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古诗鉴赏专题 【高考预测】纵观2012年高考对古诗词的考查,可以发现下面的命题特点: 1.古诗词文本的选择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唐诗宋词元曲”,诗词曲的 文学样式和顶峰时代不再严格挂钩,回归文本,回归文学。 2.对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一考点的考查是高考古诗词鉴赏题目的命题重 点,对“形象”相对较少,“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考查比较均衡。其中,对“形象”的 考查集中在意象和意境上,对“语言”的考查集中在“诗眼”和“虚词”上,对“表达技巧” 的考查则主要体现在常见技巧上。 3.紧扣“浅易”的考纲要求,注重结合具体诗文的理解,不在名词术语上为难考生。 4.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考查内容较为宽泛,较为自由,侧重感情评价 带有浓厚的主观性。 5.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沟通作品和读者的桥梁,能帮助读者正确 地鉴赏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品味,因此,它比文学鉴赏更加客观,更加注 意正确和全面。 6.在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查的方面有:①内容:叙事、论史、抒情、言 志。②思想感情:积极或消极、健康活颓废。③艺术风格:豪放或婉约 预测2013年的命题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单项提问,即仅就一个方面提出问题并要求简要 分析:二是文学鉴赏与评价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即侧重考查考生对形势和内容关系 的把握:三是综合设置,即将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因素综合在一起考查鉴赏能力 二、辨认鉴赏区域,积累课内外诗词 1.了解诗词的基本体式类别。①从体裁上分:有古体诗和近体诗(即格律诗。注意时代, 唐以前只有古体诗,唐以后古体诗,近体诗并存);词。②从表现方式分:有抒情诗,叙事 诗。③从所选题材分:有山水田园诗、军旅边塞诗、送别诗、闺怨诗、咏物诗、怀古诗、哲 理诗等。 2.掌握一定术语,鉴赏时能说较规范的“内行话”。①反映诗歌风格方面:雄奇、刚健、悲 壮、旷达、洒脱、苍凉、恢宏、奔放:沉郁顿挫、缠绵徘侧、婉约淸丽、明丽淸新、含蓄有 致、生动活泼、幽默恢谐等。②反映诗歌结构方面:开门见山、逐层拓展、环环相扣、前后 呼应等。③反映诗歌表现手法方面: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景语情语、情景相生、托物言志、 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对比映村、以虚写实、虚实结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白描勾勒 浓墨重彩等。④反映诗歌语言特色方面:质朴清新、句式整齐、音节和谐、对仗工整、有节 奏感、声情并茂、凝练简洁、犀利老练等。⑤反映诗人情感方面:愉悦、欢快、欣喜、郁闷、 忧愁、孤独、凄清、悲观、失落、激昂、奔放、乐观、豁达、淡泊、闲适等。⑥反映诗歌总 体效果方面:真挚感人、耐人寻味、催人泪下、扣人心弦、发人深思、意境高远、即景生情、 即景自况等 3.了解诗人思想性格,把握不同诗人的风格特点;鉴赏时善于对比揣摩,推此及彼。①从 诗歌表现的不同内容上把握。如: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高适、夸 参、王昌龄的边塞诗:首操、鲍照、杜甫·李商隐的咏史咏怀诗: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的 爱国诗等。②从诗歌体现的不同风格流派上把握。如:苏拭、黄庭坚、辛·弃疾、陈亮的豪 放词:柳永、李清照、李煌、姜爱的婉约词等:李白、杜牧、李贺的浪漫诗,杜甫、白居易、 陆游的写实诗等 2.主观试题规范作答。诗歌鉴赏由客观选择题改为主观表述题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试题 的难度,因此必须加强答题规范意识。①要明确,忌含糊。对试题中有“你是否同意ⅹXⅩ 说法”之类的问题,考生必须要明确表态“同意”或“不同意”,有时一个表态就是1一2
2013 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古诗鉴赏专题 【高考预测】纵观 2012 年高考对古诗词的考查,可以发现下面的命题特点: 1.古诗词文本的选择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唐诗宋词元曲”,诗词曲的 文学样式和顶峰时代不再严格挂钩,回归文本,回归文学。 2.对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一考点的考查是高考古诗词鉴赏题目的命题重 点,对“形象”相对较少,“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考查比较均衡。其中,对“形象”的 考查集中在意象和意境上,对“语言”的考查集中在“诗眼”和“虚词”上,对“表达技巧” 的考查则主要体现在常见技巧上。 3.紧扣“浅易”的考纲要求,注重结合具体诗文的理解,不在名词术语上为难考生。 4.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考查内容较为宽泛,较为自由,侧重感情评价, 带有浓厚的主观性。 5.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沟通作品和读者的桥梁,能帮助读者正确 地鉴赏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品味,因此,它比文学鉴赏更加客观,更加注 意正确和全面。 6.在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查的方面有:①内容:叙事、论史、抒情、言 志。②思想感情:积极或消极、健康活颓废。③艺术风格:豪放或婉约。 预测 2013 年的命题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单项提问,即仅就一个方面提出问题并要求简要 分析;二是文学鉴赏与评价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即侧重考查考生对形势和内容关系 的把握;三是综合设置,即将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因素综合在一起考查鉴赏能力。 二、辨认鉴赏区域,积累课内外诗词 1.了解诗词的基本体式类别。①从体裁上分:有古体诗和近体诗(即格律诗。注意时代, 唐以前只有古体诗,唐以后古体诗,近体诗并存);词。②从表现方式分:有抒情诗,叙事 诗。③从所选题材分:有山水田园诗、军旅边塞诗、送别诗、闺怨诗、咏物诗、怀古诗、哲 理诗等。 2.掌握一定术语,鉴赏时能说较规范的“内行话”。①反映诗歌风格方面:雄奇、刚健、悲 壮、旷达、洒脱、苍凉、恢宏、奔放;沉郁顿挫、缠绵徘侧、婉约清丽、明丽清新、含蓄有 致、生动活泼、幽默恢谐等。②反映诗歌结构方面:开门见山、逐层拓展、环环相扣、前后 呼应等。③反映诗歌表现手法方面: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景语情语、情景相生、托物言志、 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对比映村、以虚写实、虚实结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白描勾勒、 浓墨重彩等。④反映诗歌语言特色方面:质朴清新、句式整齐、音节和谐、对仗工整、有节 奏感、声情并茂、凝练简洁、犀利老练等。⑤反映诗人情感方面:愉悦、欢快、欣喜、郁闷、 忧愁、孤独、凄清、悲观、失落、激昂、奔放、乐观、豁达、淡泊、闲适等。⑥反映诗歌总 体效果方面:真挚感人、耐人寻味、催人泪下、扣人心弦、发人深思、意境高远、即景生情、 即景自况等。 3.了解诗人思想性格,把握不同诗人的风格特点;鉴赏时善于对比揣摩,推此及彼。①从 诗歌表现的不同内容上把握。如: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高适、夸 参、王昌龄的边塞诗;首操、鲍照、杜甫·李商隐的咏史咏怀诗;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的 爱国诗等。②从诗歌体现的不同风格流派上把握。如:苏拭、黄庭坚、辛·弃疾、陈亮的豪 放词;柳永、李清照、李煌、姜爱的婉约词等;李白、杜牧、李贺的浪漫诗,杜甫、白居易、 陆游的写实诗等。 2.主观试题规范作答。诗歌鉴赏由客观选择题改为主观表述题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试题 的难度,因此必须加强答题规范意识。①要明确,忌含糊。对试题中有“你是否同意 XXX 说法”之类的问题,考生必须要明确表态“同意”或“不同意”,有时一个表态就是 1 一 2
分。含糊不清会造成失分。②要具体,忌空泛。试题中往往要求理解的是某一点,或者是形 象,或者是情感,或者是手法等。考生一定要列举诗词中的词语进行具体分析,切忌空话套 话,泛泛而谈;但也要避免简单的翻译诗句。③正确揣摩,思想当然。有的考生不仔细品味 诗句含意,不正确理解诗意,往往张冠李成,指鹿为马,造成严重失分。④顺势而为,忌唱 反调。命题意图往往会在题目中作提示引导。如就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折柳“设置题 目:“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说明 包含着对考生的提示引导,只要顺着试题作答,很容易得分。可是有些考生故意唱反调,硬 说“不是关键”,却又说不出理由。不能自圆其说,造成失分 【考点定位】 鉴赏形象 【解题指南】古诗中的形象鉴赏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文学形象鉴赏,它包括自然意象和人物形 象两个方面。古诗中的自然意象,指浸透诗人情志情意的具体物象,亦即人物形象以外的, 寄托着诗人情感倾向的自然界中一切有生命的与无生命的物象。意象的剪辑组合即构成深邃 的意境,而意境的营造又是塑造诗歌艺术形象的重要依托。如王维在《山居秋嗅》诗中借明 月、清泉、髙松、长石等自然意象的描绘,营建出一种恬淡的意境,表达诗人追求清闲生活 的意趣。高考试题中要求对孤灯、残月、寒梅、秋菊等景物的解读,就是考査对自然意象含 义的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既指诗人在特定诗境中精心塑造出的客体人物典型,又指隐 约可见作者思想影子与志趣抱负的抒情主人公。前者如白居易《琵琶行》诗中着意刻画的不 幸艺人琵琶女形象,后者如苏拭《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词中倾情摹画的任天而动、泰 然自若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高考试题中要求说出形象特征或概括人物性格,即是考查对人物 形象本质的鉴赏 鉴赏人物形象类题目一般要求为: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 的典型意义。答案构成为:什么形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概括形象的意义。 鉴赏景物形象类题目,要注意答题的固定格式: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 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绘诗中所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部分,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 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还要注意把握意境的不同方式,如: 借景抒情、触景生情、移情入景、情景交融等。第三部分,根据情境氛围的特点剖析作者的 思想感情 鉴赏事物形象类题目,关键的是对典型物象的象征意义要了然于心,且要找准物的特征与人 的品格之间的契合点 二、鉴赏语言 (2)叠词对句。叠词对句的使用能增强诗歌语言的韵律感,起到强谓语意的作用 (3)特殊结构。古诗词中词语错位、语句跳跃、成分省略,特别是省略动词的句式常常会产生 特别的艺术效果。例如连用多个意象名词,省去常规句中的动词,能让描写更像是特写镜头, 营造出特定的意境。 中国古代诗歌语言的基本特点是凝练、生动、形象、重意境、有韵律美。体会其风格特色, 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 (1)豪放。诗人积极的人生观和炽热的感情灌输到诗作中,就使自己的诗作的风格变得豪 迈奔放,明朗潇洒。“诗仙”李白是豪放风格的集大成者。 (2)沉郁。豪放好似火山爆发,沉郁仿佛海底潜流。诗人沉思默想,幽愤填膺时,就使自 己的诗作风格变得深沉忧愤、情感浓郁。沉郁风格的代表诗人是“诗圣”杜甫 (3)委婉。抒情或叙事,不直接说岀,而是经过委曲婉转之后才流露出来,使感情表达得 更深沉更有余味 (4)含蓄。含蓄是不把意思明白说出,含在所写的形象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分。含糊不清会造成失分。②要具体,忌空泛。试题中往往要求理解的是某一点,或者是形 象,或者是情感,或者是手法等。考生一定要列举诗词中的词语进行具体分析,切忌空话套 话,泛泛而谈;但也要避免简单的翻译诗句。③正确揣摩,思想当然。有的考生不仔细品味 诗句含意,不正确理解诗意,往往张冠李成,指鹿为马,造成严重失分。④顺势而为,忌唱 反调。命题意图往往会在题目中作提示引导。如就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折柳“设置题 目:“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说明 包含着对考生的提示引导,只要顺着试题作答,很容易得分。可是有些考生故意唱反调,硬 说“不是关键”,却又说不出理由。不能自圆其说,造成失分。 【考点定位】 一、鉴赏形象 【解题指南】古诗中的形象鉴赏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文学形象鉴赏,它包括自然意象和人物形 象两个方面。古诗中的自然意象,指浸透诗人情志情意的具体物象,亦即人物形象以外的, 寄托着诗人情感倾向的自然界中一切有生命的与无生命的物象。意象的剪辑组合即构成深邃 的意境,而意境的营造又是塑造诗歌艺术形象的重要依托。如王维在《山居秋嗅》诗中借明 月、清泉、高松、长石等自然意象的描绘,营建出一种恬淡的意境,表达诗人追求清闲生活 的意趣。高考试题中要求对孤灯、残月、寒梅、秋菊等景物的解读,就是考查对自然意象含 义的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既指诗人在特定诗境中精心塑造出的客体人物典型,又指隐 约可见作者思想影子与志趣抱负的抒情主人公。前者如白居易《琵琶行》诗中着意刻画的不 幸艺人琵琶女形象,后者如苏拭《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词中倾情摹画的任天而动、泰 然自若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高考试题中要求说出形象特征或概括人物性格,即是考查对人物 形象本质的鉴赏。 鉴赏人物形象类题目一般要求为: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 的典型意义。答案构成为:什么形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概括形象的意义。 鉴赏景物形象类题目,要注意答题的固定格式: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 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绘诗中所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部分,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 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还要注意把握意境的不同方式,如: 借景抒情、触景生情、移情入景、情景交融等。第三部分,根据情境氛围的特点剖析作者的 思想感情。 鉴赏事物形象类题目,关键的是对典型物象的象征意义要了然于心,且要找准物的特征与人 的品格之间的契合点。 二、鉴赏语言 (2)叠词对句。叠词对句的使用能增强诗歌语言的韵律感,起到强谓语意的作用。 ⑶特殊结构。古诗词中词语错位、语句跳跃、成分省略,特别是省略动词的句式常常会产生 特别的艺术效果。例如连用多个意象名词,省去常规句中的动词,能让描写更像是特写镜头, 营造出特定的意境。 中国古代诗歌语言的基本特点是凝练、生动、形象、重意境、有韵律美。体会其风格特色, 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 (1)豪放。诗人积极的人生观和炽热的感情灌输到诗作中,就使自己的诗作的风格变得豪 迈奔放,明朗潇洒。“诗仙”李白是豪放风格的集大成者。 (2)沉郁。豪放好似火山爆发,沉郁仿佛海底潜流。诗人沉思默想,幽愤填膺时,就使自 己的诗作风格变得深沉忧愤、情感浓郁。沉郁风格的代表诗人是“诗圣”杜甫。 (3)委婉。抒情或叙事,不直接说出,而是经过委曲婉转之后才流露出来,使感情表达得 更深沉更有余味。 (4)含蓄。含蓄是不把意思明白说出,含在所写的形象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5)通俗。明白晓畅,平易浅显,就是通俗。中国古代许多文学家都推崇通俗,白居易就 是有意识地追求通俗的大诗人 (6)自然。自然而然,没有雕琢的痕迹,指的是不做作,不涂饰,不堆砌。“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李白用荷花作比来说明自然这一风格。 (7)平淡。与自然相同之处在于不加雕琢,与自然不同之处在于语言力求朴素。自然讲究 天然而成,平淡显现朴实无华,平淡中蕴涵深意。 (8)工丽。既讲究对仗工整,又讲究辞藻华丽。如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 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写得极工丽,好像一幅彩色工笔画,清新秀丽。是否工 丽,不仅要看辞藻是否华丽,对仗是否工整,而且要从意境着眼 (9)雄浑。气势雄伟,含意深沉。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及王之焕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气势浩瀚,雄伟壮丽,堪称 雄浑佳作。 (10)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 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物,而且动静得宜,色彩 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11)风趣。具有这种风格的诗歌,不单纯是让人发笑,而是在幽默诙谐之中含有深意,严 肃而不油滑。如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的“童孙未解供耕织,也伴桑阴学种瓜”,风趣 之中展现了农村生活的淳朴宁静,以及孩子们的天真可爱。 三、鉴赏表达技巧 诗歌中的表达技巧重点包括描写和抒情。 描写就是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具体人微的描绘,给人以真切的感受。就描写 对象而言,有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等就描写方式而言,有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高考试题中常见的测试内容有侧面烘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摹 声摹色、点面结合、渲染与白描、细节描写、欲扬故抑等。 抒情就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在作品中的抒发,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高考试 题中常见的测试内容有直抒胸臆。借物抒枯(托物言志)、借呆抒情、借事抒情、借人抒情 借古抒情、信景交融等 另外,还要了解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格·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 反问、反复等等 古典诗词鉴赏中,应主要掌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1)夸张。我国古典诗歌中,有用夸张手法单独描写自然景物的,也有用夸张手法单独描写 社会生活的,更多的情况则是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中的“三万 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都是夸张,正是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 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 尽致 ★表现手法 (1)直抒胸臆。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 闷酬情怀 (2)借景抒情。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 予以抒发。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 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对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
(5)通俗。明白晓畅,平易浅显,就是通俗。中国古代许多文学家都推崇通俗,白居易就 是有意识地追求通俗的大诗人。 (6)自然。自然而然,没有雕琢的痕迹,指的是不做作,不涂饰,不堆砌。“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李白用荷花作比来说明自然这一风格。 (7)平淡。与自然相同之处在于不加雕琢,与自然不同之处在于语言力求朴素。自然讲究 天然而成,平淡显现朴实无华,平淡中蕴涵深意。 (8)工丽。既讲究对仗工整,又讲究辞藻华丽。如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 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写得极工丽,好像一幅彩色工笔画,清新秀丽。是否工 丽,不仅要看辞藻是否华丽,对仗是否工整,而且要从意境着眼。 (9)雄浑。气势雄伟,含意深沉。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及王之焕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气势浩瀚,雄伟壮丽,堪称 雄浑佳作。 (10)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 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物,而且动静得宜,色彩 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11)风趣。具有这种风格的诗歌,不单纯是让人发笑,而是在幽默诙谐之中含有深意,严 肃而不油滑。如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的“童孙未解供耕织,也伴桑阴学种瓜”,风趣 之中展现了农村生活的淳朴宁静,以及孩子们的天真可爱。 三、鉴赏表达技巧 诗歌中的表达技巧重点包括描写和抒情。 描写就是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具体人微的描绘,给人以真切的感受。就描写 对象而言,有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等;就描写方式而言,有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高考试题中常见的测试内容有侧面烘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摹 声摹色、点面结合、渲染与白描、细节描写、欲扬故抑等。 抒情就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在作品中的抒发,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高考试 题中常见的测试内容有直抒胸臆。借物抒枯(托物言志)、借呆抒情、借事抒情、借人抒情、 借古抒情、信景交融等。 另外,还要了解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格·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 反问、反复等等。 古典诗词鉴赏中,应主要掌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 修辞手法 (1)夸张。我国古典诗歌中,有用夸张手法单独描写自然景物的,也有用夸张手法单独描写 社会生活的,更多的情况则是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中的“三万 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都是夸张,正是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 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 尽致。 ★ 表现手法 (1)直抒胸臆。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 闷酬情怀。 (2)借景抒情。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 予以抒发。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 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对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
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3)情景交融。如《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4)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 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如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 秋风。”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涵的真理,也就是自身品格高洁的 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 自信。 (5)用典抒情。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如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中 以“驿寄梅花,鱼传尺素”来表达远离故土,他乡为官,前途渺茫的无数重的恨。李白的《登 金陵风凰台把历史上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 意旨悠远 (6)借古讽今。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如刘禹锡《台 城》:“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全诗以台城 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 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 感慨 (7)叙事抒情。在古代作品中比较常见。如白居易的《卖炭翁》、杜甫的《兵车行》等 四、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容 主要包括概括作品的主旨和简析作品的意义(政治、思想、人生),对作品的表层意义、深 层意义要能作出恰当的评价。 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忧国伤时 ①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 ②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 ③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④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 ●建功报国 ①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②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 ③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④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⑥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 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思乡怀人 ①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②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③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④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 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生活杂感 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③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3)情景交融。如《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4)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 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如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 秋风。”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涵的真理,也就是自身品格高洁的 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 自信。 (5)用典抒情。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如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中 以“驿寄梅花,鱼传尺素”来表达远离故土,他乡为官,前途渺茫的无数重的恨。李白的《登 金陵凤凰台把历史上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 意旨悠远。 (6)借古讽今。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如刘禹锡《台 城》:“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全诗以台城 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 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 感慨。 (7)叙事抒情。在古代作品中比较常见。如白居易的《卖炭翁》、杜甫的《兵车行》等。 四、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容 主要包括概括作品的主旨和简析作品的意义(政治、思想、人生),对作品的表层意义、深 层意义要能作出恰当的评价。 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忧国伤时 ①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 ②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 ③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④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 ●建功报国 ①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②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 ③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④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⑥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思乡怀人 ①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②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③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④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 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生活杂感 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昔盛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③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④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⑤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⑥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 惊鹊》 ●长亭送别 ①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②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③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重点突破】 鉴赏古诗词的形象 诗歌形象是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景、 物。高考主要考查对形象的识别,对其象征意义的感悟,对其特征的把握,对其社会价值的 认识等。一般分为三类: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1.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形象,就是主人公自己,这类诗歌往往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二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如柳 宗元的《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清高者的形象。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 己,渔翁即作者,作者即渔翁,两种形象具有统一性的一面。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高冠谷口招郑鄂 岑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 涧花然①暮雨潭树暖春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注】①然通“燃 结合诗中意象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答 【例2】阅读下面的唐诗,概括诗人的形象特征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 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 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例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题李世南①画扇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③知村近隔坞④闻钟觉寺深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
④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⑤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⑥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 惊鹊》 ●长亭送别 ①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②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重点突破】 一、鉴赏古诗词的形象 诗歌形象是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景、 物。高考主要考查对形象的识别,对其象征意义的感悟,对其特征的把握,对其社会价值的 认识等。一般分为三类: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1.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形象,就是主人公自己,这类诗歌往往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二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如柳 宗元的《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清高者的形象。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 己,渔翁即作者,作者即渔翁,两种形象具有统一性的一面。 【例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高冠谷口招郑鄂 岑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 涧花然①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注】 ①然:通“燃”。 结合诗中意象,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答: 【例 2】阅读下面的唐诗,概括诗人的形象特征。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 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2. 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 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 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例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题李世南①画扇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③知村近,隔坞④闻钟觉寺深。 【注】 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 (? 1119) :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
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 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3.事物形象 诗人经常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 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 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如咏物诗中常见的 松、梅、竹等。 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 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例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注],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苏轼《海棠》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两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二、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和跳跃性。鉴赏诗歌的语 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炼、隽永以及语言 风格特点。诗歌语言的考査类型主要有鉴赏炼字型、鉴赏诗眼型和鉴赏语言特色型, 1炼字型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句一词甚至一字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 反映思想内容。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 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诗歌“炼”字,主要考査名词、动词、形容词和 叠音词的炼字效果。 设问方式 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③请结合诗句评析某字的艺术效果 【例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 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1首先表明自己的看法。 2用一两句话准确表明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 3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 4适当展开联想和想象,说说这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 5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 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3. 事物形象 诗人经常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 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 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如咏物诗中常见的 松、梅、竹等。 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 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例 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 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注],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 崇光:美艳的光彩。 苏轼《海棠》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两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答: 二、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和跳跃性。鉴赏诗歌的语 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炼、隽永以及语言 风格特点。诗歌语言的考查类型主要有鉴赏炼字型、鉴赏诗眼型和鉴赏语言特色型。 1.炼字型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句一词甚至一字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 反映思想内容。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 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诗歌“炼”字,主要考查名词、动词、形容词和 叠音词的炼字效果。 设问方式: 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③请结合诗句评析某字的艺术效果。…… 【例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 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 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1.首先表明自己的看法。 2.用一两句话准确表明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 3.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 4.适当展开联想和想象,说说这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 5.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2.诗眼型 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这里的“诗眼”“词眼”,有时是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有时是传 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奠 定全诗的感情基调,表现出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对全诗的把 握程度。分析诗眼就是抓住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词进行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 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如李清照《醉花阴》写主人公多愁善感、顾花自怜的性格情态,结尾 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一个“瘦”字便是全篇的词眼。它形象地 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抓住“诗眼”命题往往可 以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设问方式: ①某字(词)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21世纪教育网 ②全诗围绕某字展开,请结合全诗分析。 【例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 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指出该字(或该句)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 2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或该句)写了哪些内容。 3分析该字(或该句)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4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3.语言特色型 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有的绚丽多彩,有的质朴无 华;有的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有的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鉴赏语言特色,就是对 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进行赏析。不同诗人的作品,或者同一诗人不同的诗 歌,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鉴赏语言特色,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 味等方面的赏析,要记忆一些常用术语,如沉郁顿挫、绮丽典雅、清新质朴、简洁明快、雄奇 奔放、悲慨沉郁等,以便表述恰当答题规范。 设问方式 ①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②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③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例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干曲(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 雄浑豪放、简练生动等。 2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是如何体现的。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 诗眼型 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这里的“诗眼”“词眼”,有时是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有时是传 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奠 定全诗的感情基调,表现出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对全诗的把 握程度。分析诗眼就是抓住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词进行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 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如李清照《醉花阴》写主人公多愁善感、顾花自怜的性格情态,结尾 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一个“瘦”字便是全篇的词眼。它形象地 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抓住“诗眼”命题往往可 以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设问方式: ①某字(词)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21 世纪教育网 ②全诗围绕某字展开,请结合全诗分析。…… 【例 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 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1.指出该字(或该句)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 2.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或该句)写了哪些内容。 3.分析该字(或该句)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4.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3. 语言特色型 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有的绚丽多彩,有的质朴无 华;有的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有的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鉴赏语言特色,就是对 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进行赏析。不同诗人的作品,或者同一诗人不同的诗 歌,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鉴赏语言特色,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 味等方面的赏析,要记忆一些常用术语,如沉郁顿挫、绮丽典雅、清新质朴、简洁明快、雄奇 奔放、悲慨沉郁等,以便表述恰当,答题规范。 设问方式: ①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②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③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例 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干曲(其一) 崔 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 雄浑豪放、简练生动等。 2.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是如何体现的。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按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三、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个广义综合概念它是指使诗歌形象更鲜明、语言更凝练、意境更含蓄蕴藉、 诗歌的表现力更强的所有方法。它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及表现手法 1.抒情手法 抒情手法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 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 孤坟,无处话凄凉。”作者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 【例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好像 也知道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言之成理即可) 2.描写手法 描写手法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鉴赏古诗中的描写手法,主要是鉴赏侧面描写中的渲染、 烘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和白描等。 【例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③轩举:意气飞扬。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表现手法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鉴赏诗歌中的用典、抑扬、象征、托物言志等表达技巧 【例1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斋即事 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 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4.按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三、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个广义综合概念,它是指使诗歌形象更鲜明、语言更凝练、意境更含蓄蕴藉、 诗歌的表现力更强的所有方法。它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及表现手法。 1. 抒情手法 抒情手法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 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 孤坟,无处话凄凉。”作者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 【例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 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 761 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好像 也知道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言之成理即可) 2. 描写手法 描写手法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鉴赏古诗中的描写手法,主要是鉴赏侧面描写中的渲染、 烘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和白描等。 【例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 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注】 ①一水:亦作“二水”。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表现手法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鉴赏诗歌中的用典、抑扬、象征、托物言志等表达技巧。 【例 1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斋即事 刘一止 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 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 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四、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现实,所表 现出来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主要考查点有:()概括诗歌的内 容与主旨:(2)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析评价作者对人事的观点、态度。 1.概括内容与主旨 诗歌的内容是指诗歌中描写的人、事、物,诗歌的主旨是诗人写作诗歌的主要目的。分析诗 歌的内容主旨,就要从整体上把握,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人物、事件,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 分析主旨往往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 (2)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 (3)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 (4)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例12】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次宴会上 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 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这三篇作品均通过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之感。 2.分析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就是诗歌通过其所写的生活内容所流露出来的感情。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就是要 把握其感情基调,评判其深层内涵 鉴赏思想感情应多注意以下几点 (1)情感类别①忧国伤时。有描写战乱离散的痛苦的,有表现同情人民的疾苦的,有反映社会黑 暗、揭露统治阶级腐朽的。有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的,有表达对山河沦陷国破家 亡的痛楚的。有揭露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穷兵黩武的。②建功报国。有书写保家卫国的决心、 建功立业的豪情的,有表现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的有表达怀才不遇的寂寞、报 国无门的激愤的,有抒发年华消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咏叹的。③思乡怀人。有羁旅天涯的 愁思思亲念友的孤独边关征夫的思乡,闺中怨妇的怀人。④离愁别绪。有依依惜别的深情, 情深意长的鼓励坦陈心志的告白。⑤生活杂感。如寄情山水的闲适弃官归田的自在昔盛今 衰的慨叹,儿女情长的蜜意等。 (2)情感载体:杨柳——离别,菊花——傲岸,圆月—一思念,落叶—一失意,等。 (3)抒情方法:直抒胸臆、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触景生情 【例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注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 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
答: 四、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现实,所表 现出来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主要考查点有:(1)概括诗歌的内 容与主旨;(2)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析评价作者对人事的观点、态度。 1.概括内容与主旨 诗歌的内容是指诗歌中描写的人、事、物,诗歌的主旨是诗人写作诗歌的主要目的。分析诗 歌的内容主旨,就要从整体上把握,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人物、事件,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 分析主旨往往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 (2)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 (3)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 (4)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例 12】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乌 衣 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注] 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次宴会上, 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 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这三篇作品均通过 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 之感。 2. 分析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就是诗歌通过其所写的生活内容所流露出来的感情。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就是要 把握其感情基调,评判其深层内涵。 鉴赏思想感情应多注意以下几点: (1)情感类别:①忧国伤时。有描写战乱离散的痛苦的,有表现同情人民的疾苦的,有反映社会黑 暗、揭露统治阶级腐朽的。有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的,有表达对山河沦陷国破家 亡的痛楚的。有揭露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穷兵黩武的。②建功报国。有书写保家卫国的决心、 建功立业的豪情的,有表现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的,有表达怀才不遇的寂寞、报 国无门的激愤的,有抒发年华消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咏叹的。③思乡怀人。有羁旅天涯的 愁思,思亲念友的孤独,边关征夫的思乡,闺中怨妇的怀人。④离愁别绪。有依依惜别的深情, 情深意长的鼓励,坦陈心志的告白。⑤生活杂感。如寄情山水的闲适,弃官归田的自在,昔盛今 衰的慨叹,儿女情长的蜜意等。 (2)情感载体:杨柳——离别,菊花——傲岸,圆月——思念,落叶——失意,等。 (3)抒情方法:直抒胸臆、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触景生情。 【例 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注]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 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3.评价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诗人对诗歌所写的事物的态度以及诗人自己的人生感悟。评价,就是鉴 赏者对作者的观点态度做出自己的评价。 【例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① 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 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人” 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三年高考】 【2012高考试题解析】 (2012·全国新课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远人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晩,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 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 分) 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 (2012·天津)14.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8分) 野菊【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分) (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2012·天津)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句。(5分) (1)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青青子衿,。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4),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5),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6)青水碧于天,。(韦庄《菩萨蛮》) (2012·淅江)(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未展芭蕉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唐)钱珝(金)元好问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2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状态的植物,均以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2分) 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3. 评价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诗人对诗歌所写的事物的态度以及诗人自己的人生感悟。评价,就是鉴 赏者对作者的观点态度做出自己的评价。 【例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① 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 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人” 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三年高考】 【2012 高考试题解析】 (2012·全国新课标)(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思 远 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 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5 分) 9. “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 分) (2012·天津)14.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8 分)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1)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 分) (2) 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 分) (3) 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 分) (2012·天津)1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5 句。(5 分) (1)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2)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青青子衿, 。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4)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5)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6) 青水碧于天, 。(韦庄《菩萨蛮》) (2012·浙江)(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21—22 题。(7 分) 未展芭蕉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唐)钱珝 (金)元好问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2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状态的植物,均以 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2 分) 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