近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岩性基本一致的层状岩体。由沉积 作用形成的岩层称沉积岩层。 ● 层面 上、下岩层的界面。上层面叫做顶面,下层面叫底面,两个岩层的接触面, 既是上覆岩层的底面,又是下覆岩层的顶面。 ● 厚度 两个层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沉积岩在沉积过程中或成岩作用过程中产生的非构造变动的构造称为沉积岩层的原生 构造。如层理、层面构造(泥裂、雨痕、印模等)、结核、叠锥以及生物遗迹等等。尽管这 些都是沉积岩石学研究的内容,但是,其对构造地质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一、层理及识别 1、层理 是沉积岩最常见的一种原生构造,是由岩石成分、结构和颜色在剖面上突变 或渐变所显现出来的一种成层构造。 层理 按其形态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平行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放映照片、展 示标本或模型) 细层与层系 概念介绍,示图 a 为细层,图 b 为层系。 2、层理的识别 (1)岩石成份变化,系由成分差异而显示出来的层理

(2)岩石结构变化,指岩石粒度和形状的变化显示出来 (3)岩石颜色变化,由于颜色的不同显示出层理来 4)岩层的原生层面构造,包括波痕、泥裂、雨痕、生物遗迹及其印模等 二、利用沉积岩原生构造确定岩层的顶面和底面 确定岩层新老关系是野外观察研究地质构造的一个重要问题 未经构造变动的岩层,其正常层序总是上顶下底,即上新下老,但经构造变动后岩层则 可直立,甚至倒转,新老层序倒置的现象。化石是确定新老关系和地质年代的依据,但有些 无化石的“哑地层”,则只能根据原生构造和某些次生构造来确定新老层序。况且确定地层 的新老关系,原生构造的方法比化石来得更容易些 (1)斜层理 (2)粒序(韵律)层理,正粒序与反粒序层理 (3)波痕 4)泥裂 (5)雨痕、冰雹痕及其印模 (6)冲刷充填构造 (5)古生物化石的生长和埋藏状态 §3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整合与不整合 1、整合:岩层连续沉积,层序无间断、产状一致、时代连续或其中的生物演化是渐变 2、不整合:层序有间断、缺失,即部分地层无沉积或虽有沉积但却被剥蚀 二、不整合类型 一)平行不整合:下降沉积→上升、沉积间断、剥蚀→再下降再沉积:不整合面上有 下伏岩层组成的砾石、古风化壳、古土壤层 (二)角度不整合 特征:缺失部分地层,上下岩层产状不一致呈一定的角度相交,不整合面上有下伏岩 层组成的底砾岩,古风化壳,古土壤层等。 形成过程:下降沉积→褶皱上升(伴有断裂活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沉积间 断、遭受剥蚀→再下降再沉积。反映上覆地层沉积之前,曾发生过褶皱等重要的构造事件。 三)地理不整合(区域不整合),指局部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但大范围内却是角度 不整合 四)嵌入不整合 (一)确定不整合的存在(重点) 1、地层古生物方面的证据:化石反映出生物演化的不连续性(种、属的突变),生物 群落迥然差异 2、沉积方面的标志,存在侵蚀面、古风化壳、古土壤以及Fe、Mn、P、Ni,稀土 或铝土矿等,底砾岩 3、构造方面的标志:产状,变形变质程度 4、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方面的标志 (二)观察研究不整合面及其上、下地层的产状,岩性及时代 1、详细测制剖面,研究岩性,岩相和化石,确定时代,观察构造形态,变质情况,岩 浆活动等。 2、砾石来源、粒度、圆度、分选性、排列方向等 3、制图、素描图、照相等

(2)岩石结构变化,指岩石粒度和形状的变化显示出来 (3)岩石颜色变化,由于颜色的不同显示出层理来 (4)岩层的原生层面构造,包括波痕、泥裂、雨痕、生物遗迹及其印模等。 二、利用沉积岩原生构造确定岩层的顶面和底面 确定岩层新老关系是野外观察研究地质构造的一个重要问题。 未经构造变动的岩层,其正常层序总是上顶下底,即上新下老,但经构造变动后岩层则 可直立,甚至倒转,新老层序倒置的现象。化石是确定新老关系和地质年代的依据,但有些 无化石的“哑地层”,则只能根据原生构造和某些次生构造来确定新老层序。况且确定地层 的新老关系,原生构造的方法比化石来得更容易些。 (1)斜层理 (2)粒序(韵律)层理,正粒序与反粒序层理 (3)波痕 (4)泥裂 (5)雨痕、冰雹痕及其印模 (6)冲刷充填构造 (5)古生物化石的生长和埋藏状态 §3 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一、整合与不整合 1、整合:岩层连续沉积,层序无间断、产状一致、时代连续或其中的生物演化是渐变。 2、不整合: 层序有间断、缺失,即部分地层无沉积或虽有沉积但却被剥蚀。 二、不整合类型 (一)平行不整合:下降沉积→上升、沉积间断、剥蚀→再下降再沉积;不整合面上有 下伏岩层组成的砾石、古风化壳、古土壤层。 (二)角度不整合 特征:缺失部分地层,上下岩层产状不一致呈一定的角度相交,不整合面上有下伏岩 层组成的底砾岩,古风化壳,古土壤层等。 形成过程:下降沉积→褶皱上升(伴有断裂活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沉积间 断、遭受剥蚀→再下降再沉积。反映上覆地层沉积之前,曾发生过褶皱等重要的构造事件。 (三)地理不整合(区域不整合),指局部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但大范围内却是角度 不整合。 (四)嵌入不整合 三、不整合的研究 (一)确定不整合的存在(重点) 1、地层古生物方面的证据:化石反映出生物演化的不连续性(种、属的突变),生物 群落迥然差异。 2、沉积方面的标志,存在侵蚀面、古风化壳、古土壤以及 Fe 、Mn、 P、 Ni,稀土 或铝土矿等,底砾岩。 3、构造方面的标志:产状,变形变质程度。 4、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方面的标志。 (二)观察研究不整合面及其上、下地层的产状,岩性及时代。 1、详细测制剖面,研究岩性,岩相和化石,确定时代,观察构造形态,变质情况,岩 浆活动等。 2、砾石来源、粒度、圆度、分选性、排列方向等。 3、制图、素描图、照相等

(三)研究不整合的空间和类型变化 举例宁镇山脉J1x与下覆地层的接触关系,在栖霞山高地为不整合,仙鹤观J1-2和 T为平行不整合,在钟山则为整合接触关系。 (四)确定不整合的形成时代(重点) 形成时代:不整合面之下覆相对最新的地层时代为下限,不整合面之上相对最老的地层 时代为其上限,缺失地层时代为其形成时代。 注意二点 ①取下覆最新时代为下限,两者之间相隔最近的时代为不整合形成时代 ②同一次构造运动周期不同地区有先有后,时间可长可短,缺失地层并不一致,这是 褶皱幕的穿时代性的反映 ③大范围内,可发生多次构造变动,形成多个角度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在接近大陆 的地方,几个不整合面往往逐渐归并为一个角度不整合,其向缺失地层很多,实际 上是包含了多次地壳运动所经历的构造事情。 ④注意“缺”与“失”的关系,如我国华北O2/C2,是缺失O3、S、D、C,还是原先有 沉积,后来剥蚀掉即“失”去了 §4软沉积变形 软沉积变形指沉积或成岩作用过程中形成的非构造应力作用形成的变形。沉积物此 时尚未固结成岩,处于塑性或半塑性状态,故称之为软沉积变形。 负荷作用形成的软沉积变形 负荷构造、火焰构造、砂球和砂枕(视图) 滑塌和滑移作用 滑塌褶皱、爬折构造、卷曲层理(视图) 三、与孔隙液压效应有关的软沉积变形 砂岩墙、碟状构造 四、软沉积变形的成因机制 内因:沉积物力学性质高度塑性,抗剪(切)强度极差 外因:一定角度的斜坡地形和地震、风暴、海啸等外部诱发因素 第三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

(三)研究不整合的空间和类型变化 举例 宁镇山脉 J1-2xn 与下覆地层的接触关系,在栖霞山高地为不整合,仙鹤观 J1-2 和 T3h 为平行不整合,在钟山则为整合接触关系。 (四)确定不整合的形成时代(重点) 形成时代:不整合面之下覆相对最新的地层时代为下限,不整合面之上相对最老的地层 时代为其上限,缺失地层时代为其形成时代。 注意二点: ① 取下覆最新时代为下限,两者之间相隔最近的时代为不整合形成时代; ② 同一次构造运动周期不同地区有先有后,时间可长可短,缺失地层并不一致,这是 褶皱幕的穿时代性的反映。 ③ 大范围内,可发生多次构造变动,形成多个角度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在接近大陆 的地方,几个不整合面往往逐渐归并为一个角度不整合,其向缺失地层很多,实际 上是包含了多次地壳运动所经历的构造事情。 ④ 注意“缺”与“失”的关系,如我国华北 O2/C2,是缺失 O3、S、D、C1,还是原先有 沉积,后来剥蚀掉即“失”去了。 §4 软沉积变形 软沉积变形 指沉积或成岩作用过程中形成的非构造应力作用形成的变形。沉积物此 时尚未固结成岩,处于塑性或半塑性状态,故称之为软沉积变形。 一、 负荷作用形成的软沉积变形 负荷构造、火焰构造、砂球和砂枕(视图) 二、 滑塌和滑移作用 滑塌褶皱、爬折构造、卷曲层理(视图) 三、 与孔隙液压效应有关的软沉积变形 砂岩墙、碟状构造 四、 软沉积变形的成因机制 内因:沉积物力学性质高度塑性,抗剪(切)强度极差。 外因:一定角度的斜坡地形和地震、风暴、海啸等外部诱发因素。 第三章 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

力和体力 1、力:物体相互间的一种机械作用 2、接触力:物体与物体间的作用力 3、面力:作用在物体表面的接触力 4、应力集中:接触面积与物体边界面积比量级很小时,即集中 5、体力:非接触力作用在物体内部每一支点上时,为体力 二、外力和内力 1、外力:外界物体向研究物体施加的作用力 2、内力:外力作用引起的物体内部各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应力、正应力、剪应力 1、应力: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内任一截面单位面积上的受力大小 2、正应力:垂直截面的应力,以0表示 3、剪应力:平行截面的应力,以τ表示 四、主应力、主方向、主平面 1、主应力:某一截面上只有正应力,没有剪应力时的正应力 2、主方向:主应力的方向 3、主平面:垂直于主应力的平面 五、应力椭球体和应变椭球体 1、应力椭球体: 01一最大压(最小拉)应力轴 2-中间应力轴 3一最小压(最小拉)应力轴 2、应变椭球体 A(X)最大应变轴 B(Y)一中间应变轴 C(Z-最小应变轴 六、应力分析简介 1、常见的应力状态: 单轴应力状态:一个主应力不为零,其余两个均为零 双轴应力状态:一个主应力为零,其余两个均不为零 三轴应力状态:三个主应力均不为零,且01>02>03 2、二维应力状态分析(平面应力状态分析) 若:有两轴主应力(01,02)作用在斜截面(AB)上,且01>02,σ3=0:;分 析斜面(AB面)上的应力状态 规定:a一AB法线与01的夹角,AB线一AB面的截线,单位长度(=1) OA=sin OB=cos a 又 P A 在OA面上的正应力P2=02OA=02sina 在OB面上的正应力P1=01OB=0cosa (1)在垂直AB面上的力:为P1和P2的分力之和: Ep: Pn= Pin+P2n=PI cosa P2 sin a AB面上的正应力:0a=P1cosa+P2sina

一、 力和体力 1、力: 物体相互间的一种机械作用 2、接触力:物体与物体间的作用力 3、面力:作用在物体表面的接触力 4、应力集中:接触面积与物体边界面积比量级很小时,即集中 5、体力:非接触力作用在物体内部每一支点上时,为体力 二、外力和内力 1、外力:外界物体向研究物体施加的作用力 2、内力:外力作用引起的物体内部各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三、应力、正应力、剪应力 1、应力: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内任一截面单位面积上的受力大小 2、正应力:垂直截面的应力,以σ表示 3、剪应力:平行截面的应力,以τ表示 四、主应力、主方向、主平面 1、主应力:某一截面上只有正应力,没有剪应力时的正应力 2、主方向:主应力的方向 3、主平面:垂直于 主应力的平面 五、应力椭球体和应变椭球体 1、应力椭球体: σ1—最大压(最小拉)应力轴; σ2—中间应力轴; σ3 —最小压(最小拉)应力轴 故:σ1>σ2>σ3 2、应变椭球体: A(X)—最大应变轴; B(Y)—中间应变轴; C(Z)—最小应变轴 六、应力分析简介 1、常见的应力状态: 单轴应力状态:一个主应力不为零,其余两个均为零 双轴应力状态:一个主应力为零,其余两个均不为零 三轴应力状态:三个主应力均不为零,且σ1>σ2>σ3 2、二维应力状态分析(平面应力状态分析) 若:有两轴主应力( σ1,σ2 )作用在斜截面(AB )上,且 σ1>σ2,σ3 = 0;分 析斜面(AB 面)上的应力状态。 规定:α—AB 法线与σ1 的夹角,AB 线—AB 面的截线,单位长度(=1) ∵ AB = 1, ∴ OA = sin α, OB = cos α 又∵ σ = P / A , P = σ A ∴在 OA 面上的正应力 P2 = σ2 OA = σ2 sin α , 在 OB 面上的正应力 P1 = σ1 OB = σ1 cos α (1)在垂直 AB 面上的力: 为 P1 和 P2 的分力之和: 即 : Pn = P1n + P2n = P1 cosα+ P2 sinα AB 面上的正应力: σα= P1 cosα+ P2 sinα

o cosa coat o2 sIn a sin a 2 (2)在平行AB面上的力: Pt= PI sin AB面上的剪应力:τa=o1 cos a sin a+o2 sin a cos a 02 讨论: 由(1):当a=0时,cos2a=1;oa=01(最大):02不起作用 说明:垂直该面的应力对该面作用最大 平行该面的应力对该面无作用 由(2):当a=0时 当a=90°时 Ta=0(2a=180° 当a=45°时 τa达最大值(2a=90°) 说明:与主应力呈45°的面上剪应力最大,易产生剪切面 第四章变形岩石应变分析基础 变形与变位 1、变形( strain)

= σ1 cosα cosα+ σ2 sinα sinα = σ1 cos 2 α + σ2 sin 2 α σ1 + σ2 σ1 - σ2 = ———— + ———— cos 2α (1) 2 2 (2)在平行 AB 面上的力: Pt = P1 sinα + P2 cosα AB 面上的剪应力:τα = σ1 cosα sinα+ σ2 sinα cosα σ1 - σ2 = ———— sin2α (2) 2 讨论: 由(1):当α= 0 时, cos 2α= 1; σα = σ1 (最大); σ2 不起作用 说明:垂直该面的应力对该面作用最大 平行该面的应力对该面无作用 由(2):当α= 0 时, τα = 0 当α= 90° 时, τα = 0 (2 α= 180 °) 当α= 45° 时, τα 达最大值 (2 α= 90 °) σ1 - σ2 即: τα = ———— 2 说明:与主应力呈 45 °的面上剪应力最大,易产生剪切面 第四章 变形岩石应变分析基础 一、 变形与变位 1、变形(strain):

岩石体受到应力作用后,其内部各质点经受了一系列的位移从而使岩石体的初始形状、 方位或位置发生了改变。 2、位移:物体内各质点的位置在变形前后的相对变化。(平移、旋转、体变、形变) 平移、旋转:改变坐标,不改变形态(内部各质点相对位置不变) 体变、形变:改变形态和体积(内部各质点相对位置改变) 、应变的度量(应变测量) 应力状态:某一瞬间作用于物体上的应力情况 应变状态:物体变形后的状态 线应变: (1)定义:变形前后线段长度的变化(ε) (2)应变量计算 A、单位长度比:ε= 式中:ε一线应变量:10、11-变形前、后同一线段的长度比(伸长为正:缩短为负) B、平方长度比:A=(11/12=(1+)2 式中:A一变形前、后同一线段的长度比的平方 2、剪应变: (1)定义 角应变:变形前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变形后其夹角偏离直角的量(中) 剪应变:角应变的正切(Y) (2)应变量计算:y=tg中(右偏为正;左偏为负) 三、均匀应变与非均匀应变 1、均匀应变 (1)定义:物体内各质点的应变特点相同的变形 (2)特点:变形前的直线,变形后仍是直线:变形前的平行线,变形后仍是平行线 2、非均匀应变: (1)定义:物体内各质点的应变特点发生变化的变形 (2)特点:变形前的直线,变形后为曲线或折线;变形前的平行线,变形后不在保持平 3、连续变形:物体内从一点到另一点的应变状态是逐渐变化的(弯曲) 4、不连续变形:物体内从一点到另一点的应变状态是突然变(断开),褶皱是一种非均 匀连续变形 四、应变椭球体 1、定义:用来表示应变状态的椭球 2、特征 (1)变形前是球,均匀变形后为一椭球 (2)有三个相互垂直的主轴(X、Y、Z),分别代表最大、中间、最小应变轴(或λ1 λ2、λ3:A、B、C) (3)有三个相互垂直的主平面(YZ、XZ、XY),分别垂直X、Y、Z轴 (4)应力与应变有密切关系 最大应变轴平行最小压应力轴和最大张应力轴 最小应变轴平行最大压应力轴和最小张应力轴

岩石体受到应力作用后,其内部各质点经受了一系列的位移从而使岩石体的初始形状、 方位或位置发生了改变。 2、位移:物体内各质点的位置在变形前后的相对变化。(平移、旋转、体变、形变) 平移、旋转:改变坐标,不改变形态(内部各质点相对位置不变) 体变、形变:改变形态和体积(内部各质点相对位置改变) 二、应变的度量(应变测量) 应力状态:某一瞬间作用于物体上的应力情况 应变状态:物体变形后的状态 1、线应变: (1)定义: 变形前后线段长度的变化( ε ) (2)应变量计算: l 1-l 0 A、单位长度比:ε= —— l 0 式中: ε—线应变量; l 0、l 1—变形前、后同一线段的长度比(伸长为正;缩短为负) B、平方长度比:λ= (l 1 / l 0) 2 = (1+ ε) 2 式中:λ—变形前、后同一线段的长度比的平方 2、剪应变: (1)定义: 角应变:变形前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变形后其夹角偏离直角的量(ψ) 剪应变:角应变的正切( γ ) ( (2)应变量计算: γ= tgψ (右偏为正;左偏为负) 三、均匀应变与非均匀应变 1、均匀应变: (1)定义:物体内各质点的应变特点相同的变形 (2)特点:变形前的直线,变形后仍是直线;变形前的平行线,变形后仍是平行线 2、非均匀应变: (1)定义:物体内各质点的应变特点发生变化的变形 (2)特点:变形前的直线,变形后为曲线或折线;变形前的平行线,变形后不在保持平 行 3、连续变形:物体内从一点到另一点的应变状态是逐渐变化的(弯曲) 4、不连续变形:物体内从一点到另一点的应变状态是突然变(断开),褶皱是一种非均 匀连续变形 四、应变椭球体 1、定义:用来表示应变状态的椭球 2、特征: (1)变形前是球,均匀变形后为一椭球 (2)有三个相互垂直的主轴(X、Y、Z),分别代表最大、中间、最小应变轴(或λ1、 λ2、λ3;A、B、C ) (3)有三个相互垂直的主平面(YZ、XZ、XY),分别垂直 X、Y、Z 轴 (4)应力与应变有密切关系: 最大应变轴平行最小压应力轴和最大张应力轴 最小应变轴平行最大压应力轴和最小张应力轴

五、弗林(Flin)指数 表示应变椭球体的形态一应变强度 k=tana=(a-1)/(b-1) 式中:a=X/Y=(1+ε1)/(1=E2) b=Y/Z=(1+ε2)/(1+e3) 讨论:k值相当于p点与原点(l,1)的斜率 单轴旋转扁球体(轴对称缩短) 1>k>0 扁形椭球体(压扁型) 平面应变椭球体 o>k>1 长型椭球体(收缩型) 单轴旋转长球体(轴对称伸长) 六、旋转变形与非旋转变形 1、非旋转变形:代表应变主轴方向的物质线在变形前后不发生方位的改变 2、旋转变形:代表应变主轴方向的物质线在变形前后发生了方位的改变 七、递进变形 1、有限应变(总应变):物体变形的最终状态与初始状态对比发生的变化 2、递进变形:变形的发展过程(许多微量应变逐次叠加的过程) 第五章岩石变形行为 (自学为主)

五、弗林( Flinn )指数 表示应变椭球体的形态—应变强度 k = tanα = (a-1) / (b-1) 式中:a = X / Y = (1+ε1)/(1=ε2) b = Y / Z = (1+ε2)/(1+ε3) 讨论: k 值相当于 p 点与原点(1,1)的斜率 k=0 单轴旋转扁球体(轴对称缩短) 1>k>0 扁形椭球体(压扁型) k=1 平面应变椭球体 ∞>k>1 长型椭球体(收缩型) k=∞ 单轴旋转长球体(轴对称伸长) 六、旋转变形与非旋转变形 1、非旋转变形:代表应变主轴方向的物质线在变形前后不发生方位的改变 2、旋转变形:代表应变主轴方向的物质线在变形前后发生了方位的改变 七、递进变形 1、有限应变(总应变): 物体变形的最终状态与初始状态对比发生的变化 2、递进变形:变形的发展过程(许多微量应变逐次叠加的过程) 第五章 岩石变形行为 (自学为主)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46页,可试读16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