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检测(A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8题,每题4分,共72分) 1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和工具,思维总要通过一定的语言呈现。下列选项中与思维和语言的关 系类似的是() ①概念与语词②思维规律与语言规律③判断与语句 ④推理与复句或句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嗒案c 2.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 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一论断说明(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C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正确的 D.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理性认识的理解和把握。题干主要体现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 识”,B项正确且符合题意。抽象的东西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C项错误,排除。A、D两项不 符合题意。 3.毛泽东同志说过:“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 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句 话使用的思维方法属于( A.分析 B综合 C.归纳 D.演绎 答案D 4.近年来,山东省着力摒弃唯GDP的经济发展模式,立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 “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不能在发展中输掉未来,这成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山东 省的这一发展思路主要体现了() A.任何事物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 B.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 C.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D.整体性的辩证思维 答案D 解析山东省的这一发展思路是把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要求处理好其中的各 个部分及其关系,这是一种整体性的辩证思维,D项符合题意。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A项错 误。材科未涉及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B、C两项不符合题意。 5.《经济日报》载文指出:“要实现我国经济和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实现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建设我国富有生机的各个方面的制度和体制,就必须努力创新。”从科学思维的角度看,之所 以要进行创新,是因为( A创新中的思维活动离不开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科学思维方法 B.科学思维方法可以提升我们的思维品质 C.人的思维具有能动性 D.整个世界是无限发展的 答案D
综合检测(A 卷)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共 18 题,每题 4 分,共 72 分) 1.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和工具,思维总要通过一定的语言呈现。下列选项中与思维和语言的关 系类似的是( ) ①概念与语词 ②思维规律与语言规律 ③判断与语句 ④推理与复句或句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2.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 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一论断说明(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C.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正确的 D.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对理性认识的理解和把握。题干主要体现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 识”,B 项正确且符合题意。抽象的东西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C 项错误,排除。A、D 两项不 符合题意。 3.毛泽东同志说过:“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 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句 话使用的思维方法属于( ) A.分析 B.综合 C.归纳 D.演绎 答案 D 4.近年来,山东省着力摒弃“唯 GDP”的经济发展模式,立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 “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不能在发展中输掉未来,这成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山东 省的这一发展思路主要体现了( ) A.任何事物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 B.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 C.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D.整体性的辩证思维 答案 D 解析山东省的这一发展思路是把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要求处理好其中的各 个部分及其关系,这是一种整体性的辩证思维,D 项符合题意。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A 项错 误。材料未涉及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B、C 两项不符合题意。 5.《经济日报》载文指出:“要实现我国经济和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实现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建设我国富有生机的各个方面的制度和体制,就必须努力创新。”从科学思维的角度看,之所 以要进行创新,是因为( ) A.创新中的思维活动离不开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科学思维方法 B.科学思维方法可以提升我们的思维品质 C.人的思维具有能动性 D.整个世界是无限发展的 答案 D
6.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类对地球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人们通过 “地球日地球一小时”等活动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是因为() ①环境的人为恶化有一个从逐渐量变到根本质变的演变过程②环境的人为恶化是一个不 可逆的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③环境的改善是人类不断征服自然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 程④环境的改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榀环境的恶化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①的说法正确;环境的人为恶化是可逆的,因此 我们才要保护环境,②的说法错误;人与环境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统一的,③的说法错误,④的说 法正确。故本题选D项。 7.下列做法能够体现逆向思维的是(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②反弹琵琶③当所有人都想的一样时,可能每个人都错了④《三 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空城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逆向思维是从反向进行思考,②③④都符合这一要求,答案为B项。①是正向思维,是用 联系的观点来看待事物之间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8.相比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提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 用”的提法是我们党在理论上的又一重大飞跃。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完善的法治是确保市 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条件。中国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加强 法治建设,完善法治。这里使用的思维方法属于( A.分析 B.归纳 C.演绎 D.综合 答案c 抽象思维反映认识对象,是通过一系列环节和阶段实现的。读《思想的构成与分解形式图》, 完成9、10题。 复杂思想(系列推理) 思 单个的推理 构成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判断 想的分解 式 一组概念 思想的构成与分解形式图 9.从上图看,思维的基本形式是( A复杂思想、推理、判断、概念 B.概念、判断、推理 C概念、判断、单个推理、系列推理 D概念、符合判断、推理 答案B 10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进行科学思维的基本条件是(
6.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类对地球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人们通过 “地球日”“地球一小时”等活动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是因为( ) ①环境的人为恶化有一个从逐渐量变到根本质变的演变过程 ②环境的人为恶化是一个不 可逆的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③环境的改善是人类不断征服自然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 程 ④环境的改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D 解析环境的恶化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①的说法正确;环境的人为恶化是可逆的,因此 我们才要保护环境,②的说法错误;人与环境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统一的,③的说法错误,④的说 法正确。故本题选 D 项。 7.下列做法能够体现逆向思维的是( )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②反弹琵琶 ③当所有人都想的一样时,可能每个人都错了 ④《三 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空城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逆向思维是从反向进行思考,②③④都符合这一要求,答案为 B 项。①是正向思维,是用 联系的观点来看待事物之间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8.相比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提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 用”的提法是我们党在理论上的又一重大飞跃。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完善的法治是确保市 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条件。中国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加强 法治建设,完善法治。这里使用的思维方法属于( ) A.分析 B.归纳 C.演绎 D.综合 答案 C 抽象思维反映认识对象,是通过一系列环节和阶段实现的。读《思想的构成与分解形式图》, 完成 9、10 题。 思想的构成与分解形式图 9.从上图看,思维的基本形式是( ) A.复杂思想、推理、判断、概念 B.概念、判断、推理 C.概念、判断、单个推理、系列推理 D.概念、符合判断、推理 答案 B 10.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进行科学思维的基本条件是( )
①内容真实②形式正确③认真学习逻辑知识,结合实践进行思维训练④对基本事实切 实把握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对基本事实切实把握就是为了确保内容真实,①④符合题意。认真学习逻辑知识,结合 实践进行思维训练,就是为了确保形式正确,②③符合题意。故选D项。 11设a、b为两个概念,若所有a是b,并且所有b是a,则a、b两个概念具有( ) A交叉关系 B.全同关系 C.属种关系 D.种属关系 答案B 12.古时候.有个送信的人赶着一匹马奔跑。有人问他:“如此急事何不乘马?”此人回答:“六条 腿比四条腿跑得快些!”这个送信人的认识错在( ) A不符合客观实际 B.缺少主项和谓项,判断不完整 C.没有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 D.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容易造成误解 答案A 解析送信人的判断“六条腿比四条腿跑得快些”,不符合客观实际,A项符合题意,应入选。B、 C、D三项没有正确指出送信人判断的错误原因,应排除。 13.学生说:“我并没有说我的作业做完了”却又说:“我并没有说我的作业没有做完!*作业做 完了”与“作业没有做完”是两个矛盾论断,都给予否定,违反 要求,犯了“两不可”的错 误。() A.同一律 B.排中律 C.矛盾律 D.矛盾分析法 答案B 14.哲学家波普尔说:“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 正确。”下列内容与该名言蕴含道理相近的是( ) A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B.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C.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D.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答案c 解析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意思是指 要想得到真理性的认识需要经历一番磨难故C项的意思与题意相符。A项强调量变与质变 的关系。B项强调物质无限可分。D项强调实践出真知。 15.剩余法一般被用来判明事物复杂的因果关系,其必须 () A在判明了被考察对象的一部分原因的基础上使用 B.在判明了被考察对象的一部分结果的基础上使用 C.在结果不变的情况下分析原因 D.在原因不变的情况下分析结果 答案A 解析我们在考察某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原因,如果已知它的原因在某个特定范围内,又知道这 个原因只是部分原因,则其他原因可能是这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剩余原因。这种判明因果联系
①内容真实 ②形式正确 ③认真学习逻辑知识,结合实践进行思维训练 ④对基本事实切 实把握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对基本事实切实把握就是为了确保内容真实,①④符合题意。认真学习逻辑知识,结合 实践进行思维训练,就是为了确保形式正确,②③符合题意。故选 D 项。 11.设 a、b 为两个概念,若所有 a 是 b,并且所有 b 是 a,则 a、b 两个概念具有( ) A.交叉关系 B.全同关系 C.属种关系 D.种属关系 答案 B 12.古时候,有个送信的人赶着一匹马奔跑。有人问他:“如此急事,何不乘马?”此人回答:“六条 腿比四条腿跑得快些!”这个送信人的认识错在( ) A.不符合客观实际 B.缺少主项和谓项,判断不完整 C.没有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 D.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容易造成误解 答案 A 解析送信人的判断“六条腿比四条腿跑得快些”,不符合客观实际,A 项符合题意,应入选。B、 C、D 三项没有正确指出送信人判断的错误原因,应排除。 13.学生说:“我并没有说我的作业做完了!”却又说:“我并没有说我的作业没有做完!”“作业做 完了”与“作业没有做完”是两个矛盾论断,都给予否定,违反 要求,犯了“两不可”的错 误。( ) A.同一律 B.排中律 C.矛盾律 D.矛盾分析法 答案 B 14.哲学家波普尔说:“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 正确。”下列内容与该名言蕴含道理相近的是( ) A.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B.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C.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D.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答案 C 解析“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意思是指 要想得到真理性的认识需要经历一番磨难,故 C 项的意思与题意相符。A 项强调量变与质变 的关系。B 项强调物质无限可分。D 项强调实践出真知。 15.剩余法一般被用来判明事物复杂的因果关系,其必须 ( ) A.在判明了被考察对象的一部分原因的基础上使用 B.在判明了被考察对象的一部分结果的基础上使用 C.在结果不变的情况下分析原因 D.在原因不变的情况下分析结果 答案 A 解析我们在考察某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原因,如果已知它的原因在某个特定范围内,又知道这 个原因只是部分原因,则其他原因可能是这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剩余原因。这种判明因果联系
的方法叫作剩余法。因此剩余法必须在判明了被考察对象的一部分原因的基础上使用。故 正确答案为A项。 16.在夏天雨后,人们发现天空会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的美丽彩虹。后来 在早晨的露水珠里又看到了七色彩带,在瀑布溅起的水星里、在船桨打起的浪花里也能看到 类似现象。这些场合有许多不同的情况,但有一点相同,就是阳光穿射过水珠。因此,阳光穿 射过水珠可能是彩虹出现的原因。这里运用的是探求因果联系方法中的(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剩余法 答案A 解析如果我们所考察的现象在几个场合中出现,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种情况是相同的,这 种相同情况可能就是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这种判明因果联系的方法叫作求同法。这种方 法常在观察认识对象时使用,它的特点是“异中求同”。 17.思维,如果它不做蠢事的话,只能把这样一种意识的要素综合为一个统一体,在这种意识的 要素或它们的现实原型中,这个统一体以前就己经存在了。如果我把鞋刷子综合在哺乳动物 的统一体中,那它决不会因此就长出乳腺来。这段话说明的主要观点是( A.认识过程中的每一步,既是分析的结果,又是综合的结果 B.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C.辩证的综合不是把各个部分简单地相加而是在了解各部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把握事物的 有机整体 D.辩证的分析是揭示事物整体的基础 答案 解析这段话主要是强调分析只有在整体的指导下进行才有意义。 18.由直线与圆相切时,圆心到切点的连线与直线垂直,想到平面与球相切时,球心与切点的连 线与平面垂直。这运用的是( 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 C类比推理 D.特殊推理 答案C 解析题目表明了由“直线与圆相切”的情况推测出“平面与球相切”的情况,是把握了二者的相 似性而推出的,这是类比推理的体现。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28分) 19.甲举办课外兴趣小组聚会,对乙说:“如果我请你,你一定要来。”对丙说:“只有我请你,你才 来。”对丁说:“如果我请你,你就来:而且只有我请你,你才来。”事后,甲邀请了丙,而乙和丙都 来了。 阅读上述背景材料,说一说:来的是否该来,没来的是否不该来,为什么?(14分) 答案1)甲对乙讲的是充分条件,如果乙收到了邀请就应该来,但并没有提到未收到邀请的情 况。现在乙没有收到邀请,他可以来也可以不来。 (2)甲对丙讲的是必要条件,如果丙没有收到邀请就不应该来。现在丙收到了邀请,他可以来 也可以不来。 (3)甲对丁讲的是充分必要条件,如果他收到了邀请就应该来,如果他没有收到邀请就不应该 来。现在他没有收到邀请,所以,他不应该来。 20.人们在对水的认识过程中,首先通过视觉、触觉、味觉将水反映到大脑,通过分析认识到 水的各种属性一无色、无味、液体等,并且进一步分析水的无色、无味、液体等属性之间 的关系以及水具有这些属性的原因,最后将水定义为无色、无味的液体。 根据材料分析人们是怎样形成对水的内在本质的认识的。(14分) 答案包人们对水的认识经历了由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上升过 程。②第一阶段,由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 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 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事物个性中抽取有共性的思维活动。人们通过视觉、触觉、味
的方法叫作剩余法。因此,剩余法必须在判明了被考察对象的一部分原因的基础上使用。故 正确答案为 A 项。 16.在夏天雨后,人们发现天空会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的美丽彩虹。后来, 在早晨的露水珠里又看到了七色彩带,在瀑布溅起的水星里、在船桨打起的浪花里也能看到 类似现象。这些场合有许多不同的情况,但有一点相同,就是阳光穿射过水珠。因此,阳光穿 射过水珠可能是彩虹出现的原因。这里运用的是探求因果联系方法中的( )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剩余法 答案 A 解析如果我们所考察的现象在几个场合中出现,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种情况是相同的,这 种相同情况可能就是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这种判明因果联系的方法叫作求同法。这种方 法常在观察认识对象时使用,它的特点是“异中求同”。 17.思维,如果它不做蠢事的话,只能把这样一种意识的要素综合为一个统一体,在这种意识的 要素或它们的现实原型中,这个统一体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如果我把鞋刷子综合在哺乳动物 的统一体中,那它决不会因此就长出乳腺来。这段话说明的主要观点是( ) A.认识过程中的每一步,既是分析的结果,又是综合的结果 B.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C.辩证的综合不是把各个部分简单地相加,而是在了解各部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把握事物的 有机整体 D.辩证的分析是揭示事物整体的基础 答案 C 解析这段话主要是强调分析只有在整体的指导下进行才有意义。 18.由直线与圆相切时,圆心到切点的连线与直线垂直,想到平面与球相切时,球心与切点的连 线与平面垂直。这运用的是( ) 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 C.类比推理 D.特殊推理 答案 C 解析题目表明了由“直线与圆相切”的情况推测出“平面与球相切”的情况,是把握了二者的相 似性而推出的,这是类比推理的体现。 二、非选择题(共 2 题,共 28 分) 19.甲举办课外兴趣小组聚会,对乙说:“如果我请你,你一定要来。”对丙说:“只有我请你,你才 来。”对丁说:“如果我请你,你就来;而且只有我请你,你才来。”事后,甲邀请了丙,而乙和丙都 来了。 阅读上述背景材料,说一说:来的是否该来,没来的是否不该来,为什么?(14 分) 答案(1)甲对乙讲的是充分条件,如果乙收到了邀请就应该来,但并没有提到未收到邀请的情 况。现在乙没有收到邀请,他可以来也可以不来。 (2)甲对丙讲的是必要条件,如果丙没有收到邀请就不应该来。现在丙收到了邀请,他可以来 也可以不来。 (3)甲对丁讲的是充分必要条件,如果他收到了邀请就应该来,如果他没有收到邀请就不应该 来。现在他没有收到邀请,所以,他不应该来。 20.人们在对水的认识过程中,首先通过视觉、触觉、味觉将水反映到大脑,通过分析认识到 水的各种属性——无色、无味、液体等,并且进一步分析水的无色、无味、液体等属性之间 的关系以及水具有这些属性的原因,最后将水定义为无色、无味的液体。 根据材料分析人们是怎样形成对水的内在本质的认识的。(14 分) 答案①人们对水的认识经历了由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上升过 程。②第一阶段,由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 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 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事物个性中抽取有共性的思维活动。人们通过视觉、触觉、味
觉将水反映到大脑中,从而形成感性具体的认识,然后通过大脑的分析,抽象出水的各种属性: 无色、无味、液体形成思维抽象。③第二阶段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上升过程。思维具 体是指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是人们在思维中把事物各个方面的本 质规定按照其内在联系综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是多样性统一的 事物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通过进一步分析水的无色、无味、液体等属性之间的关系以及 水具有这些属性的原因,最后将水的本质定义为无色、无味的液体,从而形成了思维具体的认 识。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发展的历程。通过分析材料可知,人们对水的认识就是从对表面现象的感 性具体的认识开始,再进一步分析各种属性,形成思维抽象,最后对各个方面再进行综合定义, 形成思维具体,从而完成了对水的本质的认识。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做到理论观点与材料的有 机结合
觉将水反映到大脑中,从而形成感性具体的认识,然后通过大脑的分析,抽象出水的各种属性: 无色、无味、液体,形成思维抽象。③第二阶段,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上升过程。思维具 体是指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是人们在思维中把事物各个方面的本 质规定按照其内在联系综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是多样性统一的 事物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通过进一步分析水的无色、无味、液体等属性之间的关系以及 水具有这些属性的原因,最后将水的本质定义为无色、无味的液体,从而形成了思维具体的认 识。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发展的历程。通过分析材料可知,人们对水的认识就是从对表面现象的感 性具体的认识开始,再进一步分析各种属性,形成思维抽象,最后对各个方面再进行综合定义, 形成思维具体,从而完成了对水的本质的认识。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做到理论观点与材料的有 机结合