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短片《一维》并撰写影评。 弃王成佛一一太子虔信的成长 老法师说,我要教的第一课是“分辨善恶”,最后一课也是“分辨善恶"。可以说“分辨善恶"这一主题贯 穿了太子云游的六年,在“学会分辨善恶”这一动机实现的过程中,出现了三次障碍,这也是太子成长 中的三个里程碑,我们不妨一一来看 傻選性的开秀森志若芋凌长笔弇始德看反里立图为看了二不署惠夯明信跳的舞衣券惩 压力;砍的不是人,只是木头,所以挥刀下手也没有压力。这就像学校里的标准化考试,考的都是 讲过的”死“知识,记下来填上去就可以;应用题多是”理想状态下“,分析题也是纸上谈兵,看起来我 们在试卷上下笔千言、驰骋思维,但那毕竟还是”标准化考试“,是“无菌室”,是”真空“,而一旦放到 生猛复杂的现实世界,我们就会措手不及。所以我说,这一刀砍下去,是太子成长的“开端”,标志着 他在一个标准化情境”里完成了判断,在一个“虚拟情境”里完成了厮杀,而血淋淋的现实,尚待展 开。面对险象环生的复杂现实,他又该如何判断和选择呢? 迷渡。这里是太子第一次脱离老法师的辅助而自求出路。他从法师那里学来的辨别善恶的 标准在另一个世界全然被颠覆,他所援引的原则遭到一介船夫的嘲笑。在这里有一点耐人寻味:船 夫(渔父)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一个很独特的、遗世子立的形象。屈原遭弃,放浪形骸于江边,遇 渔父,后者一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点得云开月明。中国 文学传统中,渔父通常貌不惊人但语出惊人,他们纵舟江海间,遗世而独立,作为“渡者形象具有物 率的玄范第本亚追额盼标准很袭 妙的是,他自己又把船划到了“熟悉的岸边”,回到了老法师身旁。他经过一番挣扎与寻找,仍然沿着 老路回归了自己的王国,回到了一切标准皆为自己掌握的“舒适圈”,看似经历了一番成长,但更深刻 的意义,是为之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障碍三:最后一课。老法师让太子分辨自己是善是恶并果断下手,太子犹疑不决,弃剑,被法师 记劈杀。在这里我仿佛看到哈姆雷特的影子,同样是王子,同样怀有重整乾坤的壮志,但都死在 的一念犹豫中。 为仟么犹豫,莎士比亚仗乎更多地归因于性格,而这里的缘由却颇可玩味。 记得第一次开杀戒时,老法师就说过,“善还是恶,你只有一次机会,你要马上判断,马上出剑,否 则就自己被杀。”又说,“丧生固悲哀,但只是一生一死;判错则酿成千古之恨,世世代代都不会忘 记。”太子当时面临着三重选择:善、恶、死。他在善与恶之间犹豫不决,实在难下手,而法师的告 诫又回响在耳边,“判错即是千古之恨。"经历一番揪心的挣扎,他最终放弃了对他人的判断、放弃了 这里很有意思的是,导演安插进剧组人员围绕“善恶之辨"的谈话,三个人代表三家观点。儒家认为天 子象征着最高人格,天子的剑指向谁,谁就是恶。道家认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道对人 不作分别。此外还有一神论者认为人皆有罪,除了主之外无人有权利判断他人的罪恶(看得出这是 典型的基督教观点)。这个场景的插入颇有超现实意文,它在纯叙事之外打开了一扇哲学思考的窗 口,给了我们一个跳脱出来的旁观视角。导演也算是用心,他担心观众不能理解围绕“善恶"的诸多学 说论争,所以用这样一个围炉讨论的场景把潜台词讲了出来。联想到李安《少年派》中,最后借Pi 之口一一点出了斑马、猎狗、猴子和老虎的隐喻,通过隐喻,将表面的故事投射到伦理层面,如此 带领观众上升到一个高度去解读这个不仅仅是“传奇”的故事。这里也是一样。 切回到故事中,老法师一如自己所说的那样,迅速果断地干掉了“不能当国王”的太子。这时太子的灵 魂以释迦牟尼式的莲花坐缓缓归天。个人认为这个归天的场景(莲花坐、光柱、万人朝拜)与插入 片段中的三家观点互相照应,似乎强烈暗示了什么。太子终未成王,但他成了佛。不在场的太子象 征着佛教哲学。佛家强调不二法门”,以“不二之心"观照万物。太子无法在善与恶中明确作出选择 因为在他看来善恶本就一体,如同太极阴阳互相依存、转换、不可分割。于是他选择了“放下”,让屠 刀砍下自己,让自己的一人之死避免因错判而伤及无辜、遗恨千古,以大舍弃成就大慈悲 所以之前的开杀戒也好,迷渡而返也好,看似是太子在成长,但都没有跳出法师的掌控。而最后 课,恰恰是在被逼至生死两难抉择的紧要关头,那一犹豫成就了他个人的成长和升华。那一瞬间对 之前六年所得教诲的背弃,反倒是太子真正实现个人成长的一瞬;他抛开法师所教善恶二元对立的 成见 父王的厚爱与期许,抛开了万人拥戴的王位与荣耀,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真正为自 己做出了抉择,舍身,弃王,成佛。 法门不二,《一维》观之
观摩短⽚《⼀维》并撰写影评。 弃⺩成佛——太⼦虔信的成⻓ ⽼法师说,我要教的第⼀课是“分辨善恶”,最后⼀课也是“分辨善恶”。可以说“分辨善恶”这⼀主题贯 穿了太⼦云游的六年,在“学会分辨善恶”这⼀动机实现的过程中,出现了三次障碍,这也是太⼦成⻓ 中的三个⾥程碑,我们不妨⼀⼀来看。 障碍⼀:开杀戒。法师让太⼦学会辨善恶后,⽴即下⼿,⼀⼑劈下去,尽管劈的是⽊头,但是这⼀ 仪式性的⾏为标志着太⼦成⻓的开始。在这⾥,因为有了⼀个善恶分明的情境,所以分辨起来并⽆ 压⼒;砍的不是⼈,只是⽊头,所以挥⼑下⼿也没有压⼒。这就像学校⾥的标准化考试,考的都是 讲过的”死“知识,记下来填上去就可以;应⽤题多是”理想状态下“,分析题也是纸上谈兵,看起来我 们在试卷上下笔千⾔、驰骋思维,但那毕竟还是”标准化考试“,是“⽆菌室”,是”真空“,⽽⼀旦放到 ⽣猛复杂的现实世界,我们就会措⼿不及。所以我说,这⼀⼑砍下去,是太⼦成⻓的“开端”,标志着 他在⼀个“标准化情境”⾥完成了判断,在⼀个“虚拟情境”⾥完成了厮杀,⽽⾎淋淋的现实,尚待展 开。⾯对险象环⽣的复杂现实,他⼜该如何判断和选择呢? 障碍⼆:迷渡。这⾥是太⼦第⼀次脱离⽼法师的辅助⽽⾃求出路。他从法师那⾥学来的辨别善恶的 标准在另⼀个世界全然被颠覆,他所援引的原则遭到⼀介船夫的嘲笑。在这⾥有⼀点耐⼈寻味:船 夫(渔⽗)在中国传统⽂化⾥是⼀个很独特的、遗世孑⽴的形象。屈原遭弃,放浪形骸于江边,遇 ⼀渔⽗,后者⼀句“沧浪之⽔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浊兮,可以濯吾⾜。”点得云开⽉明。中国 ⽂学传统中,渔⽗通常貌不惊⼈但语出惊⼈,他们纵⾈江海间,遗世⽽独⽴,作为“渡者”形象具有物 理与精神上的双重含义。本⽚中,渔⽗以讥讽的⽅式惹恼太⼦,逼迫他重新思索善与恶的标准。在 ⼀⽚苍茫不着边际之中,⾃⼰掌舵,重新归岸。这是他第⼀次独⽴⾃主地做出选择和⾏动,但很微 妙的是,他⾃⼰⼜把船划到了“熟悉的岸边”,回到了⽼法师⾝旁。他经过⼀番挣扎与寻找,仍然沿着 ⽼路回归了⾃⼰的⺩国,回到了⼀切标准皆为⾃⼰掌握的“舒适圈”,看似经历了⼀番成⻓,但更深刻 的意义,是为之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障碍三:最后⼀课。⽼法师让太⼦分辨⾃⼰是善是恶并果断下⼿,太⼦犹疑不决,弃剑,被法师⼀ 记劈杀。在这⾥我仿佛看到哈姆雷特的影⼦,同样是⺩⼦,同样怀有重整乾坤的壮志,但都死在了 ⾃⼰的⼀念犹豫中。⾄于为什么犹豫,莎⼠⽐亚似乎更多地归因于性格,⽽这⾥的缘由却颇可玩味。 记得第⼀次开杀戒时,⽼法师就说过,“善还是恶,你只有⼀次机会,你要⻢上判断,⻢上出剑,否 则就⾃⼰被杀。”⼜说,“丧⽣固悲哀,但只是⼀⽣⼀死;判错则酿成千古之恨,世世代代都不会忘 记。”太⼦当时⾯临着三重选择:善、恶、死。他在善与恶之间犹豫不决,实在难下⼿,⽽法师的告 诫⼜回响在⽿边,“判错即是千古之恨。”经历⼀番揪⼼的挣扎,他最终放弃了对他⼈的判断、放弃了 外向的探寻,回归了⾃我,把命运之间悬在了⾃⼰头顶。 这⾥很有意思的是,导演安插进剧组⼈员围绕“善恶之辨”的谈话,三个⼈代表三家观点。儒家认为天 ⼦象征着最⾼⼈格,天⼦的剑指向谁,谁就是恶。道家认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道对⼈ 不作分别。此外还有⼀神论者认为⼈皆有罪,除了主之外⽆⼈有权利判断他⼈的罪恶(看得出这是 典型的基督教观点)。这个场景的插⼊颇有超现实意义,它在纯叙事之外打开了⼀扇哲学思考的窗 ⼝,给了我们⼀个跳脱出来的旁观视⾓。导演也算是⽤⼼,他担⼼观众不能理解围绕“善恶”的诸多学 说论争,所以⽤这样⼀个围炉讨论的场景把潜台词讲了出来。联想到李安《少年派》中,最后借Pi 之⼝⼀⼀点出了斑⻢、猎狗、猴⼦和⽼虎的隐喻,通过隐喻,将表⾯的故事投射到伦理层⾯,如此 带领观众上升到⼀个⾼度去解读这个不仅仅是“传奇”的故事。这⾥也是⼀样。 切回到故事中,⽼法师⼀如⾃⼰所说的那样,迅速果断地干掉了“不能当国⺩”的太⼦。这时太⼦的灵 魂以释迦牟尼式的莲花坐缓缓归天。个⼈认为这个归天的场景(莲花坐、光柱、万⼈朝拜)与插⼊ ⽚段中的三家观点互相照应,似乎强烈暗⽰了什么。太⼦终未成⺩,但他成了佛。不在场的太⼦象 征着佛教哲学。佛家强调“不⼆法⻔”,以“不⼆之⼼”观照万物。太⼦⽆法在善与恶中明确作出选择, 因为在他看来善恶本就⼀体,如同太极阴阳互相依存、转换、不可分割。于是他选择了“放下”,让屠 ⼑砍下⾃⼰,让⾃⼰的⼀⼈之死避免因错判⽽伤及⽆辜、遗恨千古,以⼤舍弃成就⼤慈悲。 所以之前的开杀戒也好,迷渡⽽返也好,看似是太⼦在成⻓,但都没有跳出法师的掌控。⽽最后⼀ 课,恰恰是在被逼⾄⽣死两难抉择的紧要关头,那⼀犹豫成就了他个⼈的成⻓和升华。那⼀瞬间对 之前六年所得教诲的背弃,反倒是太⼦真正实现个⼈成⻓的⼀瞬;他抛开法师所教善恶⼆元对⽴的 成⻅,抛开了⽗⺩的厚爱与期许,抛开了万⼈拥戴的⺩位与荣耀,他第⼀次也是最后⼀次真正为⾃ ⼰做出了抉择,舍⾝,弃⺩,成佛。 法⻔不⼆,《⼀维》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