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合肥工业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03-2004年度第一学期构造地质学样卷及参考答案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8,文件大小:2.9MB,团购合买
一、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计14分。 1、总滑距是指断层两盘()之间的移动距离而断距则指断层两盘 之间的移动距离。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样卷: 合肥工业大学考试试卷 2003-2004年度第一学期课程名称构造地质学考试班级资源、勤查01级 命题教师王道轩 教研室主主任审批签名 学生姓名 成绩 考试日期 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计14分。 1、总滑距是指断层两盘()之间的移动距离,而断距则指断层两盘() 之间的移动距离 2、雁行式节理或雁列脉有两种斜列方式,当顺着节理走向观察时( 称为右阶(列),反之称为左阶(列)。 3、劈理的微观特征是具有域构造,即表现为()和()在岩石中的相间平 行排列。 4、褶皱位态(里卡德)分类的主要依据是根据褶皱的()和()在空间的产 状要素来划分的 5、共轭“X型”剪节理的锐角平分线与最大主压应力(o1)方位(),与最小主 压应力(03)方位(),中间主应力(02)与( )平行。 6、断层面上的擦痕也是一种线理,它指示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因而擦痕是一种 ()线理。 7、流劈理是变质岩或强烈变形岩石中的一种面状构造,它是由片状、板状、扁圆状矿 物或集合体的()排列而构成的 8、A线理有两种成因类型:其一,岩石在变形时其中的岩石碎屑、砾石、矿物颗粒或 集合体发生( )而形成的;其二,矿物或集合体在岩石变形变质时沿张应力方向 )的结果 、看图回答问题:每题4分,计36分。 1、用作图法求图1中石炭系顶面产状,即倾向和倾角。 2、图2中S代表一倾斜岩层,试画出该倾斜岩层的产状要素(走向线、倾斜线、倾向 线、倾角) 3、在图3中的括号内写出褶皱要素名称 4、图4为一逆平移断层立体示意图,请指出图上标出的该断层的总滑距、走向滑距, 倾向滑距、水平滑距。 5、指出照片(图5)上的构造类型 6、假定图6中a、b两岩层为同一层位,试根据其间的斜层理(a点)和层间小褶皱(b 点),恢复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褶皱的形态 7、在某露头点观察到层理(S0)与轴面劈理(S1)的几何关系如图7,试指出该露头点 的岩层层序正常与否和可能的褶皱位置 8、指出图8中雁列脉的排列型式和运动方向。如果有共轭节理存在,试画出另一组雁 列脉并指出最大主应力(01)的可能位置。 9、图9是北美大峡谷的地质剖面图。A为前寒武系变质岩,发育一系列紧密同斜褶皱 并伴生断层;B为单斜构造(岩层),伴有海底火山喷发(V);D为中新生界水平岩层;C 为水平岩层的底界即古侵蚀面。试指出该地区发生的主要构造事件(构造发展史)

样卷: 合肥工业大学考试试卷 2003-2004 年度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构造地质学 考试班级 资源、勘查 01 级 命题教师 王道轩 教研室主主任审批签名 学生姓名 成绩 考试日期 一、填空题:每个空格 1 分,计 14 分。 1、总滑距是指断层两盘( )之间的移动距离,而断距则指断层两盘( ) 之间的移动距离。 2、雁行式节理或雁列脉有两种斜列方式,当顺着节理走向观察时( ) 称为右阶(列),反之称为左阶(列)。 3、劈理的微观特征是具有域构造,即表现为( )和( )在岩石中的相间平 行排列。 4、褶皱位态(里卡德)分类的主要依据是根据褶皱的( )和( )在空间的产 状要素来划分的。 5、共轭“X 型”剪节理的锐角平分线与最大主压应力(σ1)方位( ),与最小主 压应力(σ3)方位( ),中间主应力(σ2)与( )平行。 6、断层面上的擦痕也是一种线理,它指示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因而擦痕是一种 ( )线理。 7、流劈理是变质岩或强烈变形岩石中的一种面状构造,它是由片状、板状、扁圆状矿 物或集合体的( )排列而构成的。 8、A 线理有两种成因类型:其一,岩石在变形时其中的岩石碎屑、砾石、矿物颗粒或 集合体发生( )而形成的;其二,矿物或集合体在岩石变形变质时沿张应力方向 ( )的结果。 二、 看图回答问题:每题 4 分,计 36 分。 1、用作图法求图 1 中石炭系顶面产状,即倾向和倾角。 2、图 2 中 S 代表一倾斜岩层,试画出该倾斜岩层的产状要素(走向线、倾斜线、倾向 线、倾角)。 3、在图 3 中的括号内写出褶皱要素名称。 4、图 4 为一逆平移断层立体示意图,请指出图上标出的该断层的总滑距、走向滑距, 倾向滑距、水平滑距。 5、指出照片(图 5)上的构造类型。 6、假定图 6 中 a、b 两岩层为同一层位,试根据其间的斜层理(a 点)和层间小褶皱(b 点),恢复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褶皱的形态。 7、在某露头点观察到层理(S0)与轴面劈理(S1)的几何关系如图 7,试指出该露头点 的岩层层序正常与否和可能的褶皱位置。 8、指出图 8 中雁列脉的排列型式和运动方向。如果有共轭节理存在,试画出另一组雁 列脉并指出最大主应力(σ1)的可能位置。 9、图 9 是北美大峡谷的地质剖面图。A 为前寒武系变质岩,发育一系列紧密同斜褶皱 并伴生断层;B 为单斜构造(岩层),伴有海底火山喷发(V);D 为中新生界水平岩层;C 为水平岩层的底界即古侵蚀面。试指出该地区发生的主要构造事件(构造发展史)

C 图1比例尺1:1000 图2 图 图4 图5

图7 图8 图9 简答题:每小题5分,计20分 1、兰姆赛褶皱分类中的lB型褶皱与Ⅱ型褶皱的主要区分标志。 2、如何判断横(斜)断层错断褶皱构造引起的断层效应,即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的判断? 3、一走向断层的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同且断层倾角小于岩层倾角,现场观察被断地层出 现缺失现象,绘图表示该断层的性质 4、简述节理走向玫瑰花图的作图步骤。 5、简述断层旁侧(两盘)派生张节理、剪节理及拖曳小褶皱与断层运动方向之间的关 系 四、综合分析武华镇地质图并作剖面图,20分。 1、指出图中各地层彼此之间的接触关系。 2、指出图中有几期褶皱构造、它们的具体位置、分别由哪些地层组成及其形成时代。 3、过AB绘制构造剖面图(要求恢复地下深部构造形态) 4、简要说明武华镇地区地质构造发展史

三、简答题:每小题 5 分,计 20 分。 1、兰姆赛褶皱分类中的 IB 型褶皱与Ⅱ型褶皱的主要区分标志。 2、如何判断横(斜)断层错断褶皱构造引起的断层效应,即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的判断? 3、一走向断层的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同且断层倾角小于岩层倾角,现场观察被断地层出 现缺失现象,绘图表示该断层的性质。 4、简述节理走向玫瑰花图的作图步骤。 5、简述断层旁侧(两盘)派生张节理、剪节理及拖曳小褶皱与断层运动方向之间的关 系。 四、综合分析武华镇地质图并作剖面图,20 分。 1、 指出图中各地层彼此之间的接触关系。 2、 指出图中有几期褶皱构造、它们的具体位置、分别由哪些地层组成及其形成时代。 3、 过 AB 绘制构造剖面图(要求恢复地下深部构造形态)。 4、 简要说明武华镇地区地质构造发展史

武华镇地质图 图例 比例尺1:200000 中侏罗统 上"部 P 中侏罗统 T T下三叠统 P]上二叠统 P P下二叠统 C下石炭统 上泥盆统 DD中泥盆统 [s中志留统 Sn下志留统 岩层产状 习倒转岩层 巴片理产状 牛头山 1300高地 参考答案 2003-2004年度第一学期构造地质学试题答案 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计14分

参考答案: 2003-2004 年度第一学期 构造地质学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个空格 1 分,计 14 分

对应点(撕裂点)):对应层(相当层) 2.前面一个雁列排在后一个的右侧: 3.劈理域;微劈石 4.轴面:枢纽 5.平行;垂直:垂直 6.a线理 7.定向排列 8.塑性拉伸;重结晶生长 三、看图回答问题:每题4分,计36分。 1.作图法见图1,倾向北西,倾角约20 2.图2中AB一走向线,AC一倾斜线,AC’一倾向线,a一倾角 P C C 图1比例尺1:10000 图2 3.褶皱中的各部分名称如图3

1. 对应点(撕裂点));对应层(相当层) 2. 前面一个雁列排在后一个的右侧; 3. 劈理域;微劈石 4. 轴面;枢纽 5. 平行;垂直;垂直 6. a 线理 7. 定向排列 8. 塑性拉伸;重结晶生长 三、 看图回答问题:每题 4 分,计 36 分。 1. 作图法见图 1,倾向北西,倾角约 20° 2. 图 2 中 AB—走向线,AC—倾斜线,AC’—倾向线,α—倾角。 3. 褶皱中的各部分名称如图 3

脊线 (翼) 枢纽) (轴面) 图6 4.总滑距ab、走向滑距ac,倾向滑距bc、水平滑距bd 5.图5照片为倾伏背斜,且外倾转折端具箱状特征 6.根据斜层理(a点)和层间小褶皱(b点),判断图6应为倒转背斜构造。 7.图7地层倒转背斜在右,向斜在左 8.雁行张裂脉的运动方向,可能的共轭脉及最大主应力方向如图8所示 倒转地层 图7 9.A沉积后发生强烈的造山运动导致强烈褶皱、断裂作用、发生变质作用:经过一段风化剥 蚀后地壳下沉,开始沉积B并发生海底火山喷发(V),然后B发生褶皱剥蚀成单斜岩层, 形成剥蚀面C:D是最后沉积的,D沉积后地壳发生强烈的水平隆升,产生大裂谷。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计20分 1.兰姆赛褶皱分类中的lB型褶皱与Ⅱ型褶皱的主要区分标志在于:lB型褶皱等倾斜线呈正 扇形分布且长度处处相等,又称等厚褶皱或平行褶皱;Ⅱ型褶皱等倾斜线互相平行(平行

4. 总滑距 ab、走向滑距 ac,倾向滑距 bc、水平滑距 bd 5. 图 5 照片为倾伏背斜,且外倾转折端具箱状特征 6. 根据斜层理(a 点)和层间小褶皱(b 点),判断图 6 应为倒转背斜构造。 7. 图 7 地层倒转,背斜在右,向斜在左。 8. 雁行张裂脉的运动方向,可能的共轭脉及最大主应力方向如图 8 所示。 9. A 沉积后发生强烈的造山运动导致强烈褶皱、断裂作用、发生变质作用;经过一段风化剥 蚀后地壳下沉,开始沉积 B 并发生海底火山喷发(V),然后 B 发生褶皱剥蚀成单斜岩层, 形成剥蚀面 C;D 是最后沉积的,D 沉积后地壳发生强烈的水平隆升,产生大裂谷。 四、 简答题:每小题 5 分,计 20 分 1. 兰姆赛褶皱分类中的 IB 型褶皱与Ⅱ型褶皱的主要区分标志在于:IB 型褶皱等倾斜线呈正 扇形分布且长度处处相等,又称等厚褶皱或平行褶皱;Ⅱ型褶皱等倾斜线互相平行(平行 图 7

轴面)且相等,外弧和内弧。 2.横(斜)断层错断褶皱构造引起的断层效应,即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的判断:背斜构造- 核部变宽者为上升盘,反之为下降盘:向斜构造一一核部变宽者为下降盘,反之为 升盘 3.走向断层的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同且断层倾角小于岩层倾角,被断地层缺失,根据题义绘 图表示如下图 4.节理走向玫瑰花图的作图步骤 (1)首先列表将节理倾向转换为走向,然后按10°间隔分组统计每组的节理数目,如, 10°-19°,23条,20°-29°,12条 (2)确定比例尺,根据作图的大小和各组的节理数目,选取一定长度的线段代表一条节理, 以最多的一组节理数的线段长度作为比半径作半圆。作东西南北线,标上方位角。 (3)找点连线,从0°一10°一组开始,按各组节理平均走向,找出各组节理点,边找边 连线。若某一组节理数目为零,则连线回到圆心,然后在从圆心开始与下一条节理组相 连 (4)写上图名和比例尺即可。 5.断层旁侧(两盘)派生张节理与主干断裂相交鋭角尖指向本盘运动方向,剪节理与主干 断裂相交鋭角尖也是指向本盘运动方向,而拖曳小褶皱的弧顶凸方指向本盘运动方向或 者拖曳小褶皱的轴面主干断裂相交锐角尖指向对盘运动方向。 四、综合分析武华镇地质图并作剖面图,20分。 1.D2与S为角度不整合接触,J1与下伏D-12为角度不整合接触,P1与C2之间为平行不 整合接触,其余地层均为整合接触。 2.图中有三期褶皱构造:第一期志留系,分布在图幅的西北角,第二期D2-T2分布在图幅 的中部,第三期侏罗系分布在图幅的东南部:其形成时代:第一期形成S2一D2,第二期 T2-J1,第三期形成于即J2之后。 3.过AB绘制构造剖面图如图所示(要求构造形态正确,岩层产状倾角和地形线无原则性 的错误即可)。 4.武华镇地区地质构造发展史:S2沉积之后地壳发生强烈的造山运动;SyD遭受风化剥 蚀,未接受沉积:D2C2在此接受沉积:C3期间处于符号剥蚀未沉积:T2T3再次接受 沉积:T3末本区再次发生一场大规模的褶皱造山运动,使T2-T地层产生隔槽式(向斜 窄背斜宽)线性褶皱构造

轴面)且相等,外弧和内弧。 2. 横(斜)断层错断褶皱构造引起的断层效应,即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的判断:背斜构造— —核部变宽者为上升盘,反之为下降盘;向斜构造——核部变宽者为下降盘,反之为上 升盘。 3. 走向断层的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同且断层倾角小于岩层倾角,被断地层缺失,根据题义绘 图表示如下图。 4. 节理走向玫瑰花图的作图步骤: (1)首先列表将节理倾向转换为走向,然后按 10°间隔分组统计每组的节理数目,如, 10°—19°,23 条,20°—29°,12 条…… (2)确定比例尺,根据作图的大小和各组的节理数目,选取一定长度的线段代表一条节理, 以最多的一组节理数的线段长度作为比半径作半圆。作东西南北线,标上方位角。 (3)找点连线,从 0°—10°一组开始,按各组节理平均走向,找出各组节理点,边找边 连线。若某一组节理数目为零,则连线回到圆心,然后在从圆心开始与下一条节理组相 连。 (4)写上图名和比例尺即可。 5. 断层旁侧(两盘)派生张节理与主干断裂相交鋭角尖指向本盘运动方向,剪节理与主干 断裂相交鋭角尖也是指向本盘运动方向,而拖曳小褶皱的弧顶凸方指向本盘运动方向或 者拖曳小褶皱的轴面主干断裂相交锐角尖指向对盘运动方向。 四、综合分析武华镇地质图并作剖面图,20 分。 1. D2与 S 为角度不整合接触,J1 与下伏 D2—T2 为角度不整合接触,P1 与 C2 之间为平行不 整合接触,其余地层均为整合接触。 2. 图中有三期褶皱构造:第一期志留系,分布在图幅的西北角,第二期 D2—T2 分布在图幅 的中部,第三期侏罗系分布在图幅的东南部;其形成时代:第一期形成 S2—D2,第二期 T2—J1,第三期形成于即 J2 2 之后。 3. 过 AB 绘制构造剖面图如图所示(要求构造形态正确,岩层产状倾角和地形线无原则性 的错误即可)。 4. 武华镇地区地质构造发展史:S2 沉积之后地壳发生强烈的造山运动;S3~ D1 遭受风化剥 蚀,未接受沉积;D2—C2 在此接受沉积:C3 期间处于符号剥蚀未沉积;T2—T3 再次接受 沉积;T3 末本区再次发生一场大规模的褶皱造山运动,使 T2—T3 地层产生隔槽式(向斜 窄背斜宽)线性褶皱构造

武华镇地质图 图例 比例尺1:200000 P 中侏罗统 T 下三叠统 P]上二叠统 P P下二叠统 C下石炭统 上泥盆统 DD中泥盆统 s2中志留统 Sn下志留统 如岩层产状 巴片理产状 牛头山 1300高地 D P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