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Ⅱ卷作文题评析 一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贵州遵义新蒲新区新舟中学 刘承德 2013年全国新课标Ⅱ卷作文题(贵州甘肃青海西藏云南河 北黑龙江海南)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 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 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 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 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 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 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 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很多语文老师及专家,认为今年的这个作文题难度不大,切合了 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好写。看罢此作文题,并不是这 样,给我的感觉是“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首先,从所给材料的主要词句来看,有“情谊”“帮助”、“激励”、 “记忆”、“成熟”、“关系”、“意识”、“志趣”、“性格”、“竞争”、“和 谐”、“信心”、“尊重”“理解”、“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等, 表面上看,可供考生选取的话题多了,可写的范围宽泛了,立意选择 广阔了,但换位思考,站在大多数考生的角度来看,此作文题实质上 是增加了他们审题立意的难度,因他们高度紧张,尤其担心自己的审 题立意出错,面对材料中众多的内容观点,往往会面面俱到,难以作 出取舍,难以忍痛割爱,难以选好角度,故难以写好此材料题之作文。 其次,从所给材料的主要内容来看,整个文字材料分为四段,后 面三段都涉及“同学关系”,很多考生很容易联想到自己所熟悉的同 学关系,去就事论事,大谈特谈自己的同学关系如何,不能跳出材料, 不能上升高度,不能高屋建瓴,故难以写出有深度有见地的文章;因 此,此则材料作文题,看似简单,实则难以写好。 最后,从所给材料的内容结构来看,材料开篇第一段有“度过了 美好的时光……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这样的内容暗示语,就 会让很多考生深有感触,勾起许许多多的往事,就想去写记叙类之作
2013 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Ⅱ卷作文题评析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贵州遵义新蒲新区新舟中学 刘承德 2013 年全国新课标Ⅱ卷作文题(贵州 甘肃 青海 西藏 云南 河 北 黑龙江 海南)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 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 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 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 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 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 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 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很多语文老师及专家,认为今年的这个作文题难度不大,切合了 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好写。看罢此作文题,并不是这 样,给我的感觉是“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首先,从所给材料的主要词句来看,有“情谊”、“帮助”、“激励”、 “记忆”、“成熟”、“关系”、“意识”、“志趣”、“性格”、“竞争”、“和 谐”、“信心”、“尊重”、“理解”、“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等, 表面上看,可供考生选取的话题多了,可写的范围宽泛了,立意选择 广阔了,但换位思考,站在大多数考生的角度来看,此作文题实质上 是增加了他们审题立意的难度,因他们高度紧张,尤其担心自己的审 题立意出错,面对材料中众多的内容观点,往往会面面俱到,难以作 出取舍,难以忍痛割爱,难以选好角度,故难以写好此材料题之作文。 其次,从所给材料的主要内容来看,整个文字材料分为四段,后 面三段都涉及“同学关系”,很多考生很容易联想到自己所熟悉的同 学关系,去就事论事,大谈特谈自己的同学关系如何,不能跳出材料, 不能上升高度,不能高屋建瓴,故难以写出有深度有见地的文章;因 此,此则材料作文题,看似简单,实则难以写好。 最后,从所给材料的内容结构来看,材料开篇第一段有“度过了 美好的时光……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这样的内容暗示语,就 会让很多考生深有感触,勾起许许多多的往事,就想去写记叙类之作
文;然后看到材料的第二三四段(中篇及结尾)的调査内容,又会生 发出自己的一些见解观点,自然就会言不由衷地去分析议论。这样, 很多考生就易误入歧途,写出的文章文体不分,就会沦为四不像之考 场作文;故此新材料作文题,看似给了考生许多启发暗示而感觉好写, 然而,对大部分考生来说,并非如此 2013年6月8日
文;然后看到材料的第二三四段(中篇及结尾)的调查内容,又会生 发出自己的一些见解观点,自然就会言不由衷地去分析议论。这样, 很多考生就易误入歧途,写出的文章文体不分,就会沦为四不像之考 场作文;故此新材料作文题,看似给了考生许多启发暗示而感觉好写, 然而,对大部分考生来说,并非如此。 2013 年 6 月 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