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肿瘤 教学目的 明确肿瘤的概念和基本特点,掌握良性肿瘤恶性肿病的区别,肿瘤发生的原因,以 及分类命名。 教学时间 4学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肿瘤的基本概念 2、肿瘤生物学特点 3、肿瘤发生的原因 4、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的区别 教学内容 第一节肿瘤的概念 概念 肿瘤:是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身体局部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控 制,导致异常増生所形成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这种肿块称作肿瘤 或机体组织细胞在内外致病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使细胞的DNA发生结构和功能异 形成一种异常增生的肿块 二、特点 肿瘤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物质代谢,不仅与正常的细胞组织完全不同,而且与再生 性增生也有质的不同 特点如下: 肿瘤特点有五条: 1、由正常细胞转变而来,它与正常组织细胞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2、生长无限制性,与整个机体不协调并能转移 3、缺乏正常的形态结构和物质代谢; 4、没有正常的生理机能,对机体百害而无一利: 5、在不同的程度上失去发育为成熟组织之能力,甚至具有接近幼稚的胚胎细胞的 表现,虽然肿瘤如此猖狂地影响机体,但机体的一些内在因素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如 对肿瘤的免疫反应,就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如体内激素的分泌,可刺激或抑制肿瘤细胞 生长 第二节肿瘤的生物学特性 、肿瘤的外观与形态 1、外形 肿瘤外观形态极不一致,这与肿瘤发生的部位,生长方式,组织来源即细胞成分以 及周围组织的性质有很大关系 1)发生在身体表面(皮肤)和器官表面(黏膜)的肿瘤,多形成块状向表面突
1 第 十 三 章 肿 瘤 教学目的 明确肿瘤的概念和基本特点,掌握良性肿瘤恶性肿病的区别,肿瘤发生的原因,以 及分类命名。 教学时间 4 学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肿瘤的基本概念 2 、肿瘤生物学特点 3 、肿瘤发生的原因 4 、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的区别 教学内容 第 一 节 肿 瘤 的 概 念 一、概念 肿瘤:是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身体局部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控 制,导致异常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这种肿块称作肿瘤。 或机体组织细胞在内外致病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使细胞的DNA发生结构和功能异 常,形成一种异常增生的肿块。 二、特点 肿瘤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物质代谢,不仅与正常的细胞组织完全不同,而且与再生 性增生也有质的不同。 特点如下: 肿瘤特点有五条: 1 、由正常细胞转变而来,它与正常组织细胞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2 、生长无限制性,与整个机体不协调并能转移; 3 、缺乏正常的形态结构和物质代谢; 4 、没有正常的生理机能,对机体百害而无一利; 5 、在不同的程度上失去发育为成熟组织之能力,甚至具有接近幼稚的胚胎细胞的 表现,虽然肿瘤如此猖狂地影响机体,但机体的一些内在因素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如 对肿瘤的免疫反应,就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如体内激素的分泌,可刺激或抑制肿瘤细胞 生长。 第 二 节 肿 瘤 的 生 物 学 特 性 一、肿瘤的外观与形态 1 、外形 肿瘤外观形态极不一致,这与肿瘤发生的部位,生长方式,组织来源即细胞成分以 及周围组织的性质有很大关系。 1 )发生在身体表面(皮肤)和器官表面(黏膜)的肿瘤,多形成块状向表面突
起,并因肿瘤组织结构的不同,形成各种不同形态,圆球状、蕈状、乳头状、息肉状、 分叶状、菜花状、绒毛状,良性肿瘤其表面光滑。 有的肿瘤组织因生长迅速,血供应不足而发生坏死脱落形成溃疡,这多见于恶性肿 瘤 2)生长在器官组织深部的肿瘤一般为境界清楚的球状结节。 深部的恶性肿瘤的形状不规则,呈分枝的树根状浸润生长,与周围组织粘连在 块,界限不清。 有些肿瘤并不形成肿块,肿瘤细胞只在某此器官织内浸润生长,使该组织的体积增 大和硬度增加一一弥漫型肿瘤。 2、大小 大小不一、主要取决于其生长速度,生长部位。 大的30kg以上(甚至90kg),小的用显微镜才能看见。 如良肿瘤对机体物质代谢和重要器官的机能无重大影响可长得很大,如对机体破坏 作用严重,它尚未充分长大时,患体即死亡,故体积较小 在狭小体腔内的常较小,在柔软体腔内或身体表面则可长得很大 大小与恶、良性肿瘤、生长时间、发生部位有一定关系 大的一一体表、体腔,生长慢、时间久多为良性 小的一一颅腔、椎骨、生长速度不会很大,多为恶性。 3、数量 常是一个或多个 4、颜色或色彩 ①与肿瘤组织种类有关; ②与肿瘤形成时间久、暂有关,时久的其色彩变淡或比较苍白; ③与继发性病变有关 ④和它含的血管或其他色素成分有关 般为灰白色,黑色素细胞组成黑色素瘤一一黑色;脂肪瘤一一黄或白色;纤维瘤 灰白色;淋巴肉瘤、纤维肉瘤一一鱼肉色 5、硬度 ①取决于肿瘤的组织的种类—一骨瘤最硬、软骨瘤次之,纤维瘤较硬固、粘液瘤很 柔软。 ②实质与间质之比例一一凡间质成分较多的、较硬,实质成分多的较柔软。 间质中结缔组织多的肿瘤较坚硬一一硬性瘤 富含实质性细胞成分的肿瘤硬度较小一一软性瘤。 、肿瘤的结构 实质一一瘤细胞、肿瘤的特殊成份 肿瘤 结缔组织—一原有或后产生的; 间质 血管一一肿瘤发生时产生的。 (一)实质 由瘤细胞构成,肿瘤的特殊成分。肿瘤的代谢生长特性,对机体的影响都决定于实 质细胞的性质。 肿瘤的组织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的实质细胞成分上 瘤细胞是由原来组织的正常细胞发生质变而来,因此肿瘤细胞的形态和组织结构, 与起源的正常细胞组织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2 起,并因肿瘤组织结构的不同,形成各种不同形态,圆球状、蕈状、乳头状、息肉状、 分叶状、菜花状、绒毛状,良性肿瘤其表面光滑。 有的肿瘤组织因生长迅速,血供应不足而发生坏死脱落形成溃疡,这多见于恶性肿 瘤。 2 )生长在器官组织深部的肿瘤一般为境界清楚的球状结节。 深部的恶性肿瘤的形状不规则,呈分枝的树根状浸润生长,与周围组织粘连在一 块,界限不清。 有些肿瘤并不形成肿块,肿瘤细胞只在某此器官织内浸润生长,使该组织的体积增 大和硬度增加——弥漫型肿瘤。 2 、大小 大小不一、主要取决于其生长速度,生长部位。 大的30㎏以上(甚至90㎏),小的用显微镜才能看见。 如良肿瘤对机体物质代谢和重要器官的机能无重大影响可长得很大,如对机体破坏 作用严重,它尚未充分长大时,患体即死亡,故体积较小。 在狭小体腔内的常较小,在柔软体腔内或身体表面则可长得很大。 大小与恶、良性肿瘤、生长时间、发生部位有一定关系。 大的——体表、体腔,生长慢、时间久多为良性; 小的——颅腔、椎骨、生长速度不会很大,多为恶性。 3 、数量 常是一个或多个。 4 、颜色或色彩 ①与肿瘤组织种类有关; ②与肿瘤形成时间久、暂有关,时久的其色彩变淡或比较苍白; ③与继发性病变有关; ④和它含的血管或其他色素成分有关。 一般为灰白色,黑色素细胞组成黑色素瘤——黑色;脂肪瘤——黄或白色;纤维瘤 ——灰白色;淋巴肉瘤、纤维肉瘤——鱼肉色。 5 、硬度 ①取决于肿瘤的组织的种类——骨瘤最硬、软骨瘤次之,纤维瘤较硬固、粘液瘤很 柔软。 ②实质与间质之比例——凡间质成分较多的、较硬,实质成分多的较柔软。 间质中结缔组织多的肿瘤较坚硬——硬性瘤。 富含实质性细胞成分的肿瘤硬度较小——软性瘤。 二、肿瘤的结构 实质——瘤细胞、肿瘤的特殊成份。 肿瘤 结缔组织——原有或后产生的; 间质—— 血管——肿瘤发生时产生的。 (一)实质 由瘤细胞构成,肿瘤的特殊成分。肿瘤的代谢生长特性,对机体的影响都决定于实 质细胞的性质。 肿瘤的组织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的实质细胞成分上。 瘤细胞是由原来组织的正常细胞发生质变而来,因此肿瘤细胞的形态和组织结构, 与起源的正常细胞组织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1、良性肿瘤的特点 瘤细胞分化程度高 其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排列与其起源组织的细胞形态及组织结构排列很相似,组织 细胞的较成熟 2、恶性肿瘤的特点 瘤细胞分化程度低。 瘤细胞分化不好,甚至不分化,它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与其起源的组织很少相 似,即组织细胞幼稚和不成熟,接近胚胎性组织 由于恶性肿瘤分化差,瘤细胞形态大小不一,一般比正常细胞大,外形不整齐,奇 形怪状,细胞显多形性,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基膜之间的关系破坏,胞核呈异型现 象,胞核变大,胞核与胞浆大小比例不对称,核膜粗糙不齐,核仁増大增多,细胞器减 少。 由恶性肿瘤形成的组织结构也失去正常成熟组织的特点 (二)间质 主要由结缔「一部分为肿瘤生长部位原有结缔组织组织构成 1、间质成分 大部分肿瘤生长时新生成的 间质内含:血管、淋巴管是肿瘤发生时产生的,供应肿瘤细 胞营养,通过血管,使肿瘤与机体发生联系(其中有 时有神经残留部分)含有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 胞浸润,是机体免疫反应的表现 间质作用:支架,支持和营养肿瘤的作用。有时在特殊条件的限制肿瘤生长。 有的还有神经纤维,是与机体的联系 2、几个关系 1)肿瘤组织内新生的毛细管的生长常比本症修复期组织内的旺盛,血管壁的通透 性也比正常血管髙,内皮c肥大、扭曲、膜表面有突起。 2)肿瘤的血管系统并不正常,氧、葡萄糖及其他营养供应一般不及正常组织充 分 3)肿瘤细胞和宿主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相互影响,指二者的有丝分裂指数,肿瘤细 胞刺激内皮细胞的增殖:血管生成对肿瘤生长具有间接作用 4)肿瘤细胞释放一些弥散性的可溶物质,对附近宿主血液内皮有作用,最近从动 物瘤中提出一种能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分裂的可溶性因子,称之为肿瘤血管生长因 5)当肿瘤生长超过了血管生成,因为营养不良—坏死,这是高度恶性肿瘤特 征之一,常是出血或缺血性坏死 6)生长迅速的肿瘤(肉瘤),具有髙度血管性间质,含结缔组织少;生长慢的肿 瘤间质血管少,有些间质内还有软骨和硬骨形成。 硬癌一一含多量结缔组织间质 髓样癌一一含结缔组织间质少,主要是由瘤细胞构成的癌。 三)肿瘤的异型性 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称为异型性(atyαa)。肿瘤组织异型性的大小反映了肿瘤组织的成熟程度(即分化程
3 1 、良性肿瘤的特点 瘤细胞分化程度高。 其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排列与其起源组织的细胞形态及组织结构排列很相似,组织 细胞的较成熟。 2 、恶性肿瘤的特点 瘤细胞分化程度低。 瘤细胞分化不好,甚至不分化,它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与其起源的组织很少相 似,即组织细胞幼稚和不成熟,接近胚胎性组织。 由于恶性肿瘤分化差,瘤细胞形态大小不一,一般比正常细胞大,外形不整齐,奇 形怪状,细胞显多形性,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基膜之间的关系破坏,胞核呈异型现 象,胞核变大,胞核与胞浆大小比例不对称,核膜粗糙不齐,核仁增大增多,细胞器减 少。 由恶性肿瘤形成的组织结构也失去正常成熟组织的特点。 (二)间质 主要由结缔 一部分为肿瘤生长部位原有结缔组织组织构成; 1 、间质成分 大部分为肿瘤生长时新生成的。 间质内含 : 血管、淋巴管 是肿瘤发生时产生的,供应肿瘤细 胞营养,通过血管,使肿瘤与机体发生联系(其中有 时有神经残留部分)含有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 胞浸润,是机体免疫反应的表现。 间质作用:支架,支持和营养肿瘤的作用。有时在特殊条件的限制肿瘤生长。 有的还有神经纤维,是与机体的联系。 2 、几个关系 1 )肿瘤组织内新生的毛细管的生长常比本症修复期组织内的旺盛,血管壁的通透 性也比正常血管高,内皮 c 肥大、扭曲、膜表面有突起。 2 )肿瘤的血管系统并不正常,氧、葡萄糖及其他营养供应一般不及正常组织充 分。 3 )肿瘤细胞和宿主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相互影响,指二者的有丝分裂指数,肿瘤细 胞刺激内皮细胞的增殖;血管生成对肿瘤生长具有间接作用。 4 )肿瘤细胞释放一些弥散性的可溶物质,对附近宿主血液内皮有作用,最近从动 物瘤中提出一种能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分裂的可溶性因子,称之为肿瘤血管生长因子。 5 )当肿瘤生长超过了血管生成,因为营养不良 坏死,这是高度恶性肿瘤特 征之一,常是出血或缺血性坏死。 6 )生长迅速的肿瘤(肉瘤),具有高度血管性间质,含结缔组织少;生长慢的肿 瘤间质血管少,有些间质内还有软骨和硬骨形成。 硬癌——含多量结缔组织间质。 髓样癌——含结缔组织间质少,主要是由瘤细胞构成的癌。 (三)肿瘤的异型性 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称为异型性( atypa )。肿瘤组织异型性的大小反映了肿瘤组织的成熟程度(即分化程
度。在此指肿瘤的实质细胞与其来源的正常细胞和组织在形态、功能上的相似程度)。 异型性小者,说明它和正常组织相似,肿瘤组织分化程度高(成熟程度高);异型性大 者,表示瘤组织成熟度低(分化程度低)。区别这种异型性的大小是诊断肿瘤,确定其 良、恶性的主要组织学依据。恶性肿瘤常具有明显的异型性。 由未分化细胞构成的恶性肿瘤也称间变性肿瘤。间变( anaplasia)原意是指“退性 发育”,即失去分化,指已分化成熟的细胞和组织倒退分化,返回原始幼稚状态。现已 知,绝大部分的未分化的恶性肿瘤起源于组织中的干细胞丧失了分化能力,而并非是已 经分化的特异细胞去分化所致。在现代病理学中,间变指的是恶性肿瘤细胞的缺乏分 化。间变性的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多形性( pleomorphism,即肿瘤细胞彼此在大小和 形状上的变异)。因此往往不能确定其组织来源。间变性肿瘤几乎都是髙度恶性肿瘤, 但大度数恶性肿瘤都显示某种程度的分化。 1、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良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不明显,一般都与其发源组织相似。因此,这些肿瘤的诊断 依赖于其组织结构的异型性。如纤维瘤的细胞与正常纤维细胞很相似,只是其排列与正 常纤维组织不同,呈编织状 恶性肿瘤组织结构异型性明显,瘤细胞排列更为紊乱,失去正常的排列结构或层 次。如纤维发生的恶性肿瘤—纤维肉瘤,瘤细胞很多,胶原纤维很少,排列很紊乱 与正常纤维组织的结构相差很远;从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腺癌,其腺体的大小和形 状十分不规则,排列也较乱,腺上皮细胞排列紧密重叠或多层,并可有乳头状增生。 2、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良性肿瘤的异型性小,一般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相似 恶性肿瘤细胞常具有高度的异型性,有以下特点 ①瘤细胞的多形性,即瘤细胞形态及大小不一致。 恶性肿瘤细胞一般比正常细胞大,各个瘤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又很不一致,有时出现 瘤巨细胞。少数分化很差的肿瘤,其瘤细胞较正常细胞小,圆形,大小也比较一致 ②核较多形性,即瘤细胞核的大小、形状及染色不一致。 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肥大),胞核与细胞浆的比例较正常增大(正常为1 6,恶性肿瘤细胞接近1:1),核的大小、形状不一,可出现巨核、双核、多核或奇 异形的核,核染色深(由于核内I增多),染色质呈颗粒状,分布不均匀,常堆积在 核膜下,使核膜显得增厚。核仁肥大,数目也常增多(可达3~5个)。核分裂像常增 多,特别是出现不对称性、多极性及顿挫性等病理性核分裂像,这种核异常改变多与染 色体呈多倍体( polyploidy)或非整倍体( aneuploidy)有关,对于诊断恶性肿瘤具有 重要的意义。 ③细胞浆的改变。 由于胞浆内核蛋白体增多,胞浆多呈碱性。并可因为瘤细胞产生的异常分泌物或代 谢产物而具有不同特点,如激素、粘液、糖原、脂质、角质和色素。 ④肿瘤细胞的超微结构的异型性。 胞浆内的细胞器减少、发育不良或形态异常;胞浆内主要见游离的核蛋白体;溶酶 体在侵袭性强的瘤细胞中常增多,它可释放出大量的水解酶,为瘤细胞浸润开路;细胞 间连接常减少,可引起细胞间粘着松散,利于瘤细胞浸润性生长;在细胞膜表面无绒毛 的瘤细胞也可出现一些不规则的微绒毛,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但有碍于细胞间的紧密 接触,减弱了接触抑制,利于瘤细胞的增殖和浸润等。 三、肿瘤代谢特点 肿瘤组织是一种异常增生的组织,具有旺盛的生长特性,代谢活跃,因而其物质代
4 度。在此指肿瘤的实质细胞与其来源的正常细胞和组织在形态、功能上的相似程度)。 异型性小者,说明它和正常组织相似,肿瘤组织分化程度高(成熟程度高);异型性大 者,表示瘤组织成熟度低(分化程度低)。区别这种异型性的大小是诊断肿瘤,确定其 良、恶性的主要组织学依据。恶性肿瘤常具有明显的异型性。 由未分化细胞构成的恶性肿瘤也称间变性肿瘤。间变( anaplasia )原意是指“退性 发育”,即失去分化,指已分化成熟的细胞和组织倒退分化,返回原始幼稚状态。现已 知,绝大部分的未分化的恶性肿瘤起源于组织中的干细胞丧失了分化能力,而并非是已 经分化的特异细胞去分化所致。在现代病理学中,间变指的是恶性肿瘤细胞的缺乏分 化。间变性的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多形性( pleomorphism ,即肿瘤细胞彼此在大小和 形状上的变异)。因此往往不能确定其组织来源。间变性肿瘤几乎都是高度恶性肿瘤, 但大度数恶性肿瘤都显示某种程度的分化。 1 、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良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不明显,一般都与其发源组织相似。因此,这些肿瘤的诊断 依赖于其组织结构的异型性。如纤维瘤的细胞与正常纤维细胞很相似,只是其排列与正 常纤维组织不同,呈编织状。 恶性肿瘤组织结构异型性明显,瘤细胞排列更为紊乱,失去正常的排列结构或层 次。如纤维发生的恶性肿瘤 纤维肉瘤,瘤细胞很多,胶原纤维很少,排列很紊乱, 与正常纤维组织的结构相差很远;从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 腺癌,其腺体的大小和形 状十分不规则,排列也较乱,腺上皮细胞排列紧密重叠或多层,并可有乳头状增生。 2 、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良性肿瘤的异型性小,一般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相似。 恶性肿瘤细胞常具有高度的异型性,有以下特点: ①瘤细胞的多形性,即瘤细胞形态及大小不一致。 恶性肿瘤细胞一般比正常细胞大,各个瘤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又很不一致,有时出现 瘤巨细胞。少数分化很差的肿瘤,其瘤细胞较正常细胞小,圆形,大小也比较一致。 ②核较多形性,即瘤细胞核的大小、形状及染色不一致。 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肥大),胞核与细胞浆的比例较正常增大(正常为 1 :4 ~ 6 ,恶性肿瘤细胞接近 1 : 1 ),核的大小、形状不一,可出现巨核、双核、多核或奇 异形的核,核染色深(由于核内 DNA 增多),染色质呈颗粒状,分布不均匀,常堆积在 核膜下,使核膜显得增厚。核仁肥大,数目也常增多(可达 3 ~ 5 个)。核分裂像常增 多,特别是出现不对称性、多极性及顿挫性等病理性核分裂像,这种核异常改变多与染 色体呈多倍体( polyploidy )或非整倍体(aneuploidy )有关,对于诊断恶性肿瘤具有 重要的意义。 ③细胞浆的改变。 由于胞浆内核蛋白体增多,胞浆多呈碱性。并可因为瘤细胞产生的异常分泌物或代 谢产物而具有不同特点,如激素、粘液、糖原、脂质、角质和色素。 ④肿瘤细胞的超微结构的异型性。 胞浆内的细胞器减少、发育不良或形态异常;胞浆内主要见游离的核蛋白体;溶酶 体在侵袭性强的瘤细胞中常增多,它可释放出大量的水解酶,为瘤细胞浸润开路;细胞 间连接常减少,可引起细胞间粘着松散,利于瘤细胞浸润性生长;在细胞膜表面无绒毛 的瘤细胞也可出现一些不规则的微绒毛,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但有碍于细胞间的紧密 接触,减弱了接触抑制,利于瘤细胞的增殖和浸润等。 三、肿瘤代谢特点 肿瘤组织是一种异常增生的组织,具有旺盛的生长特性,代谢活跃,因而其物质代
谢也很特殊,但与正常组织间并无质的差异。 (一)糖代谢 以糖酵解过程占优势,供给肿瘤组织能量,即在有O情况下,这与肿瘤组织细胞内 线粒体功能障碍所致,也与某些酶(磷酸果糖激某酶、丙酮酸激酶等)的功能有关。 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在糖酵解方面有量的差别,恶性肿瘤细胞更为显著,糖酵解的 的许多中间产物被肿瘤细胞利用来合成蛋白质、核酸、类脂,以保证瘤细胞生长,增生 的需要 肿瘤组织的酸度增加,能促使组织纤维膨胀和表面张力的改变。 (二)蛋白质代谢 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代谢均增强,但合成代谢超过分解代谢,甚至可夺取正常组织 的蛋白质分解产物,以合成肿瘤本身所需蛋白质(这与肿瘤生长迅速有关)。 肿瘤蛋白成分与正常组织不同,其中胱氨酸、蛋氨酸、酪氨酸含量较低 肿瘤组织还可合成肿瘤蛋白,作为肿瘤相关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有些与胚胎 组织有共同抗原性,称为肿瘤胚胎性抗原 如肝细胞癌合成的甲胎蛋白;胃癌产生的硫糖蛋白质等,这些均可帮助诊断相应的 肿瘤性疾病 (三)核酸代谢 肿瘤组织合成I、RNA的能力均较正常组织增强,在恶性肿瘤里INA、M含量 明显增髙——这为肿瘤迅速生长、繁殖提供了物质基础。 肿瘤中央部分,核酸少——与中央发生坏死和崩解有关。 肿瘤细胞能将M转变成DMA 肿瘤细胞有高度合成Ⅸ能力——加快瘤细胞分裂、增殖 (四)脂肪代谢 肿瘤组织内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髙,类脂尤其胆固醇含量髙,人们认为它改变膜的表 面张力、膜的通透性,为肿瘤细胞迅速繁殖创造条件 (五)水、盐代谢 以水、K较多,肿瘤生长愈快,K含量愈高。K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α+2减少(除坏死部位),也常见于生速度较快组织,C+2量减少,可使肿瘤 细胞容易发生解聚,有利于其浸润性生长与转移。 (六)酶系统 肿瘤组织的酶活性改变是复杂的。 在一般恶性肿瘤组织内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琥珀酸脱H酶)减少,蛋白分解 酶增加,但其他酶的改变在各种肿瘤间很少有共同的,而且与正常组织比较也只是含量 的改变或活性的改变,并非质的改变。 如骨肉癌,肝癌时碱性磷酸酶升髙,除在肿癌组织外,还可在血清中升髙,有临床 诊断意义。 四、肿瘤的增殖特性 (一)生长方式 1、突起性生长,即外生性生长 见于上皮性肿瘤,多出现于皮肤,黏膜表面,管道,囊腔。 瘤细胞过渡生长,向上皮表面突起,形成许多皱褶,呈乳头状,乳头中心常有随瘤 细胞生长而增生的纤维组织和血管,乳头形成后,还可以不断分支,再出现新乳头 2、膨胀性生长—瘤细胞并不侵入周围组织,而是以初发点为中心向周围逐渐扩 大,挤压正常组织,多为成熟性肿瘤常见的一种生长方式,多见于良性肿瘤
5 谢也很特殊,但与正常组织间并无质的差异。 (一)糖代谢 以糖酵解过程占优势,供给肿瘤组织能量,即在有O2 情况下,这与肿瘤组织细胞内 线粒体功能障碍所致,也与某些酶(磷酸果糖激某酶、丙酮酸激酶等)的功能有关。 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在糖酵解方面有量的差别,恶性肿瘤细胞更为显著,糖酵解的 的许多中间产物被肿瘤细胞利用来合成蛋白质、核酸、类脂,以保证瘤细胞生长,增生 的需要。 肿瘤组织的酸度增加,能促使组织纤维膨胀和表面张力的改变。 (二)蛋白质代谢 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代谢均增强,但合成代谢超过分解代谢,甚至可夺取正常组织 的蛋白质分解产物,以合成肿瘤本身所需蛋白质(这与肿瘤生长迅速有关)。 肿瘤蛋白成分与正常组织不同,其中胱氨酸、蛋氨酸、酪氨酸含量较低。 肿瘤组织还可合成肿瘤蛋白,作为肿瘤相关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有些与胚胎 组织有共同抗原性,称为肿瘤胚胎性抗原。 如肝细胞癌合成的甲胎蛋白;胃癌产生的硫糖蛋白质等,这些均可帮助诊断相应的 肿瘤性疾病。 (三)核酸代谢 肿瘤组织合成 DNA 、 RNA 的能力均较正常组织增强,在恶性肿瘤里 DNA 、 RNA 含量 明显增高 这为肿瘤迅速生长、繁殖提供了物质基础。 肿瘤中央部分,核酸少 与中央发生坏死和崩解有关。 肿瘤细胞能将 RNA 转变成 DNA 肿瘤细胞有高度合成 DNA 能力——加快瘤细胞分裂、增殖。 (四)脂肪代谢 肿瘤组织内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类脂尤其胆固醇含量高,人们认为它改变膜的表 面张力、膜的通透性,为肿瘤细胞迅速繁殖创造条件。 (五)水、盐代谢 以水、K + 较多,肿瘤生长愈快,K + 含量愈高。K + 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Ca + 2 减少(除坏死部位),也常见于生速度较快组织,Ca + 2 量减少,可使肿瘤 细胞容易发生解聚,有利于其浸润性生长与转移。 (六)酶系统 肿瘤组织的酶活性改变是复杂的。 在一般恶性肿瘤组织内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琥珀酸脱 H 酶)减少,蛋白分解 酶增加,但其他酶的改变在各种肿瘤间很少有共同的,而且与正常组织比较也只是含量 的改变或活性的改变,并非质的改变。 如骨肉癌,肝癌时碱性磷酸酶升高,除在肿癌组织外,还可在血清中升高,有临床 诊断意义。 四、肿瘤的增殖特性 (一)生长方式 1 、突起性生长,即外生性生长 见于上皮性肿瘤,多出现于皮肤,黏膜表面,管道,囊腔。 瘤细胞过渡生长,向上皮表面突起,形成许多皱褶,呈乳头状,乳头中心常有随瘤 细胞生长而增生的纤维组织和血管,乳头形成后,还可以不断分支,再出现新乳头。 2 、膨胀性生长 瘤细胞并不侵入周围组织,而是以初发点为中心向周围逐渐扩 大,挤压正常组织,多为成熟性肿瘤常见的一种生长方式,多见于良性肿瘤
特点:①生长力、破坏力不强; ②不侵入邻近组织内部,周围正常组织对其有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对四周组织是以 推开或挤压方式,常是结节状 ③周围有纤维包膜(较完整),与正常组织分界明显; ④易于手术摘除,不易复发: ⑤对内部器官组织只有压迫或阻塞作用,一般不破坏正常组织的结构、功能,如纤 维瘤、脂肪瘤 3、浸润性生长——肿瘤组织向邻近组织侵犯、延伸,侵入周围组织间隙、淋巴管 或血管内 不成熟的恶性肿瘤多采用这种生长方式,多见于恶性肿瘤 肿瘤生长时,向邻近组织侵犯、延伸,可侵入周围组织间隙淋巴管或血管内,肿瘤 无包膜与邻近组织紧密连接在一起无明显界限 肿瘤所到之处,原有组织被摧毁(机械作用,瘤细胞的溶组织的蛋白酶);手术切 除困难,也易复发;当瘤细胞—淋巴管、血管瘤转移果不良 4、弥慢性生长 是造血组织肉瘤、未分化癌、未分化神经细胞肿瘤的生长方式 特点:瘤细胞不聚集,而是单个地沿组织间隙向周围扩散 (二)扩散与转移 1、直接蔓延 浸润破坏性生长的肿癌,由原发部位向周围推进,可侵入邻近组织器官,随着肿瘤 的不断长大,瘤细胞常常连续不断地沿着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或神经束衣浸润,并 破坏邻近正常器官组织,并继续生长,为直接蔓延 如付鼻窦癌可由筛窦向上颌窦,额窦浸润性生长→→上颌骨、额骨。 晚期宫颈癌→直肠、膀胱;晩期胰腺癌穿过胞肌、胸壁—胸腔甚至肺 2、肿瘤的侵犯 恶性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引起组织反应。 侵犯包膜时,局部包膜发生断裂,肿瘤从裂隙处突出;侵犯骨骼时,使骨质破损形 而形成孔洞,如动物的副鼻窦癌多见;侵犯静脉时,瘤细胞进入血流形成瘤栓 3、转移 metastasis ●原发部位的肿瘤细胞通过血管、淋巴管或浆膜腔转移到其它部位,在那里继续生 长形成新的肿瘤。 ●恶性肿瘤之瘤细胞由原发瘤(部位)脱离,经淋巴道、血道或其它途径迁徙至身 体的其他部位,并继续増殖形成“子瘤”(续发瘤、转移瘤)的过程为转移。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特征,良性瘤不会转移。 转移途径: 1)淋巴道转移,即淋巴管性转移 最普通的转移通路。 般而言,癌多倾向于淋巴管转移,肉瘤则常经由血管转移。 过程 癌细胞——諃淋巴管一在淋巴管内部形成栓子—局部淋巴结形成转移癌。因此检 查局部淋巴结,对于判断肿瘤是否转移,很重要 癌细胞——淋巴管—形成栓子先侵入淋巴结周围淋巴窦内增殖 淋巴实质与间质整个淋巴结漸渐被癌组织取代 淋巴结增大 癌细胞又循淋巴液的流向—侵入另一组淋巴结一护散
6 特点:①生长力、破坏力不强; ②不侵入邻近组织内部,周围正常组织对其有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对四周组织是以 推开或挤压方式,常是结节状; ③周围有纤维包膜(较完整),与正常组织分界明显; ④易于手术摘除,不易复发; ⑤对内部器官组织只有压迫或阻塞作用,一般不破坏正常组织的结构、功能,如纤 维瘤、脂肪瘤。 3 、浸润性生长 肿瘤组织向邻近组织侵犯、延伸,侵入周围组织间隙、淋巴管 或血管内。 不成熟的恶性肿瘤多采用这种生长方式,多见于恶性肿瘤。 肿瘤生长时,向邻近组织侵犯、延伸,可侵入周围组织间隙淋巴管或血管内,肿瘤 无包膜与邻近组织紧密连接在一起无明显界限; 肿瘤所到之处,原有组织被摧毁(机械作用,瘤细胞的溶组织的蛋白酶);手术切 除困难,也易复发;当瘤细胞 淋巴管、血管 瘤转移 后果不良。 4 、弥慢性生长 是造血组织肉瘤、未分化癌、未分化神经细胞肿瘤的生长方式 特点:瘤细胞不聚集,而是单个地沿组织间隙向周围扩散。 (二)扩散与转移 1 、直接蔓延 浸润破坏性生长的肿癌,由原发部位向周围推进,可侵入邻近组织器官,随着肿瘤 的不断长大,瘤细胞常常连续不断地沿着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或神经束衣浸润,并 破坏邻近正常器官组织,并继续生长,为直接蔓延。 如付鼻窦癌可由筛窦向上颌窦,额窦浸润性生长 上颌骨、额骨。 晚期宫颈癌 直肠、膀胱;晚期胰腺癌 穿 过 胸肌、胸壁 胸腔甚至肺。 2 、肿瘤的侵犯 恶性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引起组织反应。 侵犯包膜时,局部包膜发生断裂,肿瘤从裂隙处突出;侵犯骨骼时,使骨质破损形 而形成孔洞,如动物的副鼻窦癌多见;侵犯静脉时,瘤细胞进入血流形成瘤栓。 3 、转移 metastalis ●原发部位的肿瘤细胞通过血管、淋巴管或浆膜腔转移到其它部位,在那里继续生 长形成新的肿瘤。 ●恶性肿瘤之瘤细胞由原发瘤(部位)脱离,经淋巴道、血道或其它途径迁徙至身 体的其他部位,并继续增殖形成“子瘤”(续发瘤、转移瘤)的过程为转移。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特征,良性瘤不会转移。 转移途径: 1 )淋巴道转移,即淋巴管性转移 最普通的转移通路。 一般而言,癌多倾向于淋巴管转移,肉瘤则常经由血管转移。 过程: 癌细胞 淋巴管 在淋巴管内部形成栓子 局部淋巴结形成转移癌。因此检 查局部淋巴结,对于判断肿瘤是否转移,很重要。 癌细胞 淋巴管 形成栓子 先侵入淋巴结周围淋巴窦内 增殖 淋巴实质与间质 整个淋巴结渐渐被癌组织取代 淋巴结增大 癌细胞又循淋巴液的流向 侵入另一组淋巴结 扩散
病变: 淋巴结肿大,质地坚硬,切面灰白色。 要根治肿瘤,切除时应该将原发肿瘤与局部转移淋巴结一同切除,对已有转移应据 情况进行化疗、放射疗。 晚期,当淋巴道堵塞时,可能出现逆行性转移。 2)血道转移 瘤细胞侵入血管后可随血流到达远隔器官继续生长,形成转移瘤。肉瘤的转移大多 数借此途径。 ①瘤细胞侵入血管 多经静脉—血液,少数由淋巴管一血液;而动脉因管壁厚,压力大,不易进 入。 )规律 血管转移的运行途径与血栓、栓塞的栓子运行过程相似 A、侵入循环系统静脉的肿瘤经左心—肺-肺形成转移瘤,如骨肉瘤的肺转 移 B、侵入门静系统的肿瘤细胞,首先发生肝的转移,如胃肠道瘤的肝转移 C、侵入肺静脉或肺内,转移瘤通过肺毛细血管进入肺静脉的瘤细胞,可经过左心 随主动脉血流,到达全身,常见转移到脑、骨、肾及肾上腺等处。 D、侵入胸、腰、骨盆静脉的肿瘤细胞,也可通过吻合枝进入脊椎静脉丛,如前列 腺癌转移到脊椎,进而转移至脑,可不伴有肺的转移,总之,血源性转移虽然可见于许 多器官,但最常见的是肺,其次是肝。 ③形态 转移瘤多为球形,边界清楚,常为多数结节,散在分布于整个脏器。位于器官表面 的转移瘤,因瘤结节中央出血、坏死而下陷,可到成所谓“癌脐”。 3)种植性转移和接触性转移(多见于腹腔内器官的肿瘤) ①种植性转移亦为接种性转移 ●内脏器官的肿瘤侵犯浆膜后,瘤细胞可以脱落并象播种一样,种植在浆膜上形成 转移瘤。 ●浆膜腔内肿瘤瘤细胞脱离原瘤后,可以发生瘤细胞接种现象,即粘附在浆膜腔 内,在脏器官的表面,发展形成新的瘤结节 如胃癌细胞_窄过,浆膜ˉ种植于大网膜、腹腔甚至卵巢处,形成转移瘤,因此 种植性转移主要见于腹腔器官的肿瘤。 A、如果浆膜表面有损伤,更有利于瘤细胞的种植转移,因为瘤细胞接触着暴露的 胶原纤维,生长更迅速,这种转移瘤常是多发性的。 B、胸腹腔有癌瘤转移时,常伴有积液(因浆膜下淋巴管或与静脉受阻或因浆膜受 刺激所致)。积液可是浆液性的或血性的,以血性多见。 ②接触性转移 是由于身体正常部分经常与肿瘤接触而发生的转移。如浆膜面上的肿瘤,可由浆膜 面转移到直接接触的对面器官 应该指出,瘤细胞种植到正常没有破损的上皮组织的表面是难以生长的,因此,在 外科手术时,器械应避免与正常组织接触、肿瘤与伤口接触,以防肿瘤转移。 4)通过脑脊髓转移 此法只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性肿瘤。当它侵犯脑脊膜的表面或脑室系统时,瘤
7 病变: 淋巴结肿大,质地坚硬,切面灰白色。 要根治肿瘤,切除时应该将原发肿瘤与局部转移淋巴结一同切除,对已有转移应据 情况进行化疗、放射疗。 晚期,当淋巴道堵塞时,可能出现逆行性转移。 2 )血道转移 瘤细胞侵入血管后可随血流到达远隔器官继续生长,形成转移瘤。肉瘤的转移大多 数借此途径。 ①瘤细胞侵入血管 多经静脉 血液,少数由淋巴管 血液;而动脉因管壁厚,压力大,不易进 入。 ②规律 血管转移的运行途径与血栓、栓塞的栓子运行过程相似。 A 、侵入循环系统静脉的肿瘤经左心 肺 肺形成转移瘤,如骨肉瘤的肺转 移; B 、侵入门静系统的肿瘤细胞,首先发生肝的转移,如胃肠道瘤的肝转移; C 、侵入肺静脉或肺内,转移瘤通过肺毛细血管进入肺静脉的瘤细胞,可经过左心 随主动脉血流,到达全身,常见转移到脑、骨、肾及肾上腺等处。 D 、侵入胸、腰、骨盆静脉的肿瘤细胞,也可通过吻合枝进入脊椎静脉丛,如前列 腺癌转移到脊椎,进而转移至脑,可不伴有肺的转移,总之,血源性转移虽然可见于许 多器官,但最常见的是肺,其次是肝。 ③形态 转移瘤多为球形,边界清楚,常为多数结节,散在分布于整个脏器。位于器官表面 的转移瘤,因瘤结节中央出血、坏死而下陷,可到成所谓“癌脐”。 3 )种植性转移和接触性转移(多见于腹腔内器官的肿瘤) ①种植性转移 亦为接种性转移 ●内脏器官的肿瘤侵犯浆膜后,瘤细胞可以脱落并象播种一样,种植在浆膜上形成 转移瘤。 ●浆膜腔内肿瘤瘤细胞脱离原瘤后,可以发生瘤细胞接种现象,即粘附在浆膜腔 内,在脏器官的表面,发展形成新的瘤结节。 如胃癌细胞 穿 过 浆膜 种植于大网膜、腹腔甚至卵巢处,形成转移瘤,因此 种植性转移主要见于腹腔器官的肿瘤。 A 、如果浆膜表面有损伤,更有利于瘤细胞的种植转移,因为瘤细胞接触着暴露的 胶原纤维,生长更迅速,这种转移瘤常是多发性的。 B 、胸腹腔有癌瘤转移时,常伴有积液(因浆膜下淋巴管或与静脉受阻或因浆膜受 刺激所致)。积液可是浆液性的或血性的,以血性多见。 ②接触性转移 是由于身体正常部分经常与肿瘤接触而发生的转移。如浆膜面上的肿瘤,可由浆膜 一面转移到直接接触的对面器官。 应该指出,瘤细胞种植到正常没有破损的上皮组织的表面是难以生长的,因此,在 外科手术时,器械应避免与正常组织接触、肿瘤与伤口接触,以防肿瘤转移。 4 )通过脑脊髓转移 此法只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性肿瘤。当它侵犯脑脊膜的表面或脑室系统时,瘤
细胞进入脑脊液中可能引起转移,最多见部位是颅底和脊髓马尾部。 5)肿瘤的全身性播散 即在恶性肿瘤的晚期,在多数器官内形成转移瘤,也称为肿瘤过程全身比一一晚期 在多数器官由形成大量转移瘤。 这是由于大量瘤细胞从血道或血道一淋巴道等途径播散的结果,称为肿瘤的全身性 播散,患者短期内死亡。 但必须明确 ①肿瘤的转移即转移瘤的形成是实质迁徙性生长结果。瘤的间质并不随之转移,而 是在转移灶局部新生 ②并非所有的恶性肿瘤都能转移,如基底细胞癌、颅咽管癌、神经胶质瘤和分化良 好的纤维肉瘤,一般只局限性于局部侵润而无远处转移。 3、转移机制与影响因素 转移的机制十分复杂,至今尚未明了 转移与下面因素有关 1)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 般分化程度越低,侵润性越明显,转移发生转移越早。 2)局部器官的特点; 局部器官的特点与解剖结构对转移肿瘤的形成有重要关系 是由于肿瘤分泌的血管因子影响,对转移灶局部组织的血液的供应有重要影响 某些转移肿瘤对器官有明显选择性,如甲状腺瘤、前列腺癌·。 3)对原发瘤的机械刺激; 组织的压力:只有血管外压力超过血管压力,瘤细胞才进入血管,过多的按摩肿瘤 也可导致相同结果。因此,检査肿瘤时穿刺、挤压、药液注入,抽吸等不必要的活检是 不妥当的,要限制 但物理因素对肿瘤转移究竟影响有多大,还不十分清楚 4)机体的状态; 机体一般状况、体液因素、免疫状态对转移有重要关系。 附转移瘤特点: 转移瘤是原发性瘤的子瘤,它的颜色、性状、镜下结构与原发瘤相似,但一般没有 转移瘤那样富于侵润性,和周围组织之间的界限比较明显有时还含有“包膜” 转移瘤分化程度比原发瘤可能差一些或好一些,但组织结构相似,这就可以推断出 原发瘤的性质与位置 第二节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命名 原则一一肿瘤发生部位组织来源和良性或恶性不同而命名。 (一)良性肿瘤 常在发生肿瘤部位组织名称+瘤(~m) 如脂肪瘤lim,纤维瘤rilm,腺瘤abmm等 也可根据其生长形态特点命名 如乳头状瘤 papillaE。 也可加上部位,如皮肤乳头状瘤、膀胱乳头状瘤等
8 细胞进入脑脊液中可能引起转移,最多见部位是颅底和脊髓马尾部。 5 )肿瘤的全身性播散 即在恶性肿瘤的晚期,在多数器官内形成转移瘤,也称为肿瘤过程全身比——晚期 在多数器官由形成大量转移瘤。 这是由于大量瘤细胞从血道或血道一淋巴道等途径播散的结果,称为肿瘤的全身性 播散,患者短期内死亡。 但必须明确: ①肿瘤的转移即转移瘤的形成是实质迁徙性生长结果。瘤的间质并不随之转移,而 是在转移灶局部新生; ②并非所有的恶性肿瘤都能转移,如基底细胞癌、颅咽管癌、神经胶质瘤和分化良 好的纤维肉瘤,一般只局限性于局部侵润而无远处转移。 3 、转移机制与影响因素 转移的机制十分复杂,至今尚未明了。 转移与下面因素有关: 1 )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 一般分化程度越低,侵润性越明显,转移发生转移越早。 2 )局部器官的特点; 局部器官的特点与解剖结构对转移肿瘤的形成有重要关系。 是由于肿瘤分泌的血管因子影响,对转移灶局部组织的血液的供应有重要影响。 某些转移肿瘤对器官有明显选择性,如甲状腺瘤、前列腺癌 骨。 3 )对原发瘤的机械刺激; 组织的压力:只有血管外压力超过血管压力,瘤细胞才进入血管,过多的按摩肿瘤 也可导致相同结果。因此,检查肿瘤时穿刺、挤压、药液注入,抽吸等不必要的活检是 不妥当的,要限制。 但物理因素对肿瘤转移究竟影响有多大,还不十分清楚。 4 )机体的状态; 机体一般状况、体液因素、免疫状态对转移有重要关系。 附转移瘤特点: 转移瘤是原发性瘤的子瘤,它的颜色、性状、镜下结构与原发瘤相似,但一般没有 转移瘤那样富于侵润性,和周围组织之间的界限比较明显有时还含有“包膜”。 转移瘤分化程度比原发瘤可能差一些或好一些,但组织结构相似,这就可以推断出 原发瘤的性质与位置。 第 二 节 肿 瘤 的 命 名 与 分 类 一、命名 原则——肿瘤发生部位组织来源和良性或恶性不同而命名。 (一)良性肿瘤 常在发生肿瘤部位组织名称 + 瘤(-oma )。 如脂肪瘤 lipima ,纤维瘤 ribroma ,腺瘤 abemoma 等。 也可根据其生长形态特点命名, 如乳头状瘤 papilloma 。 也可加上部位,如皮肤乳头状瘤、膀胱乳头状瘤等
(二)恶性肿瘤 由于恶性肿瘤中,癌几乎占83,故人们常把恶性肿瘤统称为癌。 1、由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统称为癌 carciom 来源组织+癌。 如食管癌crτ imma of esophagUs,鳞状c癌 squamons all carilmmm,腺癌 adepcaricame,鼻咽癌 nsopharyngeal carcimoma等 也可结合外形特点命名,如乳头状囊腺癌 癌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生长速度不如肉瘤快,体积较小、较硬,早期的淋巴道转移 为主,到了晚期才沿血管转移至全身。 眼观:质地较硬,切面为白色,较干燥 镜检:癌实质细胞是巢状或条索状排列,与间质分界清楚,网状纤维染色见癌细胞 之间多无网状纤维,故癌细胞距血管较远 2、由间胚(间叶)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sarm 间胚组织指的是:结缔组织、脂肪、肌肉、脉管、软骨、淋巴组织等。 命名:组织来源+肉瘤 如淋巴肉瘤 lymphosarComa、骨肉瘤 osteosarcome、纤维肉瘤fi crosaroala 肪瘤 lipisarConE等。 多发于青少年但比癌少。 眼观:是结节或分叶状,生长速度较快,体积较大、质软,切面灰白色,均质性 湿润,外观如鱼肉状(故称之肉瘤) 镜下:细胞排列多,较弥漫,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网状纤维染色,在肉瘤细胞间 可见到网状纤维,间质内结缔组织少,血管丰富,多由血管转移。 3、来自未成熟的胚胎组织或神经组织的一些恶性肿瘤,常于发生肿瘤的器官组织 的前面加一个“成”或称以“母”细胞瘤。 如:成肾细胞瘤 nephroblastoma或肾母细胞瘤;成髓细胞瘤 medulliblachⅷm或髓母细胞 瘤;成神经细胞瘤 nermbactan或神经母细胞瘤。 4、有一些恶性肿瘤由于其来源和成分复杂,既不能称癌,也不能称为肉瘤,一般 在传统名称前加上“恶性”二字 如恶性畸胎瘤 teratom(实质成分来自三种胚叶);恶性黑色素瘤ⅷmlam)。有些 肿瘤既有癌的结构,又有肉瘤的结构,称为癌肉瘤 carcinosαm。 5、有些恶性肿瘤一直沿用习惯名称(因为过去误认为是非肿瘤疾病)。 如马立克氏病、劳斯氏肉瘤(用人名作肿瘤名称)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红细胞性白血病 禽白血病/肉瘤群是一种特殊的命名了成髓细胞性白血病 骨髓细胞瘤病等 6、由造血细胞组织来源的肉瘤,因为血液中有大量异常白细胞出现,所以习惯上 称之为白血病,根据的细胞的种类分别称为 细胞性白血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及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分类 良性 1、生长特性、对机体的危害程度(即肿瘤性质)
9 (二)恶性肿瘤 由于恶性肿瘤中,癌几乎占 85% ,故人们常把恶性肿瘤统称为癌。 1 、由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统称为癌 carcimoma 来源组织 + 癌。 如食管癌 carcinoma of esophagus ,鳞状 c 癌 squamons all carilmoma , 腺癌 adenocaricnoma ,鼻咽癌 nasophargngeal carcinoma 等。 也可结合外形特点命名,如乳头状囊腺癌。 癌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生长速度不如肉瘤快,体积较小、较硬,早期的淋巴道转移 为主,到了晚期才沿血管转移至全身。 眼观:质地较硬,切面为白色,较干燥。 镜检:癌实质细胞是巢状或条索状排列,与间质分界清楚,网状纤维染色见癌细胞 之间多无网状纤维,故癌细胞距血管较远。 2 、由间胚(间叶)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 sarcoma 间胚组织指的是:结缔组织、脂肪、肌肉、脉管、软骨、淋巴组织等。 命名:组织来源 + 肉瘤。 如淋巴肉瘤 lymphosarcoma 、骨肉瘤 osteosarcoma 、纤维肉瘤 fibrosarcoma 、 脂 肪瘤 lipisarcoma 等。 多发于青少年但比癌少。 眼观:是结节或分叶状,生长速度较快,体积较大、质软,切面灰白色,均质性、 湿润,外观如鱼肉状(故称之肉瘤) 镜下:细胞排列多,较弥漫,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网状纤维染色,在肉瘤细胞间 可见到网状纤维,间质内结缔组织少,血管丰富,多由血管转移。 3 、来自未成熟的胚胎组织或神经组织的一些恶性肿瘤,常于发生肿瘤的器官组织 的前面加一个“成”或称以“母”细胞瘤。 如:成肾细胞瘤 nephroblastoma 或肾母细胞瘤;成髓细胞瘤 medulliblac+oma或髓母细胞 瘤;成神经细胞瘤 neurobactoma或神经母细胞瘤。 4 、有一些恶性肿瘤由于其来源和成分复杂,既不能称癌,也不能称为肉瘤,一般 在传统名称前加上“恶性”二字 如恶性畸胎瘤 teratoma (实质成分来自三种胚叶);恶性黑色素瘤(melanoma) 。有些 肿瘤既有癌的结构,又有肉瘤的结构,称为癌肉瘤 carcinosarcoma.。 5 、有些恶性肿瘤一直沿用习惯名称(因为过去误认为是非肿瘤疾病)。 如马立克氏病、劳斯氏肉瘤(用人名作肿瘤名称)。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红细胞性白血病; 禽白血病 / 肉瘤群是一种特殊的命名 成髓细胞性白血病; 骨髓细胞瘤病等 6 、由造血细胞组织来源的肉瘤,因为血液中有大量异常白细胞出现,所以习惯上 称之为白血病,根据的细胞的种类分别称为: 细胞性白血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及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二、分类 良性 1 、生长特性、对机体的危害程度(即肿瘤性质)
原则 恶性 上皮组织肿瘤 2、组织来源间叶组织肿瘤(间胚) 神经组织肿瘤 其他类型肿瘤 肿瘤的分类 组织来源 上皮组织 1、被覆上皮 2、腺上皮 支持组织 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 粘液组织 软骨组织 骨组织 胚 2、造血组织 淋巴组织 骨髓组织 3、脉管组织 血管 淋巴管 4、间皮组织 5、肌组织 横纹肌 神经上皮 神经组织 2、成神经细胞 3、成胶质细胞 4、神经细胞 5、神经纤维 1、三种胚叶 其 2、成黑色素c 3、各种成分 三、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临床上遇到的肿瘤的病畜时,要仔细区别是良性还是恶性,恶性肿瘤无治疗价值, 在肉食品卫生检验方面,要严格按照卫检法规处理
10 原则 恶性 上皮组织肿瘤 2、组织来源 间叶组织肿瘤(间胚) 神经组织肿瘤 其他类型肿瘤 肿 瘤 的 分 类 组织来源 上皮组织 1 、被覆上皮 2 、腺上皮 间 胚 组 织 1 、支持组织 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 粘液组织 软骨组织 骨组织 2 、造血组织 淋巴组织 骨髓组织 3 、脉管组织 血管 淋巴管 4 、间皮组织 5 、肌组织 平滑肌 横纹肌 神 经 组 织 1 、神经上皮 2 、成神经细胞 3 、成胶质细胞 4 、神经细胞 5 、神经纤维 其 他 1 、三种胚叶 2 、成黑色素 c 3 、各种成分 三、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临床上遇到的肿瘤的病畜时,要仔细区别是良性还是恶性,恶性肿瘤无治疗价值, 在肉食品卫生检验方面,要严格按照卫检法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